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课时18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课时18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作业)

课后限时集训(十八)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1918年,苏俄各地区黑麦的生产成本为每普特6~12卢布,而国家收购价格约为4卢布,与战前相比,工业制品价格的上涨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2~3倍。这说明(  )‎ A.固定粮食税稳定农产品价格 B.余粮收集制牺牲农民利益 C.农民反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实施效果良好 ‎ B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苏俄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保证战争的胜利,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故B项正确;固定粮食税是1921年起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农民反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信息,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是在1921年,故D项错误。]‎ ‎2.(2019·衡阳二模)孙中山在评价苏俄新经济政策时说:“此种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孙中山说“不谋而合”是基于二者(  )‎ A.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 B.都主张以经济手段改善民生 C.都符合各自民主革命的国情 D.都重视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 B [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商品流通,这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也是解决民生问题,故选B项;新经济政策是为了更好地建设苏俄,巩固工农联盟,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实施时,苏俄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排除C项;孙中山的侧重是新经济政策与民生主义有相同之处,说明有利于改善民生,而新三民主义的节制资本带有抑制垄断的意图,排除D项。]‎ ‎3.(2019·南充二模)苏俄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7月又决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私人经营。在流通方面,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材料说明苏俄(  )‎ A.已放弃了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利用资本主义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C.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D.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产品生产分配 B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放弃了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而是利用资本主义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故选B项;新经济政策没有放弃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产品生产分配的信息,排除D项。]‎ ‎4.(2019·合肥一模)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联)(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B.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C.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 C [题干反映苏俄(联)政府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再到集体农庄,农业政策在近十年左右做了三次调整,这适应了当时不同形势的需要,故选C项;固定的粮食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重要内容,当时苏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忽视农业发展,排除B项;苏俄(联)政策的政策调整是形势使然,排除D项。]‎ ‎5.(2019·广西南宁、玉林、贵港摸底)据统计,截至‎1929年10月1日,苏联共收到267份承租申请,1921-1927年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正在(  )‎ A.探索经济建设新模式 B.接受来自世界的援助 C.利用大萧条发展经济 D.反击西方国家的封锁 A [“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说明苏联承认私有和利用外国资本,而这一时期苏联正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故A项正确;材料“租让合同”说明是租让不是援助,故B项错误;大萧条是1929-1933年,与“1921-1927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苏联与外国公司”说明苏联没有被封锁,故D项错误。]‎ ‎6.(2019·上饶联考)下面是1929—1933年苏联引进技术设备、利用外资等情况表 年份 事件 ‎1929‎ 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导引进技术工作;10月签订70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1930‎ 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1931‎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1932‎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 000人,技术人员10 000多人;共派遣2 00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1933‎ 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从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 据此可知,苏联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  )‎ A.消弭了美苏间意识形态分歧 B.表明美国极力转移国内过剩产能 C.有利于促进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反映了苏联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型 C [1929-1933年的苏联正处于工业化建设时期,因而“引进技术设备、利用外资”客观上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故选C项;美苏间意识形态分歧从未消弭,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苏联引进技术设备、利用外资”,并未明确是否主要从美国输入,也未涉及苏联经济体制,排除B、D两项。]‎ ‎7.(2019·蓉城名校联考)下表为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粮食产量和征粮量(乌克兰每年向苏联中央政府上交的粮食量)统计。‎ 时间 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征粮量(单位:万吨)‎ ‎1930年 ‎2 290‎ ‎780‎ ‎1931年 ‎1 760‎ ‎700‎ ‎1932年 ‎1 280‎ ‎770‎ 这表明当时苏联(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存在重大失误 B.农村经济建设深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 C.农民为国家经济工业化做出巨大贡献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难以恢复国民经济 C [1930-1932年的苏联正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集体化牺牲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为工业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故选C项;受国际环境影响,苏联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A项;当时苏联经济建设受资本主义大危机的影响不大,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在1928年之前,时间不符,排除D项。]‎ ‎8.(2019·淄博一模)下面为1928—1937年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单位:%)。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  )‎ A.推动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B.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 C.实行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 D.汲取西方经济危机的教训 B [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与“一五”计划相比,苏联重工业产值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依然呈增长态势,农业由负增长到54%、轻工业由90%到100%,这说明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故选B项;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重工业所占比重大,农业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均衡,排除A项;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建立,排除C、D两项。]‎ ‎9.(2019·天一大联考)1931年,苏联集体农庄开始实行按劳动日计酬制,庄员报酬到年度结束时才能得到。1956年改行预付款制,年初以卢布对劳动日单价进行估算,按月预支报酬,年终结算。这一改变(  )‎ A.推动了农业改革的完成 B.调动了庄员劳动的积极性 C.增强了政治改革的信心 D.