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定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安徽省定远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为维护分封、宗法所形成的等级体系而制度化。《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 A. 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B. 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C. 促使社会风俗习惯趋向同一 D. 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实行礼乐制度能够实现社会关系中的“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说明礼乐制度 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故A项正确;等级制度只是礼乐制度的一部分,材料突出强调的是礼乐制度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异则相敬”,反映出社会风俗的差异是存在的,并没有实现同一化,故C项错误。 分封制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故D项错误;‎ ‎2.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候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A. 推动“家天下”局面最终形成 B. 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 C. 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 D. 加强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形成了“甥舅之国”说明了宗法关系的扩大,巩固了统治,所以正确答案为C。“禹传子,家天下”局面最终形成于夏朝,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周朝已经是奴隶社会的第二个朝代,当时没有部落贵族统治,所以B错误。君主专制开始于秦始皇,周天子时期尚未形成专制权力,D错误。‎ ‎【点睛】宗法制 ‎(1)特点:嫡长子继承,以血缘为纽带,等级森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按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继承制度 ‎(4)作用:①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 ‎②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机构。‎ ‎3.商朝统治者推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方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与商朝内外服制相比,西周的分封制 A. 扩大了中央王朝统治疆域 B. 遏制了诸侯间攻伐战事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 建立起了有效的官僚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商朝统治者推行内外服制,……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可见商朝的内外服制度之下,中央权力相对较小,而分封制的含义是天子把士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要对天子承担一定的义务,如缴纳赋税、朝觐述职等,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与材料相符,故C正确;通过材料“商朝统治者推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商朝中央地域的大小,也没有与西周的分封制疆域相对比,与材料不符,故A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诸侯间战争问题,所以分封制就不能体现遏制了诸侯间的攻伐战事,B错误。西周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世卿世禄制),世官制属于贵族政治,而不是官僚政治,与材料不相符,D错误。‎ ‎【点睛】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含义:周王将一定的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赐给臣属、先代贵族,广建子国,以拱卫王室的一种政治制度。‎ 内容:①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②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③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现述职。‎ 评价:①利: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②弊: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不利于巩固中央 ‎4.西周时“通过严格区分血缘关系的嫡庶亲疏,建立了森严的上下、长幼、尊卑、贵贱等级秩序,并使之长期有条不紊地保持下去”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排除A;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举首领制度的办法,排除B;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王为了巩固统治而把王族,功臣,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的制度,排除C;宗法制是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故选D。‎ ‎5.下图是藏于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秦砖,上刻“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飤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信息主要是:‎ A. 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B. 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 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D. 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答案】A ‎【解析】‎ 材料“海内皆臣”反映了秦朝国家统一,皇帝集权的特点,故A 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疆土辽阔,臣民众多,故B错误;“海内皆臣”并不能体现交通发达,水陆并用,故C错误;“海内皆臣”也没有反映法律严苛,覆盖全国,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海内皆臣”,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秦朝国家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6.以下为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唐代的三公九卿,②是秦朝的三公九卿,③是明朝的“废丞相,权分六部”,④是元朝的政治制度,由此可知②①④③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首先判定最早和最晚的项目,然后排除即可。‎ ‎7.相较于夏商周,大一统国家的显著不同是 A. 地理环境 B. 生产方式 C. 国民构成 D. 制度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期实现国家大一统,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故D正确;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国民构成不是大一统国家相较于夏商周的显著不同,排除ABC。‎ ‎8.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皇权至上 C. 官员众多,政务繁忙 D. 选贤举能,唯才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信息可知,秦朝将与皇帝及其家族有关的事情上升到国家政治的高度,体现了化国为家,皇权至上的特点,B正确;A、C是材料的表象,而问题是“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A、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选官问题,D错误。‎ ‎9.唐赵暇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本人也曾在洛阳登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圈套)中矣!”