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及政治多极化趋势课件(52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及政治多极化趋势课件(52张)

专题一 中西古代文明史 第五讲 西方古代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 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 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逐渐形成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体系,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希腊、罗马都属于海洋文明国家。两国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西 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 时期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古代希腊 城邦政体: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实行公民政治。 梭伦进行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到公元前 5 世纪伯利克里时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 “ 黄金时代 ” 。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发达,海外贸易盛行。雅典工商业发达,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级,成为推动雅典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智者学派主张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成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 苏格拉底主张 “ 知识即美德 ” ,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 时期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古代罗马 罗马法 《 十二铜表法 》 ,限制了贵族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 公民法 》 :从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到公元前 3 世纪中叶罗马法律的总称,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 《 万民法 》 :罗马境内各民族及外邦自由民。逐步取代 《 公民法 》 ,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 民法大全 》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随着罗马的扩张和国际交往的扩大,罗马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应试指导 栏 目 导 航 抓核心 · 强技提能 查效果 · 即时评价 应试指导 备考策略  1. 命题内容集中在雅典的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制,希腊罗马文化往往容易成为主观题的起始问,雅典的民主与罗马法制交替出题。试题有一定的难度,要加强考生对雅典民主与罗马法制的专业化理解,提高认识。 2. 考点分布:雅典的城邦、直接民主、人文精神的起源、罗马法的原则及罗马法的精神。 考查方式:历史解释。考查趋势:命题角度比较稳定,肯定民主原则而否定民主形式;考查罗马法的特征、原则、程序;罗马法的影响。 3. 复习备考时,全面系统地把握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特点和运作方式,并能正确理解评价其进步意义及局限性;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段特点,提高解读史料和理解史论类材料的能力。学会运用联系的方法,把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演变与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联系起来,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形成横向知识的综合。 抓核心 · 强技提能 主干一 古代希腊民主 关键词:城邦、公民、民主政治 基础清单 1. 城邦:希腊地理环境、城邦概念、特点及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2. 公民:概念。 3. 民主政治:建立的过程、特点及影响。 核心突破 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几点认识 1.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由经济、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只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 2. 从实质上看: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专政,不可误认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3. 从影响上看 (1) 对希腊:促进希腊全面繁荣,使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2) 对人类文明发展 ① 创新性: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运作的新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积累宝贵经验;开西方民主政治先河,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影响和促进了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② 优越性:多数人决策,减少决策失误;公民监督政府,减少以权谋私。 ③ 文明进步:推动了思想、文化繁荣,促进人文精神的兴起;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4. 从民主运作形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可误认为直接民主是最理想和完美无缺的运作方式;从局限性上看:雅典民主只是 “ 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 ,不能说成是全体雅典男性居民的民主。 5. 关注两个概念的区别: “ 人民主权 ” 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 “ 轮番而治 ” 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是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B 主干二 古罗马的法制 关键词: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 《 十二铜表法 》 、民法大全 基础清单 1. 习惯法:含义。 2. 公民法:概念。 3. 万民法:出现背景。 4. 《 十二铜表法 》 :制定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5. 民法大全:原因、特点及作用。 核心突破 如何全面认识古罗马的法制 1. 关于罗马法的几个要点强调 (1) 罗马法内容 ① 一个核心内容: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 两个标志: 《 十二铜表法 》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 民法大全 》 ( 或 《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③ 三个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 (2) 影响演变的两大因素:一是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二是罗马帝国的扩张。 (3) 罗马法的适用群体 罗马法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罗马法适用范围是罗马公民 ( 自由民 ) ,奴隶不适用于这些法律,罗马法提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罗马法的特点、实质 (1) 特点: ① 罗马法律的历史悠久以及罗马的不断扩张,促使罗马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又有鲜明的阶段性。 ② 罗马法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则。 ③ 其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 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实质:维护罗马统治者利益,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权利的奴隶制法律体系。 3. 罗马法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 (1) 古罗马是一个奴隶制国家。罗马法律在调节罗马社会生活秩序,解决社会冲突,维护罗马奴隶主统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2) 罗马帝国是一个典型的法治国家。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和矛盾冲突的解决都基本上按照法律所规范的秩序运转,因而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大帝国。 (3) 罗马法的许多规定都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后世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法律,资产阶级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都源于罗马法。 