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古代中国经济课件(153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古代中国经济课件(153张)

主题 ( 五 ) 主题 ( 六 ) 主题 ( 四 ) 目 录 ONTENTS C 4 专题跟踪检测 ( 二 ) 模块一 古代史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古代中国经济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 .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 . 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1) 土 地国有,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2) 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3) 庶民和奴隶在贵族的封地上集体耕种,受到剥削和奴役。 3 .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种类型:地主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1) 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用以剥削农民 ( 或农奴 ) 的土地私有制度。 ① 战国秦汉时期: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相继出现了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和商人地主。 ②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大地主庄园经济为特征的士族门阀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 ③ 隋唐五代时期。门阀士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向以纯粹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庶民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转型。 ④ 宋元明清时期。以纯粹租佃制为特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完全确立。 (2) 国家土地所有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直接控制的可耕土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形式曾出现过屯田制、均田制等具体形式。屯田制在西汉、曹魏、金朝、元朝、明清初年都曾实行过。均田制始于北魏,流行于隋唐。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3) 农民土地所有制 (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 :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经营方式 1 .自耕农土地经营方式: 男耕 女织、自给自足,是封建土地主要经营方式。 2 .租佃关系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的土地经营方式,称为租佃经营,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1) 租佃关系的发展过程 ① 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 ② 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③ 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经营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为主。 ④ 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租佃关系进一步普及。 (2) 租佃关系的特征 ① 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订立契约。契约内容包括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 ② 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到宋代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 ③ 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唐中叶后,出现了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的端倪,到明清时期得到较快发展。 (3) 租佃关系的影响 ① 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② 随着租佃制度的发展,佃农通过抗租、减租等斗争,争取到一些权利,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但租佃制使小农经济长期存在,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3 .田庄经济 (1) 特点 ① 田庄经济实质上是大地产制,是土地兼并严重的表现。 ② 采用田庄式的生产规模进行经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 劳动者多为投身于庄园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都受庄主的剥削,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2) 影响 ① 地主田庄经济是与战乱时期发展生产的迫切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对维持局部地区的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② 地主田庄有私人武装,在平时起到了维护封建秩序,镇压人民反抗,保卫地主田庄的作用。 ③ 在中央控制无力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封建割据势力。 三、赋役制度 —— 由人丁到财产的标准转变 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收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中国古代的赋役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总体来说主要两种情形:一是税人,一是税物,且其发展趋势是由税人逐渐向税物转化。赋役制度的发展变化,经历了赋役并重 ( 秦汉至唐代中叶 ) 、赋重于役 ( 唐代中叶至明代中叶 ) 、役并入赋 ( 明代中叶至清代前期 ) 的三个阶段。具体来讲,其演变规律如下: 1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以两税法为标志,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低。 ( 两税法下,每户按资产多少交纳户税,按田亩多少交纳地税 ) 2 .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 “ 一条鞭法 ” 为标志。 ( “ 一条鞭法 ” 把田赋、徭役和其他杂税合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征收银两,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3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 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 ) 4 . 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 “ 输庸代役 ” ,以租庸调制为标志。 ( 在服徭役的期限内,如果不去服役,可以交相应数量的绢、布等来代役。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手工业发展 ) 5 .税种逐渐减少,以 “ 一条鞭法 ” 为标志。 主题考向探究 / 找 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挖掘认知的深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控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学科 素养 时空观念:西汉文景时期。 历史解释:农民得不到粮食增产的国家惠农政策的实质。 思维 脉图 解析: 题干所述内容出现富商大贾说明抑商不明显,但国家收取很少甚至免除实物田租是重农的表现,未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说法错误,排除 A 项;题干也未涉及粮食价格低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排除 C 项;税收的数量和种类是由政府决定的,而非商人,排除 D 项。由于西汉需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于是富商大贾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导致土地兼并、农户流亡,直接后果就是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使自耕农经济受阻,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2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乾隆时江南地主 “ 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 。苏州甚至出现 “ 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 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 .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解析: C 对:清乾隆时期,随着江南租佃关系的发展,佃农普遍存在。而佃农也属于小农,仍然是个体经营。 