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解析版)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下图剪纸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特点是 A. 商品经济发达 B.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 自耕农经济脆弱 D. 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陕西安塞民间剪纸图片是牛耕图,河北民间剪纸图片内容是纺织有关信息,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特点,故B选项正确;材料图片没有体现商品贸易有关的信息,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的两幅图分别是男耕和女织,体现了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无法得出自耕农经济的脆弱性,故C选项错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两幅图体现了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特点,而不是农家生活自然祥和,故D选项错误。 2.中国古代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是在 A. 商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因此选D. 考点:古代手工业 点评: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述能力。考查形式主要有2种:1)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选项提供关于此概念的阐述,要求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出现的主要标志性词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2)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现象的阐释,选项提供几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 3.下列关于宋代城市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打破了市坊界限 B. 由政治、军事中心变成了单纯的商业中心 C. 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 D.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严格监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但仍然是政治军事中心,并非变成了单纯的商业中心,故B选项说法有误,符合题意;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政府放松对工商业的管控,坊市制度瓦解,故A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宋代放宽工商业的管理,坊市制度瓦解,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故C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宋代放宽了工商业的管理,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严格监视,故D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 4.下图是某文科生学习地理时用到的一幅地图,是位于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下列人物最早到达该图涉及地点的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材料中“位于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以及图示的信息可知是位于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最早到达该地区的是迪亚士,故A项正确;达伽马是后来经过好望角,故B项错误;哥伦布是远航美洲,故C项错误;麦哲伦是环球航行,故D项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航海家 【名师点睛】新航路开辟 5.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机械特色不同 B. 通讯工具不同 C. 主要动力不同 D. 交通工具不同 【答案】C 【解析】 无论是“蒸汽时代”还是“电气时代”都是以能源来命名一个时代,说明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能源动力,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两者都体现出的是工业化的机械;B选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没有出现新的通讯工具;D选项错误,交通工具主要是火车和汽车的差异,与此无关。 6.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 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是在中国明清时期,故A 选项错误;商业活动在中国古代早已出现,而不是在这时期开始出现,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D选项错误。 7.据统计,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1936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 C. 群众性反帝运动的推动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较高,这得益于当时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工业建设的发展,故D正确;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1927年到1936年处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不是南京临时政府,故B错误;群众性反帝运动的推动,属于一战时期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南京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和史实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8.《竹枝词·京华咏俗》写道:“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这种情况表明 A. 西方服饰开始传入中国 B. 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 C. 新式服饰体现等级观念 D. 洋装普遍取代传统服饰 【答案】B 【解析】 题目材料只能说明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没有材料印证“西方服饰开始传入中国”,A不符合题意;根据题目材料“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表明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B正确;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9.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 A. 京张铁路 B. 紫光阁铁路 C. 京广铁路 D. 包兰铁路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张铁路的修建开创了中国铁路修筑历史的新纪元,给帝国主义以有力回击,鼓舞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A正确;BC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 10.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 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 真。余粮征集制实行后国家把口粮也收集起来,人们只能去买 C. 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D. 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因物资极度匮乏所以取消了自由贸易,因此在这时期不存在材料论述的现象,故C选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自由贸易,因此材料中的市民不能买到粮食,而不是因为当时形势严峻和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而买不到,故A选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取消了自由贸易,这位市民无法买到粮食,故B选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时期政府取消了自由贸易,不允许自由贸易,故D选项错误。 11.1929—1933年期间,美国有5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材料反映了这场经济危机 A. 爆发十分突然 B. 影响极其深远 C. 破坏性非常强 D. 波及地域广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5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 显然说明是经济危机破坏性极大,故C项错误;A、B和D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考点:罗斯福新政·1929-1933经济危机·影响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 A. 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 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C. 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 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故A正确;B中“废除”说法错误;选项C中“已经消失”不符合史实,错误;选项D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相反,排除。 13.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 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 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强求各地扩种玉米,乱指挥,反复折腾,所以说他是“蛮干家”,故B选项正确;赫鲁晓夫上任后进行改革,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弊端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而不是体现其“蛮干”,故A选项错误;赫鲁晓夫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的国营农场的自主权,这是其改革中的积极方面,不能体现其“蛮干”,故C选项错误;赫鲁晓夫还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地方权力虽有所扩大,但未能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这不能体现其“蛮干”,故D选项错误。 14. (2008上海历史)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 A. 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 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 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 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答案】D 【解析】 从图中的文字和数字可以看出,它反映的是1958年大跃进的有关内容,而“大跃进”的重要特点就是急于求成、浮夸成风,因此D项正确。 15.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是在21世纪初,A项排除;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项排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C项正确;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是在十三大,D项排除。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评: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1927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1935年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错误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6.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分别位于 A. 广东省、安徽省、海南省 B. 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 C. 广东省、江苏省、海南省 D. 