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板块一第4讲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板块一第4讲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学案)

第4讲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公元前8世纪~公元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1.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经济上,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3.思想上,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其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阶段一 古希腊文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末)‎ ‎1.民主政治形成 ‎(1)形成条件 ‎①地理:以海洋为依托,多山、多岛、环海。‎ ‎②经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③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④人文: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2)民主进程:①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③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基本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民意识。‎ ‎(4)评价 ‎①积极: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其民主氛围使其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②消极:民主基础狭窄,直接民主过于泛滥,造成雅典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2.经济文明发展 雅典等希腊城邦,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优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发达,为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文化繁荣 ‎(1)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成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 ‎(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 ‎(3)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 ‎(4)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                   ‎ 考法1 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典例1] (2018·全国Ⅲ,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考题点评 本题以雅典公民演说为载体,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建设,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读关键是理解题干中雅典公民成功的表现蕴含的本质特点。‎ 解析 “必须能言善辩”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B与材料“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的信息相符,故B正确;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进入黄金时代,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公民表达不同的观点,不是思想纷争,D错误。‎ 答案 B ‎[典例2] (2017·全国Ⅲ,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 考题点评 本题借用历史现象,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运作方式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叙述中“官员、陪审员、青年”等信息,理解他们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认识其宣誓的本质意图。 ‎ 解析 据题干可知,官员、陪审员、18岁青年男子等人都要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可见这些宣誓是为了增强各自的责任意识,故选D项。A、B两项仅涉及官员,C项只符合青年男子,故排除A、B、C三项。‎ 答案 D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主权在民: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 ‎(2)轮番而治:在运作方式上,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抽签选举,即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用抽签的方式决定。‎ ‎(3)权力制约:议事会是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的制约。‎ ‎(4)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番执政,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1.(视角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美国学者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中认为,苏格拉底死得并不冤枉,因为他质疑传统和民主的价值而犯了冒犯之罪。何况,在雅典如果个人权利与国家的需要发生冲突,则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进行严格保障。这说明(  )‎ A.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雅典民主忽视公民个体权利 C.雅典民主强调集体利益 D.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不满 解析 根据材料“在雅典如果个人权利与国家的需要发生冲突,则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进行严格保障”可知,雅典民主强调集体利益,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直接民主,故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 答案 C ‎2.(视角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在古代希腊,规定议事会成员的任期为一年且不得连任,公民一生中任议事会成员的时间总共不能超过两年,均进行抽签选举。这种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  )‎ A.动摇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B.参政权利与公民财产没有关系 C.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保障所有公民直接参政的机会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古希腊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忽视了参政者的个人素质和文化水平,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选C项。‎ 答案 C 考法2 从文明传承角度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典例3] (2017·全国Ⅱ,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 考题点评 本题以僭主遭流放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演变。解题关键是:从僭主出身、执政成就及最终结果来理解材料现象反映的本质。‎ 解析 据所学可知,雅典执政官一般由公民大会选举才能执政上台,僭主没有通过选举,因此被流放,故选D项。梭伦改革后雅典是民主政治,A项错误;雅典颁布很多法律,规范政治生活,B项错误;梭伦改革后,雅典平民享有相当大的政治权利,C项错误。‎ 答案 D ‎[典例4] (2014·全国Ⅰ,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考题点评 本题借用古雅典法律规定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解题关键是:从公民试图自杀这一个人行为角度,认识到个人行为需要得到批准,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解析 解读题干信息“申请”“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也就是说题干的主旨在于强调公民的行为需要得到批准,而不在于强调行为本身,这说明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B项错误,故选C项。