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通史版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时期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通史版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时期学案

‎ 通史整合(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时期 政治 ‎“大一统”的实现,秦朝建立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得以巩固;魏晋南北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士族势力强大。‎ 经济 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魏均田制形成。‎ 思想文化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文学、艺术各放异彩;佛教的传入与传播。魏晋南北朝时,三教并存,儒学危机;文学艺术带有分裂割据和民族融合的特点。‎ ‎                                  ‎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 ‎[诗史巧记] “大一统”民族国家的建立; 日趋完善的官僚政治; 汉承秦制的“损益”‎ ‎[小题验知]‎ ‎1.《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规范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任务的完成”。这表明“行同伦”(  )‎ A.旨在推动儒法融合  B.宣传了儒家思想学说 C.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D.彰显皇帝的绝对权威 解析:选C 据材料“远迩(近)同度(法度)”可知秦朝重视法家而不是儒家,故A、B两项错误;据材料“全国范围内‘行同伦’任务的完成”可知形成共同行为规范,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统一全国的思想而不是体现皇帝在国家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2.“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这是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实行的郡县制的一句评价性的话。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 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 C.要害在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 D.基本上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 解析:选B 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直属于中央,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3.(2018·哈师大附中一模)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 A.官员选拔有利于国家管理 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 D.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官员来源的变化,而非官员选拔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法治,并且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故B项错误;官员来源从世袭的公族变为大夫、陪官、布衣,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被打破,贵族政治逐渐让位官僚政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员来源的变化,与君主专制无关,故D项错误。‎ ‎4.(2019届高三·菏泽质检)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这主要表明秦汉时期(  )‎ A.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 B.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 C.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 D.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 解析:选C 材料中讲到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度,职无常守会出现有些官员有职务而无实权,有些官员有实权而无职务,这体现了是否授予实权全在于皇帝的信任,反映了君主的集权,使得君主专制得到巩固和强化,故C项正确。‎ 显性时空 秦朝(前221~前207年),西汉(前202~公元9年),东汉(公元25~220年)‎ 隐性时空 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郡国并行制、推恩令、中外朝制、刺史、察举制、外戚干政 ‎[深化认知]‎ 一、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 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 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高度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 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 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 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的职业官僚掌握 二、汉代地方制度演变——郡国并行制 影响 西汉初,确立了郡县和封国并行的地方行政体制。这些诸侯国在汉初稳定局势和平定诸吕之乱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终于在汉景帝时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 强干弱枝的举措 ‎(1)迁徙郡国豪富,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朝廷力量。‎ ‎(2)推恩王侯子弟,进一步解决了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 ‎(3)颁布“附益法”,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 ‎(4)惩治地方豪族,对于抑压地方豪族的猖獗气焰,提高专制皇权,起了显著的作用。‎ ‎(5)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东汉时期,刺史由单纯的监察官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 三、汉朝政治的特点 ‎1.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帝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3.宦官专权:东汉后期宦官的政治影响力提升,皇帝利用宦官对抗外戚争夺大权。‎ ‎4.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5.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二)秦汉时期的经济 ‎[诗史巧记] 田庄经济体现相对封闭的特色; 重农抑商尽显以农为本的国策; 丝绸之 路成为对外交流的桥梁 ‎[小题验知]‎ ‎1.(2018·日照二模)据记载,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这一现象(  )‎ A.