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双峰一中2018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育才中学发起的“九寒沟,祖国人民和你在一起”的志愿者活动中,下列最不可能参加救灾的人群是 A. 高二①班儒家信徒小赵 B. 高二②班道家信徒小钱 C. 高二③班法家信徒小孙 D. 高二④班墨家信徒小李 ‎【答案】B ‎【解析】儒家提倡“仁者爱人”,法家主张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遵守法律,墨家主张“兼爱”,三家的信徒都有可能参加救灾。故排除ACD。道家主张“无为”,向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风气,故道家信徒最不可能参加。故选B。‎ 点睛:找出材料的主干信息:国家灾难,学校救援。然后,根据诸子百家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态度,推测出对此次活动的态度,然后找到正确答案。‎ ‎2. 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往往意味着国家颜色的变换。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看似简单的黑红白青黄更替背后,是一种影响了中国王朝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反映出 A. 儒学宣扬以德治国 B. 君权神授深入人心 C. 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D.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五德始终说”认为每一朝代的德性与五行规律相匹配,以此证明自己的政权是顺应天命,存在合理性。故答案为C项。以德治国的“德”是指道德,与“五德始终说”的德不是一回事,排除A项;“五德始终说”证明每一政权的确立有其必然规律,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B项;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理论 ‎3. 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中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来向民众表达自己对于摆脱贫困的决心。下列主张与习近平的观点一致的是 A. “治大国若烹小鲜”‎ B.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C.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答案】C ‎【解析】题目中的信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应为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坚定志气”的主张。A项应为先秦时期道家学派“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与材料不符;B项应为先秦时期法家学派“以法治国”的主张,与材料不符;C项应为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仁”的主张,符合题意;D项应为先秦时期墨家学派“兼爱”的主张,与题意不符。‎ ‎4. 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上产生了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对“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评价正确的是 A.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 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 C. 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D. 促进面向世界和重视实践的风气形成 ‎【答案】B ‎【解析】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主要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表明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进入更加理性的反思阶段,故B项正确;明清之际我国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并没有突破传统思想的桎梏,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由于统治阶级思想压制,并未走向世界,故D项错误。‎ ‎5. “将人从主客体的混沌状态中分化出来,把人从客体的神、自然框架中整治出来,对人的本质,开始从与自然相对的彼岸——灵魂、自我或理性中去寻找。“表明了苏格拉底 A. 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主张哲学从关注天上的神到关注人自身 C. 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D. 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对人的本质,开始从与自然相对的彼岸——灵魂、自我或理性中去寻找 ‎ ‎”,可知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故D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塔哥拉的观点,故排除A。主张哲学从关注天上的神到关注人自身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排除C。“把人从客体的神、自然框架中整治出来”,强调的是人的独立性,不是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故排除D。‎ 点睛:本题哲学术语较多,给阅读造成一定的难度。要找出关键语句“对人的本质,开始从……灵魂、自我或理性中去寻找”,明确寻找的对象在于人的自身,进而找出正确答案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 ‎6.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 社会契约论 B. 三权分立说 C. 人民主权说 D. 天赋人权说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一种结合的形式”“ 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可知,这是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故A项正确;三权分立指的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互相分立制衡,故B项错误;人民主权指的是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故C项错误;天赋人权说又称“自然权利说”,宣扬人生而享有生存、自由、追求财产和幸福等权利的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学说,故D项错误。‎ ‎7. 北魏孝文帝5岁即皇帝位,重视汉族文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他可能读过的诗句是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 固时俗之工巧兮,個规矩而改错 C.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D.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答案】B ‎【解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是屈原的《离骚》, “‎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是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王维的《汉江临眺》。结合北魏的时间,诗句时间在北魏之前的为《离骚》,故选B。‎ 点睛:本题是个变相的时间题。先找出北魏的时间,然后比较各个诗句出现的时间,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排除。‎ ‎8. 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 A. 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B. 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 C. 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 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材料主要阐述了北宋时水师在海上辨别方向时,晚上依靠星星,白天则依靠太阳,只有在阴雨天气时才用到指南针,据此可知指南针在当时水师辨别方向时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综合科判断出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的发展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B项“迷信”的表述与题意无关,C项的“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材料中无体现,D项中“各国”的表述不合题意,题干中只是“中国”。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指南针 ‎9. 爱因斯坦曾经说道“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他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与“这一发现”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这一发现,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B. 时空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状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C.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 D. 与“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基本一致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他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可知这一发现属于微观物理学,是量子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故C项正确。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发现的海王星,非量子理论,故A 错。“时空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状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是相对论,故B错。量子理论中由“量子跃迁”,与“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相反,故D错。