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Ⅰ卷(选择题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菲斯城, 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卫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 )‎ A.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 私有制产生和阶级的出现 C. 国家机关正式形成 D. 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等早期文明中都有发明文字和建筑城市可知,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是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D项正确;农业和畜牧业、私有制和阶级、正式形成国家机关等,都与材料所举例证不符,ABC三项错误。‎ ‎2.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演员,甚至还有主厨。这种现象会导致 A. 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 B. 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 C. 罗马的法治迅速发展 D. 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罗马征服希腊并从希腊带回的人质中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人物,这些人质到达罗马后对罗马社会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必然导致罗马文化发生变化,故选A。罗马与希腊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B项描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提及罗马法的发展,排除C;题意与社会矛盾无关,排除D。‎ ‎3.“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 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B. 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统治 C. 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 D. 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可得出,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受到罗马文明的影响以及保留有日耳曼的特征,故C项正确;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而不是罗马帝国灭亡,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日耳曼人在中古时期统治欧洲,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农奴制的保留,排除D项。‎ ‎4.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 农民阶级 B. 封建贵族阶层 C. 市民阶层 D. 骑士阶层 ‎【答案】C ‎【解析】‎ ‎【详解】市民阶层是中世纪城市兴起时出现的新的社会集团,是封建社会中的平民,C项正确;农民和封建贵族不是伴随着城市兴起产生的新的社会集团,AB两项错误;骑士阶层是城市中的贵族而非平民,D项错误。‎ ‎5.“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由此可知 A. 阿拉伯帝国信奉基督教 B. 阿拉伯人依靠宗教扩张 C. 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 D. 苏丹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可知,古兰经是宗教的体现,剑是政权的体现,因此反映出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的特征,C项正确;《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排除A项;B项不全面,除了宗教,还有武力,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苏丹的信息,排除D项。‎ ‎6.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土地、矿产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废除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这些措施(  )‎ A. 目的在于军事征服需要 B. 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 C. 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D. 颇具极权主义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印加帝国经济上采取财产国有制,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废除世袭地方首领,强迫被征服的民族迁至新地区定居等一系列措施,其目的都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有极权主义色彩,故D项正确;据材料“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可知,这些措施是针对被征服地区而采取的,A项错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的实行,不利于缓和民族和阶级矛盾,不利于巩固帝国统治,B、C错误。‎ ‎7.欧洲人认为:“他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功臣。”印第安人则认为:“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这里的“他”是( )‎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答案】C ‎【解析】‎ ‎【详解】对于美洲的印第安人来说,开辟从欧洲到美洲新航路的哥伦布即是欧洲文明的传播者也是欧洲强盗和殖民者,C项正确;迪亚士和达伽马的航行不曾到达美洲,AB两项错误;麦哲伦的航行没有对印第安人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D项错误。‎ ‎8.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记载了凤梨、马铃薯、木薯等农作物品种,它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 A. 洲际之间农业物种的交流 B. 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C.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 D. 美洲传统社会遭到巨大破坏 ‎【答案】A ‎【解析】‎ ‎【详解】‎ 原产美洲的马铃薯、木薯等农作物品种出现在17世纪欧洲的书籍中,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洲际之间农业物种的交流,A项正确;欧洲出现美洲作物不能说明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B项错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欧洲出现美洲作物,不能说明美洲传统社会遭到巨大破坏,D项错误。‎ ‎9.有史书记载:“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因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由此可知 A. 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 B. 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冲击了传统商路 C. 奥斯曼帝国积极参与了新航路的开辟 D. 葡萄牙完全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答案】B ‎【解析】‎ 结合材料“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这条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控制并垄断了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海上贸易,冲击了奥斯曼帝国传统商路的利益,引起奥斯曼帝国和葡萄牙之间的激烈争夺,故B项正确。奥斯曼帝国没有失去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故A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0.“欧洲海外扩张和陆上扩张的最明显的结果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和绘入地图。”材料强调了欧洲的殖民扩张 A. 阻碍了新航路的开辟 B.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 阻碍了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 D. 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和绘入地图”可知,材料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肯定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故选B;新航路的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A项表述错误,排除;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11.