材料从本质上说明科举制 A.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 B. 带动了唐朝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 C. 加强了对文人的思想文化控制 D. 提高了封建官僚集团的文化素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天下英雄入吾彀(圈套)中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通过科举制加强了对文人的思想文化控制,C项正确;材料无关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位的信息,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科举制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排除B项;科举制用做官控制知识分子,不能说明封建官僚集团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D项不符合题意。‎ ‎10.宋太祖时期曾颁布诏令,要求科举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不得称呼考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而只能称“天子门生”。这些诏令 A.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 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C. 推进科举的制度化 D.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要求科举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 不得称呼考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而只能称‘天子门生’”等信息可知,宋太祖这样做是防止负责科举的官员对应试举人有所偏私,形成师生关系,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因此材料中的诏令旨在防止选官结党营私,这有利于加强皇权,故B选项正确;材料“不得称呼考官为恩”可知,宋太祖防止负责科举的官员,而不是针对丞相,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宋太祖防止负责科举的官员而颁布的诏令,没有体现科举的制度化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防止形成师生关系而结党营私的问题,没有体现贵族特权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1.元朝划分行政区采取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统治区域 B. 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C. 加强专制皇权 D. 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项划分原则是为了增加区域内的管理和交流难度,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故选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元代划分行政区的原则是在统治区域内实行“犬牙交错”的原则,这种做法并不能扩大统治区域,故排除A。“犬牙交错”原则造成同一行政内的较大差异,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政体发展,不是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措施,排除B。元代的行省制度,属于中央集权的范畴,不是加强专制皇权,C错误。‎ ‎12.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 加大了荐官的随意性 B. 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 C. 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 D. 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曹魏时期选官在程序上要求“中正”出据书面的正式材料,选拔内容包括家世、品行和道德才能等,反映了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注重公正合理的一面,C项正确;要求“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等,表明其并没有随意,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以家世为先,不能促进社会阶级流动,也无法摒弃门第间的差别,排除BD项。‎ ‎13.有学者讲二述明代内阁制度时说:“内外一应章奏。先由大学十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意见,送进宫甲,再山皇帝细阅决定……又称‘票拟’……待皇帝自己看过。拿这条子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批好拿出去,这便足正式的谕旨。”据此可知,明代 A. 皇帝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B. 内阁制度利于皇权专制加强 C. 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 D.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内阁大学士先看奏章,然后写好票拟即自己的处理意见,最终由皇帝批红决定。由此可知决策权最终在皇帝手中,所以内阁制度利于皇权专制加强,故B项正确。内阁仅有票拟权,决定权最终在皇帝手中,但材料并未强调官员的唯命是从,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内阁制度加强了皇权,没有涉及中枢机构的健全,C项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题干主旨是内阁制强化皇权,并不是明朝政治体制的僵化,故D项错误。‎ ‎14.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大明通行宝钞(纸币)的发行机构曾发生重要变化。观察下图,这种变化产生的背景是,当时 A.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 行政中枢发生变化 D. 赋税制度开始调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一的宝钞发行机构是中书省;图二的发行机构是户部,这主要和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仅从纸币的发行机构来看是不能得出明朝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结论的,A选项排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是在明中叶以后,B选项排除。明朝赋税制度的调整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等有关,D选项排除。‎ ‎15.与明代地方设三司分理事务不同,清前期设督抚为地方最高长官,集行政、司法、监察、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向上可直接密折陈奏,向下则可随时弹劾道府州县。这一变化说明 A. 政府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B. 府州县的权力被督抚替代 C. 君主统治严重依赖督抚 D.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清前期设督抚“向上可直接密折陈奏,向下则可随时弹劾道府州县”,对比明代三司分理地方事务,可知清代督抚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A项正确;督抚加强了对府州县的监督、控制,不是取消了府州县,排除B项;清朝前期督抚“向上可直接密折陈奏,向下则可随时弹劾道府州县”实质是为君主专制服务,C项与史实不符;通过督抚制度,清朝前期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错误。‎ ‎16.明太祖曾作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改变这种状况,他设立了 A. 内阁 B. 殿阁大学士 C. 锦衣卫 D. 东厂、西厂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太祖疲于处理国事,为改变这种状况,他设立了殿阁大学士,故B项正确;明成祖设内阁,不是明太祖,故A项错误;锦衣卫不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机构,是监察特务机构,故C项错误;东厂、西厂也是宦官特务机构,故D项错误。故选B。‎ ‎17.谚语用简洁通俗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 黄牛过河各顾各,斑鸠上树各叫各 B. 