C 中外关联 法律的原则上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义务本位, 重群体 西方法律文化中的权利本位,重个人 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关系上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 “ 礼法结合 ” ,法与道德、法与政治不分 西方法律相对分化、自治和独立性 法律体系的内在结构上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 “ 诸法合体 ” ,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 西方法律注重形式的合理性,注重法律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注重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立 法律实施的运作机制上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 “ 司法与行政不分 ” 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司法独立,法律职业化、司法程序化 感悟: 1. 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中西法律文化,在存在差异与冲突的同时,还有相似、相近、相通之处,它们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都是关于未来和现实社会的构想和设计,也都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秩序化和正义性的追求。 2. 对待中西法律文化,我们既不应忽视它们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要关注它们基于人类共性的相通性,并且要努力在这文化差异中寻求互补。 主干三 古希腊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文精神、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基础清单 1. 人文精神:含义、起源与发展历程。 2. 古智者学派:时间、背景、关于人价值的阐述、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及影响。 3. 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思想及地位。 不同点 产生背景 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经济: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出现和确立; 思想:百家争鸣 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盛行; 经济:奴隶制经济繁荣 ( 或工商业繁荣 ) ; 思想:与其他文明思想文化交流,多元化 对人的属性关注点 儒家思想强调 “ 社会 ” 的人 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 “ 个体 ” 的人 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着眼点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 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不同点 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 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 古希腊思想界比较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 影响 中国的专制、等级意识,重人伦、轻自然的人文传统 西方自由、平等意识、重视自然科学的传统 D 希腊先哲的思想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1. 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 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 人 ” 的学问,他对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普罗泰格拉认为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为文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认为 “ 知识即美德 ” ,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认为 “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 思维升华 从史学视野看中西人文精神之异同 有学者著文指出:中西人文精神的发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基点,但西方人文精神源于天与人的彻底分离,而中国人文精神源于天命的人间化与道德化。与之相应,西方人文精神以追问人性与命运的本质为基本命题,而中国人文精神以寻求道德与天命的贯通为主要内容。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根源于思辨理性与经验理性的区别,前者以主客对立的认识模式与批判分析的思维进路去追问神与人的本质,后者则用主客不分的认识模式与经验证悟的思维进路协调天与人的关系。不同的理性精神与迥异的认识模式、思维进路,促使中西人文精神既有不同的起源又有各自的主题,从而塑造了中西人文精神的两大传统。 专家视点 查效果 · 即时评价 主干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 1. (2018· 广东汕头二模 ) 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除了有盛大游行、酒神颂歌和戏剧比赛外,还包括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古代雅典这些庆典活动 ( ) A. 倡导尊重人性,反对神性 B. 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 反映了民主制的局限性 D. 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 解析: 从材料 “ 酒神颂歌 ” 说明不是反对神性,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民主政治的内容,故 B 项错误;材料展示民主政治的积极面, C 项错误;材料 “ 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 ” 有利于推动公民参政,材料 “ 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 ” 有利于公民对城邦的认同,二者均增强公民意识, D 项正确。 D 2. (2018· 河北 5 月冲刺 ) 从亚里士多德的记载来看,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核心是确定了村社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如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法庭和将领等都以村社为基础而组织起来。这 ( ) A. 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B. 促进了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 C.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础 D. 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解析: 梭伦改革中财产等级制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垄断, A 项错误;材料反映村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未体现村社对工商业发展的作用, B 项错误;克利斯提尼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以此建立起来的制度基本上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础, C 项正确;雅典城邦国家在克利斯提尼改革前就已经形成, D 项错误。 C 3. (2018· 太原三模 ) 古代雅典经常举办戏剧公演,舞台对所有城邦公民开放。在戏剧公演前,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行使戏剧评判权,等到比赛结束,由他们评出 3 位获奖者。古代雅典戏剧公演 ( ) A. 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利 B. 照搬了公民大会议事程序 C. 避免了民主政治的缺陷 D. 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政治化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雅典公民观看戏剧而非公民民主权利,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公民大会议事程序,且 “ 照搬了 ” 表述过于绝对,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戏剧公演而非民主政治的缺陷, C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雅典社会生活也呈现出民主政治的色彩, D 项正确。 D 4. (2018· 江西上饶三模 ) 苏格拉底说: “ 公众演说并不在于是否了解事实真相,而在于找到一种说服技术,以便使他能够给无知的人留下比专家还知道得多的印象。 ”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 ( ) A. 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 B. 否定了公民提供的事实真相的材料 C. 注重以感情宣泄来博得公众同情 D. 强调演说技能对公众决策的重要性 解析: 单纯对演说术的推崇和强调并不能直接体现古希腊的人文主义,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有关公民提供的材料的相关提及, B 项错误;材料中同样没有对感情宣泄的相关提及, C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演说技巧能够对公众决策起到重要引导作用, D 项正确。 D A 解析: 据材料 “ 城邦体制要被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所抛弃 ” 可知,导致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故 A 项正确;公民等级划分标准是导致雅典民主政治逐步确立的原因,故 B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奴隶制导致雅典民主制的衰落,而不是强调城邦团结的原因,故 C 项错误;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突出公民的社会地位,故 D 项错误。 