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勃利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勃利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勃利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2.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期11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具有 A.脆弱性 B.落后性 C.封闭性 D.先进性 ‎3.秦统一后,对酿酒业征收重税,导致酒价极高,十倍于成本;《秦律·田律》还规定禁止农民酿酒,沽卖取利。这些举措在旨在 A. 使酿酒业获健康稳定的发展 B. 杜绝贪腐奢靡之风的兴起 C. 稳定市场秩序便利商业活动 D. 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税收 ‎4.唐宋时期,江浙所产粮食,通过运河,大量运往北方。到了明末清初,江浙地区每年要从湖广、四川等地调运大量粮食。这是因为江浙地区 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农业生产衰退 C.经济作物种植扩大 D.自然经济解体 ‎5.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但其束缚在后来先后被冲破。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和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分别是在 A.汉朝、唐朝 B.春秋战国时期、明朝 C.明朝、清朝 D.唐朝、宋朝 ‎6. 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个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 A.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 C.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 ‎7.据说西汉都城长安,有正式的“市”九处,在“市”的中央设置亭楼,四面建有门、墙,并设有“市长”或“市令”进行管理。由此可知西汉 A.商业非常繁荣 B.社会秩序紧张 C.市场管理严格 D.城市功能完备 ‎8  .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面积265顷,含带两山;明朝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土地兼并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国家授田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9.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10.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A.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B.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C.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D.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11.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 B.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 D.封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12. 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13.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B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14.1932年,荣氏兄弟(荣德生、荣宗敬)控制下的面粉、纺织系统在全国民族资本的面粉、纺织系统中的比重分别为30.7%、29.4%,“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顶光彩夺目的桂冠同时落在兄弟俩的头上。荣氏兄弟能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主要得益于 A.政府的经济政策                                    B.国内的和平环境 C.优越的社会制度                                    D.提倡国货运动 ‎15.某位同学用古诗词来形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哪一时期的状况较为贴切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战争后 C.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民国初期 ‎1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是 ‎ ‎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②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③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圈地运动使英国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但这一运动对工业革命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主要在于圈地运动 A.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                        B.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C.使英国资本主义关系深入农村            D.极大地促进了养羊业的发展 ‎18.1572年,美洲白银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这反映出 A.世界经济中心逐步向亚太转移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C.中国工业品逐步打入美洲市场 D.新航路开辟加速了物种交流 ‎19. 1928年,斯大林提出:“我们推翻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正在加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并使农民经济和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结合起来。但是,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这些老根藏在什么地方呢?它们藏在商品生产里,藏在城市小生产者特别是农村小生产里。”据此可知,斯大林要求 A.在农村实行粮食收购制 B.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C.集中力量进行农村建设 D.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20. 1933年6月,美国俄美关系委员会曾在美国报界就承认苏联问题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1139家报纸中有718家即63%明确表示赞成苏联;有306家即26.9%表示反对。到1933年10月,赞成苏联的报纸已有1000多家。这一调查结果体现了 A. 美国人对苏联政治生活的向往 B. 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 C. 罗斯福新政超越意识形态束缚 D. 美苏联合反法西斯迫在眉睫 ‎21.在俄罗斯政论家尤里·布尔金看来,改行新经济政策,就意味着放弃十月革命的思想和事业,意味着建设“民主的”“多元‘市场’的”“社会取向”的资本主义。这一观点针对的是新经济政策 A.完全恢复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B.将所有的国营企业私有化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 D.使国家经济全面转向资本主义 ‎22.1854—1856年间英国出口贸易中,原材料占7%,食品占8%,工业制造品占85%。同期进口的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工业制造品仅占6%。据此可知英国 A.成为“日不落帝国” B.极力对外倾销商品 C.工业革命效果明显 D.抢占世界原料市场 ‎23.罗斯福说:“在美国,没有人比我对私人企业有着更坚强的信念。客观地说,正是新政挽救了被拖到毁灭边缘的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这说明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以国有制取代私有制                            B.强化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来源:‎ C.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D.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4. 19世纪80年代,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棉布、棉花、毛织品、五金器材等,出口货物种类大量增多,主要有豆类、花生、桐油、锡、猪鬃等。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A.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已取代自然经济 C.