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 ‎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帝”是商王心中的最高神,祖先地位并未高于神;B、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宗法观念,不是占卜决策国家大事,也不是王权的神秘色彩。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察举制 D. 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西周时期为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而设计的,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以嫡长子继承原则为核心的西周宗法制,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与解决权力继承问题无关;C选项错误,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西周时期解决权力继承问题的制度无关;D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时期开始出现世袭制,使得权力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但是并未解决家族内部权力纷争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3.《国语·鲁语》载:“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这表明在分封制下 A. 周天子经常发动讨伐诸侯的战争 B. 诸侯具有统帅军队以承天子的职责 C. 战争时周天子亲自指挥军队作战 D. 诸侯国的国君没有统率军队的权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天子作师,公帅之……以承天子”,可见诸侯必须无条件由周天子调动,诸侯具有统帅军队以承天子的职责,故B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反映周天子讨伐诸侯的频率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周天子亲自指挥军队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由材料“公帅之,以征不德”,说明诸侯国君有统帅军队的权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有学者指出,可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 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 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 D.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封建是指分封制,帝制是指君主专制,因此从封建向帝制的转型指的是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这一历史时期由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故答案为D项。由“公天下”至“家天下”是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排除A项;BC项不符合史实,不是这一转型表现出的特征,排除。‎ 点睛: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明确“从封建转向帝制”是指什么历史时期,在明确了是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之后,也就很容易确定这一历史时期表现出的特征。‎ ‎5.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C.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D.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故C正确;“立嫡以长不以贤”反映的是宗法制的核心,即嫡长子继承制,故A不正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的相关内容,故B不正确;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属于察举制的相关内容,故D不正确。‎ ‎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 三公九卿制 B. 中外朝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中书省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指秦朝的中央官制,丞相为百官之首,与题干中“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不符。B项指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削弱宰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但是与题干中“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不符。D项中书省制度是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丞相权力较大,与题干不符。C项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最终集权于皇帝,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7.自隋唐建立二省六部制以来,六部尚书的品秩一般是正三品,侍郎是正四品;明初改尚书为正二品,侍郎为正三品。明初官秩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丞相制度的废除 B. 笼络开国功臣的需要 C. 内阁制度的实施 D. 加强皇权的必然选择 ‎【答案】A ‎【解析】‎ ‎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属皇帝,所以六部官阶提高,这是中枢机构的调整,故选A;开国功臣并非任职六部,排除;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不能统帅六部,排除C;六部官阶提高不利于加强皇权,排除D。‎ ‎8.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明朝的内阁距皇帝寝宫有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只有50米”信息可知,这说明军机处受到皇帝的控制更强,从而在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因此D选项正确。A、B选项是表面上的理解,不是本质;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专制皇权的强化,并非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英国人坚持中国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其国家对外开放,这个要求引起了冲突。因为中国人仍然视英国人为蛮夷,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结果——发生战争。”这段话 A. 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起因 B. 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 C. 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 D. 说明了中国外交观念的落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以中国“不对外开放”、“视英国人为蛮夷”为借口掩盖和抹杀了英国发动不正义侵略战争的实质,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与材料说法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而是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排除C。晚晴时期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它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D。‎ ‎10. 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国民众根本就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 B. 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 C. 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 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说的是“普通民众”没受影响,不能扩大为“中国民众”,另外“没有影响到”不等于“根本不关心”,故A项错误;按材料意思,虽然几乎全是北洋水师和淮军在作战,但无法体现好大喜功,并且甲午战争结果是失败了,谈不上“功”,B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清政府,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了李鸿章主要依赖个人力量与日本斗争,忽略了中华民族整体的联合,故D项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甲午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同日本在作战”,结合所学甲午战争的知识分析解答。‎ ‎11.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近代”、“瀛东”、“辽阳”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瀛东”指日本,“辽阳”是辽宁的一地名,而“筹海患难防”指的是洋务派筹办海防不能救中国,即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实践上的破产,所以该诗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C正确;ABD与题干不符,排除。所以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 ‎【详解】‎ ‎12.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步步加深 B. 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屡遭失败 C.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 列强本国经济发展不断 ‎【答案】C ‎【解析】‎ 三个条约促使中国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C正确;A、B和D排除。‎ ‎13. “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 A.