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学案

专题四 ‎[统筹理主干]‎ 线索(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蚕食边疆、间接控制到全面侵略的过程。‎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遍布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日本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线索(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经历了由单阶级独斗、多阶级联合到全民族抗争的过程。‎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最初表现为某一阶级独自进行的反抗,如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后来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如五四运动是城市工人、市民、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斗争;最后是抗日战争,包括海外华侨在内的全民族抗战。‎ 线索(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真正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参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在中国传统城乡社会和文化解体并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族主义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动员和强大的民族整合力量,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提高以及现代国家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今天的中国,如何将民族主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形成民族主义与民主、自由等价值观的良性互动,建构一种理性的、开放的民族主义,是我们在考虑民族主义问题时一个必要的思维角度。‎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在列强逐步侵略下近代中国的沉沦与抗争、面对危机时晚清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以及各阶级、各阶层对于民族复兴的求索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复习备考时,既要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的破坏,明确近代中国的屈辱地位,又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在政治、外交等领域出现的剧烈变化,认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难与曲折,进而不忘初心,坚定社会主义的信仰。‎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只有将中国抗战放到这一大格局中来研究,才能客观反映它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不断拓展抗日战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提升当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考点一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抗争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8·全国卷Ⅰ)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命题者说]‎ 新瓶 老酒 新瓶:全新的历史情境,即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本的舆论宣传;老酒: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视角 独特 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缺乏近代外交理念,舆论先败。‎ 以史 为鉴 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明确抢占舆论制高点的重要性。‎ 解析:选C 题干反映出日本政府懂得运用舆论和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而清政府对此却无所作为,说明当时清政府不熟悉近代外交事务,C项正确。舆论可以影响战争,但是无法左右战争进程,A项错误。日本想利用舆论影响为自己争取道义支持,而非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日对待舆论影响的策略或态度,没有反映西方媒体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D项错误。‎ 考法(二) 挖掘认知的深度 ‎2.(2016·全国卷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命题者说]‎ 突出 主干知识 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洋务运动。‎ 强化 能力培养 引导考生透过现象,理性分析历史事件所要表现的实质。‎ 倡导 家国情怀 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领主流价值观。‎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情况。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其实力曾是远东第一、世界第九,故“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故选C项;A项表述不符合当时的史实,直到20世纪初,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仍是编练“新军”‎ ‎;日本明治维新后也是集权制度,故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已多次遭到英国、法国等国的侵略,其他列强也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获取在华权益,D项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不符,故排除。‎ 考法(三) 拓展教材的宽度 ‎3.(2018·全国卷Ⅱ)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命题者说]‎ 陌生中 考陌生 ‎“朝贡体系”的历史情境、近代中国的外交转型,全为非教材主干知识。‎ 链接 时政热点 当今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外交博弈。‎ 凸显 素养立意 从近代化的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的外交,突出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必要性。‎ 解析:选D 材料中“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中国受到了近代外交观念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西方列强对日本的帮助;从材料可知,琉球国仍向清政府纳贡,这说明传统朝贡体系仍然存在;材料只是地方官员向皇帝提出建议,并非干预朝廷决策,故A、B、C三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 第一个 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第二个 时期 ‎19世纪40至50年代,清朝缺乏主权观念(如领土、司法、关税等),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第三个 时期 ‎19世纪60至80年代,筹办洋务以自强,设立总理衙门开展近代外交,筹划海防,近代海权意识觉醒,以夷制夷维持和局 第四个 时期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逐渐丧失抗拒列强的信心,开始主动地适应列强的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外交政策调整 ‎ ‎ ‎ 2.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列强经 济侵略 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民族危 机程度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 阶级的斗争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最终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清政府 政策调整 面对进一步发展的内忧外患,清政府被迫调整政策,推行新政,以适应近代化发展趋势,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客观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向西方学 习的内容 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制度 革命力量 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到救亡图存的行列 ‎3.近代前期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历史影响 ‎(1)政治上:一方面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2)经济上:一方面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诱导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3)思想上: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 ‎4.“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考点二 晚清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挖掘认知的深度 ‎1.(2014·全国卷Ⅰ)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命题者说]‎ 历史现象 维新志士“废八股取士”的举措受到举人的反对。‎ 历史本质 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社会变革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要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以史为鉴 目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要想取得成功,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关键。‎ 解析:选B 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提出了废除八股取士的主张,但这一主张遭到了近万名举人的强烈反对,说明这一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B项。A项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问题;C项表述有误,事实上知识分子才是政治运动中最活跃的群体;D项表述有误。‎ 考法(二) 转换思维的角度 ‎2.(2017·全国卷Ⅰ)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命题者说]‎ 转换 考查角度 从近代学生到日本留学的全新视角认识西学东渐。‎ 立足 时空观念 以1904年各地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为命题载体。‎ 强调 唯物史观 考查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的关系。‎ 解析:选A 材料中留日学生区域分布的不平衡表现在长江流域省份与东南沿海省份明显高于内地省份,这一状况与当时中国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关,A项正确。B项“革命运动”“高涨”与材料信息“1904年”不符,当时清政府正在推行改革,革命运动并不“高涨”,排除。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并未变化,C项错误,排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与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排除。‎ 考法(三) 延展知识的长度 ‎3.(2013·全国卷Ⅰ)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命题者说]‎ 强调 唯物史观 以现代化为主线,考查晚清历史发展的进程。‎ 强调 主干知识 现代化在政治、经济领域的表现,即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经济领域的工业化。‎ 注重 价值引领 弘扬近代中国不断探索、斗争的曲折过程。‎ 解析:选B “现代化”主要指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A项清末新政实质是维护清王朝统治,故排除;B项符合题意;C项为列强侵华史,D项为中国抗争史,均与现代化不符,故均排除。‎ ‎[横展纵深提能]‎ ‎1.戊戌变法——近代国家观开始形成 首先,在戊戌变法期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措施,奠定了近代国家的雏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要求全面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它是以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封建生产方式,代表了当时的世界潮流和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戊戌变法是从制度上来挽救民族危亡,是完全进步的。‎ 其次,戊戌变法时期,促使中国爱国主义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戊戌变法过程中,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戊戌变法后历次重大爱国主义运动中,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成为运动的主导力量,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导力量,从而根本上决定了近代爱国主义运动的性质和发展前途。‎ 戊戌变法时期,爱国主义内容和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成为近代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这奠定了近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使近代爱国主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教育救国、工商立国、实业救国等思想及其相关的近代人才观的提出,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近代国家观开始形成。‎ ‎2.清末新政——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 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各种体制的改革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必然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的变化,从而导致传统社会的全面解体。清末新政在经济、教育、军事及政治各个领域的社会制度均发生或开始发生全面、系统的变革,对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政府中的官制改革、司法改革以及创办的新机构、废科举等各项措施的制定并付诸实行以及皇权在逐渐觉醒的民权意识冲击下被迫接受了法律条文的限制、咨议局得到设立并开展活动等等,这就在封建专制政体上凿开了一个民主政治缺口,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正在向君主立宪制度转变。‎ 清末新政改革超越了诸多禁忌,冲破了几十年来束缚晚清现代化发展的“中体西用”的阻碍,继续沿着戊戌维新的道路前进,开始对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嬗变与分化,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使中国社会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为民国初期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梦的实践 ‎(1)从帝国到民国: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从臣民到国民: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3)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 ‎(4)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考点三 助力于民族复兴的求索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拓展教材的宽度 ‎1.(2018·全国卷Ⅱ)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命题者说]‎ 回归 历史现场 以美国记者的记述为命题载体,使人身临其境。‎ 强化 教材主干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建设:政治上民主化,经济上减租减息,保障农民利益。‎ 弘扬 家国情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人民群众为抗战的胜利所做出的历史贡献,人民群众是抗战的英雄。‎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叙述可知,抗日根据地一个备受欺凌的农民,在得到了尊严、权利之后,就会“具有奋斗目标”,这说明其抗日热情因自身处境的改变而得到激发,A项正确。材料中的“减租减息”说明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存在;国民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当时尚未完成;题干材料所述情况出现在国共合作抗日时期,所以不能排除国民党的影响,故B、C、D三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Ⅰ)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命题者说]‎ 隐性时空 观念 题干材料中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指明了时间范围是抗日战争时期。‎ 命题角度 转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团结一切有抗日要求的阶级、阶层。‎ 解析:选B 由材料信息“共同利害”“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等可知,中国共产党此举旨在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措施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而不是进行“革命”,A项错误,排除;此时期为抗日战争时期,而非国民革命时期,排除C项;材料与“反抗国民党政府”无关,排除D项。‎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3.(2017·全国卷Ⅱ)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命题者说]‎ 试题情境 新颖 抗战胜利后,山东根据地群众组织的概况在教材中没有涉及。‎ 能力立意 凸显 知识迁移是关键。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面临国民党的围剿,与国民党实力对比悬殊。据此再联系题干史料分析,体现了高考命题的能力立意。‎ 强化育人 功能 认识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解析:选D 由材料信息“群众组织”“404万人”“27%”“村村有党员”等,并联系抗日战争前后的史实可知,此时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较抗日战争之前有显著提升,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重心转移,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抗日战争胜利后”时间不符,排除;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统一战线的范围缩小,C项错误。‎ 考法(三) 转换思维的角度 ‎4.(2017·全国卷Ⅲ)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命题者说]‎ 知识 纵引横联 晚清以来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的特权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联,体现命题之巧。‎ 暗合 社会热点 与当前某些大国推行强权政治,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自身利益有直接关联。‎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信息“渡江战役即将发起”“英国军舰擅自闯入”“要求英、美、法……‘迅速撤离’”可知,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B项正确。A、D两项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信息并未表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C项错误,排除。‎ ‎[横展纵深提能]‎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新曙光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虽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时期。‎ ‎(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2)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3)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和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2.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探索的特点 从最高纲领 到最低纲领 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从城市到创 建农村革命 根据地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从反蒋抗日、‎ 到联蒋抗日 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从农村再到 城市   ‎ 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到城市 ‎3.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 在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里,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清末民初 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近代民族主义与传统的民族主义相杂糅,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的斗争相交织,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这一时期推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有两种力量,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宪派。‎ ‎(2)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五四时期 这一时期,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人们开始从思想认识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落后是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列强侵略和政治变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于是,从文化上入手,谋求文化上的解决。此外,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相结合,呈现出多元的倾向。‎ ‎(3)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抗战时期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集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 ‎[典例1] (2014·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①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②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③“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④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⑤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⑦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⑧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⑨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 100万人,1911年,⑩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规范解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 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 第(1)问:“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分析 保 分 点 ‎②‎ 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 ‎③④‎ 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 ‎⑥‎ 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势力的影响 高分点 ‎①→⑤→⑩‎ 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 ‎②→⑩‎ 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 ‎③→⑨‎ 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移民过程”是一个长时段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政策的变化、移民形式的变化、合法性与否的变化等。考生往往只局限于“移民”的变化,而忽略了“过程”的变化,这是导致失分的重要原因。所以,审题要审清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方能减少失误多得分 第(2)问:“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分析 保 分 点 ‎④‎ 迁往东北的人口数量增加,缓解人口压力 ‎⑦‎ 移民加强了民族间、区域间、文化间的交融 ‎⑧‎ 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发展,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⑨‎ 改将军为行省,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高分点 上述四条考生依据材料容易归纳出,但容易忽视清政府移民政策变化的背景是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考虑到东北移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抵御列强的侵略,因此造成失分。在回答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层概括效果更好,这更能给阅卷老师留下较好的印象,增加自己的分值 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 ‎(1)特点: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作用: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典例2] (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规范解答]‎ 第一步:化大为小,发现问题,找准适合自己的论证角度 本题所提供的材料包含文字与图片,围绕晚清自开商埠这一历史现象,涵盖了自开商埠设置的时代背景、基本目的、设置数量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地理分布信息等。上述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设置信息,其二为分布信息。两类信息中又各自有诸多子信息,试题要求考生认识上述信息,形成历史问题,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对该问题进行系统阐释和论证。试题设计涵盖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因而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问题一 自开商埠多分布于沿海、沿边地区 问题二 分布在沿海的自开商埠均为小城镇,而非各省的中心城镇 问题三 沿江地区自开商埠很少 第二步:由表及里,联系所学,思考问题背后蕴含的历史依据 问题一 自开商埠既可与通商口岸分利、又可借自开商埠维护自身权益的双重功能 问题二 近代通商口岸已选择了各地的大中型城市,留给自开商埠选择的余地不大;自开商埠既然要与通商口岸分利,当然要充分利用前者提供的便利条件,故自开商埠的开放以靠近通商口岸为便利 问题三 清廷担心与列强产生纠纷,出于维护统治的考虑,尽力避免开放 第三步:亮明论点,组织论据,采用规范格式作答 ‎[问题一答案示例] 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专题跟踪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这里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选A 题干中“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应该是鸦片战争中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国参战,美俄支持英法联军,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的双方是清政府与日本,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英、法、美、俄都是侵略者,故D项错误。‎ ‎2.《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清政府(  )‎ 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 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 解析:选D 《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标志着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故A项错误;“完全放弃”说法绝对,此时清政府并没有完全放弃华夷等级观念,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规定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故C项错误;材料“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出清政府改变了以夷夏传统观念处理对外交往的体制,故D项正确。‎ ‎3.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玕的定位较高,评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角度进行透视。这主要是看重他(  )‎ A.领导抗击西方列强侵略 B.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最早进行“师夷”实践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解析:选D 抗击西方列强侵略仍属于“太平天国的圈子”,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共和思想,洪仁玕并未提出学习西方民主共和,故B项错误;由于战争环境的影响,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未能实施,最早进行“师夷”实践的是洋务派,故C项错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故D项正确。‎ ‎4.(2018·资阳二模)下面是当时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刊载的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图,这组图片(  )‎ A.一手资料,史料价值高 B.客观真实反映历史事实 C.主观想象不具史料价值 D.掺杂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解析:选D 手绘场景图与现场影像资料不同,不能当作一手资料,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报刊与日本报刊的手绘场景图存在明显的不同,故B项错误;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刊载的手绘场景图,虽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但可以部分反映出当时的历史真相,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报刊上的图片……中坐长须长者为李鸿章”“日本报刊上的图片……穿西式礼服者为伊藤博文等人”,反映了两国作者强烈的主观因素,故D项正确。‎ ‎5.(2018·菏泽一模)“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体现了 (  )‎ 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 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 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 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 解析:选B ‎ 材料中“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等体现了义和团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故B项正确。‎ ‎6.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所树立铭志之碑……”。此战争后(  )‎ A.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 B.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 D.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 解析:选D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故A项错误;B、C两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英法联合发动的,与材料中“德国、日本”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表明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革命开始成为主流,故D项正确。‎ ‎7.(2018·安徽皖南八校三模)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  )‎ A.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 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革命派、立宪派等数个阵营相互合作促成的,故A项正确。‎ ‎8.(2019届高三·江南十校联考)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C.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D.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选D 反帝反封建斗争并不意味着自此中华民族就走向伟大复兴,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的指导思想并不是民主与科学,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故D项正确。‎ ‎9.(2018·邯郸摸底)下面是中国早期的铁路工人斗争情况。这种变化可以用来表明(  )‎ 时间 结果 ‎1912~‎ ‎1920年 只是一部分人参加的斗争,大都是在被逼无奈或被教唆利用的情况下发生的,没有其他产业工人的声援 ‎1921~‎ ‎1923年 罢工持续时间长,牵涉方面广、斗争复杂、组织严密、斗争策略娴熟和胜利成果(经济、政治诉求)全面 A.