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合计60分)‎ ‎1. 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A. 仁 B. 礼 C. 中庸 D. 德治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孔子出门必坐车”是为了彰显孔子的贵族地位,而一般平民则只能步行,坐车与步行体现的是社会等级地位不可僭越,即“礼”的要求,它是维护西周时期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故答案选B,A C D三项含义与题意特征不符。‎ ‎2.易中天在《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文中的“动机”指 A. 发展工商业 B. 统一思想 C. 消灭异端邪说 D. 繁荣学术文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动机都是为了统一思想,B项正确;秦汉时期实行文化专制的动机不是要发展工商业,A项错误;“儒家”思想和“百家”学说不是“异端邪说”,C项错误;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都不利于学术文化的繁荣,D项错误。‎ ‎3.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 B. 本质为恶 C. 非善非恶 D. 本善习远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朱熹说的“存天理”‎ ‎ 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同时人的道德理性决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主要是靠后天习得的,主要是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宋明理学家正是基于儒教“人性善”,即人生来本具有理学家认为的“美德”正是后天的利欲让人们迷失了方向,所以才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本善习远”的含义是:人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C选项“非善非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4.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 强调社会责任感 B. 提倡知行合一 ‎ C. 构建新儒学体系 D. 重建伦理秩序 ‎【答案】A ‎【解析】张载的思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国家兴衰成败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强调社会责任,故答案为A项;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排除B项;张载和顾炎武没有构建新儒学体系,排除C项;二者的观点没有涉及伦理秩序的重建,排除D项。‎ ‎5.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诏令,旌表节妇,同时规定“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是中国第一个嘉奖贞节的特别命令。朱元璋颁布这一“嘉奖令”的实质是 A. 推崇理学,稳固统治 B. 控制思想,禁锢人性 C. 实行独裁,强化专制 D. 尊重妇女,提高地位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理学是明朝的官方哲学,理学倡导忠孝节义,朱元璋颁布嘉奖贞节的“嘉奖令”,实质是推崇理学,以巩固统治,故选A;BCD不是根本目的,不属于实质,排除。‎ ‎6.“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下面对王夫之的这一思想主张认识正确的是 A. 王夫之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B. 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 与当时新型经济成分的出现有关 D. 反映了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的时代要求 ‎【答案】C ‎【解析】王夫之认为“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即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体现的思想内涵是反对君主专制,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促使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故C项正确;王夫之的阶级实质仍然是封建的地主阶级,故AD项排除;B项说法错误,错在“推动了”。‎ ‎7.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文献出处 ‎“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旧唐书·回纥传》‎ ‎“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全唐诗》‎ ‎“诸邵多透纸袄为衣。”‎ 宋代《渑水燕谈录》‎ 转智和尚“不御烟火……不衣丝绵,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A. 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 B. 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 C. 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 D. 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 ‎【答案】C ‎【解析】虽然贫穷百姓因经济原因可能穿着纸衣,但不能说“只能”穿纸衣,排除A;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是我国丝织业发展显著的时期,而材料反映的是唐宋时期关于“纸衣”的情况,未反映丝麻纺织的发展情况,排除B;纸张本是易损坏的物品,但能够把纸做成衣服,说明当时纸的制作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故选C;材料现象无法说明纸衣是流行的衣服,排除D。‎ ‎8.文物考古和鉴定往往需要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辨别。而其中有些赝品往往只需用肉眼就能轻易做出判断,请仔细观察和辨别下列铜币的拓片,其中哪一枚可能不是假币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常识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A正确,因为半两钱出现于秦朝,而当时的文字为小篆。B错在它的字体不可能为楷书,应为隶书。C错在唐朝只有开元通宝,而太宗是死后才有的庙号,D错在南宋是后人对其的称呼。‎ ‎9.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A. 开始开眼看世界 B. 坚持“中体西用”‎ C. 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 关注西方科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平弧三角”、“64种化学物质”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关注西方科技,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0.中国近代有人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由此可知,此人属于 A. 保守派 B. 维新派 C. 革命派 D. 洋务派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认为“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是维新派,B项正确;保守派反对一切变革,A项错误;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反对君主制,C项错误;洋务派不主张改革政治体制,D项错误。‎ ‎11.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 A. 尽带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 B.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C.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当时女学生的思想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抵制专为她们设置的修身课,同时还出现了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这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女学生思想发生变化,但是不能推断出女学生思想的变化是因为学校广泛开展了女权运动,故A项不符合题意;维新启蒙思想涉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而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对封建礼教的抵制,而不是民主共和思想,故C项不符合题意。