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A. 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 B. 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姿态 C. 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 D. 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文明中心共存的特点,答案选B,A C D三项与题意要求不符。‎ ‎2.夏代最初几个君主不称王,而称为“后”(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之意)。直到少康(夏朝第六世君主)才明确称“王”(意为天地人的主宰)。这一变化源于 A. 宗法观念影响消退 B.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C. 君主权威显著增强 D. 官僚体制逐渐完善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直到少康(夏朝第六世君主)才明确称‘王’(意为天地人的主宰)”可知,体现的是君主权威的加强。故答案为C项。A项,宗法制是在周朝确立的,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确立的,排除;D项,官僚体制是在秦朝确立的,排除。‎ ‎3.下图所示的分封形势出现于 A. 商朝 B. 西周 C. 西汉 D. 东汉 ‎【答案】B ‎【解析】根据“周”“镐京”可知是西周的分封形势图,故B正确。‎ ‎4.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差异理解最准确的是 A. 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 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了各国人口的多寡 C. 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 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诸侯的军事力量的强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都城规模的差异无法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排除A;都城规模的差异无法体现出各国人口的多寡,排除B;材料中“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这说明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规格的待遇,等级越高规格越高,等级越低规格越低,这体现的是一种等级秩序,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反映西周诸侯的军事力量的强弱,排除D。故选C。‎ ‎5.“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这种重视姓氏的观念源于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答案】A ‎【解析】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反映出注重家族关系,中国人宗族观念浓厚,这是宗法制带来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是选官制度,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CD项。‎ ‎6. 某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道: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B. 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C. 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答案】C ‎【解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由材料中“男子都自称为“朕”到“朕”成为秦始皇的专用称谓,可见皇帝独尊的地位。故选C。‎ ‎7.某学者指出,秦代的郡县制构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代 A. 官僚的选拔方式 B. 皇权的至高无上 C. 三公九卿各司其职 D. 疆域规模的扩大 ‎【答案】A ‎【解析】分封制下的官吏按照血缘关系在贵族范围内世袭;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命调遣,官位概不世袭,从而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因此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代官僚的选拔方式,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符合史实,但不是材料中这一结论的依据,排除B、C、D项。‎ ‎8.《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B. 记载的真实性 C.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D. 修撰的政治性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史书由私家撰著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这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使修史成为官方有意识掌控民间舆论的政治手段,这反映了官修史书修撰的政治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官修史书具有政治目的,不一定公正的评价历史;B选项错误,官修史书同样存在隐讳历史事实的现象,不一定真实记载历史;C选项错误,官修史书受到统治者的影响,解释历史并不具有客观性。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情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是读书求学的人通过科举考试后,一步登天,由平民一跃而成高官。故D项正确。世袭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A项错误。察举制度是由地方长官向中央推荐人才。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依靠门第做官,故C项错误。‎ ‎10.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 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B. 设置三司,分割相权 C.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 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A正确;宋朝设置三司,分割相权,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后没有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D错误。‎ ‎11.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 B.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C. 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D. 文化下移趋势增强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的比重比曹魏到东晋时期一直在下降,到东晋达到最低值。从东晋到北宋时期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结合所学知识,曹魏时期,多数的寒门子弟在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曹操本人也是奉行“唯才是举”“任人唯才”的用人政策,使得寒门子弟有机会进入仕宦生涯;曹魏后期,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土族而采纳礼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此后门第声望成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依据,寒门子弟上升的渠道更加狭窄,此制度为西晋、东晋沿袭,并且不断强化,导致了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的比例不断下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此后科举制不断完善,为广大的寒门子弟进入仕途提供了—条通道。故而才有了从隋代到北宋的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这是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带来的变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社会的主流思想依旧是儒家思想, 排除A项。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是选官制度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文化下移和下层知识分子数量的增多有关,不是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12.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 A. 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 B. 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 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D. 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答案】C ‎【解析】行省是中书省的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故C项正确;行省制是秦朝推广的郡县制的重大发展而非笼统继承,排除A。行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并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能彻底解决,排除B;秦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排除D。‎ ‎13.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同时又重用司礼监宦官,并给予宦官“出使、专征、监军”等大权,与内阁的权势相抗衡。明成祖此举 A. 表明皇权渐趋衰弱 B. 意在加强君主集权 C. 促使内阁取代六部 D. 造成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明朝内阁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的辅助机构,在设立内阁的同时,重用司礼监宦官,显然皇帝的目的是分散内阁的权力,以便加强君主的权力,故B项正确;内阁的设立表明皇权空前强化,故A项错误;内阁是皇帝和六部之间的中枢机构,内阁并不能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内阁是皇帝的附属机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显然内阁首辅的权力并没有失控,故D项错误。‎ ‎14.《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再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英国打开,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遭受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史开始,故选A。第二次鸦片战争不是开始拖入世界开始,B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也不是“中国拖入世界”的开始,故C和D项错误。‎ ‎15.击败阿古柏后,左宗棠曾说:“关陇新平,不及时归还国家旧所设地,而割弃使为别国,此坐自遗患。”清政府依据其建议,采取的政策是 A. 派兵收复新疆 B. 设置新疆行省 C. 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 D. 签订了《改订条约》‎ ‎【答案】B ‎【解析】材料叙述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挫败阿古柏之后,对于新疆设立行省进行管理,故B项正确;派兵收复新疆是设立行省管理之前,故A项错误;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具体措施之一,故C项错误;签订了《改订条约》是1880年曾纪泽,故D项错误。‎ ‎16.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如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A. 中华民族的崛起 B.