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A. 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 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 C. 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 D. 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与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相符,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表明的是分封制在开疆拓土方面的作用,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未涉及文化的传播,故B项不符合题意;“大一统”局面形成于秦汉中央集权确立,D项不符合题意。‎ ‎2.春秋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官员报酬的变动 A. 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B. 反映了官吏待遇下降 C. 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 D. 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而是以以粮食多少来划分,体现了战国时期各国重视农业生产,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吏待遇下降,而是强调官吏报酬形式的变化,排除B ‎。材料强调的是官吏报酬形式的变化,而不是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排除C。官吏报酬形式的变化与社会大变革有关,而不是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3.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A. 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 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C 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D. 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先秦时期由于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秦朝实现全国统一,推广郡县制,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选C;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官僚政治,不是血缘世袭政治,排除A;商鞅变法是已经实行官僚政治,排除B;秦朝实行的君主专制,并不是法律治理,排除D。‎ ‎4.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 A. 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 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C. 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答案】D ‎【解析】‎ 近官“外化”是为了通过近官转移相权,从而加强了皇权,故D项正确;这些近官本来就是统治阶级,因此近官“外化”不能扩大统治基础,故A项错误;这些近官不是监察官员,故B项错误;近官“外化”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机构的臃肿,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C项错误。‎ 点睛:反映类选择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近官“外化”,这反映出相权的转移,从而加强了专制皇权。‎ ‎5.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文献 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纪》‎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 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 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 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根据材料“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得出丞相因御史失职负责监督监察御史,这是汉朝某个历史阶段丞相的职权,并不是固定职权,故A项错误;材料逐一列举了秦汉监察制度的变迁,并未涉及监察的具体职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论秦朝还是汉朝,政府先后设置御史、刺史监察,说明秦汉不断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管理,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监察官掌握监察权,地方官掌握地方行政权,互不统属,并无高下之分,故D项错误。‎ ‎6.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 )‎ A. 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 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 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 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 据题干材料“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可知“宰相一致原则”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故选D;“达成一致意见”的决策方式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A错误;“宰相一致原则”体现了相权相互制约与平衡,而不是削弱,故B错误;C项与“宰相一致原则”不符,且唐代实行群相制,是为了限制相权加强皇权,排除。‎ ‎7.观察下图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 相权由相互牵制演变为相对集中 B. 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削弱 C. 中央机构的行政职能被不断强化 D. 元朝相对于唐宋实现了皇权独尊 ‎【答案】A ‎【解析】‎ 从唐朝宰相之间的相互牵制发展到了元朝的只有一个中书省,说明了元朝时相权是相对集中的,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加强而非削弱,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皇权一直是独尊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8.以下图表为唐朝进士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确立 B. 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 C. 依旧以门第出身为标准 D. 杜绝了门阀恩荫的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唐朝以前推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依靠门第,士族垄断做官,据材料小姓子弟和寒素子弟也占有一定比例,说明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故选B项;据材料“寒素子弟、小姓子弟”可知,选拔的不全是士族子弟,排除A项;唐代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其依据是才学,而不是门第,排除C项;材料中士族子弟仍占大部分,不能说明杜绝了门阀恩荫的现象,排除D项。‎ ‎9.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 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 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答案】B ‎【解析】‎ 题中清代内阁处理公务“依样画葫芦”,即是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于陈规的体现。‎ ‎10.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该学者强调 A. 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 日本缺乏实行科举制的经济基础 C. 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 ‎【答案】D ‎【解析】‎ ‎“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日本缺乏科举制的政治与社会基础,故B错误;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C错误;“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体现了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故D正确。故选D。‎ ‎11.古代雅典,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是从年逾三十的男性公民中一年一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不得连任官职。