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 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中的各顾各,各叫各说明小农户家庭之间彼此无联系,体现了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故选A;B项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时节气的重要性,强调因时制宜,没有体现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C项说的是育苗的重要性,也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点;D强调的是水肥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没有体现自给自足的特点。‎ ‎18.厉以宁在《资本主义的起源》中指出: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一种私人雇佣关系,它可以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但这种转化至少是有条件的,其一是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其二是有适当的制度、体制保证。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 传统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 明清时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 C. 雇佣关系形成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 D. 列强侵略中断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清经济。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由私人雇佣关系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保证: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现实来说并不符合,故该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私人雇佣关系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C项符合材料;A项中传统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符合材料意思;B项明清时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正好与材料相反;D项列强侵略中断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未在材料中体现,故排除。‎ ‎19.古希腊学者伊索克拉底说:“我们甚至在同一天对同一件事都会持有不同的态度。我们进入公民大会时所谴责的事情,却恰恰是我们在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离开公民大会回家的途中,我们又不赞成在这里表决的议案。”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 公民大会不能体现民意 B. 民众决策具有情绪化特征 C. 公民决策缺乏制度保障 D. 公民的参政能力大为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在同一天对同一件事都会持有不同的态度”,“进入公民大会时所谴责的事情,却恰恰是我们在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离开公民大会回家的途中,我们又不赞成在这里表决的议案”可知,当时雅典民众决策具有主观随意性,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故选B项;雅典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A项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力,排除C项;材料中公民想法和态度的不稳定等问题,不能证明公民参政能力的提高,排除D项 ‎20.伯利克里声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默默无闻。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政治生活与经济无关 B. 形成了完善的民主政治模式 C. 充分实践了主权在民 D. 国家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默默无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注重保护任何公民的政治权利,故选D项;民主政治生活与经济息息相关,排除A项;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有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排除B项;古代雅典的妇女、奴隶、外邦人不能参与政治生活,排除C项。‎ ‎21.公元前420年以后,哲人苏格拉底开始鼓吹国家应当由精英统治。大约与此同时,著名政治家阿克比阿德斯也公开宣称,“关于这种公认愚笨的制度,我没有任何新东西可说”。这说明当时雅典 A. 民主政治逐渐进入“黄金时代”‎ B. 存在质疑“人民主权”的声音 C. 政治家施政已经抛弃正义原则 D. 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精英统治”“关于这种公认愚笨的制度,我没有任何新东西可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家认为这不是一种聪明的制度,综合两者可以得出两人都对人民主权有所质疑。故答案为B项。A项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执政时间为公元前 443 年至公元前 429 年是,不符合材料所示是公元前 420‎ ‎ 年,排除;C项材料只说政治家对民主政治质疑,而非施政时抛弃正义原则,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贵族的政治权力问题,排除。‎ ‎22.伯利克里统治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阿拉克萨哥拉斯、雕刻家菲迪亚斯和“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等,都来自外邦。据此可知,此时的雅典 A. 人文思想广为流传 B. 公民与非公民区别消失 C. 社会氛围较为宽松 D. 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雅典伯利克里改革。由材料可知,伯利克里统治时期,外邦人愿意并且可以到雅典从事创作,这表明当时雅典拥有较为宽松的创作环境,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他们是人文主义者,排除A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公民与非公民区别并未消失,故B排除;外邦人不属于雅典公民,无权享受民主政治,排除D项。‎ ‎23.《十二铜表法》有专门针对“叛国罪”的条款,法律规定:“对叛逆者的诉讼应永远保持其效力”。这一条款 A. 体现了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B. 激发了罗马帝国臣民的爱国热情 C. 维护了罗马国家的整体利益 D. 限制了罗马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专门针对“叛国罪”立法,并且保持永远追究叛逆者的法律责任,可知罗马法体现了重视奴隶制国家利益,所以C项解释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从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渡,A项“高度成熟”说法错误,惩罚叛国者不是正面引导,并且当时处于共和国时期,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并未对比成文法前后贵族权限不同,D项与题意不符。‎ ‎【点睛】《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24.学习历史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罗马法”后进行知识整理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早期成文法的内容较多沿袭了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重要代表 C. 所有的公民法和万民法都是成文法 D. 自然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哲学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公民法包括习惯法和成文法阶段,《十二铜表法》颁布前的习惯法也属于公民法,因此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早期成文法的内容受习惯法影响较大,《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成文法的诞生,自然法作为法律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哲学的产物,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25.罗马法规定,当“某人通过建造或拆除某一部分的方式,改变了建筑物的原有结构有害于公共利益时,新施工行为即被限制甚至遭到禁止”。