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给分。) 1.“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夏商周政治制度。从题干中的“从王国到诸侯国”、“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等可知是分封制。选择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在动荡中实现着社会转型。这期间发生的国家形态的转型是指 A.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 从“封国”到“帝国” C. 从“方国”到“封国” D. 从“帝国”到“共和” 【答案】B 【解析】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是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西周形成的“封邦建国”体制逐渐崩溃。公元前221年,秦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因此,公元前770年后的500年间中国国家形态转型的主要趋势是从“封国”到“帝国”,故B项正确;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方国”是指夏商周时期与中央王朝相对立的早期国家,“封国”最初出现在西汉,故C项错误;从“帝国”到“共和”是在辛亥革命时期,故D项错误。 3. 秦汉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实际上秦朝并无“三公”,那时候,太尉是虚设的。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 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 B. 巩固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 C. 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D. 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太尉是虚设的,秦朝最高的军事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这是出于巩固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涉及秦朝中央官制的变动,只是说太尉没有具体人员担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中央官制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并未频繁变动,A项错误;从题干信息只能得出太尉这一职位没有具体人员担任,并不能说明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政局并不稳定,且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二世而亡,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太尉是虚设的”,联系所学秦朝建立的三公九卿制的内容和作用分析解答。 4.秦汉时期,郡所辖范围很大(常称“千里之郡”),郡内一切民政、财政和军政等庶务,郡守无不统辖,有“剖符之臣”之称或“古之方伯”之喻。由此可知,秦汉时期 A. 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 B. 国家实行了军政合一 C. 郡守拥有地方自治权 D. 中央集权制尚未完备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信息反映了秦汉时期的郡守权力很大,说明当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权力的制约性并不强,这是中央集权制不完善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郡守权力的大小,并非任命方式,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上的军政合一,B项错误;C项材料不能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秦汉时期,郡所辖范围很大(常称‘千里之郡’),郡内一切民政、财政和军政等庶务,郡守无不统辖”,联系所学郡县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5.“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是 A. 察举制 B. 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 D. 内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科举制度。依据材料可知,这一制度能够使平民百姓成为宰相、公卿,获得参政机会,有了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使官僚政治获得非常大的弹性,由此可知这是在考查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提到的制度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彻底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使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增强了社会流动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察举制是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容易产生任人唯亲的弊端,不符合题意,错误;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制都是中央官制,不是选官制度,与材料内容不符,因此B、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汉高祖时期 A. 有效防止割据分裂因素 B. 扩大了朝廷直接控制的区域 C. 达到了屏藩朝廷的目的 D. 造成对抗皇权新的潜在力量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汉高祖刘邦时期,异性诸王被童星诸王所代替,说明造成对抗皇权新的潜在力量,故选D;郡国并行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排除ABC。 7.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分权”。该措施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 各部门相互牵制 D. 造成宋朝积弱的局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在地方上设置通判一职分割知州的权力,起到了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因此A选项正确。通判是在地方设置的官职,加强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削弱相权和使各部门相互牵制无关,因此B、C选项错误;D选项错误,转运使、禁军制度和更戍法的实行使宋代地方积弱,不是设置通判所导致的。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8.“政事堂”是唐初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合一办公场所,开始设在门下省,后来迁到中书省,唐玄宗时改称为“中书门下”。宋初,中书门下成为最高行政机构。有学者认为这一设置明显与“三省体制”的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是“政事堂”的设置 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导致三省行政效率降低 D. 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 【答案】B 【解析】 唐代初期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此时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后来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凡是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到宋代政事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行政机构也就是中书门下,也就是说相权在集中扩大,故选B; 9.元朝行省制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它反映了元朝设置行省的直接目的是 A. 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B. 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C. 消除割据隐患,加强军事控制 D. 创设行政机构,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元朝设立行省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军事控制”即消除割据隐患,加强军事控制,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分割官员权力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拓宽选官渠道的相关信息,排除B;D项创设行政机构与材料“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矛盾,排除。所以选C 10.皇帝下达给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通称为“廷寄”。“廷寄”制度反映出 A. 军机处权利大于内阁 B. 军机处提高清政府行政效率 C. 军机处直接统领兵部 D. 军机大臣掌握行政决策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故B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处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没有决策权,ACD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11.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 A. 内阁地位无足轻重 B. 皇帝权力过度膨胀 C. 内阁不是法定机构 D. 