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毎题2分,共60分。)‎ ‎1.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儿子要顺从父亲的任何行为,小辈要无条件的尊敬长辈,所以与儒学宣扬的道德相符合,故答案选择D项。A项内容的表述与材料内容相反。B项本身说法错误。C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2. 先秦诸子理论着眼的角度和论述的根据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认为应该由独一无二的君主来治理天下,这反映出 A. 只有君主专制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 B.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C. 先秦诸子阶级厲性没有本质上区别 D. 诸子希望恢复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都认为应该有一君主一统天下,即反映了结束分裂实现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君主专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阶级属性有本质上区别,因为代表不同阶层利益,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君主治理而非周王治理天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 独一无二的君主来治理天下即有一君主一统天下。‎ ‎3.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对这里的“民主”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人民主权 B. 以民为主 C. 为民之主 D. 民为邦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求民主……于成汤”可知,民主就是为民之主,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代民主 ‎4. 孔子主张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为此要求 A.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 敬鬼神而远之 C.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D. 性相近也 ‎【答案】C ‎【解析】略 ‎5.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的思想,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轻徭薄赋,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故B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孟子思想 ‎6. “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这段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对另一学派的批评言论,这两个学派分别是 A. 墨家和儒家 B. 儒家和道家 C. 法家和儒家 D. 墨家和法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墨家对儒家礼治思想的批评,不主张厚葬,反映的是下层民众的立场,故A项是正确的;BCD项排除。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与墨家思想 ‎7. 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早期儒家思想 A. 极力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 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亊 C. 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 积极宜传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孔子关注社会现实人事,而不是关注鬼神,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等级名分制度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古典民本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学生应该正确理解为关注社会现实人事的特点,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8.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有”“无”“难”“易”“善”“不善”“美”“恶”等都有辩证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道家的思想。所以答案选A。B强调仁义;C主张兼爱非攻;D主张法治。‎ ‎9. 战国时期“天有其时,地有其时,人有其治。……軼与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出自于 A. 墨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孟子 ‎【答案】B ‎【解析】“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重要观点,反映了荀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所以本题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而其他三位人物侧重于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0. 下列思想主张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反对不义战争的是 A. 苛政猛于虎 B. 法不阿贵 C. 非攻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案】C ‎【解析】墨子的非攻反映了小生产者想安心生产、渴望安定生活、反对不义战争的的愿望,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反对苛政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是反映法治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反映人际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1.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 维护周礼 B. 实行仁政 C. 强调教化 D. 为政以德 ‎【答案】A ‎【解析】题干引文孔子的主张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实际是维护奴隶制等级秩序,即提倡维护周礼,故答案选A。B是孟子的思想;CD是孔子的思想,但不符合题意。‎ ‎12. 从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B. 用法律来约束毎个人的行动 C. 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 用法制代替个人意志的统治 ‎【答案】C ‎【解析】韩非子的“法治”不过是君主治理天下的一个工具而已,并不是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也不是用法律来约束毎个人的行动,更不是用法制代替个人意志的统治,所以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韩非子的“法治”不过是君主治理天下的一个工具。‎ ‎13. 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是孔子仍然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 A. 因材施教的原则 B. 有教无类的思想 C. 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D. 循循善诱的说教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说明孔子不在意弟子的出身,因此体现出的是一种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A.因材施教的原则和D.循循善诱的说教材料中体现不出来;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这一说法错误,故选B项 考点:孔子的教育思想 点评: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较有代表性的有:①教育原则:有教无类;②教育方法:因材施教;③学习态度:实事求是;④学习方法:反复温习; 学思结合; 坚持真理;等等 ‎14.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 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 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 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材料主旨体现的是王夫之“统治者与民休息”的主张,这与道家老子“无为而治”有异曲同工之妙,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提及的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君民关系”,排除C;题干信息体现不出孔子“仁”的主张,排除D。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概况;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批判思潮·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 ‎【名师点睛】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把握到以下方面: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②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③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④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⑤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的局面。‎ ‎15. 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立刻召见文臣,宜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 A. 克己复礼 B. 民为贵,君为轻 C. 正君心以立纪纲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维护周王朝的礼乐秩序;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朱熹主张正君心以立纲纪;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故选B。‎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6. 西汉文景时期的《准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C. 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D. 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作者认为仅仅运用法律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D项符合题意。西汉文景时期儒学还不是正统思想,B项错误。A、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17.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A.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 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 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 宋朝程朱理学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依据材料文字“王者配天”、“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言论属于“天人感应”学说,此学说体系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提出的,成为后来“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思想基础,故选C。‎ ‎18.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 中国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C.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 皇权专制达到历史的顶峰 ‎【答案】B ‎【解析】“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思想上的分裂,“独尊儒术”反映的是思想上的统一,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实上也体现了国家的由分裂到统一的变化,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国思想文化是进步而非倒退,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到商品经济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皇权专制达到历史的顶峰是军机处的设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思想分裂能反映国家的分裂,思想统一能反映国家的统一。‎ ‎19.