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广安中学高 2018 级第三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不选、错 选均不得分。) 1.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论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 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 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 小农经济是春秋战国时期推动文明转型的经济基础 B.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转型 C. 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文明转型 D. 儒家学说是推动春秋战国时期文明转型的理论基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为主体,其统治者是在中国形成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A 体现了 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的结合,A 正确;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B 正确;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总要以一次大的思想解放为先导,百家争鸣推动了 社会的转型,C 正确;法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所以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2.下面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可知,儒家长期在中国古代思 想史上占据统治地位,故 A 项不符合;根据材料“其思想主张既注重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 国”可知,法家不注重个人修养,故排除 B;根据材料“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 在”可知,墨家是战国时期的,故 C 项排除;道家是老子创立,产生于春秋时期,道家“无 为而治”的思想曾受到汉初统治者的推崇,D 项符合题意。 【点睛】“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其思想主张既注重个人修养,也可用 作治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是关键信息。 3.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主张“为无为,则无不治”,“勿伐”“不为”“不言”“无欲”“无 兵”“无味”“我有三宝,持有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圣人处无为 之事,行不言之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无为是指时有时无的一般的人类活动 B. 老子的主张主要是对普通人的道德要求 C. 体现对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D. 是老子对现实的不满及消极避世的心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 社会构想,故 C 项正确;“无为”指的是顺其自然, 故 A 项错误;根据“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知,老子的主张是对圣人提出的要求, 故 B 项错误;老子的治国构想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顺应规律,而非消极避世,故 D 项错误。 4.1887 年夏(光绪帝十三年六月),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以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为 开端的民办机器缫丝业实是“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而且“自用机器缫丝 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因而咨复:“仍准照旧开 设”。出现这一决定的原因是 A. 甲午战后清政放宽了民间投资设厂 B. 民办机器缫丝业创办取得了较大成绩 C. 它对西方经济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 D. 洋务派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支持肯定 【答案】B 【解析】 的 【详解】由材料“承认以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为开端的民办机器缫丝业实是‘有益于贫 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 可知,清政府之所以准许民办机器缫丝业照旧开设,是因为其创办取得了较大成绩,故选 B。 甲午战争发生于 1894 年,A 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定,排除;材料并未提及民族工业对抵抗 西方经济侵略的作用,排除 C;洋务派初期只准官办企业,不准民办企业,即使后来建立的“官 督商办”或“官商合作”企业,也是置于衙门的严格控制之下,故对民办企业的支持和肯定 一说无从谈起,排除 D。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挑选出关联词“而 且”“因而”,可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语句关系,进而明确材料主旨。 5.下表是一战后中国第二大新式工业“面粉业”发展情况表(单位:关担)。造成这一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1920 年 1921 年 1922 年 1923 年 1924 年 中国出口 396 万 13 万 洋面进口 75 万 360 万 500 万 500 万 A.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 B. 中国面粉业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处于劣势 C. 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的压迫使得民族资本陷入了困境 D. 一战时中国主要发展轻工业战后转向重工业 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首先由表格数据可知,洋面进口不断增加,而中国出口面粉量则呈断崖式下跌,其 次依据表格中的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经济侵 略有关,故选 A。中国面粉业的生产技术引自于西方,双方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不会过于明显, B 项不是引发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当时的政府为北洋军政府,排除 C;一战时,中国 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在此期间轻工业发展迅速,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本题学生依据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可作出判断,其关键信息是材料中的时 的 间。 6.下图是 1952 年底中国的工农业结构图,据此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的认识符合历史史 实的是 A. 占比 80%的农业属于完成合作化后的集体经济 B. 占比 80%的农业仍处于封建个体小农生产阶段 C. 中国开始改变落后面貌建立了工业化初步基础 D. 中国一五计划的建设重点应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结构图可知,1952 年的中国农业仍占据主体,工业发展较为落后,这不利于巩固 新生政权,故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D 项符合题意。1952 年三大改造并未开始,排除 A;1952 年新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 B;中国开始改变 落后面貌建立了工业化初步基础是在 1957 年一五计划完成后,排除 C。 【点睛】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背景,学生需要依据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方可作出判断, 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7.论及旗袍风尚,郑逸梅称“清代女子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年 份,周锡保认为旗袍流行于 1921 年后,他以 1923 年的画报推断旗袍在当时上海数十人中不 过一二,但 1925 年 5 月前,《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 在 1925 年岀现提供了佐证。在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 1925 年。据此推知 A.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市场主体户数的急剧增长 B. 周锡保以 1923 年的画报推断,旗袍流行在 1921 年以后较为可信 C. 从多重证据观点出发,将旗袍流行起始时间视为 1925 年比较合理 D. 报刊不是文献史料,史料价值较低,旗袍风行于 1925 年缺乏说服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1925 年 5 月前,《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 旗袍在 1925 年岀现提供了佐证。