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据《礼记》记载:“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所以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由此可知,西周“乐”制的设计,旨在 A. 巩固宗法制的统治 B. 确立贵族等级秩序 C. 维系社会秩序稳定 D. 弥补分封制度缺陷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莫不和敬”“莫不和顺”“莫不和亲”“合父子君臣”可知“乐”制旨在缓和等级矛盾、维系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乐”制在于维护宗法制和等级次序,非“建立”和“确立”,可排除A、B项;“乐”制与分封制是文化和政治两个不同领域的制度,“乐”制是为了维护分封制,非弥补分封制度缺陷,可排除D项。‎ ‎2.史角是西周末年周王室掌管“郊庙之礼”的史官,他被留在鲁国以后,经过数代相传,“郊庙之礼”并未失传,但他的后代已不是周王室的史官了,“郊庙之礼”便流传于民间。这反映出 A. 周礼在春秋时期走向崩溃 B. 春秋时期的学术氛围宽松 C. 鲁国对周礼的保存较完整 D. 文化逐渐下移的发展趋势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周朝的“郊庙之礼”不再专为朝廷服务,而影响着民间,体现出文化逐渐下移的发展趋势,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出“郊庙之礼”并未失传,排除A项;材料只能反映出“郊庙之礼”的传承情况,不能说明学术氛围宽松,排除B项;材料没有列举其他诸侯国对周礼的传承状况,不具有可比性,排除C项。‎ ‎3.有学者说,周代分封制不仅使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这说明分封制 A. 强化了政治等级森严性 B. 保障了西周贵族政权的延续 C. 旨在维护国家政治的统一 D. 具有明显的地方分权倾向性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这是因为受封贵族在其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相对独立,D正确;材料反映了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而不是“强化了政治等级”和“保障西周贵族政权的延续”,A、B不是材料主旨;C与材料无关。‎ ‎4.如下图是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画,有鱼、蛙、鸟等图画的彩陶和金文中的族名写法及甲骨文和金文里的有关字形的对照。这表明,它们 A. 前后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B. 为汉字产生准备了技术条件 C. 为汉字的产生提供了造字蓝图 D. 和语言的词语是一一对应的 ‎【答案】A ‎【解析】据图中鱼、蛙、鸟等图画的彩陶和金文中的族名写法及甲骨文和金文里的有关字形的对照,显示出前后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A正确;彩陶上的图画为汉字的产生提供了造字蓝图和技术条件,但甲骨文、金文也是汉字,其书写、刻画与汉字的彩陶上的书写不同,故B、C错误;据图片不能看出“和语言的词语是一一对应的”,D错误。‎ ‎5.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在会盟过程中达成了部分一致。如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中的“毋忘宾旅”“毋遏籴”;公元前579年,晋楚会盟中的“交贽往来,道路无壅”;公元前562年,在齐、鲁、晋、宋等国会盟中的“毋蕴年”“毋壅利”。这反映出当时 A. 各诸侯国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各诸侯国政府致力垄断商业经营活动 C. 商业发展严重影响街衢正常交通 D. 发展商业成为部分诸侯国的重要共识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间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商贸活动 条款,这一系列的会盟措施,保证了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和繁荣,这也反映了发展商业成为当时部分诸侯国的重要共识。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相悖,排除A;材料是发展商业,不是垄断商业活动,排除B;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C。故选D。‎ ‎6.下表反映的是某学者根据出土的春秋时期楚国的农具进行分类的情况 由此推知,当时楚国 A. 较早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 B. 重视对生产工具的改进 C. 已掌握较先进的农耕技术 D. 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农业 ‎【答案】C ‎【解析】从题干材料所列出的掘土、中耕和收割农具来看,楚国已具备较为完整的生产环节的生产工具,故C项正确。因为没有比较,所以无法推知楚国是否较早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同样也无法得知这些农具是否由改进而来,故排除A、B两项;此时楚国生产工具的出现是否是当时政府所为,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知,故排除D项。故选C。‎ ‎7.《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一年,下令“使黔首白实田”,即让小农自报所占田地以作为征收税赋的基础。这一诏令 A. 赋予个体小农家庭私有产权的合法性 B. 加重了农民阶级的赋税负担 C. 表明个体小农家庭生产模式最终确立 D. 加速了秦朝封建统治的灭亡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秦朝“让小农自报所占田地以作为征收税赋的基础”,这实质上是承认土地私有,A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加重农民赋税,B错误;个体小农经济最终确立是通过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故C错误;秦灭亡于暴政,与土地私有制确立无直接的关系,D错误。‎ ‎8.“秦统一后,平民的流动性进一步扩展到政府的结构,一种更理性化的国家管理组织结构得以建立。”这一转变 A. 反映了“家国同构”形态的终结 B. 体现了秦朝中央官制变动较频繁 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 促使地方割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秦统一后官员的产生来源,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一种更理性化的国家管理组织结构得以建立,C正确;材料未体现“家国同构”形态的终结,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官员的来源及政府结构,未体现中央官制的变动,B错误;中国地方割据的基础是小农经济,且D说法不符合史实。