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仁者爱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学派是 A. 法家 B. 儒家 C. 墨家 D. 道家 【答案】B 【解析】“仁者爱人”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一部分,孔子强调仁爱,以此维系社会之间的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法家主张“权、术、势”;C选项主张兼爱、非攻;D选项主张的是无为而治。 2. 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有 A.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B. “以德服人” C.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D. “克已复礼” 【答案】A 【解析】A选项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德经》中的观点,故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是儒家学派孟子的思想主张,故排除;C选项是法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故排除;D选项是孔子的思想,故排除。 3.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称他为“亚圣”,并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观点中,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的是 A. “奖励耕战” B. “崇尚自然” C. “民贵君轻” D. “无为而治” 【答案】C 【解析】 A是法家学派的思想特征,排除;BD 是道家学派的特征,排除;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思想基础,故选C。 4. 顾炎武的某些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一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即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了解。根据所学知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思想的体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思想的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思想的体现,原话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老子思想的体现。因此答案为C。 5. 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提写“万世师表”的匾额,主要是为了表彰孔子对中国古代 A. 政治思想的贡献 B. 伦理道德的贡献 C. 哲学思想的贡献 D. 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该匾主要是表彰孔 子对中国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 【名师点睛】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1、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 2、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 3、孟子“仁政”、“民贵君轻”主张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到新兴地主阶级的冷遇。 6. 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 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B. 墨家学派─荀子 C. 法家学派─韩非子 D. 儒家学派─孔子孟子 【答案】B 【解析】A选项说法正确,道家学派在春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B选项错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墨子,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C选项说法正确,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D选项说法正确,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7.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儿子要顺从父亲的任何行为,小辈要无条件的尊敬长辈,所以与儒学宣扬的道德相符合,故答案选择D项。A项内容的表述与材料内容相反。B项本身说法错误。C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8. 明确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B 【解析】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这一思想观点是反对君主专制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家是黄宗羲,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是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没有提出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C选项顾炎武的思想主要是经世致用,没有涉及到君主专制;D选项王夫之的思想主要是主要是唯物主义,故排除。 9.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 《诗经》 B. 《春秋》 C. 《韩非子》 D. 《礼记》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西汉中期……投考太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不可能有法家《韩非子》,故C项符合题意;《诗经》、《春秋》、《礼记》都属于儒家经典,属于太学的教授内容,故ABD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随子”这是封建社会里束缚女性自由的纲常信条,对此持明确反对态度的人物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答案】D 【解析】李贽认为儒家经典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是非标准应因时而定,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因此对传统纲常信条持反对态度的应当是李贽。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位思想家极力维护儒家正统思想,排除ABC项。 点睛:明清之际,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出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本题也可从时代背景上分析,确定答案。 11.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格物致知 C. 致良知 D. 发明本心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出处在《程氏遗书》卷二十二,材料的意思是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可见其思想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也就是朱熹说的”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是穷理的方式,致良知和发明本心是陆王心学的内容和方式。排除BC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1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下列人物中宣扬“心外无物”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答案】D 【解析】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他宣扬“心外无物”,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荀子宣扬制天命而用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董仲舒宣扬大一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朱熹宣扬格物致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3. 如果你生活在西汉时期,有可能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是 A. 听孔子讲学 B. 在太学里学习“五经” C. 在书院里听“二程”兄弟讲授理学 D. 接受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紧扣材料问题中的时间特征“西汉时期”结合所学内容不难直接得出答案,A项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B项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儒学“五经”成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C项发生在北宋时代,D项出现在明末清初时代,所以以时间特征为依据,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4. 下一图是一幅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人物肖像画,画中人物表情严肃冷酷给人一种威慑感,这位人物对应的思想派别最有可能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答案】C 【解析】从“画中人物表情严肃冷酷给人一种威慑感”可以看出这一学派主张的是对人严肃,约束别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法家的要求,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主张礼和仁政,与此不符;B选项主张无为而治,故排除;D选项主张兼爱非攻,与此不符,故排除。 15. 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 A. 孔子、孟子、荀子 B. 程颢、程颐、朱熹 C. 陆九渊、王守仁、李贽 D.