在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 1925 年”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研究历史需要从多重证据观点出发,所谓“孤证不立”,故将旗袍流行起始时间视 为 1925 年比较合理,C 项符合题意;选项 A 与题无关,排除;周锡保的推断缺少多方史料的 支撑论证,孤证不立,排除 B;当时的报刊内容能直观反映当时的时事热点,史料价值较高, 排除 D。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变迁,材料中表示转折部分的语句为解题关键。 8.下图是中国 1872-1911 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图,其中商办企业迅速 发展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B.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 洋务运动引领作用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中国 1872-1911 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图”可知商 办企业发展迅速,这主要和甲午战败后,清政府为解决对日赔款问题,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 制有关,A 选项符合题意。列强放松对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B 选项排除。洋务运动引领作用 与材料无关,C 选项排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D 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 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的调整。 9.下表是 1987 年任正非在深圳市龙岗区创办民营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愿 景等,2017 年华为居世界 500 强的 83 位,全球拥有 18 万多员工,在海外设立了 22 个地区部, 100 多个分支机构,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这体现了 著名产品 智能手机、终端路由器、交换机 口号愿景 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宣传语 华为,不仅仅是世界的五百强 A. 互联网催生了当代中国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B. 中国民营企业更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 C. 华为的成功源于当代世界对信息网络过分依赖 D. 华为创造了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信息产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华为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愿景,借助互联网使其成为知 名的全球化公司,这说明互联网催生了当代中国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模式,故选 A。华为仅为一 家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B 项的说法有失偏颇,排除;华为的成功借助了信息网络的力量,但 不可能是过分依赖,毕竟网络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过分的依赖会埋下企业发展的隐患, 排除 C;D 项“各国”的说法过于夸张,如果这一结论成立,现今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则不会发 生,排除。 10.160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荷兰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 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它是具有国家职能的,对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贸易垄断的商业公司。 1669 年,它发展成为世界最富有的公司,拥有 150 条商船、40 条战舰,50000 名员工、10000 人私人武装,收益率达 40%。其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B.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公平贸易 C. 商业革命带来世界贸易的巨大商机 D.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发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欧洲国 际贸易日益拓展,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荷兰东印度公司正是基于 这一历史红利下逐步走向壮大,故选 C。材料并未提及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 岸的相关信息,排除 A;没有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背景,荷兰东印度公司即使具有贸易垄断特 权也无济于事,故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 B;工业革命发生于 18 世纪,与材料的时间不 符,排除 D。 11.1756 年 5 月,英国向法国宣战,英法七年战争爆发,欧洲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战 场遍及欧洲大陆、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宾等地。1763 年 2 月,英法签订《巴黎 和约》,法国被迫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东岸殖民地,英国是七年战争的最大贏家, 成为海外殖民霸主,迈向日不落帝国。七年战争本质上反映了 A. 商业资本金钱贸易的争夺 B. 大国崛起殖民霸权的争夺 C. 工业资本市场原料的争夺 D. 新旧制度意识形态的争夺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殖民掠夺与扩张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出于 资本积累的需求,故选 A。殖民掠夺是西欧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较为快速的手段和方式,不是本 质目的,排除 B;七年战争时期,英国还未开始工业革命,排除 C;经济基础绝对上层建筑, D 项不是本质,排除。 12.1920 年 11 月,苏俄颁布了《关于租让的一般经济条件和法律条件》,其中规定苏维埃可以 与殷实可靠的值得信任的外国资本家订立租让合同,以开发和加工俄国的自然资源,承租者 可以获得一部分产品作为报酬,在贸易上享有优惠等法律保障。这表明苏俄 A. 国家的性质将因此产生变化 B. 充分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被迫向工人农民士兵做让步 D. 经济政策即将做出重大调整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苏维埃可以与殷实可靠的值得信任的外国资本家订立租让合同”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苏俄调整了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故选 D。租让制以公 有制为前提,其国家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修正,开始转变新经济 政策,B 项“充分肯定”的说法错误,排除;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尊重其基本国情下的正确选择, 不是被迫让步的无奈之举,且租让合同是与外国资本家签订,而不是工人和农民,排除 C。 13.下表是 1930 年—1938 年苏联军工产品增长情况表。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 大炮(门) 步枪(支) 机枪(支) 飞机(架) 坦克(辆) 1930—1931 年 1911 174000 40980 860 740 1938 年 12687 1174000 74657 5469 2271 A. 二战战场反法西斯的需求 B. 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C. 斯大林体制的强大组织力 D. 新经济政策解放了生产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在三十年代推行斯大林模式,制定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其国防军事力量得到了大幅增强,B 项符合题意。二战 1939 爆发,排除 A;斯大林模式下苏 联经济结构失衡,农业发展滞后,由此可见,军工产品的增长是受经济发展策略的影响,而 与其强大的组织力无关,排除 C;20 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推行的是斯大林模式,而不是新经 济政策,排除 D。 14.1849 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 1850 年开始生效,1840—1860 年 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 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 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网络。上述现象反映 了 A. 英国殖民势力的衰弱 B. 