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从全民族抗战到解放战争的胜利(1937~1949年)课件(86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从全民族抗战到解放战争的胜利(1937~1949年)课件(86张)

模块二 近代中外文明的历程 第一部分 第 9 讲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1927 ~ 1949 年 ) 阶段二 从全民族抗战到解放战争的胜利(1937~1949年) 主干知识整合 重点考向突破 素养主题认知 主干知识整合 【真题 1 】 命题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2018 · 全国卷 Ⅱ , 30)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 —— 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 …… 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 …… 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 重点考向突破 民国后期中国共产党的抗争与探索 考向一 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抗日根据地一个备受欺凌的农民,在得到了尊严、权利之后,就会 “ 具有奋斗目标 ” ,这说明其抗日热情因自身处境的改变而得到激发,故 A 项正确;材料中的 “ 减租减息 ” 说明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存在,故 B 项错误;国民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当时尚未完成,故 C 项错误;材料所述情况出现在国共合作抗日时期,所以不能排除国民党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 命题立意 ] 历史现场 以美国记者的记述为载体,使人身临其境 教材主干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建设:政治上民主化,经济上减租减息,保障农民利益 家国情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人民群众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 【真题 2 】 命题点:抗日战争时期政策的影响 (2017 · 全国卷 Ⅰ , 30)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 …… 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B 解析 由材料信息 “ 共同利害 ”“ 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 ” 等可知,中国共产党此举旨在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 B 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措施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而不是进行 “ 革命 ” ,排除 A 项;此时期为抗日战争时期,排除 C 项;材料与 “ 反抗国民党政府 ” 无关,排除 D 项。 [ 命题立意 ] 隐性时空 材料中的 “ 陕甘宁边区政府 ” 指明了时间范围是抗日战争时期 角度转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团结一切有抗日要求的阶级、阶层 【真题 3 】 命题点:解放战争后期中共的外交 (2018 · 全国卷 Ⅰ , 30) 1948 ~ 1949 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中共不以束缚手脚的条件来换取西方国家的承认,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选 A 项;材料只是提及西方国家与中共接触,并没有提及国民党,排除 B 项;美国对中国进行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就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交,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C 项;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正是中共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排除 D 项。 [ 命题立意 ] 纵横关联 从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延伸到现代中国的外交,考查近现代中国的外交 隐含热点 体现了我国致力于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真题 4 】 命题点: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政策的调整 (2019 · 全国卷 Ⅱ , 30) 1948 年 10 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 .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 .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 .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 .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B 解析 据题干材料 “ 1948 年 10 月底 ”“ 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 ” 可知在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战略决战之际,通过人才培养做好工作重心转移,故选 B 项;土地改革关注的是农民,而材料强调的是干部群体,排除 A 项; 1948 年正值解放战争时期,重视科技推动工业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举措,排除 C 项; 1948 年的国共阶级矛盾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提高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目的,排除 D 项。 [ 命题立意 ] 载体新颖 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之际,为新中国成立后工作重心转移作准备 彰显素养 时空观念: 1948 年底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历史解释:中共中央对干部培训的要求 隐含热点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及时把握形势发展,高瞻远瞩的能力,隐性考查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 . 多角度认识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 (1) 从社会矛盾变化角度:中共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路线、方针政策、军事斗争策略、国共关系、土地政策等的变化。 (2) 从革命道路及思想角度:从“俄国人的路” ( 效仿俄国“城市中心论”,革命屡遭挫折 ) 到走自己的路 (“ 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逐渐成熟、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等。 (3) 从精神传承和影响角度: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精神成为今天筑造中国梦的重要财富,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2 .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 在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里,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 —— 清末民初 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近代民族主义与传统的民族主义杂糅,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平等的斗争交织,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这一时期推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有两种力量,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宪派。 (2)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 —— 五四时期 这一时期,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人们开始从思想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落后是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列强侵略和政治变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于是,从文化层面入手,谋求解决。