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承德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三历史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 1.《中国通史》中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其根本目的在于 A. 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 B. 重视诸侯的态度 C. 要求诸侯定期朝觐述职 D. 加强对诸侯的礼仪教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可知材料是强调要维护统治秩序,树立周王的权威,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以此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重视天子而非诸侯的态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是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当时 A. 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 B. 孟子的思想在齐国受排斥 C. 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 D. 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向孟子问政”“向孟子征求意见”“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可知,齐国统治者对士阶层采取宽容政策,也说明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士阶层社会地位较高,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齐宣王之前的学术氛围,也就无法体现由“严”到“松”的过程,故A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齐宣王与孟子政见的不同,无法体现孟子思想在齐国是否受到排斥,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统治阶级对士阶层的政策,不能推出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故C项错误。 点睛:“向孟子问政”“向孟子征求意见”“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士”阶层的社会地位。 3.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 A. 主张约束君权 B. 支持君权神授 C. 迷信崇拜君权 D. 主张“大一统” 【答案】A 【解析】 材料“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天人感应”理论把天人格化,把自然界的灾异与君主统治联系在一起,一旦有灾异发生,皇帝就要审视自己的德行,看是否有不当之处。这有利于限制君主的暴政,故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天”对君主行为的监督,“君权神授”强调的是君主权力的来源,故B不符合题意。“天人感应”说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君主权力,故C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大一统”,排除D。 点睛:材料式选择题首先要判断选项是否与材料相关,如本题的BD两项。其次要注意是否体现材料的中心,如本题的C项。 4.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 《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淮南子》属于文学作品,是二手史料,不足以作为历史研究的主要凭证,所以使用的时候要相谨慎,故C项正确;A只是对文学作品使用史料的介绍;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史学理论•史学研究•史料甄别 5.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B. 利于“民本”思想的形成 C.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说明官僚政治建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正确;A是分封制时期特点;B和C材料没有体现。 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到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说明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在北方产生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只是反映南方喝茶的习俗在北方产生重大影响,无法体现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排除B项;南宋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7.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 A. 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 行省是临时性机构 C. 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 行省与郡县无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分析元代行省制“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根据分析得出元代行省制具备地方最高地方官府和朝廷派出机构的双重特性,这正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专制表现,故A项正确;行省制是元代地方行政制度,而且是中国省制的开端,非临时机构,故B项错误;行省制是地方一级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行省与郡县均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两者所处时代不同,题目中并未提到郡县制,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8.明代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给事中4至10人不等。六科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当时规定,以皇帝名义发出的制敕,给事中要对之进行复核,看其中有无不妥之处。如有发现,可以封还并奏报。据此判断,明代六科给事中类似于 A. 秦汉时期的九卿 B. 隔唐的门下省 C. 宋初的中书门下 D. 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六科为中央监察部门,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六科对于皇帝诏令有不妥之处可提出异议,并将其封还天子,不予草诏公布,是为帮助皇帝妥善处理政务服务的。故材料所涉明代六科给事中的职能与隋唐时期的门下省类似,故B项正确。秦汉时期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可排除;宋代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其长官的职务相当于宰相,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可排除;清代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为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可排除。 9.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这反映出 A. 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B. 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 C. 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 D. 清商帮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 材料显示明清的商人以“捐帑”、“报效”的方式寻求保护,未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仍是封建性质的商人,故C项正确。徽商崛起的原因是自身的努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官商勾结,故A项排除。材料的主旨是商人期望得到政客的保护,未体现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故B项排除。D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 10.“道光末年,(湖南平江)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万金,泉流地上,凡山谷间,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这说明 A. 中国茶叶种植技术获重大突破 B.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列强势力开始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D. 传统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已经解体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因为对外出口茶叶收益甚大,故以往种植红薯和麻的地方都开始种茶,并对外出口,以获取利润。这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的表现,也表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后,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故B项正确;材料只叙述了由于茶叶出口可以获得巨大利润,故茶叶种植兴盛,这不能反映茶叶种植技术的提高,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势力开始由沿海深入到内地,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家庭手工业有何变化,故D项错误。 11.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 《黄埔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此题难度不大,识记层次。关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题干核心内容对应《辛丑条约》中的“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内容。 12.