‎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A. 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遭到教会敌视 B. 进化论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C. 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 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答案】C ‎【解析】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刚好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段,迫切需要对外侵略和扩张来满足迅速提高的生产力要求,达尔文的进化论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所以选C;材料强调的是“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把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时间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的时代要求联系起来思考解答。‎ ‎11. 1920年10月,欧游归国之后的梁启超刊布此前一年所写的《欧游新影录》,集中表达其有关中西文化反思的新成果,其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 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 科学技术有欢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 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D. 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答案】D ‎【解析】分析时间注意“1920年”。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坦克、大炮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成果应用于军事技术之中,成为战争的工具,因而梁启超认为科学技术“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故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推动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故A项错误。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并不是“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的愿意,而是表现,故B错。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科技发展的速度加快,故C错。‎ ‎12. 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去了灵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 A. 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 B. 思想较为保守落后 C. 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 D. 主张改造儒家思想 ‎【答案】C ‎【解析】材料不能体现该学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排除A;材料反映了该学者不主张改变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故C正确;材料反应该学者思想较为保守落后,但B选项不能具体表明该学者的观点,B不是最佳选择,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该学者“主张改造儒家思想”,排除D。‎ ‎13. 《诗刊》1967年1月发表了毛泽东于1965年作的一首词:“……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该词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下列哪一理论的实践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论十大关系 C. 旧民主主义论 D. 城市革命中心论 ‎【答案】A ‎【解析】从时间来看该词描述的历史事件属于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所以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实践,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论十大关系、 旧民主主义论、城市革命中心论等在时间上均不符合题意,选项B、C不、D均排除;故本题选A。‎ ‎14. 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社会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 A.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 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 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全党和全国人民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为进一步拨乱反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准备了思想条件和基础。所以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本题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伟大的转折·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5. 特派记者山田礼三北京十七日电:对中国来说,不依靠苏联而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还具有这样重要的意义,即向迄今由美、英、苏、法四国组成的垄断体制打进了一个楔子,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发言权。该电讯评论的消息可能是 A.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B. 导弹发射成功 C. 原子弹爆炸成功 D. 银河I号计算机 ‎【答案】C ‎【解析】材料“向迄今由美、英、苏、法四国组成的垄断体制打进了一个楔子,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发言权”是外电评论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等国的核垄断,故选C;导弹发射成功属于一般性国防科技,排除B;“神舟五号”发射于2003年,当时苏联解体了,排除A;银河I号计算机不属于国防科技,排除D。‎ ‎16. “传奇主义以拒古典主义之文学而起,一言以蔽之,则情思对于理性之反抗也。……欲依个人之感性思想,立自由之艺术,以能达本己情意为先,形辞句皆所不顾。”下列作品中,与材料所述创作风格相符的是 A. 《大卫·科波菲尔》‎ B.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C. 《百年孤独》‎ D. 《人间喜剧》‎ ‎【答案】B ‎17. 郭沫若说:“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所谓国,其实仅仅是一个大宗或小宗,所以动辄便称万国万邦。”这说明 A. 宗法制使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B. 中国古代社会有家国同构的特点 C. 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国家 D. —个宗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所谓国,其实仅仅是一个大宗或小宗,所以动辄便称万国万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受宗法制的影响,有家国同构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使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而且宗法制有利于共同的民族心理的形成,故A排除。中国古代真正的国家,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一个宗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家国同构 ‎18.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 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 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答案】D ‎.....................‎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卿大夫亦世其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可知秦朝以前是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秦朝打破血缘关系,开创官僚政治。‎ ‎19. 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是朝廷驸马,一天小两口吵架,郭暧道:“你老爸是皇帝就了不起了?那是我老爸不愿意做才让你爸做的。”公主回宫告状,代宗说:“郭暧说的是实情,如果郭子仪想当皇帝那皇帝就是他的了。”郭子仪知道这事后,把郭暧绑起来亲自带到皇帝面前发落。代宗安慰说:“小两口吵架,你就装听不见就行啦。”这件事说明 A. 君臣关系没有严格到君为臣纲 B. 君主专制逐渐衰弱的历史趋势 C. 郭暧确实有错应该治罪 D. 代宗为人宽厚善待大臣 ‎【答案】A ‎【解析】唐代宗因为郭暧说了僭越的话,不以为意,这实质上说明唐代君臣关系还没有严格到君为臣纲的地步,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是不断强化的,故B项不符合史实;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代宗为人宽厚善待大臣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郭暧说了僭越的话,唐代宗却不以为意,这说明代宗为人宽厚善待大臣,但实质上说明当时的“三纲五常”并不严格。‎ ‎20. 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的官秩仅五品,权位远逊于六部尚书。明后期,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威柄之操,几于震主”。明代阁臣权力的变化 A. 抑制了皇权的过度膨胀 B. 使内阁成为最高决策机构 C. 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D. 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阁臣的官秩仅五品,权位远逊于六部尚书。明后期,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威柄之操,几于震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阁臣权力的变化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故C正确。