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古书记载:“商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反映出商朝王权 A. 与神权密切结合 B. 完全听命于天 C. 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 被神权所左右 ‎【答案】A ‎【解析】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是商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商王宣扬自己的血统是由天神赋予的,自己能通过“尊神”“事神”与上天沟通,从而神化和强化王权,以巩固统治。故A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 “这次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通过流血完成的。这个政治大变动实质上是皇权兼并了相权,皇帝君临天下政务。”“这个政治大变动”是指 A.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 B. 明成祖设立内阁 C. 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D.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通过流血完成”“皇权兼并了相权”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说的“政治大变动”是指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并废除宰相制度。BCD三项当时君权已经被废除且不是通过流血完成的,排除。故答案选A。‎ ‎3. 《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一文中记载:“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苏联红军胜利万岁”的口号声震动山谷。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 ‎【答案】D ‎【解析】“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说法过于绝对,且没有突出材料的历史背景,故A错误;“苏联红军胜利万岁”未涉及国共合作,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故C错误;“苏联红军胜利万岁”说明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故D正确。‎ ‎4.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C. 改变了国人对西方民主的认识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答案】B ‎【解析】“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就是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就是民主意识,这体现了辛亥革命使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故B正确;ACD项只是说了民主方面,排除。‎ ‎5.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 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制定这一奋斗目标的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C. 遵义会议 D. 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具体考查中共党史相关重大事件。由材料关键信息“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材料提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与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共“二大”上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6. 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时,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为遏制疫情扩散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征是 A. 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B. 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 C.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努力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 ‎【答案】C ‎【解析】A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题干反映的是新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而不是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故B错误;根据题干“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可以看出这是新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表现,故C正确。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不是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故D错误。‎ ‎7. 目前,我国的立法重点由制定新法转到修订旧法、抓紧配套方面。2012年国务院制定完成“商标法修订草案”等33项法律的起草、修订,并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这表明 A. 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 B. 全国人大可以委托国务院行使立法权 C. 国务院可以对所有法律进行修改 D. 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答案】D ‎【解析】我国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务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故选D;国务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不能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国务院也不能行使立法权,不能对法律进行修改,排除ABC。‎ ‎8. 关于雅典公民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指全体成年国民 ‎ B. 包括奴隶、妇女、外邦人和男人 C. 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人 ‎ D. 雅典城邦里的男人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公民指的是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人,C项正确;雅典成年国民中的妇女不在公民范围内,A项错误;雅典公民不包括奴隶、妇女、外邦人,B项错误;雅典城邦里的男人并非都是公民,奴隶、外邦人等不是公民,D项错误。‎ ‎9.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 共和制必被君主派推翻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 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必然 D. 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答案】B ‎【解析】1875年法国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君主派仍然强烈反对共和政体和共和派,据此可知法国国内封建势力斗争激烈,共和体制的确立艰难。材料的一票之差、君主派的叫嚣,都反映了君主派的反复阻挠,共和制建立的艰难,故B正确;材料确实反映了君主派力量强大,但不是材料论述的主旨,排除A;C与材料和实际的历史事实都不符,故C错误;实践证明,法国共和制适应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到目前为止法国存在时间最长的宪法,故D错误。‎ ‎10. ‎1917年4月16日,列宁和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就是( )‎ A. 《四月提纲》 B. 《和平法令》‎ C. 《土地法令》 D.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月提纲》指方向,即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与题意不符,排除。‎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四月提纲 ‎1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A. 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B.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 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 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就经济方面来说,生产力获得巨大的发展,铁制农具和农耕出现并逐步的发展推广,使得更多的耕地被开垦出来,因此形成了垦荒的高潮,故选B。A项与垦荒无关;CD项错误,统治者的重视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并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要从生产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12. 谢灵运《山居赋》:“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从此可以看出他的田庄 A. 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B. 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C. 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答案】C ‎【解析】田庄经济在本质上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田庄经济是封闭的经济,田庄是封建经济的缩影,故选项C符合题意。田庄的交换是不频繁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田庄是中国封建经济中的一个类型,田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而非商业生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田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而手工业生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13. 在全国考古新发现中,四川成都江南会馆、唐宋街坊遗址名列其中。成都某校历史科研小组参观了该遗址,下列是他们列出的有关宋代地层遗迹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 A. 遗址中有残缺的纸币“交子”‎ B. 一个冶铁作坊遗址内有用煤的痕迹 C. 一个陶瓷作坊遗址中有粉彩瓷器 D. 街道遗址中住宅区与商业区交错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陶瓷业相关内容。回忆、再现所学,可知,粉彩瓷器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宋代”,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表述均发生于宋代,表述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14. 1927年全国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为209.90万枚,1936年达到274.60万枚;华商纱厂布机由1927年的1.35万台增加到1936年的2.55万台。从1931年到1936年,华商电厂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都在13%以上。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A. 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 B. 国内官僚资本的萎缩 C. 列强对华侵略的削弱 D. 国内革命运动的推动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相关内容。材料反映的是华商公司从1927年到1936年快速发展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1937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选A项。B项错误,当时国内官僚资本膨胀;C项错误,与题干时间不符。国内革命运动是1924—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15. 