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线上教学测试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60分) 1.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城。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人为的原因是( ) A.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B.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C. 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2.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 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3.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漕渠 D. 灵渠 4. 古代鱼鳞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还把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鱼鳞图册”。据此。鱼鳞图册是( ) A. 全国正式出版的地图 B. 全国赋役征收的依据 C. 全国人口普查的依据 D. 全国水利治理的依据 5. 19世纪40—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关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民族工业首先在内地产生 C. 重工业发展迅速 D. 传统手工业趋于稳固 6. 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的报告,在国统区3700余家工业中,官营占资本总额的69%,民营只占31%。在宋家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到1942年,它的已开工纱锭占大后方全部纱锭的1/4强。这反映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 封建主义 B. 帝国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政局动荡 7.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垄断。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商之利的目的。材料中体现出开平煤矿的作用是( ) A.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B. 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C. 对打破洋煤垄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D.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8. 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引起很多人反对。其理由是“男女同厂房作工,有伤风化……高烟囱有伤风水”。据此可知,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 A. 列强侵夺 B. 技术薄弱 C. 思想守旧 D. 资本缺乏 9. “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条件是( ) A. 辛亥革命的推动 B.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1.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它反映了当时( ) A. 人民公社的巨大成就 B. 脱离实际的浮夸之风 C. 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 D. 畜牧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主要贸易港有交州、广州、泉州、扬州四大港,而宋代港口则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宋代的贸易范围又远远超过唐代,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两宋时期,进出口商品的种类都有了很大增长。进口商品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如香料、矿石、马匹等,而出口商品大多数是制成品。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宋代商人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政府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材料三清朝初年,为了对付郑成功,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海”。台湾统一后,清政府部分开放海禁,但从康熙五十六年 (1717)开始,再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人来华,不许中国人前往贸易。从此,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宋代商人在中外交往中发挥的作用。6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清代“闭关自守”政策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12分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大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曾国藩 (1)材料表述的是中国近代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4分 (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1个;并写出他们的创办者。4分 (3)结合所学,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评价?6分 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城。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人为的原因是( ) A.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B.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C. 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答案】B 【解析】题干中要求的是阻碍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内在、人为因素,CD项属于外在因素,应排除。 A项不属于人为因素,应排除。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明清社会经济向外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社会经济。考查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重农抑商的影响:1、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2、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1、曾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2、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 2.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 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可知,反映的是农耕经济中的种植业的表现,“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可知,反映的是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的表现,因此题干材料直接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进行分析理解。需要掌握小农经济的特点。 3.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漕渠 D. 灵渠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天府”,结合所学可知,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李冰所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现今四川省成都市,故A项正确。 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由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的水利工程,位于关中,现今陕山一代,故B项错误。 漕渠是汉武帝时开凿的沿秦岭北麓的人工运河,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时间大量缩短,故C项错误。 灵渠是战国时期修建,位于广西境内,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考查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1. 古代鱼鳞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还把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鱼鳞图册”。据此。鱼鳞图册是( ) A. 全国正式出版的地图 B. 全国赋役征收的依据 C. 全国人口普查的依据 D. 全国水利治理的依据 【答案】B 【解析】A.鱼鳞图册是税收征税的依据,而不是地图。 B.鱼鳞图册是明朝互不收税的依据。 C.鱼鳞图册主要是用来收税的,而不是人口统计的图册。 D.鱼鳞图册不是治理水利的依据,主要是用来收税的。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税收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明朝时期税收制度的内容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联系到书本上,关于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的知识来分析,其次要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收税。 2. 19世纪40—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关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民族工业首先在内地产生 C. 重工业发展迅速 D. 传统手工业趋于稳固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解答】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纺织与耕作开始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A项正确。 B.民族工业在沿海地区产生,故排除B。 C.中国近代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故排除C。 D.传统手工业逐渐破产,故排除D。 故选A。 1. 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的报告,在国统区3700余家工业中,官营占资本总额的69%,民营只占31%。在宋家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到1942年,它的已开工纱锭占大后方全部纱锭的1/4强。这反映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 封建主义 B. 帝国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政局动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国统区3700余家工业中,官营(官僚资本)占资本总额的69%,民营只占31%,宋家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全部纱锭的1/4强,说明官僚资本主义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题目中指的是官僚资本主义并没有提到封建主义,故A项错误,排除;题目中指的是官僚资本主义没有提到帝国主义,故B项错误,排除;官僚资本主义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题目中指的是官僚资本主义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没有反映政局动荡的信息,故D项错误,排除。故选C。 2.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垄断。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商之利的目的。材料中体现出开平煤矿的作用是( ) A.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B. 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C. 对打破洋煤垄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D.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达到了分洋商之利的目的”,可以看出开平煤对打破洋煤垄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也是其作用,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的作用: 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这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③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 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引起很多人反对。其理由是“男女同厂房作工,有伤风化……高烟囱有伤风水”。据此可知,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 A. 列强侵夺 B. 技术薄弱 C. 思想守旧 D. 资本缺乏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引起很多人反对,其反对理由是“有伤风化”、“有伤风水”,据此可知,思想守旧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主工业的发展。需要掌握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1. “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条件是( ) A. 辛亥革命的推动 B.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 AB.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的内因,故AB错误。 C.依据材料“外部原因”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故C正确。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2.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它反映了当时( ) A. 人民公社的巨大成就 B. 脱离实际的浮夸之风 C. 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 D. 畜牧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考查学生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依据所学,“大跃进”的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故B正确;ACD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主要贸易港有交州、广州、泉州、扬州四大港,而宋代港口则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宋代的贸易范围又远远超过唐代,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两宋时期,进出口商品的种类都有了很大增长。进口商品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如香料、矿石、马匹等,而出口商品大多数是制成品。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宋代商人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政府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材料三清朝初年,为了对付郑成功,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海”。台湾统一后,清政府部分开放海禁,但从康熙五十六年 (1717)开始,再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人来华,不许中国人前往贸易。从此,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宋代商人在中外交往中发挥的作用。6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清代“闭关自守”政策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12分 【答案】(1)表现:贸易港口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种类增加;在海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2)作用:促进亚非欧经济贸易交流;加强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推动科技文化传播。 (3)影响;一定程度上保障沿海社会的稳定;限制了海外市场开拓,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加大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因素: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宋代海外贸易,要求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一小问,材料中“宋代港口则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宋代的贸易范围又远远超过唐代,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两宋时期,进出口商品的种类都有了很大增长”、“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体现了贸易港口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种类增加、在海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2)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商人在中外交往中发挥的作用,要求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根据归纳出的宋代贸易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作用有促进亚非欧经济贸易交流;加强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推动科技文化传播。 (3)本题主要考查清代对外经济政策,要求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材料中清政府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禁中国人对外贸易,严格限制外国人来华贸易,这种政策一定程度上保障沿海社会的稳定;限制了海外市场开拓,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加大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根据三则材料可知,影响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 1.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大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曾国藩 (1)材料表述的是中国近代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4分 (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1个;并写出他们的创办者。4分 (3)结合所学,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评价?6分 【答案】(1)洋务运动。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2)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 (3)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催生了民族工业。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对西学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能够中国制度的革新和思想的解放。所以,最终伴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归于失败。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及目的,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是洋务运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目的: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2)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 (3)本题主要考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的能力。根据材料二“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概括: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催生了民族工业。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对西学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能够中国制度的革新和思想的解放。所以,最终伴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归于失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