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 ‎ ‎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家就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这表明当时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B. 地方相对独立 C. 国家体制尚未健全 D. 固化家国一体 ‎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A. 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 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 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 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3 、“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为此颁布了 ‎ A. 自然法         B. 习惯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4.王定保《唐摭言》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 终不为美。”对于这句话,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是( )‎ A、选官制度始于隋朝 B、科举成为唐朝主要入仕途径 C、唐太宗时科举制达到鼎盛 D、位极人臣均有进士出身 ‎5.唐朝以前,皇帝曾把外戚引入宫廷辅政,尤其是皇帝幼小之时,因而出现外戚专权现象,两汉尤甚。北宋以后则摒弃外戚辅政做法,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古代( )‎ A. 官僚政治呈现理性化倾向B. 政治统治日益走向腐朽 C. 专制君主的权力日益衰微D. 君主专制摆脱人治困扰 ‎6.1901年3月,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的照会,李鸿章提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这反映了清政府( )‎ A.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 B.进一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C.吸取了义和团事件的教训 D.与列强开始了平等交往 ‎7.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 )‎ A.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8.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提到:“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美开始结盟对抗苏联B. 国际形势影响美国对华态度 C. 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D. 利于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9.明代君臣冲突激烈,官员经常尖锐地批评皇帝所为,敢于自请辞官,还多次出现群体性的直接上朝抗争现象;皇帝好用廷杖,许多官员因建言而死于杖下。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 B. 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 C. 丞相制度被废除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10.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 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B. 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C.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 宦官专权控制朝政 ‎11、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可能看到 ‎ A. “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 B. “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C. “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 D. 商人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往来 ‎1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乾隆时丝织巨镇盛泽镇“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这说明明清时期的城市 ‎ A. 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B. 经济功能得到加强 ‎ C.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商业活动不受监管 ‎13、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 ‎ A. 是自然经济性决定的     B. 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 C. 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  D. 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 ‎14、下列明清时期的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 A.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B.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 C. 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1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 生产方式    B. 地域分布    C. 生产规模    D. 资金来源 ‎16、1899年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在奏折中写道:“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止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盛宣怀记述的科技产品是 ‎ A. ‎ 火车    B. 电话    C. 电报    D. 电影 ‎17、“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对“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理解准确的是 ‎ A. 世界日益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B.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8、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规定: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必须遵守严苛的工作纪律,进行繁重的劳动,以获得勉强维持生命的生活必需品。这是一种带有劳动改造性质的规定,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靠劳动谋生。对这一规定理解准确的是 ‎ A. 贫困者主要是圈地运动中的失地农民 B. 说明英国自由主义政策失灵 C. 有利于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 D. 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普遍愿望 ‎19、工业革命后,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说明铁路发展 ‎ A. 促进了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 B. 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 C. 彻底结束了英国的贵族制度 D. 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20、2009年2月,美国国会参议院最终投票表决批准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份计划保留了受到各方广泛批评的“购买美国货”‎ 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该条款受到各方批评的主要原因是 ‎ A. ‎ 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       B. 打断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B. C. 迎合了区域集团化的要求    D. 不符合世界多极化趋势 21. 钱穆先生说:“在庄周思想中,政治事业遂若成为多余之一事。”这主要是因为庄周 A.主张重归“小国寡民”社会 B.宣扬“天人合一”自然观 C.追求超越功利的精神自由 D.追求超越阶级的兼爱思想 ‎22.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提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基于此,该思想家提出的解决措施是 A.以德治民 B.无为而治 C.严刑苛法 D.节俭尚贤 ‎23.董仲舒说:“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下面对董仲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伦理应该高于天理 B.揭示了世界万物的本原 C.是以人为中心的无神论 D.人类之特性乃天意所授 ‎24.史书所记节烈妇女,唐朝只有51人,宋代有267人,明代达到36000人。由此可以判断 A.史书作者从唐开始把妇女纳入研究视野 B.明朝时期理学深刻影响民众观念 C.古代史学家秉承社会史观撰写史书 D.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远甚于唐宋 ‎25.孙中山说:“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据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民族主义仍属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范畴 B.正确分析了中国近代民族革命的基本任务 C.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想 ‎ D.