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 表l为孔子年谱(摘要)‎ 表l所示内容对孔子儒学思想的影响是( )‎ A. 以“仁”的宽广胸怀引导世人 B. 主张“为政以德”的施政原则 C. 以“忠恕”理念对待社会动荡 D. 对“礼崩乐坏”局面进行反思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的瓦解和礼乐制度的破坏,即是对对“礼崩乐坏”局面所进行的反思,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为政以德”,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忠恕”的理念,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 唐朝武则天崇佛,唐武宗灭佛,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独尊儒术,这四个实例从本质上说明了( )‎ A. 思想服务于政治的需要 B. 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 C. 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 D. 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 ‎【答案】A ‎【解析】崇佛、灭佛、坑儒、尊儒看上去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均是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去做的,即均是思想服务于政治的需要,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四个实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不适合唐朝武则天崇佛、唐武宗灭佛,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只适合汉朝独尊儒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3.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 余年后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 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 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兴之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新儒学体系处于独尊地位。从黄老之学到独尊儒术适应了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变化,即从立邦安国到皇权专制的变化,B项正确。A项意识形态的斗争存在错误,排除。C项用优缺点来说明文化政策变化,不妥,排除。题干信息无法体现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4. 《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 因果报应 B. 天人合一 C. 君权神授 D. 天人感应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因果报应是佛教的思想主张,《春秋繁露》是儒学家董仲舒的作品,A项错误。“天人合一”强调天和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君权神授”旨在强调君主的权威,与材料中的“妖孽”不相符,C项错误。“天人感应”指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与材料中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相吻合,D项正确。‎ ‎5. 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禁锢二世(两代)”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A. 吏治废弛犯罪频发 B. 试图重建礼乐制度 C. 严刑酷法主观随意 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答案】D ‎...............‎ ‎6. 下图是嵩山少林寺“三教合一碑”(即“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的一幅图画,从正面看是一位和尚的图像,即释迎牟尼,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孔子,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是老子。三教共存一碑,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这一思潮 A. 开始出现在隋唐时期 B. 推动了宋代理学的产生 C. 体现佛教的主流地位 D. 体现三教合归佛的趋势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理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教合一是宋代理学产生的一个背景,即三教合一这种思潮推动了宋代理学的产生,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三教合一开始出现在魏晋时期而非隋唐时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佛教在中国一直未处于主流地位,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三教不是合归佛而是合归儒,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要理解宋代理学的产生的背景,认识清楚三教合一和宋代理学的产生的关系。‎ ‎7. 北未尚有“河东狮吼”而到了南宋女子缠足从宫廷传到民间,“贞节牌坊”现象比比皆是,南宋未年妇女地位急转直下。宋代女性地位的变化表明 A. 小农经济下的男性地位较高 B. 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 C. 儒学思想演变渗透到社会生活 D. 社会动荡影响妇女地位 ‎【答案】C ‎【解析】宋代女性地位的变化是受到理学的影响,即儒学思想演变成的理学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受理学的影响而和小农经济下的男性地位较高无关系,‎ 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理学改变了人们观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理学影响了妇女地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宋代女性地位的下降是受理学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 ‎8.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琶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 孔孟之学 B. 陆下心学 C. 程朱理学 D. 格物致知 ‎【答案】B ‎【解析】材料讲的是心的感受,以内心感受去评判事物,这与陆王心学比较相近,所以答案选B。ACD不符合,排除。‎ ‎9. 黄斡(1152~1221年)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的“先生.”是指 A. 朱熹 B. 陆九渊 C. 王守仁 D. 黄宗羲 ‎【答案】A ‎【解析】材料“……,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指出朱熹是继孟子之后,在儒家传道系统中继承和发展道统学说的又一位杰出人物,高度评价了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南宋前中期是程朱理学臻于完善的时期,以朱熹为杰出代表的理学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故A正确;BC提出了心学;D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 ‎10. 范仲淹直抒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慷慨立言“为大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千百年来传诵不断的励志名言,均可推许为古代“国士”情操与境界的代表作。他们反映出中国古代“国士”‎ A. 励志入世救民 B. 批判重利轻义 C. 固守儒学传统 D. 倡行经世致用 ‎【答案】D ‎【解析】题中主要体现了古代“国士”经世致用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并非仅仅为了“救民”、还有“天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目标,故A错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强调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道德,没有涉及“批判重利轻义”“固守儒学传统”信息,排除B、C;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故D正确。‎ ‎11.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直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A. ”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知是行之如,行是知之成” D.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认为人要了解自己为什么而生活,了解自己想要的,然后去做。这就是知行合一,所以答案选C。A没有体现,排除;B强调的是人的价值,排除;D也与知行合一无关,排除。‎ ‎12. 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到1400年之间写就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B. 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 C. 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 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C ‎【解析】依据题中15世纪的西欧流行写自传可知当时人们对于自身价值的肯定,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即肯定人重视人的价值,故答案为C项。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是自传数量大增的条件A项不符合题意。B项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与题意不符。自由平等是启蒙运动大力宣传的思想主张,故D项与题中的15世纪不符。‎ ‎13.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 宗教改革是下层人们的一场革命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了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更质朴而深刻,更能推动现代化进程,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只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强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问题而是强调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更质朴而深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教改革也是上层人们的革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是强调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的进步之处。