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1980年起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珠海和汕头在广东省,厦门在福建,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徽不是经济特区,故A选项错误;浙江省不是经济特区,故B选项错误;江苏省也不是经济特区,故C选项错误。 17.读下图,与之相对应的是 A. 华盛顿体系 B.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 雅尔塔体系 D. 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中所示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故D项正确;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调整远东、太平洋地区利益的国际格局,故A项错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关于国际贸易的协定,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美苏两分天下的国际格局,故C项错误。 18.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曾说:“欧洲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目标是要一步一步的,首先通过经济一体化,接着政治一体化,最后军事一体化,从而达到欧洲的统一。”欧洲向政治一体化方向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是 A.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B. 欧盟的成立 C.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D. 欧元的启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欧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和军事一体化。ACD三项不能体现“政治一体化”,排除,故B项正确。 19.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 A. 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 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 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 建立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对中国参加APEC活动目的的理解。首先,应该明确参加APEC的国家并不只是发展中国家,如日本、美国就是发达国家,A不选。其次,尽管APEC召开的是非正式领导人会议,但它仍属于政府间合作,B项不选。再次,中国外交的重要宗旨是奉行不结盟原则,D项不选。综上所述答案是C。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超多强 20.确保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 A.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 消除世界的贫富差距 C. 杜绝经济危机的发生 D. 共同解决生态危机 【答案】A 【解析】 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解决关键是建立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故A正确;B中消除错误;C中杜绝用词绝对;D中不是关键。 二、选择题,本题共有10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21.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主要依据是 A.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 吸取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通过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引进了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C选项正确;洋务运动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这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故A选项错误;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是西方的政治制度,故B选项错误;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但没有吸取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故D选项错误。 22.国民政府统治的某个时期,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推动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展开 B. 目的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 C. 意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保障了抗日战争所需物品供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国民政府统治的某个时期指的就是1937年——1942年,而1937年——1942年是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所以,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的目的只可能是保障抗日战争所需物品供给,而并不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意义 23.斯大林模式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相似之处是 A. 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B. 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都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 D. 后来都发展成为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 【答案】A 【解析】 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均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由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故答案为A项。B、D两项的内容符合斯大林模式;C项内容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均排除。 24.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推行公平竞争,美国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上面写着“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等语,以资表彰鼓励。这里的法规是 A. 《全国工业复兴法》 B. 《全国劳工关系法》 C. 《社会保险法》 D. 《财产税法》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在罗斯福新政过程中,为了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A项正确。《全国劳工关系法》是注意改善资产阶级和工人的矛盾,与题干不符,排除B。《社会保险法》主要涉及社会保障方面,与题干无关,排除C。《财产税法》是关于纳税的准则和规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25.下表反映了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年份 1981—1985年 1986—1988年 1989年 1990年 国民生产增长率 3.2% 2.8% 2.4% —4% A. 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继续阻碍发展 B. 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了巨大混乱 C. 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 D. 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苏联国民生产从1981-1990年期间逐渐下降,其原因有多方面,斯大林模式是阻碍国民生产不断减少的根本原因,同时还有社会动荡不安等因素,但与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关,故D选项说法有误,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苏联国民生产值不断减少的最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僵化的斯大林模式,故A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这时期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偏离社会主义道路,导致苏联国民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故B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1989 年前后出现东欧剧变,使得这时期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也是导致国民生产下降的重要原因,故C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 26.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1962年农业生产状况表 农业产值 粮食 棉花 原计划 比上年增长8.5% 3216亿斤 2200万担 实际达到 比上年增长11.6% 3400亿斤 2400万担 A.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D. “文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上述表格体现是1962年我国农业产值增长与原计划相比都多,结合这个时间考虑,应该是因为在经济工作中实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导致的,故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7.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 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答案】D 【解析】 个体工商业属于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允许它的发展说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D项正确。从1956年底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一直没有改变;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随后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因此ABC三项错误 28.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 A. 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 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 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 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 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成效 29.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相同作用不包括 A. 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B. 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美国霸主地位 C. 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 D. 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答案】A 【解析】 三大组织并没有消除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这个问题是各国现在及今后将要努力解决的。 30.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A. 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 B. 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 C. 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D. 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是“二战”后推动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直接原因,故选B;ACD三项虽是原因,但都不是直接原因,故可排除。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把握题目的要求,题目要求是选出经济全球的直接原因,要准确把握题目中的“直接来源于”这一关键词,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