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历史试卷
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大传》载:“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租,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敬爱百姓…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土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据此可知,与先秦儒家家庭伦理观形成的制度因素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租,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体现的是注重宗亲关系的宗法制,故选B;分封制、郡县制和元朝时期开始实行的行省制都是地方管理制度,故排除ACD。 2.“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描述的是播种工具,耧车属于播种工具,西汉时期发明,故B项正确;A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排除;C属于耙地技术,不符合题意;D是唐朝的曲辕犁,不符合题意。 3.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著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 专制集权的巩固 B. 封建经济的衰退 C. 理学思想的影响 D. 审美意识的觉醒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明理学在思想上强调封建伦理纲常,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使当时的服饰变得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故C正确。专制集权的巩固与审美观念的改变无关,故A错误。唐宋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繁荣,故B错误。唐宋只是审美观念不同,认为到宋代审美意识才觉醒是错误的,故D错误。 4.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材料中的“它”指的选官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体现了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由材料“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体现了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这些符合对科举制的评价,故选D;禅让制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排除A;察举制是地方官向中央推荐人才,中央再量才授用的选官制度,从选考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了封闭的特征,排除B;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表面重视才德,实际沦为“唯门第是举”,正是材料所否定的,排除C。 5.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可信度相对较高的资料是 A. 《史记》记载 B. 秦简记载 C. 研究论文 D. 民间传说 【答案】B 【解析】 【详解】《史记》是后代对于秦朝的记载,不属于当时或当事人的记录,可信度不高,故A项错误;秦简是出土文物,且为秦朝当时之人所记载,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信度较高,故B项正确; 史学家的论文是基于史料记载所作的个人性的学术评论,带有主观因素,有一定可信度,故C项错误;民间传说口口相传,带有大量的主观因素,可信度很低,故D项错误。 6.《中国近代史新编》:“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者。”材料中“又割台湾”所指事件为 A. 鸦片战争的爆发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洋务运动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大门借口虎门销烟而爆发的,不涉及割让台湾,排除A;1995年《马关条约》包含有割台湾给日本的条款,排除B;抗日战争的胜利,我国光复了台湾而非“又割台湾”,排除C;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与“又割台湾”的时间不符,排除D。 7.下面是1921年和1936年中国部分近代工业品产量比重变化图。图中的信息可说明 A. 国民经济比例趋向了平衡 B. 国家重点发展了民生经济 C. 重工业经济有了较大提高 D. 中国工业近代化有所发展 【答案】 【解析】 图标显示1936年和1921年相比,棉布、面粉和缫丝都有大幅度的上升,体现出近代工业发展的趋势,故D项正确;近代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故A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民生经济信息,故B错误;材料描述的都是轻工业,故C错误。 8.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称:“中国的书写文体,一向是上层阶级借以独享中国文化成果并维护其社会统治地位的工具之一,文体改革以及改革后可能办到的普及识字便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为此 A. 维新派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B. 维新派主张社会改良力图救亡图存 C. 先进知识分子提倡新文学注重思想启蒙 D. 先进知识分子发动文学革命批判复古思潮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文体改革以及改革后可能办到的普及识字便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 ,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时,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新文学,促进文化的普及和思想的启蒙,故选C;维新派没有涉及“文体革命”和“普及识字”,排除AB;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文学革命,主要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而非批判复古思潮,排除D。 9.《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日,几时强迫变风?”这反映了 A. 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 社会启蒙与社会的发展进步 C. 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 D. 近代女鞋制造工艺繁就简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大意为:女鞋制造非常精致,但奈何大多数女子的脚都是弓形。庚子年过了之后依旧是这样,什么时候强迫改变颓败的风气?这反映了妇女缠足观念根深蒂固,以及男女不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这种传统观念在实际中影响了社会习俗的变迁,排除C,选A。材料来看,社会启蒙显然没有推动社会移风易俗,排除B;材料中强调的是缠足这一社会习俗,而非女鞋的制造工艺,排除D。 10.“2011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证,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其中“八一枪声” A.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C.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排除A;“八一枪声”指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故选B;八一南昌起义把斗争矛头指向的国民党反动派而非帝国主义,排除C;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排除D。 11.下面是2007~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表(单位:亿元)。据此可知中国 A. 外贸盈余呈下降趋势 B. 贸易逆差趋势较明显 C. 人世后外贸形势恶化 D. 外贸结构在不断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数据不断增加,但“进出口差额”数据的差额不断减少,说明中国外贸盈余呈下降趋势,A正确;从表格数据可知,每个阶段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应为贸易顺差,排除B;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但进出口总额的数据不断上升,说明中国外贸形势乐观,排除C;题干体现进口贸易数据的比较,没有涉及外贸结构,排除D。 