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 ‎1.商代的甲骨卜辞对商人的农事活动有大量的记载,几乎包括与农业有关的各个方面,后世所谓“五谷”、“六畜”在卜辞中也都有反映。这说明当时(  )‎ A. 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B. 农业已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 C. 占卜抑制经济发展 D.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促进农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代的重大活动都要占卜,并记录下来。因此,材料信息“商代的甲骨卜辞对商人的农事活动有大量的记载”“‘五谷’、‘六畜’在卜辞中也都有反映”说明了商代重视农业活动,农业已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故B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开始形成,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占卜抑制经济发展,C正确;材料信息未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促进农业发展,故D错误。‎ ‎2.春秋时期兴起的“五德终始说”认为:夏朝为木德,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根据五行生克理论,金克木,火克金。据此理论取代周朝的秦朝应为水德。这体现了(  )‎ A. 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早已形成 B. 五行阴阳学说成为主流政治思想 C. 统治者追求政治传承的合法性 D. 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朝代的更迭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夏朝为木德,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根据五行生克理论,金克木,火克金”说明春秋时期兴起的“五德终始说”力图通过五行相生相克来为改朝换代寻求政治继承上的合法性,证明前朝灭亡和新朝兴起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故C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故A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五行阴阳学说不是主流政治思想,故B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故D错误。‎ ‎3.西汉时,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相继形成了一些较大的经济区,每个经济区都有一两个经济中心,这些经济中心当时叫“都会”,主要有关中的长安,河南的洛阳,巴蜀地区的成都,岭南地区的番禺(即广州)等。这说明当时(  )‎ A. 区域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 B. 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 C. 城市经济功能超过政治功能 D. 政治需要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安、洛阳、成都、番禺等是当时汉朝的首都或郡治。这些地方首先是政治中心,聚集了大量人口,才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形成,成为“都会”,这体现了政治需要推动经济发展,故D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区域经济的多元化,故A错误;魏晋以后,经济重心才开始有了南移趋势,故B错误;汉代城市的政治功能居主导,故C错误。‎ ‎4.据学者考订,汉武帝时举孝廉,各郡国不论大小,名额相同;东汉改以人口为标准,人数满20万的郡国,每年可举孝廉1人,20万以下两年举一人,10万以下三年举一人,对边郡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宽政策。这一变化(  )‎ A. 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 使得贵族政治衰落 C. 实现了选拔人才的公正 D.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举孝廉“以人口为标准”“对边郡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宽政策”,这体现了东汉选拔官员在名额分配上力图公平公正,重视地方和边郡治理,这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选拔名额的变化,不是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故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贵族政治衰落,故B错误;C项说法绝对,错在“实现了”。‎ ‎5.中国古代数学家大都把自己的数学研究与《周易》、《周礼》的“九数”以及儒家的“六艺”联系在起。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所撰《九章算术注》的序中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 A. 深受儒家经学影响 B. 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C. 汇集诸子百家的精华 D. 与商品经济繁荣有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古代科技著作存在拟经化的特点,体现了儒学成为正统以后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B、D两项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实不符;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6.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  )‎ A. 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B. 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 C. 促进北魏经济发展 D. 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时期获得新生和大放异彩。由此可知,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为隋唐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故D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促进北魏经济发展,故ABC错误。‎ ‎7.魏晋南北朝时,经学有“南学”“北学”之分。唐太宗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欲谋求统一,遂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以此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这反映了唐代(  )‎ A. 运用政府行政手段复兴儒学 B. 学术政策顺应了政治统治需要 C. 借助经学抑制佛道思想影响 D. 采取政治的手段改变经学传统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颁布《五经定本》,作为学子传习儒经的依据。这有利于学术思想统一,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故B正确;北宋时期儒学复兴,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抑制佛道思想,故C错误;唐代统一经学并没有改变经学传统,故D错误。‎ ‎8.北宋开封市民出行“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可以享受到乘马等高品质服务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 A. 