工人斗争由自发阶段走向自觉阶段 B.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D.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 解析:选A 材料中“一部分人参加的斗争,大都是在被逼无奈”表明是自发,“牵涉方面广、斗争复杂、组织严密、斗争策略娴熟和胜利成果(经济、政治诉求)全面”表明是自觉阶段,故A项正确;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1921~1923年”包含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大罢工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非资产阶级,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提到“政治诉求”,但没有涉及民主意识迅速提高,故D项错误。‎ ‎10.开国上将李天佑在《把敌人挡在湘江岸边》中记载:“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伤了,营连指导员也剩的不多了。……在脚山铺阻击时战士们喊出了‘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以上叙述反映了(  )‎ A.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中国共产党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 D.工农红军主力摆脱了围追堵截 解析:选B 从材料“《把敌人挡在湘江岸边》”“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长征,长征初期由于“左”倾思想的错误指挥,红军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故B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在红军长征之前,故C项错误;材料场景是长征初期的湘江战役,此时红军还没有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故D项错误。‎ ‎11.抗战期间,有电影人认为,中国影片自产生以来,其制作的对象,都是都会市民。而今天抗战电影最大多数的观众,是小城市市民与农民士兵,我们必须制作以农村观众为对象的“农村影片”。该主张意在(  )‎ A.激发沦陷区民族意识 B.以文化宣传增强抗战力量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实现电影创作重心的转移 解析:选B 题干未提及地区是否为沦陷区,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电影人将制作对象由都会市民转移到小城市市民与农民士兵,希望激发小城市市民、农民士兵的抗战积极性,故B项正确;电影人的主张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且全面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已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C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电影制作对象,而非制作内容,故D项错误。‎ ‎12.(2019届高三·乌鲁木齐统考)美国“企图协助安排一个既可避免内战又可保持甚至增加国民政府势力的临时办法”,以便“将共产党人纳入一个宪政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内,敌对的两党将共同参加一个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与材料内容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 D.国共两党的北平和谈 解析:选C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国民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故B项错误;重庆谈判是为推动抗战胜利后中国实行民主宪政和避免内战,故C项正确;北平和谈是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为缓解败局的假和平阴谋,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重庆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13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建立历代帝王庙”得出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从材料“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得出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从材料“雍正帝驳斥……”体现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第二小问,可以从政治、民族、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得出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从材料二中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与孙中山的言论可得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根据所学可得出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第二小问,从政治、民族意识和思想文化发展等方面归纳。‎ 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 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 ‎14.(2018·长郡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开过众多“革命借条”,如下表所列的三张代表性“革命借条”。‎ 时间、地点 名称 内容 ‎1930年 湖北孝感 红军借条 ‎“因我们红军现在扩大武装经济 特向杨长银先生借大洋四百元 经济困难 队长涂杏(印章) 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 ‎1945年 湖南宝庚 ‎(今邵阳)‎ 八路军借条 ‎“借爱国人士周莲池先生大米陆拾肆斗、大肥猪壹条、银元肆佰贰拾块、铜钱伍佰块、小钱十贯,祖国统一时来中央。八路军贺龍 ‎(盖有贺龙和陈菊生的印章) 一九四五年三月”‎ ‎1949年 湖南宁远 解放军借条 ‎“今借到张先生土荣家马壹匹此据 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湘南司令部(朱印) 十一月十三日条”‎ ‎——据《湖南发现1945年八路军借条》等整理 根据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革命借条”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财政困难在不同时期向一些人士借用了一些物资或钱财,围绕革命借条拟定论题时一是从借条的背景出发,阐述借条出现的背景,展示党对人民的信用。二是从把借条作为历史材料的角度出发,要对借条的真伪进行辨别,这就牵涉史料研究,看借条信息是否符合当时的情景。‎ 答案:示例一:‎ 论题:艰难的革命环境催生“革命借条”。‎ 阐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无产阶级的军队,财政来源少,经济困难,加上国民党的“围剿”与打压,不断扩充的革命队伍的吃穿与作战费用等必需品供应十分紧张。为了进一步开展革命斗争,部队不得不借助于殷实之家,在当时无法偿还的情况下立下借据。这些从民间借来的钱物对民主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助。‎ 示例二:‎ 论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出的“革命借条”的真伪需要辨别。‎ 阐释:“革命借条”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其真伪需要辨别。在辨别时,应注意以下要素:时间上,其使用的纪年方法是否正确;字体上,繁体与简体的使用是否合理;内容上,措辞是否得当,如“祖国统一”;字迹、署名和印章,是否与经办人相吻合等。‎ ‎专题五 ‎[统筹理主干]‎ 线索(一):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线索(二):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线索(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西方列强在破坏中国旧的生产方式,催生近代工商业的同时,也把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入了这块古老的大地,与跌宕起伏的政治风云一起改变着中国传统农耕经济下的社会生活。尽管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先后有别、均衡不一、新旧并存、中西合璧,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但却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在中国日益开放的今天,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和“中国情怀”的现代公民成为时代的要求。在全球化的今天,从宏观视角展现了近代中国经济同世界的互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独到思路,从而为当前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历史借鉴。‎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内忧外患中艰难成长的民族工业以及新潮影响下的社会生活的变迁等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复习备考时,既要重点关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转型和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又要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相关联;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从世界宏观视角去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从科技创新、优化投资环境等角度吸取民族企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书写“中国制造”的新高度。‎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改革开放不仅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外在要求,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吸取中国近代以来在融入世界文明浪潮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抢抓机遇,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考点一 内忧外患中艰难成长的民族工业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挖掘认知的深度 ‎1.(2017·全国卷Ⅰ)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命题者说]‎ 强调主干知识 命题重点仍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洋务企业的发展。‎ 渗透经济常识 税收的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间接涉及热点 增强民族企业的自信心。‎ 解析:选A 清政府批准李鸿章的减税请求,这减轻了开平煤矿的负担,有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A项正确。材料强调清政府减少对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的征税,而不是加强了管理,B项错误,排除;列强并未控制中国的煤矿业,C项错误,排除;材料中的开平煤矿不能等同于中国的煤矿业,排除D项。‎ 考法(二) 转换思维的角度 ‎2.(2017·全国卷Ⅱ)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命题者说]‎ 老考点 新考法 仍是考查洋务运动,但考查的是洋务企业的运营方式,而不再考查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等。‎ 老考点 新立意 通过福州船政局造船费用的变化暗示现代企业运营机制的改革与发展。‎ 解析:选B 材料说明1879年以前,各省所用福州船政局所造船只的费用都由福州船政局承担,之后则变为用船一方拨付材料费,这种“协造”方式可以减轻福州船政局的经济负担,缓解其经费压力,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福州船政局转为商办,A项错误;军用工业生产的产品用于军队,没有市场化,C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近代造船业的经费困难,而不是走出困境,D项错误。‎ 考法(三) 延展知识的长度 ‎3.(2017·全国卷Ⅲ)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命题者说]‎ 强调历史解释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凸显时空观念 以时间为主线,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运用唯物史观 考查政府政策的变化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信息“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天津亦有小轮”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兴办实业,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兴办实业限制的结果,故D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正式开始于1898年,与题干时间“1897年”不符,A项错误,排除。B项是洋务运动时期的特点,与材料不符,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大肆对华资本输出,C项错误。‎ 考法(四) 拓展教材的宽度 ‎4.(2016·全国卷Ⅲ)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命题者说]‎ 命题 材料新颖 以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为切入点,直观鲜明。‎ 注重 史实联系 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密切联系。‎ 呼应 社会热点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2017年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时代背景解读图文信息。该火柴图案的主题是“抗敌”,主图是一顶大斗笠,上书“十九路军”,斗笠左右两旁分别有“振我中华”和“挽回利权”字样,这种设计是为纪念抗日的先锋十九路军。前方将士奋勇杀敌殊死抵抗,后方民众全力支持积极声援,体现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D项符合题意。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19世纪末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所以排除A、B、C三项。‎ ‎[横展纵深提能]‎ ‎1.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 生产模式 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织的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结构 的变化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 生产力 的质变 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近代的生产力水平 国内外 市场形成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内的关卡逐渐减少,这些虽然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政策 的变化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抑制商业到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 ‎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1)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逐渐解体的。‎ ‎(2)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同时又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1)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影响 洋务运动开始后,洋务派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近代化起步。洋务派高举“中体西用”的旗帜,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力图“借法自强”,这是现代民族主义在这一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在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雇佣劳动者不断增加,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在企业中缓慢成长。‎ ‎(2)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不断发展打开了近代中国教育全方位改革运动的窗口,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方式,采取新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师资方面也有西化的表现。这些变化有力地冲击了传统教育模式,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崭新一页。‎ ‎(3)对中国近代思想观念发展的影响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以及中国思想的早期现代化,有力地冲击了中国几千年以来以经学为主体的传统封建观念,从而实现了中国由封闭观念开始向开放观念的转变。首先,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夷夏之辩”等思想观念在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发生了变化。其次,洋务运动还促使人们改变了传统的封建主义义利观。最后,洋务运动促使人们原有的君民政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 考点二 新潮影响下的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延展知识的长度 ‎1.(2017·全国卷Ⅲ)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命题者说]‎ 高频考点 依旧 考查内容仍是近年高考的常考点:社会生活的变迁。‎ 回归历史 现场 命题材料场景化,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命题角度 新颖 以20世纪30年代的集体婚礼为切入点,考查中西习俗的融合。‎ 解析:选B 由材料可知,婚礼仪式上既有传统的“喜字纱灯”,又有“钢琴曲”“白纱”,这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婚礼仪式,并未涉及婚姻自主和新郎新娘的出身信息,排除A、C两项;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并非政府主导,D项错误。‎ 考法(二) 拓展教材的宽度 ‎2.(2017·全国卷Ⅱ)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命题者说]‎ 命题材料 全新 以1913年《申报》中的广告内容为命题视角,体现了情境的创新。‎ 渗透学科 思维 通过广告内容反映近代中国思想的进步。‎ 素养立意 明显 产品的畅销说明广告的成功,广告的成功说明广告迎合了大众的需求。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合理解释凸显了素养立意。‎ 解析:选B 由材料信息“先得谋补脑”“产品……十分畅销”,说明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反映了追求新思想成为一种时尚,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改良社会风俗”,C项错误;材料仅提及广告对产品销售的影响,但不能说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D项错误。‎ 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 ‎3.(2014·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命题者说]‎ 陌生中 考熟悉 陌生的情境:上海、北京、天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陌生的历史概念:电影拷贝流通税。熟悉的教材知识:不平等条约下,西方列强在中国所获得的经济特权:外国商品(包括外国片)运抵中国除交纳一定的关税外,在中国内地流通无须再缴纳其他税费。‎ 家国情怀的树立 国家的独立自强是经济发展的根源,以关税自主权的被破坏切题立意,体现了核心素养的价值。‎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除A项;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排除B、D两项。‎ ‎[横展纵深提能]‎ ‎1.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的双重影响 ‎(1)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是伴随着大炮和殖民主义侵略强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中的,它破坏了中国长期安定、宁静的社会环境,也迫使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去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承受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阵痛。‎ ‎(2)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器具、新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又有一定的先进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而且这些东西一进入中国,就对传统的、落后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起到强大的破坏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引发了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的新变革。‎ ‎2.全面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变迁原因 外界因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商店、银行等,租界里的西方人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政治因素 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经济因素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内在动因 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科技因素 自然科学的发展,火车、电灯、电报、电话等传入中国改变并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教育因素 新式学堂增加,接受新式教育人员的扩大,加快了新式生活的推广 思想因素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传播了近代思想,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提高了接受新生活的能力 ‎(2)变迁规律: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主要集中于通商口岸城市和沿海城市,农村变化相对较小。‎ ‎(3)变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 ‎3.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经济 领域 中国的自然经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进一步解体,建立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经济近代化艰难起步 政治 领域 ‎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也是推行洋务运动的国家机构。它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和外交的近代化 思想 领域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科技等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传入中国,被先进的中国人作为维护统治或救国的武器,“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等思想纷纷登场,但遭到了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新旧观念的冲突体现了强烈的时代印记 文化 领域 新旧并立、土洋并存成为主要特色,思想观念新旧碰撞,也体现了近代化缓慢发展的社会面貌 社会 领域 ‎“买办”、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新兴阶级产生;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变为反封建反侵略,革命性质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逐渐传入中国 ‎[典例1] (2013·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①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②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③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④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⑤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⑦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 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⑧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⑨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 ‎[规范解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 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 第(1)问:“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分析 保 分 点 ‎①‎ 沿海利用 ‎②‎ 远洋开拓出现 ‎③‎ 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 航海技术先进,海外贸易发达 ‎⑤‎ 缺乏海权意识 高分点 ‎③‎ 上述五个特点大多数考生根据材料比较容易提炼出,但多数考生仅停留在对材料现象的陈述上,忽视了对材料信息的高度把握上,如没有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现象背后,看到对海洋和平利用以及民间交往为主的特点。因此如何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升华,从而得到较高的分数,是每个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区分学生层次的关键 第(2)问第一小问:“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分析 保 分 点 ‎⑥‎ 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通商口岸增加 ‎⑦‎ 海外贸易拓展 ‎⑧‎ 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 ‎⑨‎ 海外移民增多 高 分 点 在回答此问时,很多学生没有联系材料中的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内容进行答案上的提升,从近代洋务派筹划海防、成立轮船招商局以及派遣留学生等可以看出洋务派重视海防,海洋意识增强,海外留学的现象也增多,这些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在答题时,要注意透过现象分析其内在的联系 第(2)问第二小问:“启示”分析 保分点 ‎⑤⑧‎ 缺乏海权意识→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 高分点 回答此问时,要注意把握两则材料的主题都是围绕着海洋利用展开,因此可以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角度展开分析,这样就可以在回归材料主题的基础上,与现实热点(我国南海问题)实现对接,提高答题的分数 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 ‎(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 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典例2] (2018·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规范解答]‎ 第一步:精析材料,发现问题,寻找适合的论证角度 本题所涉及的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洋务企业汉阳铁厂,在晚清所遭遇的种种挫折。素材所提供的史实,有如下两点:第一,作为一家由湖广总督发起成立的官企,汉阳铁厂采购炼铁机炉的决策依据,不是专业的矿产勘探和技术调研,而是领导意志,结果耗时六年仍产不出钢,可见官办企业存在着极大的弊病。第二,盛宣怀接手,企业由官企变为“官督商办”,盛宣怀另花巨资改装设备,终于让工厂正常运转起来,可见近代企业发展需要科学管理模式等。汉阳铁厂在晚清的曲折史,给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概括合理的启示 启示一 核心科技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启示二 资金、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启示三 科学化的管理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启示四 体制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三段式”作答 启示一:核心科技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说明: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口号,创办近代企业和近代学堂,并派留学生学习、引进科技,但核心科技受制于洋人,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后,核心科技受制于洋人,主要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难以发展,导致中国工业畸形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重视科技发展,“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起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 由此可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核心科技是工业现代化腾飞的关键。‎ 启示二:资金、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说明: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开始,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并派留学生学习、引进科技,但资金不足,核心科技受制于洋人,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后,其资金不足、技术依赖洋人,形成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即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难以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重视科技发展,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引进外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起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 由此可知:只有解决了资金、技术问题,工业现代化才能腾飞。‎ 启示三:科学化的管理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说明: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洋务企业受封建政府的控制,缺乏科学管理,如湖北汉阳铁厂,在资金、技术、原料、能源、人才等方面不配套,不能炼出合格的钢铁。‎ 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虽然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来逐步僵化,束缚了企业的活力。1984年后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增强了企业活力;1992年后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迅速发展。‎ 由此可知:科学化的管理就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启示四:体制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说明: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洋务企业受封建政府的控制,缺乏科学决策,如张之洞官办湖北汉阳铁厂,在资金、技术、原料、能源、人才等方面不配套,不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改革体制,招商股银、官商合办,开办煤矿,改装设备,获得成功。‎ ‎1978年以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束缚了企业的活力。1984年后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增强了企业活力;1992年后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迅速发展。‎ 由此可知:体制创新就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体制创新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专题跟踪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届高三·湖南长郡中学统考)据统计,晚清对外贸易中主要是进口生活消费品,如1880年进口物品中棉织品、谷物、糖、煤油等生活消费品占了全年进口总额的53%。这一现象说明(  )‎ A.自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B.民族企业生产受到压制 C.洋务企业面临残酷竞争 D.对外贸易出现严重入超 解析:选A 材料提及晚清对外贸易中主要进口的是生活消费品,这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与民族企业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洋务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竞争,故C项错误;入超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材料没有提到进出口差额,故D项错误。‎ ‎2.观察《晚清时期出口货物》简表,该表反映出(  )‎ 年份 茶(担)‎ 丝(担)‎ 棉花(担)‎ 豆(吨)‎ ‎1871~1873‎ ‎1 022 159‎ ‎37 529‎ ‎8 486‎ ‎57 560‎ ‎1881~1883‎ ‎1 238 145‎ ‎39 345‎ ‎17 473‎ ‎84 760‎ ‎1891~1893‎ ‎1 055 064‎ ‎59 945‎ ‎290 417‎ ‎760 522‎ A.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洋商垄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C.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逐步发展 解析:选C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A项表述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晚清中国出口情况而非洋商对中国贸易的垄断,故B项错误;19世纪中后期农副产品出口量不断增长,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农副产品出口量不断增长而非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3.