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三水实验中学高一第一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体现出 A. 明亲疏的家族追求 B. 辨等级的阶级理论 C. 重家庭的人伦观念 D. 别长幼的宗法意识 ‎【答案】D ‎【解析】‎ 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这是为了从年龄上区分出长幼,体现出中国人别长幼的宗法意识。故答案为D项。伯、叔的不同称谓,不能反映出亲疏远近,排除A项;这种不同称谓不属于辨等级的阶级理论,排除B项;C项不能反映出这种不同称谓的用意所在,排除。‎ ‎2.分封制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现象中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趋于崩溃的是 ‎①“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②“烽火戏诸侯”‎ ‎③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 ‎④“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和“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表明,根据分封制确立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①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表明诸侯仍然遵守“随从作战”的义务;“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宗法制的原则,均不能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排除含有②或④的A、B、D项。‎ ‎【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西周诸侯与王室之间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而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3. 春秋时期,许多封国间彼此征战不休,无视周王的最高领主地位.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 A. 宗法制的推行 B. 贵族特权扩大 C. 井田制的存在 D. 王室日益衰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体现春秋时期的分封制,不是宗法制,故A排除;诸侯贵族特权的扩大,是封国争战的表象,不是原因,故B排除;材料与井田制无关,故排除C;周天子分封诸侯,接受周天子的管辖,但当王室衰微时,无力管理诸侯,出现诸侯争战的局面,故D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王室的衰微 ‎4.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 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 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答案】B ‎【解析】‎ 材料涉及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故A错误;依据材料“汉武帝时‘尚书’ 一职日益重要”、“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等结合所学可知,目的在于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B正确;C、D材料均不能体现,故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是: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 ‎5.《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四年建侯卫”“六年制作礼乐”解读正确的 A.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郡国制 B. 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 C. 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用来代替分封制 D.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故首先排除A、D;“建侯卫”, 侯即诸侯国,应是指分封制。礼乐是维护等级制度工具,故B正确。D错误,礼乐制度并不是用于丰富周人的生活。综上,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 ‎6.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避免了王位继承带来的纷争问题,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故B项正确;世官制是先秦时期选官制度,不符合“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信息,故A项错误;分封制属于地方政治制度,会导致战争,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属于官僚政治,不符合“亲属等差递减制度”,故D项错误。‎ ‎7. 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A. 强干弱枝 B. 分散军权 C. 重文轻武 D. 守内虚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可知宋代重文轻武,故选C项。A选项没有体现;B选项没有C选项恰当;D选项材料中没有提到。‎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的政治制度 ‎8.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故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故C项错误;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9.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 转运使 B. 兵部员外郎 C. 知府 D. 枢密副使 ‎【答案】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北宋”“位同宰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因此,枢密副使“位同宰相”,D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但是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拓展和进一步的提升。‎ ‎10.“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 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将传统时代政治体制的弊端归根于君主专制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君主专制存在两千余年的条件是复杂的和特定的,材料主要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有其客观存在的条件性,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强调君主专制的根深蒂固,只是在强调其存在的原因,排除B项;C项与材料“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D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存在的条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理解。重点考查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基本的史观、史法。‎ ‎11.夏朝时候,由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这种家天下时代的开启,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是指 A. 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 B. 郡县制取代世官世禄制 C.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由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可知,王位变成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由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变成了王位世袭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夏朝没有九品中正制、郡县制、科举制,故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BD三项。‎ ‎12.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中贯穿始终的制度是 A. 皇帝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始皇统一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将“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因此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创立的,与材料中“发自商鞅”冲突,故A错误。 分封制西周时即开始实行,春秋战国时遭到破坏,秦始皇在位时被废,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汉武帝在位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得到部分土地成为列侯,列侯归郡管辖,王国问题得到解决,郡县制普遍推行,故C正确。元朝开始在地方实行行省制,与材料中“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等信息不符,故D错误。‎ ‎13.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 A. 太尉 B. 廷尉 C. 丞相 D. 御史大夫 ‎【答案】D ‎【解析】‎ 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D项正确;太尉负责军事,故A项错误;廷尉负责司法,故B项错误;丞相负责处理全国政事,故C项错误。‎ ‎14. 秦朝三公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 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 皇帝任命 D. 地方推荐 ‎【答案】C ‎【解析】‎ 秦朝中央最高官员和地方行政长官均是由皇帝任命,故答案为C项。分封制下官员世代相袭,排除A项;科举制以考试选拔官员,排除B项;察举制下由地方郡国向上推荐人才,排除D项。‎ ‎15.《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反映了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故排除A,选C;B是中央官制,无关;D是西汉初年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 ‎ ‎16.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A. 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由题干中“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和“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等信息唐宋时期在君主专制的体制下,宰相拥有很大的权力,故C项正确;A、B两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17.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 地方无选举权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 察举制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推举六名孝廉”可直接判断是汉朝推行的察举制,但材料中“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察举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即重门第,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地方举荐制度,排除A、D;B是九品中正制,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18. 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 反对中央集权 B. 主张建立内阁 C. 主张加强相权 D. 反对三省六部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该朝臣认为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乱政,由此可知他是希望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的,故该朝臣主张加强相权,故本题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君相矛盾,不是中央和地方矛盾,故A不符合题意;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材料“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不符。‎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相矛盾 ‎19.西周末年,周幽王宠爱妃子褒姒,废掉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申后之父申侯联络犬戎举兵,杀了幽王。申侯起兵的理由应该是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 得民心者得天下 C. 嫡庶有别长幼有序 D. 顺乎天而应乎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西周通过分封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宗法制规定周天子及诸侯的位置由嫡长子继承。周幽王废掉申后及太子,违反了宗法制度,申侯以此为由起兵杀掉幽王。故本题选C;A中没有体现君臣关系;B中的得民心者不符合材料主旨;D中信息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由宗法制度产生的宗法观念 ‎20.2019年2月5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的信息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可以看出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史实,故选D。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排除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体现为用神权巩固王权,如商朝重视占卜和祭祀等,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皇帝决策的信息,排除C。