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对应的思想流派正确的是 A.甲—墨、乙-法、丙-儒、丁-道 B.甲—儒、乙-法、丙-道、丁-墨 C.甲—道、乙-法、丙-儒、丁-墨 D.甲—墨、乙-法、丙-道、丁-儒 2、有一说法是: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3、《清史稿·列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程朱理学 D.明清君主批判思想 4、晚清曾国藩除了推崇理学大师程朱外,还特别赞赏诸葛亮、陆贽、范仲淹、司马光等精明强干的政务活动家,主要目的是: A.镇压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B.贯彻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C.发挥儒学精神中经世致用的一面 D.学习他们推动清朝实现政治制度变革 5、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6、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一发明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7、“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8、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9、在近代史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把天主教会作为斗争对象,这主要是因为 A.教会是欧洲封建势力的主要代表 B.教会势力发展严重损害世俗政权利益 C.罗马教会势力的扩张损害各国民族利益D.当时多数西方国家实行政教合一 10、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的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C.封建教会权威地位的业已动摇 D.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11、一些学者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应用到社会领域,主张人类社会与生物界同样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种族主义大屠杀、殖民主义等都是合理的,从而公开为纳粹主义辩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进化论适用于社会学领域 B.进化论证明了种族主义 C.殖民主义合乎自然规律 D.社会发展不能照搬进化论 12、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力学与牛顿力学的关系,比较正确的表述是 A.前者概括了后者 B.前者解释了后者 C.前者否定了后者 D.前者补充了后者 13 、电视剧《神话》是国内首部“穿越”题材电视剧,让历史人物蒙毅大将军和公主穿越古今。目前,人类实现“穿越时空”梦想的科学依据主要是 A.相对论 B.量子论 C.牛顿力学 D.太阳中心论 14、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 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 15、“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鲁迅)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鲁迅产生这种感受的主要原因是 A.拜伦是“诗坛上的拿破仑” B.拜伦被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C.拜伦作品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D.拜伦作品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16、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17、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墨子 ②荀子 ③老子 ④苏格拉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②④ 18、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19、有人认为 ,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二大定律是指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自由主义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20、有人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消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段对话最有可能是 A.伏尔泰与法国贵族 B.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D.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21、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一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22、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①韩非子 ②秦始皇 ③黄宗羲 ④康有为 ⑤孙中山 ⑥毛泽东 A.①③②⑤ B. 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②⑥ 23、胡适曾说过:“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这里所谓的“树墩”是指 A.传统思想文化 B.君主专制制度 C.传统的小农经济D.反动政府的统治 24、美国经济学家帕尔伯格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指的是袁隆平 B‘他的发明成果是南优一号 C.他的发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D.他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条件下两类矛盾的理论 第Ⅱ卷 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5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二 智者学派认为,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相关,是由人制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行为。 材料三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四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古希腊思想家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3分) (3)材料三提出怎样的思想主张,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的?(4分) (4)材料四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有了怎样的发展?(7分)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梁启超说:“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那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个世。” 材料二 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摘自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述评》 材料三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摘自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材料一反映了梁启超怎样的历史观?你认为“这五十年来”推动中国“变蛾蜕壳”的因素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孙中山革命进化论的主要观点。(5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并说明这一观点形成的原因。(4分) (4)材料四中,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根据这一观点,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2分) 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所反映的根本问题和对秦国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5分)(回答三点即可得5分)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答案 1—5CBCCD 6—10CBAAB 11---15DAAAC 16---20CDABC 21---25DAABB 26、【答案】(18分) (1)观点: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法,重视道义,倡导诚信等。(4分) (2)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普罗塔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苏格拉底主张研究人本身。(3分) (3)主张:因信称义(或信仰得救);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使人文主义宣扬的对人自己能力的尊重得到进一步强化。(4分) (4)新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近代科学的兴起、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西欧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发展到理性主义,主张构建“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1分) 27、【答案】(17分) (1)历史观:历史进化论;因素: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6分) (2)主要观点:用革命方式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一举完成。(5分) (3)观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2分)原因:中国社会性质决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对西方文化认识肤浅;中国落后。等等。(2分,答出2点即可) (4)批判地吸收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2分) 28、【答案】(15分) (1)商鞅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3分)。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使秦国力量强大,为统一奠定基础。(3分) (2)青苗法、农田水利法(4 分)。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地政治魄力。(答出3点得5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