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中国人姓氏的起源于祖先的封地有关,并且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晚期民主推选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A。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可见这与分封制有关,故选B。郡县制和行省制作为地方管理制度,没有封国,排除CD。‎ ‎2.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封制是周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而根据“返乡寻根祭祖”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情节和血缘亲情有关,郡县制、分封制和科举制都不涉及血缘亲情制度,故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宗法制是中国古代形成的按照血缘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在宗法制的影响下,中国人形成了重视血缘亲情和家乡故土的情结。‎ ‎3.“中国式建筑是凝固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 民贵君轻 B. 皇权至上 C. 以法治国 D. 天人感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使御座从平地生起”体现了皇权至上,皇帝的地位不可僭越。故B正确。民贵君轻材料没有体现,A错误。古代中国是君主专制,不是法治社会,C错误。天人感应与材料信息不符合,D错误。‎ ‎4. 许多西方学者将强盛的秦汉时期称为“第一帝国”,秦汉时期能够长期保持统一主要在于实行了 A. 三公九卿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并且在后来这种制度不断的变化,所以不能是的长期的实行。C项不是秦确立的,D项是元朝确立的,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所以答案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详解】‎ ‎5.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 A. 监察地方政治 B. 管理地方行政 C. 征收地方赋税 D. 掌管地方军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监督诸侯王和地方官员,答案为A;汉武帝时期的刺史不负责地方上的具体事务,排除BCD。‎ ‎【点睛】本题以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古代监察制度的知识点的掌握。‎ ‎6.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 增加税收 B. 恩泽贵族 C. 实现民族融合 D. 削弱王国势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推恩令”是汉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实行“推恩令”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故D正确。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7. 右图所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 A. 三省六部制 B. 三公九卿制 C. 行省制 D. 内阁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度,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示意图可以看出在皇帝之下设有三省,尚书省之下有六部,可知该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度,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8.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 等待朝廷察举 B. 投笔从戎戍边 C. 参加科举考试 D. 投作官吏幕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体现出社会阶层的流动,隋唐实现这一改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实现,C正确。A是汉代选官制度。B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9.961年,宋太祖对石守信等人说:“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宋太祖对武将如此的目的是 A. 与其和平相处 B. 让其安享晚年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分割禁军军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宋太祖对石守信等人说:“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就是历史上的著名杯酒释兵权,即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逼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C正确;A、B不是材料主旨;据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削夺军权,而不是分割禁军军权,D表述错误。‎ ‎【点睛】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逼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 ‎10.“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材料中“我朝”指的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干“今我朝罢丞相”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故答案为C项。A项,由题干“今我朝罢丞相”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而不是汉朝统治者,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明朝而非唐朝,排除;D项,题干强调的是明朝废丞相,排除。‎ ‎11.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内阁大臣”可知是指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为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时期尚未出现内阁,排除。‎ ‎【点睛】‎ 内阁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对皇帝决策和处理国家政务起辅助作用,不可能对皇权起到限制的作用。与西方的内阁比较,西方内阁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12. 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 )‎ A. 军机处 B. 内阁 C. 参议院 D. 中朝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反映清代的军机处只是跪受笔录,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该机构是军机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由“满、汉大学士”可知该机构是清代,而非明代,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古代没有参议院,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该机构是军机处而非中朝,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正统思想•军机处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3. 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 A.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 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 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D. 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说法错误,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皇权的强化,而非中央与地方矛盾;C选项与事实不符,随着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D选项与事实不符,随着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权逐渐削弱直至消亡;因此选B选项。‎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14.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商鞅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A正确;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的权力,故B错误;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故C错误;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故D错误。‎ ‎15. 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 )‎ A. 生产工具的改进 B. 自然环境的变化 C. 耕作经验的丰富 D. 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使用木、骨、石器生产,不得不在生产中大规模集体协作,即千耦其耘;到了春秋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和私有土地的出现,个体农耕成为了可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故选A。BCD三项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学生一定要把握住。此外,小农经济的特点,也需要掌握。‎ ‎16.“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段《天仙配》中的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 集体耕作 B. 小农经济 C. 简单协作 D. 庄园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正确;A错误;简单协作即许多雇佣劳动者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生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与材料不符,C错误;庄园经济是指佃佣为主的经济基础,与材料不符,D错误。‎ ‎17.“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帘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时 A. 田园生活自然祥和 B. 商品经济发达 C. 自耕农经济脆弱 D.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耕田属于农业,织布属于手工业,所以反应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我国古代经济受生产力的制约达不到生活自然祥和的程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古代商品经济是受抑制的,不发达,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未涉及自耕农经济脆弱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耕田属于农业,织布属于手工业”。‎ ‎18.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的仪式说明了 A. 