其做法 A. 体现了公民大会的权威性 B. 确保了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C. 维护了司法机构的公正性 D. 保持了公民团体的稳定性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从年逾三十的男性公民中一年一度地通过抽签产生,公民不得连任官职”来看,说明在公民之间享有的政治权利是平等的。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公民大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司法机构,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公职人员产生方式,与保持公民团体稳定无关,排除D项。‎ ‎12.最初,罗马法中“公共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谋杀、烧毁庄稼、搬运界石、叛逆等有限的几种,到了4世纪则增加了拐卖人口,选举舞弊、贪污、囤积居奇粮食等新内容。这表明罗马法 A. 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B. 法律体系逐渐完备 C. 法条的应用具有灵活性 D. 注重维护社会稳定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公共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谋杀、烧毁庄稼、搬运界石、叛逆等”“增加了拐卖人口,选举舞弊、贪污、囤积居奇粮食等新内容”中可以看出,“公共犯罪行为”不断增加新内容,可以更好的维护社会和经济的稳定,这也体现了罗马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故A项排除;材料只强调了“公共犯罪行为”的增加,没有体现整个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应用的灵活,故BC项排除。‎ ‎13.在雅典共和国最繁荣的时期,公民总数从30,000人降至21,000人。而罗马共和国末期,公民的人数从公元前86年的463,000人,增加到了公元前70年的900,000人。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罗马政治制度比雅典更灵活 B. 共和制只适应小国寡民国家 C. 罗马不再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D. 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广泛 ‎【答案】A ‎【解析】‎ 雅典民主制只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儿童、外邦人、奴隶没有公民权;罗马共和国时期有选择地把公民权赐予行省居民的某些集团和部落,把公民权的授予作为一种奖励,为了获得支持,共和国后期的军事长官随意地授予公民权,故出现材料罗马共和国公民的人数大幅增加的情况,说明罗马政治制度比雅典更灵活,故A正确;材料反映罗马共和国公民人数达到900,000人,不是小国寡民,B错误;C与出现材料现象无关,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4.阎照祥著《英国贵族史》一书中写道:1880年以来诸多新兴工商业资本家陆续成为英国上院贵族之后,贵族院已开始成为“一瓶兑了水的威士忌”。20世纪20年代中产阶级和“工党贵族”开始进入上院之后,贵族院成为“一瓶变味的啤酒”。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英国社会 A. 贵族政治退出舞台 B. 自由平等思想流行 C. 平民化的发展趋势 D. 政党制度受到制约 ‎【答案】C ‎【解析】‎ 上院的存在说明英国社会贵族尚未政治退出舞台,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自由平等思想,排除B;由“新兴工商业资本家陆续成为英国上院贵族….. 20世纪20年代中产阶级和“工党贵族”开始进人上院”,说明平民化的发展趋势,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政党政治,排除D。‎ ‎15.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 意见一 意见二 最终方案 反对一人执掌大权,认为一人掌权,总统形同英国国王。‎ 总统应该有足够大的权力来钳制国会可能出现的独断和多数暴政。‎ 总统实行任期制。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有权任命官员、与外国签约,但必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 A. 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 B. 民主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 C. 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 D. 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答案】B ‎【解析】‎ 美国中央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国会不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排除A;材料中经过意见的调和而形成1787年宪法的定稿,故选B;材料体现不出CD,均排除。‎ ‎16.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以“帝制”取代“共和”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腾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这说明 A. 政局稳定推动了经济发展 B. 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C. 经济发展有助于巩固帝制 D. 民主制度妨碍了工业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统治者采取了正确的措施,维持了国内的政治、经济稳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帝制已经逐渐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法国之所以在帝制下取得一定的进步,是因为统治者采取了正确的措施,维持了国内的政治、经济稳定;C选项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会促进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不能巩固帝制;D选项错误,民主制度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7.19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到20世纪初,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这表明德国 A. 实现国家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 B. 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 C. 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英法等国 D. 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答案】D ‎【解析】‎ 材料“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反映了德国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德国国家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德国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英法等国,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德国政府的作用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8.《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 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B. 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C. 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D. 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官员对丧失关税自主权的危害认识不足,说明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C选项符合题意。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A选项排除。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的说法与材料强调的官员对协定关税签订后洋洋得意的态度相矛盾,B选项排除。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说法不符合史实,协定关税给中国的本土企业带来巨大灾难,D选项排除。‎ ‎【点睛】《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的规定是一种片面的协定关税税率。它只规定英商对华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要同英方商量,而未规定中国对英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英方须同中国商量。其结果便形成了中国单方面的减让关税税率。因此,这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严重侵犯,是一项影响极深远的经济侵略措施。‎ ‎19.