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二第7讲 改革开放前的现代中国(1949_1978年)(学案)
总述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 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政治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 国情的政治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 年中国进入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 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 劫的“文化大革命”。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经过党和人民的 艰苦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 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 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文 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意义 (1)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2)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发展: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建立: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 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地位: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建立:1949 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完善:1954 年宪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作用: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的实现;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 调动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①背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 ②性质:临时宪法。 ③内容: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 ④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2)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背景: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②性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内容: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 ④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文化大革命” 1.原因 (1)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2)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 2.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社会秩序混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 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刘少奇等一系列冤假错案。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时代背景 (1)国内: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 (2)国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 2.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3.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 17 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953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3)1954 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4)1955 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二)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的重大突破 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 年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 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 常化。 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1)新中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因为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在两大 阵营之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末: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中国大力发展与亚非拉 国家的友好关系。原因是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3)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 建立外交关系。原因是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并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同中 国的关系,而中国的发展也需要发展对外交往。 (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以及建设社会 主义的需要,中国主张不结盟,发展全方位外交。 点拨: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受国际形势和国内形 势的影响。独立自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外交原则和立场。 [真题例证 1] 否定列强在华特权——解放军的“炮火外交” (2017·课标全国卷Ⅲ,30)1949 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 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 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 B 解析 人民解放军的对英国军舰的做法没有听之任之,而是坚决还击,这实际上说明我们并 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B 项正确。A、D 两项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时间不符。这一 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C 项以偏概全,排除。 [考向预测 1] 冷战背景下中苏关系的变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宣传画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很强的政治、文化色彩。 图一 图二 提取两幅图片反映历史变化的一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示例: 信息:中苏关系从友好到恶化。 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苏结盟。后由于国家利益冲突、 意识形态的分歧及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中苏关系恶化。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一体现了中苏友好关系,图二体现了中苏关系恶化,据此回答“信息”。 结合史实进行说明。注意史实正确,逻辑严密。 短板 19 对历史现象的时代背景把握不力 例题 (2016·课标全国卷Ⅰ,31)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 的比重,由 1957 年的 17.9%上升到 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查短 时空逻辑意识不足,不能排除掉错误选项。有的考生误选 A、C、D 选项,就是因为 忽视了题干材料的时间信息。“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与西方贸易额上升→隐含与对外关系 政策变化”是史料的主旨。结合所学,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出现于 1972 年以后,全方位外 交出现于改革开放之后,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明确的时间。故 A、 C、D 三项均可排除。 补短 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排除与题干时间、地点没有必然逻辑关系的选项,即可快速确定 答案。例如本题中,A、C、D 三项可排除。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 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选 B。 答案 B [针对练 1] (2017·苏州调研)1954 年 10 月 5 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应加紧在中 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此报告的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 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的宪法 C.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急需法律保障 D.中央提出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 答案 C 解析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故 A 项错误;宪法于 1954 年 9 月获 全国人大通过,故 B 项错误;“双百方针”是 1956 年提出来的,故 D 项错误。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年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国营经济建立。 (2)措施:“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合理调整工商业。 (3)意义:经济恢复,为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 年) (1)背景:新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苏联的援助。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3)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内容: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 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意义:1956 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 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1.中共八大 (1)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 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 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 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 总路线。 (2)“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 观经济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即生产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 算,统一分配。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 1959~1961 年 的严重经济困难。 (2)调整:从 1960 年起,中共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国民经济得 到恢复和发展。 4.“文化大革命”中的调整与整顿:1971 年,周恩来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3 年出现复苏局 面;1975 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三、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1)习俗:20 世纪 50~70 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生活水平: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 大,但总体比较低。 2.交通事业的进步 (1)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2)公路: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 路大桥。 3.电视事业的发展:1958 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初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借鉴 创新 社会主义经 济体系建立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 私有制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 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 的模式 工业化建设 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 工业,建立工业化体系 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 系,关注民生问题 经济结构与 体制 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注重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 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点拨:过渡时期指的是 1949~1956 年。“过渡”指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在经济上,通过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使多种所有制变为单一的公有制, 并初步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中共在这一过程中的创新,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国情的 初步结合。 [真题例证 2] “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2015·课标全国卷Ⅰ,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 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 A 解析 图表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英、美两国, 实际反映了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急需改变落后工业面貌的愿望,也是“一五”计划优先 发展重工业特点的体现,故 A 项正确。 [考向预测 2] 新中国工业化的战略导向 下面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建设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工业化( ) 重工业类 数量(个) 轻工业类 数量(个) 黑色冶金(钢铁)工业 15 纺织工业 53 有色金属工业 31 食品工业 34 电力工业 113 医药工业 4 煤矿工业 194 造纸工业 10 石油工业 13 其他轻工业 7 建筑材料工业 21 机械工业 157 其他重工业 木材工业 6 化学工业 36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 C.以资源型工矿建设项目为主 D.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重工业和轻工业都有所发展,不能说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 A 项错误; 材料未凸显发展军事工业,故 B 项错误;材料涉及范围较广,并非以资源型工矿建设项目为 主,故 C 项错误。据材料数据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故 D 项正确。 短板 20 审题未抓住关键信息点 例题 (2016·课标全国卷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 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查短 抓不住题干材料的主旨,忽视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例如本题中,有的考生误选 B 项或 D 项,就是因为忽略了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一五”计划期间。有的考生误选 C 项,是 因为没有抓住题干材料的主旨。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B 项表述不符合“一五” 计划时期的史实,排除;C 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表面解读,不能反映其实质,故 C 项错误;“一 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故 D 项错误。 补短 准确理解题干材料主旨,注意其中的时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例如本题中“一五” 计划期间,“抑制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 计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努力为工业建设提供条件,于是出现住宅建设投资减少和 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的现象,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针对练 2] (2017·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高三联考)1957 年到 1960 年,中国城市化从 15.5%增长到 19.7%。1961 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B.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完成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答案 A 解析 “1957 年到 1960 年,中国城市化从 15.5%增长到 19.7%”,结合史实可知此时期受大 跃进运动的影响,城市化发展过快,导致出现三年经济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及时进行国 民经济的调整,调整工农业生产比例,所以出现了题干中“1961 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 一千多万人下乡”的变化,故 A 项正确。 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 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2.《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 盾问题。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 (1)原子能技术: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导弹技术:1964 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3)人造地球卫星: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杂交水稻: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 2 号”,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 性饥饿问题。 3.生物技术:1965 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人类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背景: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 大作用。 2.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影响:它是新中国科技和文艺的基本性、长期性方针,促进了科技和文艺领域的繁荣。 4.曲折:“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 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许多知识分子受到政治批判。 四、教育事业的发展 1.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 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 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 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3.