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峨山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6月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出卷人:王燕审卷人:胡光磊谢顺彪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 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一卷(共48分)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表明西周时期 A. 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B. 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 C. 君臣关系含了权利义务内容 D. 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可知,官员是周天子的受命官员,但也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体现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C正确;材料中说的是册命仪式,没有体现血缘关系,A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等级秩序,B错误;材料说的是官员的册命仪式,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最高执政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与材料无关。 【点睛】分封制下最高执政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2. “盟”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这表明春秋时期 A. 分封制崩溃 B. 礼乐制遭破坏 C. 民族融合加强 D. 国家权力下移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来看,春秋盟誓参与者有不同的等级甚至夷狄,说明注重等级秩序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答案为B项。分封制崩溃是指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瓦解,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融合的信息,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3.宋元时期,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碟”,作为转让产权的依据,经有司批准后即可买卖。这一规定 A. 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表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C. 推动租佃关系日益规范 D. 限制了土地买卖的进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反映了只有通过政府的批准,土地才能进行合法的买卖,由于宋朝采取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土地流转越来越频繁,所以有必要加强监管和规范,由此可知当时土地买卖、兼并的现象愈演愈烈,故B项正确;政府的规范行为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租佃关系日益规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限制了”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4.汉代曾有班超“弃笔从戎”的壮举,而唐代中期后则出现“弃武就文”“不肖子弟为武官者,父母接之不齿”的现象。此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A. 军功奖励制度的缺失 B. 从军带来的伤亡过大 C. 国家长治久安的实现 D. 选官制的完善与兴盛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弃武就文”说明求知之风的盛行,而能够推动此风形成的是科举制为文人知识分子提供了入仕的途径,而且科举考中者会得到许多特权,从而导致出现了由“弃笔从戎”到“弃武就文”的变化,D项正确。奖励军功在古今都存在,唐代也没有缺失,故A项排除;从军导致伤亡不是军人地位下降的原因,故B项排除;国家久安虽无法体现军人的价值,但也不会形成“不齿”的结果,故C项排除。 【点睛】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5.明初皇帝皆亲自批阅章奏,后来改为先送内阁草拟处理意见,再由皇帝审定,称“批红”。批红后的奏章下发到六科,检査无误,即发送有关机构办理。据此可知,明初 A. 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作用加强 B. 君臣关系的冷酷性较为明显 C. 皇帝兼任政府官僚机构首脑之责 D. 内阁负责监督六部行政工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皇帝皆亲自批阅章奏,后来改为先送内阁草拟处理意见,再由皇帝审定” ,并结合所学可知,皇帝兼任政府官僚机构首脑之责,故C项正确;明代皇权不断加强,官僚机构对皇权调节作用加强说法有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君臣关系的冷酷,排除B项;内阁并不负责监督六部,排除D项。 6.黄宗羲在《原臣》中说:“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若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材料中的主张 A. 有利于缓和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B. 深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 C. 为限制君主权力提供有力理论 D. 是对君主强化统治弊端的反思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反映了黄宗羲对处理好君臣关系的一些看法,体现出对其君主专制弊端的反思,故D正确;此时已无相权,故A错误;黄宗羲思想没有受到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故B错误;“有力理论”的说法没有依据,故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7.甲午战前十年清朝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为国内自强运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英国有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国内外普遍认为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 A. 西方转变侵略手段 B. 日本经济发展缓慢 C. 中国政治比较稳定 D. 中国近代化成效显著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甲午战前十年”进行时间定位,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可知这个历史时期的国力强盛主要是洋务运动带来的,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故D项正确。题干并不涉及西方侵略手段的转变、日本的经济问题,排除AB;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仍然存在,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政治比较稳定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8.1939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除司法系统及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其职务外,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捕审问或处罚。”这一精神的贯彻 A. 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基础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环境的需要 C. 推动了抗战时期全国的民主建设 D. 