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度上期高中2019级期中联考 历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A. 氏族公社社会现状 B.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答案】C ‎【解析】‎ ‎【详解】王位世袭制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材料关键信息“大人世及以为礼”反映的就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情况,而不是氏族公社社会现状,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阶级矛盾尖锐的问题,故B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情况没有体现社会贫富分化的问题,故D选项解读材料有误。‎ ‎2.对于商朝的历史,近代一些史学家曾认为大都是后代史学家编造的,不是信史。19世纪末,甲骨文大量出土,证实了诸如《史记》等史书记述的商朝历史的可靠性。这说明 A 历史事件真实性有赖考古证实 B. 一手史料的价值高于二手史料 C. 真实的商朝历史始于19世纪末 D. 考古与历史文献可以相互印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甲骨文大量出土,证实了诸如《史记》等史书记述的商朝历史的可靠性,说明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可以互相印证,故D选项正确;不是所有历史事件的真实性都有赖考古资料的证实,故A选项错误;不是所有一手史料的价值都高于二手史料,故B选项错误;真实的商朝历史不是从甲骨文出土后开始出现的,故C选项错误。‎ ‎3.商王在战争、祭祀等重大活动之前进行占卜,预知天命,主宰国政。这反映出商代政治的特点是 A. 行事谨慎运筹帷幄 B 王权衰微诸侯争霸 C. 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D. 敬畏自然尊重规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重大活动之前进行占卜,预知天命,主宰国政”可知,体现了商朝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的特点,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商朝神权和王权相结合的特点,行事谨慎运筹帷幄不是材料主旨,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权衰微诸侯争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而不是商朝时期的特点,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中占卜反映当时对自然的认识有限,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 ‎4.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封地内的百姓甚至只知有领主,而不知有周天子。这反映出西周 A. 分封制有分裂割据的隐患 B. 宗法制分封制已走向崩溃 C. 分封制具有开疆拓土作用 D. 小宗并未真正的服从大宗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周分封制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封地内的百姓甚至只知有领主,而不知有周天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出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力量,说明西周分封制有分裂割据的隐患,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分封制已走向崩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B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分封制在当时的作用,没有体现分封制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小宗并未真正的服从大宗”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分封制有分裂割据的隐患,故D选项错误。‎ ‎5.中国人的姓名与西方人的姓名不同,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西方人的姓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这一现象表明,中国人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 个人主义思想淡薄 D. 封建专制王权强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西方人的姓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中国人重视姓,也就是重视家族血缘,表明中国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男女都有姓名,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男尊女卑的观念,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从中国人和外国人姓名不同所反映的问题,没有体现个人主义思想是否淡薄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的问题,没有体现封建专制王权强大的信息,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6.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废分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在选官制度上的进步意义是 A. 宗法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B. 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调动,不得世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在选官制度上的进步意义是否定血缘世袭,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皇位世袭也是宗法制,因此不能说宗法制退出了历史舞台,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在选官制度方面的意义,与皇权至上无关,故B 选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是针对中央对地方的加强控制上说的,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7.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卫尉主管宫门屯卫,少府主管皇室财政,太仆主管宫廷御马,宗正主管皇室事务……这表明当时 A. 世卿世禄 B. 唯才是举 C. 家国同构 D. 机构健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公九卿是秦朝的中央机构,九卿大部分管理与皇室有关的事务,体现了家国同构,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卿世禄是指以血缘为基础的官员的产生方式,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世卿世禄,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唯才是举是指以才能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唯才是举的选官制度,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九卿大部分管理与皇室有关事务的信息,无法体现机构健全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 ‎8.《资治通鉴》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唐代门下省的职能是 A. 监督尚书行政 B. 审核国家政令 C. 草拟皇帝诏令 D. 执行中书政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的职责是审核诏令,即审核国家政令,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提到了中书省和门下省,没有涉及到尚书省,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书,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尚书省执行中书政令,故D选项错误。‎ ‎9.西汉统治者在回顾秦朝历史时,认为“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由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秦朝郡县制 B.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推行三省六部制 D. 实行“无为而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统治阶级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恢复分封制,分封同性诸侯,实行郡国并行,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一直沿用,没有被废除,故A选项与史实不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行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不是西汉时期,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度,与实行无为而治无关,故D选项错误。‎ ‎10.科举制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这表明科举制 A. 提高了官员素质 B. 实现了社会公平 C. 推动了教育发展 D. 有利于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比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来说把选官权力收归为中央,这有利于中央集权,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通过考试选官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提高官员素质的相关信息,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公正,但不能说实现了社会公平,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相关的信息,故B选项错误;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但这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故C选项错误。‎ ‎11.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 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前提 B. 行政区划有利于促进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 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推动了行省制度的实行 D. 