材料无法体现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而且题干强调的是公民可以自杀,但必须得到批准,故D项错误。‎ 答案 C 雅典民主政治的四个误区 ‎(1)从民主运作方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可认为直接民主是最理想和完美无缺的运作方式。‎ ‎(2)从局限性上看: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能说成是全体雅典男性居民的民主。‎ ‎(3)从其实质上看: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的专政,不可认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4)从其影响上看: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不可认为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1.(视角 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针对雅典民主政治,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平民主义政体的精神即为自由,通常说每一平民政体莫不以自由为其宗旨。”据此,亚里士多德意在说明(  )‎ A.雅典的民主是平民的民主 B.雅典城邦出现人文主义精神 C.雅典人开辟了自由的风气 D.主权在民观念在雅典已凸显 解析 据题干材料“每一平民政体莫不以自由为其宗旨”信息,可知强调自由在雅典是一种社会风气,故选C项。‎ 答案 C ‎2.(视角 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公元前399年,由500名公民组成的陪审团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初审投票以280票判处苏格拉底有罪。但在苏格拉底的脱罪辩护后,复审投票反而以360票判苏格拉底死罪。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民主环境下缺乏言论自由 B.陪审团在司法审判中缺乏公正 C.人文精神被民众广泛接受 D.直接民主有“暴民政治”之嫌 答案 D 考法3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与内涵 ‎[典例5] (2018·全国Ⅰ,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 考题点评 本题以梭伦的诗歌为载体,考查梭伦思想的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紧扣梭伦对财富和道德的看法。‎ 解析 材料中梭伦要求人们关注道德要超过关注财富。关注道德也就是关注人,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D项正确。梭伦处于奴隶社会,不可能反对奴隶制度,且材料也无法体现出他反对奴隶制度,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权利平等,只是强调了道德比财富更重要,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梭伦主张宁可贫穷也要有道德,说明他不是在抨击贫富差别,排除C项。‎ 答案 D ‎[典例6] (2017·全国Ⅰ,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考题点评 本题以古希腊神话故事为载体,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解题关键是:从诸神的人格化角度理解古希腊人文精神起源与诸神人格化的内在联系。‎ 解析 据题干,希腊神话中的神祇像人一样,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所以古希腊宗教神话具有朴素的人文精神,这是雅典产生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基础,也说明雅典人文思想根植于久远的传统宗教神话之中,故选B项。古希腊人宗教信仰意识浓厚,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诸神体现了情欲、名利,与“理性”无关,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神话的影响与民主进程的关系,排除D项。‎ 答案 B ‎[典例7] (2016·全国Ⅲ,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考题点评 本题以古代神话故事为载体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解题关键是紧扣“我憎恨所有的神”信息,理解其否定以神为中心,注重人的力量的特点。‎ 解析 “我憎恨所有的神”反映了雅典强调人的价值,故本题选择D项。古希腊人崇拜神灵、宗教意识强烈,故A、B两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雅典人重视物质生活,C项排除。‎ 答案 D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 ‎(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人自身。‎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1.(视角 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毕阿斯把人的好行为归于上帝。他还说过:“挣钱的工作最使人快乐。”他认为只有人们富裕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这反映了他(  )‎ A.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B.以大量的财富支持城邦 C.以人为中心关注世界 D.要求人民听从上帝的安排 解析 据题干材料“最使人快乐”“人们富裕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可知毕阿斯强调以人为中心,故选C项。科学、自由和平等是启蒙思想,材料中未涉及, A项错误;材料中“帮助别人”不是支持城邦, B项错误; D项与材料中“人快乐”“人们富裕”不符,没有涉及要求听从上帝的安排,排除。‎ 答案 C ‎2.(视角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评价)苏格拉底用“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把希腊哲学从天空拉到人间。这说明此时期希腊哲学(  )‎ A.放弃对自然的研究转向人事问题 B.开始追求绝对不变的本体和理念 C.通过心灵的内在原则来认识外部世界 D.从理性角度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 解析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提出在心灵中寻找规定外部世界的内在原则,把心灵的内在原则伦理化,致力于探讨德性的定义,与材料中“把希腊哲学从天空拉到人间”相符,故选C项。‎ 答案 C 阶段二 古罗马文明(公元前6世纪~公元6世纪)‎ ‎1.政治 ‎(1)政权的演变 ‎①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③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④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 ‎(2)罗马法体系 ‎①演变: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到最终形成体系的演变。‎ ‎②特点: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2.经济 公元前6世纪以来,随着罗马的扩张和国际交往的扩大,奴隶制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得到了充分发展。‎ ‎3.思想 ‎(1)基督教的形成与发展 ‎①公元1世纪中叶,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产生。‎ ‎②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2)罗马法蕴含的自然法原则和理性精神,成为近代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法学思想的渊源。‎ 考法1 从发展角度考查罗马法的演变及特征 ‎[典例1] (2018·全国Ⅱ,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考查罗马法的演变,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紧扣恩格斯的言论分析判断。‎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恩格斯“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句评论。罗马共和国时期,历经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最终以平民的胜利而结束,公民之间取得了法律上的平等,故答案为C项。经过平民的斗争,基本消灭了氏族制的残余,但旧的氏族贵族特权并没有完全消失,故A项排除。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是在罗马帝国时期,故B项排除。自由民是除奴隶之外的所有居民的通称,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是不可能的,故D项错误。‎ 答案 C 全面认识罗马法的特征 ‎(1)形式: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 ‎(2)内容: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了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多个领域。