‎ ‎9.秦代郡级政区的幅员与自然地理区域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或者是一郡白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或者数郡组成一个完整的地理区域,少数情况下一郡包含几种不同的地貌类型。这一划分 A. 侧重于军事和边防管理 B. 以人文地理环境为依据 C. 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D. 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题干意思是说秦代郡级政区的划分尊重自然区域的关系,这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材料是说“秦代郡级政区的幅员与自然地理区域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少数情况下一郡包含几种不同的地貌类型”可知,当时的划分是以山川地理为依据,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秦代”可知,当时国家已经实现了统一,C项错误。故选D。‎ ‎10.出土于河北满城窦氏墓的长信宫灯,不仅可以调节灯的方向和亮度,而且通过科学处理可以防止油烟外溢。其妙处在于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极具审美价值。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艺术 A. 审美价值优于使用价值 B. 完全由手工业者所创造 C. 根植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D. 凸显实用性普适性特征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窦氏墓的长信宫灯“不仅可以调节灯的方向和亮度,而且通过科学处理可以防止油烟外溢”,这体现了其根植于生活服务于生活,C正确;材料中“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极具审美价值”,未体现“审美优于使用”,A错误;材料未体现其制造过程,B错误;材料未体现“普适性特征”,D说法错误。‎ ‎1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汉时期地方王国经济发展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 A 汉代中央集权体制遭到威胁 B. 汉代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C. 西汉王国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D. 地方政府恢复发展的主动性 ‎【答案】D ‎【解析】表格信息体现的是西汉时期地方王国对治下的百姓采取优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使人民积极从事生产,故D正确;A、B与材料无关;据材料没有涉及王国问题的解决措施,C错误。‎ ‎12.元狩三年(前120年),武帝任用齐地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南阳的大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管盐铁事。次年,二人奏请把煮盐、冶铁及其贩卖的营业全归官府经办,并规定如有私自煮盐、冶铁的,处以(钛左趾)的刑罚,并没收其器物。汉武帝时期的这些举措意在 A. 维持市场物价的稳定 B. 规范市场的经营秩序 C. 打击假冒和伪劣商品 D. 保证政府的市场垄断 ‎【答案】D ‎【解析】材料“煮盐、冶铁及其贩卖的营业全归官府经办”体现的是汉朝的盐铁专营政策,其目的是保证政府的市场垄断,故D项正确;盐铁官营并不是维护市场稳定,排除A;材料的举措也不是规范市场的秩序,排除B;打击假冒和伪劣商品不符合盐铁官营的主要目的,排除C。故选D。‎ ‎13.我国第二次大一统帝国(隋唐)出现时的客观形势,和第一次大一统(秦汉)时有些不同。第二次大一统帝国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下表所示)。为解决这一问题,第二次大一统帝国 A. 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来巩固国家政治统一 B. 开通了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经济 C. 推动南北物资交流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 通过运河把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相连接 ‎【答案】D ‎【解析】考查隋唐大运河的作用。材料表明,第二次大统一帝国(隋唐)面临着如何把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连接起来的新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就是帝国交通线的打通即大运河的修建,故D项正确;中央集权不仅指南方,排除A项;对外贸易的发展不能解决国内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联系问题,排除B项;推动物资交流是表面现象,关键是通过大运河打通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的联系,C项错误 ‎14.唐御史大夫为御史台长官,品秩分别为正四品和从三品,负责监察地方的监察御史分别是正八品和正七品。中央的御史台分为“三院”,职能广泛。而地方监察官员一般设到省一级(道),而州县之下则非中央监察直接涉足,仅由各级首长或其副职兼理或“自纠”。这说明唐代监察 A. 机构完备,职能齐全 B. 机构膨胀,职权复杂 C. 以卑查尊,轻而制重 D. 紧抓中央,放松地方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央的御史台分为‘三院’,职能广泛”“而地方监察官员一般设到省一级(道),……仅由各级首长或其副职兼理或‘自纠’”可知,唐代监察中央权力比较收紧,而地方相对放松,故选D。由材料可知,地方机构监察机构相对不完备,排除A;地方监察一般由各级首长或其副职兼理或“自纠”,地方机构并未膨胀,排除B;C项只能在中央得到反映,排除。‎ ‎15.唐朝社会结构示意图 该图示可以说明唐朝 A. 官僚政治和平民政治兼顾 B. 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C. 政治制度中等级差异缩小 D. 中央集权制度日渐体系化 ‎【答案】B ‎【解析】由图示可知。出身寒门的士大夫贵族成为唐代统治阶级的最底层。唐代的科举制可以选拔出身寒门之人进入统治阶层。据此推理,该图中的信息能说明科举制可以扩大统治基础,故B项正确;图示中无法体现平民政治的信息,排除A;图示虽反映的是唐代社会不同等级,但并不能体现等级差异缩小,反而得以扩大,排除C;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图示无法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状况,也就无法得出中央集权的发展程度,排除D。故选B。‎ ‎16.