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 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 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 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 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故B项正确;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影响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故A项错误;生产生活比较稳定、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是在生产、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也不是最重要的,故CD错误。‎ ‎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 废分封行县制 B. 实行盐铁专营 C. 废旧俗兴汉化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革除鲜卑族的旧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故C正确;废分封、行县制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故A错误;实行盐铁专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的统治措施,故BD错误。‎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是 A. 采用汉制汉礼 B. 使用汉姓 C. 与汉族通婚 D. 迁都洛阳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北魏孝文帝决定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故D正确;采用汉制汉礼、使用汉姓、与汉族通婚属于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表现,故ABC错误。‎ ‎4.如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A. 匈奴族 B. 鲜卑族 C. 氐族 D. 羌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和图表可知,图中a政权是北魏政权,其建立者是鲜卑族,故B正确;此阶段匈奴族建立的政权是汉、前赵、北凉等,故A错误;氐族建立的政权有前秦、后凉等,故C错误;羌族建立的政权有后秦,故D错误。‎ ‎5.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战役。这场战役 A. 奠定了南北方对峙的局面 B. 前秦政权在之后迅速崩溃 C. 东晋迅速强大并统一北方 D. 鲜卑族自此之后由盛转衰 ‎【答案】B ‎【解析】‎ ‎【详解】淝水之战后,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故B符合题意;淝水之战使中国南北分立的局面继续维持,故A不符合题意;东晋趁机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但没有统一北方,故 C不符合题意;鲜卑族直到隋朝建立都是我国北方有影响的少数民族,并未因淝水之战由盛转衰,故D不符合题意。‎ ‎6.十六国时期,其中有15国位居北方,只有成汉位居西南地区。建立成汉政权的是 A. 汉族 B. 氐族 C. 巴氐族 D. 鲜卑族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成汉是由巴氐族建立的,故C项正确;汉族建立的政权有前凉、西凉、北燕等,故A错误;氐族建立的政权有前秦、后凉等,故B错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有前燕、后燕、西秦、南燕等,故D错误。‎ ‎7.如图是《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 江南经济发展 B. 北方文化繁荣 C. 专制统治加强 D. 国家统一完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可知,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大量劳动力等,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北方民族迁往中原破坏了北方的经济、文化,故B错误;此时政权更迭频繁,专制统治削弱,故C错误;此时战乱频仍,国家分裂,故D错误。‎ ‎8.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两晋时期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 由内地流向边疆 B. 由边疆流向内地 C. 由北方流向南方 D. 由南方流向北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历史上人口流动主要类型有: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北方人民南迁、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华人外流、外族内迁等五种方式。结合所学,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先后掀起三次南迁高潮,并因此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使经济重心南移,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 ‎9.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是 A. 统治者不重视 B. 人民的负担太重 C. 战乱的破坏和影响 D.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受战乱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并非是魏晋时期北方经济状况发展不佳的主要原因,排除。‎ ‎1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故C符合题意;中华文明的起源指的是远古时期,故A错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指的是隋唐时期,故B错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指的是明清时期,故D错误。‎ ‎11.南朝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A. 齐宋梁陈 B. 陈齐梁宋 C. 梁宋陈齐 D. 宋齐梁陈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420—589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史称“南朝”,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史实,故错误。‎ ‎12.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疆域大体上局限于淮河、长江流域以南。其势力范围最广时,在北方到达 A. 淮河 B. 淮河以南 C. 黄河南岸 D. 长江北岸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政权在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故C项正确,A错误;东晋疆域大体上局限于淮河、长江流域以南,包括淮河以南、长江北岸,故BD错误。‎ ‎13.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史称“五胡内迁”。其中不包括 A. 匈奴 B. 鲜卑 C. 羌 D. 越族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内迁”包括匈奴、羯、氐、羌、鲜卑等,不包括越族,故D项正确,匈奴、鲜卑、羌属于“五胡”,故ABC错误。‎ ‎14.从三国后期到西晋初期,位于北方地区的政权战胜其他割据政权,形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C. 北方政权成功地削弱了导致分裂的豪强地主势力 D. 北方政权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三国后期到西晋初期,位于北方地区的政权能够战胜其他割据政权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在北方,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南方地区,故A正确;当时南方和北方地区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故B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此时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了破坏,故D错误。