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 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C. 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国民运动发生于1924至1927年,不是抗日战争时期,所以A项错误。C项与中国近代史实不符合。此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八一宣言》的内容,是1935年的史实,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红军”两个字可知此言论出现在全面抗战前,当时全面抗战尚未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开始是1937年,时间相隔较远,所以排除D项。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14.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 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 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 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等内容,可以看出群众以民族大义为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B选项符合题意。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改造存在多种认识,A选项说法错误。反思个人主义弊端不符合当时的总体氛围,C选项排除。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只有部分群体,D选项排除。‎ ‎15.1922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号写道:“现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湖北新军起义 B. 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答案】D ‎【解析】‎ ‎【详解】1926年到927年的北伐战争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的统治,故D符合题意;湖北新军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故A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1919年,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的武昌起义,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1944年11月,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访问延安后,对外宣称:“国民政府和国民党所秉持的原则与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原则之间,即使有所分歧的话,分歧也不是很大。”这主要说明 A. 美国对华推行扶蒋反共政策 B. 美苏对峙影响国共两党关系 C. 国共关系发展顺应时局需要 D. 国共两党既有合作又有斗争 ‎【答案】C ‎【解析】‎ ‎1944年11月仍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国共两党虽然仍然存在利益分歧,但是为了联合抗日,双方关系没有破裂(暂时搁置分歧),故C正确;当时美国尚未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故A错误;1944年美苏尚未形成对峙局面,故B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国共两党既有合作又有斗争,故D错误。‎ 点睛:注意关键词“1944”、“延安”、“分歧也不是很大”,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国共分歧最小的是抗战到底。‎ ‎17.下面表格汇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 枚数和内容 ‎20周年 ‎4枚:毛主席的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40周年 ‎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 ‎50周年 ‎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 ‎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A. 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B. 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 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伟大力量 D. 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表格中20﹣50周年均以强调共产党敌后抗战为主,而60周年明显注重全民抗战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在抗战中的作用,故本题选择A项;B、C只是表格中反映的一部分,不全面,排除;选项D属于20﹣50周年主题,排除。‎ ‎18.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是 A.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B.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C. 凡有仿造外国火车、轮船、器皿者,给予专利鼓励 D.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答案】C ‎【解析】‎ 符合时代潮流指的是发展资本主义,C出自《资政新篇》,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故C正确;A、B和D均出自《天朝田亩制度》,不符合题意。‎ ‎19.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主要原因是 A. 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 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 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阶级局限性导致,即农民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当时中国的国情,故D正确;斗争的战略决策并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统治阶层思想腐朽根源于阶级局限性,故B错误;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也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 ‎20.《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中国20世纪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 甲午战争和公车上书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D.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希望以此来挽救民族的危亡。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C。A、B、D都发生在19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 ‎21.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 实行责任内阁制 B. 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 规定三权分立 D. 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体现了约法的反封建、反专制的内容,即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故B符合题意;《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是要防止袁世凯独裁专制,故A不符合题意;《临时约法》规定三权分立体现的权力结构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临时约法》没有否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图1、图2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图片。这两次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A. 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走向成熟 B. 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而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综上分析可知,图片的两次中共的主要会议都独立自主的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A项表述全面准确地概括了题干的信息。故答案为A项。B项,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的是秋收起义后的三湾改编、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与遵义会议、中共七大无关,排除;C项,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只有中共七大,排除;D项,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是秋收起义后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23.1934年10月初,勃沙特在贵州被转战中的红军第六军团当作“间谍”扣留,其后他随同红六军团一起参加了长征。1936年4月,他被红军释放。根据这段经历,勃沙特撰写了回忆录《神灵之手》。该书 A. 是间谍写的诋毁红军长征的书 B. 是研究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C. 是第二手资料,对研究长征意义不大 D. 是外国人报道中国革命最成功的著作之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事人的回忆录是研究该历史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故B项符合题意;勃沙特不是间谍,没有诋毀红军长征,故A项不符合题意;当事人的回忆录是研究长征的重要资料,意义重大,故C项不符合题意;《神灵之手》是否是外国人报道中国革命最成功的著作之一没有定论,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中共中央这一指示针对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平津战役 D. 