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 B. 铁犁牛耕始于东汉 C. 立春是统治者祭祖之日 D. 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统治者在立春采取一些重视农业的仪式以劝导农业生产。所以A直接符合题意。结合所学,铁犁牛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所以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立春祭祖和东汉制瓷业的相关信息,所以C、D不选。‎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铁·犁牛耕 ‎19. 《礼记·曲礼》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它反映的古代中国手工业经营状态属于( )‎ A. 家庭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田庄手工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中“天子之六工”可知六工为天子服务,符合官营手工业的特征。根据所学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因此B项符合题意。其他几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手工业经济类型 ‎【详解】‎ ‎20.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A. 全部销往海外 B. 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 质量普遍不高 D. 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再现再认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进入市场,主要满足官府的需要,故D项正确,A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的产品质量比较好,技术水平高,故C项错误;‎ ‎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 统一货币“半两钱”‎ B. 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C. 出现了纸币“交子”‎ D. 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答案】C ‎【解析】‎ 注意时间限定词“宋朝”,A是在秦朝时期,B是在明清时期,D是在明朝时期,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选C。 【名师点睛】‎ 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它的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22.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 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 “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C. “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 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设问实际是要求说出北宋商业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逐一判断,A在唐朝时,长安和洛阳就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排除;B南北朝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排除;C正确;D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排除。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的“市”‎ ‎23.《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主要反映当时明朝政府 A.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严格管理市场 D. 实行闭关锁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反映明洪武年间商人不得穿绢,棉布;如果一家中有一人为商贾者,家中人都不得衣绸、纱,这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只是对商人的限制加强,A错误;C、D与材料无关。‎ ‎24.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保护农业生产 B. 保护商品经济 C. 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D. 巩固封建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主要来源是农户缴纳的赋税,故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国家收入,维护封建统治,D正确;保护农业生产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A错误;B说法违背史实;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C错误。‎ ‎25.明朝中期,山西大同等处,“膏腴土田……悉为豪强占种”。这反映了当时 A. 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自然经济解体 D. 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好土地被豪强所占,这是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农业耕种技术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萌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朝中期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尚未解体,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6.如图是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它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这反映出 A. 汉代丝织业工艺水平高超 B. 汉代毛纺织业取得重大进展 C. 棉织品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D. 它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它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反映的是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反映了汉代丝织业工艺水平高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丝织品,B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棉织品在元代以后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C说法错误;宋代丝织品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D错误。‎ ‎27.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 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 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 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 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宋代“市”的发展,此时市已经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材料“早间”、“夜市”反映了市已经不受时间限制;“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朝天门、清河坊、官巷”等反映了市已经不受空间限制。故排除ACD,选B。‎ ‎【详解】‎ ‎28.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 )‎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和为贵”等均出自于儒家《论语》之中,“仁”“礼”是孔子的思想核心。故B项正确;法家、道家、墨家的核心思想都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ACD项。‎ ‎29.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自觉地、直接地思考政治秩序问题的先驱。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吸引了大量门徒。他的学生将其言论和教诲编辑成书,对中国政治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是 A. 《道德经》‎ B. 《春秋繁露》‎ C. 《四书章句集注》‎ D. 《论语》‎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他的学生将其言论和教诲编辑成书,对中国政治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知是孔子的言论被其弟子编辑成册,这就是著名的《论语》,对中国政治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正确;《道德经》相传老子所著,A错误;《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作品,B错误;《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所著,C错误。‎ ‎30. 古代中国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中国最早主张 “性本善”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朱熹 ‎【答案】B ‎【解析】‎ 最早提出“性本善”思想家是孟子,故B项正确;A提出性相近;C是性恶论;D提出理学思想。‎ ‎31.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这一思想的提出者应该是( )‎ A. 孟子 B. 朱熹 C. 董仲舒 D. 荀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可以看出材料认为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根本,理是万物的本原。结合所学知识,这是朱熹的理气论。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 ‎32.有一天,王阳明和一位朋友去郊外山林里游玩,有一段关于“花树存在与否,与人内心感受有什么关系”的对话。在王阳明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下列观点符合上述对话的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 格物致知 D. 致良知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在王阳明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反映了王阳明的“本心即天理”观点,他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B正确;“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核心观点,A错误;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明理之道,C与材料无关;致良知是王阳明认为的学以至圣的关键,与材料不符,D错误。‎ ‎33.有这样一种思想,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强调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将个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它是 A. 