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五) ‎ 历史 ‎(命题范围:必修一、二、三)‎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1.肇始于原始社会的会盟,在西周走向典章化、制度化,春秋时会盟走向兴盛,次数增多,类型复杂,但礼仪不够完备,诚信观念被抛弃,这反映了 A. 会盟成为周天子维系统治的重要手段 B. 兼并战争频繁冲击了原有政治秩序 C. 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D.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已经走向瓦解 ‎【答案】C ‎【解析】‎ 西周时期的会盟典章化、制度化,春秋时期为了调节各国关系,会盟逐渐增多,但礼仪不规范、诚信缺失。这说明春秋时期随着社会转型,原有的礼乐制度被破坏,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重大变化,故C正确;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兼并战争频繁,故B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度开始瓦解,故D说法错误。‎ ‎2.太尉设置始于秦朝时期,为三公之一,但秦朝并没有人担任太尉的记录,西汉时期太尉一职也长期空缺,只在遇到重大征伐事件时才授予某人。这类现象 A. 提升了太尉官职的地位 B. 源于军事行动保密的需要 C. 保证了丞相权力的集中 D. 有利皇权独尊地位的巩固 ‎【答案】D ‎【解析】‎ 太尉掌军事,但秦汉时期该职位长期空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保障皇帝专制,维护皇权独尊,故D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太尉官职地位的提升,故A错误;军事行动保密不是太尉一职长期空缺的原因,故B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和丞相权力的集中无关,故错误。‎ ‎3.‎ ‎ 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为司马相如作赋 A. 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 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 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 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关键信息:“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司马迁强调是“节俭”,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西汉败亡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C项“一致”说法是错误;汉赋的特点是词藻华丽、文辞铺张的,故D项“注意克服”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汉赋 ‎4.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乡村而城市,作为一种心理需要和情感回忆,山水画在宋代日益发展和成熟起来。这说明山水画的发展 A. 与社会阶层的变动有关 B.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 是科举制度成熟的产物 D. 受到新儒学思想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宋代由于科举制的发展,越来越多农村子弟科举入仕,进入统治阶层,由于“心理需要和情感回忆,山水画在宋代日益发展和成熟起来”,由此可知,山水画的发展与社会阶层的变动有关,故A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商品经济的影响,故B错误;材料没有科举制度成熟的信息,故C错误;材料和新儒学思想无关,故D错误。‎ ‎5.中国古代把医术称为“仁术”,历代知识分子很多兼通医术,如宋代王安石、苏东坡、沈括、朱熹等,皆通晓医学,故有“十儒九医”之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 古代知识分子多学识渊博 B. 科技与儒家思想关系密切 C. 古代文学与科技融会贯通 D. 古代科技具有强烈实用性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中国古代的儒学和医学是相通的。这一现象体现了科技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密切,故B项正确;古代知识分子多学识渊博、古代科技具有强烈实用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D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古代文学与科技的关系,故C错误。‎ ‎6.明末的徽商利用王阳明“四民异业而同道”的思想,大力宣扬商业利润是源于对“道”的追求。这反映出当时的徽商 A. 严厉批判重农抑商政策 B. 重视经济利益与诚信的统一 C. 利用封建伦理开拓市场 D. 力图建构商业的价值观依据 ‎【答案】D ‎【解析】‎ 材料“四民异业而同道”,可见王阳明主张发展工商业。由材料“商业利润是源于对‘道’的追求”,可见是为商业利润张本,力图建构商业的价值观依据,故D符合题意;材料是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思,但不是严厉批判,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诚信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封建伦理是重道轻器、重义轻利,不利于开拓市场,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雍正七年后,清代皇帝颁发上谕统由军机处撰拟。经皇帝同意后,通过两种途径发出:一种是明发上谕,通过内阁公布属于有关国家重大政令需要中外臣民共知的。另一种是“寄信谕旨”,只限于少数或个别臣工所应知的机密性谕旨。下列属于“寄信谕旨”的是 A. 高级官员的除授降革 B. 晚清戊午科场案的处理结果 C. 晚清政府向日本宣战 D. 指授兵略,责问刑罚之失当 ‎【答案】D ‎【解析】“明发上谕,通过内阁公布属于有关国家重大政令需要中外臣民共知的”,由此可知,宣战、议和、大赦、高级官员的除授降革、重大案件的处理结果等重大政令都属于明发上谕;“‘寄信谕旨’,只限于少数或个别臣工所应知的机密性谕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提高效率、防止泄露机密,由此可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失当等机密性谕旨属于“寄信谕旨”。故D项符合题意,ABC错误。‎ ‎8.晚清时期,除了顽固派、洋务派外,标榜民族大义,自命清亮气节,反对洋务的清议派是士大夫的中坚,有学者统计了其变化如下:(摘自陈清敏《清季自强运动时期“清议”之研究》)‎ 时间官位 一品至三品 四品至五品 总计 ‎1862一1874年 ‎18%‎ ‎12%‎ ‎30%‎ ‎1875一1884年 ‎26%‎ ‎14%‎ ‎40%‎ ‎1885一1895年 ‎16%‎ ‎7%‎ ‎23%‎ 这反映出 A.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离心倾向明显 B. “天朝上国”的观念仍根深蒂固 C. 西方文明冲击下清议派分化衰落 D. 洋务运动失败激发了民族情绪 ‎【答案】C ‎【解析】‎ 从表格数据可知,清政府高级官员中的清议派在洋务运动前期和中期所占比重呈现增长趋势,在洋务运动后期明显减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与中法战争的失势和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其逐渐意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有关,因此这反映出清议派内部逐渐分化和衰落,故C正确;材料信息的主旨不是强调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离心倾向,故A错误;材料信息从侧面反映出“天朝上国”的观念逐渐破产,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民族情绪,故D错误。