‎ ‎21.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非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 ‎22.‎ ‎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 A.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魏征属于门下省,而根据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转程序门下省是可以参与决策程序的,是有权阻止最高指示下达的,所以材料中所描述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门下省本身的职权所决定的,即由于当时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已经制度化所决定的,“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是不符合魏征时期的事实的。门下省是不可以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的,门下省并不具备此项职能。分割相权不是为了避免君主独裁而是加强皇帝的权力,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23.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 河南 B. 河北 C. 陕西 D. 山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西周叛乱知识的记忆能力问题。“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与方言相对而言。注意材料要求的是“雅言”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一定是西周的统治中心,西周的都城是镐京,镐京在今天陕西境内,所以应该选择C项,其他选项都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代的统治 ‎24.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本身指的就是宗法制度,“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则是宗法制度典型的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既不能反映宗法制也不能反映其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说不分内外的公正的选拔和任用人才,和宗法制度的选拔和任用人才是相反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不依靠亲族关系来选官,体现不出宗法制影响,这实际上体现了墨家“尚贤”的思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及其影响 ‎25.《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然能治国,不能服人。法度虽严,非议四起”。“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 A. 自身不正贪污腐化 B. 不善理财入不敷出 C. 阁臣弄权不合制章 D. 世俗日下嫉贤妒能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法度虽严,非议四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而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大权独揽,不符合明朝制度,故“非议四起”,故C选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张居正自身不正贪污腐化,故A选项错误;材料“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说明张居正善于理财,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当时世俗日下嫉贤妒能,故D选项错误。故选C。‎ ‎2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 清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C.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 D.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答案】B ‎【解析】‎ ‎“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里说的“皇室”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指的是在中央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关系,B体现的是皇权达到顶峰,所以最能体现钱穆的观点,故选B;A既说到了中央皇权和相权,还说到了中央和地方,故与题意中的中央权力分配不一致,所以排除A;C说的是选官制度,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C;D说到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故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D。‎ ‎27.‎ ‎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提高了官员素质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废除了门阀制度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从材料中的“人才”通过层层考试才能进入等判断,作者主要赞扬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素质。所以B项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28.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认识。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内阁与军机处都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关,两个机构离皇帝褣的远近变化,说明了皇权强化、君主专制的加强,D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是表面上的理解,不符合题意;B项不是本质上的,不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C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内阁制与清朝军机处 ‎29.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A. 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 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 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 啬夫由中央任命 ‎【答案】C ‎【解析】‎ 秦时就已经实现了真正的统一,故A项错误。郡县制在秦朝就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包括在新收复的边远地区设置郡县,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所述,郡县制度下的亭乡制度中的长官有较为明确的分工,并且百姓相当重视,以致“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这是中央集中管辖的郡县下的地方自治特点,故C项正确。秦汉时期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命,亭乡则是郡县之下小的民间自治机构,长官不由中央任命,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主要考查古代地方基层的管理制度,解题关键是根据信息“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进行判断,也可用排除法判断。‎ ‎30.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这一理念是。‎ A. 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B. 完善中央集权是政治改革的基本诉求 C. 严格限制地方政府自主性 D.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D ‎【解析】‎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属于专制主义的内容,这一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的不断强化君主集权、削弱相权的理念,故D项正确;“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不是中央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不是中央集权,故BC项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三 明清之际,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此后,西方许多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现象与朱元璋采取的哪一措施直接相关?基于“不可无辅臣”的认识,明永乐帝采取了什么针对性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朝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能是什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特点?‎ ‎(3)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明清时期的政治体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朱元璋的措施: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明永乐帝的针对性措施:设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主要职能:传达皇帝旨意,没有任何决策权。政治特点:皇帝亲自掌握军政大权,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3)影响:政治制度日趋落后,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保守和停滞;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以致无以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埋下了落后挨打的祸根。‎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可知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根据所学知识,设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根据材料二“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可以概括出:传达皇帝旨意,没有任何决策权;结合所学知识,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的强化。‎ ‎(3)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对历史的发展主要起阻碍作用,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保守和停滞;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以致无以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埋下了落后挨打的祸根。‎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引自《国史大纲》‎ 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门无寒门,下门无士族”者也。‎ ‎——自《宋书•恩幸传》‎ 材料三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以上三则材料的选官制度并说明选官标准的是什么?‎ ‎(2)以上选官制度中你认为哪一制度较合理,理由是什么?‎ ‎(3)上诉材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 ‎【答案】(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品德才能(孝廉);门第声望;考试成绩(学识能力)。‎ ‎(2)科举制理由: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的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员的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利,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3)启示:选拔官吏要做到德才兼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杜绝不正之风。‎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材料三“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等结合所学可知选官制度分别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同时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标准分别是: 品德才能(孝廉);门第声望;考试成绩(学识能力)。‎ ‎(2)结合所学知识明显可知科举制较合理。影响建议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科举制的优点、重大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如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的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员的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利,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3)结合所学知识考查标准和方式上进行分析,如选拔官吏要做到德才兼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杜绝不正之风。‎ ‎【点睛】(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情况。抓住关键词“孝廉”、“权立九品”、“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 ‎(2)本题考查对选官制度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明显合理些。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3)本题系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