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 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帝王,下列有关四位帝王说法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是 ①秦始皇首创郡县制,实现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汉武帝选拔人才非常注重道德学问和议政能力,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发展 ③唐太宗在攻下西突厥后,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 ④宋太祖废除中书门下,设参知政事、三司和枢密院,加强了皇权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而非秦始皇首创,①错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察举制,推动了选官制度发展,②符合史实;东突厥归顺后,唐太宗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西突厥被唐太宗攻灭后设置安西都护府,③不符合史实;宋代有中书门下的设置,④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为正确选项,选项A、B、C排除。 2.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这一举措 A. 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 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 C. 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 D. 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来看,这一做法有利于官府控制手工业者,从而保证了官府的手工业技术力量。故答案为B项。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西周尚未形成门阀贵族阶层,排除C项;材料信息只反映对手工业的措施,不能说明巩固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排除D项。 3.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個而佣力自活”,“计岁而受直者曰长工,计时而受直者曰短工,计日而受直者曰忙工”。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 A. 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 B. 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C. 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 D.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答案】D 【解析】 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说明地主对农民的控制较为松弛,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故D正确;材料反映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无法体现“普遍存在”雇佣关系,排除A;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但经营方式仍然是铁犁牛耕的小农经济,B项“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北方农业的情况作对比,无法得出“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联系所学清朝农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4.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明清时期的工匠缺乏技术经验积累 B.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外来技术的传入 C. 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D. 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所限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加之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国内外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故C项正确。A项,中国传统工匠技术经验积累丰富,故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 题干表明中国技术已经成熟,因而与技术引进无关,排除。D项,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并非真正原因,排除。 5.“开封和唐朝的都城长安一样,人口众多。但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宋代的开封成为纯粹的商业中心 B. 开封城市发展影响市民社会生活 C. 开封城内坊市界限尚未完全打破 D. 宋政府不再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可知,宋代开封的城市发展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北宋都城开封不只是经济中心,还是政治中心;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开封城内坊市界限已经被打破;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但仍受到政府的间接管理。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6.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该材料反映了 ①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纷纷破产 ②机器大生产优于手工作坊生产 ③上述局面客观上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发展 ④松太地区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说明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纷纷破产,故①正确;“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说明机器大生产优于手工作坊生产,故②正确;材料反映出自然经济的解体,这客观上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发展,故③正确;松太地区棉纺织业受到冲击,但不意味着纺织水平下降,故④错误。故选C。 7.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的《公司律》规定:“附股人(出资人)不论官职大小,或署己名,或以官阶署名,与无职之附股人均只为股东,一律看待,其应得余利暨议决之权以及各项利益,与股东一体均沾,无稍立异。”这反映出当时 A. 民族资产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B. 民族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C. 列强的在华经济特权受到了抑制 D. 国内的官僚资本由此走向萎缩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附股人(出资人)不论官职大小……无稍立异”可以看出清政府以立法形式放宽对设厂的限制,这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甲午战后戊戌变法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列强和官僚资本,故排除CD。 8.下表是《中国工业分布统计(1933年)》(郑友撰《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史实的综合分析》)。该图表 A. 说明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B. 反映出国民经济的发展比较迅速 C. 体现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特征 D 揭示出近代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 从《中国工业分布统计(1933年)》可以看出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比重较小,体现了我国近代工业的特征就是发展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答案为C。从材料看中国还没有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1933年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A错误。材料反映工业发展分布情况,没有对比,不能反映出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问题,B错误。材料仅仅是工业一项,不能判断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错误。 9.据陈云手稿记我,遵义会议作出了四项决定 (1)将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指定洛甫同志(张闻天)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3)常委中再实行适当的分工 (4)取消“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思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据此推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确定了毛泽东的最高领导地位 B. 使毛泽东思想成为觉的指导思想 C.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纠正了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 【答案】D 【解析】 根据“取消‘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思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可知遵义会议结束了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故D正确;遵义会议只是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并没有在组织形式上确定毛泽东的最高领导地位,故排除A;1945年中共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排除B;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故排除C。 10.有西方学者通过估算发现,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这表明当时( ) A. 中国是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 B. 荷兰垄断了东西方海上贸易 C. 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 D. 西欧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表明当时的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地位,故选C;据所学,美洲主要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是西班牙,排除A;材料中未涉及荷兰的海上贸易状况,排除B;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排除D。 11.1844年对全英织袜工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54户织袜工中,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10先令,扣除租机费后每户只有6先令,平均每人每周生活费1先令,而且衣食住行统统包括在内。该项调查结果表明 A. 工业革命并未真正提高社会生产力 B. 英国机器化生产尚未得到普遍推广 C. 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己经成熟 D. 经济发展并未使社会贫困得到减缓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1844年对全英织袜工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平均每人每周生活费1先令,而且衣食住行统统包括在内”等信息可知,人民生活困苦,生活费极低,D正确;据材料可以看到“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10先令,扣除租机费后每户只有6先令,平均每人每周生活费1先令”可知,社会生产力提高了,A错误;据材料显示织机普遍使用,英国机器化生产普遍推广,B错误;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故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还不成熟,C错误。 12.