此外,民族主义开始与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相结合,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3)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 —— 抗战时期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集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1 . ( 命题点:中共抗战时期的探索 ) 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编印的 《 政治常识 》 中讲到:“中山先生说三民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朋友,这一句话说明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 …… 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该是互助互让的朋友而合作。”这种宣传的根本目的在于 (    ) A .回击国民党反共行动 B .维护全民族抗战大局 C .阐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 D .巩固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 “ 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该是互助互让的朋友而合作 ” ,这种宣传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国共合作,维护全民族抗战大局,故选 B 项;这种宣传的直接目的在于回击国民党反共行动,排除 A 项; “ 阐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 ” 为这种宣传的内容,排除 C 项;晋察冀边区说明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 D 项。 2 . ( 命题点: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 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画家古元在延安创作了作品 《 青纱帐里 》( 如图 ) 。对该作品的历史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 .工农武装革命根据地建立 B .发动敌后人民力量抗日 C .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D .正面战场顽强阻击日军 B 解析 图文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抗日的故事,故选 B 项; “ 工农武装革命根据地 ” 在 20 世纪 20 年代,排除 A 项; “ 远征军进入缅甸 ” 是国民党的正规军,不是发动人民群众抗日,排除 C 项; “ 延安创作了作品 《 青纱帐里 》 ” 体现了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抗日的情景,不属于正面战场,排除 D 项。 【真题 1 】 命题点: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态度 (2015 · 全国卷 Ⅰ , 30) 1933 年到 1937 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 国民政府的统治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考向二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 .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 1933 ~ 1937 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 B 项;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与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不符,排除 A 项;国民政府 “ 围剿 ” 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与豫北、晋北、绥东等城市无关,排除 C 项;沪杭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加强此地的防御工事,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排除 D 项。 [ 命题立意 ] 载体新颖 以全民族抗战前国民政府的军事防御准备切入考查 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的态度 独特视角 从 “ 1933 年到 1937 年上半年 ” 的军事防御建设客观认识国民政府对待抗日的态度 唯物史观 辩证地评价国民政府的抗战 【真题 2 】 命题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特点 (2017 · 全国卷 Ⅱ , 30)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 404 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 27% ;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 1% 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 A .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 .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D 解析 由材料信息 “ 群众组织 ”“ 404 万人 ” “ 27% ”“ 村村有党员 ” 等,并联系抗日战争前后的史实可知,此时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较抗日战争之前有显著提升,故选 D 项;材料未体现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重心转移,排除 A 项; B 项与材料信息 “ 抗日战争胜利后 ” 时间不符,排除;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统一战线的范围缩小,排除 C 项。 [ 命题立意 ] 创设情境 抗战胜利后,山东根据地群众组织的概况 能力立意 知识迁移是关键。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面临国民党的 “ 围剿 ” ,与国民党实力对比悬殊。联系题干史料分析,体现了高考命题的能力立意 强化育人 认识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真题 3 】 命题点:民国后期国民党统治的特点 (2016 · 全国卷 Ⅰ , 30) 1943 年 8 月,国民党颁布 《 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 》 ,把“亲日派”“长征时代” “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 A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D 解析 据题干中 “ 亲日派 ”“ 《 长征时代 》 ”“ 争取民主 ”“ 国共合作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等归为 “ 谬误名词 ” 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故选 D 项; A 、 B 、 C 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 命题立意 ] 传统考查 创设情境,考查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本质特点 唯物史观 从材料国民党禁用名词的历史阐释,客观认识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本质,认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必然性 1 . 辩证地看待近代后期国民政府的统治 (1) 近代后期国民政府的统治不能全盘否定,但也不能掩饰美化。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争取外交自主、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及抗日战争时期的抗击日寇侵略,值得肯定。 (2) 对于国民政府的独裁、一党专政及压迫中国人民的民主运动等应予以否定。 2 .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 特征:合作 — 对抗 — 合作 — 对抗。 (2) 影响因素 ① 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②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③ 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1 . ( 命题点:抗战时期中共的主张 ) 1944 年 9 月,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中共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中共这一主张在当时 (    ) A .旨在夺取国民党的政权 B .提升了中共的声望 C .改变了国民党专政局面 D .意在建立统一战线 B 解析 据材料中共的主张 “ 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 ” 可知,提升了中共的声望,故选 B 项; 1944 年正值国共合作抗日时期,排除 A 项;中共的主张只是获得中外舆论的支持,并没有获得国民政府的认同与采纳,排除 C 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 1937 年 9 月建立,排除 D 项。 