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窗口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在此,作者 A. 再现了历史真实场景 B. 刻画了耶稣的英雄形象 C. 宣扬了上帝精神权威 D. 歌颂了真实自然的人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虽然属于宗教题材,但“耶稣都没有圣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人物形象富有人文气息,并非宣扬了上帝精神权威,而是歌颂了真实自然的人性,故排除C,D符合题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属于宗教题裁,无法符合历史真实场景,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耶稣“与常人无异” ,并非英雄形象,故B不符合题意。‎ ‎12.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 A. 挑战罗马教廷的权威 B.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C. 质疑上帝的至高无上 D. 主张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A ‎【解析】‎ ‎【详解】马丁·路德提出的世俗权力“受上帝的委托”惩恶扬善,有权管理教会人员的观点,体现出宗教改革对罗马教廷权威的挑战,A项正确;宗教改革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不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也没有质疑上帝的至高无上,BC两项错误;“三权分立学说”是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提出来的,D项错误。‎ ‎13.《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的发展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由此可知,《权利法案》‎ A. 引发英国史上的“光荣革命” B. 使国王成为彻底无权的虚君 C. 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 D. 为英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使英国的发展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可知,《权利法案》为英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故选D;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使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和军权受到限制,国王仍然有行政权,排除B;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4.“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力赋子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这一规定体现了 A. 分权原则 B. 联邦制原则 C. 平等原则 D. 两党制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法院来看,这一规定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原则,故答案为A项;联邦制是规定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平等原则和两党制原则,排除C、D项。‎ ‎【点睛】美国1787年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美国宪法所体现的分权与制衡原则包括两种类型的分权:①纵向的分权,即中央政府(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这种权力划分是通过联邦制来实现的。②横向的分权,即国家权力机构或州权力机构内部的分权。这种权力划分是通过三权分立体制来实现的。‎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英国获得“充裕流动劳动力”的途径是( )‎ A. 殖民扩张 B. 黑奴贸易 C. 圈地运动 D. “有效占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 “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 ,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C项正确;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和有效占领,都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不符,ABD三项错误。‎ ‎16.据统计,1851—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医药和教育领域的就业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68%。1851—1911年女性职员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材料表明 A. 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B. 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 C. 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转变 D. 妇女参政意识增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反映1851至1871年英国女性在某些领域雇用人数的增加和1851至1911年女性职员比例上升的现象,说明工业革命后妇女由仅负责家务管理到可参与劳动,说明妇女角色变化,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带来妇女工作角色变化,并不是民主政治作用,故AD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故 B项错误。‎ ‎17.有一本著作曾这样写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结尾处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据此判断,该著作是( )‎ A. 《人权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独立宣言》 D. 《共同纲领》‎ ‎【答案】B ‎【解析】‎ ‎【详解】《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描绘了社会主义蓝图,B项正确;《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是法国和美国资产阶级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提出的革命纲领,AC两项错误;《共同纲领》中并没有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D项错误。‎ ‎18.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 A. 《资本论》发表 B. 法国大革命爆发 C. 巴黎公社成立 D. 新中国的成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C项正确;《资本论》揭示了资本家发财的秘密,A项错误;法国大革命的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项错误;新中国不是无产阶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D项错误。‎ ‎19.《全球通史》中写到:1917 年俄国爆发了两次革命,第一次在俄历 2 月,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第二次在俄历 10 月,推翻了临时政府,确立了苏维埃政权。俄国十月革命( )‎ A.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项正确;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是二月革命的成果,AB两项错误;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项错误。‎ ‎20.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 A. 全面实行余粮收集制 B. 放弃工业化发展之路 C. 优先发展农村和农业 D. 过度强调指令性计划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通过指令性计划发展经济的特点,故选D;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在苏联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斯大林模式,排除B;斯大林模式的特点之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联系所学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分析解答。‎ ‎21.到 1900 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国外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从材料中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 世界各地产品已打入欧洲市场 C. 资本输出完全取代商品输出 D. 