‎ ‎9.1862年培养外语人才的同文馆创办时并没有引起争议,四年之后,因奕诉上疏,请求在同文馆中增设天文算学馆,招考二十多岁的举人以及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儒生入馆学习,立即遭到暴风骤雨般反对。这说明了 A. 向西方学习越出器物层面的艰巨性 B. 同文馆的创办动摇了传统文化根基 C. 科举制的破坏引起了士大夫们猜忌 D. 近代科学的发展危及到了清朝统治 ‎【答案】A ‎【解析】‎ 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没有引起争议,但招考年轻的举人以及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儒生入馆学习天文算学则立即遭到强烈反对。这说明顽固派反对开设天文算学,认为这不是“立国之道”,有损害人心的危险。这实质上说明由“西文”向“西学”转变的艰难性,难以突破器物层面,故A正确;同文馆的创办不可能动摇传统文化根基,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科举制的破坏,故C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近代科学的发展,故D错误。‎ ‎10.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出现“传统外变”的内在根源是 A. 国人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B.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 洋务运动弊端日益明显 D. 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答案】B ‎【解析】‎ ‎“在传统外变”指的是学习西方的现代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以后出现“传统外变”的内在根源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正确;国人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不是内在根源,故A错误;甲午战后,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故C错误;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是外在原因,故D错误。‎ ‎11.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经历了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的不断变化,其总体发展轨迹是 A. 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B. 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C. 从反满兴汉目标到民族和平共处 D. 从资产阶级革命到国民革命转变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驱除鞑虏”强调的是反抗满清统治者,“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整体民族意识的觉醒。由此可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民族独立,故B项符合题意;孙中山一开始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故排除A;孙中山并没有放弃暴力革命转向和平主义,故排除C;D项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题不符,故错误。‎ ‎12.如图是1929一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图中革命根据地的这种分布特点 A. 导致了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B. 借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C. 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D.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答案】C ‎【解析】‎ 由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可知,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各省交界的农村和山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决定,故C正确;“左”倾错误导致了反“围剿”斗争的失利,故A错误;示意图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不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故B错误;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故D错误。‎ ‎13.1957年,一年之内,中国新办的文艺刊物有近二十种之多,包括在全国有影响的《诗刊》《收获》《剧本》《文学研究》等,《文艺报》也改为大型周报。材料现象 A. 说明文艺界出现“大跃进” B. 是“双百”方针影响的结果 C. 反映文艺界的“左”倾思想盛行 D. 反映大众文艺的日益兴起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是,1957年中国的文艺刊物发行有明显增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该现象是1956年“双百”方针影响的结果,故B正确;“大跃进”是在1958年,故A错误;此时“左”倾思想还未盛行,故C错误;《诗刊》《收获》《剧本》《文学研究》等期刊面向的是需要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人,非大众文艺,故D项错误。‎ ‎14.“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材料主要表明 A. 政府改变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作用 B. 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社会生产的积极性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 D. 改革开放解决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信息可知,政策的支持激发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动力和欲望,表明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社会生产的积极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作用并未改变;C选项错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至今尚未完成;D 选项错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5.苏格拉底毕其一生都在反对败坏道德的相对主义,他相信存在着不以每个人的观点为转移的绝对价值,这就是美德。这表明苏格拉底 A. 特别推崇理性力量 B. 主张精英治理国家 C. 强调个人主观感受 D. 反对智者诡辩行为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哲学根源,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主观感受的相对主义往往会演变成诡辩行为。因此,材料表明苏格拉底反对智者诡辩行为,故D正确;材料主旨和推崇理性的力量无关,故A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精英治理国家,故B错误;苏格拉底反对强调个人主观感受,故C错误。‎ ‎16.