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B.强化了农村的宗法宗族观念 C.加快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形成 D.促进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极大削弱了中央对地方人口的有效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东汉豪强田庄对人口的控制,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租佃关系就已经产生,故C项错误;豪强田庄属于土地兼并,故D项错误。‎ ‎2.公元前115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方案,规定: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后来,西汉政府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买进物资,贵时卖出。上述措施(  )‎ A.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B.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 C.旨在限制商业发展 D.消除了各地经济差异 解析:选A 根据“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和“贱买进物资,贵时卖出”可知这些措施能够增加政府收入,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论及西汉政府的商业措施而不是农业措施,不会加重农民负担,故B项错误;据材料“出售”和“贱买进物资,贵时卖出”得出其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而不是限制商业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措施增加了政府收入而不是促进落后地区收入,因此不能消除各地经济差异,故D项错误。‎ ‎3.(2018·东北师大附中三模)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如齐郡有“三服官”主管制作“天子之服”,所属“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长安有东、西织室,汉元帝时,每年花费五千万钱以上。这反映出汉代(  )‎ A.丝织业的生产技术高超 B.官营生产超过私营作坊 C.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 D.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 解析:选C “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表明官营丝织业规模大,花费多,生产不计成本,故C项正确。‎ ‎4.(2018·兰州一模)古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  )‎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 C.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解析:选C 材料介绍汉武帝设置机构管理丝绸之路,与张骞出使西域无关,故A项错误;西汉政府设置机构,保护出境商旅,故B项错误;材料汉王朝设置机构,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出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没有涉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故D项错误。‎ 隐性时空 统一度量衡、田庄经济、工官匠户制度、盐铁官营、租佃关系、丝绸之路、青瓷、水排鼓风冶铁 ‎[深化认知]‎ 一、地主田庄经济 概念 田庄是汉代社会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进行生产、生活的经济实体 原因 土地和人口是田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东汉政府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随着东汉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豪强地主势力进一步扩展,这为地主田庄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特点 ‎①规模大,多种经营,生产中实行集约化的协作劳动,自给自足;②聚族而居,宾客相附,等级严格;③带有浓厚的宗族宗法色彩;④拥有私人武装 作用 田庄既有田庄主对田庄内的劳动者进行残酷剥削,作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的一面,也有适合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一面 二、盐铁官营与重农抑商 ‎1.盐铁官营 汉初,盐、铁由私人经营,国家则设官征税。一些大商人由此垄断了这些对于国计民生有着重大影响的行业,不但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目的 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决定将盐铁行业收归国家经营 内容 将盐、铁之事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用以补充国家赋税;官府招募盐户,提供煮盐的器具和一定的生活费用;严禁私自铸铁煮盐等。汉王朝在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使盐铁经营真正纳入了国家工商管理体制 作用 解决了国家的财政问题,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2.汉代的重农抑商 ‎(1)历史背景 ‎①‎ 打击商人投机取巧、囤积居奇等扰乱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现象,以巩固汉朝的统一。‎ ‎②汉初生产凋敝、社会经济不发达,而商人却与国家争利使得商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③在文化上的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农本思想,先秦儒家“义利观”的道德规范、法家“抑商”思想的影响、小农经济下社会风气的影响。‎ ‎(2)主要表现 ‎①保护自耕农经济。汉初在秦朝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农业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重农的措施,使得汉代的重农政策更加制度化、法律化。‎ ‎②打击商人活动。从政治上看,贬低商人地位,从经济上看,加重对商人的赋税。‎ ‎③形成了重农抑商的指导思想与方式,重农抑商政策随着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而逐渐成为一种传统的经济指导思想。‎ ‎(3)历史影响 ‎①积极作用:促进国家农业生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打击豪强,维护国家统一;经过汉代的实施及推广,重农抑商成为贯穿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指导思想。‎ ‎②消极作用:导致人们思想上的保守落后,不利于思想上的解放和创新;延缓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成为一种历史习惯与惰力。‎ 三、丝绸之路 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陆上丝绸之路”,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等。