流行语是指在一定社会时期广泛流行,并且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的语言。下表是中国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语,其中十年探索时期的流行语是 A. 大跃进生产合作社 B. 大炼钢人民公社 C. 工业化命运共同体 D. 打土豪八字方针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年探索时期指的是1956年到1966年,其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发动的,B符合题意;生产合作社是在1953年到1956年,A排除;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习近平主席提出的,C排除;打土豪是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D排除。故选B。‎ ‎16. 有学者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发展农村的经济,而是使农民重新获得了经济自由。”这里的“经济自由”是指农民 A. 获得土地所有权 B. 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 C. 解决了温饱问题 D. 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生产队集体经营模式,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故选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排除A;CD是改革的效果,并非“经济自由”的含义,排除。‎ ‎17.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发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和地区开放顺序与之相对应的是 A. 大连——上海——长江三角洲——温州 B. 厦门——大连——环渤海地区——武汉 C. 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武汉 D. 浦东——大连——闽东南地区——温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1980年先后建立了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随后相继把闽南三角区等地开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形成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 ‎ ‎18. 据调查,房地产、汽车制造与销售、电信与手机、医药等10个行业成为2011年国内十大暴利行业。虽遭遇中国楼市的低迷状态,但2011年下半年,又有更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业。从表面看这是企业的自身行为,但其背后却有一只“看不到的手”在运作。这说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 A. 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答案】C ‎【解析】材料“从表面看这是企业的自身行为,但其背后却有一只‘看不到的手’在运作”中的“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源的分配,说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体制改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企业的所有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属于市场经济,排除D项。‎ ‎19. 电视剧《伪装者》以抗日战争中汪伪政权成立时期为背景,通过上海明氏三姐弟的视角,讲述了抗战时期上海隐秘战线上的国、共、日三方殊死较量的故事。下列现象不符合当时上海实际情况的是 A. 节日期间用电话相互问候 B. 上下班途中搭乘公共汽车 C. 穿西服和旗袍拍摄结婚照 D. 下班后在家观看电视节目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我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播,抗日战争时期,不可以看电视节目,故选D;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已经出现电话、公共汽车,可以穿西服,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20. 《马可·波罗行纪》描述:“古老的东方‘黄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东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遥远,路途再艰辛!”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表述,与之最为吻合的是 A. 科技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 B. 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的渴求 C.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东西商道 D.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答案】B ‎【解析】地球仪、航海图、罗盘针和与远航有关的图书等出现,反映当时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技术条件的进步。该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西欧对东方黄金、香料等贵重商品的追求。该说法正确但符合题意,故选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东西方的商路引发了商业危机。该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经济根源,该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21. 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 火车发明引发了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 B.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D. 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等,说明工业革命的到来,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选C.‎ ‎22.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 A. 垄断组织出现 B. 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C. 化学工业建立 D. 汽车制造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 ‎【答案】B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确实开始出现垄断组织,但这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而不是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排除A;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工业化社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工业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形成了以钢铁为代表的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格局,故选B;化学工业只是当时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并不能代表工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排除C;汽车工业是在19世纪末期兴起,而在这之前,钢铁工业的兴起就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排除D。‎ ‎23. 《经济危机的国家疗法》:“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人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材料反映的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 政府机构繁多 B. 国家干预经济 C. 政府资金雄厚 D. 社会经济繁荣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罗斯福政府广设机构,拨款众多,雇佣大量无业人员,说明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AC说明罗斯福政府具有大规模国家干预经济的实力,不符合题意;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当时美国社会经济萧条,故D不符合题意。‎ ‎24. 英国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里“一张安全网”是指 A. “福利国家”制度 B. 自由竞争机制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 发展新兴工业 ‎【答案】A ‎【解析】根据“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张安全网指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即“福利国家”,故选A;BCD不符合保障的特点,排除。‎ ‎25. 1981年里根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将其“经济复兴”计划概括为“三砍一稳”,即大砍联邦预算开支,大砍个人与企业的税率,大砍政府下达给企业的各种规章条例,以及要求制定一项稳定的货币政策。为此里根政府采纳了 A.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B. “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 C. 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 D.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里根总统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是基于新自由主义的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故C符合题意;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故A不符合题意;20世纪60年代初,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分别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故B不符合题意;D是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提出的,故D不符合题意。‎ ‎26. 1921年,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在俄共(布)十大上指出,粮食税政策与地方商品流转会使大工业瓦解,建议用强制的办法迅速实现农业集体化,使苏俄经济快速进入新阶段。由此可见,该经济学家 A. 不赞同新经济政策 B. 主张优先发展农业 C. 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D. 主张恢复商品流通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该经济学家认为粮食税政策会破坏大工业发展,说明其不赞成新经济政策,A正确;B是五年计划的特征,材料未涉及,排除;C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27. 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但从长远看,斯大林模式为苏联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 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B. 农、轻、重比例失调 C. 推动着苏联民主政治的发展 D. 思想文化出现活跃局面 ‎【答案】B ‎【解析】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牺牲农业,故从长远来看,斯大林模式必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故排除A,B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采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不利于苏联民主政治的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采用高度统一的思想文化体制,压制非社会主义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活跃,故D不符合题意。‎ ‎28. 某组织于‎2010年9月27日表示:“英国政府收紧财政的计划有利于长期经济复苏,但将损害短期经济增长,如果此风险显现,英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快速作出反应。”从其关注的内容看,该组织很有可能是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世贸组织 D. 