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众多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以及东部的拜占庭帝国争相以“罗马”真身自居。这主要是因为 A. 各族具有罗马帝国的血统 B. 与教会争夺罗马城的需要 C. 万民法促进各族身份认同 D. 利用罗马名号扩大影响力 ‎【答案】C ‎【解析】‎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众多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以及东部的拜占庭帝国都认为自己是“罗马”的继承者。这说明这些国家都认同罗马,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万民法促进各族身份认同有密切关系,故C正确;各族具有罗马帝国的血统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与教会争夺罗马城的需要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利用罗马名号扩大影响力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17.“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 A. 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B. 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C. 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D. 个人自由解释《圣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可以分析出他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故本题选B项。A项不符合史实,只是不再认同教会和教皇的权威;C项与材料无关;D项材料中没有提及解释《圣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名师点睛】宗教改革并不是要废除宗教,也并不反对宗教信仰,甚至都不反对基督教,只是强调是教皇和教会对于《圣经》的解释错了,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宗教仪式,每个人都有权解释《圣经》,只要虔诚信仰即可得救。宗教改革宣扬“信仰得救”、“先定论”等主张,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帮助西欧人从教会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也起到解放“人”的作用。宗教改革也体现了人文精神,属于人文精神的发展,也是考查重点。‎ ‎18.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 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B. 取得了人与上帝对话的权利 C. 强调人应追求现实幸福 D. 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人的权威下解放”指的是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运动,故D项正确;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强调人应追求现实幸福指的是文艺复兴,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故AC错误;取得了人与上帝对话的权利指的是宗教改革,故B错误。‎ ‎19.19世纪初,美国国务卿韦伯斯特在波士顿力学研究中心发表演讲,如此赞扬某项发明:“停止你的体力劳动,终止你的肉体苦力,把你的技能与理智用来引导我拉动力,我将承担这所有辛劳。”这一发明应该是 A. 珍妮纺纱机 B. 改良的蒸汽机 ‎ C. 火车机车 D. 电的发明和使用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停止你的体力劳动,终止你的肉体苦力,把你的技能与理智用来引导我拉动力,我将承担这所有辛劳”反映的是动力机器——蒸汽机,故B正确;珍妮纺纱机、火车机车不是动力机,故AC错误;电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不符合“19世纪初”的时间信息,故D错误。‎ ‎20.‎ ‎ 我们日常生活所提及的“四维空间”,大多数都是指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及的“四维时空”概念。根据这一概念,我们的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这说明 A. 科学发展带来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B. 牛顿力学体系存在对宇宙认识的误区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宇宙的真相 D. 相对论推动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四维空间是一个时空的概念。简单来说,任何具有四维的空间都可以被称为“四维空间”。不过,我们日常生活所提及的“四维空间”,大多数都是指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及的“四维时空”概念。根据爱因斯坦的概念,我们的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时空的关系,是在空间的架构上比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三条轴外又加了一条时间轴,而这条时间的轴是一条虚数值的轴。人们的认识有三维到四维是思维方式的变化。所以应选A。‎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爱因斯坦的贡献 ‎21.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A. 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铁路运输业 B. 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 相对论——人造卫星——第三次科技革命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体现的是科学革命推动技术革命进而引发产业革命的逻辑关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电磁感应理论属于科学革命,蒸汽机、电动机属于技术革命,电力工业、人造卫星属于产业革命的表现,故C正确,ABD错误。‎ ‎22.‎ ‎ 20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奢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 A. 报纸和广播 B. 铁路与飞机 ‎ C. 电视和电影 D. 网络与漫画 ‎【答案】A ‎【解析】‎ 根据“20世纪初期”这一时间信息,可得出这一时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能通过报纸与广播这些媒介了解其它地区事情,故A项正确。‎ ‎23.1929—1932年美国约发生2700次罢工,喊出“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口号,甚至发生武装反抗斗争。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主张学习俄国。这说明 A. 苏联社会主义优越性受到正视 B. 马克思主义已经深入人心 C. 知识分子遭受危机影响最严重 D. 资本主义生命力日益枯竭 ‎【答案】A ‎【解析】‎ 经济危机期间,工人喊出“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口号,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主张学习俄国。