这表明罗马法 A. 保护关注弱势群体利益 B. 维护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 C.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 注重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有害于公共利益时,新施工行为即被限制甚至遭到禁止”可知,罗马法注重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故选D。材料并没有提及弱势群体,排除A;罗马法显然未将奴隶的权益包含在内,B项不符合事实,排除;如果只是强调对私有产财产的保护,则新的施工行为不会被限制和禁止,排除C。‎ ‎26.罗马法从重形式主义的市民法(公民法)发展到不重形式主义的万民法,后又发展到用万民法统一了市民法。其主要原因是 A. 法学理论的探讨研究 B. 最高裁判法的司法实践 C. 罗马社会发展的需要 D. 罗马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答案】C ‎【解析】‎ ‎【详解】罗马法从市民法到万民法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国家事务日益增多,缓和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相关,是罗马社会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根据唯物史观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法学理论的研究、司法实践以及统治者对法律的的大力支持,都只是部分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ABD项不符合题意。‎ ‎27.《民法大全》编纂时参考了许多法学著作,罗马法学家不仅从理论上探讨了法的本质,对法律作了精辟的界定,他们还担负着解释和答复法律上的疑难问题、编撰合法证书、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这表明罗马法学家 A. 注重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B. 主导创立并积极完善罗马法 C. 热衷于法学理论的阐释论证 D. 积极参与罗马法的普及工作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内容可以总结出:罗马法学家积极从事法学研究和立法工作,积极参加司法实践活动,所以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的内容都不是对材料的准确理解,均不能选。‎ ‎28.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 总额(千两) ‎ 田赋(%) ‎ 厘金(%) ‎ 关税(%) ‎ ‎1885 ‎ ‎78276 ‎ ‎38.6 ‎ ‎17.9 ‎ ‎18.8 ‎ ‎1887 ‎ ‎85787 ‎ ‎36.4 ‎ ‎19.6 ‎ ‎24.3 ‎ ‎1889 ‎ ‎86187 ‎ ‎35.5 ‎ ‎17.4 ‎ ‎25.7 ‎ ‎1891 ‎ ‎95394 ‎ ‎33.4 ‎ ‎17.1 ‎ ‎25.1 ‎ ‎1892 ‎ ‎88816 ‎ ‎35.2 ‎ ‎17.2 ‎ ‎26.0 ‎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通过数据变化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加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关税在清政府年收入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加,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而田赋、厘金所占比例的下降,更是说明了商品经济发展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重要性。D项正确。‎ ‎29.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一切仿照军机处办理”,职掌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各国之约章公法律例税则在所必谙”,而且“一切海防矿务铁路电报邮政制造商务诸事,莫不由该衙门悉心筹画”,部分取代了六部的职权,成为了一个总揽洋务、外交的中枢机构。这反映了总理衙门 A. 改变了清政府传统官制 B. 是具有近代管理职能的机构 C. 取代军机处的外交职能 D. 适应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总理衙门“部分取代了六部的职权,成为了一个总揽洋务、外交的中枢机构”,说明总理衙门成为一个总揽政务的机构,具有近代管理机构职能的性质,故B正确;总理衙门并未改变清政府传统官制,故A错误;总理衙门成立之初就是处理外交关系,不是取代军机处的外交职能,故C错误;总理衙门的成立是列强要求的结果,但不是本题的主旨,故D错误。‎ ‎30.据民国初年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所编《第一次全国农商统计表》1913年11月9日的统计,全国在1912年开设的公司有988家,工厂2001家,这是我国有史以来举办工商实业最多的年份。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 辛亥革命改变民族工业发展环境 C.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欧美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详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提出,1936年正式实行,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故B正确;1912年清朝灭亡,与材料中1913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无关,排除C;1914年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 ‎【点睛】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原因:(1)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控制(主要原因);(2)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3)“发展实业”、“实业救国”的鼓舞;(4)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5)爱用国货、抵制日货运动。‎ ‎31.1920年后,中国的棉花进口量猛增,开始由出超转为人超。1931年棉花进口量高达465万担,人超值达1.52亿关两。从1922年开始,粮食贸易由出超转为人超,1923-1927年间粮食人超量年均3842万担。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中国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B. -战后列强加紧了资本输出 C. 中国的外贸由出超转为入超 D. 中国关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1920年之后,中国的棉花、粮食都由出超变为入超,说明中国的棉花粮食产业都有发展,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故A正确;一战后列强加紧了资本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逐渐萧条,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材料只体现棉花、粮食入超,不能代表整个外贸,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关税问题,故D错误。‎ ‎32.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政治力量在受到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必要制约的同时,大致维持了自我规范和引领资本力量于社会力量的能力。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该观点认为 A.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资本力量创造了财富增长的世界奇迹 C. 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影响政治和经济 D. 三力平衡政治引领是中国崛起的保障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三力平衡政治引推动了中国崛起,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故A错误;材料不仅仅涉及资本力量,故B错误;材料也不仅仅涉及社会力量,故C错误。故选D。‎ ‎33.