‎ ‎14. 陈乐民在《欧洲文明十五讲》中认为“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向宗教改革…… 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以上说明宗教改革 A. 让人们开始追求现世生活享受 B. 使欧洲人放弃了对教会的信仰 C. 有利于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 比文艺复兴更进步和影响更大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宗教改革……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有利于打破欧洲人民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故C选项正确;“追求现世生活享受”属于文艺复兴,故A选项错误;“欧洲人放弃了对教会的信仰”说法过于绝对,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宗教改革对欧洲人民的思想影响,不是说明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更进步和影响更大,故D选项错误。故选C。‎ ‎15.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 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 构建民主法治社会 C. 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 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清理了场地”是指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摧毁蒙昧;启蒙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与文艺复兴不同之处在于思想家们构筑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的理论,B项正确。A、C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之一,但不符合材料中“大兴土木”之意,排除。D项属于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 在宗教改革时期,用各国文字印刷的《圣经》纷纷问世,这从实项上反映出 A. 资产阶级力量不断成长壮大 B. 欧洲的印刷技术在不断发展 C. 欧洲的民族意识在不断增强 D. 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答案】C ‎17.‎ ‎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设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 主权在民 B. 三权分立 C. 民主共和 D. 君主立宪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可知,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人民主权说,强调主权在民,所以答案选A,排除其他选项。‎ ‎18. 卢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子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中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这一观点 A. 充分保降了公民的自由 B. 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C. 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 D. 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社会契约论的弊端——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充分保障了,绝对化,不符合题意,排除;马克思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社会契约论当然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9. “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慨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美第奇家族和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该观点 A. 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 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 C. 认为文艺复兴的成就具有偶然性 D. 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文艺复兴的发生偶然,只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即认为文艺复兴的成就具有偶然性,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对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分析很片面,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文艺复兴的背景而未涉及性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对题意的曲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0.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说道:“我们总得承认他作为一个社会力量有极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地位主要来自他的打动感情及打动当时所谓的 “善感性” 的力量。他是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以外的事实这派思想体系的创始者,还是那种与传统君主专制相反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的发明人。材料中的“他”主张 A. 君主立宪制 B. 人生而自由 C. 启蒙运动核心是理性 D. 三权分立 ‎【答案】B ‎【解析】罗素称卢梭是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卢梭主张人生而自由,故B正确;卢梭主张共和制,A错误,C是康德的主张,D是孟德斯鸠的主张,排除A、C、D。‎ ‎21. 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 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 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C. 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 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启蒙运动的科技基础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倡导理性主义,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不是偏离,故C项错误;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是文艺复兴,故D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精神 ‎22.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里的“荒唐言”反映出 A. 《红楼梦》极大地冲击了统治秩序 B. 封建社会将为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C. 《红楼梦》与当时的主流思想不符 D. 封建伦理道德在当时己无积极影响 ‎【答案】C ‎【解析】《红楼梦》属于文学作品,对封建统治秩序冲击有限,故A项错误;《红楼梦》没有描绘新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展现出封建社会的衰落,与当时的主流思想程朱理学不符,故C项正确;封建伦理道德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在当时还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故D项错误。‎ 点睛:《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展现出封建社会的衰落,与程朱理学不符,且《红楼梦》本身属于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冲击是有限的。‎ ‎23. 以下图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必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A. 技艺先进 B. 实用性强 C. 体系完整 D. 注重实验 ‎【答案】B ‎【解析】针灸、节气等均是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即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实用性强,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技艺先进,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未反映出体系完整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古代科技是不注重实验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针灸、节气等体现的是实用性强。‎ ‎24. 有学者说:两类人不能听明曲(明代欣曲、传奇),一类是指点江山、慷概激昂的人,听了就会触化了那虚无缥缈的“江山”,回归到真实与温馨的“屋檐”;另一类是喜欢经史子集的人,听了就会不爱孔子爱妻子,不敬圣人敬爱人。这表明 A. 明曲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B. 当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 明曲体现市民的文化需求 D. 时人严重缺乏爱国精神 ‎【答案】C ‎【解析】题干反映了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市民意识觉醒,市民文学艺术崛起,贴近生活反映世情和个性,价值观念发生改变,故答案选C。市民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没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排除A;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B;题干没有提及爱国精神,排除D。‎ ‎25. 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题中的“考”字,A项是象形字,B想是行书,C想是楷书,D想是篆书。象形字是在殷商甲骨之前出现,草书、楷书是东晋之后,只有篆书是秦朝的官方文字,故选D。‎ ‎26. “不求形似只求生韵,……自然流畅,意到便成,不形似却与自然默契相。”