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C.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D. 国民大革命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为三次战争均为西方列放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故选C。图示并未涉及中国方面的反映,故无法得出AB两项结论,排除;国民大革命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与图示的时间段不符,排除D。‎ ‎17.胡绳先生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另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就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有两方面的原因:要清政府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帮着清政府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以华制华。结合课本所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只体现英国和日本的利益和要求。AC不合题意;《天津条约》要求清政府割地、赔款、通商、传教等,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C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18.某文献记载:“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该文献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强调的是建立一个绝对平等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可知这与太平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所宣扬的内容相一致,A项正确;B项是太平天国的纲领,但与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不符,排除;C项颁布于1912年,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颁布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19.下图是火花(火柴商标画)。该火花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长征胜利 ‎【答案】B ‎【解析】根据火柴商标画上的“中华民国”和五色旗,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确定五色旗为国旗,故该火花纪念的是辛亥革命,B正确;义和团运动的时间是1899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A不符合题意,排除;1924年北伐战争开始,与“开国纪念币”无关,排除C;1936年长征胜利,与“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无关,排除D。‎ ‎20.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 A. 采取武装起义方式 B. 在南京建立了政权 C. 制定了纲领性文件 D. 推翻了清朝统治 ‎【答案】D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被清政府联合西方列强共同绞杀,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干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D正确;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都采取武装起义的方式,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都在南京建立了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故C项错误。‎ ‎21.近代中国每次外交失败都会引起社会巨大变革。下表中“失败”和“变革”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失败 变革 A 英法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洋务运动 B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百日维新 C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义和团运动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战败 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1956年英法联军侵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开展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百日维新,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战败,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AB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为了扩大侵华权益,西方列强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由,掀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22.国学大师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他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B. 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 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D. 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可以了解到,梁漱溟支持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赞同学生表达爱国热情,但对于使用暴力破坏法治的做法表示反对,要求学生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故C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AD两项说法错误。‎ ‎23.“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功绩。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 C. 遵义会议召开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出东方”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故A项正确;“星火燎原”是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故B项排除;“力挽狂澜”是指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故C项排除;“灯塔指引”是指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进京赶考”是指七届二中全会后,党中央进入北京城,筹备新中国的建立等事宜,故D项排除。‎ ‎24.对下图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 北伐战争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题中的年代尺的起止时间,开始是1919年,结束是1949年,这正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相吻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五四运动,结束于1949年解放战争的胜利。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5.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 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 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 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 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参加下层民众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畸形的发展”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分裂,故C正确;当时的工农运动是配合北伐战争的,因此工农运动不可能会决定战争的走向,故A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故D错误。‎ ‎26.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 北伐战争、土地改革 B.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C.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D.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答案】B ‎【解析】依据“打倒列强,除军阀”可知,这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口号;依据材料“打倒土豪,分田地”可知,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的内容,故B正确,A项错误;“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口号,“打倒土豪,分田地”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的内容,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关,排除CD。‎ ‎27.“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会”是指 A. 中共二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根据“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可知,诗中的“会”是指长征途中于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指挥,故C正确;1922年召开中共二大,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还没有长征,A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45年召开中共七大,万里长征已经结束,D不符合题意,排除。‎ ‎28.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司发函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这里“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三省,由此中国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故选A。一二八事变是指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于1932年1月28日晚发动的进攻上海中国守军的事件,从一二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结束为十三年,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均发生于1937年,距离抗战结束为八年,故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9.解放战争时期,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等信息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 ‎【答案】A ‎【解析】1947年,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A正确;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不符合材料主旨,B、C和D错误。‎ ‎30.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A.