行省制度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可知,汉中地区由巴蜀故地划入西北关中后经过发展西北关中氛围更加明显,说明行政区划有利于促进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一个地方归入另一个行政区划后对该行政区划的文化认同,没有强调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重要前提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等信息可知,是行省制度的实行推动区域文化认同的发展,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的实行有利于推动中央对地方的加强,但这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故D选项错误。‎ ‎12.某一历史时期,皇帝为了削弱宰相权力,设枢密院主管军事分割宰相军事权,设三司总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政权,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宰相其余的行政权。这一历史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朝时期 D. 明清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设枢密院主管军事分割宰相军事权,设三司总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政权,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宰相其余的行政权”可知,宋朝设置二府三司进一步削弱相权,因此材料内容是宋朝时期,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府三司是宋朝时期削弱相权的措施,而不是秦汉时期,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通过三省六部制度削弱相权,而不是二府三司制,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府三司制是宋朝时期的措施,而不是明清时期的措施,故D选项错误。‎ ‎13.中国古代王朝为了规范执政,重视对国家各级官员的监督和检举,不过监察制度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其根本原因是 A. 监察官道德素养较低 B. 交通通讯条件落后 C.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 D. 各级地方官员的贿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监察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因此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监察制度的实际效能有限,而不是监察官道德素养较低决定,故A选项错误;交通通讯条件的落后不是决定监察制度的实际效能有限的根本原因,故B选项错误;监察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而不是由各级地方官员的贿赂决定,故D选项错误。‎ ‎14.明太祖废丞相,直接指挥六部,但皇帝政务繁忙,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发展为内阁制。明朝内阁 A. 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B. 是六部的上级领导机构 C. 拥有独立的决策权 D. 受到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地位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皇帝位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然而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故A选项错误;内阁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加强皇权的产物,没有独立的决策权,故C选项错误。‎ ‎15.有学者认为,清朝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奠定了近代辽阔国家版图的基础。清朝长期疆域辽阔缘于 A. 历史继承 B. 重金购买 C. 有效管理 D. 蚕食扩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国家,祖国的疆域是通过有效管理而形成的,因此清朝长期疆域辽阔缘于有效管理,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辽阔的疆域是通过有效机制的管理而形成的,不是历史继承,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金购买不是我国清朝长期疆域辽阔的主要原因,而是有效管理才是主要原因,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蚕食扩张不是我国疆域辽阔的原因,而是有效管理,故D选项错误。‎ ‎16.鸦片战争前,一个英国商人曾说:“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A. 中国国民衣不蔽体的生活状况 B. 英国棉纺织生产技术的落后 C. 中国是英国棉布最大的海外市场 D. 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19世纪初,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其工业需要,英国积极对外殖民扩张,扩大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材料反映英国商人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可以为英国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商品市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可知,体现的是英国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强调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而不是体现中国国民衣不蔽体的生活状况,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英国棉纺织生产技术是否先进或落后的问题,故B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英国对中国广大市场的重视,体现了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而不是体现中国是英国棉布最大海外市场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17.2007年,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并将其捐给国家,使其在海外漂泊一百四十多年后又回到祖国。马首铜像流失海外的原因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这些珍宝中就包括十二生肖铜兽头,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首铜像流失海外的原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与鸦片战争无关,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闯进圆明园,掠夺包括十二生肖铜兽头,与甲午中日战争无关,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首铜像流失海外的原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不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故D选项错误。‎ ‎18.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下列对这一口号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反映了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B. 鼓励了清朝政府对外宣战 C. 避免了清政府镇压义和团 D. 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扶清灭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扶清灭洋”的口号体现了当时义和团矛头直接对准的是外国列强,说明义和团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反映了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否鼓励清朝政府对外宣战不是对“扶清灭洋”的口号的正确认识,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后期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故C选项与史实不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无关,故D选项错误。‎ ‎19.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其中规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美国提出这条规定的目的在于 A. 保护中国的关税税率 B. 插足其他列强“势力范围”‎ C. 打击列强的嚣张气焰 D. 独享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该政策的目的不是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而是美国因为自身在华利益较少,希望插足其他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是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因此其目的不是为了保护中国的关税税率,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插足其他列强“势力范围”,而不是打击列强的嚣张气焰,故C选项错误;美国并没有要求独享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而是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故D错误。‎ ‎20.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此举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边防,发展了当地经济,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叙述和史料实证 B. 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 C. 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 D. 历史结论与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 ‎【详解】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评价;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历史结论指的是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主观认识。“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属于历史叙述,“此举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边防,发展了当地经济,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属于历史解释,故C正确;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此举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边防,发展了当地经济,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属于历史解释,A不符合题意,排除;“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属于历史叙述,B错误;“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属于历史叙述,历史结论指的是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主观认识,D不符合题意,排除。