2 . ( 命题点:国民党统治的特点 ) 抗日战争中,几乎所有国民党战区都有苏联军事顾问,唯独在中共领导的军队里没有苏联顾问,即使是苏联记者也只有征得蒋介石本人的同意才能进入中共区域。这说明,当时 (    ) A .苏联对中共的政策发生了转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冲击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出现了分歧 D .蒋介石极力防范中国共产党 D 解析 根据材料 “ 即使是苏联记者也只有征得蒋介石本人的同意才能进入中共区域 ” ,表明蒋介石对共产党忌惮,严加防范,故选 D 项;材料不能说明苏联对中共的政策发生了转变,排除 A 项;材料的主旨是蒋介石在苏联军事顾问派遣问题上的态度,排除 B 、 C 两项。 【真题 1 】 命题点: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2016 · 全国卷 Ⅱ , 30)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 民国后期经济、思想发展的特点、影响 考向三 A .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 .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 .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合并的日伪纺织企业,事实上仍需政府予以维持,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故 D 项正确;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并不是为了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A 项错误;材料主要针对的是所接收之敌伪纱厂,而不是对整个轻纺工业的统制, B 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出现困境,并不是抗战胜利后才开始出现衰落, C 项错误。 [ 命题立意 ] 旧瓶新酒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重新控制国民经济的特征 历史解释 题干阐释了国民政府对待日伪企业的处理方式与加强经济控制的关系 能力立意 考查分析历史现象并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的能力 【真题 2 】 命题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发展 (2019 · 全国卷 Ⅰ , 30) 1940 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 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 .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C 解析 据题干材料 “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 说明毛泽东意在强调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故选 C 项;材料 “ 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 ” 可见其意不在借鉴俄国经验,排除 A 项;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排除 B 项; “ 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 ‘ 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 说明主张联合资产阶级,批判 “ 左 ” 倾不是右倾,排除 D 项。 [ 命题立意 ] 考查主干 20 世纪 40 年代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彰显素养 时空观念: 1940 年,中国; 历史解释:毛泽东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论述 视角独特 运用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探索历程,理解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性质的认识 1 . 理解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的内涵及影响 (1) 内涵: 1937 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由于日本侵华,中国战局恶化,东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的过程。 (2) 影响 ① 大量工业企业迁入西南地区,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的民族工业,稳定了中华民族抗战决心,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② 东部工业大规模内迁,构成我国工业布局的一个重大的变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结构和布局,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有一定的影响。 2 . 抗战时期国统区、沦陷区和根据地的经济政策和状况 (1) 国统区:官僚资本膨胀。国民政府在经济上,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起来,民族工业遭到破产。在农业上,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造成农村经济的衰败。在商业上,实行专卖政策,从中获取巨额利润。国民政府还独占了全国的金融。 (2) 沦陷区:日本疯狂掠夺。农业方面:强占大量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造成农村普遍粮荒;工矿交通运输方面:将沦陷区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公司专营,变沦陷区为日本工业的原料产地;金融方面:抢占沦陷区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开设多家金融机构,滥发伪币,攫取中国资财,印制大量军用票在沦陷区流通。 (3)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既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同时,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1 . ( 命题点:近代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 “ 现在抗战胜利的日子快到,真正民族工业宣告破产,为抗战服务之从业员工,则困守山城而不知所措。反不如陷区投机取巧者,拥有雄资,正可以工业建国为己任,事之不平,孰甚于此!”这说明 (    ) A .民族工业极度缺少发展的资本 B .民族工业产业结构出现新调整 C .国民政府主导了国家工业建设 D .政府对民族工业缺少合理作为 D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抗战期间在重庆等西南地区的民族工业不知所措,而原先沦陷区的民族工业却有可能获利发展,说明政府缺少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合理指导,故选 D 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困境而非工业资本的缺乏,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民族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民政府在国家工业建设上不重视, C 项错误。 2 . ( 命题点:毛泽东思想的主张 ) 在 《 论联合政府 》 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旨在 (    ) A .重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C .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 D .强调应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 “ 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 ” 胜利之后,应该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故选 D 项;题干强调的是 “ 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 ” ,不是革命道路问题,排除 A 项;题干强调的是先要经过 “ 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 ” ,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排除 B 项;题干论述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前提问题,不是阐明其迫切性,排除 C 项。 一、从核心素养角度评价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建设 [ 素养感悟 ] 素养主题认知 时空观念 从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 1937 年全民族抗战开始,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在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社会变革运动 唯物史观 正确评价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建设、经济政策及 “ 改订新约运动 ” 与关税自主。 [ 史论链接 ]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建设举措 1 .整顿税务,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控制金融,逐渐形成一个金融垄断网。 2 .改革币制。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 1935 年实行“法币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 3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35 年,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经济得到了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4 .“改订新约运动”与关税自主。 1928 年,国民政府发起了“改订新约运动”。 1929 年,国民政府实施新税则。 1933 年,国民政府又一次实施新税则,根据需要自行提高或维持原税率。至此,国民政府基本上实现了关税自主。 【命题预测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 年底,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名义上的统一,但是新政府面临着一系列极为困难的国际、国内、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问题。而当时的货币状况急需解决, “ 我国货币之紊乱,今日已达极点,内为商民所诟病,外为列邦所腾笑,追溯原因,历史甚远。盖我国历代政府,从无统一全国货币之整个计划,实无币制之可言 ” 。 —— 摘编自刘娜 《 南京国民党政府货币改革研究 》 材料二   1933 年 3 月 1 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实施 “ 废两改元 ” ,并决定先从上海开始实施。规定自 3 月 10 日起各业交易改用银元计算,以规元银七钱一分五厘为法定银元价格,所有公私款项的收付、债权债务之清算以及各种税收应折合银元收付。同年 4 月 5 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决议:从 4 月 6 日起,所有公私款项之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 1935 年发行的法币,即是国民政府实行的一种与 “ 废两改元 ” 相互配套的旨在改革辅币制度的货币政策。 —— 摘编自任荣 《 南京国民政府历次重要的币制改革 》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33 年南京国民政府货币改革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33 年南京国民政府货币改革的作用。 答案 (1) 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名义上的统一,需要有稳定的经济为基础;货币流通混乱不利于经济发展;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内容:废除银两,以银元为正式本位货币 ( 或“废两改元” ) 。 (2) 作用:起到了统一货币、发展经济和便利人民的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金融、安定社会的作用;有利于中央政府纸币的推行,为实行法币政策奠定了基础。 二、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 史论链接 ] 1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化进程;抗战时期建立起来的战时体制使国民党加紧建立国民党一党独裁专制,排斥其他民主力量,增加了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难度。 2 .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1) 政治民主化层面: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先后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中国共产党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 (2) 国家统一层面: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 (3) 经济层面: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建立起了战时体制,在工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 (4) 民族精神层面:促进了全体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5) 国家主权层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收回并明确了台湾的领土主权,获得了一个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 【命题预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16 ~ 18 世纪 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 ( 科举 ) 开明,极少宗教战争,物质生活丰富 启蒙思想家赞美孔子 “ 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 ,推崇儒家道德和规范,中国是一个由开明君主统治的理想国家 19 世纪 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把落后腐败麻木的中国称为 “ 睡狮 ” ,封闭、邪恶、停滞、堕落 —— 摘编自邱世兵 《 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 —— 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 》 20 世 纪初 传教士、军人和政府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 20 世纪 30 ~ 40 年代 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 “ 崛起的英雄 ” 上表为 16 至 20 世纪 30 ~ 40 年代西方中国观的变迁有关言论。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提示:可以提取 4 个时期的完整信息,也可以提取 2 个及以上时期的信息 ) 解析 解答抓住材料中 “ 16 ~ 18 世纪 ”“ 19 世纪 ”“ 20 世纪初 ”“ 20 世纪 30 ~ 40 年代 ” 四个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从中国和西方两个角度分析时代背景,注意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来明确论题,做到观点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 论题:明末清初到 19 世纪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开明变为堕落。阐述: 16 到 18 世纪的明清之际,一方面,由于中国是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科举制度盛行,社会流动相对畅通;工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商业繁荣;思想当时的统一,文化繁荣。另一方面,此时的西方社会,政治上多数处于天主教和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社会矛盾尖锐,国家间战争不断;经济上与中国的贸易处于不利地位; 同时启蒙运动兴起,由于批判封建专制和天主教统治的需要,中国儒家思想部分被采纳。加上此时西方对中国政治制度、科举、思想文化等了解的不全面,此时中国在西方的眼中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19 世纪初,中国专制统治腐朽,对外闭关锁国。 19 世纪中期开始,在对外战争中屡屡战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的附庸,且国人吸食鸦片,身体素质低下,社会落后和保守。 而同时期的西方民主政治逐步确立和完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文主义、自由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由开明变成了封闭、邪恶、停滞、堕落。 示例二 论题: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30 ~ 40 年代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混乱变为崛起。阐述: 20 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社会统治黑暗,各种斗争风起云涌,经济凋敝,民生艰难。而同时期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进入 “ 电气时代 ” ,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和瓜分,民主政治逐步成熟,此时在西方人眼中中国被贴上了贫困、肮脏、混乱等不良标签。 20 世纪 30 ~ 40 年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坚持抵抗,争取民族独立,有力地配合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所以此时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的形象是纯朴、智慧的,是 “ 崛起的英雄 ” 。 课时跟踪检测 ( 九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