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不可能抑制皇权的过度膨胀,故A排除。内阁不是法定的最高决策机构,故B排除。内阁不是宰相,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无关,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 ‎21. 依据雅典法律,任何自由人无权任意杀死奴隶,奴隶主人之外的其他人也无权随意侮辱和伤害奴隶,奴隶在受到虐待忍无可忍之际,还可以逃到提修斯神庙和复仇女神神庙寻求庇护并要求更换新的主人。这表明 A. 奴隶获得了基本的人权保障 B. 雅典法律成为奴隶追求解放的武器 C. 自然法原则得到了普遍体现 D. 自由民的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依据材料可知,雅典自由人不能任意“杀死奴隶”,其他人也不能“随意侮辱和伤害奴隶”,奴隶甚至可以提出更换主人。这说明雅典自由人的权力在法律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的民主政治•法律制度 ‎22. 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出现在与其土生土长之地全然不同的土地上和罗马帝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立法活动在那里紧张地进行着,整个古老的生机和威力一直保持着其全部光彩。下列表述符合此观点的是 A. 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B. 万民法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C. 帝国的扩张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原因 D. 罗马法迅速向世界传播 ‎【答案】C ‎【解析】“全然不同的土地上和罗马帝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说明统治范围扩大,主要由于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结果,故C正确;万民法适用于外邦人,故A错误;查士丁尼法典颁布标志罗马法最终完成,故B错误;D属于罗马法影响,排除。‎ ‎23. 中国近代一位学者写道:“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政体特征与材料所述比较接近的近代国家是 A. 中华民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是国会享有立法权,法官享有司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可以看出君主统而不治,由此得出答案是B选项,其余均不满足题意。‎ 点睛: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作答,从材料中“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是有君主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排除A、C、D三个选项,直接选择B选项。‎ ‎2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 A. 权益平衡思想 B. 民主共和思想 C. 民族平等思想 D. 主权在民思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说明美国宪法要均等地维护每个州的权利;而“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说明美国宪法更加关注大州权力需要,因为大州人口众多,只有按人口比例分配较多的议员席位才能体现真正的平等和公正,所以总体而言美国宪法体现了权益平衡思想,答案选A,B D两项含义材料中并未体现,C项与题意相反。‎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25.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A.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 B. “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C. “统一、权利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D. “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美国的国旗是星条旗,故A应是美国的国歌;德意志是在一个四分五裂的情况下由普鲁士王朝统一起来的,强调统一与集权,故C项应是其国歌;B应是英国的,因歌词中有“神佑女王”;D应是法国的,符合法国革命的特点。所以应选C选项。‎ 二、材料题(26题,18分;27题,14分;28题,18分;共计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济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政治主张。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2)17世纪中国的启蒙思想只能称作“中世纪末的产物”而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却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西两种不同状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1)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为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 ‎(2)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思想的束缚;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新的社会政治蓝图。‎ 法国: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解析】第(1)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得出:儒家思想的二重性;适应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 ‎ 第(2)问,“原因”,依据材料二信息“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的原因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思想的束缚;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新的社会政治蓝图等。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法国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讯息向周围船只求救。‎ ‎——《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 材料二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这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同时有许多谈梦想、话未来,融矛盾、叙友谊,但还有些同发牢骚、转假帖,极个别同学甚至荒废学业,沉迷于《王者荣耀》等虚拟世界之中。‎ ‎(1)写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并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1)成果:蒸汽机应用、钢铁工业发展、电力的广泛运用,通讯技术发展(电灯、电报、无线电通讯、蒸汽机等亦可)。‎ 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促进人们交往,密切了世界联系等。‎ ‎(2)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有利于人们更快捷地交流与学习;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一些不良网络信息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解析】第(1)问,“科技成果”,依据材料一信息“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出;通讯技术发展、电力的广泛运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蒸汽机应用、钢铁工业发展等。“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促进人们交往,密切了世界联系等。‎ 第(2)问,“影响”,依据材料二信息“同时有许多谈梦想、话未来,融矛盾、叙友谊,但还有些同发牢骚、转假帖,极个别同学甚至荒废学业,沉迷于《王者荣耀》等虚拟世界之中”并结合所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带来便利,还有负面影响等两个角度回答。‎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要出自哪本著作。‎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答案】(1)《论法的精神》。‎ ‎(2)立法权: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 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3)进步性: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强调“分权与制衡”,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局限性:①保留奴隶制。②带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烙印。③违背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其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要出自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第(2)问,“如何限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立法权方面,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行政权方面,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司法权方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第(3)问,“评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评价,如:进步性: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强调“分权与制衡”,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局限性:保留奴隶制;带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烙印;违背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其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