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北宋时期,儒学融合佛道成分,发展为理学。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程颢、程颐和朱熹;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陆九渊、王阳明等。A孔子、孟子、荀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C项中的李贽、D项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都批判传统儒学。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理学的代表人物 【名师点睛】宋明理学在继承先代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佛道思想,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新的主张,对当时的政治、道德、教育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学习中应该当结合宋明理学的具体内容,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全面评价。如“心学”主张内心自省,有助于我们加强自律、构筑和谐,有助于我们奋发进取,增强责任感。 16.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代表有助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有 A.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孔子:“克己复礼” C.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 董仲舒:三纲五常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要求的四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意义的一项。A选项主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交往应该推己及人,这对和谐社会有好处,故A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克己复礼”中的礼是周礼,不适用于现代社会;C选项错误,荀子的思想中涉及到了君主的内容,与现代社会不符;D选项不满足“先秦儒学”,且三纲五常的思想不适用于现代社会。 点睛:注意本题材料中有两个内容对选择选项有所帮助,一个就是时间的限定,材料中要求的是先秦儒学,所以直接就排除了D选项。之后我们再根据,“现代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来进行分析,得出正确选项。 17. 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①社会正处于巨变时期 ②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 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④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结合当时时代背景,社会处于巨变时期,各国之间相互竞争,谋求发展,改革求新。结合经济领域的变动可知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取代了奴隶主阶级的地位,所以①②③选项说法正确,本题选择A选项。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是在西汉,故排除④选项。 18.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 A. 苏格拉底 B. 普罗泰戈拉 C. 卢梭 D. 但丁 【答案】A 【解析】提出“美德即知识”思想的人物是古希腊“三贤”之一的苏格拉底,他认为“美德即知识”,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强调的是人是万物的尺度;C选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主张的是天赋人权;D选项是开启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主张人文主义。 19. 以下历史事件中,以法国为中心展开的是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A选项文艺复兴的中心是在意大利,故排除;B选项宗教改革的中心有三个,一个是德国、一个是英国,另一个是瑞士。C选项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故本题选择C选项;D选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中心指的是英国,故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我们会对D选项产生疑惑,工业革命到底指的是第几次。我们一般来说工业革命如果不加第几次的话都认为是第一次,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心是英国,故可以排除D选项。 20. 莎士比亚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句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 蒙昧主义 B. 禁欲主义 C. 理性主义 D. 人文主义 【答案】D 【解析】“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体现出的是对人的歌颂,这与当时的文艺复兴的思想是吻合的,主张人文主义,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的价值,不是梦寐无知;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禁欲的观点;D选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与此不符。 21. 孟德斯鸿认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这句话体现的是 A. 人民主权说 B. 开明君主制 C. 社会契约论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是孟德斯鸠认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核心主张,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而开明君主制是伏尔泰的。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2.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 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 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 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说明彼特拉克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所以答案选A,B项与材料含义正好相反,C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D项显然也与“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相背离。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 23. 启蒙思想家中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的是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康德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权分立”思想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张,他的主张也被美国所借鉴,成为1787年宪法的参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伏尔泰主张理性;C选项卢梭主张的是天赋人权;D选项康德主张的是理性批判。 24. 下图是拉斐尔所画圣母像,他笔下的圣母充满人性和母爱,该图体现了当时的 A. 蒙昧主义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 C. 理性主义思想 D. 浪漫主义思想 【答案】B 25. 宗教改革后在德国出现的新教派是 A. 路德教 B. 清教 C. 加尔文教 D. 天主教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出现的新教派当然是路德教,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清教是英国而非德国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加尔文教主要以瑞士为传教基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天主教不是新教派,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6.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于 A. 智者学派 B. 启蒙运动 C. 文艺复兴 D. 宗教改革 【答案】A 【解析】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当时古希腊智者学派强调人本主义,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启蒙运动时间过晚;C选项文艺复兴是受到古希腊艺术的影响;D选项不符合“起源”。 点睛:本题涉及到的是“起源”问题,也就是最初的,最早的。我们知道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在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便是人本主义,所以可以看做是人文主义的思想起源。 27. 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B. 资本主义萌芽 C.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 D. 思想家们的努力 【答案】B 【解析】材料问的是“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本原因在于经济领域的发展。A选项说法错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阶段,资产阶级并没有完全形成。B选项说法正确,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是表面原因,并不是实质;D选项不能称之为“根本”。 28.