阁臣多来于翰林院 【答案】C 【解析】 材料不承认内阁制度的合法性,“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之下”,说明内阁不是法定机构,故选C;材料中毕竟赋予内阁的职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皇权问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内阁的来源,排除D。 12.古代雅典,“公民有权对不良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陪审法庭有权撤消违宪新法。”这说明古代雅典 A. 公民权利受到了严格限制 B. 注重维护法律的稳定性 C. 陪审法庭拥有最高立法权 D. 司法监督体系非常混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公民有权对不良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陪审法庭有权撤消违宪新法”,可知,材料主旨体现的就是古代雅典注重通过法律规范和维护民主政治,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公民权力受到限制”,排除A;C项结论题干信息无从体现,排除;D项“混乱”一词表述错误,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特征及认识 13.柏拉图曾经说,“如果你否认比例规则,把过分大的帆装到小船上,给一个小个子吃太多的食物,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那么后果是灾难性的。”该评述可以用来指正雅典民主在哪一方面的缺陷 A. 其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奴隶专制的基础上 B. 其民主方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C. 野心家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导致政坛动荡 D. 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说明某人从事无法胜任的工作将会导致灾难性后果,雅典民主政治中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执政就是材料中例子的明证,故D正确;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奴隶专制的基础上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雅典的民主方式并不仅仅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该说法属于民主范围的狭隘,故B错误;野心家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导致政坛动荡属于思想舆论领域问题,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14.公元前287年,罗马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意味着罗马 A. 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制度 B. 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 C. 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 D. 平民会议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可以看出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罗马此时是奴隶制时代,故A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自由民内部信息,故B错误;元老院是最高权力机关,故D错误。 15.从1640年革命爆发以来,经过了几次反复曲折,终于在“光荣革命”时找到了一个新的重心。以后的英国历史就以这个重心为新的起点,以徐缓渐进的方式向前发展起来。这里的“新起点”指的是 A. 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B. 议会与国王实现权力平衡 C. 《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D. 英国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政治。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和1689年《法利法案》分别在事实上和法律上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使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这是英国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等法律文件的颁布使议会成为英国国家权力中心,国王权力逐渐丧失,议会权力高于王权,两者权力并不平衡;C选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还有行政权,并未丧失全部权力;D选项错误,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法律上的确立。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6.依照英国政治学家的权威性表述,英王有被咨询权、鼓励权和警告权。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引起政府危机时,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这表明英国君主 A. 在议会与首相之间起协调作用 B. “统而不治”局面已被打破 C. 成为推动民主发展的关键人物 D. 对维系政治稳定有一定作用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政治危机发生时,英国国王对维系政局稳定有一定作用,故D选项正确;政治斗争不仅仅限于议会与首相之间,故A选项错误;英国国王仍然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英国国王是推动民主发展的关键人物,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这说明英国国王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并不意味着国王完全没有权力和政治作用,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7.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英国“光荣革命”后开创了议会制 B.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必须对国会负责 C. 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D.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结合所学可知,,1875年,法国颁布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宪法规定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议会制度在英国“光荣革命”前已经存在,如古希腊的公民大会等;B选项错误,美国于1787年颁布宪法,确立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政体。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宪法负责,不向国会负责;D选项错误,德国在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的代表组成。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8.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他强调的是 A. 民主性原则 B. 司法独立原则 C. 自由平等原则 D. 分权制衡原则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宪法制衡原则,材料中总统的叙述“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 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即行使权力时要有相对应的监督制衡部门,所以他强调的是分权制衡原则。 19.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通过竞选的方式轮流控制着国家政权,间或有些小党——所谓“第三党”也曾参与过国家政权的角逐,但从未对两大政党构成真正的威胁。这反映出美国共和政体的特色是 A. 不能实现真正民主政治 B. 两党利益高度一致 C. 实行资产阶级一党专政 D.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美国两党制。依据材料“共和党和民主党通过竞选的方式轮流控制着国家政权······但从未对两大政党构成真正的威胁”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共和政体的特色是两党对垒,交替执政。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两党制是实现资产阶级民主的方式,不能说明美国共和政体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B选项错误,两党虽然都代表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但是他们的治国方略和内外政策并不相同;C选项错误,美国政党制度是两党制,不是一党专政。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0.“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这说明1871年德意帝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善的代议制,其突出表现是 A. 立法权方面 B. 选举权方面 C. 司法权方面 D. 行政权方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之一就是议会由选举产生,掌握立法权。德意志帝国议会中联邦议会掌握实权但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因此,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权实际上掌握在德国皇帝的手中。所以应选A。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21.