‎ ‎12.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后,“民国共和”只是一个名义。那么解决其实质问题的应该是接下来的新文化运动,因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延续,故B正确;辛亥革命并不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故A排除;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C排除;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D排除。‎ ‎13.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十月革命的影响 B. 民族主义的高涨 C. 民主主义成为主流 D.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关键要抓住时间信息“1924年”。1924年国民大革命开始,反帝爱国运动高涨,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的一面相吻合,所以陈独秀认同了义和团运动的作用和进步意义,故B项正确。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11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排除C项;当时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所以答案选B。‎ ‎14.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的推论是 介绍马克思主义 西方习俗礼仪 国事要闻 文章数量(篇)‎ ‎36‎ ‎5‎ ‎30‎ 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B. 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C. 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 《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答案】B ‎【解析】除了报刊外,还有其他途径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A;材料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可知当时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占很大数量,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故选B;材料表明,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并不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排除C;由表格来看,《新青年》最不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排除D。‎ ‎15.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主要取决于 A. 中国农民人口多 B. 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 敌人在农村力量薄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知识点。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决定了中国农村人口多,造成了城市敌人强大,而农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同时也加剧了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相对分散,客观上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不够准确,排除;B项说法过于笼统,没有依据,排除;D项说法不全面,不如C项表述准确,排除。故选C。‎ ‎16.下图统计数据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的 A. 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局势 B. 科教兴国的战略 C. 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阐述 D. 经济特区的构想 ‎【答案】C ‎【解析】从表中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可以知道,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均呈上升趋势,阐述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C选项是正确的。题干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排除AB;题干没有体现对外开放政策,排除D。‎ ‎17.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下领导人为之努力的共同梦想是 A. 民族独立 B. 救亡图存 C. 民族复兴 D. 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现代中国民族复兴之路。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题干“共同梦想”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C项符合四位领导人物的活动,符合题干“共同梦想”要求,正确;第四位领导人,即习近平。习近平时期,中国早已经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A项不符合第四位领导人,排除;B项不符合第四位领导人,排除;D项不符合第四位领导人,排除。故选C。‎ ‎18.丛书“我们的年代”对建国以来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流行词汇进行了记录。下列四组流行词汇中,属于70年代的是 选项 流行词汇(摘选)‎ A 造反有理;革命委员会;斗、批、改 B 三大改造;赶超英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个体户;迪斯科;民工潮 D 干部服;平反、昭雪;恢复高考 ‎【答案】D ‎【解析】干部服是在文革期间即1966年~1976年,平反、昭雪,恢复高考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D项正确。“造反有理;红宝书;斗、批、改”主要是在文革前期,应该是20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是在1953-1956年,赶超英美反映的是1958年大跃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是在1953年,故B项错误;“个体户;迪斯科;民工潮”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是20世纪80年代,故C项错误;‎ ‎19.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 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 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答案】D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52年新中国刚刚成立面临的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教育就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大量的人才 ‎20.从图(a)到图(b)的变化反映了 A. 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 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C. 自然人性的复苏 D. 宗教改革的开展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a)是天主教神学,图(b)是文艺复兴,这一变化反映出自然人性的复苏,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仅从圣母画像变化无法判断出此时人文主义是否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宗教改革,故D项错误。‎ ‎21.