动乱中的教育:1966 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70 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 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②20 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观上有 利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 ④广大科技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2)不利因素 ①“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使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 有的失误。 ②历史上轻视文化的观念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③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点拨: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 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真题例证 3] 高考制度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 (2017·课标全国卷Ⅱ,31)1977 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 27.3 万人,至 1988 年高校在校 生总规模达 206 万人,2001 年增长至 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 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高校在校生总数的增长,是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 的反映,这体现人才选拔制度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 C 项正确。A 项表述太绝 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排除 B 项;高等教育并没有普及,D 项说法错误。 [考向预测 3] 新中国卫生事业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为数众多的旧产婆采用落后的接生办法,造成了严重的产妇和婴儿死亡 问题。1955 年,中国农村通过训练和改造旧产婆,实行新的接生法,儿童的成活率明显提高。 这说明当时( ) A.优生节育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B.农村妇女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C.科学扫盲推动社会改造深入 D.党和政府工作重心仍在农村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1955 年,中国农村通过训练和改造旧产婆,实行新的接生法,儿童的成 活率明显提高”说明当时的农村妇女也是积极接受新生事物,积极学习新的技术,故 B 项正 确。 短板 21 论证问题的逻辑性不严谨 例题 (2013·课标全国卷Ⅱ,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 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 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查短 提取信息不全面,论证历史问题的逻辑性不严谨。例如本题中,题干材料信息是恩格 斯著作成为公共必修课指定教科书,文化部举办“从猿到人”科学会展。考生误选 B、C、D 项,就是提取信息不全面,论证问题不严谨所致。考生可以通过以下逻辑设问,就能排除错 误选项。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科学会展就一定能得出马克思主义在全党指导地位确立吗? 能得出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吗?能得出舆论宣传新形式吗?显然逻辑性上说不通。故排除 B、C、 D 三个选项。 补短 全面提取题干材料信息,熟练运用史料与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快速排除干扰选项, 从而找出正确选项。例如本题中题干材料信息的关键点是:恩格斯著作成为公共必修课指定 教科书→马克思主义观点“从猿到人”成为展览会的主题,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的主 流意识形态,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可通过逻辑关系排除。 答案 A [针对练 3] (2017·山西太原高三模拟)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取得了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 素药物、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先世界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这说明( ) A.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 B.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 C.自力更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 D.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科技成就。社会制度并不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 故 A 项错误;自力更生并不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故 C 项错误;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 相结合才能成功的说法过于绝对,故 D 项错误。 1.1949~1956 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政治方面 ①举措: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 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依据: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 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2)经济方面 ①举措: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②依据: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 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3)民族关系方面 ①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解放前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4)外交政策方面 ①举措: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依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 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点拨:1949~1956 年,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一时期的主要变化 有:政权:中共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人民民主专政;经济成分: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 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 产力之间的矛盾;外交:“革命外交”→“和平外交”。 [真题例证 4] 新中国成立前的民主政治建设 (2013·江苏单科,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 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 1948 年 8 月到 1949 年 8 月, 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 20 批,其中有 119 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 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A 解析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53 年, 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1948 年 8 月到 1949 年 8 月”,故排除 C、D 两项;B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 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主要是为了团 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答案为 A 项。 [考向预测 4]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建国初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主要领导架构中,中共和非中共人员各 拥有 3 位副主席、2 位副总理的职位;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构成中,中共与非中共委员的 比例达 29∶27。这说明( ) A.中共践行了建国前的民主构想 B.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得以贯彻执行 C.中共开始与民主党派进行合作 D.新中国政治体制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建国初期的新中国的性质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 B 项错 误;中共与民主党派开始合作是在 1946 年 1 月召开的重庆政协会议上,故 C 项错误;苏联 模式在政治上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以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代表的新中 国的政治体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体制,故 D 项错误。 2.