关贸总协定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收紧财政的计划有利于长期经济复苏,但将损害短期经济增长”,可判断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旨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故B项正确。A项为成员国提供发展性资金和技术援助;C.D两项则是属于国际贸易组织。所以答案选B。‎ ‎29. 有人以“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来形容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说明 A. 加、墨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B. 实现三国合作是美国的最终目标 C. 美国对加、墨两国进行剥削 D.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 ‎【答案】D ‎【解析】“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指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国是超级大国,由美国主导,而加拿大和墨西哥实力较弱小,故D正确;加拿大是发达国家,排除A;B项不是美国的目的,合作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标,排除B;“剥削”这种说法错误,排除C。‎ ‎30.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汽车产业链带来影响,也进一步波及全球市场。日前,据外媒报道,全球多家汽车公司宣布停产,其中包括现代、起亚和雷诺旗下子公司RSM。这说明 A. 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业的中心 B.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C. 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D. 新冠疫情导致了制造业水平下降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新冠疫情对全球生产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说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B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涉及世界格局的发展,C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并非是制造业水平,D排除。故选B。‎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为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求官员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 材料三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统计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农抑商政策对古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原因。‎ ‎【答案】(1)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 ‎(2)影响:封建社会前期,保障农业生产劳动力,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 ‎(3)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可知,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根据“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可知,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根据“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可知, 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根据“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可知,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推动了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 ‎(2)影响:根据材料二中“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雍正帝)要求官员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结合所学知识,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保障了农业生产劳动力,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和封建经济的发展;但是“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为末也”的思想和做法,在封建社会晚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 ‎(3)原因:根据材料三中“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统计表”中显示,19世纪末商办企业的数量和资本额有了明显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经济上,列强侵略的加剧,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些劳动力和市场条件;政治上,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思想上,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们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编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经济改革。1954年3月,苏共中央做出决议,决定大面积开垦荒地。1956年,全国共开垦荒地3600万公顷,当年新开垦荒地上的玉米获得了丰收,粮食总收获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于是许多地区盲目扩种玉米,1962年玉米种植面积比1953年增加了10倍以上。但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1958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下降。由于大量开荒,几百万公顷没有森林带保护的土地为风沙侵蚀所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历史悲剧”,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三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3)材料四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方面?根据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答案】(1)“历史悲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具体措施:制定救济法;建立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兴办公共工程。‎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战争威胁,增强国防力量;工业基础薄弱,增强经济实力。‎ ‎(3)重点:农业方面。原因: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解析】(1)历史悲剧:根据材料一中“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落魄白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悲剧”指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措施:根据材料二中“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可知,制定救济法,建立救济署;根据“(紧急救济署)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可知,发放紧急救济金;根据材料二中“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可知,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兴办公共工程。‎ ‎(2)特点:根据材料三中 “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可知,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根据材料三中“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在于,面对战争威胁,迫切需要增强国防力量;苏联工业基础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能增强经济实力。‎ ‎(3)重点:根据材料四中“苏共中央做出决议,决定大面积开垦荒地”可知,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原因:根据材料四中“许多地区盲目扩种玉米”,“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19世纪中期,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在酝酿战后经济秩序的方案。1943~1944年,英、美经过多次谈判,商定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妥协方案。1944年7月,英、美等44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以英美妥协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材料三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由于货币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因此,欧元的正式问世成为欧洲联合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如此,欧元还将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欧洲经济不振的被动局面。‎ ‎——杨伟国《欧元流通:欧洲走向联合的里程碑》‎ 材料四 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777型客机由13.25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545家供应商生产。其中,8家日本供应商制造飞机机身、机门和机翼,1家新加坡供应商制造机头起落架的舱门,3家意大利供应商制造机翼阻力板。‎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形成的经济体系以及主导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欧元问世的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具规模;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国:美国。‎ ‎(3)促进了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推动欧洲经济的增长;有利于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4)趋势:经济全球化。‎ ‎【解析】(1)事件:根据材料一中“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初具规模;根据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根据材料一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体系:根据材料二中“1944年7月,英、美等44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以英美妥协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形成的经济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形成的经济体系的主导国是美国。‎ ‎(3)影响:根据材料三中“欧元的正式问世成为欧洲联合的一个里程碑”可知,促进了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根据“(欧元)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欧洲经济不振的被动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元问世推动欧洲经济的增长,有利于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4)趋势:根据材料四中“波音777型客机由13.25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545家供应商生产”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的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