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 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 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 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 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思想源头,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理解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可知,题干强调的是新的学说要建立在对汲取原有思想营养的基础之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在汲取意大利的古典文化基础上兴起的,C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2.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知他主张 A. 尊重妇女权益 B. 反对盲目信仰 C. 实行三权分立 D. 虔诚信仰上帝 ‎【答案】B ‎【解析】材料采用类比推理,既然母猪生崽痛苦与得罪上帝无关,同样分娩时痛苦的妇女必与得罪上帝无关,可见材料与尊重妇女权益无关,排除A;法国思想家因“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质疑《圣经》中妇女因触犯上帝而要承受分娩疼痛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 法国思想家质疑《圣经》,抨击对权威的迷信,表达出思想家反对盲目信仰《圣经》,排除D,选B。材料无关三权分立的信息,排除C。‎ ‎23. 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 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 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 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 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时间“18世纪前半期”、地点“法国”及“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可知,当时法国启蒙思想,即反对专制、提倡民主自由的思想流行,A符合题意;B、C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D与史实不符。‎ ‎24.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由贵族团体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平民的团体共同拥有,二者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也有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思想渗透的核心政治理念是 A 民主 B. 共和 C. 平等 D. 分权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是三权分立,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根据材料“立法权由贵族团体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平民的团体共同拥有”可知体现的是分权思想,D选项符合题意。民主、共和、平等的思想与材料无关,ABC选项排除。‎ ‎25.康德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审判”。这里“批判”的本意是强调 A. 批驳否定 B. 批评指正 C. 质疑分析 D. 理解同情 ‎【答案】C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康德提出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所以这里的“批判”本意强调的是质疑分析,所以答案选C。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 ‎26.伏尔泰对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样评价:“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惊异的。”这个事件指的是 A. 《自然哲学数学原理》的发表 B. 《物种起源》的发表 C. 量子理论的诞生与发表 D. 相对论的创立 ‎【答案】A ‎【解析】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使伏尔泰受到启发,认为自然界存在自己运行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应该有客观规律可寻,因此启蒙思想家开始探寻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故选A;1859年《物种起源》的发表,1900年量子理论的诞生,1905年相对论的创立,而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排除BCD。‎ ‎27.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扩张和掠夺 B. 文明的逐渐演进 C. 工业革命的进行 D. 垄断组织的形成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到“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据“1831年”“《机器的成绩》”可以看出该事件发生于工业革命即将结束,机器大工业兴起的时期,故选C;殖民扩张和掠夺与“穿袜子”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A;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垄断组织,排除D。‎ ‎28.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规律。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 A. 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 B.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C. 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 D. 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推行其侵略扩张政策,借社会达尔文主义宣扬白人优越论,企图美化侵略,但是这也掩盖不了资本主义侵略他国的本质,社会达尔文主义只是侵略的说辞而已,故选C。社会达尔文主义主要是用来解释白人优越于其他种族的理论,而北美人和英国人交战双方都是白人,因此社会达尔文主义对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并无影响,排除A;社会达尔文主义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它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项说法错误,排除;社会达尔文主义为种族主义的辩护意味着其不可能正确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项说法错误,排除。‎ ‎29.历史到今天为止有三个最著名的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来看,其中后两个“苹果”分别代表了 A. 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B.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C. 理论创新和产品创新 D. 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 ‎【答案】C ‎【解析】“砸醒了牛顿”指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乔布斯咬了一口指苹果系列产品的研发,C项正确;牛顿的科研成果比工业革命早了近百年,A项错误;蒸汽机的发明者是瓦特,电气时代与牛顿和乔布斯没有关系,B项错误;传统产业和牛顿的科学研究无关,D项错误。‎ ‎30.1952年上演的戏剧《等待戈多》中的“戈多”,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嘛?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该作品创作风格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现代主义。《等待戈多》是荒诞戏剧 的代表作。以两个流浪汉苦等“戈多”,而“戈多”不来的情节,喻示人生是一场无尽无望的等待,表达了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的存在主义思想,也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普遍的空虚绝望的精神状态。该作品属于二战以后兴起的荒诞喜剧,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之一。故排除A、B、C项,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2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材料三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 ‎(2)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做法。