早期儒学 B. 黄老学说 C. 董仲舒的新儒学 D. 宋明理学 ‎【答案】D ‎【解析】‎ 由“有这样一种思想,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强调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没有提出禁人欲;B项强无为而治,与题干无关;C项主要是将儒家思想神化,不符合题意。‎ ‎34. 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他的真实意图是( )‎ A. 限制君权 B. 消灭君主制度 C. 宣扬“天赋人权” D. 维护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 ““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实际上是限制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材料主张是限制君权不是取消君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宣扬“天赋人权”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维护中央集权思想,故D项错误。‎ ‎35.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工、商皆民生之本”‎ C. “宇宙便是吾心”‎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考查的是黄宗羲的经济思想,分析选项可知,A选项是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B选项是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的思想;C选项是陆九渊的“心学”思想;D选项是顾炎武的思想,强调保卫国家民族是天下人都有的责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6.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其中以“三吏”、“三别”等代表性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的伟大诗人是 A. 苏轼 B. 李白 C. 李清照 D. 杜甫 ‎【答案】D ‎【解析】‎ ‎“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是杜甫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故D正确;苏轼是宋代文学家,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李白与“三吏”、“三别”无关,故B错误;李清照是宋代词人,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唐朝诗人的代表作,再紧扣题干关键词“三吏”、“三别”,结合所学知识从杜甫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7.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古典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A ‎【解析】‎ 材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手法再现瀑布的雄伟、壮观,充分体现浪漫主义风格,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38. 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融入了中国书法艺术。其构思取材于 A. 篆书 B. 草书 C. 楷书 D. 行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草书的特点是笔画简约,勾连不断,任情纵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楷书的特点是笔画详备,结体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是实用功能很强的书体。行书的特点是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它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篆书的特点是笔划圆润,挺遒流畅,结体端庄严谨,字体稍长,造型健美。图中字体正体现了篆书的特点。‎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书法。‎ ‎39.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写到:“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项发明指的是 A. 火药 B. 指南针 C. 活字印刷术 D. 造纸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活字印刷术的认识与理解。从题干可知,反映的是关于印刷术方面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故C项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故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活字印刷书 ‎40.如图是我国某一剧种的脸谱。该剧种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与此脸谱相符的剧种是 A. 越剧 B. 元曲 C. 京剧 D. 黄梅戏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国粹并结合脸谱可知,这是京剧,C正确;A、B、D错误。‎ ‎41. 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有一幅对联写到:“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这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戏曲表演的 A. 真实性 B. 通俗性 C. 虚拟性 D. 优美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戏曲表演主要就是夸张,夸张的表演,夸张的语言,夸张的唱腔,夸张的脸谱,夸张的动作,但是夸张之中又没有做作的感觉。舞台布景却可以简单些。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虚拟性 ‎42.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之路的战略构想,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开始于 A. 东汉时期 B. 明朝时期 C. 宋朝时期 D. 西汉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开始于汉武帝时期,D正确;A、B、C错误。‎ ‎【点睛】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出使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和内地联成一体,沟通西域和内地联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文化生活。‎ ‎43.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A. 张骞通西域 B. 人口大量南迁 C. 江南的开发 D. 孝文帝改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北魏孝文帝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故D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故A不符合题意;西晋末年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与我国北方民族交融无关,故B 不符合题意;东晋后期江南的开发与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无直接联系,故C不符合题意。‎ ‎44.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下列最能体现宋元时期阶段特征的是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宋元时期阶段特征尤其是宋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各民族之间既有经济上的友好往来,也有民族间的战争,故B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宋朝没有实现国家统一,A错误;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而宋元经济在隋唐基础上继续发展,对外交流进一步加强,C说法有误;据所学可知,宋朝没有实现国家统一,故D说法有误。‎ ‎45.如图的疆域图奠定于 A. 清朝 B. 汉朝 C. 明朝 D. 宋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图中信息可知,在东北地区中俄界河是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这是1689年清康熙帝与俄国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的规定,A正确;B、C、D错误。‎ 二、非选择题 ‎4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古代科学家在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3)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思考,你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一定又有了新的认识。请写出来。‎ ‎【答案】(1)①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②火药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败;③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④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①都是在前人发明基础上的创新;②都能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善于总结、百折不挠。‎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将材料1、2所述四大发明的作用与教材知识结合,分别概述即可。四大发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具体体现在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火药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败。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印刷术则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联系所学有关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和改进过程的史实进行归纳概括。共同特点主要是指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都是在前人发明基础上的创新,都能从实际出发,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改进者需要不断的敢于实践、不断的善于总结、百折不挠,不断的改进的结果,都是都是古代中国人的重大发现。‎ ‎(3)能够灵活理解科技的巨大作用即可。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三次工业革命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都能证明这一点。材料主要是证明了“四大发明”所体现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在近现代历史上能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则是三次工业革命,三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分别带进了三个不同的新的时代。‎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