下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 1953~1954年经济出现衰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 B. 1954~1956年经济持续发展,说明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正确 C. 1958~1961年经济出现波折,表明生产关系滞后于生产力水平 D. 1961~1964年经济不断发展,反映国民经济调整卓有成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大跃进运动出现在1958年,与1953—1954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八大召开是在1956年,不能指导1954—1956年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1958—1961年中共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实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中国实际生产力水平,导致国民经济的下滑,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带来的影响,故C项错误;针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带来的经济下滑,中共确定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取得了1961—1964年经济上升的成果,故D项正确。‎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国民经济的调整 ‎34.下表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流行口号。‎ 土地改革时期 ‎“劳动光荣”“发家致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急进抢先”“社会主义有奔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争上游,敢出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经济困难时期 ‎“吃饱肚子为先”‎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千遍万变不如(包产到户)一变”‎ 这反映出广大农民 A. 积极追求符合时代特点的美好愿景 B. 由衷拥护社会主义 C. 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 D. 坚决支持改革开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家致富”“社会主义有奔头”“吃饱肚子为先”中可以看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积极追求符合时代特点的美好愿望,故A项正确;材料“劳动光荣”“发家致富”“吃饱肚子为先”没有体现出拥护社会主义,故B项排除;材料“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说明C项说法错误,排除;改革开放不符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状况,故D项排除。‎ ‎35.下图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相关数据。据表格内容可知,当时中国 项目 工业增值 农业增值 钢(万吨)‎ 粮食(亿吨)‎ 计划值 ‎14.7%‎ ‎4.3%‎ ‎412‎ ‎1.9‎ 完成值 ‎18%‎ ‎4.5%‎ ‎535‎ ‎1.95‎ A.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B.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C. 所定目标较为稳妥可靠 D. 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表格中工业增值和农业增值的比较,可以看出一五计划制定的目标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故B项正确;1952年底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故A 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出重工业的地位,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工业体系的建立,故D项排除。‎ ‎36.1951年春,山西长治地委对其辖区的5个村卖地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土改后5个村共有卖地户96户,计:新中农61户,古63.5%;老中农31户,占3%;贫农4户(其中有2户系旧富农下降),占4.2%。共卖出土地284.11亩,其中新中农占65.2%,老中农占2%,贫农占3.2%。”这说明该地区 A. 农村土地改革没有成果 B. 农民土地私有制发生了变化 C. 农民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D. 变革农村生产关系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 ‎“长治地委对其辖区的5个村卖地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土改后5 个村共有卖地户96户’”可见土改是有成果的,故A项错误;“土改后5 个村共有卖地户96户”没有改变农民土地私有制的状态,故B项错误;“土改后5 个村共有卖地户96户”无法知道这些人占总人数的比重,无法判断农村的贫富情况,故C项错误;“新中农61户,占63.5% ;老中农31户,占32.3% ;贫农4户(其中有2户系旧富农下降),占4.2% 。共卖出土地284.11亩,其中新中农占65.2% ,老中农占31.2%,贫农占3.2%”说明土改后的农民土地所有制并不能保证土改的成果,需要用新生产关系来保证,故D项正确。‎ ‎37.下图所示为1978~2007年间我国城乡收入比的变化(注:在城乡收入比中,农村居民收入=1)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数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A. 1978~1984年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快 B. 1985~1994年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乡收入比不断扩大 C. 1995~1997年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乡收入比在下降 D. 1998~2007年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城乡收入比不断缩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1985~1994年我国城乡收入比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选项符合题意。1978~1984我国城乡收入比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A选项排除。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C选项排除。1998~2007年我国城乡收入比呈现扩大的趋势,D选项排除。‎ ‎【点睛】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点:‎ ‎(1)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2)所有制: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3)分配制度: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 ‎(4)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38.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和国家物资局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也就是国有企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和产品按国家调拨价供应,超出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自己生产的产品则按照市场价格从市场购买或出售。此规定 A. 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基本被废止 B. 体现了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 C. 客观上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 D. 致力于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超出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则按照市场价格从市场购买或出售”可知国家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所以客观上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故C项正确。1992年划经济体制基本废止,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故B项错误。建国初期已经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二、材料阅读 ‎39.