“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国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海上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以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历史影响 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 ((三)秦汉时期的文化 ‎[诗史巧记]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书写材料重大革新; 中外文化交流加强 ‎[小题验知]‎ ‎1.(2018·烟台二模)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而司法官吏在决议时也常常追求“应合古义”,从而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该现象反映出(  )‎ A.司法官吏判案依据是四书五经 B.皇帝的诏令必须符合司法程序 C.司法成为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 D.儒学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 解析:选D “西汉中期以后”儒学成为统治思想,材料中“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是在司法领域的体现,故D项正确。‎ ‎2.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旱滩坡纸、陕西灞桥纸等。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 B.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 C.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 D.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 解析:选D 题干谈及在不少地方发现了西汉纸,并且在《后汉书》中也有记载,说明最晚在汉朝时就发明了造纸术,故D项正确。‎ ‎3.(2019届高三·重庆调研)下表是古籍中涉及大秦(罗马帝国)的部分记载。据此判断,汉魏时期(  ) ‎ 内容 ‎ 出处 ‎ ‎“永宁元年,掸国(今缅甸东北)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阕朝贺,献乐及幻人……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 ‎ ‎《后汉书》 ‎ ‎“从加那调州(今缅甸丹那沙林,一说在孟加拉湾西岸)乘大舶,张七帆,时风一月余,乃入秦,大秦国也。” ‎ ‎《吴时外国传》 ‎ ‎“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与交趾(今越南北部)七郡外夷比(邻),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 ‎ ‎《魏略》 ‎ A.海陆交通都可到达大秦 B.中国与大秦直接往来频繁 C.中西方交往以海路为主 D.史籍对大秦已有详尽记载 解析:选A “掸国西南通大秦”“乘大舶,张七帆”“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反映海陆都可以到达大秦,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了“频繁”‎ ‎,更不是以海路为主,故B、C两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详尽,故D项错误。‎ 隐性时空 焚书坑儒、黄老之学、董仲舒新儒学、小篆、隶书、汉赋、造纸术 ‎[深化认知]‎ 一、汉代儒学与官僚体系的关系 ‎1.原因:传承礼乐文化;强化皇权;强化教化管理;解决功臣与王国问题。‎ ‎2.内涵:君主内圣外王。‎ ‎3.影响:儒学思想政治化、伦理化;礼乐兴盛;提升了官员素质;出现了神秘色彩,促使唐宋儒学的复兴,回归先秦儒学之道。‎ 二、董仲舒治国思想 治理权力的“合法来源”‎ ‎“王权天授”。董仲舒把源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与儒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说确立了“王权天授”“君权神授”观,为王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哲学及神学上的论证 制约机制的设计 ‎“伸君,伸天”。强调“屈民而伸君”,民要服从于君,即民受制于君。君王是民众的治理者。但君权要受天的制约,即“屈君而伸天”,君主必须秉承天意,依上天的原则办事,必须对君权进行约束和规范 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 ‎“独尊儒术”。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有统一的法度,必须实现意识形态上的一元,人民才能有统一的行为准则,才能去遵守这个法度 国家治理的基本范式 ‎“大德而小刑”。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要儒法并用,但德治尤为重要。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上,主张德刑并用、恩威并施,强调以德教为主要手段辅以刑罚 三、秦汉的礼法制度及特点 ‎1.秦汉的礼法制度 ‎(1)秦用周礼,随着秦汉帝国中央集权的君主官僚政体的确立,形成皇帝独尊、家国一体新格局,汉承秦制,礼制发达。‎ ‎(2)到汉武帝之后,法家的郡县制与儒家的礼乐制合流,董仲舒提出的三纲思想促成宗法家族的父子、夫妇伦理与国家的君臣之道高度同构,伦理与政治高度一体化。君与臣之间、官与民之间、民与民之间,皆是相对的私人伦理关系,各种宗法家族人情融入法律政治领域,以礼入法,以礼规范法,形成礼法一体和私性政治传统。‎ ‎2.特点:外儒内法 ‎(1)外儒内法是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 ‎(2)外儒内法的统治术,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自古以来即是人治而非法治——因为从外表上看,一切法都被规范在仁德的范围之内了。‎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诗史巧记] 频繁更迭的政权; 分裂对峙的政局; 门阀士族的兴衰; 三省体制的创新;‎ ‎ 民族融合的发展 ‎[小题验知]‎ ‎1.(2018·汕头二模)新疆吐鲁番曾出土公元408年的一份文书,用楷书书写,记录的是当地选举应试的情况,策试内容涉及《诗经》、《春秋》,还涉及《战国策》、《史记》等典籍。这反映了当时(  )‎ A.大一统王朝的权威不断加强 B.政治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 C.中央王朝对边疆实施直接管理 D.陆上丝绸之路仍然保持通畅 解析:选B 由材料内容可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中原汉族文化典籍,分裂状态下已出现了国家统一的因素,故B项正确。‎ ‎2.(2019届高三·重庆调研)南朝齐武帝宠信出身寒微的纪僧真,纪僧真想获得士大夫身份,齐武帝让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可在见面后,士族领袖竟命人把纪僧真赶了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 A.皇权与士族特权相依仗 B.士族把持官吏的任免权 C.士大夫自立于皇权之外 D.社会等级制度十分森严 解析:选C 由材料中齐武帝让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却被赶出,说明士族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立于皇权之外,故C项正确。‎ ‎3.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持虎子者”(《三国志·魏书·苏则传》),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反映了(  )‎ 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 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 D.