2018-2019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王”与侯、伯等称谓一样,同是方国首领的称号,意为一方君长。周王称 ‎“天子”,是“天下共主”,并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格局。这表明西周 A.王权与神权开始结合 B.王权比商代得到一定加强 C.地方诸侯的离心力消除 D.依靠血缘关系难以维系统治 ‎2.《礼记》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豆:古代盛食器具)。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实行礼乐制度 C.权力高度集中 D.体现了民主色彩 ‎3.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南统岭南,把“西南夷”纳入版图。这些举措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B.实现了秦在全国的长久治安 C.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D.违背人民意愿加速秦的灭亡 ‎4.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 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表明当时 A.权责分明 B.唯才是用 C.家国一体 D.官员繁多 ‎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 选择。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中国古代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专制加强 C.“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D.中央集权削弱 ‎6.西汉初年,各重要部门长官均由跟随汉高祖打天下的军功阶层及后裔出任,丞相也不 例外。汉武帝时,提拔早年“家贫、牧豕”的公孙弘为丞相。汉武帝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丞相来源 B.重视丞相素质 C.削弱丞相权力 D.弥补丞相才干不足 ‎7.唐朝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 下诏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据 此可知 A.皇权受到制约 B.皇帝无权破坏法律 C.法律制度健全 D.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8. 表1 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 名称 士族子弟 寒素子弟 小姓子弟 比例 ‎71%‎ ‎16%‎ ‎13%‎ 表1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A.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B.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9.唐代重谏官(负责监督政府,纠察皇帝),轻御史(负责监督官吏,纠弹大臣)。宋 代谏官由皇帝亲擢,不准由宰相任用,且多兼行御史职权。这一转变反映了宋代 A.监察权在政治上获得独立 B.对官吏的监察有所放松 C.丞相与谏官政治地位平等 D.对皇权的监督有所削弱 ‎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指出:“¨¨¨为全 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大都及附近的地区。”文中的¨¨¨应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行中书省 ‎11.元朝地方行政区划界的主要原则是犬牙交错: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 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此举反映出当政者着力 A.简化行政区划层级 B.保证吏治清正廉洁 C.防范地方走向割据 D.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12.在中国古代的皇位中,出现了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宋太祖的陈桥兵变、明成祖的 靖难之役等非常现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嫡长子制比较稳固 C.君权相权矛盾日益尖锐 D.血缘宗法关系彻底消除 ‎13.明朝朱元璋废丞相后,规定后世不得设丞相。朱棣设立内阁制度后,人们还是把明 代内阁之职比作古之丞相。这主要在于内阁 A.统领了六部行政权 B.获得了票拟权 C.限制了君主专权 D.遏制了宦官弄权 ‎14.19世纪70年代,一英国人在广州将中国人打死。对这一英国人的审判,主要应该依据 A. ‎《南京条约》 B.《各国律例》 ‎ C.英国法律 D.大清律例 ‎15.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维护鸦片贸易说”“文化冲突说”“商业贸易 说”“侵略战争说”。其中,中国人最有可能支持的是 A.维护鸦片贸易说 B.文化冲突说 ‎ C.商业贸易说 D.侵略战争说 ‎16.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 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的各城以及浙 江沿海各大城……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据此可知,“修约”要求的实质是 A.打开中国门户 B.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C.加紧资本输出 D.瓜分中国 ‎17.咸丰皇帝亲自批准的《天津条约》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但不久,他就 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将取消公使驻京等 条款作为“第一要事”。这主要说明 A.清政府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B.清政府不认真履行条约 C.统治者天朝上国思想严重 D.清政府接受了自由贸易的主张 ‎18.“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迫。兹复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又速,不能不 急为之备。”最有可能发表此言论的人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康有为 D.孙中山 ‎ ‎19.“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 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铃 制。中国乃不国矣。”与此役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右图是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示意图,‎ 对此战役叙述正确的是 ‎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21.北京一次会试期间,康有为率领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与此上书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2. 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 而袁伟时教授却说:“……毁电线、折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 彻底消灭而后快。”两位教授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A.三元里抗英 B.反割台斗争 ‎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条规定: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 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由此 可见,《临时约法》确立的是 A.责任内阁制 B.总统制 C.君主立宪制 D.联邦制 ‎24.右图是一张文革时期关于袁世凯窃取辛亥 革命的果实的纯手工绘图。该示意图 A.掺杂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 B.为一手资料,真实可信 ‎ C.客观真实反映历史事实 ‎ D.主观想象不具史料价值 ‎ ‎25.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充分肯定。随着“文革”到来,‎ 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 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说明 A.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争议很大 B.史学研究深受时代影响 C.阶级立场影响史学研究的方向 D.历史评价难以统一标准 ‎26.“九一八”事变后出版的报刊和书籍,人们在统称中国各民族时一般都要用“中华 民族”,而很少用“中国民族”“国族”或“全民族”等概念。这说明当时 A.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民族救亡意识空前强烈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7.