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模块二第7讲 中华文明以现代化为目标的转型——民国时期(1912-1949年)课件(111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模块二第7讲 中华文明以现代化为目标的转型——民国时期(1912-1949年)课件(111张)

第 7 讲 中华文明以现代化为目标的 转型 —— 民国时期 (1912 - 1949 年 )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 (1912 - 1949 年 ) 是中华文明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关键转型期。 政治 资产阶级为创建民主共和制度、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斗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摧残。 思想文化 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精神,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社会生活方面、物质生活、交通通信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主题一 新道路、新制度、新方向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1948 年 10 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 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 .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 .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 .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点睛: (1)1948 年 10 月 → 培训管理和技术人才 → 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 (2)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解析: B 对: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中共中央要求对干部进行培训,使其尽快熟悉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主要是因为党的工作重心即将转入城市,转向国家建设方面。 A 错:材料中并未涉及土地改革。 C 错: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 1953 年。 D 错: “ 社会主义生产 ” 与材料时间不符。 答案: B 2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1919 年 11 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 “ 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 …… 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 ” 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    ) A. 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 .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 .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点睛: (1)1919 年 →“ 大义当前、合群自救 ” ,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 家国情怀、史料实证。 解析: B 对: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的群众运动,反映了当时各界团体的爱国热情。 A 错:材料中并未涉及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且 “ 趋于一致 ” 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C 错:材料强调的是群众运动和爱国热情,并未涉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D 错:材料没有体现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答案: B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道: “ 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 …… 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 这一精神的贯彻 (    )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点睛: (1) “ 陕甘宁 ”“ 政策兼顾各阶层利益 ” ,能联想到 “ 三三制 ” 民主政权吗? (2)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史料并进行对应性分析的能力。结合题中关键信息 “ 陕甘宁边区政府 ” 可推理出此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 “ 共同利害 ”“ 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 ” 等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此举旨在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措施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而不是进行 “ 革命 ” , A 项错误,排除;此时期为抗日战争时期,而非国民革命时期,排除 C 项;材料与 “ 反抗国民党政府 ” 无关,排除 D 项。 答案: B 4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 404 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 27% ;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 1% 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 A. 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 .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点睛: (1) “ 群众组织成员达 404 万 ” 表明党得到群众拥护,力量增强。 (2) 历史解释。 解析: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信息 “ 群众组织 ”“ 404 万人 ” “ 27% ” “ 村村有党员 ” 等,并联系抗日战争前后的史实可知,此时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较抗日战争之前有显著提升,故 D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重心转移,排除 A 项; B 项与材料信息 “ 抗日战争胜利后 ” 不符,排除;材料只反映了山东根据地的情况, C 项以偏概全,错误。 答案: D 5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1949 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 “ 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 A.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 .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 .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 .反映出 “ 另起炉灶 ” 外交政策的确立 点睛: (1) “ 渡江战役前 ”“ 反对列强在华特权 ” 侧重于建国前对列强态度。 (2) 时空观念。 解析: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甄别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 “ 渡江战役即将发起 ”“ 英国军舰擅自闯入 ”“ 要求英、美、法 ……‘ 迅速撤离 ’” 可知,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故 B 项正确。 A 、 D 两项发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信息并未表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C 项错误,排除。 