A 错: “ 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 不是土地所有权的变动,佃农只是以租佃方式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因此材料没有体现出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情况,且土地所有权的变更极为频繁的表述错误。 B 错:材料中没有体现农业生产利润的问题。 D 错: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C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土地规模 ( 亩 ) 户数 户数比例 20 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 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 A .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 .均田制破坏严重 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解析: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拥有 20—130 亩土地的户数比例达到 74.1% ,说明当时该地区自耕农经济的盛行,故 A 项正确;材料中 300 亩以上的户数是 2 户,且自耕农比例较大,所以土地集中现象并不突出, B 项不正确;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此时是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并且材料中无法判断当地是否实行均田制, C 项不正确;通过户数及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故 D 项不正确。 答案: A 考向 ( 二 ) 转换思维的角度 4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宋代,有田产的 “ 主户 ” 只占民户总数 20% 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 “ 客户 ”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 由材料中 “ 有田产的 ‘ 主户 ’ 只占民户总数 20% 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 ‘ 客户 ’” ,可知宋代出现了土地的高度集中即土地兼并现象;多数封建政府都采取过抑制兼并的措施,北宋政府却 “ 不抑兼并 ” ,导致兼并现象严重,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考向 ( 三 ) 拓展教材的宽度 5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 由图片内容可知,这一块地上有 6 人在劳作,其中 4 人翻地,后面跟着 2 人播种,这反映了集体劳作的情形。汉代土地兼并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庄园经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因而出现了图片中的情形,故 D 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图片情况,排除。 答案: D 关于土地问题。 2020 年高考可能从以下方向进行考查: (1) 从均田制下的土地买卖视角,考查唐代中后期均田制的瓦解 ( 均田制依赖于政府对土地的控制 ) 。 (2) 从宋代租佃制下地主与佃户的关系视角,考查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 (2)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调整,考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先进性等。 链接一 古代中国的土地和赋税问题 1 .西周时期: (1) 土地是分封的重要内容。 (2) 井田制是基本土地制度。 2 .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 “ 相地而衰征 ” 和鲁国的 “ 初税亩 ” ,实质上都承认了土地私有。商鞅变法强制性地把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 3 . 秦汉时期: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大族利用政治特权,疯狂兼并和掠夺土地,建立庄园。 4 . 东晋南朝时期: 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 5 . 北魏至唐前期: 曾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6 . 宋初: “ 田制不立 ”“ 不抑兼并 ” 使两极分化更为严重。 7 . 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地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链接二 中国近现代的土地问题 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问题 (1) 太平天国颁布 《 天朝田亩制度 》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2) 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即 “ 平均地权 ” ,主张核定地价。 2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问题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经济得到发展。 (2)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由废除封建地主剥削调整为减轻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3)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在国统区形成第二条战线。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问题 (1)1950 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到 1953 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 (2)1978 年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链接三 世界土地问题 1 .英国: 从 15 世纪末开始,英国开展圈地运动。 2 . 美国: 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颁布了 《 宅地法 》 。 3 . 苏俄 ( 联 ) (1) 十月革命时期:苏俄颁布 《 土地法令 》 ,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29—1933 年苏联大规模引导农民参加集体农庄,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占有了全国大部分土地。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    ) 出处 记载 《 通典 》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 全唐诗补编 》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 唐大诏令集 》 寺观广占田地 …… 侵损百姓。 《 全唐文 》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 A. 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B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C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 .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解析: 材料中分别涉及出售永业田、购买良田、寺观大量占有田地和富豪之家置买庄田等信息,这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现象,由此可以推知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故 B 项正确;当时法律不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政府限制土地兼并,故 A 、 D 两项错误;当时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并未发生变化,故 C 项错误。 答案: B 2 .按照宋朝的户籍制度,客户直接编入国家户籍,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并承担某些国家赋役,而不再是地主的 “ 私属 ” 。地主与客户的关系主要是土地租佃关系,还有部分雇佣关系;在土地租佃关系下,佃户 ( 即客户 ) 只需按契约向地主交纳地租,而不必承担其他方面的义务,地主也无权再向佃户提供任何形式的荫庇。由此可知当时 (    ) A .土地租佃关系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B .户籍制度把客户进一步固定在土地上 C .客户的人身自由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 D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农村已经产生 解析: 宋朝户籍制度下,客户不再是地主的 “ 私属 ” ,这意味着佃户可以自由流动,不再受限于地主的控制,且这种自由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故 C 项正确;土地租佃关系下,佃户一方面要承担国家的赋役,另一方面也要承担地主的地租,这实际上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故 A 项错误;宋朝户籍制度下农民可以进行流动,大大减弱了农民对土地的依附程度,故 B 项错误; D 项史实错误。 答案: C 3 . 1914 年,北洋政府取消佃农享有长期土地耕作权的永佃制。在永佃制下,地主不能随意收回佃农所租土地和增加租金。北洋政府这一政策 (    ) A .保护了广大佃农的利益 B .