删书衙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下设的一个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删改《论语》、《孟子》、《中庸》、《诗经》、《礼记》、《春秋左传》等古籍中与太平天国教义不一致的内容,但依旧保留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观念。其主要目的是 A. 反对清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 B. 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C. 消除民众对儒学的盲目崇拜 D. 扩大基督教义在中国的影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太平天国专门一个机构,负责删改古籍中与太平天国教义不一致的内容,但依旧保留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观念可知B项正确。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虽然与基督教有一定的关系,但其并不是为了宣传基督教。因此不可能是为了扩大基督教义在中国的影响力,故D项错误。清政府统治的思想基础是儒家思想,A项错误。这样处理儒家经典,不能产生C项说法。‎ ‎【点睛】“删书衙”为例,在一些新的名词或是概念出现的时候,适当运用拆解和重新组合的方式,解读其在新情境下的内涵,有助于解决相关问题。‎ ‎20.《天津条约》规定:英国钦差、各等大员及其眷属可在京师长期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清政府“特简内阁大学士尚书一员,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各式公文中不得称外国人为“夷”。材料反映了(  )‎ A. 清朝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 B. 清政府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 C. 京师形成“国中之国”的局面 D. 清朝原有对外交往体制遭到否定 ‎【答案】D ‎【解析】‎ 依据《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外交官员及其眷属可在京师长期居住、随时往来,清政府设专职人员办理对外交往事务,外交礼仪平等相待,各式公文不得称外国人为“夷”,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外国外交人员的地位,是对清朝原有对外交往体制的否定,故D项符合题意。清朝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是《南京条约》的签订,故A项错误;B、C两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21.《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它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使得这场战争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 A. 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B. 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C. 改善太平天国的财政困难 D. 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在以往农民运动中是没有的,这体现出了近代化的时代特征,故B项正确;《资政新篇》不是农民实践的产物,无法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排除A;《资政新篇》没有得到真正实施,无法改善太平天国的财政困难,排除C;《资政新篇》不是农民实践的产物,没有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排除D。‎ ‎22.1899年,慈禧册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义和团运动中,载漪与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1901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据此可知 A. 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 B. 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 C. 晚清统治集团发生分裂 D. 义和团运动引发朝廷内争 ‎【答案】B ‎【解析】‎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说明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故答案为B项。A项“开始”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 点睛: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其直接目的是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强迫清政府取缔和镇压一切反帝活动。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外反对势力之间关系的完全倒置:帝国主义国家成为太上皇,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23.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 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B. 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 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D. 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朝廷”‎ ‎【答案】A ‎【解析】‎ ‎【详解】清朝末年国家对奏请开埠通商十分认可,这一自开商埠的政策符合清末转型时期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社会发展需求,故答案为A项;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内部自身的发展需求,与列强的经济侵略无关,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无关,排除C、D项。‎ ‎24.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了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护末代皇帝溥仪复辟等。出现这些事件说明 A. 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 B. 辛亥革命带有时代局限性 C. 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 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 ‎【答案】A ‎【解析】‎ 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的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说明了近代中国民主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的、艰难的,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的时代局限性是没有明确的反帝,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恰恰说明民主共和没有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和袁世凯称帝时还未出现军阀割据,故D项错误。‎ ‎25.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据统计,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者312个。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 A. 政党政治在中国的确立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D. 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 ‎【答案】C ‎【解析】‎ 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当时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建立真正的政党政治,故A错误;政治党团数量多并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B错误;“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反映了政治党团建立数量多,而政治党团是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体现了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故C正确;民国二年是1913年,当时专制主义并没有彻底根除,故D错误。故选C。‎ ‎26.“辛亥革命留给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赢多赢,大家都没有输。”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清政府:获得优待,其统治得以延续 B. 袁世凯:获得各方认可,积极维护共和 C. 革命党:共和政体得以确立,民主政治实现 D. 立宪派:投机革命时获取的权益得以维护 ‎【答案】D ‎【解析】‎ ‎【详解】立宪派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放弃立宪主张,转而投机革命,获取的权益得以维护,符合材料中的“大家都没有输”,故答案为D项;清政府获得优待,但其统治并没有延续,排除A项;B项中的“获得各方认可”说法绝对,排除;共和政体和民主政治没有真正实现,排除C项。