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 B. 民众追求奢侈享受 C. 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D. 城市消费门槛下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北宋开封市民出行“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这说明北宋租赁业的发展促使市民消费的价格低廉,即城市消费门槛下移,故D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信息,故A错误;显然,材料信息中的消费不是奢侈消费,故B错误;材料信息和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无关,故C错误。‎ ‎9.明代地方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三级,后又逐渐形成省级行政机构向更低级的府、县机构派出巡查性质的官员,被称为分司,这样就实际形成了省、司、府(州)、县四级地方管理体制。这一变化(  )‎ A. 适应了中央集权发展需要 B. 制约了地方官员活力 C. 推动了三司分权体制发展 D.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明代省一级机构在更低级行政机构派巡查性质官员,形成了省、司、府(州)、县四级地方管理体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加强对基层地方官员的监察管理,实质上是适应了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故A正确;材料主旨体现不出制约地方官员活力,故B错误;明代的三司指的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属于省一级的分权体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这一措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行政效率,故D错误。‎ ‎10.清代中叶的小说拥有众多读者,“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时人认为小说是“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入情啼笑,接引顽痴。”由此表明(  )‎ A. 程朱理学已成为主流思想 B. 士大夫价值取向发生转变 C. 小说成为社会教化的途径 D. 通俗化的作品更受到欢迎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清代中叶的小说“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入情啼笑,接引顽痴”并拥有众多读者。由此可知,清代中叶的小说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小说成为社会教化的一种途径,故C正确;程朱理学成为主流思想是在南宋以后,故A错误;士大夫受到小说吸引,并非改变其价值取向,故B错误;通俗化的作品更受到欢迎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D错误。‎ ‎11.在古希腊的宗教文化中,每个神明都有专属的祭坛、神庙。各城邦在固定的节日会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如雅典城邦祭祀雅典娜,底比斯城邦祭祀阿波罗。由此可知当时的希腊(  )‎ A. 宗教祭祀强化了城邦认同 B. 宗教促进希腊的文化发展 C. 民主政治起源于宗教活动 D. 人文主义宗教观开始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希腊各城邦在固定的节日都会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祭祀自己的神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措施通过宗教祭祀强化了公民的城邦认同感,故A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宗教推动文化发展,也不能反映人文主义宗教观开始出现,故BD错误;希腊的民主政治起源于工商业的发达,故C错误。‎ ‎12.罗马法中规定的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三种身份权全部或部分丧失叫“人格减等”。人格减等又有不同类型,如丧失自由权沦为奴隶者,为人格大减等;丧失罗马市民权而成为拉丁人或外国人者,为人格中减等。这体现了罗马法(  )‎ A. 重视法律的规范性 B. 强化奴隶主统治 C. 注重维护等级秩序 D. 法律条文的完备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中“人格减等”形成了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财产不平等,这体现了维护罗马社会等级制度的意图,故C正确;材料和重视法律的规范性、强化奴隶主统治、法律条文的完备没有关系,故ABD错误。‎ 二、非选择题部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量入以为出”的财政思想,《周礼》里提出要把各地统计数据资料按月、旬、年定期汇总到中央,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秦汉时有地方定期向中央报告财政收支情况的上计制度,建立了全国制度统一、权责明晰的财政制度。唐代时,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预算制度,从编制、审议、下发、执行到最后的绩效审计都有明确的规定。……汉初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有十多项,包括了收养孤儿、赈恤鳏寡、放赈救灾等方面;唐代国家财政就在教育、农业生产、杜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开支。‎ 材料二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高于王权,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收赋税的原则,保护人民的私有产权等各项权利,国家财政彻底取代王室财政。又经过70年的努力,英国形成了政府行政部门必须每年向国会提交年度预算,获得批准后再执行预算的现代预算制度。在财政压力下,当时国家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借贷和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这要求政府必须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并实行财政账目的公开透明。国家还进行各种直接投资,给予殖民地的开辟、科技创新极大资助,推动经济发展。国家逐步建立了现代税收、预算和国债制度,用于对外殖民开拓,掠夺资源,对内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走向公共财政。‎ ‎——以上均摘编自史卫《中国古代财政与国家治理的“类现代化”陷阱》‎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财政体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财政体制与中国古代财政体制的不同,并分析其建立的历史意义。‎ ‎【答案】(1)特点:较早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财政体系;注重对财政收支的数字量化管理;有预算制度强调收支平衡,有完整的制度保障;注重通过财政开支治理国家。形成背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个体小农经济的确立发展;儒家思想的影响。