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一次月考历史 选择题 1.秦汉时期,关中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司马迁评价它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 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促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①铁犁牛耕使用 ②都江堰工程修筑 ③井渠的出现 ④丝绸之路繁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相关知识可知,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根据材料可知,关中地区耕地占全 国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百分之三十,财富占全国百分之六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中地 区经济发展主要和开发早、水利工程兴修、生产工具的使用、统治者的重视、自然条件优越 等因素有关。结合选项可知铁犁牛耕使用和井渠的出现是促进关中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③符合题意,C 选项正确。都江堰工程位于成都平原,与材料地点不符,②排除。丝绸之路 繁荣鼎盛时期是在国力强大的唐朝,④排除,结合上述分析排除 ABD 选项。 【点睛】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和开发早、水利工程兴修、生产工具的使用、统治 者的重视、自然条件优越等因素有关。 2.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用力少,见功多,百 姓便之。”该记载反映了 A. 铁制农具的出现 B. 水利工程的兴修 C. 灌溉工具的改进 D. 冶炼技术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冶铁水力鼓风工具水排。依据材料“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 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它的作用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因此 D 选项 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水力鼓风冶铸工具的出现,不是铁制农具的出现;B 选项错 误,材料体现的是水力鼓风冶铸工具的出现,不是水利工程的兴修;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 是水力鼓风冶铸工具的出现,不是灌溉工具的改进。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3.乾隆时,“吴中(在今苏州)男子多工艺事,各有专家,虽寻常器物,出其手制,精工必 倍于他所;女子善操作,织纴刺绣,工巧百出,他处效者莫能及。”这表明该地区 A.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实现了男女平等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工商业非常发达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无法体现没有人身依附关系的雇佣关系,故无法推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因 此 A 选项错误;男女平等涉及的是政治、经济等多个地位的平等,这在封建社会的中国无法 实现,因此 B 选项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时间不符合故 C 选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出了人们大量投身于手工业,手工业的繁荣折射出商品经济发展,故 D 选项正确。 4.南宋前期的鄂州,因是江防重地,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大。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 发展起了南市。这个南市“列肆如栉”,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各地州县也有类似鄂州的现 象。这类现象的出现表明 A. 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 B. 南宋政府推行抑商政策 C. 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 D. 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这个南市“列肆如栉”, 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可知“南市”指的是草市,材料反映的是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D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A 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南宋政府推行抑 商政策,B 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C 选项排除。 5.福建浦城仙霞古道号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是唐朝以来浙、闽间的商旅要道, 宋元时期渐趋衰落,明清时期转为兴盛。这源于 A. 闽浙赣三地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 手工工场的出现推动南北交流 C. 明清时期沿海地区倭患的严重 D. 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措施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商业繁荣,福建浦城仙霞古道成为浙、闽陆 上商道要地,宋元时期,中国海上贸易发达,浙、闽为海外贸易港口所在地,海路便捷,故 福建浦城仙霞古道商业地位衰落,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福建浦城仙霞古道作 为陆上长途贩运要道重新活跃起来,故 D 项正确。闽浙赣三地商品经济情况无法说明浦城仙 霞古道的兴衰演变,排除 A 项。B 项,浦城仙霞古道为浙、闽间的商旅要道,题干未提及其南 北经济交流的作用,排除。C 项,倭患严重为明代实行海禁原因之一,不能全面说明明清时期 浦城仙霞古道重新活跃的原因,排除。 6.十五、六世纪,专制制度的形成和维持,要依靠资产阶级经济上的支持,同时,资产阶级 也需要专制政府保护它的经济利益。专制政府支持发现新航路,用海军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 外贸易,有时不惜为此发动战争。这一状况反映了 A. 专制王权国家最早开始海上探险 B. 殖民探险者与专制君主遵守契约精神 C. 西欧国家顺应了资本积累的需要 D. 专制王权和资产阶级形成利益共同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对黄金需 求日益增大,而封建统治者为满足其对财富的追求及享乐,支持探索寻求黄金的线路,支持 开辟新航路,故 D 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专制国家最早开始海上探险,排除 A;殖民探险者与专 制君主是利益上的契合,并非建立了契约,不能体现遵守契约精神,排除 B;封建国家并非为 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本而支持新航路开辟,排除 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专制制度的形成和维持,要依靠资产阶级经济上的支持, 同时,资产阶级也需要专制政府保护它的经济利益”,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十五、六世 纪欧洲的时代背景分析解答。 7.马克思指出,“自 18 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就开始了一个像雪崩一样猛烈的、突破一切界限 的冲击”,“旧法规中按农民的习惯规定的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也变得如此模糊不清”。 这反映出 A. 圈地运动对农民生活习惯的冲击 B. 手工工场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时间 C. 工厂制度的实行突破了自然界限 D. 行业组织的发展规范了社会生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自 18 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就开始了一个像雪崩一样猛烈的、突破一切 界限的冲击”可知,此时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打 破自然的限制,人们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也正好符合材料中“关于昼夜的简单概 念,也变得如此模糊不清”。故答案为 C 项。A 项,根据所学可知,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了土 地,与材料中“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也变得如此模糊不清”无关,排除;B 项,工厂制度改 变了人们的作息时间,而不是手工工场,排除;D 项,材料反映的是工厂制度不是行业组织的 发展规范,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 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 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 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 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 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8.