‎ ‎(3)根据材料三,指出洋务派对传统文化与西学关系的认识有何的局限性?‎ ‎(4)根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及其原因。‎ ‎(5)在建设现代和谐社会中,我们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应持何种态度?‎ ‎【答案】(1)根本:孝悌。‎ ‎(2)态度:崇尚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3)局限性:不主张变革社会制度,继续维护封建统治。‎ ‎(4)态度:绝对否定儒家传统道德,绝对肯定西方文化。‎ 原因:尊孔复古”逆流;封建伦理道德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影响。‎ ‎(5)扬弃(或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 ‎(1)根本:根据材料一中“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知,仁的根本是孝悌。‎ ‎(2)态度:根据材料二中“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愿我一族长幼会……皆作好人”可知,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持崇尚态度。做法:根据材料二中 “宣圣谕”,“集祠堂”,“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等信息可知,明代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儒家伦理。‎ ‎(3)局限性:根据材料三中“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便偏废……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认识上的局限性在于,不主张变革社会制度,继续维护封建统治。‎ ‎(4)态度:根据材料四中“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可知,新文化运动绝对否定儒家传统道德,绝对肯定西方文化。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态度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影响加深,而“尊孔复古”逆流出现,封建伦理道德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等。‎ ‎(5)态度:根据材料和相关问题,所学知识可知,在建设现代和谐社会中,我们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应持扬弃态度(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2.人文主义在西方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 ‎——《中华文体库》‎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四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 ‎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并指出其产生的政治根源。‎ ‎(2)对文艺复兴的评价,材料二与材料三存在哪两种不同的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四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答案】(1)特点:①重视人的价值;②强调知识的作用;③崇尚道德;④尊崇理性。‎ 根源: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2)观点:①材料二认为文艺复兴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②材料三认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 ‎(3)破: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或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精神统治)。‎ 立:①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②提出关于理性王国的构想(如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等也可得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起源,从材料一可以直接总结出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例如,“重人”、 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理性思考等等均是可以的。古希腊人文主义产生的政治根源只可能回答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其实在民主政治之下才可能出现人文主义。‎ ‎(2)材料二认为文艺复兴是“真理的重新恢复”,而材料三却认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二者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主要是因为材料二仅仅是看到了文艺复兴的表面现象,而材料三则看到了文艺复兴的本质。‎ ‎(3)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发现“大破”指的是启蒙运动猛烈的批判专制主义、教条主//神权主义,“大立”指的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们强烈的追求民主政治、权力平等和个人自由。‎ ‎33. 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中国科技发明 ‎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 科技发明 (件)‎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一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 ‎——丁建宏《德国通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指出其变化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德国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 ‎【答案】(1)变化:从世界领先到落后于世界(或从世界领先到逐步衰落)。‎ 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 ‎(2)措施: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背景:德国完成统一;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3)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科教兴国战略;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析】‎ ‎(1)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由表格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件数与百分比的数值来看数据是越来越少的,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则是越来越多的,由此可以概括出中国古代科技从世界领先到落后于世界(或从世界领先到逐步衰落)。由表格可知在公元1501~1840年这个阶段中中国的科技是处于落后状态的,结合所学这正直明清时期,专制制度强化阻碍了中国科技发展。‎ ‎(2)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由“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可以概括出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从“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可以概括出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第二问从时间19世纪70年代这个时间入手,然后结合所学从德国的统一和资本主义发展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几个角度来回答即可。‎ ‎(3)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三可知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利条件等角度来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