‎ ‎(2)不同:英国财政体制由议会控制,国家财政取代王室财政;财政体制公开透明,走向公共财政;财政体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历史意义:限制了国王的财政权力,有利于英国近代君主立宪体制确立;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殖民扩张提供了财政支持;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英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周礼》里提出要把各地统计数据资料按月、旬、年定期汇总到中央,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概括得出:较早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财政体系、注重对财政收支的数字量化管理;由材料信息“唐代时,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预算制度,从编制、审议、下发、执行到最后的绩效审计都有明确的规定”得出:有预算制度强调收支平衡,有完整的制度保障;由材料信息“汉初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有十多项,包括了收养孤儿、赈恤鳏寡、放赈救灾等方面;唐代国家财政就在教育、农业生产、杜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开支”概括得出:注重通过财政开支治理国家。‎ ‎“背景”,依据所学知识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个体小农经济的确立发展、儒家思想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2)“不同”,根据材料二信息“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高于王权,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收赋税的原则,保护人民的私有产权等各项权利,国家财政彻底取代王室财政”得出:英国财政体制由议会控制,国家财政取代王室财政;由材料信息“在财政压力下,当时国家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借贷和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这要求政府必须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并实行财政账目的公开透明”得出: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财政体制公开透明;由材料信息“国家逐步建立了现代税收、预算和国债制度,用于对外殖民开拓,掠夺资源,对内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走向公共财政”得出:走向公共财政。‎ ‎“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二信息“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高于王权,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收赋税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限制了国王的财政权力,有利于英国近代君主立宪体制确立;由材料信息“‎ 国家还进行各种直接投资,给予殖民地的开辟、科技创新极大资助,推动经济发展”得出: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殖民扩张提供了财政支持;由材料信息“国家逐步建立了现代税收、预算和国债制度……对内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英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宋、明两朝若干历史事件对照简表 朝代 经济 政治 文化 宋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田制不立”,土地买卖频繁;‎ 坊市界限打破,出现纸币交子;‎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广泛设立。‎ 中央设三司使,地方设知州和通判;‎ 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形成,实行“糊名法”;‎ 出现谏院。‎ 理学兴起;‎ 词、曲、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 苏黄米蔡四大家,主张“有意无法”;‎ ‎“三大发明”完成。‎ 明 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番薯引入中国,棉花广泛种植;‎ 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苏州的丝织业、佛山的冶铁业兴盛;‎ 出现大规模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 明太祖禁止海外私人贸易。‎ 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 八股取士;‎ 形成完备的科、道监察体系,出现厂卫制度。‎ 心学成熟;‎ 出现“异端”思想家李贽;‎ 世情小说盛行;‎ 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 西方传教士来华。‎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概括由宋到明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标准:论题部分0-3分,阐述部分0-9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 分值 要求 ‎10-12分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分析准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严谨,表述通顺。‎ ‎7-9分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一个或两个相互关联的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分析较准确,论证较充分,结论合理;逻辑较严谨,表述通顺。‎ ‎4-6分 所拟论题基本符合要求指向较明确。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关联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 ‎0-3分 所拟论题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明确。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表格信息,并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然后概括由宋到明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趋势,该趋势(观点)必须明确;再次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史实相互关联,史论结合。“观点”,如由表格中宋朝“理学兴起”、明朝“心学成熟”、出现“异端”思想家李贽等信息可以提炼“由宋明理学到提倡个性的启蒙思想出现”;由宋朝的“词、曲、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明朝的“世情小说盛行等信息可以提炼“世俗文学的发展”。“阐述”,依据相关知识,找到相互联系进行阐述即可。‎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约前390—前338年),卫国人,生于大变动的战国中期,“少好刑名(法律)之学”。入秦,得秦孝公重用,实行变法。他认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为使秦国在争霸兼并战争中获胜,商鞅第一次变法就公布《法经》,实行连坐,轻罪重刑。实行依军功授田宅,把军功分为二十等,论功行赏。鉴于秦国地广人稀,规定“僇(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全家罚作官奴)”。第二次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与货币;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设立41个县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变法受到旧贵族的处处阻挠破坏,最后商鞅也被车裂而死。但后人曰:“商君虽死,秦法未亡”。‎ ‎——据《秦史稿》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与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商君虽死,秦法未亡”的理解。