材料信息说明在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人越来越关注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马克思主义已经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此次危机波及面广,影响了绝大部分社会群体,故C项错误;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顽疾,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工人的罢工以及知识分子的呼吁不足以说明其日益枯竭,排除D项。‎ ‎24.美国画家马克.罗斯科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最基本的人类情感,悲剧的、狂喜的、毁灭……”这表明当时 A. 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新的时代风尚 B. 工业化开始暴露严重的社会弊病 C. 科技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绘画技法 D. 现代主义画派突出自我精神表达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最基本的人类情感,悲剧的、狂喜的、毁灭……”体现了马克·罗斯科的自我精神的表达,这是现代主义绘画的特征,故D正确;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新的时代风尚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特征,故A错误;工业化开始暴露严重的社会弊病是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特征,故B错误;科技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绘画技法指的是印象主义画派,故C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留美中国学生任鸿隽、赵元任等,紧衣缩食,贡献各自学费,发起成立中国科学社,并于1915年1月在上海正式出版《科学》创刊号。这是中国首份横排向右,使用标点符号排版方式的刊物,国内第一次有了一本正式的“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的杂志。发刊词提出“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在中国率先发出对“科学’与‘民主’的呼唤,并从‘科学之有造于物质'科学之有造于人生’‘科学之有造于智识’,以及科学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水准四方面论述了科学的社会功能,成为近代中国一份重要的科学主义宣言。在科学社成员的努力下,有关自然科学诸学科的新思想、新知识被源源不断地介绍到国内。不仅如此,他们还抱着科学有益于人生、智识和道德的宗旨,将科学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人生价值植入那个时代的理想追求中。‎ ‎——薛子燕《科学、史学、哲学一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与人文关系认识的三重维度》‎ 材料二 “可以说,‘科学’一词在中国的规范化、普及化,即始于《科学》月刊。”《科学》所阐述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德先生”“赛先生”的吁求提供了坚实基础。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的经营状况一直不理想,以至于杂志因没钱而停刊过8个月。抗日战争时期,稿荒与经费困难齐齐出现,从第21卷第9、第10期开始两期合刊,勉力维持,继续为科学界服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愿意接办《科学》杂志,1951年5月《科学》突然宣告停刊,1957年7月,配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科学》第33卷第1期出版。1959年,反右形势恶化,成立了46年的中国科学社解散。冬去春来,复刊4年的《科学》再度停刊。直到1985年,停刊25载的《科学》重获生命。“第37卷第1期”的标注方法意味着这份杂志的命脉得以延续。复刊后的《科学》坚持“从整个根本入手”“求真致用并重”的办刊传统,注重“理工结合”“文理结合”和“科(学)艺(术)结合”,努力以“隔行能看懂,本行受启发”的高级科普风格,吸引读者关注科学家探索前沿的求真之心,理解求真的科学有促进人和社会进步巨大功能的致用之理,逐步在刊物周围形成一个人数稳定上升的新一代读者群。‎ ‎——摘编自文汇报《百年不孤独:<科学>杂志与中国科学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科学》杂志创办背景。‎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1985年以来重获新生的《科学》杂志与创刊时相比有何传承与创新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科学》杂志的百年挣扎与复兴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1)背景:①经济: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近代经济的需要;②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有利于科学的传播;③思想:尊孔复古逆流阻碍思想进步和科学发展(中国传统儒学的阻碍),西方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广泛传播;④教育:近代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兴起,一批具有近代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的产生。⑤个人:西方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广泛传播;儒家思想中的责任担当精神,激励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积极推动“科教兴国”的兴起。‎ ‎(2)传承:形式上:横排向右,使用标点符号排版方式;以卷、期为主的标注方法;内容上: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将科学发展与时代和社会需要结合。‎ 创新:涉及内容更加广泛;刊物定位上更加注重科普性质,更多吸引读者关注前沿科技。‎ ‎(3)因素:政治环境的稳定与否;国家方针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等。‎ ‎【解析】‎ ‎(1)“背景”,据材料一信息“1914年,留美中国学生任鸿隽、赵元任等,紧衣缩食,贡献各自学费,发起成立中国科学社,并于1915年1月在上海正式出版《科学》创刊号”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思想上尊孔复古逆流和西方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广泛传播、教育上近代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兴起、个人方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精神等方面回答。‎ ‎(2)“传承”,依据材料一信息“这是中国首份横排向右,使用标点符号排版方式的刊物……他们还抱着科学有益于人生、智识和道德的宗旨,将科学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人生价值植入那个时代的理想追求中”和材料二信息“‘第37卷第1期’的标注方法意味着这份杂志的命脉得以延续……吸引读者关注科学家探索前沿的求真之心,理解求真的科学有促进人和社会进步巨大功能的致用之理”得出:在形式上,横排向右、使用标点符号排版方式、以卷和期为主的标注方法;在内容上,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将科学发展与时代和社会需要结合等。‎ ‎“创新”,依据材料二信息“注重‘理工结合’‘文理结合’和‘科(学)艺(术)结合’,努力以‘隔行能看懂,本行受启发’的高级科普风格,吸引读者关注科学家探索前沿的求真之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涉及内容更加广泛、刊物定位上更加注重科普性质、更加注重前沿科技等。‎ ‎(3‎ ‎)“影响”,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环境的稳定与否、国家方针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等角度分析。