从 1760 年到 1860 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0 倍。1850 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 1/3,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 21%。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 1/3。 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这说明英国当时 A. 纺织技术革新推动工业的进步 B. 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C. 城市化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D. 民主化改革推动工业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 1/3,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 21%……英国成为全 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说明英国在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 故 B 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纺织技术革新,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城市化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材料和民主化改革也没有关系,故 D 项错误。 9.下面是 1784~1836 年英国进出口相关贸易数据统计表(单位:%)据此得出的结论是,这 一时期英国 年份 原料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重 制造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 1784~1786 年 43.6 82.2 1814~1816 年 51.6 83.6 1834~1836 年 67.8 91.1 A. 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 B.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C. 重商主义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D. 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表格中可知,原料进口和工业品出口占比均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大 量进口原材料,在本国生产成工业品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故答案为 D 项。缺乏其他国家进出 口信息,无法通过比较得出 A 项说法,排除;缺乏英国对外贸易各个时期各类商品具体信息, 无法通过对比得出 B 项说法,排除;随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英国的推动下,自由贸易取 代重商主义,推动对外贸易发展,C 项排除。 10.下表为 1874—1900 年英、美、法、德工业年平均増长率(%)统计表。由此可以推知,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74-1890 年 1.7 5.2 2.1 3.5 1891-1900 年 1.6 3.5 2.6 4.8 A. 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增速开始放缓 B. 资本主义世界多中心格局已形成 C. 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地位急剧变化 D. 英法两国的国际影响力渐趋下降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英法两国的工业年平均增长率明显低于美德两国,导致欧 美主要国家经济地位急剧变化,故 C 正确;美德两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较高,所以不能说明 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增速开始放缓,排除 A;世界多极化只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至今尚未形 成,排除 B;根据所学可知,英法依旧处于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国际影响力渐趋下降”表 述错误,排除 D。 11.下列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能正确反映发展趋势是 重要事件 发展趋势 A 1787 年宪法颁布、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明清中国资本 主义萌芽产生 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 C 《社会契约论》出版、《船山遗书》 理性化、科学化 D 新兴城市的出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理性化、城市化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 年宪法颁布、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世界发展 趋势是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A 选项符合题意。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瓦特改良联动式 蒸汽机、明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无法体现全球化趋势,B 选项排除。《社会契约论》出版、 《船山遗书》无法体现科学化,C 选项排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属于封建传统思想的内容 之一,无法体现理性化、城市化,D 选项排除。 1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 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有 一事件)“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有一 事件”指 A. 鸦片战争 B. 中法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被日本这样一个蕞尔小国打败,促使国人进一步反思,发现只学 西方器物是不够的,开始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从此开始,C 选项符合题 意。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导致中国的民族群体意义觉醒,A 选 项排除。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未触动中华民族的群体觉醒,B 选项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导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民族觉醒无关,D 选项排除。 【点睛】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割地赔款,主权沦丧, 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 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 义和团运动。 13.“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独列 国之兵士,恃威横行。”这次战争后 A. 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 欧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外国军队已经攻入北京城,不符合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史实,而外国商品 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故 A 选项错误;B 选项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 勾结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但是根据“列国之士兵”“北京”“东交民巷西什库”等信息推 断此次应该为八国联军侵华,故错误;C 选项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根据材料为八国联军 侵华,故错误;D 选项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外国人统治中国的工具,符合题意, 故正确。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 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 年……第二次发 生于 1911 年,第三次在 1949 年……”材料中第二次“革命” A. 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 取得了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C.