‎ ‎21.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中国近代史年代尺,适用于表达该设计的主题是 A. 资产阶级革命道路 B.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C. 不平等条约体系 D. 实业救国的艰难历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根据题干“1842”“1860”“1895”“1901”,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1901年清政府同欧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因此该年代尺反映了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近代史年代尺设计的主题是不平等条约体系,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发展,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开始于19世纪末,不符合材料,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1860”“1895”“1901”分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几个不平等条约,而不是实业救国的艰难历程,故D选项错误。‎ ‎22.在近代某中外条约中,清政府应允对方“将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有关这一不平等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 清政府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C.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 D. 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日本取得在中国通商口岸的开设工厂的权利,而这项特权是日本在《马关条约》中获得,这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故C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南京条约》开始,与材料内容无关,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是在《北京条约》内容,与材料内容无关,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可知,材料反映了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取得在中国通商口岸的开设工厂的权利,这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而不是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23.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这直接反映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A. 国力差距悬殊 B. 封建制度落后 C. 战略战术不当 D 民族意识淡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百姓并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之中,即当时中国人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国力差距悬殊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材料内容没有强调这方面的原因,故A选项错误;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但与材料无关,故B选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战略战术不当也是战败的重要原因,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C选项错误。‎ ‎24.天津《大公报》曾这样评论某一事件:“粤乱甫平,川乱旋起;川乱未已,鄂乱又生。乱机之伏,几如遍地火星,随处可触发。”这一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一二九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文字“粤乱甫平,川乱旋起;川乱未已,鄂乱又生。乱机之伏,几如遍地火星,随处可触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粤乱”指黄花岗起义,“川乱”指四川保路运动,“鄂乱”指武昌起义,因此材料内容指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的状况,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没有“粤乱”、“川乱”、“鄂乱”等,故A选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在北方京津地区,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二九学生运动是局部抗战时期的学生运动,与材料内容无关,故D选项错误。‎ ‎25.如图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复制了美国政治体制 C. 完成了反帝反封任务 D. 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驶其统治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临时政府借鉴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但不能说复制了美国政治体制,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C选项与史实不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而不是君主立宪制度,材料内容也没有体现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 ‎26.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的社会性质 B. 封建主义的压迫 C. 帝国主义的入侵 D. 人民群众的愚昧 ‎【答案】A ‎【解析】‎ ‎【详解】解答本题时,应首先分析两大社会思潮的阶级特性,其均为资产阶级政治主张、思想。资产阶级本身具有两面性,而其软弱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命运,这些又是由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的,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资产阶级思潮在实践中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社会性质,而不仅仅是封建主义的压迫,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资产阶级思潮在实践中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社会性质,而不仅仅是帝国主义的入侵,故C选项错误;人民群众的愚昧不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而是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社会性质,故D选项错误。‎ ‎27.九一八事变前,东北货币种类繁多,仅“四行号”发行的货币就有15个币种、136个券种。1932年伪满洲国政府规定,“货币制造及发行权属于政府,由满洲中央银行代行之。”这本质上反映了 A.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极其腐败 B. 东北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 C. 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掠夺 D. 国家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2年日本政府通过伪满洲中央银行及其强制推行的钞票,控制掌握了中国东北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命脉,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体现,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1932年伪满洲国政府规定,‘货币制造及发行权属于政府,由满洲中央银行代行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政府通过伪满洲中央银行及其强制推行的钞票,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体现,本质上体现的不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极其腐败,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东北地区的统一趋向,也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日本对东北地区经济的侵略,与国家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无关,故D选项错误。‎ ‎2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A. 国民政府从此统一了中国 B. 抗日救亡运动正式开始 C.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建立 D. 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结合所学可知,题中描述的是西安事变的情况。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放弃“围剿”红军,共同抗日。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参加谈判,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期十年的国共内战基本结束,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期十年的国共内战基本结束,因此“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而不是国民政府从此统一了中国,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后已有抗日救亡运动,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西安事变,与敌后抗日根据的开始建立无关,故C选项错误。‎ ‎29.1937年底,国民政府提出应“采取游击战争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的建议,后通令各战区加强游击战。到1938年底,国民党留在敌后的兵力总共有六七十万人,一度建立起广阔的抗日根据地。这反映了抗战初期 A. 国民党为有效抵御侵略积极调整策略 B. 敌后战场上升为国民党军队的主战场 C. 国民党企图将日军引向八路军新四军 D. 