下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 时间 社会经济状况 1760〜1830年 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 1850年 英国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 1800〜1850年 伦敦人口增长了236% 1852年 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 A. 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 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D. 重工业取代了轻工业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1760〜1830年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1800〜1850年伦敦人口增长了236%”可知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得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结论,B选项排除。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重工业取代了轻工业的结论,D选项排除。 13.1947年,美国政府报告指出:只要极权政权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略强加于一个自由民族,都将削弱美国安全……如果美国忽视对这样一个民族的支持,那么,其他民族可能会因极度失望而对美国的领导失去信心。这表明美国援助西欧的根本意图是 A. 遏制苏联势力扩张 B. 维持美国的国际地位 C. 实施意识形态冷战 D. 变西欧国家为其附庸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体现了美国要援助欧洲,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其根本目的是保持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故答案选B。遏制苏联势力扩张是美国的目的,但不是援助欧洲的根本意图,故排除A项;美国援助欧洲并不是实施意识形态冷战,故排除C项;变西欧国家为其附庸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持美国的国际地位,故排除D项。 14.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年,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述现象 A. 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B. 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 C. 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 D. 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不结盟运动的开展,几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出席联大,可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故A选项正确。材料仍处于两极格局时期,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事务,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并未发生质变,故B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故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选项错误。 15.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召开之时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B. 一届人大即将召开 C. 《论十大关系》发表 D. “双百”方针开始实行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可以知道这次国际会议是1954年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故选B。 第II卷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中国古代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 ——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独特贡献》 材料二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妇女从事职业,拥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燕京大学女生有96.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 ——摘编自张国刚等主编《中国家庭史》 材料三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使男女平等的思想得到广泛的论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在“民主、自由、平等”的旗帜下,妇女自始至终都积极参与,并建立了自己的组织,第一次用妇女组织的声音提出妇女权利的要求。 ——摘编自田心《国际妇运风云二百年》 材料四 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妇女带来新的发展空间,1848年英国出现全国妇女宪章协会,加快了妇女的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英国议会追于工人运动压力,通过一系列有关女工的法令使宪章运动产生展古铄今的影响。到19世纪末妇女外出工作己经很普遍,出现了不少女教师、女医生,甚至还有妇女担任济贫委员会的委员,参加地方事务的管理。 ——摘编自莘子《工业革命与妇女社会角色的转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推动这一时期中国家庭变迁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与妇女解放的关系并加以说明。 【答案】(1)原因:小农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的特点: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妇女从事的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儒家思想宣扬的纲常观念和伦理思想使得妇女成为男子的附庸:传统宗法观念(“重男轻女”)的影响。 (2)因素: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推动:;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近代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政府的法律支持与教育发展等。(答对其4点即可) (3)关系:社会发展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前提,妇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说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为妇女解放创造了物质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冲击了等级制度观念,民主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妇女解放;思想的不断解放(或启蒙思想的传播),为妇女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妇女解放后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要贡献 【解析】 (1)根据“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并结合所学可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经济形态、社会分工、儒家思想和传统宗法观念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 (2)根据“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妇女从事职业,拥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家庭变迁的主要因素是近代民族工业的推动,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影响,政府法律支持与教育发展等。 (3)根据“业化和城市化给妇女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英国议会追于工人运动压力,通过一系列有关女工的法令使宪章运动产生展古铄今的影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社会发展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前提,妇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结合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解放运动、思想解放运动等相关内容进行论述即可。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对外关系大都通过海路。宋代发展海外关系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贸易。宋初期,宋太宗派遺宦官八人,分四路“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宋代在京城设置“権署”,作为中央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并在广州、明州(宁波)杭州、泉州等港口均设置市舶司,以“掌蕃货海舶征権贸易之事”。北宋仁宗时期,市舶收入已达五万贯,英宗时更增至六十三万贯。1146年,南宋高宗在谕旨中强调:“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 ——编自何茂春《中国外交通史》 材料二 1757年,乾隆帝获悉英国商船近年来纷纷舍弃广州,前往浙江贸易,派遣浙江巡抚杨廷璋査办。之后浙总督杨应瑶奏称:“粤省现有洋行二十六家,遇有番人贸易,无不力图招致,办理维谨,并无嫌隙。惟番商希图避重就轻,收泊宁波,就近贸易,便益良多。若不设法限制,势必渐皆舍粤赴浙。再四筹度,不便听其两者贸易。”帝深以为然。12月20日,乾隆正式降旨定广州单口通商,称:“制后口岸定于广东,不得再赴省。此于粵民生计,并赣、留等关均有裨益。而浙省海防亦得肃清。“广州单口通商直至道光二十二年《南京条约》签订才告结束。 ——摘编自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 材料三 近代以来,通商口岸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是“利害参半”。伍延芳等诸多清朝官员认为,对外开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张自开商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推动了清王朝自开商埠的实施。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为数更多,先后开放岳州、秦皇岛、济南等地。1905年,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全面开放东北。自开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权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准在此设立租界。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四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摘自《习近平在博鉴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清两代海上对外贸易政策差异的原因。 【答案】(1)特点:以海路为主,政府重视具有政治属性,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对外贸易收入可观。 (2)原因:宋朝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税成为重要财源:清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认为天朝大国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西方列强侵略的威胁。 【解析】 (1)由“宋代对外关系大都通过海路”得出以海路为主;由“宋太宗派遺宦官八人,分四路‘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宋代在京城设置‘権署’,作为中央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得出政府重视具有政治属性,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由“北宋仁宗时期,市舶收入已达五万贯,英宗时更增至六十三万贯”得出对外贸易收入可观。 (2)由材料以可知宋代鼓励和发展海外贸易。由“制后口岸定于广东,不得再赴省。此于粵民生计,并赣、留等关均有裨益。而浙省海防亦得肃清”可知清代实行海禁政策。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结合所学内容从政府政策的不同、统治者的认识以及外来侵扰的威胁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