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时间 1911 年且涉及到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推断应该是辛亥革命,辛亥革 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 A 选项符合题意正确;B 选项, 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反帝斗争的真正胜利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故错误;C 选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性质的完全改 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新中国的诞生,故错误;D 选项,辛亥革命结束的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而非封建制度,故错误。 15.有人说“当专治王朝在面对内忧外患的难题,行政运作力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社会对王朝 的统治力开始产生怀疑,使得王朝的延续面临存续危机时,为纾缓社会压力,王朝往往释放 一些原本属于一人或少数人专断的权力,而让社会大众对于国家决策过程增加参与力道,让 人民感受他的意见有成为政策之可能。”下列哪一事件属于这种环境下的产物? A.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开始放松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 1905 年,清王朝废除科举制,采用新学制 C. 1906 年,清政府开始“预备立宪” D. 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王朝往往释放一些原本属于一人或少数人专断的权力,而让社会大众对 于国家决策过程增加参与力道,让人民感受他的意见有成为政策之可能。”解读选项内容可 知 A 选项错误,清政府放松民间办厂的限制是经济方面的变革,不是增加民众对于国家决策 过程的参与力道;B 选项错误,废除科举制,采用新学制是教育方面的改革,不是增加民众对 于国家决策过程的参与力道;C 选项正确,“预备立宪”是清政府仿效西方君主立宪制度,增 加民众对于国家决策过程参与力道的政治变革;D 选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不是专制王朝,与 题意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16.1920 年,在查明创办人或主要投资人身份的 46 家银行中,由地主、军阀、官僚或买办投 资的银行只有 8 家,军阀、官僚与工商业者合资经营的银行有 5 家,由工商业者和金融界人 士投资创办的银行有 33 家。这表明 A. 近代银行与民族经济紧密结合 B. 一战使近代金融业快速发展 C. 近代银行发展有浓厚的封建性 D. 银行业发展有利于民族工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由工商业者和金融界人士投资创办的银行占多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20 年左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者和金融界人士投资创办银行,说明近代银行 与民族经济紧密结合,故 A 正确;当时一战已经结束,而且仅凭材料中的银行的创办人数据 并不能得出金融业快速发展的结论,故 B 排除;工商业者和金融界人士投资创办的银行占多 数,这无法说明近代银行发展有浓厚的封建性,故 C 排除;材料没有反映银行业是民族工业 发展的有利因素,故 D 排除。 17.19 世纪 40—60 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关于中国社 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民族工业首先在内地产生 C. 重工业发展迅速 D. 传统手工业趋于稳固 【答案】A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经济侵略下,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传统手工业走向衰落, 排除 D,A 正确;19 世纪 60—70 年代,民族工业产生于沿海地区,排除 B。近代中国重工业落 后,发展缓慢,排除 C。 18.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洋布的进口量逐年增长。甲午战争前夕全国棉布消费总量占比;洋 布占 13.5%,加上国产机制布亦不过只占 14.15%;而农村土布则占 8235%,其中自给布占 42.04%,商品布占 40.31%。这表明 A. 家庭纺织业逐步实现商品化 B. 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 C.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 土布具有质量和价格的优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虽然“洋布的进口量逐年增长”,但经过 30 多年,到甲午战争前夕 “农村土布则占 82.35%,其中自给布占 42.04%”,可见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B 项正 确。材料没有涉及家庭纺织业逐步实现商品化的信息,而是强调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 A 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与材料不符,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洋布 和土布的比较,且与洋布相比,“土布具有质量和价格优势”不符合史实,D 项错误。 19.洋务运动初期,军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调拨各省。19 世纪 80 年代后, 沿海各省中哪一省需配备兵船就由该省筹款。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等企业,如果所产 某种武器的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过多,就会停止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期间的军事工业 A. 使沿海军事力量布局平衡 B. 无法完全规避价值规律制约 C. 高度关注企业的生产成本 D. 逐渐由官办向官督商办转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后期由于经费的短缺,传统的不计价格的军工产 品调拨方式有所改变,同时,国内军工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军火市场价格的影响, 这说明虽然是官办的和不为交换而进行的军工生产,也无法完全规避价值规律的制约,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这一现象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期间军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价值规律 的影响,与平衡军事力量布局无关;C 选项不能全面概括两则材料的信息,错误;D 选项错误, 洋务运动期间军事工业并未转向官督商办。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20.有学者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 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 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截然不同的命运。该学者认为国家 命运取决于 A. 发展战略观的选择 B. 所处社会形态的差异 C. 国际大环境的优劣 D. 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中日两国在发展民族经济上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方式,由此造 成两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不同命运,故选 A 项;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也处于封建社会,遭受外 来列强侵略,与中国社会形态类似,故排除 B 项;中日两国所处的国际社会大环境是相同的, 没有根本性差距,故排除 C 项;该学者的观点中没有涉及两国对外经济联系的内容,故排除 D 项。 21.李鸿章在《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指出:“若我果深通其法,愈学愈精,愈推愈广, 安见百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耶?”据此可知,此时的李鸿章力主推广 A. 教育之法 B. 治国法律 C. 经商之法 D. 制造之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李鸿章”“《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深通其法,愈学愈精,愈推 愈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因此他 力主推广制造之法,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教育的变革,故 A 项排除;BC 项是资产阶 级的思想主张,排除。 【点睛】“李鸿章”“《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深通其法,愈学愈精,愈推愈广” 是关键信息。 22.1911 年,上海拥有丝厂 48 家,丝车 13738 台;1914 年增为 56 家,丝车 14424 台;1917 年猛增为 70 家,丝车 18386 台,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 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力扶持 D. 