答案: B 1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1) 革命道路探索 —— 从中国共产党二大到八七会议 ① 中国共产党二大提出了最低革命纲领,但是从革命道路上基本上照搬了俄国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② 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2)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 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 ① 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国民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 1935 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 (3) 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 ① 1935 年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 1937 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③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 ④ 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中国共产党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全走向成熟。 ⑤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重庆谈判并签署了 《 双十协定 》 ,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为争取和平与民主取得了主动权。 ⑥ 渡江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2 .近代践行中国复兴梦留下精神财富 (1)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2) 长征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民族复兴的献身精神;坚决服从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坚定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高度团结统一的精神;坚韧不拔、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 (3) 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4) 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5) 西柏坡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 1 .家国情怀 —— 爱国救亡 1916 年 7 月北京政府通知各省区,之前查禁的 《 民国日报 》《 爱国报 》《 救亡报 》《 共和新报 》《 民意报 》 等应予解禁,此举反映了 (    ) A .北京政府在寻求进步 B .北京政府对报业发展积极支持 C .当时各省区团结统一 D .爱国救亡民主共和是时代呼声 解析: 北京政府由北洋军阀统治,政治黑暗,且之前查禁报刊,体现出其反动并非进步,故 A 项错误;北洋军阀之举能说明对报刊的政策发生一定变化而非支持报业发展,故 B 项错误;北京政府时期形成地方分裂割据,故 C 项错误;北京政府时期中华民族危机深重,被解禁报刊多为宣传民族危亡的报刊,符合民族利益,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 .家国情怀 —— 道路自信 陈云向共产国际报告时说: “ 我们撤换了 ‘ 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 ’ ,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 我们党真正成熟起来了,尤其是党的领导人成熟了。 ” 这反映出当时 (    ) A .共产国际的指导是红军长征胜利的保障 B . “ 左 ” 倾错误给红军造成重大损失 C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革命的实际问题 D .军事路线事关红军长征的生死存亡 解析: 材料 “ 我们撤换了 ‘ 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 ’ ,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 表明遵义会议纠正王明的 “ 左 ” 倾错误,不再受到共产国际的控制,故 A 项错误;材料表明遵义会议纠正王明的 “ 左 ” 倾错误,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故 B 项错误; “ 我们党真正成熟起来了,尤其是党的领导人成熟了 ” 表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解决了革命的实际问题,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红军长征的生死存亡,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3 .家国情怀 —— 革命自信、信仰自信 红一方面军从中央根据地出发时有 86 000 人,一路上平均每 300 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最终虽仅有 7 000 人到达陕北,但仍宣告了长征伟大战略转移的胜利。这一胜利表明 (    ) A .坚定理想信念是成功的支柱 B .党内根除了 “ 左 ” 倾错误 C .党的工作重心暂时转入城市 D .毛泽东思想已经成熟 解析: 材料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艰苦,要不是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是不可能完成长征的,故 A 项正确;党内并未根除 “ 左 ” 倾错误,故 B 项错误;长征过程中党的重心在农村,故 C 项错误;毛泽东思想成熟于抗战时期,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 .家国情怀 —— 国共合作凸显家国意识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都并非偶然的结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以追求共同的或者相对一致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展开的合作。其共同的利益基础指的是 (    ) A .打倒封建军阀进行民主革命 B .反抗外来的侵略实行民族革命 C .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 D .维护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目标 解析: 近代中国有两次国共合作,一为国民革命时期,二为全面抗战时期,打倒军阀为国民革命时期提出的,故 A 项错误;反抗外来侵略是全面抗战时期提出的,故 B 项错误;大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抗战期间反侵略是合作基础,都是为了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故 C 项正确;国民党要求建立一党专制的资产阶级政权,共产党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目标不同,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史料实证 —— 国民政府抗战立场 1933 年到 1937 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 .全力 “ 围剿 ” 红军的企图 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解析: 随着日本不断侵华,民族矛盾上升,国民政府在 1933 - 1937 年,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这反映出国民政府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 答案: B 主题二 多元经济的同步发展与转型中的社会生活 1 . (2019· 高考江苏卷 ) 观察时事漫画 《 不许戎衣有泪痕 》 ( 见图 ) ,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 A. 夫唱妇随赴战场 B .抗战流血不流泪 C .国共北伐齐协力 D .解甲归田喜而泣 点睛: (1) “ 1940 年 ” + “ 戎衣 ” =抗日战争时期。 (2)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解析: B 对:漫画绘制时间是 1940 年,当时中国正在进行全民族抗战,漫画中妻子送丈夫戎衣,体现了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浓浓情意。 A 错:不符合漫画内容,漫画体现的是妻子为丈夫做戎衣,送丈夫去战场,并不是夫妻两人共赴战场。 C 错:与题干时间不符,国共北伐的时间是 1926—1927 年。 D 错: 1940 年正处于日本全面侵华时期,军人解甲归田不符合时代特征和漫画主旨。 答案: B 2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1913 年, 《 申报 》 登载的 “ 艾罗补脑汁 ” 广告称: “ 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 .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点睛: (1) 将补脑与强国新思想相联系,这反映社会盛行什么? (2) 历史解释。 解析: 由材料信息 “ 先得谋补脑 ”“ 产品 …… 十分畅销 ” 可知,当时追求新思想成为一种时尚,故 B 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兴起于 1915 年,故 A 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 成为国民共识 ” 说法绝对,故 C 项错误;材料仅提及广告对产品销售的影响,无法得出 D 项。 答案: B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 A.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 .