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解析:‎ 选B 中央集权是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门下省属于中央机构,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门下省主要是皇帝的近臣,地位低下,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说明皇帝重用近臣以削弱大臣的权力,这是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门下省官员的事务及政治地位,与士人道德及忠君爱国思想无关,故C、D两项错误。‎ 显性时空 三国(公元220~280年)、两晋(公元266~420年)、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隐性时空 九品中正制、门阀政治、三省体制 ‎[深化认知]‎ 门阀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森严,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而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被排挤在士族上层社会之外。东晋末至南朝,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 ‎1.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2.特点 ‎(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3)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职位。‎ ‎3.评价 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消极因素。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出现了“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的怪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 ‎4.唐宋衰落原因 经济上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松弛了宗族的血缘纽带,聚族而居走向分户析产,宗族成员不断迁徙,这使得士族经济不再像以前那样相对稳定 文化上 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士族失去了以往的文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士族与庶族、平民之间的差距 政治上 隋唐时期用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将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吏选拔的政治特权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诗史巧记] 迅速开发的江南; 经济重心的南移; 封建生产方式的扩展 ‎ [小题验知]‎ ‎1.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解析:选D 魏晋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北方经济重于南方,故A项错误;南北对峙客观上推动经济文化交流,故B项错误;三国时期北方长期动乱,故C项错误;南方形成与北方对峙的政权,说明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故D项正确。‎ ‎2.(2018·泉州二模)北魏实行均田制,把土地划分为生产谷物的露田,栽植桑、榆、果木的桑榆田,植麻的麻田,造屋和种菜的园宅田,备休耕的倍田,明确规定各类土地的用途。这一做法(  )‎ A.推动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B.推动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C.有利于棉纺织业的发展 D.限制了土地的高度集中 解析:选A 根据“生产谷物的露田”、“桑榆田”、“园宅田,备休耕的倍田”说明均田制不仅分配土地还试图保证农民粮食、蔬菜、衣着及保持土壤肥力的需要,满足农民自给自足的需要,有利于推动北方经济的恢复,故A项正确。‎ ‎3.(2018·肇庆二模)“梁初,惟京师及三吴、荆、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地区由于对外贸易,则全以金银为货”。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混乱,货币不一 B.政府为加强金银收藏 C.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解析:选A 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混乱,商品流通不畅,导致这一时期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故A项正确;据材料“交、广地区由于对外贸易,则全以金银为货”可知政府为加强金银收藏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是在近代,故C项错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但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隐性时空 耕耙技术、均田制、灌钢法、草市、白瓷 ‎[深化认知]‎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为一体。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均田制 ‎1.前提 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社会上存在大量无主荒地和劳动力。‎ ‎2.内容 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耕牛也相应受田;土地不得买卖;官吏给公田;农民承担对封建国家的租、调、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3.作用 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诗史巧记] 异常活跃的思想; 特立独行的士人; 成就突出的科技; 大放异彩的文艺 ‎[小题验知]‎ ‎1.(2018·合肥二模)魏晋之际,玄学成为封建文人的一种思潮。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 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中崇尚“清谈”。这种思潮的出现(  )‎ A.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 B.是江南经济开发的结果 C.导致了国家走向分裂 D.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 解析:选D 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古代中国儒学正统地位自汉武帝时期确立就从未被动摇过,故A项错误;江南经济开发并不一定产生玄学,这属于明显的主观臆断,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是国家的分裂导致了玄学而非玄学导致了国家分裂,这属于明显的因果颠倒,故C项错误;正是因为国家分裂,才导致“清静无为”式的魏晋玄学,故D项正确。‎ ‎2.《桃花源记》讲述桃花源阡陌交错,鸡犬相闻,居民甚至“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人把推崇这种桃花源式的生活看成心理上的“返祖”现象。主要是因为这种生活(  )‎ A.就是儒家描绘的大同社会 B.是自然经济下的和谐相处 C.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推崇 D.是对社会进步的消极放弃 解析:选D 桃花源式的生活并不是儒家描绘的大同社会,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下的和谐相处不符合“返祖”的含义,故B项错误;桃花源式的生活被推崇与“返祖”之间没有因果联系,故C项错误;“返祖”是一种退步现象,体现了对社会进步的消极放弃,故D项正确。‎ ‎3.(2018·马鞍山三模)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旅行记、地方志和异物志,如吴人康泰的《扶南传》、佚名的《交阯外域记》、晋人释道安的《西域记》、竺法维的《佛国记》等。