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鹤壁淇滨高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张明月) 一、 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古代某思想家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与该思想可能源出一派的主张是( )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C.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D.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2、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3、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霾”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顽疾。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 ) A.霾是灾难的象征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自然规律 4、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 5、南宋淳熙二年,朱熹和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 的辩论,史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双方的分歧在于( ) A世界本源之争 B.求理途径之争 C理的内涵之争 D.理气关系之争 6、明代画家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他的画,用笔放纵,设墨酣畅。他甚至把水墨倒在纸上,随着散化之形而作勾勒。这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理”、“欲”统一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7、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明清两朝……构成了人类历史上行政管理井然有序、社会生活安宁稳定的一个伟大范例。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一种被称为‘新儒学’的新的儒家玄学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据此判断,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新儒学( ) A.稳定了封建王朝统治的稳定 B.带有浓厚的玄学色彩 C.得到了各个阶层的拥护 D.导致思想领域的倒退 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各项不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 楚辞 ②汉赋 ③《清明上河图》 ④杂剧 ⑤小说 A.②③④⑤ B.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 9、清朝前期,中国戏曲艺术出现了“花雅之争”,从目前尚能看到的花部戏剧本,如《卖胭脂》、《打面缸》、《探亲相骂》、《借靴》等来看,明显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它们与雅部剧本有着显著的区别,即大量的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其根本原因是( ) A.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 B.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 C.清政府放宽文化控制 D.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 10、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设议会、开国会 11、“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 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 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 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12、“而农政商务亦日增,新法日为推广。市无游民,廛皆食力。如是则士得教而民有养。甚至疲癃残疾贫老孤婴,亦皆有院以周恤之,无一夫不得其所。此教养有道,而英法德美诸邦勃然隆盛也。”上述言论应出自谁的著作( ) A. 魏源 B.张之洞 C.郑观应 D.康有为 1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14、《海国图志》中谈到:“立君而继嗣不贤,或至暴虐,国亦终乱,将何以善后?于是,乾隆五十四年春(1789)各省衿耆会议于费治弥亚,共推华盛顿为首,身后公举贤者更代,不世及,不及任。”表明作者认为美国民主选举总统的目的是( ) A.防止国家出现混乱 B.克服元首世袭的弊端 C.解决权力交接问题 D.顺应社会精英的要求 15、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 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16、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这则,材料实质上( )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资产阶级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17、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 对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宣传立宪保皇思想 B.启蒙了国民觉悟 C.反对民主革命 D.主张救亡图存 18、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 A.鼓吹共和制,公开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19、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 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右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传统科技的兴衰 21、“今革命虽告成功,然亦只可指种族主义而言,而政治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推翻专制政体,为政治革命着手之第一步,而尤要在建设共和政体。”据此判断,当时主要实现了( )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三民主义 22、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3、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的论述最有可能发表于( ) 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24、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 ) A.土地革命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国共合作方针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5、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发展。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26、1957年,正当天津庆祝社会主义锣鼓喧天之际,何迟乘胜追击,一气呵成写就了《统一病》,讽刺整个社会“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后来在“文革”中折磨致残的他躺在床上对人苦笑说,“我是自投罗网。”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 ) A.期盼祖国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B.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咎由自取 C.文艺科研领域呼唤“双百”方针的提出 D.“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27、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中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 B.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东方红一号”发射 C.④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D.⑤时期:秦山核电站建成、超级计算机诞生 28、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 )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 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 29、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30、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二、 材料题(共2小题,合计40分) 31、(20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地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一个国家,绝非可以舍弃一切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当时除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更无比此再好的意见。惜乎当时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与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就是没有西学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也要从根本上的变动的;不过变得慢些,又不是现在这种变法罢了……至于具体的办法,要提出方案,却不是一时办得到的事情。恰好这时候,西学东渐,和西洋人的社会渐渐地接触多了,关系密了;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可不仿效。于是改革之事,就起了轩然大波。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二,指出作者对洋务运动及其指导思想的评价有何异同之处并说明理由。(8分) (2)材料一中的“时人”指谁?对待改革,材料二中的“一般人”与材料一中的“时人”态度不同,原因何在?(4分) (3)材料三的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轩然大波”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8分) 32.(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统治者需要理学、朱子学来维护自己政权统治,势必对原有的理学、朱子学有所取舍、有所改造。特别是随着明清时期皇权专制体制的强化和官僚阶层奴庸化的加剧,朱子及理学家们所提倡的勇于坚持士人气节的义理观,基本没有被实施实践的可能性。……而某些部分被强调而形成制度化的诸如“贞节”“孝道”,则根据统治者的需求和爱好而经过了新的改造和诠释,这种经过改造和诠释的“贞节”“孝道”,就与宋代理学家们的设想存在很大的差距。 ——摘编自《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 材料二 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乾嘉时期)迥然有别,国内起义和国外侵略的双重挑战,迫使士人重新审视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考证学派致力于古文物研究,对为知识而求知的举动引以为豪。但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他们却演奏着不和谐的音符。……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学术上的广泛兴趣和调和折衷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色。因此,晚清的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由分裂而趋向整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明清时期的理学与宋代相比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晚清思想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用。(10分)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 1---5 CACAB 6-10 DADDA 11-15 DCCBB 16-20 CBBAC 21-25 ACABD 26-30 DDABB 31.(20分)(1)同:基本认可:理由:都从国情出发。(4分) 异:评价角度不同;理由:后者兼顾了历史文化和政教渊源。(4分) (2)“时人”指顽固派,封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2分) 材料二时期民族危机加深,政治腐败严重。(2分) (3)因素: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西学东渐的推动。(2分) 影响:政治方面,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方面,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6分) 32.(20分) (1)变化:统治阶级对理学进行了取舍、重新改造和诠释;理学制度化、极端化和反动化。(4分) 原因: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封建专制空前加强(皇权专制体制强化的产物);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理学的弊端日益显现。(6分,任答三点得6分) (2)特征:逐渐呈现多派并存(多元化)、趋向整合。(2分) 时代背景:晚清时期内忧外患(西方列强侵略和本国人民起义不断),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都在不断加深;西方先进思想的不断冲击;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改变僵化保守的态度,开始向西方学习。(6分) 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