(2018·江西百所名校阶段性诊断)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孤零零的单项表演”,“名曰改革,实际上只能说是为应危机而仓皇进行的小修小补,名实很难相符”。这段言论突出反映了洋务运动(  )‎ A.是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 B.旨在解决民族危机 C.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D.未主动向西方学习 解析:选A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早期近代化,据材料“洋务运动‘只是孤零零的单项表演’”“名曰改革,实际上只能说是为应危机而仓皇进行的小修小补,名实很难相符”可以得出洋务运动是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主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故D项错误。‎ ‎4.(2018·重庆三模)下图是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整理的“晚清时期生丝出口销售渠道”。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逐渐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动 C.生丝生产行业出现近代生产 D.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解析:选C 材料没有体现“逐渐沦为”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成分与比重的变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动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缫丝厂使用机器生产,说明生丝生产行业出现近代生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比重,故D项错误。‎ ‎5.(2018·濮阳二模)随着五口通商,清朝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章、杨坊等人,尽管他们依附于外国人,但他们的出现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据此可知,这批商人(  )‎ A.具有较强的近代经营意识 B.创办近代最早的民营企业 C.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支持 D.抓住贸易中心转移的契机 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随着五口通商,清朝出现了一批大商人”“依附于外国人”可知这批商人可以向西方商人学习,具有较强的近代经营意识,故A项正确;近代最早的民营企业出现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外国资本主义不会支持中国商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出现贸易中心转移的问题,故D项错误。‎ ‎6.《中国现代化历程》中说:“在1895~1901年间,除去铁路业不计,新办企业的资本已是洋务运动30年全部民用企业资本的一半。”这得益于(  )‎ A.清末新政的推进    B.变法政策的实施 C.商品输出的加强 D.清政府政策鼓励 解析:选D “在1895~1901年间”这段时间没有“清末新政”,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没有成功,其经济政策基本没有得到执行,故B项错误;在1895~1901年间,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主要为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政策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故D项正确。‎ ‎7.(2018·河南六市一模)右图是1900年德国礼和洋行使用的商标。画面文字是“此靛真好,永不变色”、“礼和洋行始创,染法内有仿单”。据此可知,礼和洋行(  )‎ A.推动了中国广告业的发展 B.营销的手段最为先进 C.注重印染技术创新与使用 D.受到了中国民众喜爱 解析:选C 材料主要强调礼和洋行的商标作用,而不是强调中国广告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礼和洋行通过发布广告的形式,宣传自己的产品,并不代表洋行的营销手段最先进,故B项错误;据材料“此靛真好,永不变色”“洋行始创”可知洋行借助广告宣传自己注重技术创新与使用,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礼和洋行的商标广告,并未说明洋行产品受民众的喜爱情况,故D项错误。‎ ‎8.(2018·郑州二模)20世纪初,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工商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这种做法(  )‎ A.有利于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合法地位 B.有效遏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D.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工商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可知政府通过经济立法,保护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益,促进了其较快发展,故A项正确。‎ ‎9.(2018·大连一模)1925年华资最大的两家水泥公司启新洋灰公司与华商上海水泥公司达成为期5年的联营协议。双方划定联营区域,在联营区域内约定销售比例和售价。这一协议(  )‎ A.加剧了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 B.有利于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 C.是海外市场不断扩大的结果 D.体现了国家的统制经济政策 解析:选B 通过题干可知,两家水泥公司“划定联营区域,在联营区域内约定销售比例和售价”有利于双方的发展,而不是加剧同业内部的竞争,故A项错误;一战后,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为了求得发展,部分企业联合起来,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进行抵制,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海外市场扩大,故C项错误;实行国家统制经济政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D项错误。‎ ‎10.(2018·石家庄二中模拟)抗战时,国民政府首迁内地的企业有:山海炼钢厂1937年9月迁汉阳,济南兵工厂1937年9月迁西安,金陵兵工厂1937年11月迁重庆。这些企业内迁主要是因为(  )‎ A.东南沿海国土沦陷 B.受到日寇的直接威胁 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D.政府工业结构的调整 解析:选B 材料中企业内迁的时间是在1937年9月~11月,可知是在武汉会战之前,东南沿海国土并未完全沦陷,故A项错误;由材料时间可知此时期处于淞沪会战发生后,东南企业面临日寇的直接威胁,故B项正确;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迁都重庆,而材料中山海炼钢厂、济南兵工厂内迁时间则在此之前,故C项错误;材料中企业内迁是由于抗日战争战乱的影响,并非工业结构的调整,故D项错误。‎ ‎11.《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记载:筵排五味架边齐,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斟不厌,鳞鳞五色泛玻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传统饮食被西餐所取代 B.西餐成为中国人款待贵宾的一种时尚 C.西餐已逐步进入普通百姓之家 D.西餐在城市社交活动中逐渐流行开来 解析:选D “中国的传统饮食被西餐所取代”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由材料出处《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可知描写的是在上海的西方人饮食情况,没有反映“中国人款待贵宾”,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餐已逐步进入普通百姓之家,故C项错误;据材料“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斟不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在城市社交活动中西餐逐渐流行,故D项正确。‎ ‎12.1905年的一首歌谣中唱道:“卢沟桥,汉口岸,消息流通流不断,快马如飞,轻舟似叶,哪及火轮一寸铁,祝我帝国好好好,祝我铁路早早早,一时勤劳百世安,从今不歌行路难。”这首歌谣反映了(  )‎ A.通信工具飞速发展带来的便捷 B.交通工具的进步加速了社会交流 C.卢汉铁路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D.出行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 解析:选B 通信工具与材料中“火轮”“铁路”“行路”不符,故A项错误;交通工具与材料中“火轮”“铁路”“从今不歌行路难”相符,故B项正确;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故C项错误;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比较显著,在乡村则迟缓得多,材料中“1905年”不可能得到完全解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遂宁一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出现了大绢丝、小彩头、丝锦行、绢行、米行、生铁行等行会名称。诸行设行头,《周礼注疏》载:“肆长,谓一肆立一长,使之检校一肆之事,若今行头者也。”行头的责任是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有时行会还要协调官府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宋代的“行”也称作“团”,“不以物之大小,皆置为团行,虽医卜工役,亦有差使,则与当行同也”。如纺织业中有了独立的染坊,染色行业中因为夹缬新工艺的出现,于是有了专门从事雕造花缬的技工。之外,还有刻丝、刺绣等新工艺行业的出现等。‎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901年,清王朝提出了振兴实业的政策,但绅商领袖和商务官员之间缺少联络,难以适应对外商战的急剧升级,建立商会便提上了日程。1902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成立,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之后颁布《商会简明章程》。但振兴工商政策遭遇了不少地方官吏拒不执行,拖延应付等障碍。商部上奏朝廷,并向全国商人发出了建立商会的号召。1904年5月,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正式改组为上海商务总会,并在1905年联合21处商会发起“抵制美货”运动。到1906年,全国范围内共成立商务总会30处,商务分会147处。‎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行会的特点及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商会的变化及原因。(17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唐代出现了大绢丝、小彩头、丝锦行、绢行、米行、生铁行等行会名称”“肆长,谓一肆立一长,使之检校一肆之事,若今行头者也”“行头的责任是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还要协调官府平抑物价”“还有刻丝、刺绣等新工艺行业的出现等”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特点从对工商业发展和对政府两个角度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应从性质、行业构成、地域、职能等角度进行归纳;第二小问,结合20世纪初中国的时代特征从民族危机、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特点:行会分工细密;由行头管理,协调本行事务;具有半官方性质(配合政府工作);不断产生新的行会。‎ 影响:适应了工商业发展竞争加剧及从业人员增加的要求;有利于降低从业人员的经营风险;加强了政府对工商业的控制;不利于市场自由竞争,制约了工商业的发展。‎ ‎(2)变化:具有救亡爱国色彩;政府发起成立,并起重要作用;打破行业的限制,是地方商业联合组织;由地方商会发展为全国性的统一商会组织。‎ 原因:民族危机逐渐加深;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实业救国的推动;“西学东渐”和重商思想的影响;清政府商业政策的转变。‎ ‎14.(2019届高三·江西南城一中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0年,洋务运动后期领导人物张之洞本着兴业图强、实业救国的目的开采大冶铁矿,兴建汉阳铁厂,开创了我国近代成功兴办钢铁工业的先河,后来这个钢铁联合企业几经沉浮,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办,曾经有过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的辉煌,也有过举债度日的艰难,1938年由于抗日战争而沦陷。在这48年中,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制植入,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经济格局,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被取代,工业化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它给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民众的意识思想以强烈冲击,加快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速度。‎ ‎——摘编自姜迎春《近代工业文明的植入和地区社会变迁》‎ 工业文明并不局限于产业发展这一层次,试论述历史上工业文明带来的多领域广泛影响,请自拟论题,归纳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12分)‎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工业文明(西方工业文明、中国民族工业、洋务企业)对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民众思想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题意可拟定论题为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多元影响,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交通等领域进行论证。‎ 答案:论题: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工业文明。‎ 论点: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政治领域: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经济领域: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工业,随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工业产品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交通领域:修筑了铁路,开办了轮船航运,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出行和物资流通。‎ 通信领域:兴办了电报电话,方便了信息的传播,人们获得信息更为便捷。‎ 文化领域:创办了近代报纸、杂志,传播民主思想,引领社会风气转变。‎ 教育领域:兴办新式学堂,允许出国留学,一批批实用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专题六 ‎[统筹理主干]‎ 线索(一):开明地主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开明地主阶级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线索(二):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变革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提出了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20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线索(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经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成熟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历经酝酿、提出、成熟并最终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这些内容与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息息相关,更体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近代中国思想领域的西学东渐、维新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复习备考时,既要整体梳理近代中国思想的演变历程,即西学东渐(雾里看花)、中体西用(移花接木)、维新思想(残花留香)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芽绽放),又要从社会热点的角度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让马克思主义成为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强大思维工具,并成为信仰的指南。‎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天的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 考点一 从“雾里看花”到“残花留香”‎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拓展教材的宽度 ‎1.(2016·全国卷Ⅲ)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命题者说]‎ 时空 限定 ‎20世纪初,介于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亥革命之间。‎ 人物 限定 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 事件 限定 ‎《奏定学堂章程》,即推行“学堂”这一新型学校教育制度,以国家律令的方式推行新式学堂教育。‎ 设问 引导 根本目的:维护旧有统治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关系。‎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末新政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题干中这些新名词蕴含着革命思想,张之洞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禁止使用这些新名词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D项符合题意。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只是表象,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B两项。反对向西方学习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2.(2015·全国卷Ⅱ)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命题者说]‎ 命题材料 传统 学生对材料的阅读没有障碍,仍是考查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思维含量 提升 强调《新学伪经考》与维新变法的内在联系。‎ 侧重 核心素养 通过探究《新学伪经考》的焚毁原因,考查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康有为写作《新学伪经考》的目的。《新学伪经考》倡导变法维新,对于统治阶级是致命打击,因此才会遭到清政府禁毁,故A项错误,C项正确。康有为把西方民主思想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托古改制,利用孔子学说宣传变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故B、D两项错误。‎ 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 ‎3.(2018·全国卷Ⅲ)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命题者说]‎ 强调 历史思考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煞费苦心”的原因。‎ 关注 学术热点 当前史学界关于《天演论》的历史地位和学术影响的探讨。‎ 渗透 家国情怀 通过考查严复翻译《天演论》的目的,弘扬民族主义精神。‎ 解析:选D 严复将《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翻译到中国,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因此严复宣传进化论,提出社会发展也是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目的是倡导维新变法,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严复将译书与其救亡思想主张相结合,不是在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A项错误。严复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不主张反清革命,B项错误。材料中严复主张维新变法,而“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C项错误。‎ 考法(四) 转换思维的角度 ‎4.(2016·全国卷Ⅲ)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命题者说]‎ 丰富的 历史信息 时间信息(甲午战后)、人物信息(梁启超)、事件信息(诗界革命)。‎ 独特的 命题视角 以“诗界革命”这一文学体裁的变革切入考查维新派对维新变法理论的宣传。‎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时代背景认识“诗界革命”的作用。“诗界革命”‎ 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梁启超等人发起的诗歌改良运动。题干中这首诗创作的背景是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诗歌中蕴含着振兴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说明“诗界革命”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故选C项。倡导民主革命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A项。推动白话文运动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在甲午战争以前,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已经出现,排除D项。‎ ‎[横展纵深提能]‎ ‎1.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1)概述: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2)表现:‎ 第一次 高潮 明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知识,但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第二次 高潮 ‎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受到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的兴办,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洋务派以“中体西用”的态度只关注西方先进武器及器械技术等,而未学习制度及思想 第三次 高潮 ‎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 ‎(3)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4)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前期以学习“器物”层面为主,在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 ‎2.近代中国对西方认识的变化 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1)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称呼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 也就演变为“洋务”。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的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交往的理念。‎ ‎(2)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受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 考点二 从民主共和到“以俄为师”‎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拓展教材的宽度 ‎1.(2018·全国卷Ⅰ)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命题者说]‎ 素养 鲜明 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培养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底色 鲜亮 以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为背景,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引导考生认清科学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本质区别。‎ 立意 高远 以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周年切入,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考查,彰显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价值取向。‎ 解析:选C 题干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通过这些争论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了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发生在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之后,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与欧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B项错误。“消除”一词说法绝对,D项错误。‎ 考法(二) 转换思维的角度 ‎2.(2018·全国卷Ⅲ)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命题者说]‎ 命题 材料新颖 通过一些时评间接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强化 思辨能力 正确认识工读互助活动在近代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强调 历史担当 以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折射先进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探索。‎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及材料中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结合所学可知是反对胡适提出的改良主义,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革命,说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且其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强,C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的指导思想,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A项。实业救国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后兴起的,主要是宣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题目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批判传统礼教,D项错误。‎ 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 ‎3.(2018·全国卷Ⅱ)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命题者说]‎ 回归 历史现场 孙中山在1923年为改组国民党而作的一次讲话。‎ 认知 历史现象 国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从而导致革命未成功,需“师俄国之法”。‎ 谨防 设误陷阱 效仿的是俄国的成功之法,非其革命之“道路”更非其革命之“前途”。‎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可知,孙中山认为资产阶级革命不能成功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不力,“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是因为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因此孙中山意在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C项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他只是从俄国革命中获取经验,不可能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及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故A、B两项错误;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没有改变,故D项错误。‎ 考法(四) 延展知识的长度 ‎4.(2014·全国卷Ⅱ)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命题者说]‎ 强调 必备知识 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 注重 逆向思维 从逆向思维角度反思军阀所标榜的形形色色的主义内容。‎ 凸显 时空观念 ‎1926年,即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广东国民政府高举三民主义大旗,聚集大量革命人士。‎ 解析:选C 材料中所宣扬的各个主义明显不同,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由材料中的“三民主义”“标榜三爱”“主张三权”可知C项正确;材料中各军阀标榜的主义多与三民主义无关,谈不上是对三民主义理解的差异,D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1.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四次争论 观念之争 ‎(是否学)‎ 主要是顽固派和洋务派之争。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 内容之争 ‎(学什么)‎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政体之争 ‎(学哪种)‎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无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俄国式的社会主义民主 模式之争 ‎(向谁学)‎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英、日;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美、法;无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俄国 ‎2.多角度认识三民主义 ‎(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清朝统治。‎ ‎(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3.新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 ‎(1)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使革命的力量空前地团结壮大起来。‎ ‎(2)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指导,国共两党进行了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反动势力。‎ ‎[典例1] (2015·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①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②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③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④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⑤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⑥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⑦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规范解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 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 第(1)问:“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分析 保 分 点 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直接调动所学知识分析,是本设问的保分点 孔孟儒学: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汉代儒学:董仲舒强调大一统、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高 分 点 ‎③④‎ 考生在回答第二小问时,往往会套用程朱理学的特点(思辨,强调个人修养)进行回答,但与材料存在脱节的情况,由材料中③④两句话可知,宋代儒学重视孔孟儒学,因此在组织答案是要注意儒学的传承,即所学知识与材料的结合,这样答案才会更全面 第(2)问:“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分析 保分点 ‎②⑥‎ 主张回归孔孟 ‎③⑤‎ 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否定后世杜撰之说 高分点 回答此问时,很多学生只是通过两则材料中相似信息的提取、归纳,而没有探究这些思想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没有从唐代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以及近代康有为借助儒学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的高度上去认识他们的“共通之处”,因此在总结答案时,要注意透过现象去认识本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理解思想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这样才会概括出“为现实服务”这一要点 第(3)问,“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分析 保分点 ‎①④‎ 儒学是不断发展的 ‎⑥⑦‎ 区别地看待,理解真正的儒学 高分点 材料中没有明确我们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回答时可以拓展到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即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 ‎(1)不同: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2)共通: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3)态度: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典例2] (2012·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 [规范解答]‎ 第一步:精析材料,发现问题 图示中时间和历史事件的呈现方式很有特点,它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呈现出阶梯上升状态,这也表示出这段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走势,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都推动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升。