据载,宋太祖建德二年欲派赵普为宰相,但恰逢三个旧宰相相继去职而无副署诏令之人(按规定皇帝的诏令必须由宰相副署才能执行),不得已由当时开封府尹副署盖印才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当时 A. 开封府尹兼行宰相职权 B. 三省六部体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C. 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加强 D. 行政体制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性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按规定皇帝的诏令必须由宰相副署才能执行,这说明“行政体制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性”,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在“三个旧宰相相继去职而无副署诏令之人”,不得已而行之,故A说法错误;三省六部体制是唐朝的制度,B与材料无关;材料体现的是皇权受限制,C错误。‎ ‎17. “便宜”之权是中央赋予臣下的一种特殊权力,臣下随时决断,不受中央既有规定制约。南宋赋予川陕宣抚处置司“便宜行事”之权,但强调“行事”中的“上奏”程序,对与法令不符的“便宜行事”予以否定和更改,还设置副使等。南宋对川陕宣抚处置司的规定表明 A. “便宜”以加强中央集权为宗旨 B. 地方官拥有对地方事务独断权力 C. 南宋中央集权遭到严重的冲击 D. 地方官“便宜行事”之权名不副实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南宋赋予地方官处理地方事务的自由权,但又通过“上奏”程序、设置副使等措施进行制约,这就加强了中央的权威,不至于对地方官失去控制,故选A项;“拥有……独断权力”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南宋的中央集权是得到了加强,排除C项;地方官的“便宜行事”之权并非名不副实,排除D项。故选A。‎ ‎18.南北朝以后,道德说教和处世之道逐渐渗入小学阶段的识字课本。但南宋出现的儿童伦理政治课本在内容上集中讲述伦理道德或经学知识。这种变化表明 A. 理学已上升为官方教育思想 B. 南宋教育存在一定的功利性 C. 程朱理学利于重塑伦理纲常 D. 伦理教育是封建教育的主流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道德说教和处世之道”由“南北朝以后逐渐渗入小学阶段识字课本”到南宋的“儿童伦理政治课本集中讲述伦理道德或经学知识”,这说明理学已上升为官方教育思想,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南宋教育存在功利性”,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南北朝到南宋伦理道德说教在儿童教育中的变化,故C不是材料主旨;D与材料无关。‎ ‎19.元朝地方行省权力集中的程度,比中书省略有过之,中书省至少在制度上不掌军权。但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制,重要政务“事从公议”;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这体现出元朝 A. 行省权力具有“大而不专”的特征 B. 群官负责制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C. 行省官员取得“便宜行事”的权力 D. 行省权力过重威胁到了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依据材料“中书省至少在制度上不掌军权”、“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可以看出行省权力较大,依据材料“事从公议”、“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可以看出行省权力并不集中于个别官员手中。所以行省权力具有“大而不专”的特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制处理的是地方事务,不是中央事务,与中央行政效率无关;C选项错误,“便宜行事”是指自行决定适当的措施或办法,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官员并不能“便宜行事”,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能调动军队;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0.民间传说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将领张献忠曾经“江口沉银”,然而由于并无正史记录,对于“江口沉银”是否存在,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直到2017年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取得重大进展,才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事件。这说明 A. 只有考古发掘才能够印证历史 B. 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史实 C. 实物资料是唯一可信历史资料 D. 正史对历史事件记载准确可信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2017年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民间传说,故B符合题意;A、C说法绝对;材料中反映的是民间传说的,而不是“正史记载”,D与材料无关。‎ ‎21.明代,阁臣服务皇帝、辅理政事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无论是经筵日讲、票拟、诏对、起草诏书还是密疏言事等,阁臣都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政治见解。这表明 A. 内阁的行政权力不断在扩大 B. 阁臣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C. 阁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皇帝决策 D. 内阁威胁到了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由材料“无论是经筵日讲、票拟、诏对、起草诏书还是密疏言事等,阁臣都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政治见解”可知,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皇帝的决策,故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并没有行政权和决策权,因此无法对皇权形成有效制约,排除ABD。‎ ‎22.“一代大儒”王夫之声称,盐业利润很高,应该放开给商人去经营;文化人做生意不仅不是丢人的事情,而且更被人所推崇,徽商、晋商涌现出许多“儒商”称号的生意人。这表明,明清时期 A. 传统重义轻利思想已被完全抛弃 B. 商品经济的繁荣冲击了传统观念 C. 