削弱了国民政府在边区的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的时间“1939年”可知此时是抗战时期,从材料的内容来看,这一纲领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旨在联合各个抗日群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符合当时社会实际的,B项正确。此时还没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陕甘宁边区,无法反映全国,排除C项;边区政府是中共控制的地区,故D项错误。 9.1954~1959年,我国国内各年人口迁移率均在30%以上,迁移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1960年迁移率达50%,但迁移人口主要来自城市。这一变化是由于 A. 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B. 农村改革初见成效 C. 户籍管理制度变化 D. 计划经济体制调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60 年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严重困难,工业化发展进程受挫,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调整轻、重工业的比重,故迁移人口此时主要来自城市,故A项正确;此时农村并没有进行改革,排除B项;户籍管理制度此时并没有变化,排除C项;此时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D项。 10.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76年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巨额经济援助,其中很多项目都是无偿的;1978年后中国政府逐步减少了无偿援助的规模,更多地采用租赁经营、合资经营等合作援助的对外援助方式。这一变化 A. 主要由于当时国民经济形势恶化 B. 有利于当时中国的经济建设 C. 表明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发生变化 D. 导致中国外交环境开始恶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中国国民经济形势恶化发生在1958-1960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此后经济形势总体稳定,故A选项错误;新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始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故C选项错误;70年代以后中国国际地位与外交环境不断改善,援助方式变化不足以导致中国与受援国国家关系恶化,故D选项错误;减少无偿援助有利用减少政府财政开支、合作援助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经贸发展,故B选项正确。 11.公民大会是古代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到了公元前403年之后公民大会不再拥有立法权,这项权力转移到由每年一任的全体陪审员抽签选出的小机构立法会议,立法会议是否召开由公民大会决定。这一变化 A. 表明公民大会不再是最高权力机关 B. 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遭到破坏 C. 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D. 扩大了贵族对政治事务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虽然公民大会不再直接掌握立法权但可决定立法会议是否召开,公民大会控制立法会议依然间接掌握权力,公民大会始终是最高权力机关,故A选项B选项错误;立法会议由陪审员抽签产生,但不一定是贵族,故D选项错误;由专门机构行使立法权对公民大会负责,可以避免在立法过程中公民因情绪冲动出现决策失误,有利于正确决策,故C选项正确。 12.罗马法规定:人为的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款;打麦场所邻地所有人,不得在其土地上建设房屋,致挡阻阳光和扬麦时所需要的风。这说明罗马法 A. 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B. 注意保护私有财产 C. 重视调节贵族与平民的利益矛盾 D. 注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打麦场所邻地所有人,不得在其土地上建设房屋”可知,罗马通过法律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A项正确。“阳光和扬麦时所需要的风”并不是私有财产,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贵族与平民,也没有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排除CD项; 13.在雅典帝国时代,为了和斯巴达一决雌雄,伯里克利经常派出军队侦察或打击伯罗奔尼撒同盟,这部分军人出席公民大会的机会就要减少;雅典向同盟国大量派驻屯田兵,镇守同盟国这部分屯田兵也不能经常出席公民大会。这表明雅典民主 A. 仅是少数公民的民主 B. 在实践中具有局限性 C. 导致雅典帝国的衰落 D. 使民众权利受到损害 【答案】B 【解析】 【详解】 因为战争而使部分公民无法出席公民大会,从而导致这一部分的公民不能正常行使公民权,可见雅典民主政治在实践中具有局限性,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妇女、奴隶等非公民群体,无法体现其是少数人的民主,排除A项;材料中的现象与雅典的衰落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部分民众无法参加公民大会,并不会使所有民众权利受损,排除D项。 【点睛】本题需要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公民,同时要理解公民的概念。 14.罗马人把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类,“公法不进家门”的说法盛行,同时又出现了“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审判涉及其父的契约事件,惩罚其父的违法行为”等现象。由此可知 A. 公法和私法范畴相互融合 B. 家子身分与公民身分对立 C. 公民个体相对于家长独立 D. 血缘关系与契约关系等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 “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审判涉及其父的契约事件,惩罚其父的违法行为”可知,家子以公职人员处理公务时,抛开了家子服从家长身份,执行对涉案家父的审判惩罚,说明公民个体“相对于”家长独立,故C项正确。罗马法分公法和私法,两者是不能混淆融合的,A项错误;古代罗马社会“法不入家门”,在家庭中家子隶属服从家长,在公务中同为公民的家长与家子服从法律,家事国事分开,并非简单的对立,B项错误。在家庭之外,公职人员服从法律而不是家长权威,体现了血缘关系的削弱,D项错误。 15.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 A. 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 B. 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 C. 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 D. 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 材料显示,启蒙运动中,三者以截然不同的态度来评价中国这一现象,都是为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三者为了同一目的。故答案为C项。A项,三者立场相同,排除;B项,三者所用材料都来源于他人,并不完全可靠,都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排除;D项,材料表明,孟德斯鸠对中国有贬、卢梭大力批判中国,说明二者并未受中国文化影响,排除。 【点睛】解答比较型选择题的基本方法有:a.排除法,找准比较角度,从同中找异或从异中求同,逐个“肯定”或“否定”。b.正误判断法,注意各备选项表述的正误,再结合“选项”进行比较和鉴别,得出正确答案。很多情况下是两种方法同时并用。 16.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虽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但1815年土地贵族占主导的英国议会通过了《谷物法》,保护农业国内市场,随后外国也提高对英国工业品进口税。