‎ 材料对“冲击—反应”模式的观点有简单介绍,但特别强调了有人是用它来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就是说,是要用此模式看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时期,要对这段历史时期有一个明确的概括性认识和说明(即表明自己的观点)‎ ‎,然后,依据材料中提供的史实对观点进行阐述论证(即论据的整理),在论证过程中,即可采用材料中的多个史实进行论证,也可围绕一个具体史实展开论述,这就需要根据考生驾驭材料的能力而定。‎ 第二步:明确观点,拟定角度 赞成 ‎“冲击—反应”‎ 模式 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反对 ‎“冲击—反应”‎ 模式 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冲击—反应”‎ 模式存在 片面性 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因角度给予否定 第三步:逻辑论证,条理作答 示例一:‎ 观点:这一模式是片面的。西方冲击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促进作用,但中国社会也有自身内在的发展特点。‎ 评价:(1)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存在巨大惰性,例如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意识形态,“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天朝上国”的心态,政治的君主专制抑制社会活力。中国近代化确实有西方冲击的作用和一定的被动性。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知识分子有觉醒,但只停留在表面,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但随着外来势力加剧侵略,中国的学习日益加深,从器物向制度、思想层面转变。西方入侵确实和中国近代社会改变具有一定同步性。西方入侵是中国近代化的外在条件,加速了中国近代化。‎ ‎(2)在肯定西方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西方冲击并非中国近代化的根本原因,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不缺乏突破的内在动力,中国发展具有自身特点和内涵,比如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王夫之、黄宗羲等人思想具有反专制的色彩;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起了中国人民不断的反封建斗争。‎ 综上所述,这一模式过于强调西方的外部冲击和中国的被动适应,是片面的。正确看待这一问题应该坚持辩证的唯物史观,既要看到历史发展的外来力量,也不可忽视内部的主观能动性。西方冲击是中国近代化的加速剂而非最终原因。材料中的观点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夸大了西方冲击的作用。历史研究要从事实出发,全面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停留在理论上。‎ 示例二:‎ 观点:西方冲击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促进作用,赞成这一模式。‎ 评价:“冲击—反应”模式认为中国传统历史发展是属于停滞的,中国社会自身是无法产生进入近代社会的动力,所以中国要进入近代社会就需要外在的力量,需要外在的“冲击”。这种模式凸显了外部的“冲击”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如材料中所指中国自鸦片战争冲击后,依然引不起足够的“反应”,于是接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巨大的“冲击”下,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一步一步向西方学习,由学习“器物”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制度”,再到五四运动时期的“思想”,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外部巨大的“冲击”——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凡尔赛和约》等事件的发生。不能不说外部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影响。从上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轨迹可以得知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国外的“冲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这种模式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示例三:‎ 观点:对上述模式表示反对。‎ 评价:因为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只是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外部因素,也只是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次要原因,不是主要原因。理由如下:‎ 一、从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只不过是刺激了清政府内部的开明官员迈向西方的实际进程。‎ 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洋务运动在中央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是在握有实权的地方督抚主持下进行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活动。如果没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洋务运动最终可能会突破“中体西用”的传统框架。‎ 二、从百日维新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只不过是百日维新发生的次要原因。‎ 百日维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形成,它们分别为百日维新的发生准备了经济、阶级和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只不过是加速了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进程而已。“冲击—反应”模式过分强调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容易导致崇洋媚外的倾向。‎ ‎[专题跟踪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怀化期末)1842年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50卷,“长技”只限于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之后他将其扩充到100卷,增加了西方政教国情等内容,如美国制度等。这一变化表明魏源(  )‎ A.主张借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 B.意识到中西方制度的差异 C.认识到鸦片战争的真正败因 D.倡导清政府进行制度变革 解析:选B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海国图志》涉及西方政治制度,而不是借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故A项错误;据材料“增加了西方政教国情等内容,如美国制度”可知魏源意识到了中西方制度的差异,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海国图志》涉及政治制度方面的内容,而不是强调鸦片战争的败因,故C项错误;维新派倡导清政府进行制度变革,而非魏源等地主阶级,故D项错误。‎ ‎2.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投考者寥寥”,而到光绪年间,随着大量“有用”之西书被翻译和引入,1874年上海“格致书院”创办时得到了李鸿章等许多官绅的捐款资助。这一变化表明(  )‎ A.传统儒学已经丧失主导地位 B.追求西学已经成为社会主流 C.“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 D.官绅阶层已经接受了西政思想 解析:选C 材料中的变化反映出西学日益受到重视,但不能据此推断传统儒学已经丧失主导地位和追求西学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中“李鸿章等许多官绅的捐款资助”,反映出“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故C项正确;材料中“李鸿章等许多官绅的捐款资助”,并不意味着官绅阶层已经接受了西政思想,故D项错误。‎ ‎3.(2018·柳州摸底)甲午战争“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也让因‘同光中兴’而恢复的自信最终丧失殆尽”。这说明(  )‎ A.“中体西用”无法挽救清朝的颓废 B.革新传统文化已成为时代主题 C.政治体制开始成为近代化障碍 D.国家兴盛的关键在于唤醒民众 解析:选A ‎ 根据材料可知,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洋务派倡导的“中体西用”无法挽救清朝的颓废,A项正确;甲午战争后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故B项错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早已成为近代化障碍,不是从甲午战争后才开始,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洋务运动的结果和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前途,国家兴盛的关键在于唤醒民众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4.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同时代的郭嵩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这些思想(  )‎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 解析:选B 冯桂芬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故A项错误;冯桂芬主张学习技术,郭嵩焘主张学习制度,都为中国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故B项正确;材料中,仅冯桂芬的思想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5.(2018·榆林一模)“前一部书把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部书把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念的人。……这些看法,虽都不科学,但却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而对封建顽固守旧分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下列相关评论正确的是(  )‎ A.作者目的在于托古改制传播西学 B.作者目的在于宣传发展儒家学说 C.两书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相互矛盾 D.书中观点得到了知识界的普遍认可 解析:选A 从材料“前一部书把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部书把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可知是对康有为的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的评价,康有为的著作是为了借助儒家文化减少宣传维新变法的阻力,故A项正确。‎ ‎6.(2018·百校联盟联考)《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一个影响较大的报纸,梁启超曾说,他在主笔该报时“记事则西多而中少,译报则政详而艺略”。这说明梁启超(  )‎ A.反对学习西方器物技艺  B.热衷于报道西方的政闻 C.注重营造维新舆论环境 D.借报刊批驳洋务派主张 解析:选C 材料中“艺略”不等于反对学习西方器物技艺,故A项错误;B项忽视了材料中“记事则西多而中少”,故B项错误;维新派创办《时务报》的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是为了营造维新舆论环境,故C项正确;维新派重在批驳反对维新变法的顽固势力而非仅仅是洋务派,故D项错误。‎ ‎7.(2018·烟台二模)严复不再使用陈旧的“体用”“道器”观念评判中西文化的优劣,而是对中西社会文化作了多方面的比较,特别指出中国人“好古”,西方人重“日进无疆”。据此可知,严复的思想(  )‎ A.奠定了革命思想的根基 B.借鉴了西方科技成果 C.促进了中西民主的结合 D.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解析:选B 严复主张改良,与“革命”不符,故A项错误;严复借鉴了西方的进化论,与材料中“西方人重‘日进无疆’”相符,故B项正确;“好古”不是民主,中西民主的结合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严复属于维新思想家,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不符,故D项错误。‎ ‎8.(2018·衡阳二模)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如图),封面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上面由副标题“LA JEUNESSE”(法语:青年)与一群讨论的青年组成;下面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头像。据陈独秀解释,设计这样的封面并非偶然。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宣传实业救国思潮 B.借媒体发动留学生 C.突出“兼容并包”方针 D.高举民主科学旗帜 解析:选D 实业救国是指兴办工业挽救民族危亡,材料信息未能充分体现,故A项错误;借媒体发动留学生更不符合新文化运动的宗旨,故B项错误;“兼容并包”是当时北大的办学方针,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一群讨论的青年体现民主精神,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头像体现科学的精神,故D项正确。‎ ‎9.(2018·渭南质检)“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都是不惊于前驱的勇士,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 B.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 C.批判封建思想不彻底 D.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解析:选D “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表明新文化运动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 ‎10.(2019届高三·河北名校联盟质检)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解析:选B ‎ ‎《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只是一篇文章,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有所传播,对中国工人运动产生了影响,但不能说明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故A项错误,B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故C项错误;宣言单纯强调工人阶级的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占中国人口多数的农民阶级的作用,说明工人阶级并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D项错误。‎ ‎11.(2018·宜宾三模)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但是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  )‎ A.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 B.丧失了领导国民革命的主导地位 C.试图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 D.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 解析:选A 据材料“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得出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故A项正确;据材料“1924年8月”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据材料“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可知没有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故C项错误;据材料“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可以反映孙中山联俄、联共的主张,表明孙中山勇于革新观念,故D项错误。‎ ‎12.(2018·惠州二模)有学者认为,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原则之一——“图难于其易(注: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避实击虚”曾经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该学者得出的结论依据可能出现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解析:选B 国民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抗击军阀和帝国主义,不能反映避实击虚,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避实击虚”,结合所学,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转战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山区,避敌主力,故B项正确;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内战,积极开展武装斗争,解放全国,故C项错误;三大改造,是改革与革命的并举,消灭私有经济,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郑州一模)从1915年到1927年,中国思想文化界爆发了一场东西方文化论战。这次论战参加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触及问题之深和延续时间之长实乃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前所未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西文化论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为中国这个东方古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但由于没有从政治、经济上彻底推毁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更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铲除封建势力的根基。辛亥革命的成果只是昙花一现。民主共和的命运会怎样?国家的出路在哪里?迫切要求人们进行思考和作出回答。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派与杜亚泉、章士钊、梁漱溟等东方文化派之间引发了这次东西文化论战。‎ ‎——摘编自谭双泉《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战》‎ 材料二 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的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他认为“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文明,正是以教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他指责新思想、新文化自西方输入,“直与猩红热、梅毒等之输入无异”。对此,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给予了反驳,陈独秀指出: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显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竞存于20世纪吗?“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章士钊、梁启超、梁漱溟等人指出,中国不应该盲目仿效“病态”的西方文明,而应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的精神文化,中国文化在精神上优于西洋文化,全世界都将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此时胡适、吴稚晖等人仍然坚持其反传统主义的西化立场。‎ ‎——摘编自李佩《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文化论战发生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西方文化论战。(16分)‎ 解析:第(1)问,根据题目导言“从1915年到1927年,中国思想文化界爆发了一场东西方文化论战”和材料一“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铲除封建势力的根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出现的时间、时代和人物,可以判断这场东西方文化论战发生于新文化运动期间,可以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组织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有两方观点,一方是杜亚泉、章士钊、梁启超、梁漱溟的东方文化派,对材料二中“吾国固有文明,正是以教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和“应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的精神文化”的观点一分为二进行评价。另一方为陈独秀、李大钊的西方文化派,对材料二中“欧洲文明,显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的观点一分为二进行评价。‎ 答案:(1)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但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民主、自由思想进一步传播或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2)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有利于更深刻的认识东西方文化;都针对当时民族危亡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办法,对后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双方都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全面、不客观,没有辩证地看待东西方文化,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 陈独秀等人: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但忽视了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不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杜亚泉等人:肯定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合理成分;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但没有否定封建文化的落后性,不利于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14.(2018·德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人物 观点 ‎1848年 徐继畬 南洋诸岛国,苇航闽粤,五印度近连西藏。汉以后、明以前,皆为弱小番部,朝贡时通。今则胥(全)变为欧罗巴诸国埔头(码头),此古今一大变局。‎ ‎——《瀛寰志略》‎ ‎1872年 李鸿章 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 ‎——《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1888年 康有为 近者洋人智学之兴,器艺之奇,地利之辟,日新月异。今海外略地已竞,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臣谓变法则治可立待也。‎ ‎——《上清帝第一书》‎ 上表为中国近代以来部分“变局”观。围绕“变局”观,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 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围绕“变局”观,自拟论题。如:根据材料“今则胥(全)变为欧罗巴诸国埔头(码头),此古今一大变局”可知,华夷观念发生变化;根据材料“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可知,在学习西方器物的态度发生变化;根据材料“变法则治可立待也”可知,学习西方制度方面发生变化。故可以得出“变局”观念下的革新推动中国近代化。其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论点进行阐述。最后,对所论述的论题作简要的总结,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的时局观不断形成,并在思想、经济、政治等领域不断推动中国向近代化方向迈进。‎ 答案:示例:‎ 论题:“变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近代中国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阐述:近代以来,英、法、美、德等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侵略扩张。中国依然固守农耕经济,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9世纪40年代,在亚洲原为中国的朝贡国陆续被迫开放,变成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徐继畬的变局观察觉到这一点。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给中国带来更为严重的冲击,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朝贡贸易体制被彻底打破,同时西方科学技术也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李鸿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以自强。19世纪80年代末,西方列强侵略进一步加深,出现了康有为所说的“合而伺我”局面。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改良维新的主张。‎ 综上所述,随着近代中西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逆转,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中国近代出现了各种变局观念。‎ ‎(“示例”仅作参考,学生可从“变局”观念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历程、趋势、行动及影响等一个或多个角度立论阐述,如“民族危机的加深推动了变局观念的形成发展”“变局观念的发展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深入”“变局观念促进了思想解放”“变局观念下的革新推动中国近代化”等,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专题七 ‎[统筹理主干]‎ 线索(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并日益完善。‎ 线索(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和实践了“一国两制”的理论。‎ 线索(三):现代中国的外交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第一次建交热潮,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彰显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并开展新型区域合作。‎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以平等的身份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社会,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昌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正以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发展,以自己的繁荣促进世界的繁荣,以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发挥着大国建设性的作用。‎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新中国的政治建构、共和国的外交风云等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复习备考时,一方面,要沿着历史长河的演变梳理中国的政治建设,将古代、晚清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有效结合起来,贯穿古今,以认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伟大意义,为当下时代的抉择做出历史注脚;另一方面,要理解共和国外交从小外交走上大外交,从小舞台走上大舞台,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明确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中国致力于做负责任的大国,继续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人类相互依存的日益加强,全球治理的重要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同,它既是当代国际关系的主题,也成为一个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和“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作为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指导原则与任务提出,表明了对全球治理的高度重视。‎ 考点一 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 拓展教材的宽度 ‎ (2018·全国卷Ⅲ)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命题者说]‎ 转换 命题视点 冷点变热点,涉及之前高考较少考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注重 唯物史观 分析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的内容,认识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的关系。‎ 隐含 社会热点 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点。‎ 解析:选C 根据材料“1956年”“中共八大”可联想到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材料中法制建设的提出说明法制建设与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相适应,C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提出加强法制建设,并未说明法制建设的制度化,A项错误。新政权的组建工作是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这与题目时间不符,B项错误。我国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是在改革开放后,与题目时间不符,D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体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显著特征是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2.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可概括为:‎ ‎(1)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法制的阶级性决定了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 ‎(2)民主法制建设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服务。‎ ‎(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要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抓好立法、司法、普法、执法与守法的每一环节,同时把民主法制建设与制度建设、人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5)立足中国国情,批判的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制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 ‎(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 ‎(4)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的阻碍;国际反华势力。‎ 考点二 共和国的外交风云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8·全国卷Ⅰ)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命题者说]‎ 历史 情境 新中国成立之前,建交条件、步骤、时机皆由自己决定的历史新情境。‎ 能力 立意 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外交与清朝、国民党政府的屈辱外交有着根本区别。‎ 家国 情怀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解析:选A 题干反映了西方国家试探与中国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可以积极争取”“不急于争取承认”“也可以等一等”,说明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A项正确。“放弃”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当时新中国还未成立,美国还未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C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于1949年10月,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2.(2016·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命题者说]‎ 经济 ‎“搭台”‎ 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重变化。‎ 政治 ‎“唱戏”‎ 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理论 联系实际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的原理与历史史实的联系。‎ 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外交情况。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故A、D两项错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较少,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转向反对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借此缓解中国面临的压力,于是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上升的情况,故B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故C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1.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原则。‎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 ‎(1)根本原因:国家和民族利益,国家政权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外交政策制定的首要目的和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2)上层建筑即国家政权的性质,特别是阶级属性(意识形态)。