早期人文主义思想有了一定发展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有所松动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连“一代大儒”王夫之都声称要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这说明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时的传统观念,故选B。A项说法过于绝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未体现王夫之对人性的关注,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明清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强化,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23.有学者认为,清朝军机处始终不算正式衙门,它实际上是皇帝辖下的一个地处宫禁的秘书班子,军机处的设立是中国封建社会“内朝外朝化”的最后翻版。材料表明军机处 A. 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 机构健全且办事效率比较高 C. 最终掌握了清廷的决策大权 D. 使各衙门处理政事有章可循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军机处的性质,它的设置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A正确;军机处的特点是机构简单而不是机构健全,B说法不准确;C违背史实;军机处的职能是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故D与材料无关。‎ ‎24.如下图是清初八大山人朱耷的《荷鸭图》,绘了两只鸭子站在石头上,一高一低,一浓一淡,一只抬头仰天,一只面向前方荷杆,白眼向人,造型奇特,神情孤高冷傲,画面上方绘花叶两片,荷杆弯曲有度,显现出野逸生运之趣。下列表述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B. 工整细密,色彩艳丽 C. 气势豪放,风格多变 D. 简洁奇特,意存笔先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荷鸭图》,是八大山人以水墨写意为宗,笔情恣纵,简洁奇特,放逸不群的佳作,故D符合题意;“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中国画杰作的共同特点,A与材料不符;《荷鸭图》中未体现工整细密、色彩艳丽的特点,B错误;C说法与材料不符。‎ ‎25.下图反映了1651~1790年我国货币的流通情况。图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A. 正常的生产秩序无法维持 B. 流出海外的货币不断增多 C. 商品经济取得了重大进展 D. 货币多样化阻得商业发展 ‎【答案】C ‎【解析】从1651~1790年我国货币的流通情况看出,白银和货币流通总量都呈较快的增长趋势,结合所学,1651~1790年是我国的清朝统治时期,商品经济取得了重大进展,白银和货币流通总量都有较快的增长,故C正确;材料反映我国商品经济取得了重大进展,无法体现“正常的生产秩序无法维持”,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货币的流通情况,不是对外贸易情况,不能得出“流出海外的货币不断增多”,排除B;材料只能看出制钱、白银两种货币,无法体现“货币多样化”,排除D。‎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以前的城市,大都具有很浓的政治军事色彩,魏晋时期的名城如洛阳、江陵等首先也是政治中心。先秦以来的城市城郭制也能说明这一点,“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与郭,是中国古代都城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古代城市的政治和军事性质。唐代前期,城市的政治军事色彩也很浓。前期的国际都会长安和洛阳,一个是都城,一个是陪都,而后期兴起的扬州和益州,则有“扬一益二”之称,体现了唐后期综合性城市的兴起。‎ ‎——摘编自肖建乐、孙德华《唐代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 州级城市在宋代发展较快,尤其在沿海、沿江出现了一批较大的城市,这些都与草市息息相关。宋代州军在最多时达351个,其发展是不平衡的,如信阳军在南宋时还不如江浙“州军一草市”,岭南的一些偏僻的州军也很落后,这与当地商品经济落后,草市不发达有关。‎ ‎——摘编自周宝珠<试论草市在宋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三 明清时代,像北京,作为首都,它是根据“王制”的需要来兴建宫殿、住宅、街道的,但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市镇,则并非如此,它们完全是因经济发展而兴起的。市镇的建设也是无计划的,只是根据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在某一地方集中了某种工商业,所以其分布(布局)也不是遵“王制”的。‎ ‎——摘编自方如金、赵瑶丹<明清市镇经济的特点与影响——以江浙地区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州级城市发展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城市建设规划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变化的影响。‎ ‎【答案】(1)趋势:由政治军事性转向综合性。原因: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城市建设规划的影响。‎ ‎(2)影响:促进了城市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乡村商品市场的繁荣。‎ ‎(3)变化:由严格地遵“王制"进行规划建设转向无计划建设。影响:适应了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有利于促进特色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的转型。‎ ‎【解析】‎ ‎(1)趋势:据材料“唐代前期,城市政治军事色彩也很浓”可知,政治军事性色彩很浓;据材料“……现了唐后期综合性城市的兴起。”可知,转向综合性。原因:据所学可从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城市建设规划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2)影响:据材料“州级城市在宋代发展较快,尤其在沿海、沿江出现了一批较大的城市”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了城市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据材料“……这些都与草市息息相关”可知,带动了乡村商品市场的繁荣。