‎ ‎(3)地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4)作用:是维系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5)局限性:维护少数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1.(视角 罗马法的演变)古罗马最初的法学家全部是僧侣贵族,解答法律的权力也为他们垄断。奥古斯都执政时期,法律解答逐渐突破了僧侣贵族的垄断,若干法学家被授予解答法律的特权。这一变化(  )‎ A.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提高平民地位 B.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 C.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推动法学进步 ‎ D.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 答案 C ‎2.(视角 罗马法的特点)在古代罗马,“罗马人根据罗马法而生活,异邦人则根据自己的城邦法而生活”。材料说明当时罗马(  )‎ A.公民存在着严重不平等 B.国家尚未实现行政统一 C.以法治国原则得到贯彻 D.法律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解析 据题干材料“罗马人根据罗马法而生活,异邦人则根据自己的城邦法而生活”,可知罗马法在当时并不适用于异邦人,故选D项。‎ 答案 D 考法2 从文明传承角度考查罗马法的原则及影响 ‎[典例2] (2015·全国Ⅰ,32)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考题点评 本题以图文为载体考查罗马法的原则,主要考查解读图文史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正义女神双眼蒙布现象的本质。‎ 解析 正义女神双眼蒙布体现出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作出公正的判决,故选C项。法官审案主要依据法律判断,而非道德良知,故A项错误;法官审案侧重听取证人证言,并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B项错误;法官审案遵从民众意愿,也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D项错误。‎ 答案 C ‎[典例3] (2016·全国Ⅰ,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考题点评 本题借用歌德的言论,考查罗马法的深远影响,主要考查解读史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史料内涵,从罗马法律文明历久弥新角度认识其深远影响。‎ 解析 题干材料“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强调了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源头,故选A项。‎ 答案 A 罗马法的基本原则及历史价值 ‎1.基本原则 ‎(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调整财产关系,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 ‎(3)渗透了“自然法”思想,宣扬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和正义的法理精神。‎ ‎(4)既重司法形式,又重法律内容。‎ ‎2.历史价值 ‎(1)对罗马:罗马帝国是一个典型的法治国家,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和矛盾冲突的解决基本上都按照法律所规范的秩序运转,有效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2)对后世:罗马法的许多规定都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后世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法律,资产阶级的陪审、诉讼等制度都源于罗马法。‎ ‎1.(视角 罗马法的原则)《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 六、牲畜损害他人的,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或将该牲畜交与被害人。七、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 B.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C.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 D.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解析 根据题干中“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应负赔偿责任”得出,当侵害他人财产安全时需要担负赔偿责任,这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故选C项。‎ 答案 C ‎2.(视角 罗马法的影响)法学家塔利尼指出:欧洲的一切民族长期以来,一直尝试着去形成自己的一套立法;但是最终他们中大部分认识到还是罗马法适合于他们,因而他们吸收了罗马法。这一言论(  )‎ A.揭示了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 ‎ B.反映了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 C.指出了罗马法得以不断地完善 ‎ D.强调了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欧洲的一切民族……最终他们中大部分认识到还是罗马法适合于他们”,可知这一言论强调了罗马法对欧洲的深远影响,故选D项。‎ 答案 D 一、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古代西方文明与近代西方文明的渊源 ‎【视角综述】 古代西方政治、法律、思想文明与近代西方政治文明、思想文明有着重要的历史渊源。高考重视围绕古代雅典文明、罗马法律及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等,从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选举任职方式、公民义务和权利、政治运作方式的制衡、法治原则,罗马法的法律思想与原则,古希腊人文精神与文艺复兴的关系等方面,考查古代西方文明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立法司法原则等方面的影响,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其内在联系。‎ ‎【考题预测1】 (2018·河南商丘模拟)美国学者沃森曾说:“(现代)西方民法制度极具形式理性是尊奉《民法大全》的结果。”这表明罗马法(  )‎ A.确立了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 B.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影响深远 C.为近代西方确立了行为规范 D.是现代西方民法制度的开端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西方民法制度极具形式理性是尊奉《民法大全》的结果”信息,强调了罗马法的法律原则对西方民法制度的影响,故选A项。‎ 答案 A ‎ 二、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古代中西文明的异同 ‎【视角综述】 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法律制度及思想有着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一特点往往会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高考可能会从古代东西方不同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法律思想、人文精神的差异等方面,命题考查政治制度运作方式、法律制度及其思想的特点及导致不同特点的历史原因等。 ‎ ‎【考题预测2】 (2018·河北邯郸摸底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分别是战国时期中国《法经》、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结构与内容归纳表。‎ 内容 说明 ‎《盗》‎ ‎“盗”是指窃取财货 ‎《贼》‎ ‎“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 ‎《网》‎ ‎“网”即“断狱”,是审断罪案的法律 ‎《捕》‎ ‎“捕”即“捕亡”,是有关追捕逃亡的法律 ‎《杂》‎ ‎“杂”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 ‎《具》‎ ‎“具”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标题 主要内容 备注 第三表:执行 有关裁决执行的规定 主要是有关债务的执行 第四表:家长权 有关家内身份的规定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 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 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 出现了“现金借赁”“要式买卖”等契约 第七表:土地和房屋 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 第八表:私犯 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 但以刑罚制裁的共有10条,其余作民事处罚 第十条:宗教法 有关丧葬方面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 第十二条:后五表的补充 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的规定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 论题: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阶级目的。 ‎ 阐述: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而且是通过统治者自身政治变革形成的《法经》必然要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维护以君主为代表的阶级利益。从内容看,《法经》将“盗”“贼”放在法典之首,《杂法》中亦有诸多有关“逾制”罪名的规定,显现出《法经》积极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和等级秩序,而由于《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它既要反映贵族的意志,也必然要反映一些平民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同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之上,必然要服务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示例二 论题: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 阐述:由于二者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因此,对于公私法内容的比重安排不同。《法经》更注重于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维护,因此,公法的比重远大于私法,而《十二铜表法》由于建立在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上,因此,私法的比重远大于公法。(“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题点:古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材料强调(  )‎ 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城邦公民自由平等 D.城邦至上的公民意识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公民服务城邦事务的必要性,反映了公民的集体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参政和参战都是公民的义务,A项表述不全面。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权利问题和自由平等,故排除B、C两项。‎ 答案 D ‎2.(题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雅典陪审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重新抽签。这一规定(  )‎ A.强化了公民的责任感 B.有利于规避司法腐败 C.造成了司法资源浪费 D.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 解析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轮番而治,通过抽签选定案件、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等,表明雅典法庭以随机的形式来规避司法腐败,从而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公正性,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其责任是一次性的”,对强化公民的责任感无太大意义,排除A项。C项中的“司法资源浪费”非材料主旨,属于对材料的过度解读,排除。抽签选择无法保证司法者的素质,无法保证判决一定正确,排除D项。‎ 答案 B ‎3.(题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古代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上发言时,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定,它要求公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观点的表述。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尽可能地保证平民的参政权 B.着力于防范专权现象的产生 C.直接民主一定程度上具有两面性 D.公民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在保证公民参政权的同时,又限制了公民权利的充分发挥,故 选C项。雅典平民并不都是公民,只有公民才有参政权, A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强调雅典公民的参政权,未涉及防范专权的现象, B项错误;雅典公民是有言论自由的,D项错误。‎ 答案 C ‎4.(题点:罗马法的原则)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 没有法律的国家犹如缺失头脑的人体。执政官司掌法律之执行,法官照看法律之解释。总而言之,我们遵守法律,是因为法律赋予我们自由。”据此可知,当时罗马(  )‎ A.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B.公民缺乏充分民主 C.自由失去法律保障 D.法律可随意被解释 答案 A ‎5.(题点: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中规定:并不是罗马法上所有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买卖契约的主体,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这表明罗马法(  )‎ A.理论与实践严重地脱节 B.注重当事人的行为能力 C.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D.重视契约保护私有财产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可知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故选B项。材料是“罗马法中规定”,没有涉及实践,故A项错误;材料中“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恰恰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故C项错误;材料中“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不等于保护私有财产,故D项错误。‎ 答案 B ‎ ‎6.(题点: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特点)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 A.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B.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 C.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 D.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可知,苏格拉底强调对人的认识,非常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故选C项。在古希腊哲学家中强调个体感受的是智者学派而非苏格拉底, A项错误;苏格拉底强调的重点是认识自我而非社会秩序, B项错误;苏格拉底在材料中并没有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D项错误。‎ 答案 C ‎7.(题点:古代中西方法律体系的差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 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527—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该书)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 ‎——摘编自徐国栋译《法学阶梯》等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 ,“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共同的历史价值。‎ 解析 第(1)问,从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角度进行比较。第(2)问,从对东西方法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都是人类社会宝贵遗产的角度回答。‎ 答案 (1)保护对象:中国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罗马保护公民。 ‎ 立法理念:中国以儒入法;罗马注重理性、平等(自然法)理念。 ‎ 经济主张:中国重农抑商;罗马保护商业。‎ ‎(2)价值:分别对东西方法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都是人类社会宝贵的遗产。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