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答案】B ‎【解析】董仲舒的思想“儒术”, 已经非纯正的孔孟学说,被改造、发展了。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杂以法家、道家某些思想成分,发展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新儒学,故C项正确;A是理学思想;B中正统不符合董仲舒思想内涵;D中权术不符合题意。‎ ‎20. 董仲舒融合了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懦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 《春秋》‎ B. 《论语》‎ C. 《孟子》‎ D. 《易经》‎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A项正确;《论语》、《孟子》与《易经》都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BCD。所以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 ‎21. 某学者评论“董件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其理论依据不包括 A. 独尊儒术 B. 天人感应 C. 君权神授 D. 以徳治国 ‎【答案】D ‎【解析】独尊儒术体现孔子教主化,君权神授体现儒学神学化,天人感应体现儒学宗教化,唯独没有体现以徳治国,所以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2.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 “大一统乃天地之常经”‎ C. “臣亊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答案】D ‎【解析】董仲舒的仁政就是要求统治者能顺应天意进行统治,即“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但是选项A、B、C均未体现出仁政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3.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A. 秦朝 B. 汉代 C. 宋代 D. 清朝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君权神授的现象,这最早由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提出,故本题选B。A时期尚未产生此思想。C和D不是最早。‎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4. 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A. 佛教己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 儒家思想日益走向哲学化 C. 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 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融合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有相同之处,有思想吻合的地方,即材料反映出佛教与儒家思想的逐渐融合,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佛教未取得政治统治地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儒家思想哲学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儒家学说的弊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5.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性有机地统—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此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朱熹这一理论的实质是 A. 加强文化专制主义 B. 巩固儒家正统地位 C. 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D. 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程朱理学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思想,强调理是万物本源,在人类社会中理表现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理学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故选C。‎ 考点:程朱理学 ‎........................‎ ‎26. “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良知扩充到底。”这句话出自 A. 董仲舒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阳明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王阳明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因此选D。‎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王阳明的“心学”主张:(1)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2)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27. 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A. 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 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 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 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瑞的行为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知识及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 ‎28.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仁者无敌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答案】B ‎【解析】 “太简”指的是心学太简,发明本心即可得理,所以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发明本心,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格物致知做学问“不简”,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仁者无敌是孔子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属于甲方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9.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 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 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 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 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答案】A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陆王心学·致良知 ‎30.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 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根据材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反映的佛教的主张与儒家重视的人伦道德的观点相反,D项符合题意。AB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体现不出“急于融入本土文化”,不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思想的变化 考点: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宋明理学·三教合流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子将孔子的思想系统化并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提出了“人唯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不忍人之政”的仁政论,“尽心,知性,知天”的天道观,“由博返约”的认识论,“养吾洁然正气”的人格论,荀子一方面强调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圣人,君主对人民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生教化,不重刑罚,并不能维持社会统治秩序。因而他的思想不局限于个体的仁义孝悌,而且强调集体的礼法纲常,主张礼法并重。‎ ‎——田苗苗《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董什舒把盂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定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总之,西汉时期儒学虽然推崇孔子,然而他们所说的孔子已经不是本来的孔子;这种神化了的儒学失去了早期儒学的生动活泼的理论思维,成为后来封建礼教的发端。然而,历史现象是复杂的。如果说在伦理学的范围,董仲舒的儒学多少丧失了理性主义,那么,在政治学的领域,他的大一统的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材料三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法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领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使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通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杨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根据材抖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的背景及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发展孔子儒家学说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 ‎【答案】(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促使社会发生转型;诸侯之间兼并故争不断,需要人才;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盛;“士”(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等。‎ 继承发展:孟子将孔子“仁”的思想系统化并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性善说、仁政论、人格伦;荀子强调集体的礼法纲常,主张礼法并重。‎ ‎(2)特点:兼采各家思想;带有神秘秘色彩。‎ 影响:在伦理上,维护专制和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在政治上,有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文化上,有利于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 ‎(3)进步:理学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强调道德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张力行,具有务实精神;肯定人的正常欲望,反对奢靡之风。‎ 背景:南宋统治阶级的道德败坏,奢侈无度;商业繁荣,市民追求享乐;受佛道思想的影响。‎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先秦儒学产生的背景要从经济方面、社会阶级变化方面、思想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例如,阶级关系方面要突出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经济方面要突出封建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发生转型等。‎ ‎(2)从材料的内容来看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主要突出两点,一是吸收其他家的思想,二是天人感应带有神秘的色彩,其影响要分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封建伦理方面分别论述,例如,政治方面主要强调迎合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3)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主要从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的形成等方面论述,“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主要从当时南宋的国情进行分析,既包括统治者的道德败坏、奢侈无度、不思进取,也包括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繁荣市民追求享乐。追求奢侈的生活以及佛道思想的影响等多方面综合分析。‎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