英国正式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A ‎【解析】‎ ‎【详解】20世纪初欧洲从世界各地获得原料和资源,向海外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A项正确;世界各地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B项不符合题意;资本输出“完全取代”商品输出说法绝对,C项错误;材料并未分析“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D项错误。‎ ‎22.‎1915年5月7日,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遭德国潜艇击沉,遇难中有128名美国人。英国政府立刻动员各种力量在各个中立国家不断报道该事件。英国的举动 A. 促使美国迅速做出了参战决定 B. 有利于英国海军夺回制海权 C 遏止了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D. 加剧了美德两国紧张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早在一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就已经十分紧张,这种宣传激起了中立国美国对德国的仇恨,从而加剧了美德两国紧张的关系,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美国参战是在1917年4月,故“迅速”一词说法错误;B选项错误,英国海军本来就掌握着制海权,并不存在“夺回”的问题;C选项错误,1917年2月,德国重新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并没有被遏止。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14 年塞尔维亚首府发生萨拉热窝事件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1919 年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条约》‎ 中国收回德国在山东一切特权 C ‎1920 年希特勒组建德国 “纳粹党”‎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D ‎1937 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 年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A项符合题意;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没有能够收回德国在山东一切特权,B项不符合题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不是1920 年希特勒组建德国 “纳粹党” ,而是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C项不符合题意;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发生在1941 年而非1937年,D项错误。‎ ‎2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其表现有( )‎ A. 诞生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B. 国际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C. 使得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 为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奠定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D项正确;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一战期间,A项错误;二战促使两极格局形成,而非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项错误;二战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并未将其“彻底”瓦解,C项错误。‎ ‎25.1947年2月,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在国会发表演讲时说:“目前世界上只剩下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而苏联是富于侵略性的一方,美国需要采取措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这也是在保卫美国,保卫自由。”为此,美国采取的政治措施是 A. 推行杜鲁门主义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成立欧共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2月,美国试图“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此后,美国采取的政治措施是1947年3月的杜鲁门主义,故A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在1947年6月,这是经济措施,故B错误;1949年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军事组织,故C错误;西欧国家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逐步成立了欧共体,故D错误。‎ ‎26.下图是漫画《拒绝马歇尔计划的苏联,只能发挥制度优势来对抗》。对该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 再现了当时苏联的农业实际状况 B. 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 C. 推动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 D. 揭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漫画上半部分可以看出,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现代化机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下半部分画面上身穿制服管理者的人好像在训斥没有好好干活的农民,管理者让人民弯腰拉犁耕地,而耕犁则是代表共产主义的锤子和镰刀,说明讽刺苏联的制度,得出该漫画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故答案为B。实行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苏联在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所以与事实不符。A错误。漫画用欧洲和苏联是否接受马歇尔计划,得到不同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而讽刺苏联制度,漫画主旨不是推动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排除C。马歇尔计划是利用对欧洲援助达到控制欧洲目的,与漫画主题不符,D错误。‎ ‎27.下表反映了 1973~1975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与通货膨胀的状况。‎ 走出困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A. 逐渐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 建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C. 全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D. 全面加强与苏联的合作 ‎【答案】A ‎【解析】‎ ‎【详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对1970年代工业生产下降与通货膨胀交替出现的状况,为走出困境,逐渐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A项正确;194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世界经济体系,B项错误;1970年代全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做法已经失灵,C项错误;1970年代东西方冷战对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全面加强与苏联的合作,D项错误。‎ ‎28.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B. 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 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 D. 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国际组织投票权的变化可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促使世贸组织出现“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B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没有确立,A错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依然存在,D错误;材料论述国际经济全球化,不是政治民主化,C错误。‎ ‎29.下表为 1947—1967 年联合国会员国数目变化 时间 ‎1947‎ ‎1955‎ ‎1958‎ ‎1963‎ ‎1967‎ 数目 ‎57‎ ‎76‎ ‎82‎ ‎113‎ ‎123‎ 表中 1958—1963 年间会员国数目暴增的原因可能是( )‎ A. 巴尔干半岛国家分裂产生许多国家 B. 联合国放松了对会员国条件的限制 C. 美国鼓励中南美洲国家加入联合国 D. 民族解放运动使非洲国家大量独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1958—1963 年间,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大量国家独立,是导致联合国会员国数目暴增的重要原因,D项正确;巴尔干半岛国家分裂产生许多国家是在两极格局结束以后,A项错误;1858—1963年联合国并没有放松对会员国条件的限制,B项错误;美国鼓励中南美洲国家加入联合国不能使联合国会员数目在1958—1963 年间“暴涨”,C项错误。