据革命老人吴玉章回忆,1903年他在日本曾读过宣传社会主义书籍,“感到这种学说很新鲜,不过那时候一面在学校紧张地学习,一面着重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对这种学说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放过去了”。这反映了 A. 社会主义理论尚未成熟 B. 社会主义制度己成为青年追求目标 C. 中国革命理论已经形成 D. 先进理论付诸实践要适应时代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吴玉章在当时只是对马克思主义“感到这种学说很新鲜”,这说明马克思主义还未切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故吴玉章才会不愿意深入地去了解和学习,D项符合题意。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即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成熟,排除A;从材料可知,吴玉章在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并未深入接触和研究,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排除B;1903 年中国革命理论并未形成,排除C。 13.1914年6月,北洋政府发布指令,要求京城内外各中小学校修身及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务以孔子之言为指归。”这一现象 A.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 反映了民国初期中央重视保存传统文化 C. 说明了儒学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D. 引发了中国文化如何转型的激烈争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务以孔子之言为指归。”强化儒家思想的地位,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A项错误。 1914年,袁世凯为配合复辟帝制,加紧进行尊孔活动,大造社会舆论。所以这一现象并不是民国初期中央重视保存传统文化的表现,故B项错误。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是为了复辟帝制,这不能表明儒学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故C项错误。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引发了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导致了中国文化如何转型的激烈争论,故D项正确。 14.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C 【解析】 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 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唯物史观和周年问题,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今年考查也是意料之中。马克思主义成为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鲜亮底色”,突出了高考历史命题的政治性。本题切入了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四个自信”中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 15.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格反映出1927年4月中共党员的构成主要是以工人为主,1928年中共党员的构成主要是以农民为主;结合所学知识,1927年八七会议确立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10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获得农民支持,故A项正确;人民军队创建是1927年南昌起义,故B项错误;国民大革命运动此时已经失败,故C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1937年9月,不符合表格时间,故D项错误。 16.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古田赖家坊的协成店驻地写了一封题名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的长篇信函,除对那些右倾悲观思想作了分析批评外,更多的是深刻阐发了他的关于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该信函 A. 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B. 肯定了农民的历史作用和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C. 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 实际上否定了当时部分“左”倾领导人奉行的“城市中心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毛泽东强调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无产阶级和农民在革命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问题,排除AB;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17.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1912年 1936年 轻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54.7% 14.3% 出口比例 10.9% 25.2% 重化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13.7% 47% 出口比例 3.6% 6.9% A.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 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答案】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1936年和1912年相比,中国轻工业进口比例减少,出口比例增加,重化工业产品进口比例增加,出口比例增加,联系课本知识,南京国民政府在此时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民族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故选C。A项中“根本”不符合史实;B项与材料无关;D项说法与表格信息不符。 18.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 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 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 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 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即可知,材料主张进行各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由此可知,这一论述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B正确。材料没有具体阐述新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排除A。工农武装割据不与国民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外合作,不符合材料,C、D两项排除。 【点睛】 解答本题,应注意比较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异同:相同点: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推动实现的;都采取国共合作的形式;都适应历史发展,促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都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破坏而告终。不同点:历史背景不同——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前,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具体内容不同——革命统一战线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新三民主义成为合作的政治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两党在民族矛盾上升时的协调行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有更大的独立性;影响不同——革命统一战线时期,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因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并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逐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19.1936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资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南京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中国签订该合同的目的是 A. 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 B. 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 C. 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 D. 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 【答案】D 【解析】 德国向中国提供贷款也无法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故A项错误;1936年德日两国已经走向军事结盟关系,且材料只反映了德国向中国提供贷款,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不能说明中国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故B项错误;1936年法西斯国家侵略气焰日益嚣张,国际环境不利于中国,故C项错误;当时中国抗日形势严峻,获取德国贷款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是为了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故D项正确。 20.