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 项目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政治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具有很强的买办 性和封建性 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 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经济 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占据优势,自然 经济占主导,民族企业曲折发展 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 经济,逐渐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外交 西方列强控制着中国的内政、外交, 国民政府依附于美帝国主义 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生活 社会阶层分化明显,阶级之间、地区 之间生活水平差距巨大 生活水平差距不大,生活习惯受政 治运动影响较大 教育 教育发展缓慢,主要向欧美国家学习 逐渐建立了大众教育体系,重视对 一般民众的教育普及,受苏联影响 较大 点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社会变化剧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开 始,并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真题例证 5] 20 世纪 50 年代现实主义绘画中的中国扫盲教育 (2017·课标全国卷Ⅲ,31)下图为 1954 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答案 C 解析 图片是新中国扫盲教育的真实写照,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特点,故 C 项正确。 文人画注重写意,浪漫主义绘画强调艺术想象力,都与图片中的写实的风格不同,排除 A、D 两项。同时期(二战后)西方流行的是现代主义绘画,排除 B 项。 [考向预测 5] 新中国初期社会剧变中的证券市场 《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回顾》一书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疏导社会游资,平稳市场物 价,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但是到了 1952 年 7 月和 8 月,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 相继宣布关闭。造成证券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证券交易不利于经济发展 B.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政府强化计划经济的结果 D.“左”倾错误已严重泛滥 答案 C 解析 证券交易是一种市场经济的手段且是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故 A 项错误;新中国 的三大改造开始于 1953 年底,与材料中“1952 年 7 月和 8 月”的表述不符,故 B 项错误;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日益好转,新中国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开始逐步强化对经济 的计划控制,故 C 项正确;我党的“左”倾错误蔓延于 1957 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时间上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 D 项错误。 本时段考情分析 时段 备考关注点 全国卷考情 改革开放前的 现代中国(1949~ 1978 年) (1)政治: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2)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经济建设的得 与失;经济方面的建设与探索与政治环境、 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3)历史阶段特征:过渡时期和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十年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1)题目集中出现在 31 题, 难度中等。 (2)一般是提供关于 20 世 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经济发 展的文字或数据材料,考 查学生把握时代特征及对 当时经济发展状况、国家 政策措施和经济体制的理 解,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3)考查重点是经济部分及 与经济有密切联系的外交、 科教领域。 精准训练 一、选择题 1.(2017·山东临沂高三期中)1953 年 4 月 3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全国第一次人口普 查办法》,决定开展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这次人口普查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B.作为实行普选的基本数据 C.为三大改造做准备 D.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依据 答案 B 解析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而非建国之初,故 A 项错误;当时的新中国中 央人民政府正在筹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进行全国人口的普查是在为各个地区的人 大代表数目提供依据,故 B 项正确;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这与人口普查并没有直接关系,故 C 项错误;新中国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 是针对政治而非经济和文化领域,故 D 项错误。 2.(2017·山西五校高三联考)1949 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案时,有代表提出应该把“实 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 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 A.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 B.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C.《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D.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来看,中共对革命前途实际上是有清醒认识的,就是建立社会 主义,故 A 项错误;此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因此此时来提出实现社会主义为 时尚早,故 B 项正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和效力,故 C 项错误;右倾是保守 思想,而如果此时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应该是属于“左”倾思想,故 D 项错误。 3.(2017·四川德阳一模)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中国政府曾再三呼吁妇女不可轻忽家务和养儿育 女的责任,劳务与家务必须并重,不可偏废;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政府又提出要把妇女从 家务中解放出来的主张,鼓励妇女出外务工。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 B.妇女就业能力的提升 C.经济建设加速的需求 D.政府妇女政策的转变 答案 C 解析 1958 年“大跃进”运动,追求经济建设加速,与材料中“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相符, 故 C 项正确。 4.(2017·湖北荆州一模)新中国土地改革完成后,在许多地区,中农在农村人口中的比例由过 去的 20%上升为 80%左右,贫雇农则由 70%左右减少到 10%左右,而且在逐年减少中。材料 表明( ) A.农村土地私有制得到根除 B.农民个体经济成为农业的主体 C.建立起初步的互助合作社 D.保护富农的经济政策得到贯彻 答案 B 解析 新中国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制没有根除,故 A 项错误;土地改革 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体经济成为农业的主体,故 B 项正确;此时还未进行社会主 义改造,故 C 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出保护富农的经济政策,故 D 项错误。 5.(2017·山东邹城高三检测)下图是中共中央作出的某项重要决议的内容,当时作出该决议主 要是为了( ) A.保证“一五”计划建设的顺利实施 B.尽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解决急躁冒进带来的经济困难 D.缓解“文化大革命”后的经济压力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中共中央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严格限制政策,可知该决议作出的时段在 1953 年至 1956 年,“一五”计划的执行时间是在 1953 年至 1957 年底,该项决议出台的目的正是 为了确保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故 A 项正确。 6.(2017·江西高三联考)1956 年,我国先后与叙利亚、也门、埃及建立外交关系;1957 年,我 国与斯里兰卡建立外交关系;1958 年,我国先后与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建 立外交关系。这些外交事件的主要背景是( ) A.中国外交原则得到亚非认可 B.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C.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D.朝鲜战争美国被中朝击败 答案 A 解析 1953 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 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新中国外交的发展,故 A 项正确;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是材料现象 的结果,故 B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国际地位并未显著提高,故 C 项错误;朝鲜战争 美国战败与材料中各国与新中国无必然联系,故 D 项错误。 7.(2017·河北沧州高三联考)某一时期,国家文化部召开文化行政会议,要求群众文化活动要 做到: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会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绘画,人人能舞蹈, 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这反映了( ) A.休闲和娱乐成为人们的常态 B.“文化大革命”时文艺繁荣的状况 C.文化领域出现“大跃进”倾向 D.国人的文化素养大幅提高 答案 C 解析 A 项与材料“要求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不符,故 A 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文艺 事业万马齐喑,百花凋零,而不是繁荣,故 B 项错误;据材料“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会算, 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绘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可知文化 领域出现“大跃进”倾向,故 C 项正确;材料“要求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与国人的文化素 养状况无关,故 D 项错误。 