材料中《谷物法》的颁行 A. 反映英国需进行议会改革 B. 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 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需要 D. 促进了农业对外出口剧增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以看出,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自由贸易主张兴起,但英国议会中“土地贵族占主导”,仍在通过《谷物法》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所以英国需进行议会改革。故A正确。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谷物法》的颁行不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不适应工业革命发展需要,也不能促进农业对外出口,故排除B、C、D。 17.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德国统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 B. 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 C. 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 D. 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家”是指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统一,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白色”是指1781年宪法中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保守和不彻底,君主权力大,故C项正确。A项只解释了其革命性,没有解释其保守性,故排除。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现代化并没有共同发展,其思想是比较保守的,故B项排除。德国的社会革命的有限的,对工人运动是不容忍的,故D项排除。 18.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 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 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 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 君主制度的衰亡 【答案】C 【解析】 A、B两项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D项说法错误,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ABD都不正确。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由专制走向民主,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本国向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19.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1倍,国有经济成分在大工业中占优势,而小工业中私人资本占大多数。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市场体制的建立 D. 工业化运动的开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显示,这一时期私人工业企业增加且在小工业中占多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新经济政策下政府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密切相关。故答案为B项。A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很快进入国内战争时期,排除;C项,苏俄(联)这一时期并未建立市场体制,排除;D项,苏联工业化运动下,私人资本渐趋消亡,排除。 【点睛】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解题思路:a.判断题干与题肢之间谁因谁果,把握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b.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影响事件的各种因素;c. 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20.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根源上反映了 A. 经济发展的多极化 B. 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C. 美国综合实力衰弱 D. 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无论是“三极论”、“五极论”、“六极论”,都是强调美国、欧洲国家、东亚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中的影响力,相较世界上其他众多的国家,这几“极”的凸显,正是总体上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是经济发展的多极化的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凸显发展中国家,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基本形成”的说法错误,故D项排除。 21.2000年4月,77国集团自1964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首脑会议在古巴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经济全球化、南南合作、南北关系等,会议通过了最后声明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南方国家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这一现象可看出 A.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B. 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矛盾激化 C.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亚非拉国家 D. 原有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会议是在两极格局已经瓦解的背景下召开的,从会议涉及到“提出了南方国家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次会议正在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努力,对原有的经济秩序造成一定的冲击,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A项中所涉及到的这一趋势,排除A 项;材料中有会议有利于缓和矛盾,而不是加剧矛盾,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排除C项; 22.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学者 观点 时殷弘 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余伟民 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 徐蓝 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 A. 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 B. 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 美苏对峙主要内容是冷战 D. 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可知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期间,美苏主导下的多国参与的政治斗争,因此冷战是多种因素推动下形成的,选项B正确;根据所学冷战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选项A排除;根据徐蓝的观点,冷战是美苏双向互动的结果,美苏对峙与此观点相左,选项C排除;选项D与材料无关。 