12.20世纪80年代,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这一构想吸收和发展了 A. “另起炉灶”政策 B. 结盟政策 C. 睦邻友好方针 D. “求同存异”方针 【答案】 【解析】 结合“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可知,邓小平是在维护祖国统一的前提下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即在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求同存异”方针,故D 项正确;另起炉灶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国民党与列强之间的外交关系,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新的外交关系.不符合材料意思,故A项错误;不结盟政策主要是指国与国之间不结成联盟,不搞霸权主义,一国两制是中国,为了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提出来的方针,不是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故B项错误;睦邻友好关系同样也是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涉及到一国两制,故C项错误。 13.“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材料蕴含的罗马法基本理念是 A. 小国寡民 B. 自由平等 C. 公平正义 D. 独立自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可见罗马法是依据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由材料“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可见罗马法的目的是保证人类的自由和平等权利,故选B;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是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排除AD;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法强调人生而平等地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的信息,排除C. 14.下列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紧扣某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该研究主题应是 A. 资本输出的历程 B. 黑奴贸易的兴衰 C. 世界工厂的出现 D. 世界物产的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地图可以看出,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之间都有往来。根据所学,割地的物产在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之间流通,故选D;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对外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时间不符,排除A;黑奴贸易主要在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排除B;英国通过工业革命而成为世界工厂,而材料反映的工业革命前的国际贸易状况,排除C。 15.“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材料闸述的主要观点是 A. 民主共和 B. 三权分立 C. 人民主权 D. 社会契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人……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可知,这体现的是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三权分立”的思想主张,故选B;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排除A;人民主权即主权在民,指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全体人民具有平等的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权利,排除C;社会契约说是启蒙运动期间资产阶级国家学说,认为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以契约建立的国家,排除D。 16.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 A. 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B. 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 C.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 D. 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 【答案】B 【解析】 材料表明近代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均存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发展和综合,B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更多的来自于工人的生产实践,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解放运动对科技发展的影响,C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理论的继承和综合,没有涉及科学实验的作用,D不正确。 17.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将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赛交追之中。1917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俄国被得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的口号。各工厂工人纷纷响应。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当月27日晚,起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革命使俄国 A. 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D. 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答案】 【解析】 根据“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二月革命的背景。二月革命推翻了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D正确;十月革命后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A错误;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错误;二月革命没有满足民众和平和面包的要求,没有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C错误。 18.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演员提供创作和演出的机会,使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书写美国”“描绘美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这说明“新政” A. 注重恢复民族自信心 B. 具有文化复兴的特征 C. 带有狭隘民族观倾向 D. 促进了文化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 经济危机打击下,人们不仅会对资本主义制度感到失望,也会对国家和政府失去信心,更会导致整个民族精神上的颓废,罗斯福新政不仅从经济上解决了失业问题,也注意从精神上恢复民众的民族自信心,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振兴民族精神,而不是文化复兴,B错误;宣扬本国的民族主义情节,不等于排斥其他民族,因而不能说明狭隘民族观,C错误;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9.20世纪80年的美国漫画《谆谆教诲》(下图)中,总统里根对人民说:“不要让任何人说你们是贫困的,你们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武器。”