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 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所以这“三次高潮”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解放战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它们的领导阶级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和解放战争则成功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解放战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国民大革命要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解放战争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三者革命对象不一致。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1.“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这一观点旨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A. 符合传统文化内涵 B. 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 C. 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 D. 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 ‎【答案】A ‎【解析】提取材料信息,“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由此可判断,政治协商制度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适应的,A项正确;BCD项说法虽正确,但未能从题干中体现。‎ ‎32.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千多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 人大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 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C.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一届人大的主要功绩是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项正确。我国一些地方的村民委员会通过“海选”产生,A项错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B项错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项错误。‎ ‎33.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A. 政协会议 B. 村民自治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 “直接民主”结合所学可知村民自治制度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村官自选,村民直接参加到村务的管理,扩大了基础民主,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故B项正确。政协会议是团结社会各阶层的组织机构;民族区域自治是服务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实行的是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方式。 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34.“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 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来看,这里的“它”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成为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故答案为D项。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是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运用,排除A、B项;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是在2001年,排除C项。‎ ‎35.下图(跨洋握手)记录了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瞬间。该事件表明 ‎ ‎ A.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美国彻底改变了遏制中国的立场 C.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答案】C ‎【解析】由“跨洋握手”和图片信息可知,该事件是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C正确;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AD时间不符合材料,排除;B表述太绝对,错误。‎ ‎36.从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 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 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C. 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 中国开始引进外资生产 ‎【答案】B ‎【解析】与材料可知,1972年起中国从西方和日本引进大量技术设备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结合所学可知,这与1970年代初中国开辟的外交新局面有关,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促成西方放松对中国的经济封锁,B正确;毛泽东时代由于西方阵营的封锁才导致中国未能大规模的对外开放,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往来拉开序幕,且联系所学可知中国与西方国家在1972年之前就已经有经济往来,C错误;中国从日本和西方引进的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技设备而非外资,D错误。‎ ‎37.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下图反映了 A. “九二共识”的达成 B. “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 C. 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D. 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答案】B ‎【解析】从图片内容“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可以知道是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运用,答案为B;“九二共识”是就一个中国问题达成一致,与材料内容无关,A错误;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与材料无关,排除C;目前台湾还没有回归,不能说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D错误。‎ ‎38.2001年,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成立。它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该组织是 A.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上海合作组织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其旨在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故选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并非2001年成立,排除A;B项为国际组织,与材料“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限定不符,排除B;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也未包括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等中亚国家,排除D。‎ ‎39.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这句话说明了希腊 A. 公民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B. 城邦重视公民参政素养的培养 C. 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 国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希腊公民具有强烈的城邦意识,体现了集体荣誉感,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公民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城邦重视公民参政素养的培养,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希腊公民表现个性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C。‎ ‎40.梭伦改革使“贵族不值一钱,除非他同时是富人”,有些旧贵族的尊贵“亦由于其富有而非由于出身”。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改革措施是 A. 实行财产等级制 B. 成立公民大会 C. 废除债奴制 D. 推行陶片放逐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贵族不值一钱,除非他同时是富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时期实行财产等级制,这一制度打击了贵族的政治势力,适应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参与政权的需要,A选项符合题意;公民大会在梭伦改革之前就已经出现,B选项排除;废除债奴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稳定公民权利上,C选项排除;陶片放逐法是在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出现的,D选项排除。‎ ‎41.雅典在梭伦改革之后出现的僭主(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执政官)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反映了当时的雅典 A. 贵族的影响力消除 B. 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C. 平民主导国家政权 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僭主们虽然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反映出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故D项正确。“梭伦改革之后出现的僭主(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执政官)一般出身贵族”,故A错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僭主被流放,说明政治生活具有法制基础,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平民主导国家政权,C项错误。‎ ‎42.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学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征是 A. 主权在民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民主为国内人共享 D. 民主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中“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主权在民。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故答案选A。‎ ‎43.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表明苏格拉底 A. 高度赞扬雅典的民主制 B. 公民意识淡漠 ‎ C. 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D. 