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四部分第十一单元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四部分第十一单元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作业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辽宁重点高中联考)雅典公民要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懂得驳倒对手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一股潮流。智者学派的兴起直接迎合这股潮流,因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可见,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当时(  )‎ A.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 B.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达 C.雅典人崇尚理性精神 D.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 答案 B 解析 材料“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一股潮流”反映了智者学派的兴起适应了公民参与城邦民主政治的需要,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雅典工商业发展与智者学派兴起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雅典人崇尚理性也是参与城邦民主政治的需要,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故D项错误。‎ ‎2.(2019·牡丹江一中摸底)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答案 B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鼓吹个人主义,忽视道德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智者学派的活动对道德的作用,A项错误;精神生活与人口的流失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D项夸大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的影响,排除。‎ ‎3.(2019·湖南雅礼中学月考)苏格拉底指出,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这一观点(  )‎ A.认为知识是人的生存之本 B.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 C.认为人们的道德水平相等 D.认为恶是人类的本性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人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故B项正确。A项夸大了知识的作用,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材料认为人的道德水平是不相等的,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善避恶”‎ ‎,D项误读材料,排除。‎ ‎4.(2019·湖南雅礼中学月考)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  )‎ A.注重提升公民素质 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不满雅典民主现状 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材料不符,均排除。‎ ‎5.(2018·清华附中能力诊断)古希腊学者力图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自然和社会,但他们并没有把神话与哲学、文学、历史分开,神话思维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思考与表达方式。这表明古希腊(  )‎ A.信仰与理性的密切联系 B.宗教思想主宰政治生活 C.理性思维推动学科发展 D.民主促进思想文化繁荣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自然和社会……神话思维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可知古希腊信仰与理性联系密切,故A项正确。B项与“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自然和社会”不符,故排除;材料未突出理性对学科发展的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未涉及民主,故D项错误。‎ ‎6.(2018·福建毕业质检)普罗泰格拉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凭借人类的习惯或律法创建的,而非通过自然。其说教引起人们恐慌,因此他被驱逐出雅典。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 A.自然法理念深入人心 B.重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C.民主思想受到了遏制 D.传统价值观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答案 D 解析 普罗泰格拉强调的是人的价值和作用,排斥神和自然的作用。由于人们对神和自然界的崇拜,导致恐惧自然界的惩罚,因此普罗泰格拉被驱逐出雅典。材料中的“自然”并非自然法,故A项错误,D项正确。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B项错误;普罗泰格拉时期,民主政治处于顶峰,故C项错误。‎ ‎7.(2019·牡丹江一中摸底)“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期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 A.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答案 C 解析 古代希腊的思想涉及到公民民主思想,也涉及到了人文主义精神,古代中国与希腊同时代大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先贤关注的是如何让社会更和谐,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古代中国,B项本身不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古希腊,均排除。‎ ‎8.(2018·东北三省四市一模)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氛不是悲惨,而是“悲壮”。这表明(  )‎ A.悲剧代表古希腊文学最高水平 B.古希腊人主张服从命运安排 C.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 D.戏剧是古典人文主义的载体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可知古希腊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D项正确。古希腊的悲喜剧各有成就,材料不能体现悲剧的文学地位,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戏剧而非古希腊英雄主义的起源,故C项错误。‎ ‎9.(2018·山东菏泽一模)在苏格拉底面临死刑的执行时,其弟子克力同劝他逃离监狱。苏格拉底回应说:“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不光是现在,而是一向如此。”这表明苏格拉底认可(  )‎ A.人必须听从自己的感觉 B.培育雅典公民独立人格 C.理性是真理的最后裁决 D.城邦充斥着“强权”公理 答案 C 解析 材料“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说明,苏格拉底是基于人类理性所作出的判断,故C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中的“反思”不符,排除;材料中只讲到了苏格拉底的个人想法,并未提及他的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到的苏格拉底之死,说明了苏格拉底宁愿赴死也不愿屈服于城邦强权,因此他不认可城邦的强权,故D项错误。‎ ‎10.(2018·黑龙江哈九中四模)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幸福不是仅仅拥有品德,而且还要使用品德,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这一思想(  )‎ A.是对“美德即知识”思想的继承发展 B.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C.体现了幸福标准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 D.继承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而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说明亚里士多德继承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理想与现实的结合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幸福的标准取决于“品德”,不是“个人主观感受”,C项错误;理念论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看法,与唯物论相对,材料无法体现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排除D项。