有利于土地的自由流动 C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 .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 解析: 永佃制下地主不能随意收回佃农所租土地和增加租金,取消永佃制说明当时政府鼓励土地自由流动和地主按照市场征收租金,故选 B 项;根据材料 “ 在永佃制下,地主不能随意收回佃农所租土地和增加租金 ” 可知,取消永佃制会损害广大佃农的利益,不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故 A 、 D 两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政府的财政收入情况,排除 C 项。 答案: B 4 . 18 世纪中期以后,在英国国家财政收入构成中,土地税税额固定不变,但其所占比例却呈现一种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 .经济结构的变化 B .农业生产的衰退 C .对外贸易的发展 D .税收政策的调整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在经济结构中,工业所占比重逐渐增加,而农业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英国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由于土地税税额固定不变,故其所占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主题模拟演练 / 实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下表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 (    )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 众、野人 夫、仆 田客、 部曲 佃客、庄客、 农户 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形成 C .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 .农民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农民的称谓经历了从井田制下集体劳动的 “ 众 ” 到土地私有制下以家庭为劳动单位的 “ 户 ” 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农民身份的变化导致的,而农民身份变化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即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因此 A 项正确。 答案: A 2 .汉代的国有土地称为 “ 公田 ” ,除士兵和服役农民耕种外,还假 ( 出租、借贷 ) 给百姓,征收一定的假税,称为 “ 假民公田 ” 。这一政策旨在 (    ) A .冲击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 .打破了 “ 累世公卿 ” 局面 C .推动了租佃关系的形成 D .稳固小农经济增加租税 解析: 材料中 “ 假民公田 ” 指将 “ 公田 ” 出租、借贷给百姓,征收一定的假税,这一做法旨在解决小农破产流亡问题,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故 D 项正确;这一政策不会对地主土地所有制造成冲击, A 项错误;材料所述与 “ 累世公卿 ” 无关, B 项错误;早在战国时期,租佃关系就已经出现并形成,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3 . 1027 年,宋仁宗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 …… 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据此可知当时 (    ) A .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 B .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C .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D .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租佃制下佃农在一定程度上有迁徙的自由,因此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 B 项正确;劳动力商品化一般指雇佣关系,材料中并未体现, A 项错误; C 项与史实不符,宋代不抑兼并;材料中没有涉及租佃关系在整个北宋时期所占据的比例, D 项错误。 答案: B 4 . 《 明夷待访录 》 中认为以田赋为主的传统财税制度存在 “ 积累莫返之害 ” 的弊端;当代学者秦晖认为古代每一次 “ 并税式改革 ” 最后都陷入 “ 税经费生 — 并税除费 — 杂派滋生 — 税轻费重 — 并税除费 — 杂派又起 ” 的循环。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 A .税制改革决定了历代封建王朝兴衰存亡 B .田赋始终是古代朝廷最主要的财税来源 C . “ 税外杂派 ” 多出自地方官吏贪腐行为 D .小农经济支撑国家财政的必然结果 解析: 税制改革成功与否对政治统治产生一定影响,但其并不能决定历代封建王朝兴衰存亡,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以田赋为主的财税制度改革,后期会出现其他杂费高于田赋的情况,由此推知田赋并非始终是古代朝廷最主要的财税来源,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税外杂派 ” 是政府改革认可的,杂派不一定是官员的贪腐行为,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国家财政是以小农经济为支撑的,小农经济下的农民不仅承担田赋,还要承担徭役和各种地方摊派,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答案为 D 项。 答案: D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到隋唐,均田制绵延了 300 多年,保留了大量的国有小农,但这一制度到唐中叶已经崩溃。宋代不立田制,国家不再干涉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结果是租佃关系盛行,成为主导的土地经营形式。宋代佃户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 …… 地租形式主要是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整个产量的多少而波动,所以地主还对土地的经营加以干预。而定额租则佃农可完全自主经营 …… 有人估计,宋代的亩产量比唐代要提高 1.5 倍。 —— 摘编自马克垚 《 世界文明史 》 材料二  据史载: “ ( 明末清初 ) 吾邑地产木棉,行于浙西诸郡,纺绩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 ”“ 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矣。其衣食全恃此。 ” 故一旦商贩阻塞,棉花和棉布滞销,农民经济的运转就会出现危机。 —— 摘编自郑学檬 《 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 (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到宋朝农民身份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分析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宋至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解析: 第 (1) 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 “ 北魏到隋唐 …… 保留了大量的国有小农 ”“ 宋代佃户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 ” 可知,农民身份从国有小农转变为自由佃农;第二小问,结合农业发展、土地兼并与土地政策的变化进行分析;第三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信息逐层概括归纳。第 (2) 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 “ 北魏到隋唐 …… 保留了大量的国有小农 ”“ 宋代佃户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 ” 可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根据材料二 “ 一旦商贩阻塞,棉花和棉布滞销,农民经济的运转就会出现危机 ” 可知,明清时期手工业与商品经济结合,传统的农村经 济结构发生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 “ 有人估计,宋代的亩产量比唐代要提高 1.5 倍 ” 及材料二 “ 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 ” 可知,佃户制度下的农民生产自主性和积极性逐渐增强,推动了经济继续发展;由材料二 “ 一旦商贩阻塞,棉花和棉布滞销,农民经济的运转就会出现危机 ” 可知,农业与手工业产品逐渐投入市场,市场与农民的联系日益紧密。 答案: (1) 变 化:由国有小农转变为自由佃农。 原因:生产规模化,生产资料迅速集中;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国家政策变化,均田制崩溃,宋不抑兼并等。 主要特征: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产品商品化。 (2) 趋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手工业与商品经济结合,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影响:农民生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逐渐增强,推动了经济继续发展;市场与农民的联系日益紧密。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 . 原因 (1) 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 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 .