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919年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 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英美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在华治外法权及 ‎《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这些变化反映出中国 A.成为世界强国 B.外交逐渐自强 ‎ C.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D.摆脱了列强压迫 ‎28.1938年3月罗斯福总统的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 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 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方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高度肯定了 A.中共领导发动的敌后游击战 ‎ B.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积极防御作战 C.国共合作挫败日军狂妄计划 ‎ D.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战略调整 ‎29.徐州会战时,日军发现了中国军队的重机枪旁边,倒着一具少年士兵的遗体,竟是 用铁索绑在机枪的支架上。日军指挥官马上叫来战地记者拍照写文,准备在国际舆 论上渲染。但当他们得知真相后,立即放弃了这一想法。日军放弃该想法的原因最 有可能的是 A.日本侵华行为遭到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 ‎ B.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对华政策 C.日本比较同情中国少年机枪兵的遭遇 ‎ D.日军担忧中国人的凝聚力会更为增强 ‎30.某学校学生进行了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日军暴行的研究性学习,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 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31题25分,32题15分,共40分。‎ ‎31.中外古今,中央对地方的治理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的局限,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影响。(8分)‎ 材料二 中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制度演化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条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并加以说明。(6分)‎ 材料三 ‎“乡约”最早见于北宋神宗熙宁时期“蓝田四吕”(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吕大防)所建立的《吕氏乡约》,它相当于今天的“村规民约”,是一种基层乡村自治制度。……乡约内容大致包括四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约正有权处理争辩纠纷,同时享有一定的惩戒之权。患难相恤则包括水火、盗贼、疾病、死丧、孤弱、诬枉和贫乏七项,是民间自发性相互救助举措。吕氏乡约亦规定了非常详细的救助启动程序和相应救济举措。‎ ‎——摘编自《史海纵横》古代基层治理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基层治理的措施。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央加强地方治理的历史意义。(11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如表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部分)‎ ‎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入侵。‎ ‎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新疆。‎ ‎1911年,辛亥革命。‎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1919年,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24年,国民革命兴起。‎ ‎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 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废除。‎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材料二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 ——摘编自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并简析其影响。(9分)‎ 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中2018级期中联考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BBCCB 6-10 CACDB 11-15 CBBCD 16-20 BCBCC ‎ ‎21-25 ADAAB 26-30 CBADD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5分,32题15分,共40分。‎ ‎31.(25分)‎ ‎(1)影响:分封制中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2分,“家国对立”等言之合理即给分)‎ 意义: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形成中央对地方的 垂直管理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答2点,每点3分,共6分)‎ ‎(2)参考:(信息3分,说明3分,言之成理即给分)‎ 信息1:中国古代经历了从二级到三级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的过程。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 断强化。‎ 信息2: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 政单位,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信息3: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秦为郡,汉为郡国,‎ 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 信息4: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体现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措施:延续秦开创的郡县制度,形成路州县三级制管理;依靠地方基层乡村自治制度承担地方公共事 务,有效补充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力”。(6分)‎ 意义: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5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2.(15分)‎ ‎(1)特点:①时间长; ②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③斗争方式多样;‎ ‎ ④受国际形势影响; ⑤反侵略与追求民主相结合。 (任答2点,每点3分,共6分)‎ ‎(2)内涵:①忧患意识;②反抗精神;③爱国精神;④自强不息。 (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 影响:①促进了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 ②有利维护国家主权减缓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进程;‎ ‎ ③有利于最终洗雪百年国耻。 (任答2点,每点3分,共5分)‎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可从时间长、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斗争方式多样、受国际形势影响、反侵略与追求民主相结合等方面分析总结。‎ ‎(2)内涵:根据 “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分析得出忧患意识、反抗精神、爱国精神和自强不息。‎ 影响:根据“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得出促进了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根据“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国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减缓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进程;根据“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得出有利于最终洗雪百年国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