‎ ‎11.(2018·天津二模)汪太贤在《人文精神与西方法治传统》中说:西方社会是在“人的发现”时候塑造了它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是在“人的发现”过程中“孵化”出了自己的法治。这段话意在强调(  )‎ A.“人的发现”的作用 B.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D.人文和法治的相互影响 答案 A 解析 根据“‘人的发现’时候塑造了它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是在‘人的发现’过程中‘孵化’出了自己的法治”,说明“人的发现”塑造了人文精神和法治意识,这段话意在强调“人的发现”的作用,故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人文和法治的相互影响,排除D项。‎ ‎12.(2018·天津和平区模拟)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带上所有人民而不是整座城市,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表明古希腊(  )‎ A.实行城邦民主制度 B.领土观念比较淡薄 C.高扬人文主义精神 D.奉行独立自主观念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带上所有人民”“是他们的城邦”,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雅典直接民主制,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与古希腊人独立自主无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江苏宿迁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二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后被称为“普罗泰格拉命题”。这一命题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这就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提出怀疑。因为人是具体的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材料三 与普罗泰格拉不同,苏格拉底认为: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做出的。‎ ‎——摘编自《西方科学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格拉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 (1)特点:突出人的价值;重视人的理性思考;强调教育的作用。‎ 原因: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突出。‎ ‎(2)进步性: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或肯定人的作用),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局限性: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性,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忽略了人的社会性。‎ ‎(3)思想:美德即知识;无人有意作恶。相同点: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不同点:普罗泰格拉忽视道德、追求功利,而苏格拉底提倡道德哲学。‎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中“重人”的思想得出突出人的价值;由“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得出重视人的理性思考;由“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得出强调教育的作用。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相关知识从经济、政治和人本身几个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从材料“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提出怀疑”中可以分析出普罗泰格拉观点的进步性。从材料“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中可以分析出普罗泰格拉观点的局限性。第(3)问,第一小问苏格拉底的思想,根据材料“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做出的”等信息可从美德即知识、无人有意作恶方面概括。第二小问比较,相同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方面回答;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普罗泰格拉忽视道德、追求功利,而苏格拉底提倡道德哲学等方面思考作答。‎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可称之为“德性文化”,所以,中国的“治道”特别注重道德教化。君、父、夫、兄与臣、子、妇、弟等都有特定义务。这种双向配合,便构成充满人伦情感的秩序。大多数宗教都漠视世俗的人伦关系,中华文化不能容忍这一点。因之,中国宗教在关乎世俗人伦方面,不像西方、中东宗教那样绝对。佛教的中国化教派,正是由于在尽孝、尽忠这伦理的两大端上有所修正,方获得国人理解。明末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等人,也只能允许中国教徒祭祖、祀孔,此种折中方针被称为“利玛窦规矩”。‎ ‎——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古希腊的智者中,有人提出类似原子论的宇宙观:每一种物质都可以切割成最小的粒子,不同粒子,各有不同性质。他们多把宇宙看成静止不变的,努力概括相似事物的“共相”,并把事物分类。每一类给一个“共名”来描述其“共相”。他们觉得具体事物是生灭有常的,“共相”倒是永存的。具体事物都有缺憾,达不到这类事物应有的理想水平,“共相”反倒可以代表这类事物。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毕达哥拉斯,他提出了三角定律,即勾方加上股方等于弦方。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同道们认为,世上那许多不可改变的“数”,就是宇宙的大奥秘。‎ ‎——罗银胜《新编顾准读希腊史笔记》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德性文化”‎ 形成的原因,并说明这种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智者思想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特征对近代西方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东西方文化?‎ 答案 (1)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社会的广泛认同;封建政府的提倡(或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统治需要);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聚族而居);宗法制(宗法观念)也加强了道德观念(或宗法制的影响)。‎ 影响:政治:实行仁政(爱惜民力),以德治国,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经济:重视农业,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社会思想:重视人伦情感,强调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注重社会现实,较少受到宗教极端思想影响,易于整合外来思想。‎ ‎(2)特征:思考宇宙宏观问题;关注自然规律;注重理性思考;善于分类概括和归纳总结;区别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影响:为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提供精神武器(或有利于近代西方冲破基督教蒙昧主义的束缚);有利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兴起。‎ ‎(3)认识:从纵向看,东西方文化都历史久远,且都各具特色;东西方文化都影响了各自的历史进程;从现实角度考虑,东西方文化应该互相尊重,相互借鉴。‎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道德教化”“君、父、夫、兄”“人伦情感”“祭祖、祀孔”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儒家思想的影响、社会的广泛认同、封建政府的提倡、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宗法制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有人提出类似原子论的宇宙观”可知其思考宇宙宏观问题和关注自然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再根据材料二“概括相似事物的‘共相’,并把事物分类”,可知其注重理性思考、善于分类概括和归纳总结、区别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一、二,从历史上来看,东西方文化都历史悠久,且对各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影响,且都各具特色;从现实角度考虑,东西方文化应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多多交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