过程 (1)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经济开始发展。 (2) 秦汉时期:铁器、牛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当地经济有所发展。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4) 隋唐时期: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 五代时:继续南移。 (6) 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标志: “ 苏湖熟,天下足 ” 。 (7) 明清时: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 3 .特征 (1) 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 (2) 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 4 .影响 城市交 通贸易 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影响至今 人口 分布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人才 教育 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生态 环境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 1 .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轨迹 北人 南迁 由黄河流域迁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北方人民南迁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向江南 边疆 移民 政府组织军民迁移至边疆地区,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 50 万中原人前往越族地区 华人 外流 我国古代出现的到海外谋生、居住现象,形成华人外流。如郑和下西洋后形成的南洋潮 外族 内流 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 2. 人口迁移的原因 政治因素 巩固边防、开垦荒地、限制富豪、文明开化等政治需要成为促成移民的因素 环境因素 战乱和自然灾害严重频发之地的人民向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之地迁移是历史上的一种常态 经济因素 落后生产方式下的人民向拥有先进生产方式的地区迁移   3.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1) 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2)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 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 有利于边疆的开发和国防的巩固 (5) 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主题考向探究 / 找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转换思维的角度 1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 “ 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 。据此可知,唐中期 (    )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学科 素养 时空观念:北朝、唐中期、南方、北方。 历史解释:北方喝茶习俗变化的经济文化原因。 思维 脉图 解析: 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故 C 项正确;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可能是 “ 南茶开始北运 ” , A 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 B 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 D 项错误。 答案: C 考向 ( 二 ) 拓展教材的宽度 2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Ⅰ )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 A .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 材料中的 “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 ”“ 得到朝廷认可 ”“ 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 等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故 A 项正确; B 项材料中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的主旨, C 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D 项说法错误,故排除 B 、 C 、 D 三项。 答案: A 考向 ( 三 ) 延展知识的长度 3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Ⅰ )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解析: 由表格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 B 项。 答案: B 考向 ( 四 ) 挖掘认知的深度 4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 A .坊市制度瓦解    B .土地集中加剧 C .农业技术进步 D .海外贸易拓展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及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 C 项符合题意; A 、 D 两项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故排除;土地集中加剧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不大,故排除 B 项。 答案: C 高考还可能从以下方向考查区域经济的 “ 转移与变化 ” : (1) 从手工业 ( 冶铁业、丝织业等 ) 分布的变化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 从进出口贸易量的变化考查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心的转移。 (3) 从西南地区民族工业数量的骤增考查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 链接一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1 .五口通商后贸易中心的转移 五口通商后,西方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强迫清政府增开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同时他们又获得了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等特权,增加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并打入中国内地市场。中国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2 . 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内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以及邻近战区的民营工厂在战火中被迫西迁。民族工业的内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的不合理布局,对西南、西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3 . 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的发展 (1)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在东部沿海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等。 (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目前已初具规模的有: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链接二 世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1 .国际贸易中心的转变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先是里斯本 ( 葡萄牙 ) 、塞维尔 ( 西班牙 ) ,后来是安特卫普 ( 比利时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 ,再后来是伦敦 ( 英国 ) 等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2 . 经济区域集团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由此诞生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欧洲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 唐后期,南方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超过北方,且规模较大,如练塘、孟渎、仲夏堰等都能灌溉成千上万顷田地。南方各地也开垦了许多湖田、渚田、山田等,使水域、山区的土地也得到利用。这表明 (    ) A .当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南方呈现可持续发展状态 C .