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学科试卷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表明西周时期 A.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B.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 C.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 D.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 ‎2.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湛,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 地方无权选拔官员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 察举制选官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3.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 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A.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B.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C.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D.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4.某版本历史教材在描述近代西方某部宪法时,这样写道:“内阁起初由总统任命组成,后来改由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它对议会(参议院)负责。”“这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材料中的宪法最有可能是 A.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 B.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 美国1787年宪法 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5.在独立之初,虽然美国组建了邦联政府,但并未赋予它作为一个国家政府所应有的权力;1787年联邦宪法也通过分权制衡、列举政府权力等方式,对联邦政府作了全方位约束,导致这一历史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殖民地时代的经历和认识 B.欧洲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 C.南北各州存在严重的分歧 D.广大民众的利益无从体现 ‎6.《广州租界史大事记》载:1859年,广州沙面租界是英、法两国人花钱从珠江河水中填土而新造的,共花费32.5万墨西哥元,其中,英方出资4/5,法方出资1/5。这些填造的土地,须按亩向清政府交纳地租,每年每亩1500钱。据此推知 ‎ A.租界的设立是西方国家新开垦的土地 B. 租界是一块治权与主权分离的土地 ‎ C.是依据《南京条约》附件合法设立的 D. 是英法在中国的殖民地 ‎7.1895年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第六款第四条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规定:‎ A.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C.使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8.武昌起义后,由于立宪派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的阵营和力量;而旧官僚在革命到来之时,则选择了反正、独立或是逃亡。这些现象 ‎ A.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地方政权 B.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C.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9.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革命口号中,最早明确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 A.“扶清灭洋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0.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的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这表明巴黎公社 ‎ A.是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尝试 B.建立起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 C.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11.沈志华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这反映了临时政府 A.因专制统治导致失去民心 B.对国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C.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D.没有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 ‎12.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挺进中原,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13.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法庭,村长终被拘留。这部影片反映了 A.“文革”后在全国平反冤假错案 B.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权利 C.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D.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制度 ‎14.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年,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述现象 A.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 C.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 D.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15.1970年第25届联合国大会之后,尼克松意识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经无可挽回地瓦解了”,1970年,美国被调查的33份主流报纸中,有27份报纸“直率地表示支持让北京获得席位”,由此可见 A.中美关系已经开始正常化 B.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C.美国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D.国际社会需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16.有学者预言,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这说明 A.两极格局已经解体 B.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 C.世界政治新秩序已建立 D.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 ‎17.俞森的《荒政从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C.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8.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这反映了当时 A.景德镇开始成为瓷都 B.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 C.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 D.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 ‎19.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广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A.宋朝统治者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 C.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 D.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 ‎20.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21.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22.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 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数量(艘)‎ 国家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兰 ‎65‎ ‎1 770‎ ‎2 950‎ 英格兰 ‎811‎ ‎1 865‎ 欧洲合计 ‎770‎ ‎3 161‎ ‎6 661‎ ‎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 ‎23.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 珍妮纺纱机 早期机车 早期汽车 A.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 B.人工动力 蒸汽动力 燃油动力 C.18世纪60年代 l9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 D.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24.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贻来牟机器磨坊 ‎25. 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后和“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都获得了较快发展。其共同原因是 A.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B.自然经济不断发展 C.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 D.国内政治局势稳定 ‎2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27.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一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28.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29.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30.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1961年11月8日,有关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谈判正式开始,然而,1963年1月,法国要求无限期搁置谈判。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理由有两个:英国加入共同体,就相当于美国在共同体内安插了一匹“特洛伊木马”;英美特殊关系和英联邦特惠区的存在让英国无法全心全意留在共同体中。法国的态度表明 A.法国谋求成为“世界霸主” B.美英法之间矛盾无法调和 C.美国主导的阵营内部分化 D.欧洲共同体发展严重迟滞 ‎ ‎32.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第Ⅱ卷(非选择题 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我们的政体的确 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材料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I(岳麓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雅典能够确立民主制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6分)‎ ‎(3)归纳材料三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并评价其影响?(5分)‎ ‎34.(18分)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 钢(万吨)‎ 煤炭(万吨)‎ 棉织物(亿平方米)‎ 谷物(万吨)‎ ‎1928年 ‎425.1‎ ‎3551‎ ‎18.21‎ ‎7 330‎ ‎1940年 ‎1 831.7‎ ‎16 592.3‎ ‎27.15‎ ‎9 564‎ 增幅(%)‎ ‎330.08‎ ‎367.25‎ ‎49.09‎ ‎30.48‎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4分)‎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2分)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4分)‎ ‎(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4分)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4分)‎ ‎35.(18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对当时的大英帝国是这样描述的:‎ ‎ 实质上,世界的1/5是我们的自愿的进贡者:北美和俄罗斯大平原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森林;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则逐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印度则把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果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材料二 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一位官员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 有个美国人向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亚克购买了l辆勒曼兹车,他在无意间促成了一系列国际交易:在他付给通用汽车公司的1万美元中,有近3000美元付给了韩国,作为例行劳动和装配工作的报酬;1850美元付给日本,用于购买先进的部件(发动机、驱动桥和电子设备);700美元付给前联邦德国,作为车的款式与设计工程的费用;400美元付给台湾、新加坡和日本,用以购买小零件;250美元付给英国,作为广告及营销服务的费用……‎ 材料三: 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世界贸易)增长了将近100倍,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所讲的,“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也曾经指出:“如果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可以阻止的,那么他必须告诉大家,他有没有设想过阻止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后果。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19世纪的世界贸易与现代社会的世界贸易有什么不同?(8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出l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10分)‎ 高二历史学科试卷答案 第I卷 ‎1.B 2.C 3.B 4.B 5.A 6.B 7.D 8.B 9.B 10.A 11.D 12.A 13.C ‎14.D 15.D 16.D 17.B 18.D 19.D 20.A 21.A 22.D 23.C 24.B 25.A ‎26.A 27.C 28.D 29.D 30.C 31.C 32.C 第Ⅱ卷 ‎33.(1)特点:人民主权;遵守法律。 (2分)原因:城邦制,小国寡民;商品经济发展;自然地理环境,海洋文明;政治家的改革和努力。(任意答3点即可,3分)‎ ‎(2)实现: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三权分立;总统由选举产生,对宪法和选民负责;颁布1787年宪法;有任期限制。(任意回答三点即可,6分)‎ ‎(3)原则:主权在民(人民主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3分)‎ 影响:从法律上结束君主专制;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真正实现民主。(2分)‎ ‎34. (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粮食税)。(4分)‎ ‎(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2分)‎ 作用:经济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为粉碎法西斯奠定基础。(4分)‎ ‎(3)因素: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计划经济的弊端;国民经济比例不协调(片面发展重工业);忽略市场需求。(4分)‎ 认识:重视工业化;工农业协调发展。(4分)‎ ‎35.(1)19世纪世界贸易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掠夺和剥削,即建立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之上;(2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经济联系的加强是靠发达国家倾销商品来实现的。(2分)而现代世界贸易的特点在于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加深;(2分)世界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世界贸易把各国的经济有机的联系起来。(2分)‎ ‎ (2)①二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和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空前扩大;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也使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逐步确立起来;③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成立;⑤两极格局的瓦解;(2分)⑥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任意5点即可,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