‎ ‎15.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下列政权中,曾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是 A 东晋 B. 西晋 C. 北魏 D. 前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结束分裂局面,316年西晋灭亡。因此西晋曾实现了短暂的统一,故B正确;东晋、北魏、前秦都没有实现全国性统一,故ACD错误。‎ ‎16.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称魏、蜀、吴三分天下。下列关于三国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蜀国与魏国加强了联合 B. 势力最强大的是北方的魏国 C. 吴国一直被蜀汉政权控制 D. 曹操建立魏政权不合正统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三国当中魏国势力相对更强大一些,故B项正确;蜀国与吴国加强了联合,而不是魏国,故A项错误;蜀国没有控制吴国,两者是结盟关系,故C项错误;曹魏政权是曹丕建立的,故D项错误。‎ ‎17.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其中自称汉朝皇族的刘备建立的政权是 A. 魏 B. 蜀汉 C. 吴 D. 西晋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刘备建立的政权仍沿用汉的称号,史称蜀汉,故B项正确;魏是曹丕建立的政权,故A项错误;吴是孙权建立的政权,故C项错误;西晋是司马炎所建,故D项错误。‎ ‎18.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魏蜀吴三国政权的地理位置,曹丕定都洛阳,刘备定都成都,孙权定都在南京,由此可以判断D正确;ABC均不符合魏蜀吴三国政权的地理位置,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三国鼎立的形势”,联系所学三国的历史分析解答。‎ ‎19.秦汉文化气势恢弘,居世界先进行列,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国力强盛,经济发达 B. 吸取了各族的优秀文化 C. 国家政府高度重视 D. 先秦文化基础雄厚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汉时期国家强盛,经济发展,促进秦汉文化发展繁荣,故A正确;秦汉统治者都进行思想控制,虽然可以形成统一的文化,但对文化的发展有阻碍作用,C错误;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是无法阻挡的,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要随之进步,科学技术和思想也必然要发展,B、D两项都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问题,并不能完全起决定作用,排除。‎ ‎20.动摇了东汉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是 A. 黄巾起义 B. 州牧割据 C. 宦官专权 D. 光武中兴 ‎【答案】C ‎【解析】‎ ‎【详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动摇了东汉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故C符合题意;黄巾起义是外戚宦官专权造成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州牧割据是外戚宦官专权导致朝政混乱、中央无法有效管理地方的结果,故排除AC;光武中兴是东汉初期由刘秀开创的社会发展、政治清明的局面,故D不符合题意。‎ ‎21.东汉后期,皇权逐渐失去了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礼乐制度破坏 B. 外戚宦官相互勾结 C. 以“柔道”治天下 D. 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导致东汉后期全国政局失控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割据势力强大,选项D正确;选项A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选项B的破坏性主要体现在中央政府,排除B;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掌握东汉后期地方割据势力膨胀,导致中央控制能力下降。‎ ‎22.‎ 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田庄 A. 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B. 国家培养人才 C. 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D. 不利于地方有效管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豪强地主利用庄园不仅控制地方经济、军事还控制地方政权,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明显不利于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故D项正确;王国属于分封制下诸侯,地主不属于诸侯,权力也较小,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庄园的教育管理,并不能说明是国家培养的人才,故B项错误;庄园属于地方势力,与君主专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 ‎23.史载:从公元105年到公元146年,东汉社会基本安定,但人口却从5300万减至4700万。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兼并 B. 豪强隐匿 C. 疆域变更 D. 匈奴侵掠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尽管政局稳定,但是人口数量剧减,这和当时豪强地主隐匿人口是有关系的,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土地兼并等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并未导致人口大量减少;C选项错误,疆域变更不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此时期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被东汉和南匈奴击败,并未大规模侵掠东汉政府统治地区。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4.皇帝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心角色,但其权柄也常被亲近者侵夺,东汉时期侵夺皇帝权柄的重要角色是 A. 宰相与御史大夫 B. 刺史与郡守 C. 外戚与宦官 D. 三公与台阁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侵夺皇帝权柄的重要角色是外戚与宦官,故C正确;宰相与御史大夫属于秦朝三公,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刺史与郡守在东汉是地方官员,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三公与台阁不属于“亲近者”,故D错误。‎ ‎25.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 皇帝幼龄即位 B. 宦官外戚专权 C. 黄巾军大起义 D. 地方军阀割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东汉中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故选B;皇帝幼龄即位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东汉末年黄巾军大起义是推翻东汉统治的原因,不是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的原因,排除C;东汉末年地方军阀割据,不是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的原因,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联系所学东汉走向衰落的原因分析解答。‎ 二、材料解析题 ‎26.晚清重臣的思想 张之洞,清末著名的地方重臣代表人物,曾主持筹办了三十多个工厂和五条铁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张之洞撰写了《劝学篇》一书,该书分为内外篇。内九外十五,共二十四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海内志士,发愤搤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兹内篇所言,皆求仁之事也,外篇所言,皆求智求勇之事也。