工业革命的发展与要求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欧美国家工业化的完成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由于自由主义的盛行,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大多 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上述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与要求,选 B 是符 合题意的,正确;英国殖民势力是增强而非衰弱,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时间 来看世界市场尚未最终形成,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上述现象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发展 与要求而非欧美国家工业化的完成,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盛行。 15.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世界上形成了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等货币集团;二战后初期, 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起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一变化表明 A. 世界自由贸易体制建立 B.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C. 区域集团化走向全球化 D. 国际货币金融合作机制形成 【答案】D 【解析】 题干体现的是世界货币由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的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等货币集团变为二 战后初期,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起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说明国际间的货币 金融实现了合作,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故选 D;题干是关于国际货币和金融领域的变 化,所以国际贸易、经济格局和区域化、全球化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ABC。 16.(唯物史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 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 A. 文艺复兴的兴起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造船水平的提高 D. 宗教扩张的狂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 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商品 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因此选 B。ACD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开辟新航路的影响,属于高考热点。新航路引起商业革命,欧洲贸易范 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 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了殖民扩张、掠夺。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 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17.2011 年 7 月 26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任总裁特别顾问朱民正式出任基金组织副总裁。 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上首次选择来自中国 副总裁。业界认为,此举体现了国际经济 治理民主化演进的进步,同时也表明 ①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②美国已经完全丧失国际金融支配地位 ③世界金融组织体系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上首次选 择来自中国的副总裁”可知中国的影响力日益上升,故①正确;由题干中“此举体现了国际 经济治理民主化演进的进步”可知世界金融组织体系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故③正确;② 项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不能体现,排除;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故④ 项排除;因此答案为 C 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 的 织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8.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 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 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 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 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知, 凯恩斯不主张把所有经济生活都控制在政府之下,也就是说他主张国家干预但也不认为国家 可以把所有经济活动纳入自己的范畴,即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排除自由经济,A 项符合 题意;BC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1955 年以前的苏联,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多达 280 项,详尽规定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 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产量等等。1955 年起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 数量指标。这一变化 A. 是对传统体制的局部调整 B. 使苏联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C. 是新经济政策的再度实践 D. 推动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在 1955 年之前国家对生产计划下达非常仔细,要求农民遵照执行, 使农民不能因地制宜、因时调整工作,造成生产僵化,而“1955 年起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 畜产品的数量指标”说明对原来那种制约性要求进行局部调整,答案为 A。材料没有体现对经 济结构发生改变,排除 B。新经济政策在 1928 年就废除,排除 C。苏联工业化在 30 年代实现, 排除 D。 【点睛】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改革没有结合国情,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上急于求 成,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20.结合如图,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初至 90 年代末英国政府开支占 GDP 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①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②社会福利开支减少 ③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A. ①② B. ① C. ③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数轴显示 20 世纪 70 年代初至 90 年代末英国政府开支占 GDP 百分比变化呈现下降趋 势,主要原因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国家开始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实行“混合经济”模 式,20 世纪 80 年代福利国家开支逐渐减少,①②符合题意,选项 A 正确,选项 B 概括不全, 排除;此阶段是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不是加强,排除③,选项 C、D 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 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 21. 下图是 1944 年美国建立的某一国际体系,其根本目的是( ) A. 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B. 控制世界黄金交易 C. 夺取战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D. 建立世界金融的霸权地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1944 年美国建立的某一国际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布雷顿 森林体系的特点,其根本目的是建立美国的世界金融的霸权地位,故 D 项正确;夺取反法西 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与材料信息无关,故 A 项排除;控制世界黄金交易,也是世界金融的霸 权地位的表现,故 B 项排除;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属于关贸总协定,故 D 项排除。