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作业(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作业(江苏专用)

专题十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非选择题(共40分)‎ ‎1.(2019江苏南京学情)家庭制度改革是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化时期,所谓定型化是指它不仅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而且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在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提携力最顽强的小圈子,家庭成员间在生产劳动中彼此毫不攀比,生产积极性高涨,父子勠力,相忍饥寒,朝夕艰苦从事。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与自力更生个体小家庭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个体小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彼此亲和度达到最高点,父、家长权、夫权降到最低点,因而也是最稳定的一种家庭形态。‎ ‎——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的“陋俗”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消灭这一“陋俗”的措施。(3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秦国个体小家庭“定型化”的主要表现。(3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改革的实质。(4分)‎ 答案 (1)陋俗:大家庭共居一室。(1分)‎ 措施: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2分)‎ ‎(2)表现: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国家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独立的经济实体。(3分)‎ ‎(3)作用: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进一步瓦解了宗族势力,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保证了国家赋役的征派。(3分)‎ 实质:封建化过程。(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1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种陋俗”,可归纳陋俗为大家庭共居一室。第二小问,由材料二“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化时期”“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可知措施是强制推行小家庭制。‎ ‎(2)根据材料二“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归纳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由材料二“在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可见这项改革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就消灭陋俗来看,这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由“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可见这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便于国家赋役的征派。根据材料二“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并结合所学实际起到了瓦解宗族势力的效果。第二小问,材料中商鞅家庭制度改革服务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秩序的建立,所以本质上来看属于封建化过程。‎ ‎2.(2018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一)古今中外有许多涉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 ‎——摘编自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三 维新伊始,先破陋习,持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所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恐终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于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 ‎——《教学大旨》(日本文部省,1879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特点?(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教育涉及哪些领域。(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2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3分)‎ 答案 (1)措施:整顿太学。(1分)特点:教育与仕进相结合。(1分)‎ ‎(2)领域:办学管理机制;办学机制;教学内容。(3分)‎ ‎(3)特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与培养忠孝思想相结合。(2分)‎ ‎(4)认识:教育要与现实相结合;教育改革要与国情相结合;教育要培养实用人才。(3分)‎ 解析 (1)措施:根据“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得出整顿太学。特点:根据“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得出教育与仕进相结合。‎ ‎(2)领域:根据“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得出办学管理机制;根据“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得出办学机制;根据“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得出教学内容。‎ ‎(3)特点:根据“一时取西洋之所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得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与培养忠孝思想相结合。‎ ‎(4)认识:可从教育要与现实相结合,教育改革要与国情相结合,教育要培养实用人才等角度分析回答。‎ ‎3.(2019江苏南师附中最后一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表示:“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视的感情,正由于这种敌视的感情,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不服从地主的事件。我确信,我们迟早应当解决这种情况。我想,你们同我的意见是一致的。因而,从上面来解决这点,比从下面解决要好些。”全国警察局长在给沙皇的报告中也不得不承认:“农奴制度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由农民编成的,便更加危险了。”原沙皇政府财政大臣康克林看到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时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就如同处于某种野蛮状态,如果同高度文明的民族发生冲突,就会成为大的“祸害”。克里木战争失败后,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直截了当地声称:“我们不能再欺骗自己了……我们比一等强国虚弱和贫穷,另外,我们不但在物质方面,而且在智力资源方面(尤其管理方面)比它们贫乏。”‎ ‎——摘编自札依翁契可夫斯基《俄国 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二 上层统治阶级主流对改革的正确认识,与他们的整体素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官僚的升迁主要取决于受教育程度,而非门第出身。于是,19世纪30—40年代,官僚中间出现了一批接受过良好教育,勤于思考,对即将进行改革的纲领及实施方式意见相近的人,当时被称为自由派官僚。自由派官僚分布在政府各部门,它同自由派社会活动家、学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改革是社会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否定,对新制度和新思想的认同。俄国1861年改革既废除了旧的根本阻碍俄国前进的落后的农奴制度,又在此后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为俄国的近代化构建了 基本框架。‎ ‎——摘编自张桂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上层统治阶级对农奴制危害的认识。(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答案 (1)认识:农奴制度是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农奴制是造成统治危机的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农奴制是造成俄国落后并导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4分)‎ ‎(2)原因:上层统治阶级主流对改革的正确认识;俄国自由派官僚的文化素养较高;自由派官僚同自由派社会活动家、学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思想进步。(3分)‎ 影响: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但是,1861年改革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3分)‎ 解析 (1)认识:根据材料一中“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视的感情,正由于这种敌视的感情,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不服从地主的事件”可知农奴制度是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中“农奴制度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可知农奴制是造成统治危机的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看到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得出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中“克里木战争失败后”并结合所学可知农奴制是造成俄国落后并导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上层统治阶级主流对改革的正确认识”得出上层统治阶级主流对改革的正确认识;根据材料二中“与他们的整体素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接受过良好教育,勤于思考,对即将进行改革的纲领及实施方式意见相近的人”得出俄国自由派官僚的文化素养较高;根据材料二中“同自由派社会活动家、学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否定,对新制度和新思想的认同”得出自由派官僚同自由派社会活动家、学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思想进步。影响:联系所学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分别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解答。积极方面,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和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等角度回答。 消极影响,可从1861年改革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角度分析总结。‎ ‎4.(2019江苏扬州考前调研)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资本主义因素在19世纪中期的德川经济中就已经出现,封建主义被削弱但没有完全瓦解。来自西方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挑战,揭露出幕府和上层武士统治集团的软弱无能,由此引起人们 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怀疑。西方的挑战还带来了幕府或藩无力承担的财政负担。难以承受的财政负担推动物价疯涨,给了已存在的不满一个新的刺激和方向,激起了一场导致“王政复古”在先,“维新”随后的政治运动。一家叫《日本》的报纸宣称,“我们承认外国文化的优秀,我们珍视西方的权利、自由和平等的理论……首先,我们看重西方的科学、经济和工业。不仅仅因为它们是西方的而被采纳;它们之所以被采纳只能是因为它们能对日本的福祉作出贡献。”日本在文化选择方面相对的自由,吸收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并不会损坏完整且独特的日本文化实体。日本人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建立“现代”国家的政策,这个国家最终将是一个能够与西方平起平坐的强国,日本走向了帝国和发展工业之路。‎ ‎——摘编自[英]威廉·G.比斯利《明治维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明治维新的主要因素,归纳明治维新中日本建立“现代”国家的主要政策措施。(5分)‎ ‎(2)据材料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维新对日本发展的影响。(5分)‎ 答案 (1)因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封建主义的阻碍;西方列强侵略引发了统治危机和社会危机。(2分)‎ 政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等。(3分)‎ ‎(2)特点:先“王政复古”后维新改革;吸收西方文明的同时保留独特的日本文化。(2分)‎ 影响:推动了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赢得独立自主地位,成为现代化亚洲强国;成为新兴帝国主义国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3分)‎ 解析 (1)根据材料“来自西方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挑战,揭露出幕府和上层武士统治集团的软弱无能”可从西方殖民角度、社会危机角度、统治者角度概括因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的主要政策措施应从地方制度、军事政策、文明发展角度等角度进行概括。‎ ‎(2)根据材料“吸收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并不会损坏完整且独特的日本文化实体”“‘王政复古’在先,‘维新’随后的政治运动”可从政治制度、文化包容与发展等角度概括特点; 结合所学,应从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稳定、国际地位、社会性质转变等角度分析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