8.(2017·湖北孝感七校教学联盟高三期末)1961 年 3 月以后,人民公社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 农村的集市贸易,停办了公社食堂,实行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这些举措的出发点是( ) A.彻底解决人民公社问题 B.努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为实现包产到户做准备 D.恢复先前实行的农村合作社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1961 年 3 月以后,人民公社恢复了……”得出这些举措是 1958 年人民公 社化运动后采取的,但没有彻底解决人民公社问题,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包产 到户是 1978 年底之后实行的,与“1961 年 3 月以后”不符,故 C 项错误;恢复先前实行的 农村合作社,与史实不符,故 D 项错误。 9.(2017·安徽淮北一模)1970 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 53%,而 1965 年只 占 39%,与共产党国家的贸易额则从 1965 年的 30%降至 1970 年的 20%。中国进口的工业品 和技术的大部分、农产品的绝大部分均来自日本和西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开放政策实行 B.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C.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D.外交政策回归理性 答案 B 解析 1978 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故 A 项错误;1958 年后中苏关系不断恶化,导致中 国与苏联的贸易不断减少,故 B 项正确;1972 年中美关系的缓和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创了外 交新局面,故 C 项错误;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体现了外交政策回归理性, 故 D 项错误。 10.(2017·山东淄博高三摸底)20 世纪 60 年代末,美军在越南的数量逐渐减少,苏联加紧在亚 洲部署常规部队和核力量,美国公开宣布不参与苏联强压中国的图谋。上述现象导致( ) A.国际局势趋于紧张 B.美苏激烈争夺亚洲 C.国际格局重大变化 D.中美关系逐步改善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美军在越南的数量逐渐减少”“美国公开宣布不参与苏联强压中国的图 谋”是国际关系缓和的体现,故 A 项错误;美军在越南的数量逐渐减少,故 B 项错误;材料 中只体现在亚洲范围,得出国际格局重大变化的结论是以偏概全,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美 国公开宣布不参与苏联强压中国的图谋”不难得出,中美关系在逐渐改善,故 D 项正确。 11.(2017·广东湛江高三调研)1973 年,根据周恩来指示,国家计委提出:在今后三五年内,从 国外进口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与单机,价值 43 亿美元。在当时被称为“四三方案”。这 一方案( ) A.属于“文化大革命”促进经济的体现 B.说明领导人有了对外开放的初步设想 C.是各级干部群众抵制“左”倾的结果 D.说明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 答案 C 解析 “文化大革命”对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故 A 项错误;虽然材料有“从国外进口一批 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与单机”的想法,但并不能判断是对外开放,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1973 年,根据周恩来指示”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抵制“文化 大革命”出现的错误,故 C 项正确;1973 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不可能对国民 经济全面整顿,故 D 项错误。 12.(2017·湖北孝感一模)1975 年 3 月,中国艺术团拟赴美国巡回演出,美国国务院要求中方取 消艺术团预备曲目中《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为歌词里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美方不能接受。中方坚持“宁可不去,也不能不唱”。该材料说明( ) A.美国极力支持台湾独立 B.“文化大革命”错误影响到中国外交 C.美国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 D.美国坚持奉行霸权主义政策 答案 D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美国极力支持台湾独立,故 A 项错误;材料涉及中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 并非受“文化大革命”错误影响,故 B 项错误;1978 年中美两国才签发《中美建交公报》, 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7·江西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政府于崇德元年(1636 年)设立蒙古衙门,此为理藩院之前身,主要管理蒙古事务。 康熙即位以后,认为理藩院责任重大,不应当再隶属礼部,理藩院由此完全从礼部独立出来。 乾隆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新疆地区后,增设徕远司专管新疆南部事务。咸丰 十年(1861 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前,兼办对俄外交事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清 政府预备立宪,开始“厘定官制”的改革,理藩院更名为理藩部,但司属机构仍沿袭旧制。1912 年清帝退位后,理藩部改为蒙藏委员会。——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46 年 4 月 3 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和东蒙自治政府在承德举行了统一内蒙古 自治运动的会议。这次会议上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主要决议》,决议主要内容确 定内蒙古自治运动的方针是平等自治,不是独立自治,并且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帮助下才 能得到解放。 1947 年 4 月 23 日至 5 月 3 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召开执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除尚 处在国民党统治之下的伊克昭盟、阿拉善、额济纳旗外,有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各民族代 表 393 人,代表包括工人、农民、牧民、知识分子、革命干部和军人,以及部分工商界人士、 地方士绅和民族、宗教上层人士。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撤销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内 蒙古自治政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工作。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和组织 大纲,选举产生自治政府主席、副主席、参议会议长、副议长,乌兰夫被选为自治政府主席。 5 月 1 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庄严宣告: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摘编自内蒙古文史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始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理藩院职权的变化历程及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理藩院和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职权、成立条件和成立影响 上的主要不同。 答案 (1)历程及目的:1636 年,为加强对蒙古事务管理,设立蒙古衙门。 康熙年间,为突出理藩院责任,从礼部独立。 乾隆时期,为加强统一的新疆管理,增强管理南疆事务。 咸丰年间,为适应列强需要,兼办对俄外交事务。 1906 年,为推进预备立宪,改革官制,更名为理藩部,仍沿袭旧制。 1912 年,清政府被推翻,改名蒙藏委员会,由传统理藩到近代政治管理。 (2)职权:前者是管理蒙古、南疆等地,并兼有外交事务的机构;后者是管理内蒙古自治区的 民族区域自治机构。 条件:前者是清政府加强对少数民族统治的机构,后者是在中共领导下,内蒙古解放区各民 族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协商的条件下,成立的区域自治机构。 影响:前者加强了对蒙古和南疆的统治,满足列强侵略要求,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外交近代化; 后者满足了内蒙古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提供了历史经验。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4.(2017·山东泰安高三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后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 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 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 1912 年到 1920 年达到 13.4%。——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从 1953 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 156 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 项工程 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 1 万个以上,……这 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 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工业化的积极意义。 答案 (1)表现:出现实业投资热潮;以民营为主(民族资本家);集中在民生领域(以轻工业为 主);中小企业成为主流;工业增长快(出现“黄金时期”、快速发展)。 (2)特点:接受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改变中国原有的工业结构;一 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工业布局。 意义: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