‎ ‎(3)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 ‎(4)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即国际形势的变化。‎ ‎3.中、美、苏“三角关系”的阶段特征及其成因 ‎(1)第一阶段 ‎①美国孤立和敌视中国。原因是美国奉行称霸世界的政策,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 ‎②中苏关系由友好到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来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中国,造成中苏关系恶化。‎ ‎(2)第二阶段 ‎①美国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是这一时期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②中苏关系严重恶化。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 ‎(3)第三阶段 ‎①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特别是在美国售台武器等问题上双方矛盾突出,其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②苏联同中国改善关系。其原因是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放弃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由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典例1] (2018·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①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②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③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④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⑤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⑥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⑦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⑧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⑨村民自治迅速发展,⑩‎ 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⑪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规范解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 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 第(1)问第一小问:“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分析 保 分 点 ‎①‎ 宋朝:惩恶扬善,道德教化 ‎③‎ 明清:宣讲“圣谕”是主要内容 ‎②‎ 宋朝为民间组织 ‎④‎ 明清时期由地方政府组织推行 高分点 ‎②④‎ 考生在回答此问时,往往会分别列举宋代和明清乡约制度的相关内容,很容易忽视乡约制度的变化,即由什么到什么,从而导致失分。在组织答案时,要特别注意求答语的指向,而不能仅仅依靠材料简单归纳 第(1)问第二小问:“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分析 保分点 ‎①④‎ 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⑤‎ 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高分点 ‎⑤‎ 经济的稳定、人伦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社会治理 回答本问时,一是要注意回归“主题”——基层社会治理,二是要注意条理,即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层面去认识和理解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这样就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条理清楚的好印象,得高分 第(2)问:“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分析 保分点 ‎⑦‎ 救亡图存,说明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 高分点 ‎⑥‎ 时人的认识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隐含了“西方民主思想在国内的传播”这一背景 ‎⑧‎ ‎1909年,这一时间信息定位于清朝晚期,此时清政府为自救,开展了自上而下的“新政”‎ 认知的深度和视野的宽度是回答本问的关键。答题时一是要把握现象背后的本质,二是要回归历史现场拓展视野,方能得高分。因此,阅读材料不要局限于材料本身,依托材料发散思维是关键 第(3)问:“村民自治的意义”分析 保 分 点 ‎⑨‎ 乡村治理的创新 ‎⑩‎ 健全了国家治理体系 ‎⑪‎ 推动了基层民主建设 高 分 点 回答本问时要注意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日益完善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有助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 ‎(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背景: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意义: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典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新时期中国重大外交事件(部分)‎ 时间 事件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0年 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4年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 ‎1988年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 ‎1991年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6年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4年 派遣警察部队赴海地维和 ‎2008年 派出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 ‎2011年 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2016年 举办G20杭州峰会 综观大事表中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规范解答]‎ 第一步:材料分类、化大为小——提炼观点 本题为观点论证题,作答的关键在于明确论题。解题的技巧是对所给材料中的重大事件进行分类,从而提炼出论题。‎ 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合作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派遣警察部队赴海地维和;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等 中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合作组织活动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派出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举办G20杭州峰会 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第二步:亮明观点,列举史实——条理作答 示例一:‎ 论题: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合作。‎ 阐述:自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1980年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1984年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1996年中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平利用原子能,为防止核扩散发挥重要作用;1988年,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全球经济贸易合作,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 因此,中国以联合国为舞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示例二:‎ 论题:中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阐述:新时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世界和平;1980年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为全世界裁军工作做出表率;1984年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1996年中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平利用原子能,为防止核扩散发挥重要作用;1988年,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2001年中国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强区域政治经济合作,维护区域和平与稳定。‎ 因此,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专题跟踪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重庆三模)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 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意味着人民当家做主新时代的到来 解析:选A 在重大节日突出“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使之“合法化、神圣化”,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A项正确;B、D两项的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与之后重大节日突出国家形象符号无关,故B、D两项排除;材料中的措施与国际影响力无关,故C项排除。‎ ‎2.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越剧、沪剧、话剧、相声、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做主的主题。这是为了(  )‎ A.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造舆论氛围 B.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 C.庆祝朝鲜战争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 D.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解析:选B 1953年夏提出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53年下半年”“宣传人民当家做主”可知,1954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故B项正确;朝鲜战争为国内的发展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并非人民当家做主,故C项错误;1953年“一五”计划刚刚开始,“重大成就”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3.(2019届高三·德州统考)新中国某法律规定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指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该法律承认多种所有制并存,同时也明确“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这部法律是(  )‎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5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解析:选B 根据材料“新中国某法律规定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指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该法律承认多种所有制并存”,这与1954年宪法的内容相符,故B项正确。‎ ‎4.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 A.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B.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 C.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D.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解析:选A 材料中体现的是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肯定,即肯定人权,故A项正确;材料跟人文主义精神无关,而且人文主义不是中国的一贯追求,故B项错误;材料保证公民的权利,没有呈现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故C项错误;主权在民是公民拥有对主权的使用权,材料呈现的是对个人权益的尊重,故D项错误。‎ ‎5.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有人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选B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共领导的其他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中“群众路线”不符,故A项错误;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己选举基层领导的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和人民当家做主,故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选举代表,代替民众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自治制度,故D项错误。‎ ‎6.(2018·山西六校联考)2001年,海峡两岸达成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这反映出(  )‎ A.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B.通过协商解决了香港问题 C.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解析:选C 材料体现不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的是大陆与台湾,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可知两岸达成直航,密切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台湾当局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故D项错误。‎ ‎7.1952年4月,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这一外交思想(  )‎ A.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B.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D.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 解析:选C 1952年新中国依然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且由材料“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说明当时中国依然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首次提出,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当时新中国在坚持“一边倒”的前提下,积极谋求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故C项正确;全方位多边外交是在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8.(2018·资阳三模)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美国捏造谎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大力制造他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怀疑。符合此次会议主旨的是(  )‎ A.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C.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 D.为港澳回归寻求国际支持 解析:选C “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表明是亚非会议,在这次会议之前就已经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项错误;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指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故B项错误;亚非会议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故C项正确;亚非会议与港澳回归无关,故D项错误。‎ ‎9.(2018·保定摸底)1971年前10个月,尼日利亚、科威特、喀麦隆、圣马力诺、奥地利、比利时、伊朗等9国先后与中国建交。该局面的出现(  )‎ A.得益于中美关系正常化 B.说明了世界多极化的出现 C.取决于中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D.有助于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解析:选D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在这些国家与中国建交之后,故A项错误;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B项错误;1971年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生产力发展缓慢,故C项错误;中国与上述9国建交,得到其支持,这有助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故D项正确。‎ ‎10.(2018·石家庄二中期中)下列图片反映出(  )‎ A.中国重视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B.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外交发展 C.外交政策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D.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解析:选C 加拿大属于北美洲,不属于拉丁美洲,故A项错误;“1973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了极大地阻碍,故B项错误;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毛主席提出“一条线、一大片”,题目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外交政策调整的成效,故C项正确;在外交中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了话语权,此时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大受影响,D项表述言过其实。‎ ‎11.(2018·云南一模)1979年邓小平访美,在卡特总统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之后,就在讲话中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这意味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  )‎ 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C.在联合国里友好合作 D.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 解析:选B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表明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故B项正确。‎ ‎12.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18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1.47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这一行动表明我国(  )‎ A.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 B.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 C.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D.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解析:选D 我国是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不是主导,故A项错误;维和行动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不是新型区域合作,故B项错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无关,故C项错误;我国参与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平,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河南八市测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正德十一年,葡萄牙人用廉价的商品如镜子、别针、干果、胡椒、香料等换取中国人的茶、生丝、瓷器、绸缎以及黄金、宝石、珍珠等贵重物品,获利可达二十多倍,故葡人趋之如鹜,这些贸易均未得到中国政府准许,属于走私贸易。葡萄牙使团通事火者亚三通过贿赂武宗宠臣江彬,得以陪侍向喜玩乐的武宗,亚三依仗武宗宠溺甚为骄横不法。留在广东的葡人,则“筑室立寨,掠买良民,为久居计”。正德十五年底,御史丘道隆首请逐葡使臣,御史何鳌亦提出尽驱葡人的建议:“乞悉驱在澳舶及番人潜居者,禁私通,严守备,庶一方获安。”此疏得到允准。葡萄牙利用“兵械独精”、“海外诸番无敢与抗”的军事优势,于嘉靖二年(1523年)发动西草湾之役,明军奋力抵御,杀敌35人,生擒42人,大获全胜。西草湾之役给葡萄牙人以沉痛打击,是中国人民在反抗殖民者历史上取得的第一次辉煌的胜利。‎ ‎——摘编自李为香《葡萄牙侵占澳门的历史回顾》‎ 材料二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总理代表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而澳门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得以保留并延续。‎ ‎——摘编自《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8~200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葡萄牙侵占澳门的历史背景及手段。(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澳门回归的意义。(13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 葡萄牙人用廉价的商品如镜子、别针、干果、胡椒、香料等换取中国人的茶、生丝……获利可达二十多倍”“贿赂武宗宠臣江彬,得以陪侍向喜玩乐的武宗”等信息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些贸易均未得到中国政府准许,属于走私贸易”得出走私贸易;根据材料一“葡萄牙使团通事火者亚三”得出派遣使臣;根据材料一中的“通过贿赂武宗宠臣江彬,得以陪侍向喜玩乐的武宗”得出贿赂官员;根据材料一“葡萄牙利用‘兵械独精’、‘海外诸番无敢与抗’的军事优势,于嘉靖二年(1523年)发动西草湾之役”得出发动战争。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葡萄牙海外贸易发展快;与东方贸易获利巨大;明朝政治腐败,沉浸在盛世迷梦之中。‎ 手段:走私贸易,派遣使臣,贿赂官员,发动战争。‎ ‎(2)意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保持了澳门的繁荣、稳定,并使其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得以保留并延续;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14.(2018·滨州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普通护照的演变 ‎1949~‎ ‎1958年 护照中的外文先后有法文、英文、俄文标识。护照号码多为6位印刷号码,护照签发量不大,多前往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1959~‎ ‎1978年 逐渐将护照中的俄文改为法文,外文为英文、法文两种文字。护照开始增加简单防伪特征,如水印、凹版印刷等。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护照制度建设基本处于停滞阶段 ‎1978~1990年 这一时期护照将之前护照中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文字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护照号码也逐渐升至7位数号码,新中国迎来了公民因私出国的第一个高潮。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签证条例》,才有了专门的法律规定护照的颁发管理 ‎1990~2000年 中国护照逐渐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护照标准设计,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护照号码也由7位升为9位 ‎2000年以后 普通护照签发数量又迎来一次新的高潮,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200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对申领护照的当事人和相应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等作了详尽规定。2012年5月启用电子护照,我国护照签发已迈入全数字化的新时代 ‎——据李悦勤《中国普通护照的演变与发展探析》等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护照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 解析:‎ 首先根据以上材料,围绕我国护照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如:护照签发的数量由少变多(护照号码由6位到7位再到9位,签发数量的高潮);因私护照所占比重增大(20世纪60、70年代因私护照几乎为零,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私护照不断增多);护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防伪手段、电子护照);护照的管理更加规范(护照制度建设基本停滞、护照条例、护照法)。再结合史实说明这种变化趋势形成的历史原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答案:趋势一:护照签发的数量由少变多(护照号码由6位到7位再到9位,签发数量的高潮)。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比较封闭,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政治上强调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公民出国受到严格限制,同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有限,护照签发量不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观念发生改变;政治上中国逐步实行全方位外交,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多,对外联系日益增多,涌现了出国热潮,使护照签发数量剧增。‎ 趋势二:因私护照所占比重增大(20世纪60、70年代因私护照几乎为零,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私护照不断增多)。‎ 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比较封闭,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政治上强调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公民出国受到严格限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观念发生改变,自费留学、出国旅游等日益增多,公民因私出国逐渐增多。‎ 趋势三:护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防伪手段、电子护照)。‎ 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对护照的制作成本投入也相应增加;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对外开放,特别是留学、探亲、旅游等因私出国潮的涌起,持用伪假护照现象增多,为预防犯罪行为,护照的防伪手段也应不断提高;为使出入境更加便捷。‎ 趋势四:护照的管理更加规范(护照制度建设基本停滞、护照条例、护照法)。‎ 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重点在发展经济,各项制度建设并不完善;“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错误导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改革开放以后,拨乱反正,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随着护照签发数量的增多,护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加,需要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 趋势五:护照的对外交往范围在不断扩大(苏联东欧、俄文改为法文、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历史原因:20世纪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 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大多前往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20世纪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20世纪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道路。‎ 专题八 ‎[统筹理主干]‎ 线索(一):1949~1956年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 线索(二):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1971年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 线索(三):1978年至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 线索(四):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技教育发展,中国的科技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迅猛的发展,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文学艺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具有阶段性、多样性、人民性的鲜明特点;教育发展经历了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到新时期教育的复兴,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教兴国”战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体制从建立到变革,已经走过60余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回首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总结其间的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新中国的工业化路径、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人民教育的发展之路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在复习备考时,首先要重点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尤其是“一五”计划的实施,认识“一五”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其次,要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世界视野中的改革进行对比,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独特性,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最后,结合人民教育发展的历程,认识教育作为孕育和推进人类文明、社会变革的“生命源”,作为构建新的国民素质和科技创新工程的奠基工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改革的复杂局面开始逐步显现,社会快速转型期出现的社会巨大变化发生在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这些变化在速度、广度、深度、难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围绕当今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一带一路”、大气环境治理与低碳发展,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等),理解“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的新变化,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 考点一 新中国的工业化路径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8·全国卷Ⅱ)右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2.(2018·全国卷Ⅰ)如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命题者说]‎ 命题情境 鲜活 均以漫画作为命题材料,人物形象生动,信息更直观。‎ 高考热度 不减 均考查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一五”计划。‎ 价值观念 引领 一是突出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二是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解析:1.选B 漫画以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为焦点,体现了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B项正确。A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中“量布做新衣”的信息不符。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与漫画中“1956年”的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不是漫画的主旨且与史实不符。‎ ‎2.选D 材料反映了1953年资源勘探队进深山开采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D项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A项时间不符。“开始”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考法(二) 挖掘认知的深度 ‎3.(2016·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命题者说]‎ 逆向思维 减少住宅建设、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的目的是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即扩大积累率,为工业建设服务。