漫画所表达的是 A. 美国在争霸中占据上风 B. 美国军事实力世界领先 C. 军备竟赛加重人民负担 D. “滞胀”危机影响重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1981年1月里根入主白宫后,提出“重振国威”的口号。以遏制苏联为其对外政策的中心环节,宣扬“以实力求和平”作为其防务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国策,大搞军事竞赛,以研制和建立战略防御系统为主要内容,此项耗资巨大,加重了人民负担,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美苏争霸中的美苏双方攻守形势,排除A;材料没有说明美国军事在世界的地位,排除B;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采用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逐渐摆脱“滞胀”危机,排除D。 20.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早的应该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最早”的时间限定。A 项是20 世纪以来现代主义画家西班牙的毕加索的作品;B项是 19 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画家俄国列宾的作品;C 项是19 世纪前期法国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D 项是19 世纪后半期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由此可见,B选项时间最早,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ACD,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独立后择以孤立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政策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尚在殖民地时期,最早移民的清教徒们出于家教原因就提出要与旧大陆区别开来,他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全新的民主政权。在这些清教徒看来,美国“是一块未沾染旧世界罪的圣土”。独立伊始,英国军队仍驻扎在西部地区,拒不撤军,对新生的共和国虎视眈眈。法国则拉创着密西西比河,同样严重成胁着美国的独立。洁瀚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为美国领土安全提供了天然屏障,而南北都是弱邻。“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其地理位置运离所有那些纷争不休的国度,除了与之通商外可以再无往来。” ——摘编自赵学功《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一种深厚文化传统》 材料二 1945年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教会,法国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象内客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菌兰即菜菌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菌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决反对。 ——摘编自姜南《法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5~1993)》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分析促成美国选择以孤立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提出“法国方案”的根本意图。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法德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3)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或调整? 【答案】(1)原因:早期移民渴望建立新世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独特的地理环境。 (2)意图:肢解、削弱德国。变化:法德关系由对立走向和解。背景: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获得发展。 (3)因素: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际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地理位置。 【解析】 【详解】(1 )由材料“最早移民的清教徒们出于家教原因就提出要与旧大陆区别开来,他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全新的民主政权”可见早期移民渴望建立新世界;由材料“英国军队仍驻扎在西部地区,拒不撤军,对新生的共和国虎视眈眈。法国则拉创着密西西比河,同样严重成胁着美国的独立”可见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由材料“美国领土安全提供了天然屏障,而南北都是弱邻。“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其地理位置运离所有那些纷争不休的国度,除了与之通商外可以再无往来”,可见独特的地理环境。 (2)第一问,由材料“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可见法国要肢解、削弱德国。第二小问,结合战后欧洲一体化的相关知识可知,法德关系由对立走向和解。第三小问,要结合欧洲联合的原因加以回答即可。 (3)依据材料和所学,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或调整的因素大致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决定于国家利益,以综合国力为后盾,受国际环境制约,还受历史文化传统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来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率先采用……自由貿易成为了英国的国策。“美国制造”从此本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1849年,贸易垄断的标志,实施了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被废除了 ——《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二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率先取得“工业优势”的原因。 (2)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前期的相关史实,就“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发展”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辑严密:表述通畅:28字左右) 【答案】(1)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圈地运动的开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贩卖黑奴、殖民掠夺等积累了工业资本;英国在殖民争霸过程中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为工业发展提供的市场;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生产经验,英国利用本国与殖民地的资源。 (2)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面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创建海军,选派留学生,标志着近代化的开端。在列强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形成并初步发展。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相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推动助攻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总之,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逐步展开。 【解析】 【详解】(1)英国通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而英国率先取得“工业优势”的原因即英国工业制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原因。