日军放弃了同国民党军队的正面作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从材料内容可知,国民政府在抗日初期抗日态度比较积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多种作战形式结合的策略,反映了国民党为有效抵御侵略积极调整策略,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敌后战场的地位,并且B选项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国民党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多种作战形式结合的策略,反映了国民党为有效抵御侵略积极调整策略,没有体现国民党企图将日军引向八路军新四军的信息,故C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军改变作战策略,把主要进攻目标转向敌后战场而不是正面战场是在进入相持阶段后,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日本作战策略的改变问题,故D选项错误。‎ ‎30.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对“全民族抗战”最确切的解读是 A. 全体国民同仇敌忾的抗战 B. 国民政府领导下的抗战 C. 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抗战 D. 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参与的抗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抗日战争是在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之下进行的,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故C选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主要强调的是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A选项表述不准确;全民族抗战,包括共产党抗战,也包括国民党和其他抗战力量的抗战,B选项表述是片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在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之下进行的,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参与的抗战不是对“全民族抗战”最确切的解读,故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公平公正、制度创新、国家统一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观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选官制发展的趋势是不断走向公平公正。‎ 选官制 世官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选官方式 世袭 推举 B 选官标准 A 家世、德才(后家世为主)‎ 考试成绩 材料二 ‎ ‎ 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武帝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形成同三公九卿相对应的“中朝”。为满足各级官僚机构对人才的需要,汉武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官员举荐人才的制度。汉武帝还将全国统治中心以外的各地划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名,监督地方官僚、诸侯王。‎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用书》‎ 材料三 元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一统的历史时期。统治者吸取宋代过分削弱地方权力而造成地方积贫积弱最终亡国的历史教训,赋予行省较大的行政、军事和经济权力。但为避免先秦地方独立性较强的弊端,中央加强对行省节制:按犬牙交错的原则将地理环境、经济、人文等差异较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行省长官集体决策,省官不定期互迁,重大民政事务须报中书省,军政事务须报枢密院,加强对行省的监察等等。行省制较好的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关系,为后世所沿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A、B两处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行省制度较好的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关系”,评价元朝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原则。‎ ‎【答案】(1)血缘 考试 ‎(2)中朝制度:削弱相权,强化皇权;察举制:满足官僚机构对人才需求,推动选官制度的进步;刺史制度:规范官员从政行为,加强对地方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3)说明:既赋予行省较大的权力,又对行省进行有效节制(加强中央集权)‎ ‎ 评价: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阻碍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官制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是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是先秦时期主要的官员产生方式,选官的标准是以血缘为基础,因此A是血缘;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隋朝开始建立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此选官方式是考试,故B是考试。‎ ‎(2‎ ‎)根据材料“武帝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形成同三公九卿相对应的‘中朝’”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而设立“中朝”,即以皇帝亲信和近臣组成,掌握决策权的机构,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根据材料“为满足各级官僚机构对人才的需要,汉武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官员举荐人才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选拔人才,创立了由地方官推荐人才的察举制,有利于满足官僚机构对人才需求,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根据材料“统治中心以外的各地划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置了刺史,刺史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说明,根据材料“赋予行省较大的行政、军事和经济权力。但为避免先秦地方独立性较强的弊端,中央加强对行省节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制度较好的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关系体现在既赋予行省较大的权力,又对行省进行有效节制,即不仅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对行省有一定的权力。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根据材料“将地理环境、经济、人文等差异较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可知,将不同经济、人文的地区拼为一个行省不利于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等从正反面分析回答。‎ ‎32.反封建、反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人认为,中国的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其作用是表面的,它没有引起社会革命。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它结束了整个君主政体,使之合法化的宇宙思想也崩溃了。‎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杭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习近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 材料三 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对儿子小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摘自杨天石《开罗会议前后侧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辛亥革命的成败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伟大历史意义。‎ ‎【答案】(1)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学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示例一:‎ 观点:辛亥革命是失败的革命。‎ 论据: 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或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没有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作用是表面的,没有引起社会革命。‎ 示例二: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论据: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示例三:‎ 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论据:辛亥革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它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儒家思想受到冲击。但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或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作用是表面的,没有引起社会革命。‎ ‎(2)洗刷了近代以后中国屡遭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条件);极大地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 ‎【解析】‎ ‎【详解】(1)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阐述了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解答时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辛亥革命是一场成功的革命角度,通过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论证观点;也可以选择辛亥革命一场失败的革命角度,从辛亥革命存在的局限性回答,也可以选择一分为二的看待辛亥革命的角度,对辛亥革命正反面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洗雪了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等从国内和国际角度分析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