‎ ‎27.1926年2月,广州国民政府“统一两广特别委员会”会议议定,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监督。这一举措 A. 利于土地改革顺利开展 B. 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 实质是军阀的互相勾结 D. 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条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广州国民政府”“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等可知,两广统一,结束了当地军阀长期战乱的局面,有利于两省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建设,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条件,因此选D。由时间信息“1926年”可知,A错;‎ ‎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B错。两广统一是国民革命发展的表现,不是军阀的相互勾结,C错;‎ ‎28.九一八事变后,博古在《论民众革命与民众政权的口号》中指出:“中国革命目前阶段的特点,是在两个伟大的革命潮流的汇合,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土地革命。因此反对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现阶段的主要内容。”对此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把反帝与土地革命结合符合中国国情 B. 此观点混淆了土地革命的对象和性质 C. 体现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D. 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右倾错误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对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现阶段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博古将土地革命的对象和性质混淆了,土地革命的对象是封建地主阶级,并不是帝国主义,故B正确;九一八事变在1931年,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把反帝与土地革命结合并不符合中国国情,故A排除;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右倾错误的信息,故D排除。‎ ‎29.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刚爆发之时,英美等国认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俄比亚,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到1938年初,美国表示愿意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这表明中国抗战 A. 改变了美英远东政策的走向 B. 牵制了日本世界战略的展开 C. 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D. 唤起世界人民的同情与尊敬 ‎【答案】A ‎【解析】‎ 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焦点在欧洲,而随着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抗战实力和决心,英美看到远东地区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希望,因而改变了在远东地区的政策,故A项正确;B项是英美改变远东政策的原因,材料问的是现象,故错误;材料反映了美国和英国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无法体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只是英美的态度,故D项错误。‎ ‎30.西柏坡纪念馆内的一块展板上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当年我党做出这些“规定”的主旨是 A. 加强执政党工作作风建设 B. 突出革命导师的崇高地位 C. 防范个人崇拜在党内出现 D. 加强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可知,当时中共对领导人的生活和工作作风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是为了防范个人崇拜在党内出现,故选C。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旨在加强执政党工作作风建设,排除A;“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显然与B项的描述相违背,排除;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当时并未建立,故没有加强一说,排除D。‎ ‎31.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西方媒体通过计算国共双方的武器装备、军队数量、控制的区域等数据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共产党支撑不过半年必定灭亡;而毛主席却做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主要是因为毛主席 A. 看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 B. 充满对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 C. 发现了西方数据来源不准确 D. 预判了国际形势对我党有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科学论断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有稳固的战略后方,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出现情况下发表的论断,A选项符合题意。充满对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是建立在认识到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基础之上的,B选项排除。发现了西方数据来源不准确的说法错误,C选项排除。对国共内战的结果判断属于国内局势的判断,D选项排除。‎ ‎【点睛】一切反动派既是纸老虎 ‎。从长远与战略来看,一切反动派在人民正义的力量前都是纸老虎,终将败于人民汪洋大海的反抗,我们面对强大的反动派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从现实与战术来看,反动派一般占有优势资源与强大的暴力工具,也是真老虎,在与反动派的斗争中要高度重视战术运用,有耐心、有战术地打倒反动派。后来也广泛应用于人们工作生活中,把日常遇到的困难、挫折、挑战看作纸老虎。‎ ‎32.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如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 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 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 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 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解放战争的革命任务一致,都是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答案为D项;只有解放战争胜利后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排除A项;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排除B项;辛亥革命爆发前没有建立起统一战线,排除C项。‎ ‎【点睛】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双重社会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本国封建势力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从而中国人民在反抗本国封建势力追求民主进步的同时,还要进行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斗争,即反侵略(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 ‎33.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共土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答案】A ‎【解析】‎ ‎“双减双交”是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的条件下,为完成反帝任务实行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和“耕者有其田”均是为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采取的措施。因此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随着不同时期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而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政策的变化,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 ‎34.