‎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2—1936年外国列强对华投资(百万美元;括号内为百分比)‎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从结构上看,经历了由第二产业规模增加,比重上升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模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过程。从1993年起,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更多流向了高新技术,2017年达到了总额的27.4%。‎ ‎——资料国际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外国列强对华投资类型和投资国家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强对华投资类型或投资国家产生这些特点的历史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和近代列强对华投资相比,有什么本质区别?新时期我国外资利用有何意义?‎ ‎【答案】(1)特点:①从投资类型看,以直接投资为主,向中国政府放债为辅;向私人工商业者放款比例很小。‎ ‎②从投资国家看,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投资总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英国始终是最大投资国,美、日增长较快,俄法德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 投资类型特点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侵略形式以资本输出为主,故图表中列强对华直接投资比重大;②列强利用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财政困难,以借款迫使中国政府出让国家利益获利,因而对中国政府的借债比重较高;③列强为维护其在华的优势地位,有意打压对外资有较强依赖的民族资本,故对私人工商业者放款比例较小。‎ 投资国家特点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主要列强加紧对外经济扩张,侵略形式以资本输出为主,总量呈增长趋势;②英国在华侵华较早,势力范围最大,因此比例最大;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崛起,加紧对华侵略,因此增长较快,相对降低了法德比例。‎ ‎(2)本质区别:近代列强对华投资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以掠夺中国为主要目的,而改革开放后外国投资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遵守中国法律互利共赢的产物。‎ 意义:吸收外资的本质是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方面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解析】‎ ‎(1)“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一“1902—1936年外国列强对华投资”中的投资类型数据可知,列强以直接投资为主、向中国政府放债为辅,向私人工商业者放款比例很小;从材料一“1902—1936年外国列强对华投资”中的投资国家的数据可知,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英国始终是最大投资国、美日增长较快、俄法德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 ‎“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列强对外经济侵略形式的变化、列强以借款迫使中国政府出让国家利益、列强有意打压对外资有较强依赖的民族资本等角度分析投资类型特点的原因;从欧美主要列强侵略形式以资本输出为主、英国在华侵华较早、美日崛起等角度分析投资国家特点的原因。‎ ‎(2)“本质区别”,依据所学知识得出:近代列强对华投资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改革开放后外国投资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 ‎“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方面思考。‎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决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惟此种现实中所产生之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2年)‎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就所提取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观点:政治制度要针对现实进行适当的调整。‎ 阐述:政治制度只有结合时代环境不断调整,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命力。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的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贵族制的传统,但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限制王权,结束王权专制,确立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后来根据现实需要,确立了责任制内阁,不断进行议会改革,逐步形成了君主“统而不治、议会至上”的政治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也是根据现实进行不断调整的结果。‎ 综上,政治制度适应社会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旧有的政治制度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示例二观点:政治制度不能脱离原有的精神理论。‎ 阐述:政治制度建立在一定的精神理论基石之上,如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的思想,美国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制定了1787年宪法,通过联邦制、三权分立、民主共和三原则,把这些思想贯彻其中,最终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此后美国的社会制度虽有微调,但都未脱离这一核心,这也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综上,合理的政治制度会适时而变,但不会脱离其原有精神理论。‎ ‎【解析】‎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并提取一个观点,该观点必须明确;然后,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阐述该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如,“观点”,依据材料信息“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得出:政治制度要针对现实进行适当的调整。“阐述”,依据所学知识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进行阐述即可。或者,依据材料信息“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得出:政治制度不能脱离原有的精神理论。“阐述”,依据所学知识从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过程角度论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