淮海战役 ‎【答案】D ‎【解析】‎ ‎【详解】“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可知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故D项正确。淞沪会战位于上海附近,故A项错误;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对付日本的战役,与“勿使南窜”不符,B错误;平津战役主要是北平和天津附近,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材料中核心词“徐州为中心”,另外要注意徐州会战与淮海战役的区别。‎ ‎25.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材料说明1954年宪法 ( )‎ A.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54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全民讨论近三个月”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新中国的第一步宪法诞生的相关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核心认识,1954年宪法的制定进程,是在广泛征求人民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即能够充分的说明,1954年宪法所体现出的“人民民主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其余AB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54年宪法的制定 ‎26.“好花终需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个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村民选举制度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商制度克服了西方党派间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保证了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统一,故D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党派无关,故A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少数民族地区自治的制度,与党派无关,故B项错误;村民选举制度是基层的民主制度,与党派无关,故C项错误。‎ ‎27.“这个宪法修正案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也注意吸收国际的经验;既考虑到当时的现实,又考虑到发展的前景。”因此这部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宪法 A. 体现中共对民主建设的初步构想 B. 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D. 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其中 ‎【答案】B ‎【解析】‎ ‎1982年宪法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宪法,成为治国安邦总章程,B正确;A是建国初期;C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D是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28.1997年,中国成功收回了香港的主权。对此,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日益强大的中国驱散了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一道残阳。”你认为这个评论 A. 正确。香港回归标志着英国殖民帝国历史的最终结束 B. 正确。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 错误。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D. 错误。英国依然是世界上强大的殖民帝国和政治大国 ‎【答案】B ‎【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1997年,中国成功收回了香港的主权,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据此可知材料中的观点是正确的,CD 两项均排除;依据材料中“日益强大的中国”可知强调的是国内原因,联系所学可知中国成功收回香港的主权源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故B项正确;“最终结束”与史实不符,故A项排除。‎ ‎29.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A. 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 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C. 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D. 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回归,是中国统一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故C正确;回归时澳门依然被葡萄牙占领,故排除A;BD是有关改革开放的论述,与中国统一无直接关系,故排除。‎ ‎30.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A. 《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 “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只有C项是符合史实;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A项错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B项;“一国两制”适用于港澳台地区,不适用于深圳经济特区,排除D项。‎ ‎31.针对2016年5月20日以来大陆游客赴台湾地区人数大幅下降的事实,《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了一幅漫画。下列表述符合漫画内涵的是 A. “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交往的政治基础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 C. 大陆游客是推动两岸交流的主力军 D. 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陆游客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漫画中“九二共识”并结合时政,今年5月以来,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来之不易的两岸和平发展局面受损,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解决湾问题的“一国两制”问题,故B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的说法不能解释漫画中的“九二共识”的内涵,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 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来看,这里的“它”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成为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故答案为D项。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是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运用,排除A、B项;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是在2001年,排除C项。‎ ‎【点睛】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孤立之中,为了打破这一局面,中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新兴的民族国家的交往,为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中国提出、后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成为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33.1971年10月27日,蒋介石说:“本届联合国大会,竟自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置公理、正义不顾,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次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决不承认其任何效力。”材料中所谓的“非法决议”‎ A. 纵容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B. 联合国此次会议违背了公理和正义,是非法的 C. 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D. 否定了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的时间和蒋介石发表文告的内容,说明此文告是蒋介石为联合国驱逐国民党驻联合国代表而作,因此材料中的所谓“非法决议"是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决议,故排除AB,C符合题意;台湾当局是非法窃居联合国,本身不是主权国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4.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时,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为遏制疫情扩散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征是 A. 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B. 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 C.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努力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 题干反映的是新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而不是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故B错误;根据题干“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可以看出这是新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表现,故C正确。