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央人民政府组成表。这表明 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数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6位副主席 ‎3‎ ‎3‎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56位委员 ‎29‎ ‎27‎ 政务院4位副总理 ‎2‎ ‎2‎ 政务院15位政务委员 ‎6‎ ‎9‎ 政务院所辖34个委、部(正职)‎ ‎20‎ ‎14‎ A. 国共合作下的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组织形式 C. 中国共产党联合各方面共同创建新中国 D. 新时期民主协商政治取得了实效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表格反映的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中均有较多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中央政府,表明中国共产党联合各方面力量共同创建新中国,故答案为C项;广州国民政府是国民党建立的,中共党员不可能在其中占据多数,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建立政权组织,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不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排除D项。‎ ‎35.下表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其反映出 时间 内容 ‎1979年 第三次起草民法典 ‎1987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通则》‎ ‎1995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1999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017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A. 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新时期 B. 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 民法典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D. 单行法的颁行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关于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的认识。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表述笼统,体现不出我国民法典编纂历程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民法典的发展历程,反映不出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法典发展历程,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颁行,反映出民法典的完善过程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故C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了单行法的发展历程,也涉及民法典的发展,D项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故D项错误。‎ ‎36.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 ‎【解析】‎ ‎“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草根”政治家反映了基层群众民主参政的特色,符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故B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制度,不符合材料,故A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草根”政治家无关,故C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民族平等,共同繁荣,不符合材料,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草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基层群众民主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7.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主要说明新中国 A.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 贯彻各民族平等原则 C.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 赋予少数民族自治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中国政府将带有一定轻视观念的名称“归绥”与“迪化”改名,并不是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而是为表明新中国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新中国政府赋予少数民族自治权,故D项错误。‎ ‎38.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读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剧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5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案;1923年曹混宪法;1945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5年宪法 其他 罗马尼亚,波兰,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A. 民主政治建泛趋于制度化 B. 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 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 深受“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读的主要参考文件” 表格中,涉及多个国家和中外的多部宪法,可知B项正确。材料要求分析宪法“起草工作的特点”,A项所说内容属于“影响”;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原则,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说的是参考文件,有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宪法,也有中华民国和法国等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没有具体展示宪法内容,无从得出其深受“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D项错误。‎ ‎39.1949年8月,北平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时,有人评论说“过去被人瞧不起的穿着‘短衫’和“‘工装'的工人、农民,现在能够同穿着‘西服’和‘长袍’的人坐在一起,平等地共商大事,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这表明此次“代表会议”‎ A. 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B. 以广大工农阶级力量为主体 C. 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地位 D. 完全仿效了苏联苏维埃体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民主政治建设。根据材料“现在能够同穿着‘西服’和‘长袍’的人坐在一起,平等地共商大事”可知此次“代表会议”实现了社会各阶层身份、地位的平等,故A项正确;广大工农阶级力量的主体地位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无产阶级领导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完全仿效了苏联苏维埃体制的说法太绝对,故D项排除。‎ ‎40.1986年9月,邓小平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的采访时说:“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材料体现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图是 A. 考虑国际国内发展状况 B. 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C.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D. 充分尊重台湾历史的现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不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可知,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图在于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C项正确;材料没有明确当时国际情况,A项错误;保障“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不是民族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对台湾现状的充分尊重,D项不符合题意。