缺乏民本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苏格拉底认为精通政治的人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那么不精通的人则不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不考虑参政公民的素质,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因此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弊端,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苏格拉底主张精通政治的人从事政治,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而不是高度赞扬雅典民主制,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公民意识方面的信息,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故D选项错误。‎ ‎44. 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 A. 自然法 B. 万民法 C. 公民法 D. 十二铜表法 ‎【答案】A ‎【解析】西塞罗是自然法的代表人物。关键信息: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主。由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这个“大写的法”是一个法律观念,并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故A项正确;BCD项都具体的法律条文,不是法律观念,故BCD项排除。‎ ‎45. 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 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 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 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 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答案】D ‎【解析】《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贵族不再拥有随意的法律解释权),AC两项排除;它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排除B项;D项符合《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 ‎46.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以罗马法为蓝本,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某些司法原则均源于古罗马。符合以上论断的是 A.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 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C.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D. 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基础 ‎【答案】D ‎【解析】材料突出强调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中的原则和制度源自于古代罗马法,说明罗马法对近代欧美的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D正确;罗马法是奴隶社会的法律,故A错误;材料说明罗马法对于西方法律影响,不是维护罗马内部的统治,故B和C错误。‎ ‎47.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 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C. 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地位相等 D. 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因此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故B正确。‎ ‎48.下图所示的漫画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A. “君权神授” B. 内阁对国王负责 C. 国王“统而不治” D. 国王掌握国家政权 ‎【答案】C ‎【解析】漫画表明国王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实质上是“统而不治”,故C正确;A与材料意思不符;内阁对议会负责,故B错误;国王没有实权,故D错误。‎ ‎49.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至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 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 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 废除君主立宪制 D.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1787年3月”,当时1787年宪法尚未颁布,排除A项。联系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判断D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中的“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C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50.《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 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C. 确立了分权制衡的权力结构 D. 确立了责任制内阁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在这一制度下,联邦政府享有政治、经济、外交等大权,同时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题干材料正反映了这一特点,故C项正确;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是英国代议制特点,A和D项错误;民主共和制不符合材料中分权制衡的权力结构信息,故B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表现。‎ ‎【答案】(1)“界碑”的含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胜利”的含义: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2)表现: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 在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在工业化方面: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在均富化方面:提出平均地权等。‎ ‎【解析】(1)由材料一可知,这场战争的时间是1840年,故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由材料“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界碑”是《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先进的西方是工业文明、资本主义,古老的东方是农业文明、封建主义。‎ ‎(2)辛亥革命在近代化方面,表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近代化,经济的近代化是工业化,政治的现代化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社会生活方面是文明化。在史实方面,分别对应民主政体、宪法、发展资本主义和鼓励发展实业、平均地权等方面。‎ ‎52.自古以来,各国发展中出现过多种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百度网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模式)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列举英、美两国的史实说明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答案】(1)模式:雅典的民主制度;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史实:英国确立的是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3)基本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 ‎【解析】(1)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A反映的是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而图B是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范畴。‎ ‎(2)主要原因:由材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可知,其原因包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之,尽管英国和美国建立的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但其所确立的具体政体并不一致,英国确立的是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制,而美国建立的是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3)基本框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主要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三大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 ‎53.阅读材料,解决问题。‎ 材料 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民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尽管有时君主可以滥用职权加害于他所熟悉的少数人,但他无法滥用职权加害于他所不认识的、在法律保护下的大多数百姓。……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府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伏尔泰《风俗论》‎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有关知识,评述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可以赞成或者反对作者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一:否定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优越性的观点。(只表明态度,没有观点不给分)‎ 评述 角度一: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角度二:中央集权加强,限制了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 角度三:专制制度是为了维护封建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角度四:君主专制下,统治者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示例二:赞成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优越性的观点。‎ 评述 角度一: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角度二: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角度三: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角度四: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调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材料要求是可以赞成或者反对作者观点,答题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否定作者观点的角度,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经济方面,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方面,统治者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等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加以论述。也可以选择肯定作者观点的角度,分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积极方面分析回答。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