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点睛: (1) 集体婚礼、白纱 → 西式习俗 喜字纱灯、旗袍 → 中式习俗 (2)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由材料可知,婚礼仪式上既有传统的 “ 喜字纱灯 ”“ 旗袍 ” ,又有 “ 钢琴曲 ”“ 白纱 ” ,这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婚礼仪式,并未涉及婚姻自主和新郎新娘的出身信息,排除 A 、 C 两项;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体现的是政府的引导,并非主导,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4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 “ 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 。这反映了此时期 (    ) A. 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 .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 .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点睛: (1) “ 国有 ”“ 商民承购纱厂也有政府拨款 ” 凸显政府干预加强。 (2) 历史解释。 解析: 本题关键就是读懂材料,国民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将纺织企业国有化是迫不得已的,是为了能够统一进行生产,这是一种政府对经济的全方位干预,因此 D 项正确。材料强调成立 “ 国有的中纺公司 ” ,与民族企业概念内涵不符,也与轻纺工业政策关联不大,可排除 A 、 B 两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早在抗战时期就日益萎缩,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5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Ⅲ ) 下图是 1932 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 A.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 .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点睛: (1) “ 挽回利权 ”→ 实业救国 “ 1932 ” → 抗日救亡 (2)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 “ 1932 年 ”“ 十九路军 ” 可知此时九一八事变,一 · 二八事变已经发生,再结合图中 “ 抗敌 ”“ 挽回利权 ” 等文字可知是反对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和袭击上海,因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故 D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 1927—1936 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图案上也没有火柴工业举步维艰的信息,故 A 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提倡国货运动就已经采用了这种营销方式,因此不是新的营销方式,故 B 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1 .民族工业发展与政治变革之间的关联 (1)19 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 “ 短暂的春天 ” ,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3)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进入 “ 黄金时期 ”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五大特点 (1) 受西方文明影响深刻,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 (2)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 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变化明显,在偏远农村和内地则变化不大。 (4) 实质上是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并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 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3 .社会习俗与文化自信的关联认识 (1) 变迁原因: “ 欧风美雨 ” 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 (2) 变迁规律: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3) 变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4) 运用史观整合:运用文明史观、生活史观整合西方文明在与中国衣、食、住、行、通信、习俗等各方面碰撞融合中的变迁。 1 .史料实证 —— 民族工业发展 据统计, 1913—1928 年中国公司在全国公司企业中的比率由 7% 上升到 22% 。 到 1928 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 1912 年增长了近 6 倍。这表明此时 (    ) A .民族工商业受到政府保护 B .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C .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较好 D .西方公司制度得以普及 解析: 材料未涉及政府保护的相关信息,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 “ 7% 上升到 22% ”“ 增长了近 6 倍 ” ,表明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故 B 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采用跌价竞争等手段压制民族工业发展,故 C 项错误;这期间,民族工业始终处于夹缝中艰难求生的状态,中国依旧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 .国际视野 —— 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经济学界曾就中国是走 “ 统制经济发展模式 ” 还是走 “ 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 产生争论。产生上述争论的主要背景是因为当时 (    ) A .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B .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艰难 C .南京政府大力倡导 D .日本法西斯对华侵略加剧 解析: 据材料 “ 20 世纪 30 年代 ”“ 统制经济发展模式 ” 和 “ 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 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故 A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艰难,故 B 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并未提倡该争论,故 C 项错误;日本法西斯对华侵略加剧是 1937 年后,对该争论影响不大,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 .时空观念 —— 社会习俗变迁的时段性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服饰文化开始从 “ 宽衣博带, 长裙雅步 ” 发展为 “ 断发易服 ” ,政府在警界和部队之中推行新装。该时期是 (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戊戌变法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解析: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但断发尚未提出,故 A 项错误;洋务运动时期,主张 “ 中体西用 ” 也未涉及断发,故 B 项错误;戊戌变法时期提倡断发易服,并且清政府开始在警界军界推行新式服饰,故 C 项正确;辛亥革命就已进行强制剪辫,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存在断发议题,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 .时空观念 ——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麦迪森数据显示清代中国的人均产值略少于印度,清末民初则开始追赶, 1936 年中国已经比印度要高出 26.3%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    ) A .稳固政局中的社会经济进步 B .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 C .外患消弭中的良好发展机遇 D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解析: 从清末民初到 1936 年,政权更迭,政局并不稳固,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即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故 B 项正确;从清末民初到 1936 年外患并没有停止,故 C 项错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特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5 .