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22.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江宁织造局的生产由政府派人主持,应该属于官营手工业。而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 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使用,故 C 正确。 23.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 A. 图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 B. 图二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 C. 图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 D. 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答案】C 【解析】 依据图片中的信息和时代背景来回答。图(a)依据凭票买可知是计划经济;图(b)中“无货” 可知生活物资匮乏;20 世纪 90 年代,物资充足,但并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因此 C 项错误。 三幅图体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这是改革的结果。 24.1830 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啤酒法》,解除了地方官对啤酒经营长达近两个世纪的管制, 导致了酗酒等社会治安问题,直到 1879 年,才通过《酗酒法》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 这一过程反映了英国 A.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较量 B. 立法服务于经济利益的原则 C. 工业化带来议会制度改革 D. 自由主义理论内涵的渐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英国议会政府在 1830 年颁布法案对撤销地方官对啤酒的管控,撤销对市场经营行 为的影响,放任市场自由经营,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直到 1879 年又重新加强了对 酒类经营的控制。这反映了政府对调控市场经营的态度的转变,即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变化, 故 D 项正确;材料表明立法与社会治安等问题相关,并非中央与地方权力的较量,A 项错误; BC 项在题目中没有反映,排除。 【详解】 25.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北美、西欧、日本首先受到了大危机的沉重打击, 其次是中国、印度、西亚、拉美也受到冲击。这表明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或地区 A. 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自主 B. 是否拥有完整 工业体系 C. 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 D. 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首先沉重打击北美、西欧、日本,这 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中心;其次波及中国、印度、西亚、拉美,这 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居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边缘,这是由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决定的, 故 D 项正确;政治经济是否独立不是决定原因,故 A 项错误;“是否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和“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都不是决定因素,故 BC 错误。 26.1990 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按戈尔巴乔夫 的 的说法:“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原子弹的第 三世界国家。”这主要揭示出苏联 A. 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 B. 国防建设的显著成效 C. 世界大国的崇高地位 D. 重工业建设高度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 拥有很多原子弹的第三世界国家”说明苏联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所以才会“满世界乞 讨购粮款”,故 A 项正确;“国防建设的显著成效”“重工业建设高度发达”不符合材料的主 旨信息,故 BD 项错误;“满世界乞讨购粮款”体现不出世界大国的崇高地位,故 C 项错误。 【点睛】准确理解“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原 子弹的第三世界国家”是解题的关键,这句话是揭示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7.“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工业经济意味着 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先大幅度地增产,此即农业革命。”材料强调的是 A.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 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 C. 工业革命的开展受制于农业发展水平 D. 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工业经济引起人口迅速、全面的增长,这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 物,必先大幅度地增产”说明国内农业生产增加方可满足工业化发展人口需求,即工业发展 受限于农业发展,故 C 正确;工业革命的前提是民主政治的确立,而非交通运输革命,A 错误; 材料说明农业对工业的贡献,而不是工业革命促进农业发展,B 错误;材料未提及农业进步, 因此相比于选项 B 而言,选项 D 不是最佳选项,排除。 28.美国一位经济学家在 1936 年写道:“产业条件的变化严重地破坏了自由放任信条。目前 的社会政策需要在以下二者之间进行选择:是通过法律来保护竞争(一种荒谬的社会控制政 策)还是国家参与到已经集中化了的经济权威的实践中去”。这一思想与下列学说符合的是 A. 重商主义 B. 自由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货币学派 理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是通过法律来保护竞争(一种荒谬的社会控制政策)还是国家参与到已 经集中化了的经济权威的实践中去”可知,这一经济学家主张干预经济,结合材料时间可知, 这一思想与当时的凯恩斯主义相符,选项 C 正确;重商主义是 16 至 17 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 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A;自由主义不主张政府干预经济, 排除 B;货币学派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在美国兴起,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与材 料时间不符,排除 D。 29.2003 年,墨西哥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取消 26 种农产品进口关税,农民举行大规模抗 议,希望能重新商讨有关开放农产品的条款。2008 年 1 月,农民再次以“没有玉米就没有国 家”为口号要求政府重新谈判农业条款。这表明 A. 墨西哥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B. 贸易协定忽视发展中国家利益 C. 放宽进口冲击墨西哥农业发展 D. 北美地区农业发展极度不平衡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取消 26 种农产品进口关税,引起墨西哥农民反对,说明 取消关税对墨西哥农业造成了冲击,选项 C 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显然属于区域贸易 自由化,而非贸易保护,排除 A;贸易协定引起农民反对,不能据此认定整个协定对墨西哥不 利,排除 B;选项 D 与题无关,排除。 30.下表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关于国际投资的统计数据。 1993 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状况 时间 1990 年 1991 年 1992 年 1993 年 发达国家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额(单位: 美元) 310 亿 390 亿 510 亿 800 亿 占世界直接投资的比重 15% 24% 32% 41% 据此可推断 A. 新兴资本市场逐渐崛起 B. 跨国公司全球并购行为日趋活跃 C. 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加快 D. 世贸组织推动国际投资迅速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额占世界直接投资的比重大 为增长,说明发达国家的资本找到了合适的投资场所,即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资本市场值得 投资。故答案为 A 项。材料没有涉及跨国公司,排除 B 项;材料没有反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 速,排除 C 项;材料没有世贸组织的作用,排除 D 项。