C 主干二 古代罗马的法制 7. (2018· 湖南衡阳一模 ) 《 十二铜表法 》 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 “ 故意杀害他人 ” 与 “ 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 ” ,前者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说明罗马法 ( ) A. 旨在维护贵族利益 B. 有了刑法与民法的区分 C. 蕴含着自然法精神 D. 有效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解析: 根据 “ 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 ”“ 前者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 ” 可知, 《 十二铜表法 》 根据是否主观故意分别处以死刑和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说明罗马法有了刑法与民法的区分, B 项正确; A 、 D 两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C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B 8. (2018· 江西质检 ) 公元前 242 年,罗马增设外务大法官,处理外国人和罗马市民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间事件,其主要职责为 “ 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讼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原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而不合法的关系则获得事实上的保护,如同合法的权利一样 ” 。这表明在罗马境内 ( ) A. 公民与非公民无区别 B.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C. 外国人获得司法保障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 3 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与材料中 “ 公元前 242 年 ” 不符, A 项错误; 3 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与材料不符, B 项错误; C 项与材料相符, C 项正确; D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 D 项错误。 C 9. (2018· 河北保定二模 ) 公元 212 年,罗马帝国卡拉卡拉皇帝颁布了著名的 “ 安托尼努斯敕令 ” ,正式废除了市民与臣民的区别,使罗马帝国境内的臣民都可取得公民权。该敕令的颁布 ( ) A. 适应了帝国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 B. 违背了罗马自然法的法制精神 C. 说明罗马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D. 反映出万民法完全取代了公民法 解析: 据材料可知由于帝国扩张的需求,消除公民之间的区别, A 项正确;材料符合自然法则, B 项错误;从材料无法判断其是否有实用性, C 项错误;材料只有法令颁布的信息,不能确定是万民法是否完全取代公民法, D 项错误。 A 10. (2018· 福建厦门二模 ) 在古罗马,法学家几乎都是一身数任,既是法学家,又是医生、律师、政治顾问和参谋;有的甚至直接就是法官,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据此可以推断,罗马法的制定 ( ) A. 受到专制政体的制约 B. 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C. 与社会经验密切相关 D. 彰显了自然法理念 解析: 材料中没有关于专制政体的任何信息, A 项错误;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是直接民主的后果, B 项错误; “ 法学家几乎都是一身数任,既是法学家,又是医生、律师、政治顾问和参谋;有的甚至直接就是法官,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 ” ,据此可以推断,罗马法的制定与社会经验密切相关, C 项正确;自然法强调公平、公正,材料中没有体现, D 项错误。 C 11. (2018· 河南六市二模 ) 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 “ 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 ” 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 《 拿破仑法典 》 的第 544 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这表明了罗马法 ( ) A. 重视私有财产保护 B. 法理精深结构严谨 C. 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D. 被后世继承与发展 解析: “ 直接被归纳到 《 拿破仑法典 》 ”“ 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 ”“ 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 ” 说明罗马法的理念和法律相关规定被后世继承和发展,故 D 项正确; A 项属于罗马法特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法理精深结构严谨属于罗马法特点,不符合材料中罗马法影响,故 B 项错误; C 项中 “ 普遍 ”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 主干三 古希腊人文精神 12. (2018· 河南洛阳一模 ) 法国学者莱昂 · 罗斑指出智者学派运动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由此看来,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 ( ) A. 古希腊思想家的推动 B. 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 C. 功利主义思想的诱导 D. 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解析: 材料 “ 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 ” ,反映出当时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参政意识的提高。智者学派是古希腊思想家,材料没有反映出其他思想家的推动,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故 B 项错误;材料 “ 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 ,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产物,与功利主义思想无关,故 C 项错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教授公民辩论演说技巧的智者学派兴起,故 D 项正确。 D 13. (2018· 河北邯郸质检 ) 在古希腊人的精神世界中,人神是在同一空间共存的,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因为众神也在命运之中,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这表明古希腊 ( ) A. 民众敢与命运抗争 B. 宣扬人是世界真正的主宰 C.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D.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解析: 民众敢与命运抗争与材料中 “ 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 ” 不符, A 项错误;材料中 “ 人神是在同一空间共存的,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 ” 不等于人是世界真正的主宰, B 项错误;宗教信仰意识淡薄与材料中 “ 众神也在命运之中,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 ” 不符, C 项错误;材料中 “ 人神是在同一空间共存的,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 ” 的传统文化,由此产生人文思想, D 项正确。 D 14. (2018· 湖北黄冈元月调研 ) 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曾经提出: “ 城邦起源于人的 ‘ 自保的要求 ’ ,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 ” 普罗泰格拉阐述的核心思想是 ( ) A. 阐释了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 B. 客观评价了法律对城邦的重要作用 C. 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D. 强调了城邦是人和法律的有机结合 解析: 材料中并没有阐述法律的原则, A 项错误;材料中陈述法律是服务人的认可和需求,所以不是客观评价, B 项错误;由材料得出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C 项正确;材料中突出人的地位,法律与人并未有机结合, D 项错误。 C 15. (2018· 广东惠州三模 ) 公元前 5 世纪中叶,希腊社会的情况日渐复杂。智者学派以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为依据,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真理可言;而那些保守派 ( 以苏格拉底为代表 ) 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两派争论 ( ) A. 导致民主的衰败 B. 引起社会的分裂 C. 促进阶级的分化 D. 利于思想的进步 解析: 材料中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提倡道德,引导人们脱离智者所铺设的感觉主义的相对论路轨,坚持理性的指引,追求知识的确定性,这有利于思想的进步。故正确选项为 D 项。两派争论不可能导致民主衰落、社会的分裂和阶级的分化,故 A 、 B 、 C 三项错误。 D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