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 “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 “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 “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 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6年以后工业总产值高于农业总产值,排除A;“三大改造期间”是指1953-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3年-1955年期间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排除B;“一五”计划完成时是在1957年,而1956年以后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趋势,排除C;1958年大跃进开展,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因此选D。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21.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选B。60年代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也就谈不上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正常化和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2.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A. 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 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不能说改变,A选项排除。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基本矛盾基本消除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70年代中国遭受文革危害,没有强大到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D选项排除。 23.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 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 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 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进一步提倡了民主与平等的原则,推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故A项正确;中苏两国开创友好局面是在1950年,故B项错误;C项错在“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故D项错误。 24.苏联的解体使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重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遭受的挫折归因于西方和平演变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此后不久,邓小平 A. 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D. 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为此.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故C项正确。A出现在1978年,故排除. B最早出现在1982年,故排除. 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故B项错误。 1981年邓小平首次公开提出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故D项错误。 25.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答案】A 【解析】 注意题中时间1992年,联系当年的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超过1000万人不同程度的“下海”经商,正是A项的反映,BCD三项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6.下列四张纪念邮票均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 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B. 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C. 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 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1956年的中共八大,正确提出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中共八大、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的关键词是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故D正确;1956年的中共八大,正确提出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排除AB;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1982年召开中共十二大,C错误。 27.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 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 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 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 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是一种直接民主制,雅典民主的局限主要是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和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直接民主,故A项排除;BC项是D项的具体表现,排除。 28.苏格拉底从来不向听他讲学的人索取金钱报酬,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苏格拉底认为,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这反映了他 A. 提倡有教无类 B. 推崇“知识即美德” C. 崇尚意志自由 D. 反对狭隘民主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不愿充当金钱的奴隶,说明他崇尚意志自由,故C选项正确;听他讲学的人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并不能说明有教无类,而且这不是材料的重心,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知识即美德”的主张,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反对狭隘民主的主张,故D选项错误。故选C。 29.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 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 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 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答案】A 【解析】 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反映了经过辩护人的辩护、陪审团的投票等一系列的民主程序的运作,最终陪审法庭判其无罪,判断A项正确,排除D。B项说法错误,妇女没有公民权,被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C项理解有误。 【考点定位】必修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30.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答案】C 【解析】 “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说明平民和贵族之间有矛盾,结合所学可知,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开始贵族是享有很多特权的,而平民没有,所以平民就为了追求平等的权利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达到“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最终确定了双方平等的地位,故选C;“贵族的特权被取消”本身说法错误,A排除。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标志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民法大全》,而题干讲的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故B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自由民不仅仅包括罗马公民,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古代罗马为人类文明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其法律,既体现了法律的权威,也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一种理念,这是通过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与贵族进行斗争才逐渐实现的。法律表面看来是冰冷的,但所蕴含的却是人们对理性的追求。它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体现的是对人权和人道的尊重,这是古罗马法律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一题就考查了罗马法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属于主干知识,涉及到了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个重要的历史核心素养。 31.15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下列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 A. 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B. 16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 C. 利益驱动下的西欧积极探索 D. 