‎ 内篇:同心第一、教忠第二、明纲第三、知类第四、宗经第五、正权第六、循序第七、守约第八、去毒第九;外篇:益智第一、游学第二、设学第三、学制第四、广译第五、阅报第六、变法第七、变科举第八、农工商学第九、兵学第十、矿学第十一、铁路第十二、会通第十三、非弭兵第十四、非攻教第十五。‎ 二十四篇之义,括之以五知:一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二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为埃及,惧波兰;三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 ‎——摘编自(清)张之洞《劝学篇》‎ 问题:‎ ‎(1)《劝学篇》成书的时代,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张之洞属于哪一派别?‎ ‎(2)与以往思想相比,张之洞思想有哪些新特点?‎ ‎(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晚清张之洞的思想?‎ ‎【答案】(1)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甲午战败,维新变法运动。洋务派。‎ ‎(2)具有全球视野,重视教育变革,扩大了西学的内涵,“中体西用”思想系统化(其他言之有理皆可酌情赋分)。‎ ‎(3)评分项一:观点。‎ 水平1:能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大背景中辩证考察近代“中体西用”思想的变迁。‎ 思想变化是社会现实变化的反映,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折射了19世纪末在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背景下,中国已开始有一定的世界视野,改革从坚船利炮向政治层面转变逐步成为洋务运动后期的社会新共识;然而面对维新变革等新思想,其实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试图用比较保守的方式和政治方案来推进中国的变革实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最终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水平2:仅强调某一方面。‎ 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评分项二:史实与材料。‎ 水平1:能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 水平2:仅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或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水平3:没有使用信息和史实 评分项三:论述。‎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证;‎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水平1:叙述成结构;‎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仅罗列史实。‎ ‎【解析】‎ ‎【详解】(1)形势,据材料“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张之洞撰写了《劝学篇》一书”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维新变法等方面回答《劝学篇》成书的时代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派别,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之洞属于洋务派。‎ ‎(2)特点,据材料“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视野、教育变革、西学内涵、思想系统化等方面回答与以往思想相比张之洞思想有哪些新特点。‎ ‎(3)看待,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体西用”、救亡图存、世界视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等方面回答如何看待晚清张之洞的思想。‎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3)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1)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用铁农具、牛耕;征收地租的封建剥削方式已出现。‎ ‎(2)措施: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 作用: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关系,确立了新兴地主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 ‎(3)联系: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材料二商鞅变法是在材料一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和新剥削方式产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变法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材料一中的图片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提供了一条历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耕作方式上出现了牛耕,土地兼并开始出现,出现了租佃制的经营方式。所反映的史实是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用铁农具、牛耕;征收地租的封建剥削方式已出现。‎ ‎(2)商鞅变法的措施比较多,可以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涉及到的有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等。商鞅变法的影响应该从生产关系变革、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逐渐确立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等方面进行作答。‎ ‎(3)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则要从历史事件所反映的实质或领域等方面入手,材料一历史事件反映的生产方式方面的内容;材料二历史事件反映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材料二历史事件发生正是由于材料一基础上发生的,因此,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是因果关系。‎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工具的进步;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措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详解】‎ ‎28.下面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依据图示,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 ‎(2)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优缺点。‎ ‎【答案】(1)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2)优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能够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缺点: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易造成决策失误;权力过度集中,地方无权,不利于调动地方工作的积极性等。‎ ‎【解析】‎ ‎【详解】(1)“集中方向”,由图示内容可以得出: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2)“优点”,依据所学知识从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保证文化传承等角度分析;“缺点”,依据所学知识从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会造成决策失误、不利于调动地方工作的积极性等角度分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