‎ 家国情怀 国家独立富强的必要条件:工业化。‎ 解析:选A 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一五’计划期间”,二是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这说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在了生产领域,这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选A项。B项本身与材料矛盾,排除。C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未反映深层原因,排除。D项与材料矛盾,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发展,故排除。‎ 考法(三) 拓展教材的宽度 ‎4.(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命题者说]‎ 中外关联 中、美、英三国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理性认识 不要被数据所迷惑,要注意中国自身的纵向比较,高速度数值的前提是新中国的工业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展开的。‎ 解析:选A 本题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新中国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A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故B、D两项说法错误;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出现于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横展纵深提能]‎ ‎1.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借鉴与创新 借鉴 创新 社会经 济制度 建立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 工业化 建设 开展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来保证工业发展 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 经济 结构 与体制 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注意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中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一五”计划,立足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思想。选择这一战略,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有其自身的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 ‎(1)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有一个历史的传承过程。‎ 中国走向现代化,是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从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再到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民族工业的举措,说明发展重工业生产,改变中国经济的落后状况,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条主线。“一五”计划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正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新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的经济是从旧中国那里接过来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没有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到了1952年年底,尽管国民经济经过三年时间得到相当的恢复,但是现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还只占43.1%,在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的产值只占35.5%。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十分落后和经济总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重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非凡。因此,要想大力发展轻工业,要使工业给农业以更大的支持,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迫切需要,就必须优先建立和发展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机械制造、能源、交通等重工业。‎ ‎(3)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依靠和学习苏联发展自己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之时,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并对立的时期。当时中国出于经济建设、外交便利及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也必然趋向于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此外,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本身也对我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示范效应。‎ ‎(4)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需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在政治上孤立新中国,在经济和技术上封锁新中国,致使新中国无法通过正常的国际经济交往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并取得援助。朝鲜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公开武装对抗。在这种严峻险恶的国际环境下,新中国必须尽快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摆脱对外部的依赖,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国防上的现代化。‎ 考点二 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4·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命题者说]‎ 回归 历史现场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时期。‎ 把握 历史概念 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建立 历史联系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开展,使城镇和工矿区人口猛增,这急剧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量,粮食供给矛盾严重,粮食计划供给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 解析:选B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粮食供应进行宏观统筹、计划管理,这对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选B项。材料信息与A项没有必然联系;当时中国并没有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故排除C项;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于1952年底,故排除D项。‎ 考法(二) 拓展教材的宽度 ‎2.(2014·全国卷Ⅱ)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命题者说]‎ 历史背景 ‎“一五”计划期间,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施,粮食购销形势严峻,粮食市场开始动荡。‎ 历史概念 ‎“统购统销”: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历史解释 将农民的经济生活纳入国家的计划管理体制。‎ 解析:选C 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于1952年完成,A项错误;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与农村政权建设关系并不大,B项错误;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说明国家将粮食的统购统销纳入到了计划体制之中,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C项正确;国家控制粮食市场有利于工业化建设,但与劳动力资源无关,D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1.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 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国家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1)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 ‎(2)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 ‎(3)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 ‎(4)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 ‎3.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过程 萌生阶 ‎(1949年10月~1950年6月)‎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划生产的轨道 初步形成阶段(1950年6月~1952年8月)‎ 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业、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 基本形成阶段(1952年9月~1956年12月)‎ ‎1952年1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4.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 ‎(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外国经济侵略与长期不稳定状态,使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条件极为落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在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 ‎(2)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一五”计划实施后,大批农民进城,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人口不断增加,生活物资供不应求,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供应更是匮乏,不法商人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就得对基本生活必需品进行较为合理的分配。‎ ‎(3)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联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始国、受益国、输出国。我们知道,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靠计划经济体制,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其成绩让世界震惊,直至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各国对这一体制大多持肯定态度。‎ ‎(4)战争年代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影响。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举办的各类经济,实际上是带有强烈的计划体制色彩的,这一点也深刻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经济体制的选择。‎ ‎(5)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传统理解,同旧制度决裂的思想反映,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等,也是促使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环境和重要原因。‎ ‎5.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作用 ‎(1)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2)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考点三 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8·全国卷Ⅲ)‎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命题者说]‎ 注重 时空观念 以1982年和1988年两个时期乡镇企业行业分布为切入点。‎ 隐含 社会热点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强调 历史解释 分析表格中乡镇企业行业分布的变动,认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 解析:选A 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的领域多元化,农业类企业减少,而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类增长很快,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城市与乡镇的联系,B项错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初步确立,与题目时间不符,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乡镇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没有反映工业结构的变化,D项错误。‎ 考法(二) 拓展教材的宽度 ‎2.(2017·全国卷Ⅰ)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命题者说]‎ 回归 基础知识 考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 强调 以史为鉴 以罗斯福新政为案例,为经济体制改革助力。‎ 思想是 行动指南 解放思想,打破思想认识的束缚,厘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解析:选C 由题中关键信息“1990年”“计划与市场”‎ 可知,此时我国正处于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此可知C项正确。材料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而不是肯定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模式而不是经济全球化问题,排除B项;该报告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目的在于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D项不是该报告的主旨,排除。‎ 考法(三) 延展知识的长度 ‎3.(2016·全国卷Ⅲ)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命题者说]‎ 注重 时空观念 ‎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1975年,“文化大革命”后期。‎ 强调 对比发现 不同时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所反映的经济体制的不同。‎ 切合 史学前沿 新的时代背景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何创新、与时俱进。‎ 解析:选A 题干中农业种植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国家也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B、C、D三项。‎ ‎[横展纵深提能]‎ ‎1.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 ‎(1)内容 ‎①首先在农村推行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行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2)特点 ‎①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或者是与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的。‎ ‎②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③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④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即在制度的设计和变迁过程中,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 ‎(1)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 ‎①特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表现: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 ‎①特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 ‎②表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20世纪90年代“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来 ‎①特点: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表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 考点四 人民教育的发展之路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7·全国卷Ⅲ)右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命题者说]‎ 独特的 命题视角 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创设情境,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的新气象,即农民对知识的渴望。‎ 鲜活的 命题素材 图片史料,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时代气息。‎ 解析:选C 《婆媳上冬学》是新中国扫盲教育的真实写照,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故C项正确。文人画注重写意,与材料作品风格明显不符,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西方流行现代主义,与材料作品风格不符,B项错误;材料中作品描述的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不是作者的艺术想象,D项错误。‎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2.(2017·全国卷Ⅱ)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命题者说]‎ 隐含 社会热点 ‎1977年恢复高考,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注重 知识联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任务,而科技又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人才的助推,这就促使了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 解析:选C 材料中高校在校生总数的增长,是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这体现人才选拔制度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要,故C项正确;题干无法判断出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否得到解决,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排除B项;高等教育并没有普及,D项说法错误。‎ 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 ‎3.(2015·全国卷Ⅱ)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命题者说]‎ 回归 历史现场 新中国成立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西方国家对新中国所采取的军事、经济上的封锁;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体现 国家意志 突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为巩固国家政权和经济建设的作用。‎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当时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故出现了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D项正确。‎ ‎[横展纵深提能]‎ 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四次转折 ‎1.第一次转折: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我国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2.第二次转折:实现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这是教育工作重点的转移,是教育地位作用的提升,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 ‎3.第三次转折:实现教育为计划经济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转变。这是教育体制的转型和创新,我国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4.第四次转折:实现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这是教育发展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教育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这个转变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典例1] (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①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②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③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④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⑤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⑥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⑦“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⑧“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规范解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 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 第(1)问第一小问:“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分析 保分点 ‎①‎ 雍正时期,禁止地方开矿 ‎⑤‎ ‎19世纪70年代,允许部分地区开矿 高 分 ‎②‎ 获利多的矿产,由官府控制 点 ‎④‎ 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不准洋人代办 回答此问时,考生一般只是答出清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的政策,而没有用概括性的语言归纳出政府(官府)在其中的作用,如果联系教材中古代和近代中国对待工商业的政策进行回答,则会使答案增色添彩 第(1)问第二小问:“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原因”分析 保 分 点 ‎①‎ ‎“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 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 ‎③‎ ‎“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多”‎ 列强的经济侵略 ‎④‎ ‎“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高 分 点 ‎②‎ ‎“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严加控制”‎ 政府谋取矿利,重农抑商 ‎④‎ ‎“借用洋器洋法”‎ 洋务运动的推动 ‎“政府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谋取矿利”“洋务运动的推动”这都是隐性信息,是在材料现有信息的基础上归纳而出,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发散思维,联系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信息,全面归纳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分析 保 分 点 ‎⑥‎ 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满足工业建设的需要 ‎⑦‎ 将矿产的普查列入国家发展计划 ‎⑧‎ 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高 分 点 联系教材内容可知,新中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化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尽管有苏联的援助,但很大程度上还是自力更生的结果,因此我国的工业化还具有“独立自主开发”的特点。答出了这一点,也就明确了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之一 第(2)问第二小问:“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意义”分析 保分点 迁移教材中“一五”计划的意义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高分点 ‎“一五”计划体现了新中国举国家之力主动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气魄和力量,矿业政策反映出国家工业化的宏伟蓝图,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回答此问时,考生往往会忽略前提条件“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从制度层面宏观对比是本设问的高分瓶颈,平时训练一定要注重这种比较思维的养成 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 ‎(1)差异:‎ 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 ‎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 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典例2] (2015·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1950年 ‎1995年 ‎2000年 ‎2008年 元旦 ‎1‎ ‎1‎ ‎1‎ ‎1‎ 春节 ‎3‎ ‎3‎ ‎3‎ ‎3‎ 劳动节 ‎1‎ ‎1‎ ‎3‎ ‎1‎ 国庆节 ‎2‎ ‎2‎ ‎3‎ ‎3‎ 星期日 ‎1‎ ‎1‎ ‎1‎ ‎1‎ 星期六 ‎-‎ ‎1‎ ‎1‎ ‎1‎ 清明节 ‎-‎ ‎-‎ ‎-‎ ‎1‎ 端午节 ‎-‎ ‎-‎ ‎-‎ ‎1‎ 中秋节 ‎-‎ ‎-‎ ‎-‎ ‎1‎ 表中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规范解答]‎ 第一步:化大为小,发现问题,找准适合自己的论证角度 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对传统节日进行假期安排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热点。有了法定假日,国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审视传统节日,发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文化理念,也可以提高国民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问题一 法定假日有增多的趋势 问题二 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 问题三 小长假出现和增多 第二步:由表及里,联系所学,思考问题背后蕴含的历史依据 问题一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5年,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成为法定假日增加的基础和推动力。国家法定假日的增加,也表明我国政府十分关心和注重民生,使社会福利不断提高 问题二 ‎1950年至2000年,我国法定的传统节假日只有春节,2008年又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假日增加的趋势,说明政府和人民更加重视对我国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问题三 从经济角度分析,2000年增加了劳动节和国庆节两个黄金周的小长假,2008年虽然将劳动节由3天缩减为1天,但却增加了清明、端午和中秋节,虽然只有1天假期,但可与周六、周日连休形成3天的小长假,这方便和鼓励了人们外出旅游,从而拉动假日经济,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三步:亮明论点,组织论据,采用规范格式作答 示例一:‎ 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示例二:‎ 趋势: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 原因:政府重视传统文化习俗;增强民族和家庭凝聚力;弘扬传统美德;与国际接轨、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提高国际声誉。‎ 示例三:‎ 趋势:小长假出现和增多。‎ 原因:小长假方便和鼓励了人们的外出旅游,有利于刺激消费、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协调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从而拉动假日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专题跟踪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洛阳三模)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  )‎ A.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破坏 B.农村社会变革成效有限 C.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 解析:选C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故A项错误;1956年,完成了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错误;材料中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减少,是因为“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不断发展,工业比重不断增加,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故C项正确;材料中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依然居半数以上,不能体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故D项错误。‎ ‎2.下图为1953至195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变化反映出我国(  )‎ A.人民生活已得到重大改善 B.国民经济的比例趋于协调 C.国家的战略决策富有成效 D.综合国力已接近发达国家 解析:选C 图中反映的是1953~1957年国内生产总值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GDP的增长只能反映国内经济的发展情况,人均GDP才能体现人民生活改善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经济比例的情况,故B项错误;1953~1957年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经济总量的逐年增长说明了“一五”计划这一国家战略决策富有成效,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和发达国家对比的数据,因此无法判断综合国力是否接近发达国家,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3.(2018·福州二模)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这主要是因为(  )‎ A.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B.民生商品供应充足 C.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 D.三大改造成就初显 解析:选A 该时期国家采取统购统销的政策,对物价进行了国家调整,故A项正确;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调整,但物资供应紧张,国家采取计划对物资进行分配,故B项错误;苏联等国的援助是物价相对稳定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对物价进行调整,而不是三大改造的成就,故D项错误。‎ ‎4.(2018·马鞍山三模)‎ 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提出: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这一思想(  )‎ A.促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B.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C.摆脱了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 D.契合中共八大制定的经济方针 解析:选D 1953年9月,正式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直到改革开放,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后,国家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故C项错误;题干中“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符合中共八大的既反保守的思想,题干中“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符合中共八大的又反冒进的思想,故D项正确。‎ ‎5.“卫星满云霄,一个更比一个高”右图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国科技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B.新中国已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C.政治活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 解析:选C 据材料“中稻亩产52 599斤”,可知主要描述的是“大跃进”运动,与中国科技水平无关,故A项错误;1984年国家正式宣布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与材料中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1958年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材料中“卫星满云霄,一个更比一个高”可知受到总路线的影响,故C项正确;“大跃进”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故D项错误。