23.当今的世界格局可以类比成一个五角形,不过其中的一角要胜于其他角,美国无论从经济和军事力量来讲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从二战后一直保持了资本主义强国的优势,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美国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约束限制 B. 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 C. 该趋势在20世纪60、70年代已出现 D. 各大国共同推动多极化格局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美国从二战后一直保持了资本主义强国的优势,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可以看出美国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约束限制。而多极化趋势在在20世纪60、70年代已出现,这一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故ABC三项理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是想要建立以它为中心的单极世界,故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项。 24.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卜赛女郎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尖锐 C. 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D.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突出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等环境,塑造的“强盗、叛逆者、牧女、吉普赛女郎”等人物形象可知该类文学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A项,政治上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故A项正确。B、C、D项,都是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实主义成为文学主流的背景。故B、C、D项错误。 第二卷(共52分) 非选择题部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作答。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选择一题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察院为清代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其所属执行监察任务的机构有六种给事中、十五道监察御史等,科道官可“纠动百司,辫明冤枉及一应不公不法事”。弹劾的对象有“皇子、诸王及一内外大臣官员”。 ——摘编自刘战、谢茉莉《试论清代的监察制度》 材料二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一周年大会上指出,“纠察权,专管监察弹勤的事。这个机关定要独立……监察院仅对国民大会负责,总统无权干预监察院行使职权。……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率先建立党的监察机构及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从而在党内组成了条块结合的党员监察网。1925年8月,在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即宣告监察院成立。 ——摘编自余信红《民国时期的监察制度评析》 材料三 中国政务院人民监察姜员会在1950年工作任务中提出要“收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监察工作的理论与法规……以作监察人员学习的资料”,决定在中央一些部门内聘请工作人员担任该委监察通讯员。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设置人民监察通讯员通则》,其中规定“人民监察通讯员应每3个月至半年向其原推选单位的群众报告工作一次”。监察通讯员监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贪污腐化等行为。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和地方的各级监察委员会,领导行政监察机构开展工作。 ——摘编自《论新中国初期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从清朝到民国前期监察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清朝到民国前期监察制度出现这些变化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监察制度的特点。 (3)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答案】(1)变化:清朝时,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只对皇帝负责;民国前期,监察机关独立,对国民大会负责。清朝时,监察范围广泛;民国前期,党政监察分离。 背景:受到西方议会民主制的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特点:受到苏联的影响;广泛发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意义:防范贪腐,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人民当家作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任意2点、3点 【解析】 【详解】 (1)变化:据材料一“都察院为清代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时,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只对皇帝负责;据材料一“……弹劾的对象有“皇子、诸王及一内外大臣官员”等信息可知,清朝时,监察范围广泛。据材料二“这个机关定要独立……监察院仅对国民大会负责,总统无权干预监察院行使职权”等信息可知,民国前期,监察机关独立,对国民大会负责。据材料二“这个机关定要独立……监察院仅对国民大会负责,总统无权干预监察院行使职权……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率先建立党的监察机构及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等信息可知,民国前期,党政监察分离。 (2)社会背景: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受到西方议会民主制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特点:据材料“收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监察工作的理论与法规……以作监察人员学习的资料”信息可知,受到苏联的影响;据材料“人民监察通讯员应每3个月至半年向其原推选单位的群众报告工作一次”可知,广泛发动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据材料“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和地方的各级监察委员会,领导行政监察机构开展工作”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意义:结合所学古代监察体制可知,一定程度防范贪腐行为,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广泛发动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通过监察规范从政行为,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漫长的。封建社会的起点,目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算法。一种,从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6年算起;另一种,从商鞅辅助秦孝公变法即公元前365年算起;还有一种,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即公元前221年算起。应当说,三者都是言之成理各有依据的。分别以这三个年份为起点,算到1840年,各自都在2000年以上,比西方多了一倍。