这反映了当时(  )‎ A.造纸术促进了书籍的流传 B.对外交流促进知识结构更新 C.探知外部世界成为社会共识 D.经济发展推动对外交流兴盛 解析:选B 题干未提及造纸术的贡献,故A项错误;题干中“出现了一批旅行记、地方志和异物志”,推知对外交流的贡献,故B项正确;“社会共识”言过其实,故C项错误;题干未提及经济发展推动对外交流兴盛,故D项错误。‎ ‎4.梁武帝萧衍曾对某一书法艺术作了如下描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最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 A.小篆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解析:‎ 选C 材料所述体现的是草书的写意性,故C项正确;小篆的特征是笔画圆匀,与材料体现的写意性不符,故A项错误;楷书字形方正,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与材料体现的写意性不符,故B项错误;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特点,与材料体现的写意性不符,故D项错误。‎ 隐性时空 玄学、三教并行、书法自发自觉、《齐民要术》、中国画、圆周率、《兰亭序》、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深化认知]‎ 一、具有“魏晋风度”的玄学 ‎1.原因 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垮台使继任的统治者们不得不总结教训,为维护社会秩序、纲常名教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这在客观上促使了玄学的产生。曹魏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在现实政治的压力下,知识分子被迫转而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悉心研究三玄之学,倾向于“玄虚淡泊”。东汉后期盛行的清议、清谈之风和先秦时期道家思想以及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都为玄学的产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2.特点 ‎(1)追求个性解放,大胆张扬个性。‎ ‎(2)知识分子身体力行批判与抗议封建礼教的压制。‎ ‎(3)蔑视权贵,无所畏惧,不怕流血牺牲的斗争精神。‎ ‎3.内容 ‎(1)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 ‎(2)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 ‎(3)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4.影响 中国哲学发展到魏晋时期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魏晋玄学是一种思辨性很强的哲学,它比较注重抽象理论的探讨,而抽象理论则需要通过一系列哲学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出来。‎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反映的历史特点 体现了江南迅速开发 科技进步(祖冲之圆周率和《缀术》)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乐府诗、王羲之书法和顾恺之的绘画),反映了江南的迅速开发 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 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如北方民歌《敕勒歌》是对塞外风光的写照。由于北方民族融合的加强和社会经济的恢复,才出现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体现了封建国家分裂 北方民歌出现描述战乱的《木兰辞》,反映了封建国家的分裂,北方战乱频繁 体现了佛教盛行 宗教画的流行、云冈和龙门等石窟艺术的出现、范缜反佛教的《神灭论》,反映了佛教的盛行 带有封建割据的烙印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朝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外来佛教艺术在南北方的差异,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织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三、从中外交流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教融合 ‎1.区别 ‎(1)儒家思想:倡导积极入世,提出“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 ‎(2)道教、佛教:告诉人们尘世苦短,功名利禄如粪土,应该看破红尘,离开政治即“消极避世”。‎ ‎2.融合 ‎(1)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魏晋时期的玄学即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外道内儒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2)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3)佛教受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佛教解释出家不是不问世俗之事,而是降魔,统一了出家与入世的关系。‎ 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7·全国卷Ⅰ)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命题者说]‎ 材料传统 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的统计。‎ 角度新颖 不是传统的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是考查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呼应热点 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隐性切入,考查汉武帝的大一统,折射出国家的统一。‎ 解析:选C 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由15郡发展为108郡、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诸侯国与中央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A项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2.(2017·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命题者说]‎ 特定时期的特色现象 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与民休息的民本思想 ‎“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鉴古知今的家国情怀 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各阶层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致富。‎ 解析:选C 材料中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说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义利观的变化,排除A项;西汉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B项错误;“地方豪强势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考法(二) 挖掘认知的深度 ‎3.(2018·全国卷Ⅱ)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 ‎[命题者说]‎ 注重唯物史观 辩证认识税收政策对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影响。