‎ ‎6.(2018·潍坊二模)1961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的方法。这一政策旨在(  )‎ A.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 B.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D.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 解析:选C 据时间“1961年”可知当时仍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故A项错误;据材料“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可知调整对象是整个北京高校,不单指与工业相关的学校,故B项错误;1961年中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结合材料可知是调整高校规模以缓解经济困难,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调整学校的办校规模而不是高校的学科,故D项错误。‎ ‎7.(2018·大同二模)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曾提出“诱致性制度变迁”‎ 的经济规律,指的是现行制度的变更与替代,或者新制度的创设,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C.经济特区的创立 D.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 解析:选D 据材料“新制度的创设,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和“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可知该制度由民间而非政府,由自发而非计划组织。A、B、C三项都是由政府制定实施的,排除;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由四川、安徽的农村自发的展开,故D项正确。‎ ‎8.(2019届高三·皖南八校联考)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建立新的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这说明此决策(  )‎ A.旨在扩大对外出口贸易范围 B.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有利于带动工农业经济发展 D.保证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解析:选C A、D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在199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建立新的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可知,此决策有利于促进当地工农业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 ‎9.(2018·青岛二模)1986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1995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迁反映了(  )‎ A.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B.对外开放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解析:选A 从1986年纺织厂破产时的痛哭到1995年的掌声,这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故A项正确。‎ ‎10.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了以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为团长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赠给客人,这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大轰动。此举实则体现了(  )‎ A.中美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B.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方向 C.两极格局解体推动中美交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解析:选B ‎ 中美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是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故B项正确;两极格局解体是1991年的苏联解体,故C项错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故D项错误。‎ ‎11.(2018·南充三模)1998年6月,国务院决定,党政机关停止实行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7月1日,在中国一直延续实行的住房福利制宣告结束。此改革(  )‎ A.实际上有所减弱社会公平 B.适应了市场经济需要 C.摆脱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改变了按劳分配原则 解析:选B 停止分配福利住房制度与社会公平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福利住房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划经济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国务院对此进行了改革,即这次改革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故B项正确;C项属于过度推论,故C项错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分配制度仍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故D项错误。‎ ‎12.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约有人口5.5亿,全国文盲占人口总数的80%。到1978年,青壮年文盲率已经下降到5%。1949年全国平均每万人中有大学生2.2人,1978年上升为8.9人。以上现象的变化得益于(  )‎ A.义务教育的普及 B.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C.希望工程的推动 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解析:选B 义务教育的提出是在198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文盲数量下降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反映出中国国民教育的发展,故B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希望工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是在1995年,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届高三·滨州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1950年6月国家开始着手编制经济发展计划。1951年中财委即试编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粗略的纲要。1952年,经济形势好转,党中央决定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并成立以陈云为核心的领导小组,组织“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6月,“一五”计划的第二次编制宣告完成。8月,访苏代表团就“一五”计划同苏联交换意见。苏联同意帮助中国设计一批企业并提供所需的设备、贷款等,同时答应派些专家帮助中国建设。1952年底,陈云根据苏方的建议,对“一五”‎ 计划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编制,但仍不令人满意。按照预定的时间,“一五”计划应该进入实施阶段了。1954年初,毛泽东要求对“一五”计划重新编制,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对“一五”计划草案审议并原则通过。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了“一五”计划。‎ ‎——摘编自人民网《“一五”计划编制始末》‎ 材料二 1953年9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毛泽东专门讲了一段如何看待“施仁政”的问题。他说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 ‎——摘编自杨树标等《当代中国史事述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编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五”计划指导方针的认识。(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950年6月国家开始着手编制经济发展计划”可知起步较早,根据材料一“1952年底,陈云根据苏方的建议,对‘一五’计划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编制……1954年初,毛泽东要求对‘一五’计划重新编制”得出不断修改完善,边制订边实施,根据材料一“访苏代表团就‘一五’计划同苏联交换意见”可知得到苏联的帮助;第二小问,结合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是我国的经验不足,与苏联有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随着经济的好转不断地调整。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毛泽东的“施仁政”的思想可知“一五”计划从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同时“一五”计划注重内部的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因此“一五”计划总的方针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答案:(1)特点:国家高度重视,着手比较早;不断修改完善,边制订边实施;得到苏联的帮助。‎ 原因: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巩固新生政权需要有计划的发展经济;经验不足;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经济形势好转促进了编制的进程。‎ ‎(2)认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是施大仁政。“一五”计划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符合人民的当前利益,是施小仁政。指导方针正确处理了两者的关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1987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1978年 ‎1984年 ‎1987年 农业 粮食(百万吨)‎ ‎304.77‎ ‎407.31‎ ‎420.41‎ 棉花(百万吨)‎ ‎2.16‎ ‎4.19‎ ‎6.25‎ 油料作物(百万吨)‎ ‎5.21‎ ‎11.91‎ ‎15.25‎ 甘蔗(百万吨)‎ ‎21.11‎ ‎39.51‎ ‎46.85‎ 工业 煤(亿吨)‎ ‎6.18‎ ‎7.89‎ ‎9.20‎ 原油(百万吨)‎ ‎104.05‎ ‎114.61‎ ‎134.00‎ 电力(十亿千瓦)‎ ‎256.60‎ ‎377.00‎ ‎496.00‎ 钢(百万吨)‎ ‎31.78‎ ‎43.47‎ ‎56.02‎ ‎——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 表格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多种信息,提取至少两条信息并以史实说明。(要求:信息提取准确,运用史实恰当,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材料中所展现的是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关数据。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提取有关信息:分析表格中农业部分,不难发现从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业方面的各种农作物产量逐年攀升,提取信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粮棉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结合所学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进行说明;分析表格中工业部分,可以得出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工业方面的数据迅速上升,提取信息——1984年以后,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结合所学从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进行说明;也可从整体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提取信息——1978年后,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取得巨大成就,结合所学进行史实说明即可。‎ 答案:信息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粮棉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说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信息二:1984年以后,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说明:农村改革成功推动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促进了工业发展。‎ 信息三:1978年后,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取得巨大成就。‎ 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历史性转折;党和国家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改革开放促进国力迅速提升。‎ ‎ 板块自修课 中国近现代史“通史融会”与“中外关联”‎ ‎(一)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的社会转型 政治上 瓜分狂潮,从“天朝上国”到亡国亡种的空前危机;民族觉醒,从变法维新到辛亥革命的救亡图存之路 经济上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国家在特权维护下的经济掠夺;实业救国,在夹缝中艰难发展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文化上 经世致用,在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终结;三民主义,在民主共和的旗帜下传播 ‎1.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剧 ‎(1)国际背景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殖民地。‎ ‎(2)瓜分狂潮 ‎《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列强在19世纪末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侵略,美日乘机加紧侵略中国,并成为在中国争夺的主要对手,而日本成为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2.中国的转型 ‎(1)民主政治的发展 ‎①晚清政府的政治改革:‎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提出了开国会、设议院的改革主张。统治阶层中以光绪皇帝为核心,决心改革,但是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破坏,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20世纪初,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清王朝开始了“立宪”改革(清末新政),企图消除革命运动。‎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革命——辛亥革命:‎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随后成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 ‎③中央集权的削弱:‎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地方督抚势力增强,地方分离倾向开始形成。‎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局面形成,进一步推动了地方势力的壮大。‎ 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社会秩序失控,最后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初步发展:《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②“短暂春天”: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3)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①维新思想:甲午中日战争后,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主张,中国向西方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 ‎②三民主义:《辛丑条约》签订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彻底清算儒家传统文化,使中国向西方学习上升到思想层面。‎ ‎(4)社会生活的变迁 ‎①中华民国成立后,强制剪辫,禁止缠足,提倡平等的生活习俗,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新文化运动期间,倡导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妇女解放,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变革。‎ ‎3.对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四点规律性认识 ‎(1)推动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转型的动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严重的民族危机,另一个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决定了中国人民的两大诉求:第一是民族独立,第二是民主富强。‎ ‎(2)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本质上是向近代化迈进,政治上体现为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体现为工业化、市场化;思想上体现为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生活上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舞台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在政治上发动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经济上掀起了实业救国浪潮;思想上发动了新文化运动,这些事件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4)这一时期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已经孕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可以说这一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选择题 ‎1.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一论述(  )‎ A.表明了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的态度 B.表现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的反应 C.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现实 D.揭示了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的心态 解析:选C 鸦片战争后和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政府对外国侵略者并没有完全屈服,故A、B两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故C项正确;武昌起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的活动,与“民族战争的失败”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重庆调研)清政府在1893年正式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之后十年又陆续出台措施给予华侨投资以国民待遇,对华侨富商授予一定官职功名。这些举措(  )‎ A.意在分化民主革命力量  B.有利于近代工商业发展 C.适应了近代化外交要求 D.加强了清王朝统治基础 解析:选B 由材料“清政府在1893年正式承认海外华人归国”可知民主革命尚未对中国造成影响,故A项错误;“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之后十年又陆续出台措施给予华侨投资以国民待遇,对华侨富商授予一定官职功名”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清政府的措施不属于外交的举措,故C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的做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故D项错误。‎ ‎3.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包括《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  )‎ A.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 B.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 C.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D.突变和渐变交错地进行 解析:选A ‎ 从书名的时间可以看出书名与战争有关,故A项正确;政体改革从维新变法开始,故B项错误;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与材料中的战争不符,故C项错误;突变和渐变交错进行与材料强调时代变迁与战争的影响不符,故D项错误。‎ ‎4.(2018·宿州一模)在1860~1916年,社会领导阶层不仅来自新旧士绅,也来自新知识分子。后者大约为前者的十倍。1905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来自新知识分子者较少,到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新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了士绅而为社会的领导阶层。这种现象在本质上反映了(  )‎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推手 B.阶层变动源于经济结构变化 C.政治制度变革制约社会演进 D.封建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解析:选B 材料说的是社会阶层变动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而不是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故A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知识分子阶层逐渐取代了士绅而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故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社会阶层变动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而不是政治制度变革和社会演进的关系,故C项错误;封建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D项错误。‎ ‎5.(2018·赣州期末)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舆论对世界形势的描绘。据此合理解释是(  )‎ 记述 出处 夫今日泰西大局……绝似周末战国形势:时局又与春秋相仿 ‎1898年《申报》‎ 彰彰西报,日将瓜分之谣;渺渺中州,将踵波兰之辙 ‎1898年《知新报》‎ 居此有强权无公理,与帝国主义之民族相遇,安所往而不居劣败之数耶 ‎1906年《通学报》‎ 协约者,战争之新法也,强国之战弱国也 ‎1907年《外交报》‎ A.维新变法时期国人华夷观念开始动摇 B.近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前途深感绝望 C.近代中国人开始探索和了解世界形势 D.民族危机加深推动国人关注世界局势 解析:选D 早在鸦片战争时期传统的华夷观念就开始受到了冲击,故A项错误;表格信息多为对国际时局的分析,故B项错误;早在鸦片战争时期,我国就开始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夫今日泰西大局……绝似周末战国形势”“渺渺中州,将踵波兰之辙”“有强权无公理”“协约者,战争之新法也,强国之战弱国也”,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们不断反思、关注世界局势,故D项正确。‎ ‎6.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 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 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 解析:选B 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而材料中“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材料中“出现了女子”团体表明辛亥革命改变了原来男尊女卑的风气,故B项正确;材料中“出现了女子”团体反映了妇女地位提高,而非民主共和的观念,故C项错误;女性平等地位确立,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时代的帝都北京是权力的象征,核心功能是国家政治管理中心。内城以皇城、紫禁城为中心,“分列八旗,拱卫皇居”,严禁经商、生产,维护皇权的权威,体现专制社会的秩序安排。直至1900年之前,城市建设仍然停留在中世纪时代,落后于青岛、广州等城市,更落后于后来居上的上海。北京第一个近代公园中央公园是由清帝退位后,社稷坛改建的,天安门广场的开放也是在1913年后。少得可怜的商业区难以适应发展需求。王府井大街毗邻使馆区,外交使节和侨民众多,附近又是达官显贵的住宅和官府,消费群体高档化和西洋化,成为京城少数的商业街区。‎ ‎——据习五一《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改编 材料二 近代工业的出现使资金、技术、人才集中于城市,城市开始从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转向以生产消费功能为主,经济上取得对农村的支配地位。城市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发生变化,工商业人口比重增加,工人、士绅、企业家、银行家、记者、商人、买办等构成城市新兴阶层。租界对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化起着示范引导作用。上海英租界由领事召集选出董事会,下设工部局,内设财政、税收、工程、警察等负责租界管理。这种机制颇似西方城市的行政制度。租界的市政条例很多,如人车分道等,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租界影响华界,华界模仿租界,推动着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城市建设开始注重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以官府、祭祀坛殿、寺庙为中心的布局被以商业街区和市民活动空间为核心的格局代替,人们根据交通、生产、环境和休闲的因素设计城市。上海公共租界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起开始兴建高标准的碎石马路,电报电话、照明系统、邮政系统得以建立。城市向开放、多元、快节奏的工业生活方式变迁。通商口岸城市形成一种亦中亦西的殖民地色彩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消费格局发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化。观念的更新是人们消费变化的思想根源。在物质生活领域最先打破等级制,消费走向大众化、平民化。‎ ‎——据田兵权《简议中国城市的近代转型》改编 ‎(1)依据材料一概述晚清时期北京城市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北京城市近代化水平较低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城市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清朝时代的帝都北京是权力的象征”“体现专制社会的秩序安排”“少得可怜的商业区”“附近又是达官显贵的住宅和官府”“严禁经商、生产”等关键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城市功能、城市结构、城市管理体制、城市建设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 答案:(1)特点:政治功能突出;突出王朝尊严和统治秩序;商业落后,市民活动空间少;贵族化消费特征明显;经济凋敝,对民生缺乏足够的重视。‎ 原因:属于政治中心,专制和保守势力强大;传统思想和观念根深蒂固;开放程度低,西方文化影响较小;工商业落后;皇权至上观念的影响,无意改善民生。‎ ‎(2)主要表现:近代城市功能和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城市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城市近代化也表现为城市建设(市政基础建设)的近代化;新观念的输入使近代城市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推动作用: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成为中国城乡进步和近代化发展的样板和带动力量;城市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的变化,城市新兴阶层产生;新生力量迅速崛起,为进步的政治运动和民主革命积蓄了新的力量;中国社会进步思想和观念的形成,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冲击着封建等级秩序,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二)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 政治上 社会主义阵营的新生政权;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三大制度;瞩目世界的大国外交风范 经济上 国民经济的恢复;计划体制的确立 文化上 创作自由的“双百”方针;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人民教育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政策 ‎(1)美苏冷战 新中国成立时,美苏“冷战”对峙,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执行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 ‎(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①新中国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形成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彻底消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维护了中国的民族独立。‎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淡化了外交关系中的意识形态色彩。‎ ‎2.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形成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特点的新中国政治制度基本形成。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2)政党制度 ‎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后,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3.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 ‎(1)社会主义工业化 国民经济恢复后,1953年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2)三大改造的完成 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新中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3)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新中国逐渐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与文艺方针 ‎(1)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成功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文艺方针:1956年春,“双百”方针提出,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5.社会生活的变迁 ‎(1)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①特点: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 生活水平: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2)交通运输 ‎“一五”计划期间,内地的交通运输业获得较大发展,加强了沿海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6.对新中国过渡时期社会转型的四点认知 ‎(1)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社会经济基础的过程中都是从两个方面开展的: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进行工业化建设;第二、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在过渡时期也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的。‎ ‎(2)新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借鉴了苏联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借鉴了苏联的苏维埃体制;第二、经济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借鉴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第三、科技教育方面,大力发展军事科技,偏重理工科教育。‎ ‎(3)计划经济体制,是落后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计划经济也存在着众多的弊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就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4)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选择题 ‎1.(2018·临沂期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了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没有把社会主义前途明确写进条文。这主要是基于(  )‎ A.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现实需要 B.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目标 C.鼓舞全国人民继续争取独立民主 D.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仍然艰巨 解析:选A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过渡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共同纲领》明确了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没有把社会主义前途明确写进条文,主要是基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现实需要,故A项正确。‎ ‎2.(2018·上饶二模)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财政工作的部署:“战争第一,这是毫无疑问的。第二应该是维持市场,求得金融物价不要太乱。第三才是其他各种带投资性的经济和文化支出。”