南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人口增加使人地矛盾尖锐 解析: 材料 “ 唐后期,南方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超过北方 …… 南方各地也开垦了 …… 山区的土地也得到利用 ” 反映了南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 C 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故 A 项错误; 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未提及人地矛盾问题,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 “ 自燕云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 …… 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 ” ;佛山镇的铁线全国各地 “ 无处不需 ”“ 四方贾客各辇运而转鬻之 ”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 A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B .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C .区域之间市场需求有很大不同 D .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远销国内市场,佛山镇的铁线也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这说明此时商品交换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故 D 项正确; 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 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市场的不同需求,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3 .五口通商后,受雇于外国商行,为其在华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而奔走的中国人被称为买办。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 “ 半皆粤人为之 ”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 A .外贸中心由广州转向上海 B .买办大量投资于近代企业 C .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质变 D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外国商品多经广东进入中国,五口通商后,上海作为第一批通商口岸,成为洋人在中国倾销商品的城市,故出现材料中 “ 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 ‘ 半皆粤人为之 ’” 的现象,这说明当时外贸中心由广州转向上海,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买办大量投资近代企业,故 B 项错误; “ 发生质变 ” 说法绝对,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 .据记载, 1935—1942 年,陕西共设立大小新式工厂 150 余家,平均每年建厂 19 个;资本在 10 万元以上的有 59 家, 100 万元以上的有 13 家,资本总额 5 202 万元,为民国前期新式工业资本总额的 28 倍。这表明抗战时期 (    ) A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突出 B .抗日根据地建设效果明显 C .西部地区近代化取得一定成就 D .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 1935—1942 年,陕西设立的新式工厂的数量及资本总额都比较多,且其资本总额较民国前期大大增多,这说明这一时期西部地区的近代化取得一定成就,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能推断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 A 项错误;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而材料只涉及经济方面,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情况,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主题模拟演练 / 实 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 A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C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 .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解析: 根据材料 “ 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 ”“ 唐代,漕运线路 …… 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 ”“ 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 ” ,结合所学,这种变动既体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同时也体现了政治中心的东移,故 D 项正确,故 A 、 B 、 C 三项错误。 答案: D 2 .山越分布于闽浙等地的山区,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孙吴政权建立后,山越不纳赋税,并不时出山掳掠。孙权派兵征讨,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 A .将中华文明扩展到江南地区 B .抵御落后民族维护中原文明 C .迟滞了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D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解析: “ 孙吴政权 ” 本是南方政权,故 A 项错误; B 项中 “ 落后民族 ” 说法错误,故排除; “ 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 ” 是有利于南方民族融合的,故 C 项错误; “ 山越 …… 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孙吴政权建立后, …… 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 ” 对开发江南地区有积极的意义,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 .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化反映出 (    ) A .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 B .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各地区审美差异消除 D .民族文化已逐渐统一 解析: 据材料 “ 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 …… 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 ” 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审美观的改变明显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关,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4 .下图是历代实际人口估计数与官方户口统计数的比较简图,这一简图能够说明 (    ) A .西汉以来一直存在大量人口隐瞒的事实 B .清代康熙朝以来人口隐瞒现象消失 C .国家政策影响了国家对人口统计的有效性 D .秦汉以来中国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解析: 据图文材料可知,元 —1000 年、 1300—1400 年、 1800—2000 年,官方统计人口与实际人口相差无几,并未存在大量人口隐瞒的事实,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 1600—1700 年,官方统计人口与实际人口相差甚大,说明清代仍然存在人口隐瞒的现象,故 B 项错误;依所学,清朝时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国家放开对人口的控制,新中国成立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瞒报人口现象减少,故 C 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在 200—600 年、 800—1000 年、 1300—1400 年等时段,人口下降,并未持续增长,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 《 晋书 · 文帝纪 》 记载,当时“ 归附 ” 的少数民族人口达 “ 八百七十余万口 ” 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 21 个州,有 20 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 150 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1 / 8 ,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 1 / 2 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 1 / 3 。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 2 / 3 。 …… 史书中关于 “ 百官流亡者十八九 ” 和 “ 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 六七 ” 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为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 据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等著 《 乾坤众生 》 整理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 解析: 第一小问,由材料 “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并结合所学得出由北向南迁徙;由材料 “ 据 《 晋书 · 文帝纪 》 记载,当时 ‘ 归附 ’ 的少数民族人口达 ‘ 八百七十余万口 ’ 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 21 个州,有 20 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 150 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1 / 8 ,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 1 / 2 左右 ” 得出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由材料 “ 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 1 / 3 ;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 2 / 3 ” 得出迁徙活动范围广; 由材料 “ …… 史书中关于 ‘ 百官流亡者十八九 ’ 和 ‘ 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 的记载很多 ” 得出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 ( 襄挟人数比例高 ) ;由材料 “ …… 史书中关于 ‘ 百官流亡者十八九 ’ 和 ‘ 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 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 ” 得出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第二小问,结合对材料内容 “ 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 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文化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展和制度创新等角度分析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对隋唐繁荣产生的影响。 答案: 特 点:由北向南迁徙;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 ( 裹挟人数比例高 ) ;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 影响:开创了民族文化交融的良好时代氛围,营造了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观和兼收并蓄的文化观;人口的大量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和发展,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为隋唐经济繁荣奠定基础;民族文化交融催生了制度创新,如均田制等,为隋唐的繁荣奠定制度基础。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1 . 表现 (1) 先秦时期 —— 兴起、发展和繁荣。 (2) 秦汉时期 —— 重农抑商、步履维艰。 (3) 隋唐时期 —— 范围扩大、贸易繁荣。 (4) 宋元时期 —— 打破时空、空前繁荣。 (5) 明清时期 —— 继续繁荣、 “ 商帮 ” 出现。 2 .特点 (1) 起源早、不断发展:起自商朝,之后历代不断发展。 (2) 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古代商品市场由城市市场和乡村集市组成,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3) 对外贸易由盛到衰:对外贸易起自汉朝,通过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纪元,从明朝中后期起,政府实行海禁等政策,阻碍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妨碍了对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吸收。 二、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 .城市功能: 先 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 . 城市的商业活动: 政 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 3 . 城市数量和规模: 唐 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 4 . 城市布局: 城 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城市有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趋势。 三、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和商业政策 1 .商业思想: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表现为两种对立斗争。 (1) 对私营商业是加以限制还是任其发展。以法家思想为代表主张限制私营商业、发展官营商业。道家中的黄老学派宣扬经济放任,反对 “ 与民争利 ” ,要国家退出工商业阵地,将商业放给私人经营。儒家的 “ 富民 ” 学说,也主张义利结合、先义后利。 (2) 轻商思想与重商思想。由于封建等级观念和轻视劳动思想的支配,社会上轻商思想由来已久,法家和儒家对此有一致的立场。重商思想是对商业的重视,对商业客观职能的充分的认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和商人地位越来越高。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明确提出了 “ 工商皆本 ” 的思想。 2 .商业政策 (1) 重农抑商政策:具体表现为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重农抑商 ” 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2)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 盐铁专营制度,也称禁榷制度 ① 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盐铁官营。 ② 汉武帝时期,为增加国库收入,将冶铁、制盐、铸钱等收归官营。 ③ 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力虚耗,加之北方藩镇割据,不纳贡赋,朝廷不得已又开始重视盐铁专营。 四、中国古代主要商贸商路 1 . 丝绸之路 (1) 汉代: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印度半岛等地进行贸易往来。 (2) 唐朝:对外贸易繁荣,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中亚、波斯等地的外国商人足迹遍及各地,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3) 两宋:北宋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 “ 市舶司 ” ,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南宋采取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4) 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官方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 (5)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几次下令实行海禁。 2 .茶马古道 (1) 发展情况: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至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2) 历史意义:促进了川藏和滇藏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 “ 茶马古道 ” 也是各民族交往和融合之道;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主题考向探究 / 找 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挖掘认知的深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 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 “ 麒麟 ” , ]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学科 素养 时空观念:明朝、郑和下西洋时。 历史解释:明成祖厚赐外国使臣是因为其进献 “ 麒 麟 ” ,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物。 思维 脉图 解析: A 项与题干主旨不符,结合中国古代绘画知识可知,明代以前的中国传统绘画中已出现了动物类题材,排除 A 项;从题干可以看出,朝臣用中国传说中的 “ 麒麟 ” 来解释朝贡的奇珍异兽, “ 麒麟 ” 体现了中国文化观念,就是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B 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明成祖时期为防止东南沿海一带百姓与倭寇相勾结,继续实行海禁政策,故 C 项说法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的结论,排除 D 项。 答案: B 2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 A .交通方式的变革 B .土地制度的调整 C .货币制度的改变 D .