‎ 关注社会热点 以当今社会存在的粮食低价问题为切入点,折射“三农”问题。‎ 强调思辨判断 A、C、D三个选项都有较强的迷惑性和干扰性,考生需综合推理判断。‎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政府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货币形式),这使得自耕农被迫将收获物卖到市场,给了富商大贾操纵物价的可乘之机,这就使得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自商鞅变法后,历朝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只是提及国家收取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对自耕农产生的影响,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C项错误。富商大贾操纵的是物价,国家税收由政府掌控,故D项错误。‎ ‎4.(2016·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命题者说]‎ 新瓶老酒 以儒学思想的历史传承创设新情境,实则考查的仍是儒家思想。‎ 素养立意 注重“历史解释”,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价值引领 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增强民族自信心。‎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是由孔子整理并用作教学的儒家经典,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排除A项;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家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不是孔子编订的,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项;秦始皇焚书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但儒学传统并没有因此断绝,故D项错误。‎ ‎5.(2016·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命题者说]‎ 在知识的外延上命题 ‎“汉承秦制”是学科主干而非教材主干。‎ 在知识的联系上立意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所体现的是汉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在知识的深度上点睛 政治制度间的传承是维系统治的重要措施。‎ 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关系。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 ‎6.(2014·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命题者说]‎ 回归历史现场 天子祭天,百姓祭祖。‎ 大一统的思想 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维护统一的力量 对统一的认同,对文化的认同孕育出同质化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随着这种心理和情感的沉淀,必将成为一种稳定的民族情感纽带,成为维护统一的纽带。‎ 解析:选B 由所学知识可知,自皇帝制度建立以来,为了突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即以“天”的儿子自居,并举办祭天大典来强化这种伦理关系。在此背景下,官员、百姓也通过各种方式祭拜自己的祖先,以此维护社会秩序,故正确选项为B。‎ 考法(三) 延展知识的长度 ‎7.(2014·全国卷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命题者说]‎ 远离教材明显 选择教材没有提及、学生陌生的秦朝和西晋时的法律规定为命题材料。‎ 情感价值丰富 西晋把养子与亲子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选D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材料并没有反映养子与亲子的权利,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血缘亲情关系淡化,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庭内部,而不是宗族内部,所以体现不出宗族利益问题,C项错误。故选D。‎ ‎8.(2016·全国卷Ⅱ)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命题者说]‎ 全新情境 考古资料《三体石经》残片,史料实证素养彰显。‎ 设计巧妙 题干点明了三种字体,却仅叙述了先秦古文、小篆两种,另一种则隐去。是什么字体,需要在图片中获取信息,找到了这个字体,也就找到了答案。‎ 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解读材料信息。题干中的时间是曹魏时期,内容是《三体石经》,它由先秦古文、小篆、隶书三体书写。三体皆工整精能,丝丝入扣,书法清新挺秀,成为习作者之范本,于此亦可见汉字书法嬗递演变的痕迹,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秦始皇时统一了文字,故排除。小篆流行于秦朝,隶书流行于汉朝,故排除C项;商朝时,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9.(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命题者说]‎ 小切口 一是材料小,仅仅是汉宣帝的一句话;二是设问角度小,直来直去,直奔主题。‎ 大视野 一是寓意深刻:地方长官为政好坏对于维系一方安宁,进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暗含热点:这与时下反腐倡廉、整顿吏治息息相关,这更体现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 解析: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 考法(四) 拓展教材的宽度 ‎10.(2017·全国卷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命题者说]‎ 全新的情境创设 古代史书修撰的发展变化(私家撰著→官修史书)。‎ 传统的能力立意 不为历史表象所迷惑,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彰显 坚持用唯物史观作指导,辩证看待历史现象。‎ 解析:选C 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体现在对史实的如实记录,而材料信息未体现,A项错误;官修史书更易颂今,使历史评价有失公正,B项错误;解释历史往往都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性,D项错误。‎ ‎11.(2016·全国卷Ⅰ)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命题者说]‎ 注重概念考查 比较小农经济和庄园经济生产方式的差异。‎ 体现时代特征 通过农事图的场景间接考查汉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暗合社会热点 当今的农业政策和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借鉴。‎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图片反映的是集体生产,故排除A项。仅依据题干图片无法说明农业的“不断发展”,故排除B项。汉代,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故排除C项。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故D项正确。‎ ‎1.