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欧的对外殖民探索,是建立在利益驱动的基础之上的, 探险家们为了高额利益不惜铤而走险,这符合材料的表述,故C项正确。当时欧洲的经济水平并不是全球领先,故A项错误。16世纪之后,由于新航路开辟,世界海洋航行主要地区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地区,故B项错误。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世纪以来西方航海时代的代表,因为他们是新航路的开拓者,故D项错误。 32.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 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 中央政府集权与州政府分权有机结合,维护共和政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指中央集权,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指地方分权,而美国的联邦制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故D项最符合题意;A项表述不全面,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错误,不合史实,排除。 33.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1783年他获任首相,时年24岁。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 首相是国家权力中心 B 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 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D.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作用大大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反映的是内阁权力的一定上升,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进一步发展,C选项排除;英国的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A选项排除;内阁必须得对议会负责,B选项排除;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D选项排除。 34.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A. 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 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C. 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 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说明当时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其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促使财富的增长,故D项正确;A是18世纪中期;B不是材料主旨;C只是材料中反映的现象,不是原因。 考点:资本主义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 3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 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B.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C.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 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特殊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主张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反映了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B正确;材料未体现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排除A;材料表明的是两个运动的进步性,不是局限,C错误;D项是材料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 36.下图是1850年、1870年英、法、德三国蒸汽动力的增长对比,这说明数量(万马力) A. 英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最为迅速 B. 法国开始工业化进程的起步最晚 C. 德国国家统一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D. 英法德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答案】D 【解析】 德国作为后起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到1870年德国的蒸汽动力远超法国,同时也与最发达的英国缩短了距离,说明此时德英法经济发展已出现不平衡性,D项正确。图表信息能够说明英国工业化最发达,但发展速度已低于德国,A项错误;1850年法国蒸汽动力高于德国,说明法国工业化开始早于德国,B项错误;德国统一于1871年,C项错误。 37.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1932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市举行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二战后不断增加,8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单独或轮流举办过各种名目繁多的国际电影节300多个。这表明电影 A. 发源于意大利威尼斯 B. 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C. 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联系 D. 成为影响最大的媒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电影节日趋国际化,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故C项正确;1895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影诞生于法国巴黎,而不是意大利的威尼斯,故A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电影产生的背景是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经济全球化只是推动了电影业的发展,故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电影只是当今众多传播媒体工具之一,“影响最大”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38.“这个城市中产阶级——劳工——有色种族共同支持的改革,被称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改革的旗帜下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预示着美国走向社会和谐的前景。”这种“和谐”的实质是 A. 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 B. 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C. 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 D. 资产阶级政权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确实获得了当时美国大部分人的支持,原因在于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相应地,资产阶级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但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政府本质上依旧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代表,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调整,只不过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利益的调整来缓和社会矛盾,最终稳固资产阶级的统治;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罗斯福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而不是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排除。罗斯福新政不会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本质上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排除C。D项说法错误,罗斯福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不会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排除。 39.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 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 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 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 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的信息说明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不允许科技外传,导致技术转化减少,故B项正确;此时苏联社会制度没有变革,故A项错误;“冷战”是指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手段,所以20世纪50-80年代的冷战时期,“冷战”一定会影响科技交流,故C项错误;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信息,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斯大林模式•影响。 40.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这说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不复存在 B. 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 C. 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双重保障 D. 