地区经济的差异 解析: D 对:由材料 “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 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 ,可知北方的棉花作为原料运到南方,在南方加工生产成棉布后返销北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江南棉纺织业发达,民营纺织业甚至超过官营纺织业,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因此题干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经济的差异。 A 错:由材料 “ 沿运河运至江南 ” 可知当时棉花、棉布的运输靠的是水运,材料中并未提到其他运输方式,也未反映交通方式的变革。 B 错:叙述错误,明朝中后期没有进行土地制度的调整。 C 错:材料没有提及商品交易时的支付手段。 答案: D 3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 “ 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 ” ,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 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解析: 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故选 B 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 A 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 C 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考向 ( 二 ) 拓展教材的宽度 4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 史记 》 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 “ 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 。这反映了当时 (    )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 材料中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体现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义利观的变化,排除 A 项;西汉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 B 项错误; “ 地方豪强势力 ”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D 项错误。 答案: C 考向 ( 三 ) 转换思维的角度 5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解析: 由图片可以看出, “ 陶 ” 位于济水之滨, “ 曹鲁之间 ” 水运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促进了商贸的发展, A 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 “ 争霸战争 ” ,且 “ 争霸战争 ” 不利于经济的交往与商贸发展, B 项错误;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 C 项错误; “ 城市规模扩大 ” 没有涉及, D 项错误。 答案: A 6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 A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解析: C 对:材料反映了清朝大商人的资本远远超过明朝,反映了清朝时期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A 错:清代商人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 错:清代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D 错: “ 开始 ” 说法错误。 答案: C 考向 ( 四 ) 延展知识的长度 7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 材料中明后期低级官员和普通人家使用玉器的社会现象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玉器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属,故 B 项正确;材料信息 “ 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 与君主专制加强不存在对应关系, A 项错误;早在唐宋时期市民阶层已经兴起, C 项说法错误,排除; D 项并非材料强调的主要意思。 答案: B (3) 工商业市镇兴起:在运河沿岸和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4) 长途贩运贸易兴盛: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5) 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从业者地位提高,生活得到改善,人身自由得以实现。 (6) 思想文化呈现新特征: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 “ 异端 ” 思想,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市民文化进入鼎盛时期,小说、戏曲、绘画等市民艺术繁荣。 (7) 未实现社会转型:严格限制商人活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2 . 原因 (1) 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以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2) 西欧用从美洲掠夺的大量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 (3) 自然经济占主体的封建经济,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4) “ 一条鞭法 ” 和 “ 摊丁入亩 ” 的实行,调节了政府与劳动者的关系。 (5) 封建政治中心的北迁,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复苏。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货币称为 “ 钞票 ” ,源于宋代的 “ 钞引 ” 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 “ 盐引 ”“ 茶引 ” 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 “ 钞引 ” 的出现表明 (    ) A .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B .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 C .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 D .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 解析: 材料中 “‘ 钞引 ’ 制度,说的就是商人 …… 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 ” 反映了商品经济在宋代的发展取得了制度上的重大进展,故 A 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明了商人取得了暴利行业的经营凭证,并不能说明已控制重要产业,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业活动限制的打破,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主要阐述了 “ 钞票 ” 起源于宋代的 “ 钞引 ” 制度,并没有涉及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2 .清前期,广东的冶铁业中, “ 矿徙 ”“ 山贼 ” 等雇工因官府的禁采、停炉造成失业而反抗;苏州的纺织业中,踹匠因克扣工钱而多次罢工,被政府压制。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    ) A .经济由盛转衰的趋势 B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体制 C .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 D .无产阶级政治意识逐渐觉醒 解析: 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不是由盛转衰,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出现 “ 矿徙 ”“ 山贼 ” 的反抗和踹匠罢工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原来的重农抑商政策,从而遭到政府的镇压,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君主专制,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工人仍是封建社会下的手工业者,不是无产阶级,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 市民阶层兴起的影响 社会 风气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不再是士人标榜的信条,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进一步导致传统地位等级关系的松弛 个性 解放 反抗封建礼教束缚,明末启蒙思想家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提出 “ 经世致用 ” 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社会思潮相一致 构筑价 值体系 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具有 “ 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 ”“ 劝善戒恶的道德观 ” 等特点。