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4-40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4-40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业】

核心素养提升练 四十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0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保定模拟)1920年,《新青年》从第八卷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公开理论刊物。如图第一期的封面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全新的编辑意图:封面正中是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伸出两只有力的手,紧紧相握。这反映出 (  )‎ A.民主革命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B.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由启蒙向劳工和社会实践转变 D.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得到了苏俄的大力支持 ‎【解析】选C。A,材料无法体现民主革命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排除;B,材料中未提到民主科学的思想,排除;C,新文化运动由启蒙向劳工和社会实践转变,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D,材料中未提到苏俄的支持,排除。‎ ‎2.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  )‎ A.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B.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 D.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解析】选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肯定中西文化各有长短,主张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故A正确。‎ ‎3.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  )‎ A.打着孔子旗号托古改制 B.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 C.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 D.继承传统并且发扬儒学 ‎【解析】选C。“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表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故C正确;A是康有为的思想特点,排除;B材料未体现,排除;D与“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不符,排除。‎ ‎4.(2019·蚌埠模拟)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 (  )‎ A.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B.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 C.摒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 D.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认识相一致 ‎【解析】选A。“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兼收并蓄”“扩展”表明他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故A正确;反对西方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一致,材料未体现,故B、C、D错误。‎ ‎5.(2019·德州模拟)1895年前,“公理”指自然界普遍之理,除来华传教士外,鲜有人用。1895年后,“公理”主要指中西公共之理,频现于上谕和大臣奏折。1900-1915年间,“公理”进一步具体化为进化论和个人权利。此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 A.洋务运动停滞不前 ‎ B.自然科学实现重大突破 C.社会思潮急遽变迁 ‎ D.民众权利意识普遍觉醒 ‎【解析】选C。“公理”的含义由自然界普遍之理到具体化为进化论和个人权利,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潮急遽变迁,故C正确;1895年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故A错误;B材料未体现,排除;D“普遍觉醒”太过绝对,排除。‎ ‎6.“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  )‎ A.主张维新变法 B.坚持“中体西用”‎ C.提倡民主科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解析】选C。辛亥革命倡导民主共和,但材料不是强调民主制度,而是强调思想文化,所以只可能是指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科学思想。‎ ‎7.(2019·梅州模拟)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中指出:“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心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据此表明新文化运动 (  )‎ A.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刻而全面 B.主张改造传统文化 C.有遵循进化理论全盘西化的倾向 D.力图挽救民族危亡 ‎【解析】选D。依据材料“吾宁忍心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A不合题干主旨,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8.回眸百年中国历史,研究新文化运动有着“返本以开新”的特殊意义,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主要原因在于 (  )‎ A.“新文学”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 B.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 C.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 D.“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 ‎【解析】选D。新文化运动宣扬的“民主”“科学”精神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故D正确;A并非主要原因,排除;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故B错误;C不能体现其“返本以开新”的作用,排除。‎ ‎9.1922年,梁启超指出:“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不能用来纵断东西文化。若说欧美人是天生成科学的国民,中国人是天生成非科学的国民,我们可绝对的不承认。”梁启超此言 (  )‎ A.强调思想文化进步的重要性 B.肯定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C.对新文化运动表示完全支持 D.否定了当时盛行的进化论 ‎【解析】选A。据材料“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说明梁启超强调要让文化成为有科学精神的新文化,故A正确。‎ ‎10.1919年,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这有助于 (  )‎ A.抵制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B.实现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 C.推动国学研究向理性化发展 D.引导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解析】选C。“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这有助于推动国学研究向理性化发展,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11.1919年之前,在中国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更少。1919年之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 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B.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解析】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主要是由于当时国情所决定的,即是由当时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而导致的,故B正确;而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均只是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的具体表现,故A、C、D错误。‎ ‎12.(2019·开封模拟)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文章,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并预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同盟会早期会员朱执信1905年翻译《共产党宣言》部分内容;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上述史实表明 (  )‎ A.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影响 B.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实践 C.各政治派别都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知识分子关注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看出梁启超就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同盟会员也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思想界已经产生了影响。‎ 二、非选择题(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虽然人们把“启蒙运动”的桂冠赠与了它,但它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无法相提并论。中国新文化运动,肇始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民族主义为前驱,以救亡为己任的。所以当我们追溯那段历史时,不难发现,亡国灭种的阴影,一直盘桓在知识分子的心头,也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贯穿始终的主要话题。‎ ‎——摘编自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 材料二 在西方历史上,启蒙运动是一场长达几百年的拉锯式运动,通过不断的争论及无数的启蒙巨子充满真知灼见和战斗性的著作才为新思想的深入人心扫除了障碍,最终为社会大众所接受。但中国的启蒙运动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实际上仅仅持续了五六年,仅从时间的短暂上我们就应该对这场运动究竟会产生多深刻和广泛的影响打个问号。因为解决一个比西方社会问题更严重,而国人又目光短浅,更具思想惰性的国家的社会问题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这场运动充其量只是对中国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现代知识分子及那些与城市联系紧密的国人施行了精神洗礼,而对远离城市的其他社会阶层的人们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更别说在广大的农民中引发思想地震了——甚至连思想的痉挛也没有。‎ ‎——摘编自冰云 ‎《陈独秀先生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功过得失》‎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并指出这场运动和欧洲启蒙运动的不同。(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和欧洲启蒙运动在思想谱系上的根本区别及两者在斗争目标和影响上的相同之处。(13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由“中国新文化运动……通过不断的争论及无数的启蒙巨子充满真知灼见和战斗性的著作才为新思想的深入人心扫除了障碍”可知背景为民族危机的加深;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启蒙思想的影响。第二问,“在西方历史上……更别说在广大的农民中引发思想地震了——甚至连思想的痉挛也没有”前者持续的时间短;社会影响力有限;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后者持续时间长;影响深入;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第(2)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前者救亡图存后者是理性主义。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目标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民主、科学、自由和平等。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启蒙思想的影响。(6分)‎ 不同:前者持续的时间短;社会影响力有限;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后者持续时间长;影响深入;为社会大众所接受。(6分)‎ ‎(2)区别:前者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民族主义)后者是理性主义(或人文主义的发展)。(6分)‎ 相同点:目标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民主、科学、自由和平等。(4分)‎ 相同影响: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3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反思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 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但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据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和“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可以提炼出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一个观点是:新文化运动的某些代表人物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 答案:示例一:新文化运动的某些代表人物彻底否定传统文化。(2分)‎ 提出“打倒孔家店”,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他们不仅不承认传统的伦理道德,甚至传统的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他们对传统文化采取绝对否定的做法,冲击了传统文化。(10分)‎ 示例二: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2分)‎ 新文化运他们通过《新青年》等刊物、北大讲堂和撰写小说等方式,揭露和批判旧道德,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 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他们提倡新文学,如白话小说等。这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10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