‎ ‎41.中国学者以1950~2005年中美双边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制成下图来呈现中美关系变化的特征。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一边倒”政策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对抗等级 B. 尼克松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进入良好等级 C.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友好等级 D. 两极格局瓦解后,中美关系出现持续倒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内容可知,中美关系进入对抗时期是在20世纪50‎ 年代左右,此时中国在外交关系上实行“一边倒”政策,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对抗等级,故选A项;根据图中内容可知,中美关系从来没有进入过良好和友好等级,故排除BC项;两极格局瓦解是在9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没有陷入持续倒退,故排除D项。‎ ‎42.下表是特定时间中“国际国内”密切联系的重大历史事件,促成这一联系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内变化决定国际变化 B. 国际变化影响国内变化 C. 意识形态差异根本不同 D.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联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材料“新中国建立、中苏建交、《告台湾同胞书》、中美建交”反映了新中国、苏联、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中苏、中美关系的变化,故D正确;中国国内的变化并不是国际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国内变化与国际变化的紧密联系,不是国际变化影响国内变化,故B排除;当时中苏意识形态相同,故C排除。‎ ‎43.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1957‎ ‎1965‎ ‎1972‎ ‎1972‎ ‎1973‎ ‎1974‎ ‎1978‎ ‎1980‎ 接受国 苏联 朝鲜 美国 日本 法国 美国 西班牙 联邦德国 A. 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B. 中国外交重心从倒向苏联转为倒向西方 C. 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D. 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熊猫外交说明中国由建国初期“一边倒”到20世纪80年代的“多边外交”的变化,故A正确;熊猫外交体现了中国外交变化,并不是倒向西方,故B错误;材料表格中只是列举了部分国家,并不代表没有亚非拉,故C错误;日本与中国建交是1972年,美国与中国建交是1979年,故D错误。‎ ‎44.上表为1950~1955年亚非和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表中数字变化说明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亚非 ‎30.6‎ ‎29.75‎ ‎17.34‎ ‎14.9‎ ‎12.16‎ ‎11.11‎ 欧美 ‎35.9‎ ‎4.87‎ ‎2.48‎ ‎6.65‎ ‎5.9‎ ‎6.74‎ A. 国际政治风云影响经济发展 B. 当时我国对外贸易较为落后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全面展开 D. 国民经济形势已经基本好转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数据可知,1950-1955年亚非和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占比重都大致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中国实行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比重增加,所以和亚非及西方国家的外贸比重下降,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亚非和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无法体现我国对外贸易落后,社会主义工业全面展开等现象,故排除B、C两项;根据材料中对外贸易比重情况无法得出国民经济形势已经基本好转的结论,故D项排除。‎ ‎【点睛】“1950~1955年”是关键时间信息。‎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月27日,顾维钧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竟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 ‎——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材料二 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求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 ‎(1)材料一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哪一正义要求?结合所学,指出该要求的结局及其对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的主要外交思想。结合所学,本次会议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1)要求:收回中国在山东的主权。‎ 结局:列强拒绝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影响: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线。‎ ‎(2)思想: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成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 ‎【解析】‎ ‎【详解】(1)要求:根据材料“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 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可知顾维钧要求的是收回中国在山东的主权。结局:根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上列强拒绝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影响: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线。‎ ‎(2)思想:根据材料可知周恩来主张各国之间互相尊重它国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唯有如此才能“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体现了周恩来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 成果:根据所学可知在日内瓦会议上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意义: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 ‎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6—1860年笫二次鸦片战争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闭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宣统退位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1919年护法运动开始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2003)‎ 上面大事年表能够反映中国近代前期社会发展的诸多历史。提取其中一项信息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答案】示例一信息: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 说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封建统治的腐朽等。‎ 示例二信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 说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等 示例三信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说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统治者政策的调整;民众爱国思想的推动;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等。(任答一种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解析】‎ 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国近代前期社会发展的相关事件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形成历史观点,考查的是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例如: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等。