“1875年宪法最初只是作为一种权宜之计,最终却建立了一个维持65年的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把1875年宪法作为“权宜之计”,是基于 A.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B. 法国各派势力间存在复杂的政治斗争 C. 共和政体不适合法国的国情 D. 共和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唯一形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结合所学可知,在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政体之前,法国社会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动荡,各种政体轮番登场,各派势力进行了反复的斗争,1875年宪法的通过也仅仅是以一票多数实现的不同派别之间的妥协,所以将其作为“权宜之计”,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一票共和”实现了不同派别之间的妥协,但无论是共和派还是保皇派他们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没有必然联系;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最终却建立了一个维持65年的共和国”可知这说明共和政体适合法国国情;D选项错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式还有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不只是共和制一种形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以近代化的视角看,这种转变反映了 A. 中国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 B. 外交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升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 中国外交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外交。依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处理涉外事务的权力由地方逐渐转移到中央,这是符合近代国际外交原则,所以这反映了中国外交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是中国外交领域逐渐近代化的体现。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处理外交事务权力由地方向中央转移,不能说明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近代中国的外交一直为屈辱外交,因此B选项中“地位提升”的表述错误;C选项不是从近代化的角度得出的信息,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3.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 领事裁判权 B. 开放通商口岸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答案】A 【解析】 题干大概意思是说,这个不平等条约里面规定,如果法国在五个通商口岸出现纠纷,应该交给法国官员办理,法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争执,中国官员不必过问,这应指的是领事裁判权,故选A;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24.“《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 A. 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B.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C. 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D. 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政新篇》。结合所学可知,《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所以它使太平天国运动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了,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反映农民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是《天朝田亩制度》,不是《资政新篇》;因为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资政新篇》并未真正实行,所以没有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新的生机,也没有开启太平天国的新使命,C、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5.某史学家在评价太平天国时说:“洪杨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洪秀全不能解决中国近代史上“换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 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 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 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只能“改朝”,不能“换制”,这说明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他们的目光仅限于对土地的追求。因此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使洪秀全只能建立起封建专制制度。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因此这不是农民阶级只能“改朝”,不能“换制”的主要原因;清朝封建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干涉均是外部原因,不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原因。因此C、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6.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是指 A.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B.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列强侵华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D. 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附庸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故C项正确;AB项是鸦片战争后;材料问的是“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是什么,D项列强侵略导致的后果,不选D。 点睛:解答此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反映的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 27.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 《黄埔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此题难度不大,识记层次。关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题干核心内容对应《辛丑条约》中的“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内容。 28.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选举、弹劾等权力,但却没有赋予临时大总统解散参议院的权力,即参议院和临时大总统是一种单向制约关系。这项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确立责任内阁制度 B. 保障议会中心地位 C.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只规定了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的制约权力,而没有赋予临时大总统解散参议院的权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D项正确;确立责任内阁制度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保障议会中心地位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无关,故C项错误。 29.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 B. 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 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 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抹杀人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加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出现了材料中辛亥革命“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点,故B项正确。 当时的民族工业处于初步发展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三民主义的积极方面,没有强调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故排除C项。出现材料中所述特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的结果,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的结果,故D项错误。 30.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是一条政治的分界线,此后,帝王、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社会政治文化心理和时代意识。”