下列作品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文人画,兼诗、书、画、印为一体,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注重写意,根据题目中“不求形似只求生韵”即可得出是文人画,《天王送子图》属于写实画,故A项错误;选项B符合文人画的特征,故B项正确;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故C项错误;选项D属于写实画,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点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俗画是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文人画,兼诗、书、画、印为一体,讲究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注重写意;写实画则多以绘画宫廷生活为主。‎ ‎27. 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A. 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 B. 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 C. 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D. 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 ‎【答案】C ‎【解析】材料“(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说明中医强调要顺应自然,故C项正确,AB项错误;《黄帝内经》开始于战国,故D项错误。‎ ‎28.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峨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 东汉的洛阳 B. 明初的南京 C. 北宋的开封 D. 唐末的长安 ‎【答案】B ‎【解析】回答此类题要以最后一个时间为准。青铜器出现在先秦时期,楷书出现在汉末;关汉卿《窦娥冤》出现在元代,隶书开始出现在秦朝,综上所述,答案选B,排除ACD。‎ ‎29. 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A. 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 B.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交流联系 C.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D. 提高了当时工人的社会地位 ‎【答案】C ‎【解析】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丁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厂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所以答案选C。AB不够全面,排除;两次工业革命发生和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工人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是不能体现整个社会发展的状况,所以排除D。‎ ‎30. 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据此判断,以下各项最有可能属于“第二次重大打击”的是 A. 哥自尼提出“日心说” B.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D.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第二次打击“是指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该学说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改变了对人类地位的看法以及揭示了生命起源的奥秘,故均符合题意,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是牛顿经典力学,故错误,故本题选择C。‎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生物进化论·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40分。33题18分;34题10分;35题12分)‎ ‎31. 经典体现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 ‎——《孟子·梁惠王上》 ‎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荀子·大略》 ‎ 材料二 从儒学的发展过程看,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进入理论创造的阶段,它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在这一阶段得到突出和强化……到了宋明时代,儒学已完全演变为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官方哲学……宋明儒学进入理论化和体系化阶段。 ‎ ‎——李道湘《儒学历史演变及其现代价值》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统治者使儒学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得到强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新特点。‎ ‎【答案】(1)主张:以德治民;实施仁政(或民本思想);隆礼重法(或礼法并施)。‎ ‎(2)措施:思想方面: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了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政治方面:汉武帝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教育方面: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郡县设立学校教授儒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中央办太学,郡县设立学校,教授儒学,儒学得到全面推广。‎ 特点:儒学发展成为理学;进一步哲学化、思辨化、体系化;更加强调伦理道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主张、汉代儒家思想、宋明理学等方面来分析理解。‎ ‎(1)“主张”依据材料中的“道之以德”“施仁政于民”“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进行概括。‎ ‎(2)第一小问“措施”实质是考查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汉武帝重视儒学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二小问“特点”结合宋代儒学的内容进行分析。‎ ‎32. 中西方历史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既有差异又有相似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中国 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古希腊涌现出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8~19世纪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表现。‎ ‎(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阶段中国和西欧思想发展史的共同历史特征。‎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指出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及重要主张,并举一例说明他的主张实施情况。‎ ‎【答案】(1)特征:①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③都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 ‎(2)孟德斯鸠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或者《法意》。其主要主张是三权分立学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采用了这一原则建立政权,如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国会享受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享有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三个阶段中国和西欧思想发展史的共同历史特征要分阶段分别进行概括即可,例如,第一阶段均出现了思想解放,第二阶段均出现了思想专制,第三阶段均出现了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 ‎(2)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其主张是三权分立,他的主张实施情况最好要用美国的1787年宪法实施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即可。‎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级高名望的人物之一,德尔菲神谕说他是全希腊蕞富有智慧的人,对此他解释道,神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而不是自以为是。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必修三 ‎(1)材料一中反映了苏格拉底哪一著名哲学追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2)材料二主要表明路德的什么思想?它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有什么联系? ‎ 材料三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的理解。‎ ‎【答案】(1)认识人自己;苏格拉底开创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 ‎(2)因信称义(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3)破: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立: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制度蓝图。‎ ‎【解析】(1‎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苏格拉底著名哲学追求指的是认识人自己,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则是指苏格拉底开创了哲学的新的研究方向,使哲学开始研究人。 ‎ ‎(2)材料中的““义人靠信仰生活””可以看出路德的的著名主张——因信称义,他的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继承和发展,其实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本来就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批判”指的是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批判教会、批判专制王权等,而创新则是指启蒙运动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描绘了理性王国的新蓝图、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设计好了建国的方案等。‎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