地方政治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帝国建立了庞大帝国的内建系统,包括道路系统和官僚体系。……就秦朝的郡县制度来说,从考古发掘统计出来的数据可以发现,甚至最小的县城的县长或县令,往往是由秦帝国的中下级军官转任,中央的命令可以从上到下传达到地方,效率相当不错。秦帝国的道路系统,在中原地区是两横两直四条主干道,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外展开若干条辐射线。这样的内建系统,传达命令效率很高,得到神经末梢回馈讯息的效率却有所不足。‎ ‎——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内建系统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施的前提条件及利弊。‎ ‎(2)据材料二,指出元代行省与以前王朝地方治理的不同点以及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说明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从古代中央对地方的治理中,你有何认识?‎ ‎【答案】(1)特征:郡县制(官僚系统)下,地方长官多由中下级军官转任;道路系统从核心向外缘扩散 前提:秦统一中国。‎ 利: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的直接控制);保证政令畅通(政令下达效率高);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统一)。‎ 弊:地方信息回馈效率不高。‎ ‎(2)不同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防范、控制。‎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历史教训;民族征服。‎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认识:要提高上传下达的效率;从国情出发;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处理好民族关系;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与地方治理相匹配。‎ ‎【解析】‎ ‎【详解】(1)特征:由材料“就秦朝的郡县制度来说……往往是由秦帝国的中下级军官转任”可归纳为郡县制(官僚系统)下,地方长官多由中下级军官转任;由材料“秦帝国的道路系统,在中原地区是两横两直四条主干道,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外展开若干条辐射线”可归纳为道路系统从核心向外缘扩散。‎ 前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只有统一中国,才能建立起庞大的内建系统。‎ 利:由材料“这样的内建系统,传达命令效率很高”可知,政令下达效率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路系统和官僚体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也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弊:由材料“得到神经末梢回馈讯息的效率却有所不足”可知,地方信息回馈效率不高。‎ ‎(2)不同点:由材料“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可知,元朝的行省管辖区域大;由材料“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可知,行省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由材料“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可知,行省制着重于民族防范、控制。‎ 原因:由材料“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可分别归纳为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历史教训,民族征服。‎ 影响:结合所学可从当时和后世两方面入手分析。从当时角度看,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从后世角度看,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认识:从秦朝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认识,要提高上传下达的效率;从行省制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我们要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处理好民族关系;最后结合所学,一切制度的设计,都要从国情出发,做到相应的配套措施与地方治理相匹配。‎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摘编自周谷城《世界通史》、《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 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职官;全体挨次进行统治,也挨次被统治;抽签参加政治机构……一切职司各人都不得连任;一切职司的任期都是短暂的。‎ ‎——亚里土多德《政治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图所示的两种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3)根据材料三分析雅典选官制度的特点。‎ ‎【答案】(1)中国科举制;古代希腊:民主选举轮流执政。‎ ‎(2)科举制的进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控制官吏来源的局面;考试做官体现相对公平合理;提高了官吏文化素质: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改变了以前选官制度的弊端。‎ ‎(3)特点:全民性、公平性、任期性、短暂性、民主性 ‎【解析】‎ ‎【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材料二、三中“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 全体挨次进行统治,也挨次被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图所示的两种选官制度分别是科举制和民主选举、轮流执政。‎ ‎(2)进步性:根据材料二“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在于,打破了世家大族控制官吏来源的局面;考试做官体现相对公平合理;提高了官吏文化素质: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改变了以前选官制度的弊端等。‎ ‎(3)特点:根据材料三“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职官”,“抽签参加政治机构”,“切职司各人都不得连任;一切职司的任期都是短暂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选官制度的特点有全民性、公平性、任期性、短暂性、民主性等。‎ ‎41.汉武帝时期,中国“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的刺史以督察郡国守相、强宗豪右为宗旨,周行郡国,代表中央负监察之责,主要包括省察治状、黜陟(官吏升降)能否、断治冤狱等。刺史是小官,俸禄仅六百石,郡国守相是高官,俸禄两千石。‎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汉刺史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简述其在维护“大一统”政治中的作用。‎ ‎(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大一统”局面的角度,分析汉武帝采纳该思想的影响。‎ ‎【答案】(1)主要特点:代表中央;以小驭大;职权广泛。‎ 作用:通过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核心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结束学术思想竞争和自由发展的局面,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汉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西汉刺史制度的主要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代表中央负监察之责”“主要包括省察治状、黜陟(官吏升降)能否、断治冤狱等”“刺史是小官……郡国守相是高官”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在维护“大一统”政治中的作用应当联系所学,从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来回答。‎ ‎(2)从材料中的“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以得出核心思想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该思想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统一等方面来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