各国经济发展独立性增强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可知,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所学知,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C项表述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文字“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可知,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即可解答。 41. 2011年10月,西班牙《起义报》在新的“世界体系”一文中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这实际上反映了 A. 国际新政治格局已经建立 B. 国际重心转向金砖国家 C. 国际政治多极化发展加强 D. 南北国家间的冲突加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征,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材料主旨体现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继续加强”的特征,C项符合材料主旨,正确;美苏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定格,排除A;B项与题干的描述不符,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南北国家间的冲突”问题,排除D。故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瓦解后的状况·多极化趋势的继续加强 【名师点睛】关于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主要特征的认识。(1)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即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这种“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标志着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球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并全力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俄罗斯开展全方位外交,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的地位。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还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建立多极化的国际新格局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42.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A. 加剧了经济恶化 B. 实现了物价下降 C. 推动了通货紧缩 D. 放弃了经济自由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导致出现滞胀的现象。这一时期密特朗进一步实行国有化措施,必然会恶化经济形势,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物价上涨,BC选项排除。放弃经济自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 二、材料题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前期所接触的国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清“属国”,即“朝献之列国”,如朝鲜、缅甸等;第二类是“外国”,即“互市之群番”,如俄国、英国等。清朝与前者的外交是传统的宗藩体制下的古代外交,“属国”对清朝有朝贡的义务,受清朝敕封,使节自愿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清朝与后者的外交,属于近代外交,这些国家与中国交往,是为了取得贸易上的利益,它们不受清朝的“敕封”,使节要求“平等”相待。由于交通的限制,中国缺乏对世界其他重要文明的了解,认为自己是世界的文化和地理中心。鸦片战争前中国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外交机构。 ——摘编肖杨岩《清代前期外交研究》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在强大且持续的压力之下,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开始了艰难的转变。中国外交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以宗藩体制为中心的传统外交向以条约体系为核心的近代外交的转型。 ——摘编自路遥《简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材料三 全球化带来全球问题,解决全球问题需要在全球框架内进行,需要全球视野、全球意识和全球治理理念,这给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中国外交带来了新的挑战。全球治理的目标在于形成国家间、国家层面上的规范、组织和运作规程。对此,中国非常有必要以公共外交能力的提升为切入点,讨论在理论与实践领域需要努力的方向,特别是了解新世纪面临的新型国际关系观念的塑造,以国际法治为代表的全球治理格局对我们的挑战,以及在公共外交的知识、人才、制度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和需要做出的努力。为达到善治的目标,就应当把法治视为全球治理一以贯之的原则。 ——摘编自何志鹏《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外交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中国近代外交发展缓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球治理理念诞生的背景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答案】(1)不同之处:鸦片战争前,以朝贡外交为主;鸦片战争后,以近代外交为主。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闭关锁国政策;“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2)背景: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合作密切;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措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更新外交观念;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规则的制定。 【解析】 【详解】(1)不同之处:根据“清朝与前者的外交是传统的宗藩体制下的古代外交,‘属国’对清朝有朝贡的义务,受清朝敕封”得出鸦片战争前,以朝贡外交为主;根据“清朝与后者的外交,属于近代外交,这些国家与中国交往,是为了取得贸易上的利益,它们不受清朝的‘敕封’,使节要求‘平等’相待”得出鸦片战争后,以近代外交为主。 原因:根据“认为自己是世界的文化和地理中心”得出“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根据所学,还可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闭关锁国政策、夷夏观念根深蒂固等方面分析总结。 (2)背景:根据“全球化带来全球问题,解决全球问题需要在全球框架内进行”得出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所学,还可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合作密切、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 措施:根据“中国非常有必要以公共外交能力的提升为切入点,讨论在理论与实践领域需要努力的方向”得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根据“特别是了解新世纪面临的新型国际关系观念的塑造”得出更新外交观念;根据“在公共外交的知识、人才、制度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和需要做出的努力”得出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根据“把法治视为全球治理一以贯之的原则”得出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规则的制定。 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一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选择材料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进行评述。注意①评述要围绕主题展开②论点应由史实支持③论述要层次分明④语言要通顺流畅。 【答案】第一种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评述:从政治上看,为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发展对外关系、粉碎帝国主义的封锁、孤立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从经济上看,为我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援助和支持;从军事上看,为我国挫败美国的包围与挑衅提供了坚强后盾,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提高国际地位。第二种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很多消极影响。评述:从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来说,与美国敌对树立了更强大对手,中国领海及沿海弧形地带承受的压力骤然上升;从得到的国际承认来说,同美国敌对导致中国不被很多国际组织接纳,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与世界的发展潮流相脱节;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来说,参加朝鲜战争和长期面临战争威胁,以及美国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使中国无法利用外部条件发展自己。 【解析】 【详解】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国内外的复杂形势,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在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材料一从一边倒政策的积极影响来论述,分别当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材料二从一边倒政策的对我国当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消极影响来说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