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A. 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彻底消除了人们心中的封建意识 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使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得以贯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依据材料“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作用,并未涉及经济发展的问题;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民国处于军阀专制之下,并未使三权分立的原则得到贯彻。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1.据郑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A. 实业救国愿望 B. 自由开放意识 C. 民主法治观念 D. 爱国救亡精神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可以推断出该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而根据所学我们知道五四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精神,故答案选D项。其它选项都偏离了材料主旨。 32.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这段歌词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 国民革命 B. 解放战争 C. 土地革命 D. 国共对峙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民革命运动,依据材料“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口号和目标,国民革命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的目标是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建立新中国,并非是“打倒列强除军阀”;C选项错误,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实行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国共对峙是国共两党的对立斗争,与“打倒列强除军阀”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3.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在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时说:“我们这次起义是敌人逼出来的,不如此便没有出路。起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举歼灭南昌的敌人。”从材料中,可知中国共产党 A. 摆脱了右倾思想的影响 B. 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革命形势 C. 准备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南昌起义。依据材料中“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南昌”等信息可知这是南昌起义发动之前的准备工作,结合所学可知,在此时期中共准备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摆脱右倾思想的影响是在1927年8月7日汉口会议之后;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当时周恩来等领导人仍然坚持在敌人力量较强的大城市发动革命,这不是在分析中国革命形势的基础之上得出的正确认识;D选项错误,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4.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A. 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 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 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找到中国民主革命正确的方向,B项正确;材料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而非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排除A;材料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存在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排除C;;D项观点正确,但与材料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符,排除。所以选B 35.据史料统计,从1923年到1927年5年中,苏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问题做出了738个决议,平均每年147.6个决议,即每两天半一个。大量的决议、指示雪片似的从共产国际飞来,并由苏联驻中国代表亲自执行。这表明当时 A. 新生的苏联急需得到中共支持 B. 中共缺乏独立领导革命的权力 C. 苏联对中国革命进行了大量援助 D. 苏共严格执行了共产国际的决议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大量的决议、指示雪片似的从共产国际飞来,并由苏联驻中国代表亲自执行。”可知,这一时期共产国际严重干涉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共缺乏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权力,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干涉,不是苏联需要中共的支持;C选项只是表象,并未体现该现象的本质;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苏共和共产国际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6.民主与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两大基石,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材料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 (3)根材料三指出《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结合所学简要评价《临时约法》。 (4)根据材料三、四,说明孙中山在政治文明方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你获得哪些重要认识? 【答案】(1)特点:人民主权;法律至上;任人唯贤;权力制约;直接民主;轮番而治;公民内部的平等。 (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3)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 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或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或为后世立法提供了借鉴)。 (4)表现:借鉴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或代议制);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或分权制衡);实行责任内阁制; 认识:民主法制建设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过程,须不断改革完善;古今中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体制等。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依据材料一“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结合所学可得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2)本题考查西方确立代议制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二“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结合所学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等角度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 (3)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依据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这体现出主权在民的原则;依据材料“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可知这体现出自由平等的原则;依据材料“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可知这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依据材料“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可知这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原则。结合所学可得出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 (4)依据上述问题的作答可得出孙中山在政治文明方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的主要表现是借鉴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结合所学可从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民主法制建设需要改革完善、相互借鉴学习、建立适合国情的民主制度等角度对认识进行作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