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D.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 ‎25.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1956年,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8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 A.八字方针的制定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C.改革开放的实施   D.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 ‎26.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推动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出现的因素分别是 A.建立经济特区  邓小平南方谈话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确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7.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相似点在于 A.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已深入到政治领域 B.都已经建成了统一的大市场 C.都是由发达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D.都是由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28.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对下表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 丝绸之路战略推动了中亚及周边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 B. 各大区域性经济集团把发展重点转向中亚及周边地区 C. 中亚及周边地区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成为发展的障碍 D.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抬升了中亚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地位 ‎30.阅读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曲线图,导致图中“快速发展”阶段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B.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D.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 二、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 自古以来农业始终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随时代变迁,我国农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 材料二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三 下图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松太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的原因。他们破产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有何客观积极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线段DE增长的原因有哪些?(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 ……我们可以看一看极端的情形,假设我们大家把收入全部储蓄起来,完全停止花费,毫无疑问,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失去工作,而且不久我们也不会再有收入以供花费。那时就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得以增加一便士的财富,最终我们全都得饿死。……就全国范围来说,我同样希望能看到一些宏大的计划付诸实施:几天前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 ‎ ‎——凯恩斯(1931年) ‎ 材料二 下面是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 ‎ 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一向吃得还好。纽约有一位流浪者在一天之内吃了10餐。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 材料三 下面是罗斯福在大萧条与新政期间的言论: ‎ 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们将调整我国经济,使之尽快结束现有失业,然后采取英明措施使失业现象不再出现。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我们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中的平衡——即工农业之间的平衡以及工资收入者、雇主与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3分) ‎ ‎(2)从材料二来看,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3分) ‎ ‎(3)结合材料三指出,罗斯福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材料一 对商业实行强控制最重要的手段,是中国特有的官商、官办手工业制度。这种制度既可以使统一大国内部必要的商品交换得到满足,又不致失去对商品经济的控制、垄断。明代政府在各府、州、县、市、集都设立了商税机关“税课司局”,并到处新设“抽分局”,以加紧对市民和商人的勒索。作为向商人收税的抑商政策,也贯穿于清代前期的始终,实践证明这种政策是十分合理而正当的,因为税收是每个政府管理国家经济的正当手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据金观涛《兴盛与危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等 材料二 在近代早期的欧洲,重商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和实践的概念,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之后,英国从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开始,努力通过对政体的统一化、中央集权化和官僚化,来构建一个现代国家。当然这是一个漫长和持续的进程,除了亨利八世、克伦威尔及伊丽莎白一世等政治家的贡献外,这一制度结构的变迁首先受到了当时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影响。‎ ‎——摘编自李新宽《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1)概括材料一中明清工商业政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英国采取重商主义政策的背景,并说明影响明清时期中、英两国工商业政策不同的因素。(1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DCB 6--10DCDDD 11--15DAAAD 16--20DBBBB 21--25CCCDB 26--30DDDDC 二、材料题 ‎31.(1)特点: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结自足;精工细作。(4分)‎ ‎(2)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外国商品的冲击。 ‎ 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4分)‎ ‎(3)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分)‎ ‎32.(1)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办法:人们多消费,政府出资兴办公共工程以缓解经济危机。(3分)‎ ‎(2)原因:社会心理问题。办法: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舒缓人们的紧张情绪。(3分)‎ ‎(3)原因:经济发展中的失衡。措施: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3分)‎ ‎33.(1)内容:以专营专卖来严格控制商贸流通;加大税收力度。(2分)‎ 影响:稳定市场秩序;增加了财政收入;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抑制了商品经济发展。(5分)‎ ‎(2)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殖民扩张和商战;历代君主的政治贡献;资本主义因素发展。(4分)因素:经济结构;对外政策;政治制度;思想观念。(8分)‎ 影响因素 中国因素 英国因素 经济结构 小农经济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资本主义因素发展迅速 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 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君主励精图治 思想观念 儒学主流,重农抑商,农本商末 重商主义、思想解放 对外政策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黑奴贸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