市民阶层已开始构建自己的价值系统 世俗文 学发展 戏曲、小说等 “ 杂书 ” 的消费成为江南地区的一种时尚,商人成了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人物与歌颂 ( 或批判 ) 对象 市民意 识觉醒 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 真题印证 —— 明晰考情 ] (2013· 高考全国卷 Ⅱ ) 清代有学者说: “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 …… 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 这表明 (    )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解析: 题干材料, “ 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 说明小说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再结合材料中 “ 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 ” 可知,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壮大,从而推动了小说等世俗文化的发展,故选 C 项。 答案: C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3 .下表是明代小说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 (    ) 《 喻世明言 》 第八卷 吴保安弃家赎友 《 喻世明言 》 第十六卷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 警世通言 》 第八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醒世恒言 》 第二十卷 三孝兼让产立高名 《 西湖二集 》 第六卷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 A. 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 B .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 C .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D .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 解析: 根据材料 “ 吴保安弃家赎友 ”“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得出传统的义利观即君子重义轻利,根据材料 “ 三孝兼让产立高名 ”“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 ” 得出孝廉仍是儒学所提倡的道德品格,儒家思想的传播者以小说为媒介,向市民阶层宣扬重义轻利和至孝廉洁的价值观,起到了社会教化的功能,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4 .唐代,朝廷有依照诗名而取士的惯例。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 “ 为乐工或宫人传诵而流闻于上 ” ,从而被加官晋爵。这说明 (    ) A .底层百姓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B .商品经济推动唐诗世俗化 C .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 D .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的繁荣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取士的现象而非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故 A 项错误;唐朝诗歌主要因科举考诗词歌赋而发展起来,与商品经济发展关联不大,而且唐朝诗歌还没有普遍出现内容世俗化的现象,故 B 项错误;由材料 “ 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 …… 从而被加官晋爵 ” 可知市民推崇的民间诗人可以取得功名,说明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取士的方法而非科举制度,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主题模拟演练 / 实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    ) A .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C .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D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解析: 根据材料的折线图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唐宋政府布帛的收入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同时谷物收入出现一定规模的下降态势而反观钱币收入则呈现大幅的激增趋势,根据经济学常识我们不难得知,钱币收入的增长与商品经济的繁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2 .据文献记载:两宋时期, “ 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 …… 复以医药弗便,饮膳难得,自村疃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 ” 又如奉化李雄飞之父, “ 隆于教子,其徙城市,便二子之从师也 ” 。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 (    ) A .土地兼并导致农村经济萧条 B .工商业市镇吸引大量人口 C .科举考试促进重学风气形成 D .城市职能呈现多元化特征 解析: 从材料可知宋代城市不仅具有政治、经济职能,还有相对先进的教育设施和便利的生活条件,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 .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    ) A .是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反映 B .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 C .颠覆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 D .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 解析: “ 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 ” 与工商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4 .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 “ 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 ” 据此可知 “ 海禁 ” 政策 (    ) A .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 B .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 C .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 D .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海禁政策实施后,民间对外通商状况,不涉及贫富分化与中外文化交流,故 A 、 B 项错误;根据材料 “ 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 ” 可知不利于社会的安定,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 “ 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 ” ,可知民间私下发展对外贸易因得不到政府支持而畸形发展,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扬州 “ 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 ” 。唐代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 ( 掌管 ) 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 “ 扬一益二 ” ,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 张祜诗云: “ 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 材料二  明清以来的扬州作为两淮盐集散中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性城市。徽商、晋商云集世居,垄断盐业暴利,在扬州过着闲适、奢侈的生活,时人对他们的奢侈消费方式有相当多的描述: “ 扬州盐务,竞相奢丽以婚嫁丧葬,堂室饮食舆马,动辄费数十万。 ” 这种奢侈畸形的消费恰恰决定了扬州消费型商业城市的性质,为了满足盐商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需要,扬州城市规模、人口、商业、文化、服务行业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 (1) 概述材料一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 概述材料二中扬州城市的特点。 解析: 第 (1) 问,可根据材料一中 “ 百货所集 ”“ 商贾如织 ”“ 扬一益二 ” 等信息回答。第 (2) 问,可根据材料二中 “ 扬州作为两淮盐集散中心 ”“ 徽商、晋商云集世居 ”“ 奢侈消费方式有相当多 ”“ 扬州城市规模、人口、商业、文化、服务行业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 等信息回答。 答案: (1) 商 人聚集,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 (2) 食盐集散地,开放性强,巨商云集,消费型商业城市,服务业发达。 专题跟踪检测 ( 二 ) 点击进入 wor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