‎ ‎(3)变化:据材料“明清时代,像北京,作为首都,它是根据‘王制’的需要来兴建宫殿、住宅、街道的”可知,严格地遵“王制"进行规划建设;据材料“但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市镇,则并非如此,它们完全是因经济发展而兴起的。市镇的建设也是无计划的”可知,转向无计划建设。影响:结合所学可从适应了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有利于促进特色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的转型等角度回答。‎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摘编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白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 阐述:古代中国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在某些诸侯国开始推行,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汉初因多种因素的制约,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后来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东汉建立后基本保持了西汉定制,但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级政区,这样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制。这种制度——直延续到隋.唐初,将郡改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北宋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又在州上设置了路,形成了路.州、县三级制。省本是中央机构的名称,元朝将行省推行全国,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综上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 ‎【解析】‎ 示例:‎ 论题:据表格“秦汉到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特点是继承与发展,故可归纳论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 阐述: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上郡县制的出现与发展,可从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在某些诸侯国开始推行;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唐初,将郡改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北宋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又在州上设置了路,形成了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将行省推行全国,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下设路、府、州、县。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等方面论述。‎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摘编自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从西汉到隋唐的一千余年间,儒家学者偏重名物制度、章句训诂,讲求的是师承家法,对经义本身却无多少争论。反映在察举和科举的各种通经考试上,只是墨义、注疏,不允许对义理内涵作自由发挥。……从北宋中期起,唐代以来主要以诗赋、帖经、墨义取士的做法受到了抨击,经义考试逐渐在科举中取得了重要地位。当时的经义考试,既可承袭旧说,又可自为立说。‎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顾(炎武)王(夫之)两先生,是讲程朱理学的。黄(宗羲)先生是讲陆王之学的。他们读书都极博,考证都极精,而且都留意于经世致用,制行又都极谨严,和向来空疏,迂阔、猖狂的人,刚刚一个相反。……反观国内,则朝政日非,民生日困,风俗薄恶,寇盗纵横,在此都觉得相沿的治法,有破产的倾向。稍一深思熟虑,自知政治上、社会上都须加一个根本的改造。‎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唐至宋代儒家学者学术风格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宋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末清初儒家学者的价值取向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答案】(1)趋势:地位日趋独立;势力不断增强;由宫廷走向民间(私家学派的兴起)。原因:王室衰微,宗法制瓦解;适应战争的需要,诸侯礼贤下士。‎ ‎(2)变化:由重视经典章句到突出经义;由强调传承到追求创新。影响:推动了理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变革;巩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3)取向:强调经世致用;倡导社会政治变革。背景: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生艰难;传统儒学日趋僵化,脱离实际;部分士人倡导趋时变革。‎ ‎【解析】‎ ‎(1)趋势:据材料“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可知,地位日趋独立;据材料“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可知,势力不断增强;据材料“……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可知,由宫廷走向民间(私家学派的兴起)。原因:结合所学可从王室衰微、宗法制瓦解、适应战争的需要、诸侯礼贤下士等方面回答。‎ ‎(2)变化:据材料“从西汉到隋唐的一千余年间,儒家学者偏重名物制度、章句训诂,讲求的是师承家法……”可知,重视经典章句、强调传承;据材料“……从北宋中期起,唐代以来主要以诗赋、帖经、墨义取士的做法受到了抨击,经义考试逐渐在科举中取得了重要地位”可知,突出经义;追求创新。影响:结合所学可从推动了理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变革、巩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等角度回答。‎ ‎(3)取向:据材料“他们读书都极博,考证都极精,而且都留意于经世致用,制行又都极谨严,和向来空疏,迂阔、猖狂的人,刚刚一个相反”并结合所学可知,强调经世致用;倡导社会政治变革。背景:据所学可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生艰难、传统儒学日趋僵化、脱离实际、部分士人倡导趋时变革等方面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