结合所学,可以从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相关因素如:政治制度、劳动力、资本、市场和技术等因素归纳。 (2)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本题可以采用近代化史观,要围绕“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发展”确定论题,可以确定为: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论述环节可以从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为证,说明我国经济近代化。可以由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为证,说明我国在探索政治民主化。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既此交锋,互相论战,又此渗,互相响,出现了思想学术上的欣欣向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秦朝建立后,春战国时期的自由读书著书之风很快消失,“焚书抗儒”、刘项“不读书”、“罢百家,独尊儒术”等现相继出现。所以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是一种在历史夹缝中的自由。百家争鸣既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只能是战国时期历史的绝唱。 ——摘编自岳庆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自由读书著书之风》 材料二 康德在他的《什么是启》(1787年)中说:“启蒙就是使人句现离成状态。”这时候,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雫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变为行动、改度变为革命,社会结构开始改革,阶级关系、政治权力和政府组织都发生了前未有的变化,启蒙运动是工业化的前奏,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在法国,参加启蒙运动的学者有200多人,启蒙时期长达一个世纪,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美国的独立和建国是英法启蒙运动的扩大实践 ——编自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的核心特征,并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百家争鸣相比启蒙运动的主要不同,并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答案】 【解析】 (1)核心特征:国家“各种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锋,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得出学术自由。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社会环境自由宽松、私学发展、拥有一批有德有才有识的思想家、自由读书著书之风盛行等角度总结回答。 (2)不同:根据“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得出近代色彩鲜明;凸显科学、理性;在多个国家开展;根据“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方面”得出涉及领域众多。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使人类步入科学和理性时代,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根据“美国的独立和建国是英法启蒙运动的扩大实践”得出成为美国独立和建国的精神武器;“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得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文明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留下的唯一实物资料 材料二 商鞅以重刑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谤增肉刑,百姓斋栗(恐惧),不知所措手足也。赋敛既烦数矣……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摘编自(西汉)極宽《盐铁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商鞅方升上刻有两段铭文,一段是秦孝公十八年的铭文,一段是始皇廿六年的铭文,相隔122年。从时代变革的角度,分析两段铭文的相同点。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你是否同意该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同:都面临当时度量衡不统一的情况,都希望加大对地方经济的管理,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观点:商鞅宪法中的严刑峻法,赋税沉重为秦朝所沿用,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同意:商鞅变法中的很多法律十分严酷,造成百姓的恐慌。秦始皇即位后,商鞅变法的很多酷刑、苛政得以保留,徭役赋税繁重,使得农民起义爆发,导致秦二世而亡。作者西汉人,希望从秦二世败亡的现实中吸取历史教训,实行仁政,使得国家长治久安。不同意:商鞅变法虽然存在严刑峻法、赋税沉重的问题,但距离秦朝建立尚有100多年。秦朝灭亡是由于秦始皇时期的暴政,如大兴土木等,这些措施与商鞅变法无关,不能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商鞅变法导致。作者是西汉人,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秦国以法家思想治国,两者的治国思想不同,所以作者对商鞅变法的批评有失公正、客观。 【解析】 【详解】(1)由材料“商鞅方升铭文一十八年,齐卿大夫众来聘,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爱积十六尊五分尊一为升。重泉。商鞅方升铭文二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一之。”可以从统一度量衡的必要性统一度量衡的实际效果两方面归纳变化。 (2)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秦国商鞅变法中有严刑峻法和赋税沉重到秦朝依然沿用,因此秦朝灭亡和商鞅变法相关。也可以认为秦朝灭亡与商鞅变法关系不大,理由是商鞅变法离秦朝建立较久远,而秦的暴政主要是大兴土木的等。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牛顿给他所处的时代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在一定时期内,使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些中心概念和发展方向发生了确实是板富创造性的转变。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因为像他这样一个人,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是为寻求水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的一幕,才能理解他。在牛顿以前很久,已经有一些有胆识的思想家认为,从简单的物理假说出发,通过纯逻辑的演绎,应当有可能对感官所能知觉的现象作出今人信服的解释。但是,是牛顿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能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能同经验相符合。 ——摘编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成就,概括指出牛顿成就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牛顿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近代科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 【解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确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从材料“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根据材料“为寻求永恒真理而斗争……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并且能同经验相符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寻求永恒真理的奋斗精神、总结前人的成果、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肃的科学态度等方面概括指出牛顿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