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完成了一个漫长的进程,并且把这一进程推到顶点,在这一漫长的进程中,古代思想在中世纪得到恢复和吸收。”“古代思想”主要是指 A. 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 B. 中世纪神学思想 C. 中国的儒家思想 D. 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D 【解析】文艺复兴从名字上看是对古代思想的一种复兴,这种古代思想便是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具体来说就是人文主义精神,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只是表层,没有说到最具体的部分;B选项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C选项与此无关,故排除。 29.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A. 宣传发展了人文主义 B.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C.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D. 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发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 比较型选择题,用排除法最为恰当。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在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的形势下兴起,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因此BCD都与智者运动不符,这三项符合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因此A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点评: 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归纳和比较能力。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是程度性比较,如"最早""最主要"等;对比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30. 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研究主题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 B.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热衷于考察和认识社会问题 D. 提出“知识就是道德”的伦理思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D “知识就是道德”的伦理思想是苏格拉底提出的。故选D。 考点:智者学派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点评: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它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它一下子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我们有理由把智者运动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31.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 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 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理性就是人性中的正确、合理的部分。理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就已经萌芽,在启蒙运动中得到广泛的提倡。凡是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等主张都属于当时提倡的理性,A正确;BD项强调君主和权威,是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信仰;C项是东方的传统观念,主张集体;所以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32. 卢梭说:“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可见,卢梭主张 A. 天赋人权 B. 主权在民 C. 人非工具 D. 社会契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可以得出卢梭主张人的自由是上天赐予的,即天赋自由,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卢梭的思想 33. 《梦溪笔谈》曾描述如下现象:“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造纸术的发明 B. 指南针的应用 C. 印刷术的进步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说明印刷数量增多,效率极高,显然是活字印刷的发明导致,故C正确;造纸术主要是纸张有关,故A错误;指南针主要是航海,故B错误;商品经济发展不是直接原因,故D错误。 34.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 B. 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 C. 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D. 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C .............................. 35.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A. 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B. 缺乏创新和逻辑 C.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D. 与农业息息相关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可知,古代中国科技多为传承和经验的积累总结,A项正确。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没有体现缺乏创新和逻辑,排除B。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不符,排除C。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没有体现与农业息息相关,排除D。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进行思考即可知道答案。 二、非选择题:(36题14分;37题16分) 3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①儒家学派主张“仁”与“礼”;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大凡自正心诚意以及乎天下,则其本领便大。……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仁义礼智,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①和②的主张分别是谁提出的? (2)简要概述材料二中朱熹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传统儒学持什么态度? 【答案】(1)①孔子②孟子 (2)观点:重建道德秩序;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3)批判(或答抨击;反正统意识等亦可给分)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学派主张“仁”与“礼”,这是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是孟子提出的。 (2)材料中朱熹强调万事万物都与“理”有关,也就是强调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建立道德的秩序;从“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可以看出,他认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3)从“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可以看出,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思想家,他一生反对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学持批判的态度。 3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思想流派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其他主张。 (3)材料三反映孟德斯鸠的什么主张?这一主张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1)智者学派,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主张:信仰即可得救;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解析】(1)从“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可以看出,这是强调人本主义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智者学派中普罗泰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故可以确定是智者学派。 (2)从“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我们可以看出马丁·路德认为世俗权力是很重要的,是受到上帝指派的,是比教会权力要高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强调信仰即可得救;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孟德斯鸠主要讨论的是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之间的关系问题,强调的是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主张三权分立。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权分立制度对资产阶级国家和法律的制定产生了积极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