洋务派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14 年-1917 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根据所学知 识可知,1914-1917 年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导致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故 B 项正确;A 项是 19 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排 除;C 项是 1927-1936 年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的原因,排除;1895 年甲午战败,洋务运 动失败,故 D 项排除。 23.1927—1936 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还是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其原因是 A. 民族资本家爱国热忱的推动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 欧洲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D.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1927—1936 年,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 业的较快发展,材料中现象正是这一原因导致,故 B 项正确。民族资本家爱国热忱的推动不 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A 错误;欧洲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 展的原因,C 错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甲午战争之后,故 D 项错误。 24.1935 年,蒋介石提出将川滇黔为中华民国复兴的根据地,把四川作为中华民族立国的根据 地。后来国民政府确立了以西南地区为新建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开始将沿海工业迁至以重 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这反映出国民政府准备 A. 转向战时经济体系 B. 平衡地区经济发展 C. 建立官僚资本垄断 D. 防止西南军阀做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35 年,蒋介石…把四川作为中华民族立国的根据地”结合所学可知, 蒋介石的做法旨在为持久抗战作准备,工业内迁是适应持久抗战的需要,体现了战时经济体 制的特点,故 A 项正确。B 项,国民政府做法反映了抗战需要并非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排除。 C 项,工厂内迁旨在为抗战作准备,而不是发展官僚资本,排除。D 项,西南布局新建工业为 抗战大局做考虑,未体现抑制西南军阀,排除。 25.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家农户,都能见到曾经不可或缺的纺车蒙上了 灰尘。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花提醒人们手纺车已不合时宜。”此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B. 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 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纺车蒙上了尘土。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花提醒人们手纺车已不合时宜”可 知,材料说明传统家庭纺织业消失,实质上反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故 D 正确;材料主要 说的是我国家庭手工业发展状况,并未涉及民族工业曲折艰难的问题,排除 A;手摇纺车效率 低下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B;印度棉纱质优价廉并不是这种现象反应的实质,排除 C。 二、材料阅读 26.读材科,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中国社会是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是 村落。村落是特定区域内人们共同生产、生活的基本社会单元、在长期生产、生活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以乡土文化、家族文化与礼俗文化为主要表现形态的传统村 落文化。 材料二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中,梁漱溟认为“中国是农村大国, 要改造中国,必须针对其“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从乡村着手,以教育为 手段来改造社会”。他的乡村建设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 机关;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组织乡村自卫团体,以 维护治安;在经济上组织农业合作社,以谋取乡村的发达,卢作孚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交通运輸为龙头,在北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十几年问,他修建铁路、治理河滩、疏 浚河道、开发矿业、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建设电站、开通邮电、建立农场、发展贸易、组 织科技服务等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对中国城乡发展战略的重大发展。中 央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 裕的“三农”问题,通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达到生 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协调,促进农业、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三业”融合发展,真 正实现农业发展、农村变样、农民受惠,最终建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 得住人的美建乡村和美丽中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別指出梁漱溟和卢作孚“乡村建设运动”的侧重点,井 说明该项运动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应该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答案】(1)村落为基本生活单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乡绅族长治理;恪守伦理纲常。 (2)侧重点:梁漱溟侧重于教育手段;卢作孚侧重于经济手段。 作用: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促进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 (3)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各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业科技;发展农村教 育;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坚持精准扶贫。 【解析】 【详解】(1)根据“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村落”得出村落为基本生活单位;根据“特定区 域内人们共同生产、生活的基本社会单元”得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据“以乡土文化、 家族文化与礼俗文化为主要表现形态”,结合所学得出乡绅族长治理、恪守伦理纲常。 (2)侧重点:根据“从乡村着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得出梁漱溟侧重于教育手段; 根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得出卢作孚侧重于经济手段。 作用:根据“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得出促进农民素质提高;根据“组织乡 村自卫团体,以维护治安”得出促进社会稳定;根据“在经济上组织农业合作社,以谋取乡 村的发达”得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伦理本位”得出弘扬传统文化。 (3)根据“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得出坚持五大发展 理念;根据“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协调”得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促进 农业、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三业’融合发展”得出各产业融合发展;还可从发展农业科 技、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精准扶贫等角度分析总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