注意论从史出。‎ ‎47.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次革命,对社会进步影响不一。近现代中国也是一个不断“革命”的时代,先后发生了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运动。正确反省中国“革命”,有助于照亮未来的前程,实现中国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我们稍加引申,“周朝的革命”,是指结束氏族——部落制,进入宗法封建制的革命。而“汉朝的革命”,是指秦汉结束宗法封建的贵族政治,确立宗法君主专制之下的官僚政治。而秦以后两千年间发生的多次“革命”(从陈胜、项羽、刘邦到朱元璋、李自成),导致改朝换代、政策调整,却未能改变宗法社会、专制帝制的基本面。……辛亥革命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 ‎——冯天瑜《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渊源》‎ 材料三 问:中国共产党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界说为何?‎ 答:“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摘编自《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甘贝尔问》(‎1945年9月27日)‎ 材料四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起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周朝的革命”“汉朝的革命”与“辛亥革命”各自“革命”的内涵。‎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革命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对近现代中国革命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1)内涵:“周朝的革命”是从“氏族——部落制”到“宗法封建制”的革命;“汉朝的革命”是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革命;辛亥革命是从“专制帝制”到“宪政共和”的革命。‎ ‎(2)革命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途径之一,革命的目的是实现自由幸福。‎ 农民阶级为了建立人间“天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但太平天国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空想性,施行的依旧是传统制度;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国共合作,兴起了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并没有结束专制统治;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自由民主的中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付出巨大牺牲的情况下,推翻了三座大山,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总之“自由幸福”是中国人民长期不懈的追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论述说明问题的能力。‎ ‎(1)“周朝的革命”“汉朝的革命”与“辛亥革命”各自“革命”的内涵,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周朝的革命’,是指结束氏族——部落制,进入宗法封建制的革命”“而‘汉朝的革命’,是指秦汉结束宗法封建的贵族政治,确立宗法君主专制之下的官僚政治”“辛亥革命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革命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途径之一,革命的目的是实现自由幸福。然后联系所学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从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中国等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来说明论证,阐述近现代中国革命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4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交是国家实施政策的手段之一,外交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国家的目的。一个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根本上说不是国际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内部政治决定的。外交在不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经验;晚清并非弱国,晚清及近代中国的经验不是“弱国无外交”,而是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家的失败;美国对待外交的经验是强国无(需)外交,有实力即可,这是强权政治的逻辑;不少小国成功的经验是,外交是国家存亡和兴替的关键、立国之本和“小而不弱”的保证;曾经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是,选择战争走向毁灭而放弃战争、选择和平的外交战略,则走向繁荣。‎ ‎——摘编自张清敏《外交的本质与崛起大国的战略选择》‎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外交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一:观点: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论述:晚清外交走向失败的过程是国力逐渐衰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因为晚清国力不济导致外交失败,而是外交失败导致国家衰落.在与西方列强相比,晚清政府所抱的不是弱国心态,而是始终坚持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被推翻的70余年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不仅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而且还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国际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外交的失败成为中国从世界中心被排挤到世界边缘的原因.因此,晚清的失败决非由于国力不支,而是由于观念的陈腐和制度的落后.外交失败是国家失败的一个表现,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 示例二:观点:新中国的外交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壮大.‎ 论述:1949年,新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政策,改变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地位,打破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新中国政权的封杀,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了相应的安全和资源.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国内建设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1955年亚非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中国与亚非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的关系奠定了基础.1970年代,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并走向正常化,更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转机和突破,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之后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新时期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改革开放和平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论述题,要求学生围绕“外交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据材料“由这个国家的内部政治决定的”、“外交在不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晚清及近代中国……是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家的失败”、“美国对待外交的经验是强国无(需)外交,有实力即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例如: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再结合所学近代清朝外交等知识即可从晚清政府坚持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的角度进行简要阐述。学生拟定其它具体的论题也可,但应该注意史论结合。‎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