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 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 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 1948 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 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 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 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 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 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答案】(1)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实施马歇 尔计划。 (2)国际:挑战美元霸主地位;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 化趋势发展。 (3)压制。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 (4)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 【解析】 【详解】(1)美国因素:根据材料“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 1948 年起便促 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可知,美国主导下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以及成立关贸总协定,促进了欧洲的经济恢复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施马 歇尔计划。有助于欧洲的复兴。 (2)影响:根据材料“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 元’来计算”可知,欧元的使用挑战美元霸主地位;从“欧元区”这一称呼来看,欧元的使 用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根据材料“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可知, 欧元的使用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3)真实态度:根据材料二、三的主旨可知,美国对欧洲的真实态度是压制。说明:根据材 料“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 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可知,美国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根据材料“但是债务危 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 国霸主地位的阴谋”可知,美国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 (4)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一可知,美欧关系是扶植合作,而材料二、三、四可以看出美欧之 间存在着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以及两者之间的竞争。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技术变迁集中期 主导国 挑战国 政府行为 1519—1580 年 葡萄牙 西班牙 皇家资助航海事业、 支持航海技术的改进 1609—1688 年 荷兰 英国法国 成立皇家学会等,资 助与军事科技相关的力 学、弾道学研究 1714—1792 年 英国 法国 资助与军事技术相 关的研究,促成对蒸汽机 的改进 1815—1914 年 英国 德国 政府资助、采购,带 动了钢铁、内燃机、有线 电报等产业的发展 1945—1991 年 美国 苏联 政府资助、采购,带 动了计算机、软件等产业 发展 ——据黄琪轩《世界技术变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提取一条关于人类社会重大技术变迁的规律性认识并加以阐释(注 意涵盖材料,阐释全面,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认识: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 阐释:15、16 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王室在航海技术上的竞争,推动了两国对早期殖民霸权 的争夺。17、18 世纪,英国在自然科学和军事技术方面的领先,促成其在英荷、英法战争中 获胜,并成为世界殖民帝国。19 世纪以来,两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国英、美、德等国家率先完 成工业化,成为 20 世纪前半期主宰国际局势的大国。二战后,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领域与 苏联展开竞争,并带动了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在两极格局中占据战略优势。 小结:近现代以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 【示例二】 认识:政府在技术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阐释:15、16 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政府通过资助新航路的开辟,促成了地图绘制、造船、 航海等新技术的集中涌现;17、18 世纪,英、法等西方国家政府成立科研机构、资助科学研 究,为近代白然科学的形成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9 世纪晚期至 20 世纪初, 美、德等西方国家政府通过投资科技研发和扩大市场采购等方式,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 政策和资金。二战后,美国一直扮演着科技发展的领头羊角色,这与其政府对科技发展的一 贯重视密不可分。 小结:近现代以来,各国政府的重视推动了重大技术的集中出现,是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型,2 解答此类试题要抓住基本的步骤,就是提取观点,论证观点以 及总结观点。首先依据材料表格信息从“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或者“政府 在技术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提取观点,其次依据材料的信息和所学对于前者观点从“新 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等历史的史实进行论证阐释。最后,对于论证的观点进行 小结即可。 33.(2018 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 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 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 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 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 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 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答案】(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 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 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颜回尊敬老师”“践行孔子的学说”等信息归纳得出颜回道德品 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 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根据材料中的“尊师崇道”以及儒学在历史上的影响,从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 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等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东西方的先哲·颜回 【名师点睛】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标准是牢牢把握其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到 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依据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评价。具体来说,在评价历 史人物时,要坚持一分为二,辩证分析;要结合历史处境,具体分析;要坚持唯物主义,客 观分析。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以史实或者具体史料为依据,既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 不能堆砌材料和史实。本题对于“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颜回在后世受 到尊崇的原因”的解答,主要是根据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来说明。 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