这一精神的贯彻(  )‎ A.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 B.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需要 C.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D.奠定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格局 解析:选D 由材料“第三才是其他各种带投资性的经济和文化支出”推知这一部署是国家建设的发展需求而非单纯的经济恢复发展,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1956年左右建立的,故B项错误;中国确立斯大林模式是在“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故C项错误;由材料“才是其他各种带投资性的经济和文化支出”可推知国家准备学习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故D项正确。‎ ‎3.(2019届高三·大连八中质检)1945年8月,中苏两国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有效期为30年。1950年2月,经过谈判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表明(  )‎ A.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 B.美苏冷战对中苏关系变化影响有限 C.对苏外交成为中国政府外交核心 D.两国政府坚持务实灵活的外交原则 解析:选A 新中国成立后,没有承认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署的协议,而是以新的身份与苏联谈判,重新签订新的条约,表明新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故A项正确;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故B项错误;新中国外交的核心是维护国家利益,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苏签订条约的历程,未体现务实灵活的原则,故D项错误。‎ ‎4.下图(新华社照片)为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一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的情形。图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改造的完成 B.新中国大众教育成绩显著 C.新中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 D.新中国义务教育逐渐开展 解析:选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在1956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初期扫盲教育运动,B项是直接反映,排除;由材料中“妇女识字小组”“侧面反映”可知新中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成年人的教育而非义务教育,故D项错误。‎ ‎5.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 组织起来’。”材料表明把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  )‎ A.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B.克服分散经营困难 C.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解析:选A “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表明组织起来是为了工业化,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6.(2018·厦门期末)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B.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公有制尚未占据主导地位 D.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选B 材料无法体现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允许存在的经济成分有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四种所有制的比重问题,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在1956年,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8·河南八市测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政府未设立专门的救灾机构,沿袭了中国古代户部管理救荒的做法,救灾官员是临时差遣,不是专职。清末,官制改革中设立民政部,其执掌包括地方行政、自治、户口、风教、荒政等事项。民政部下设保息科,掌管官绅所办慈善事业、各地水旱灾、善后赈济。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金的投入,政府社会救济资金的来源呈现出对社会筹资渠道的依赖。‎ ‎——摘编自李俊岭《晚清社会救济进步与王朝灭亡的一致性》‎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我国失业率为23.6%,灾害性弱势群体统计数字大约4 000万,占当时人口的16%。因此,在救济灾民时,民政、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卫生、气象等部门以及人民救济团体、科学研究机关都参与其中;在改造和救济妓女时,公安、民政、司法、卫生、劳动等系统和妇女组织协同作战;在救济资金的筹集上,有财政拨款,也有社会各界群众、团体和单位自愿捐赠。新中国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要达到既助困又救人的目的,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调控,既要采取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也要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加政治活动,如妓女要参加固定的政治学习、文化学习;乞丐每天要有8个半小时的学习和讨论时间。‎ ‎——摘编自高冬梅《新中国建立初期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前期和晚期社会救济措施的差异以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政府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济措施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清朝前期”“清末”“晚清时期”分别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沿袭了中国古代户部管理救荒的做法”可以归纳出清前期,沿袭古代传统管理救荒做法;根据材料一“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金的投入”可以归纳清政府财政状况恶化,结合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所学知识以及出处《晚清社会救济进步与王朝灭亡的一致性》,可以推导出西方民政救济制度传入,挽救濒临灭亡的统治。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后两句话分别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及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从政治、经济、社会方面得出答案。‎ 答案:(1)差异:清前期,未设立专门救济机构,临时差遣;清末,设立专职救济机构;晚清时期,依赖社会筹资。‎ 原因:清前期,沿袭古代传统管理救荒做法。晚期,西方民政救济制度传入;清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挽救濒临灭亡的统治。‎ ‎(2)特点:救助主体和资金多元化;经济救助与政治、文化结合;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 意义:增强了弱势群体对新中国的认同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 ‎(三)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 政治上 民主法制的完善;“一国两制”的实践;责任担当的外交;和谐社会的构建 经济上 经济建设的“春天”;社会生活的巨变;“一带一路”的倡议;时不我待的机遇 文化上 思想和行动的指南;航空航天梦的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文艺繁荣的“春天”‎ ‎1.世纪之交世界发展的趋势 政治 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经济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 科技 ‎20世纪末,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革命引领世界进入信息时代 ‎2.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和外交政策 拨乱 反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着手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完善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 ‎“依法 治国”‎ 颁布1982年宪法,并以宪法为核心,逐渐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基层民 主选举 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新时期 外交 奉行不结盟政策,争取与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双边、多边外交活动 ‎3.改革开放的历程 ‎(1)对内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对内改革进程。‎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国有企业 改革 ‎1984~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1992年以后,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目标 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  ‎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1世纪初,我国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对外开放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4.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 ‎(1)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于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继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2)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始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结束了姓资姓社、计划与市场的争论,引领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3)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自中共十五大以来,拨开公有与私有、人治与法治的迷雾,在财产民有、法制建设方面为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5.新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 ‎(1)思想: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文化: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走向世界;恢复高考,教育事业得到发展。‎ ‎6.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互联网广泛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7.对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的四点规律性认识 ‎(1)本次社会转型从经济领域开始,很快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领域,虽然不像政治运动那样轰轰烈烈,但是,其深刻程度是任何一次革命都无法比拟的。‎ ‎(2)本次社会转型重点表现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但是,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并非西方化,而是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 ‎(3)本次社会转型从进程上看,表现为渐进性的特点,从点滴开始,逐渐积累,最后达到质变的效果,避免了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动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4)任何一次社会转型都会带来利益的再分配和社会阶层的分化,这是社会转型期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的原因所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不例外,这需要政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强力破除改革的阻力。‎ 一、选择题 ‎1.(2018·佛山一模)1977年至1979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B.注重发展与欧洲国家友好关系 C.营造改革开放良好外部环境 D.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解析:选C 1977~1979年中央高层出访发达国家意图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与引进外资,出访正在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为了从这些国家改革中吸取经验,因而反映当时中国意图营造改革开放良好的外部环境,故C项正确。‎ ‎2.(2018·株洲二模)1985年,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各地用合同订购、市场收购的方式取代统购派购农副产品,同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交通运输。这些政策(  )‎ A.激发了农业生产活力  B.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 C.旨在缩小城乡差距 D.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选A 由材料内容可知1985年用合同订购、市场收购的方式取代统购派购农副产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增强市场调节作用,因而激发了农业生产活力,故A项正确。‎ ‎3.(2019届高三·河南天一大联考)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实现了从“中国之世界”到“‎ 世界之中国”、从世界体系的“局外者”到“局内者”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我国(  )‎ A.全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全方位地展开了多边外交活动 C.结束了与美国等国的长期对抗 D.开始放弃意识形态的外交导向 解析:选B 材料体现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体现新时期坚持对外开放、独立自主的、全方位的外交,故A项错误,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期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故C项错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逐步恶化后中国开始逐步放弃意识形态的外交导向,故D项错误。‎ ‎4.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中的“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此举(  )‎ A.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是对国际政治深刻变化的反应 D.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 解析:选D 材料强调的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的名称的变化;“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说明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故D项正确。‎ ‎5.(2018·合肥二模)下表反映了我国(  )‎ 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 ‎1987年 ‎1990年 ‎2000年 ‎2012年 小 学 人数(万人)‎ ‎1 051.31‎ ‎1 069.52‎ ‎1 181.56‎ ‎1 056.47‎ 占学生总数 的比重(%)‎ ‎8.2‎ ‎8.7‎ ‎9.1‎ ‎10.7‎ 普通中学 人数(万人)‎ ‎280.07‎ ‎293.03‎ ‎498.91‎ ‎678.90‎ 占学生总数的比重(%)‎ ‎5.7‎ ‎6.4‎ ‎6.8‎ ‎9.4‎ 普通高等学校 人数(万人)‎ ‎11.87‎ ‎13.67‎ ‎31.73‎ ‎177.96‎ 占学生总数的比重(%)‎ ‎6.1‎ ‎6.6‎ ‎5.7‎ ‎7.4‎ A.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B.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迅速发展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呈现的是一种不断攀升的趋势,这充分显示出国家在真正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民族政策,故A项正确。‎ ‎6.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和平统一”方针 B.“一个中国”原则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 解析:选B “和平统一”方针是大陆对台政策,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A项错误;“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B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的构想没有得到台湾的响应,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8·赣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诸条件中,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仅是“假言推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西欧社会转型是“三大机制”互动的结果,即社会财富积累机制、产品与要素市场流通机制、法律与政治保障机制,其中劳动生产率是社会财富积累机制的核心因素,后者是“三大机制”之一,而不是它们的全部。社会转型的条件不是单一的,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比如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当重要,可它为什么提高和为什么不能提高,这不是劳动生产率或经济本身所能回答的,所以它不能构成动因的原点。‎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二)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7、18世纪英国如何创造“三大机制”促进社会转型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史实予以说明。‎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社会财富积累机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通过对外殖民掠夺,对内圈地运动,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根据材料一“产品与要素市场流通机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通过不断侵略扩张,满足其对原料的需求和对商品的倾销;根据材料一“法律与政治保障机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以立法的形式,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体。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 ‎,结合所学可知,体制转型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转型指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第二小问,可以以改革开放前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关系为例;改革开放后,可以以“南方讲话”与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的关系为例。‎ 答案:(1)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或“圈地运动”),建立起社会财富积累机制;通过殖民战争,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庞大的海外市场获得了有效的市场流通机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提供了法律与政治保障机制。‎ ‎(2)内涵:体制转型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发展转型指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举例: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实行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近代工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产生;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2.政治上——各阶级、阶层抗争探索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侵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爱国官兵反抗、太平天国运动 抗争探索: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太平天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思想观念进一步变化 ‎(二)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1)“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发展良机,民族工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短暂的春天”。‎ ‎(2)突出特征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本国资本。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③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3)进步作用 ‎①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提高了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使生产走向集中,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加强工人阶级团结、革命的发动,都有重要作用。‎ ‎③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使中国的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①企业内迁: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将企业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毁灭,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 ‎③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1941年,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①美国的经济掠夺: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 ‎②官僚资本膨胀: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的生存环境。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使民族工业的产品滞销。‎ ‎(三)冷战局势的发展演变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 阶段 新中国外交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1955年)‎ 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美苏争霸、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 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美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既反苏也反美,“两个拳头打人”‎ 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20世纪70年代)‎ 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美苏争霸中,美攻苏守(20世纪80年代)‎ 中苏关系走向缓和,中美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1991年后至今)‎ 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对外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四)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 ‎1.明清时期——“受益者”‎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此时的中国,虽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不可能置身于世界经济潮流之外。在早期的东西方交往中,中国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早期世界市场客观上的“受益者”。‎ ‎(2)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有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3)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如纺织品、瓷器、香料、染料等。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2.近代中国——“被动者”‎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战火,中国开始了被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两次鸦片 战争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从甲午中日 战争到八国 联军侵华 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严重摧残了中国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 第一次 世界大战 时期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 ‎1929~1933‎ 年经济危 机期间 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冲击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使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二战后 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 体系确立 中国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始会员国加入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且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随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萎缩,陷入绝境 ‎3.现代中国——“参与者”‎ ‎(1)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全面禁运的封锁政策。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的对外贸易急剧萎缩,基本上关上了对苏联、东欧开放的大门。‎ ‎(2)改革开放新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并付诸实施,是中国积极致力于全球治理与全球化的一个创新。“一带一路”在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造开放新格局的同时,也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向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内源性现代化和外源性现代化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启动社会变迁的那些决定性因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当时的中国,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稳固模式,政治上是高度专制集权的官僚帝国,丝毫不见启动社会经济转型的内部动力和物质条件。不同于中国的单一结构式的农业社会,英国已经孕育出内源性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变革的前提条件……那种认为西方更多是靠对东方掠夺而发达起来的想法并不准确,当时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才是起决定作用的,而且它们在启动阶段是起主导作用的。‎ ‎——摘编自白少飞《以大历史观看待中国的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演进进程。‎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东西方社会转型不同的背景和特点,由此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解析:第(1)问,“被动开放”是指鸦片战争,开启了社会转型之门;“经济起步”是指洋务运动,工业化的起步;“政体变革”是指辛亥革命,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解放”是指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批判旧思想。第(2)问,据材料二两省略号之间的内容分别概括归纳其背景和特点;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上概括启示。‎ 答案:(1)演进进程:‎ 被动开放:鸦片战争,开启了社会转型之门;经济起步:洋务运动,工业化的起步;政体变革:辛亥革命,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批判旧思想。‎ ‎(2)背景比较:‎ 中国:‎ 政治: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闭关自守。‎ 西方:‎ 政治: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对外:殖民扩张。‎ 特点比较:‎ 中国:外源性,外在压力下被迫转型,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由浅入深,逐次递进。‎ 西方:内源性,是内部更新突破旧体制自然发展的结果。‎ 启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国家前行的不竭动力;开放与交流融入世界潮流,社会变化(转型)总体是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人类正是在不断的社会变化中不断地发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的中国观的变迁 ‎16~18‎ 世纪 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科举)开明,极少宗教战争,物质生活丰富 启蒙思想家赞美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推崇儒家道德和规范,中国是一个由开明君主统治的理想国家 ‎19世纪 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把落后、腐败、麻木的中国称为“睡狮”,认为中国封闭、停滞、堕落 ‎20世纪初 传教士、军人和政客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 ‎20世纪 ‎30~40‎ 年代 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淳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 ‎——摘编自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 ‎——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提示:可以提取四个时期的完整信息,也可以提取两个及以上时期的信息进行答题。)‎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但在解题时需要注意设问要求。解题时,首先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拟订一个论题,然后围绕自拟的论题进行阐述。阐述时,可从材料中选出两个时期进行概括,并从材料和所学知识中选择性提取史实信息进行佐证,注意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明末清初到19世纪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开明变为堕落。阐述:16世纪到18世纪的明清之际,一方面由于中国是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科举制度盛行,社会流动相对畅通;工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商业繁荣;思想统一,文化繁荣;另一方面,此时西方社会政治上多数处于天主教和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社会矛盾尖锐,国家间战争不断;经济上与中国的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启蒙运动兴起,由于批判封建专制和天主教统治的需要,中国儒家思想部分被采纳。加上西方对中国政治制度、科举、思想文化等了解的不全面,此时中国在西方的眼中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19世纪初,中国专制统治腐朽,对外闭关锁国。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在对外战争中屡屡战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国人吸食鸦片,身体素质低下,社会落后和保守。而同时期的西方民主政治逐步确立和完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等思想广泛传播,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由开明变成了封闭、停滞、堕落。‎ 示例二:‎ 论题:20世纪初到20世纪30~40年代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混乱变为崛起。阐述: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社会统治黑暗,各种斗争风起云涌,经济凋敝,民生艰难。而同时期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进入“电气时代”,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和瓜分,民主政治逐步成熟,此时在西方人眼中中国被贴上了贫困、肮脏、混乱等不良标签。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坚持抵抗,争取民族独立,有力地配合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所以此时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是淳朴、智慧的,是“崛起的英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