解决了庄员报酬的不稳定 B [根据材料可知,1931年苏联集体农庄的政策是庄员辛苦一年,到年度结算时才能得到报酬,而1956年改为预付款制,按月预支报酬,年终结算,这样庄员每月都可以领到报酬,从而调动庄员劳动的积极性,故选B项;材料中预付报酬的做法可以调动劳动积极性,推动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不能推动农业改革的完成,排除A项;1956年正值赫鲁晓夫执政,此时苏联并未进行政治改革,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工资发放的方式变化了,而没有涉及庄员薪酬多少的变化,所以不能解决庄员报酬的不稳定,排除D项。]‎ ‎10.(2019·海门一模)赫鲁晓夫继承了一份可怕的遗产。“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为此,他的农业改革措施是(  )‎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组织个体农民,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C.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D.建立家庭农场,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C [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故A项错误;组织个体农民,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是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做法,故B项错误;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 故C项正确;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 ‎11.下表为苏联1965年和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 年份 灌溉土地面积 ‎(万公顷)‎ 农业总产值 ‎(亿元)‎ 农民月工资 ‎(卢布)‎ ‎1965‎ ‎980‎ ‎883‎ ‎53‎ ‎1975‎ ‎1 660‎ ‎1 228‎ ‎120‎ 苏联农业的发展说明(  )‎ A.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 ‎ B.农业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 C.苏联不再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业集体化起到促进作用 B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给了农民和集体农庄一定自主权,农民劳动积极性有所增加,故B项正确;A项无法由材料推断得出,排除;C项史实错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故D项错误。]‎ ‎12.美国人的研究认为,勃列日涅夫后,苏联在第三世界政策上出现新动向,降低了对第三世界的义务、减少对东欧盟国的承诺,要盟国提高自力更生程度等。这种动向的出现(  )‎ A.源于苏联实力的相对下降 B.体现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C.表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彰显了苏联的大国战略 A [勃列日涅夫后,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原因在于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资源,苏联实力下降,承担不起更多的义务与承诺,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第三世界的崛起,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问题,排除C项;材料“降低了对第三世界的义务、减少对东欧盟国的承诺”体现的是苏联的霸权衰落,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农业集体化是苏联时期的重要农业政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 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编自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信中写道:“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二战)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园的庭院吧——一无所有,农村已经没有人了。我们的人民为报刊上公布的有关收获庄稼进程的数字感到高兴,但我们以什么样的努力代价才取得这些成绩的!这些成就并不来自组织生产的集体农庄。”‎ ‎——摘编自《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6期)‎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8年以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农业集体化运动给苏联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当时的苏联政府主要采取了什么样的改革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等信息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消极影响”,根据“一无所有,农村已经没有人了”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原因”,要从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这个角度分析;第三小问“措施”,根据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进行分析。第(3)问,从农业和工业关系的角度论述时,要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1)目的:满足国内工业化的资金需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或答提高人均粮食产量);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或更容易通过行政手段控制剩余产品)。‎ ‎(2)消极影响:苏联农业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造成农民的不满。‎ 原因: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关注农民的经济利益,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措施: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承认个人物质利益以刺激生产。‎ ‎(3)评价: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后,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14.赫鲁晓夫改革在中外史学界都产生了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一 赫鲁晓夫改革是没有经过周密思考、仔细权衡,没有经过实际的试验。……是赫鲁晓夫对农民,也是对全体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他本人肯定没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力以及实施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 ‎——摘编自陆南泉《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材料二 赫鲁晓夫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恢复社会主义法制,更多地关注农业的发展等,尽管没有冲破斯大林体制,但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为苏联后来的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力达到顶峰准备了条件。……铲除斯大林个人迷信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一大历史功绩。它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苏联社会民主化进程。‎ ‎——左凤荣《赫鲁晓夫研究及评价之新进展》‎ 试评述材料中有关“赫鲁晓夫改革”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主要考查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和认识。首先要求学生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正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认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即可。材料一的观点是否定赫鲁晓夫的改革,需从其改革的盲目性,改革的过程和结果方式分析。材料二的观点则是侧重肯定其改革的进步性,论证则可以从其改革取得的成果和积极作用等角度去分析。也可肯定两种观点都有合理之处,论证结合前两种观点进行即可。‎ 答案:示例1:同意材料一中的观点。理由:改革初期虽然取得了部分效果,‎ 但由于冒进,推行“玉米运动”,使苏联农业出现大危机,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混乱。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引起世界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运动,引起社会主义国家的动荡;赫鲁晓夫也推行个人专断。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模式,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整体规划和科学的试验,导致矛盾重重,被迫下台。‎ 示例2: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理由:赫鲁晓夫改革前期,通过扩大农场和地方权力,刺激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农业获得大丰收。对斯大林的批判,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促进了苏联社会民主化进程;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社会主义法制,开启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先河,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为苏联后来的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力达到顶峰准备了条件。‎ 示例3: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理由参照答案1、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