将民族主义作为中华民族反侵略指导思想 ‎26.据统计,1902年中国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933387人。以上现象说明 A.近代知识分子群体逐渐形成与发展 B.近代学堂已经取代旧式学堂 C.中国近代学生人数已超过传统学生 D.当时已经实现了教育近代化 ‎27.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28.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让人们对宗教的执着追求依旧不减,但是,人们对世俗社会更加关注,更加好奇。如伽利略(1564—1642)一生虽然经历了多次科学与宗教的冲突,但是他更喜欢献身于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这说明 A.人文主义的发展使科学家放弃了宗教信仰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使人们面向现实 C.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和科学的斗争十分激烈 ‎ D.面向现实的精神引发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29.有历史学家认为:“路德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一个革命家。”路德最终成为“革命家”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改良教会 B.路德挑战教皇,建立新教 C.路德主张教会积极干预世俗事务 D.路德改革促使民族国家出现 ‎30.“在1905年之前,物理学家相信空间是一个宽广的舞台,在这个展现着宇宙戏剧的舞台上,时间对于所有的演员而言都在以同样的速度‘滴答滴答’地流逝着。而1905年后否定了所有的这一切。”导致这一“否定”的主要原因是 A.普朗克创立了量子理论 B.伽利略创立了实验科学 C.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D.达尔文发现了人类起源 ‎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14分)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等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运动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有人说“它是鸦片战争的回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四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近代史》‎ ‎(1)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次“灾难性的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一系列主权开始遭到破坏,请以《南京条约》为例说明它破坏了中国的哪些主权?(3分)‎ ‎(2)依据材料二,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 ?列举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两个革命纲领。(5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在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3分)‎ ‎(4)依据材料四说明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新”在哪里?(3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881年,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竣工。1885年中法战争后,洋务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尽管在修建铁路的问题上保守势力的反对最为激烈,洋务派往往在争论中寡不敌众,但是到1895年为止,全国仍陆续修建了360余公里的铁路。‎ ‎ ——据冀城《自强·进取·抗争——‎ 洋务运动三十年》‎ 材料二因而中国建设大业必须以交通政策为头等重要,交通则以修铁路为先。“建设之大计,当远测于十百年后,始能立国于基本于永久。建设最要之一件,则为交通。以今日之国势,交通最者,则为铁路。无交通,则国家无灵活运动之机械,则建设之事,千端万绪,皆不克举。故国家有之交通,如人之有手足四肢。人有手足始可以行动,始可以作事;国家有交通,始可以收政治运用后活之效。否则,国家有广大之土地,丰富之物产,高尚思想之人民,而无交通以贯输之,联络之,则亦有等于无。譬智之人而无手足,不能行动,不有发挥,即有聪明才力,亦归无用。是以人而无手足而为废人;国而无交通,是为废国。余以全力筹划铁道,即为国家谋自存之策。”‎ ‎ ——据《孙中山全集》第2卷 (1) 根据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国人有关修筑铁路的主张。(3分)‎ ‎(2)综合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并阐述对铁路建设的认识。(9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文学继承了宋代俗文化的特点,戏曲小说的繁荣就是例证。明代涌现出许多以唱南曲为主的传奇作品,如《宝剑记》、《浣纱记》等,充斥着愤世.怨世情绪。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戏剧家,他的《金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四部作品合称为“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的主人公杜丽娘是追求美满爱情.大胆冲破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小说艺术作品数量多,流传广,成就大。《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是讽刺巨著;《红楼梦》是古代小说的最高峰。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既是思想大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顾炎武的《日记录》、《亭林文集》,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王夫之的《船山遗书》等均是对中国文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 ‎ 五四新文学是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兴起和发展的新型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在形成过程中构建的第一座丰碑。它出现在中国社会转型的20世纪之初,与这一时期出现的新文化一同诞生,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直接体现五四时代精神,反映五四时代的重大社会现实,呼喊出人的解放、个性解放的时代心声。反映当时中国城市青年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成为这一时期多数作品竞相表达的主题,一群女作家以前所未有的性别意识和创作姿态树立起了女性独立解放的鲜明旗帜,女性文学开始崛起。……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遗产是最丰富的,可是“五四”以后的新诗,主要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几乎割断了传统形式,未能在广大读者心中扎根,这是最让人失望的一个领域。‎ ‎——摘编自黄健《文化转型时期的历史先锋——论“五四”文学新潮的先锋性》‎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明清之际文学作品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五四新文学兴起和发展的社会原因,指出五四新文学的局限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对社会发展所承担的使命是什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答案 1- ‎---5BADBA 6----10BABCC 11----15DBBBA ‎ ‎16---20BCCBA 21---25CBDBA 26----30ACBBC ‎31题(14分)‎ ‎(1)英国割占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破坏中国贸易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3分)‎ ‎(2)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鸦片战争加剧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前提下发生的,所以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同时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是反侵略的,太平天国同样反侵略. (3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2分)‎ ‎(3)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3分)‎ ‎(4)有了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有了新的革命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了新的革命阶级—无产阶级(3分)‎ ‎32.(1)保守势力反对外国人在中国修筑铁路;洋务派认识到修筑铁路有利于加强国防;孙中山认识到修筑铁路是发展实业和国家富强的根本。(3分)‎ ‎ (2)原因:洋务运动的开展;辛亥革命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和投入;铁路建设(或设计)者和一些有识之士的推动;西方科技(铁路修筑技术)的引进。(6分)‎ 认识:铁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因素;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倍加艰难,只有国家主权独立,铁路事业才能发展壮大。(3分)‎ ‎33.【答案】(1)特征:反对封建传统,提倡个性解放;讽刺社会现实;批判封建专制。(4分)‎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的壮大;封建专制制度的日趋腐朽;民族矛盾的尖锐。(4分)‎ ‎(2)原因:以工业文明、科学教育平民化、近代生活方式为内容的新文明引入;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政治变革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科学、民主、自由平等意识渐入人心;文学革命的推动。(4分)‎ 局限性:割断传统。(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