家国情怀 —— 实业救国、社会责任意识 1932 年,宋棐卿创办了东亚公司,以实业救国作为东亚公司的精神支柱,并写进了厂歌。该公司所产 “ 抵羊牌 ” 毛线,即取抵制洋货之意,该产品一出现就受到中国老百姓的欢迎,抵羊毛线由此蜚声全国。这说明宋棐卿 (    ) A .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 B .冲破了视商业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C .重视企业精神的塑造 D .具有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解析: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产品的质量,材料强调的是实业救国的精神,故 A 项错误;冲破了视商业为末业的传统观念是在甲午战后,故 B 项错误; “ 以实业救国作为东亚公司的精神支柱,并写进了厂歌 ” 表明重视企业精神的塑造,故 C 项正确;材料的内容是重视企业精神,不是为了追求利润,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主题三 近代中国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1916 年 1 月,陈独秀在 《 青年杂志 》 撰文称: “ 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 ( 皆 ) 反乎是。 ” 陈独秀意在 (    ) A. 主张国家至上 B .批判封建伦理 C .反对西方民主 D .传播马克思主义 点睛: (1) 个人权益事关国家强盛,但传统政治不能保障个人权益,批评矛头指向了什么? (2)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解析: B 对:从材料 “ 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 ( 皆 ) 反乎是 ” ,可知陈独秀反对中国的封建道德。 A 错:材料强调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并不是说国家至上。 C 错:不符合新文化运动的史实,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民主与科学;也不符合陈独秀的阶级属性,这时候的陈独秀还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不可能反对西方民主。 D 错: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广泛传播,与题干时间 1916 年不符。 答案: B 2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1915—1918 年, 《 新青年 》 中 “ 革命 ”“ 科学 ”“ 平等 ”“ 民主 ” 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 1919—1922 年, “ 民主 ” 出现次数不到 “ 科学 ” 的 1 /10 ,不及 “ 革命 ” 的 1/ 20 。这种变化可说明 (    ) A.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 .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 .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点睛: (1)1922 年 →“ 革命 ” 一词取代 “ 民主 ” 一词成为 《 新青年 》 内容主流,这里 “ 革命 ” 指什么? (2) 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解析: A 对:分析材料可知, 1915—1918 年, “ 民主 ” 与 “ 科学 ”“ 革命 ” 等词在 《 新青年 》 中出现的频次相当,但到 1919—1922 年时, “‘ 民主 ’ 出现次数不到 ‘ 科学 ’ 的 1 /10 ,不及 ‘ 革命 ’ 的 1/ 20 ”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由提倡民主科学到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十月革命,题干所述变化说明了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 错:国民革命运动发生在 1924—1927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C 错:资本主义政体模式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错: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未发生改变。 答案: A 3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 《 新中华 》 载文, “ 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 ”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 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 .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 .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点睛: (1) “ 半殖民地半封建 ”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的历史名词。 (2)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解析: D 对:用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来解释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正确运用,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A 错: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材料中 《 新中华 》 不能代表整个知识界。 B 错:不符合史实,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是在解放战争期间,不是 20 世纪 30 年代。 C 错:以偏概全,材料只是一家之言,并不代表中国民众普遍关注经济理论问题。 答案: D 4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1920 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 “ 零零碎碎的救济 ”“ 无补大局 ” ,主张对社会进行 “ 根本改造 ” ,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    ) 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点睛: (1) “ 1920 ” →“ 反改良 ”→“ 根本改造 ”→“ 问题与主义之争 ” 。 (2) 马克思主义诞生 170 周年热点。 解析: 材料批评社会改良活动,并不主张用民主与科学观念改良中国,故 A 项错误;材料主张依靠工人群众, “ 对社会进行 ‘ 根本改造 ’” ,与实业救国运动无关,故 B 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主张依靠工人阶级改造社会,因此材料主张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教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1923 年底,孙中山认为: “ 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 其意在 (    )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点睛: (1) “ 1923 年 ”→“ 师法俄国 ”→ 联想到 1924 年 1 月改组国民党。 (2) 时空观念。 解析: 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 A 项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目的就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故 B 项错误;由材料 “ 1923 年底 ” 的时间信息可知,孙中山意在吸取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并用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三大政策重新解读三民主义,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加强了革命的领导核心,故 C 项正确;孙中山终生致力于反封建革命斗争,且材料只是提及要借鉴俄国革命经验,并没有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 .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认识 (1) 阶段 ①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属于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时期,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 “ 器物 ” 。 ② 从戊戌变法至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要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其中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 ③ 从 1915 年至 1919 年,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④ 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 “ 走俄国的路 ” 到 “ 走自己的路 ” 。 (2) 特征 ① 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相连的,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 是在西学影响下进行的,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 ③ 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渐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 ( 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洋务运动 )—— 制度层次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 文化层次 ( 新文化运动 ) 。 ④ 每一步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经验,都有继承和发展的联系;每一步探索都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⑤ 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土地,使中国有了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 2 .中华民族的觉醒 民族觉醒的本质内涵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各民族之间空前形成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也在各民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达到了升华。 (1) 鸦片战争 —— 民族意识的萌发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 甲午中日战争 —— 民族意识的强化 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3) 五四运动 —— 民族意识的升华 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 (4) 抗日战争 —— 民族意识的高涨 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 1 .家国情怀 —— 道路自信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这样评价毛泽东: “ 他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建立统一的大国。 ” 这里所说的 “ 找到一条路 ” 是指 (    ) A .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 “ 城市中心论 ” B .走 “ 工农武装割据 ” 的道路 C .在抗日战争中坚持 “ 持久战 ” D .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 根据 “ 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建立统一的大国 ” 可以看出,材料中所说的 “ 路 ” 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 “ 工农武装割据 ” 的道路, B 项正确。 答案: B 2 .史料理解 —— 文化自信 民国政府定新年为元旦后,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 “ 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 ” 这反映了 (    ) A .政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进程 B .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C .传统观念与习俗具有强大惯性 D .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推广 解析: 从材料中百姓习俗没有随着政策改变,可知传统观念仍然强大顽固,故 C 项正确;从 “ 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 ” ,可知西方节日没有得到推广,因此不能说明政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故 A 、 D 两项错误; B 项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 C 3 .唯物史观 —— 社会思潮推动政治变革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 ( 知识界 ) 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变化的本质作用是 (    ) A .促进了民主科学的传播 B .结束了封建礼教的束缚 C .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革 D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 ”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进步到了制度层次,有两个派别:维新派和革命派。促进民主科学的传播是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处于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文化层次,故 A 项错误;封建礼教的观念束缚始终存在,只是随着先进知识分子和先进知识的不断启蒙,束缚不断打破,且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并付诸实践,最终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故 C 项正确;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均冲击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但还停留在制度层面,到新文化运动全面批判传统文化,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 .家国情怀 —— 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 甲午战后的 “ 戊戌变法运动 ” 和五四时期的 “ 新文化运动 ” 都是以爱国救亡为目的的政治思想运动。其影响的共同之处在于 (    ) A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制度 B .全面颠覆了民族传统与守旧观念 C .有效促进了思想启蒙与救亡意识 D .深刻变革了政治制度与社会形态 解析: 甲午战后的 “ 戊戌变法运动 ” 并不能沉重打击帝国主义,故 A 项错误;甲午战后的 “ 戊戌变法运动 ” 没有全面颠覆民族传统和守旧观念,故 B 项错误;两场运动的最大意义是促进了思想启蒙与救亡意识的觉醒,故 C 项正确;两场运动都没有变革政治制度与社会形态,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家国情怀 —— 弘扬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1919 年 12 月,胡适说: “ 现在有许多人自己不懂得国粹是什么东西,却偏要高谈 ‘ 保存国粹 ’ 。 ” 他认为中国过去的一切都可以称为 “ 国故 ” ,而 “ 国故 ” 包括了国粹与国渣, “ 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批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功夫 ” 。这表明胡适 (    ) A .希望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B .对新文化运动的理念有所怀疑 C .赞扬了五四运动的民族精神 D .存在 “ 全盘西化 ” 的思想倾向 解析: 用批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整理国故,是一种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的精神体现,这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 命题聚焦 ]   近 年来,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研究历史,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关注社会的进步成为学术研究的方向之一。通过挖掘生活变迁的史料来展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叙事机制,深刻触及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其影响触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 典例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 “ 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 。面对这 “ 旷古未有的变局 ” ,中国 “ 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 。 —— 摘编自吕思勉 《 中国通史 》 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12 分 )(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析题 —— 从哪些角度入题 本 题要求自拟论题,答题时应注意遵循以下三步:第一步,精析材料,提炼观点,找准适合自己论证的角度;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检索所需史实;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规范格式作答。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可结合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从农民阶级、开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阶层救亡图存的史实得出论题 “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曲折 ” 。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可 结合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观点,即西方殖民扩张虽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社会转型,由此可得出论题“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可 结合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抗争探索,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史实,得出论题“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答题 —— 如何组织史实论证 一、主流观点角度 —— 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 论题 ]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曲折。 (2 分 ) [ 理由 ]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虽然没有实践,但是促使中国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开启了中国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康梁为代表的维 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戊戌变法,虽然结果失败,但是促进中国的思想解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进行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中国政治近代化;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促进中国的思想解放。 (8 分 ) [ 总结 ]   由此可知,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曲折,但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进步起了重要影响。 (2 分 ) 二、唯物史观角度 —— 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 论题 ]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2 分 ) [ 理由 ]   19 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灾难,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近代化的机遇。 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曲折发展。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动摇,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帝 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文化上,封建思想受到冲击,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生活习俗上,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发生变化,出现简约文明婚姻等。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 (8 分 ) [ 总结 ]   总之,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开始近代化进程,加速了中国由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2 分 ) 三、求异思维角度 —— 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 论题 ]   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2 分 ) [ 理由 ]   明清之际,中国衰落,西学东渐之势渐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 “ 中体西用 ” 成为主流。但后来的一系列中外战争的失败使后继的先进的中国人再次觉醒,进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来完成任务,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8 分 ) [ 总结 ]   近 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列强竞相侵略中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由军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文化,探索的主体,由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而至无产阶级,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2 分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 1873—1930 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 ( 单位: %) 。 年份 生产资料 半制成品 制成品 农产品 手工开采 机器开采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器 1873 年 2.6 — * 37.4 — 58.3 1.7 1893 年 15.6 — — 28.4 0.1 53.4 2.5 1903 年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1910 年 39.1 0.2 0.5 13.1 11.9 28.3 6.8 1920 年 36.4 0.9 2.8 8.2 12.3 31.2 8.3 1930 年 45.1 0.1 3.4 3.5 12.2 27.1 7.4 —— 摘编自严中平 《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12 分 )(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 解析: 首先,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材料中 1873—1930 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的情况确定选题角度,如 “ 1873—1930 年,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 ”“ 从 1873—1930 年,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 ;其次,根据论题进行合理、严密、清晰的阐述;最后,结合史实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答案: 示 例一 论题:从 1873—1930 年,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 阐述: 1873 年,中国出口的商品以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手工产品为主,而在 1873 年以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农产品比重不断上升,且从 1910 年以后,成为中国最多的出口商品,这是因为 19 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中国通商口岸的增多和西方在华侵略权益的扩大,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一变化说明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 示例二 论题:从 1873—1930 年,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阐述: 1873 年以后,中国出口的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中的机制产品的比重虽然较小,但是其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这是因为在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随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增强了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出口的机制产品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精准押题 · 巩固提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