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延续,但社会仍有微渐变化。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年以上,社会发展滞缓。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长期延续并不断强化;经济上,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思想上,长期文化专制,儒学独尊。到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一些中国士大夫开始关注并引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中国社会,但总体上微弱,不可能推动中国社会的根本转型。 (要求:需明确提出观点,观点应包含漫长延续以及微渐变化两方面。说明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解析】 要求:需明确提出论题,论题应包含漫长延续以及微渐变化两方面。论证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尽管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但答题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包含漫长延续以及微渐变化两方面,做题的关键在于要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以及思想文化方面多角度的分两个方面做出相应的分析。 请考生在第27、28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第Ⅱ卷选择题区域内把所选的题号涂黑。 27.【历史选修I:历史土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旧中国高校主要分布在经济基础好的沿海地区及大城市,在院系、专业设置方面,较偏重人文学科。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提出人才培养应“专、快、多”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通才教育”转换为“专才教育”。1952年,教育部提出高校院系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的统一领导。 通过院系调整,综合大学数量从1949年的49所下降为1953年的14所,专门院校增加50余所;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由1949年的3万余人增加至8万余人。理工类院校比例大幅提高,门类齐全的工科专业体系初步形成。高等师范院校独立设置,为基础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院系调整工作中,盲目仿效苏联模式,推崇“专才教育”,批判“通才教育”,使高等人才的培养走进“误区”;严重削弱了人文社会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摘编自郑璐《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评价与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影响。 【答案】(1)特点:突出专才教育;为工业化建设服务;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深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等 (2)影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校的均衡分布;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培养了专业人才;为基础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照搬苏联模式,不利于全面人才的培养;不利于高校学科均衡发展等。(必须有消极影响) 【解析】 【详解】(1)特点:概括材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通才教育”转换为“专才教育””可知突出专才教育;概括材料“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可知为工业化建设服务;概括材料“进一步明确了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的统一领导”可知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概括材料“院系调整工作中,盲目仿效苏联模式”可知;深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等。 (2)影响:考生可结合院系调整的特点,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如积极影响:概括材料“旧中国高校主要分布在经济基础好的沿海地区及大城市”可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校的均衡分布;概括材料“门类齐全的工科专业体系初步形成”可知为工业化建设培养了专业人才;概括材料“高等师范院校独立设置,为基础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知为基础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消极影响:概括材料“在院系调整工作中,盲目仿效苏联模式,推崇“专才教育”,批判“通才教育”,使高等人才的培养走进“误区””可知照搬苏联模式,不利于全面人才的培养;概括材料“严重削弱了人文社会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受到影响”可知不利于高校学科均衡发展等。 28.【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美国看来,不卷入欧洲纷争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使美国在1812年美英战争后享受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免费的安全”(free security),虽然20世纪军事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已经使两大洋作为美国安全屏障的价值大大降低,但一直到珍珠港事件前,多数美国人仍然相信美国远离欧洲的地理位置使美国不用卷入欧洲的事务就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而当总统试图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让美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时候,通常是国会对总统的政策构成擎肘。从一战时起,国会就成为孤立主义的大本营……多次挫敗总统的外交倡议。美闺人根深蒂固的反国家主义(anti-s.tatism)观念和自由的传统使联邦政府长期以来比较弱小,限制了联邦政府推行干涉主义政策的能力……自独立以来,美国人就把美洲新大陆与世界其他地区分离开来,把自己描绘成自由、民主、平等和进步的“新界”纯洁无瑕美国不能卷入欧洲的纷争中,与腐败、堕落的“旧世界”同流合污。这种独特的自我认知支持美国与欧洲主导的国际体系相分离。 ——摘编自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获得世界领泞地位的曲折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拒绝领导世界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领袖地位主要原因。 【答案】(1)孤立主义传统外交政策;美国独特的地缘政治位置;分权制衡的政治决策体制;以自由为核心的国家传统和清高自傲的自我认知。 (2)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欧洲霸权的衰落、苏联的崛起);美国综合国力强大;国际主义成为外交政策的指针(或孤立主义政策的结束);经济危机与二战的教训(或美国安全现念的变化);美国民众观念的变化。 【解析】 (1)根据材料“不卷入欧洲纷争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美国远离欧洲的地理位置使美国不用卷入欧洲的事务”“国会对总统的政策构成挈肘”“美国人根深蒂固的反国家主义(anti-statism)观念和自由的传统”可以得出答案。 (2)结合二战后国际局势的大背景及美国国内变化,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外交等角度综合分析二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领袖地位的主要原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