‎ ‎30.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揭示出 A. 全球化时代各国间消除了争端 B. 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 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即将崩溃 D. 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全球化的大船上,只有一小撮乘客住豪华舱,“85%的乘客拥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揭示出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B项正确;全球化时代并不能“消除”各国间的争端,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预言全球化即将崩溃,C项错误;材料没有倡导“抵制”全球化潮流,D项错误。‎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们的等级差别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服饰在当时是一个人身份及财富的象征,所以统治者和贵族都反对下层民众模仿他们的服饰,有的国家甚至立法,明令平民不得穿着格子呢绒服装,不得佩戴金银首饰和穿着色彩艳丽的服装,不得戴手套、佩短剑。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显示和维护贵族的特权地位。‎ ‎——黄春高《西欧封建社会》‎ 材料二 法兰克王国建立之初,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基督教。8世纪时,查理继位后,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贡献给教会,教会因此变得富有,势力越来越大。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材料一中,西欧封建社会对人们服饰进行限制的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1)西欧封建社会对人们服饰进行限制的目的是显示和维护贵族的特权地位。‎ ‎(2)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封建等级森严;基督教成为西欧的精神支柱。‎ ‎【解析】‎ ‎【详解】(1)目的:根据材料一中“西欧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服饰在当时是一个人身份及财富的象征”等信息,从西欧封建社会的大背景和限制服饰的主观目的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2)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统治者和贵族都反对下层民众模仿他们的服饰”、“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显示和维护贵族的特权地位”,材料二中“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贡献给教会,教会因此变得富有,势力越来越大”等信息,从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分析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表 时间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841年 ‎20%‎ ‎43%‎ ‎37%‎ ‎1877年 ‎14%‎ ‎55%‎ ‎31%‎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材料二 ‎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并且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材料三 1987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示意图 ‎ ‎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历史必修②》‎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变化: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人口比重上升。‎ ‎(2)积极影响: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传统工业部门的重大进步;重化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生产社会化加强;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等。‎ ‎(3)新变化:第三产业的兴起。‎ 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等。‎ ‎【解析】‎ ‎【详解】(1)变化:依据材料一“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表”中农业和工业比重变化可知农业人口比重下降而工业人口比重上升。‎ ‎(2)积极影响:依据材料二“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可知是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传统工业部门的重大进步;依据材料二“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并且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可知重化工业成为主导产业以及生产社会化加强;依据材料二“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可知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等。‎ ‎(3)新变化:依据材料三“1987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示意图”可知第三产业的兴起。原因:结合所学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等。‎ ‎33.世界格局之演变 ‎ 材料一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 ‎——(美)非利普尔《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享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 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 ‎——(美)萨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 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 年 9 ‎月 9 日) ‎ ‎(1)材料一中学者认为推动美苏对峙加剧的因素有哪些?‎ ‎(2)从材料一、二看,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评价美苏“冷战”。 ‎ ‎【答案】(1)因素: 一,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二,美苏各自成立政治、经济、军事阵营,加剧了对峙局面的形成。‎ ‎(2)趋势:国际格局由两极争霸向多极格局趋势演进。原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超级大国地位削弱;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3)评价:导致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局部“热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互相竞争、借鉴,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利于亚非拉国家进行不结盟运动的开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解析】‎ ‎【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一中“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 ‎ 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者认为推动美苏对峙加剧的因素有两个,一为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一为美苏各自成立政治、经济、军事阵营,加剧了对峙局面的形成。‎ ‎(2)趋势:根据从材料一中“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和材料二中“21 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可知,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是由两极争霸向多极格局趋势演进。原因:根据材料二中“21 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结合所学知识,从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欧盟等多种力量发展壮大等方面,分析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3) 评价:根据材料三“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 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用辩证的方法,从国际局势紧张、局部“热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竞争、借鉴,科技进步、第三世界崛起等方面,评价美苏“冷战”。‎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