‎ ‎【答案】(1)指导思想: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改变制度和政策以富国强兵。‎ 特点:注重提升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注重依法治国;强化君权。‎ ‎(2)理解:商鞅死后,秦国继续实行商鞅新法,秦国成为七雄之首强,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其废止贵族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实行重农抑商等政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 ‎【详解】(1)“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信息“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得出: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改变制度和政策以富国强兵。“特点”,依据材料信息“商鞅第一次变法就公布《法经》,实行连坐,轻罪重刑”得出:注重依法治国;由材料信息“实行依军功授田宅,把军功分为二十等,论功行赏。鉴于秦国地广人稀,规定‘僇(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全家罚作官奴)’”得出:注重提升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依据材料信息“设立41个县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强化君权和中央集权。‎ ‎(2)“理解”,依据所学知识从商鞅死后,秦国继续实行商鞅新法,实现了统一六国;商鞅变法中的废止贵族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实行重农抑商等政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等角度分析。‎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1944年秋,斯大林与丘吉尔关于在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划分势力范围达成协议,美国人表示不太欣赏。在波兰政府问题上英美与俄国有争吵。罗斯福不清楚德国投降后俄国是否参加对日作战?条件如何?1945年初雅尔塔会议召开,确定了最后歼灭德国和打败日本的战略方针,重新绘制战后欧亚政治版图,联合国的建立问题取得很大进展。丘吉尔与斯大林只用写在半张纸上的百分比协议决定了东欧东南欧一些国家的命运。罗斯福同意了俄国参战的条件,即恢复日俄战争中俄国失去的在中国和远东的领地和特权。会上丘吉尔还声明坚决反对把香港归还中国。‎ ‎——根据《外交史》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答案】(1)背景:随着战争的发展,盟国间的矛盾与问题日益显露;1945年德日法西斯的失败已成定局;协商加速打败法西斯行动;商讨战后重大国际政治问题。‎ ‎(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联合国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础;其构建的雅尔塔体制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其大国强权政治损害了相关国家的利益。‎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信息“1944年秋,斯大林与丘吉尔关于在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划分势力范围达成协议,美国人表示不太欣赏。在波兰政府问题上英美与俄国有争吵”得出:随着战争的发展,盟国间的矛盾与问题日益显露;结合所学知识从1945年德日法西斯的失败已成定局、协商加速打败法西斯行动、商讨战后重大国际政治问题等角度补充。‎ ‎(2)“影响”,根据材料信息“1945年初雅尔塔会议召开,确定了最后歼灭德国和打败日本的战略方针”得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材料信息“联合国的建立问题取得很大进展”得出:为联合国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础;由材料信息“丘吉尔与斯大林只用写在半张纸上的百分比协议决定了东欧东南欧一些国家的命运。罗斯福同意了俄国参战的条件,即恢复日俄战争中俄国失去的在中国和远东的领地和特权。会上丘吉尔还声明坚决反对把香港归还中国”得出:其大国强权政治损害了相关国家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从其构建的雅尔塔体制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的角度补充。‎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孙思邈(581-682年)陕西耀县人,唐代最著名医学大师。自幼聪明好学,善谈老庄且喜好钻研佛教典籍。当时社会风尚是“朝野士庶,咸耻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孙思邈目睹民众缺医少药,个人幼遭风冷之疾经历,遂立志成为“苍生大医”,毅然放弃仕途。太宗、高宗两代帝王都特招孙思邈入京准备授予官职爵位,他却婉言谢绝,但进京后孙思邈有了更多机会接触长安医家,阅览各类医药书籍。‎ 他在《千金方》中系统总结了古代以来医药学成就,并提出了自己的医学思想。他强调要在熟读熟记古代典籍、理论基础上,又须妙解阴阳、五行等。且还需具备哲学、史学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等,留意钻研,加入个人见解。另外特别注重行医之“诚”即医德,痛斥“治病枉死过半的庸医”。在医学著作排列上,体现了“先妇人小儿,后丈夫者老”原则。此外他注重实践,考察了关中、四川等地风土人情、采集药材、炼丹制药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思邈的医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思邈医学思想与成就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案】(1)思想:全面总结古人医学理论与成就;注重强调医学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突出个人钻研见解;强调医德的重要性;以妇女小儿为先的医学研究原则;注重考查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2)历史背景:隋唐佛道思想传播与兴盛;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统治者的开明与重视;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影响。‎ ‎【解析】‎ ‎【详解】(1)“医学思想”,根据材料信息“他在《千金方》中系统总结了古代以来医药学成就,并提出了自己医学思想”得出:全面总结古人医学理论与成就;由材料信息“他强调要在熟读熟记古代典籍、理论基础上,又须妙解阴阳、五行等。且还需具备哲学、史学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等,留意钻研,加入个人见解”得出:注重强调医学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突出个人钻研见解;由材料信息“特别注重行医之‘诚’即医德,痛斥‘治病枉死过半的庸医’”得出:强调医德的重要性;由材料信息“在医学著作排列上,体现了‘先妇人小儿,后丈夫者老’原则”得出:以妇女小儿为先的医学研究原则;由材料信息“他注重实践,考察了关中、四川等地风土人情、采集药材、炼丹制药等”得出:注重考查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2)“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信息“善谈老庄且喜好钻研佛教典籍”得出:隋唐佛道思想的传播与兴盛;由材料信息“太宗、高宗两代帝王都特招孙思邈入京准备授予官职爵位”得出:统治者的开明与重视;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影响等角度补充。‎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