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不是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故D错误。‎ ‎35.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 《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全部权力 B. 国家权力的中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起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中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即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故B正确;《权利法案》是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不是结束国王的权力,故A不正确;议会开始凌驾于国王之上,而不是平衡,故C不正确;《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不是最终确立,故D不正确。‎ ‎36.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 作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B. 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C. 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D.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卡梅伦的演讲,英国首相在经济、生活中没有特权,定期去“下院接受质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英国政治生活中,作为内阁首脑的首相,要接受议会的监督,A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是在控诉首相的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的不相称,B项不符合题意;卡梅伦不是在标榜自己为官清廉,首相在政治生活中坚持与阁臣共进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英国的首相是政府首脑,拥有行政权,D项错误。‎ ‎37.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 A. 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 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 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 联邦与各州权限之争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美国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故D选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故A选项错误;材料信息也没有体现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故B选项错误;立法与行政之争,属于三权分立的表现,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与联邦制的相关知识,学生容易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等概念混淆从而错选C选项,复习和考试训练中应该加强有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8.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杰斐逊代表的共和党主张限制中央政府的权力,实行平民政治;汉密尔顿代表的联邦党支持建立强力政府和精英政治。最终国会由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组成。国会建设方案体现了 A. 联邦制共和政体尚未完善 B. 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妥协理念 C. 美国制度设计的集权原则 D. 政治精英掌控了权力的中枢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共和党和联邦党的妥协,最终达成两院制的建设方案,与联邦制共和政体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国会建设方案体现了共和党和联邦党的妥协,故B项正确;两院制体现了分权,故C项错误;参众两院分别代表精英政治和平民政治,最终确立了两院制,也体现了平民政治,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9.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于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二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行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四 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抗日烽火在各地燃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民族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析梁启超当时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民族主义发展的影响。‎ ‎【答案】(1)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目的: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国际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3)实质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4‎ ‎)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影响: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强了民族团结,强化了民族主义观。‎ ‎【解析】‎ ‎【详解】(1)关于“背景”,由材料“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结合所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特点从民族危机角度思考回答。 关于“目的”,材料“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的信息,结合所学,从民族国家建立以及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回答。‎ ‎(2)关于“基本特点”,由材料“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结合所学,从参与爱国阶层广泛以及与反帝斗争相结合角度回答。关于“国际政治背景”,依据所学从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和会对中国不公正待遇回答。‎ ‎(3)关于“实质任务”,由材料“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的信息,从民族革命和国家统一回答。结合所学,从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以及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4)关于“根本原因”,依据材料“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从抗日战争胜利根本原因围绕全民族抗战角度回答。关于“意义”,结合所学,抗日战争意义从民族自尊心、民族团结以及民族主义观念强化等角度思考回答。‎ ‎40.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国应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审视人类各种不同的文明模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吸收了延续几千年政治传统的经验。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该设计有何特点?‎ ‎(3)材料二中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什么?为了克服建国初期的弊端,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民本思想。‎ ‎(2)政治设计:君主立宪制。标志:《权利法案》。特点: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君主变为虚君。‎ ‎(3)指没有君主专制的历史传统。针对在一个大国建立民主共和的需要,创立了联邦制国家。为了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实行三权分立制衡。同时实行民选制度,扩大享有民主的范围等。‎ ‎(4)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治制度,要符合本国国情。‎ ‎【解析】‎ ‎【详解】(1)由材料“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可得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材料“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可得出科举制;由材料“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可得出民本思想。 ‎ ‎(2) 结合所学,“光荣革命”后政治设计是确立君主立宪制。结合所学,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即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君主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逐渐演变为虚君。‎ ‎(3) 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美国历史较短,没有君主专制的历史传统,而非没有历史。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可以从国家结构、权力结构等防止权力滥用的制度创新归纳。‎ ‎(4)中国古代建立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古代政治文明。近代西方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不同国情不一样,所采取的政体不一样。由此可见,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治制度,要符合本国国情。‎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