西汉初推行的封国制导致了后来的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但它的实行有一定的合理性,对维护汉初政权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同学认为小农经济下,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事实上,由于小农经济与生俱来的脆弱性以及封建政府沉重赋税的压迫,农民的生活非常困苦。如秦代“收泰半之赋”,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3.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土地都属于国家。它只是将政府手中掌握的大量无主荒地和部分官田进行分配,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它的推行有利于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发展。‎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立统治地位的标志。但是,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其他学派的思想就此消亡。例如,汉代新儒学中的“君道无为”是对道家学说的借鉴;“德主刑辅”是对法家学说的借鉴;“天谴灾异”是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借鉴;“崇本抑末”是对农家学说的借鉴;等等。‎ ‎[高考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届高三·惠州调研)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机构,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这一制度(  )‎ A.削弱了地方权力   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解析:选C 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同时设监郡御史,监察一郡地方官吏,这些都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故C项正确。‎ ‎2.《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说明秦汉时期(  )‎ A.官方意识形态一致 B.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 C.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D.社会演进趋势相同 解析:选D 根据“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得出秦汉在各方面制度上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具有相同的趋势,故D项正确。‎ ‎3.(2018·怀化二模)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变化表。据此可知西汉(  ) ‎ 皇帝 ‎ 州刺史权力内容 ‎ 汉武帝 ‎ ‎“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查郡国,巡视吏治” ‎ 汉昭帝、汉宣帝 ‎ 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 汉平帝 ‎ 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 A.王国问题死灰复燃 B.刺史逐步丧失监察职能 C.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D.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 解析:选C 王国问题汉武帝时期得到解决,故A项错误;从表格可知刺史的职能是在增加,没有丧失监察职能,故B项错误;刺史职能不断增加,表明当时的社会问题较多,社会问题不断暴露,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故D项错误。‎ ‎4.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 C.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 D.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解析:选D 文化的时代特色源自于社会时代的变迁,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造成了上述异化现象,故D项正确。‎ ‎5.(2018·济南二模)下表取自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的景帝(前157~前141在位)二年南郡江陵县郑里廪簿(土地、赋税等情况记录簿)。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 户数 ‎ 口数 ‎ 成丁男女数 ‎ 耕地总数 ‎ 每户最多与最少田亩数 ‎ ‎25户 ‎ ‎105口 ‎ ‎69口 ‎ ‎617亩 ‎ ‎54亩、8亩 ‎ A.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B.地主田庄经济繁荣 C.自耕小农经济盛行 D.土地租佃现象普遍 解析:选C 根据表中每户最多耕地54亩与最少耕地8亩可知当时该地每户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耕地,自耕小农经济盛行,故C项正确。‎ ‎6.更赋,汉制,成年男子均须为政府服徭役,共有三种,即正卒、戍边、更卒。更卒之役是每人每年须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而所出之钱,即谓之更赋。更赋的实行(  )‎ A.成为汉朝敛财的重要途径 B.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反映了汉朝商品经济发达 D.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 解析:选B 据材料“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 可知通过更赋能够减少对农民的负担,尤其是在农忙时,让农民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 ‎7.(2018·广安三模)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 B.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 C.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 D.私营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 解析:选C 据材料“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说明汉武帝时期商业的规模缩小,结合所学汉武帝时期的政策可知是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冲击民间商业,故C项正确。‎ ‎8.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记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  )‎ A.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B.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C.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 D.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选C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材料中的著作都记载了各自时代的相关内容,故C项正确。‎ ‎9.(2018·蚌埠三模)“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面对灾异发生或政治失误等情况下,所下的自责悔过反省文书。正式的“罪己诏”最早出现在汉代,且数量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汉代(  )‎ A.皇帝善于检讨反省 B.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C.君相矛盾趋于尖锐 D.封建迷信思想泛滥 解析:选B 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天人感应”思想一定程度上对皇帝作为有制衡作用,故B项正确。‎ ‎10.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社会思潮,它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穷极宇宙人生的哲理。 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魏晋玄学(  )‎ A.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 B.背离了孔子儒学思想 C.主张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 D.发展了“天人感应”思想 解析:选C 材料中未涉及佛教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得出并未背离儒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推崇老庄和强调纲常礼教得出注重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天人感应”思想,故D项错误。‎ ‎11.(2018·潍坊二模)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楼兰发掘出252年、265年、310年等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烽隧遗址首次发现一片麻纸,同时出土还有公元前49年的木简。由此推知(  )‎ A.西汉时纸已传到西域 B.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 C.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 D.魏晋时新疆普遍使用麻纸 解析:选A 根据“新疆罗布泊汉烽隧遗址首次发现一片麻纸”和“公元前49年”可判断西汉时期纸已传到西域,故A项正确。‎ ‎12.(2019届高三·晋中调研)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力主联齐抗秦,遭谗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闻讯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据此可知(  )‎ A.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原则受到冲击 B.屈原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 C.推动了民族间交流和文化认同感 D.秦朝加强了边疆地区控制与管辖 解析:选C 材料说的是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没有涉及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原则,故A项错误;屈原是忧国忧民的浪漫主义诗人,故B项错误;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推动了民族间交流和文化认同感,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秦汉王朝是中国官僚政治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弒相仍,祸乱不已。……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 ‎——摘编自赵翼《廿二史札记》 ‎ 材料二 官僚政治运转正常时,官员“更新率”一般是较高的,经常有父为高官而子为匹夫,或朝为高官而暮为匹夫的情况,从而对贵族化趋势构成抑制。但另一方面,“世卿世禄”在汉代还不是太遥远的记忆,官僚显贵世代传承权势的要求显得“合情合理”‎ ‎,君主应予保障以换取其效忠,并为之提供了“任子”一类特权性起家途径。由此,“世家”、“官族”在一度中衰之后,便在新政权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缓慢积累。 ‎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 ‎(1)据材料一,指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现“变局”的历史背景。(10分)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僚政治出现贵族化趋势的原因,并说明官僚贵族化的主要途径。(10分) ‎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官僚贵族化对政治发展的消极作用。(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抓住“变局”的时间段——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来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前两句话分别概括;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并为之提供了‘任子’一类特权性起家途径”得出“任子”,据所学知识,还可以得出察举制。 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权力垄断、人才流动、政权分化、行政效率的变化等方面分析。‎ 答案:(1)表现:世家传承受到冲击,政治上呈现出“平民化”风貌。(或由“世侯世卿之局”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背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发生巨变;世袭制弊端日益严重;春秋战国以来的政治改革及长期战争。 ‎ ‎(2)原因:官僚政治运转不正常;“世卿世禄”制度的传统;君主为保证显贵阶层的忠诚。‎ 途径:“任子”;察举制。‎ ‎(3)作用:形成特权垄断;抑制人才正常流动;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降低行政效率。‎ ‎14.(2018·黑龙江哈三中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由于承借了最具繁衍性的阴阳家思想,而创出一套天人哲学的大系统,使他能在与各家的竞争中得到胜利,也使他成为西汉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的思想家。但是,先秦儒家的真精神,以及思想最具创意的部分,由于无法和专制体制相整合,也断送在他的手中。这个真精神就是人文或人本主义,这个最具创意的部分,就是心性之学,这是儒学的大本大源,也是儒家最具特色的部分。‎ 材料二 董仲舒思想主张简介(部分)‎ 角度 主张 人性与教化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君民关系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 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提炼材料一中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12分)‎ 解析:先从材料一中提炼出核心观点,即董仲舒的儒学体系丧失了传统儒学的人文和心性之学,逐渐变为维护专制体制的工具,再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史实论述时必须多角度地进行论证,史实必须准确,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答案:观点:董仲舒的儒学体系丧失了传统儒学的人文和心性之学,逐渐变为维护专制体制的工具。‎ 孔孟的教化论,是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合理化建立人性的根据,孔孟强调的自觉、自发、自信的教化精神,在与现实专制的整合中,完全被扼杀。‎ 为了迎合专制君主,董仲舒打破了孔孟时代君臣关系相对,君主权威受到挑战的观点。认为民众必须绝对服从君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