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寒假测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寒假测试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A.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排除; B.三公九卿制是秦朝中央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 C.根据材料所述,公元前221年清朝建立,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分封制,全国推行中央垂直管理的郡县制,正确; D.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制度,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知识,郡县制与分封制区别: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由此来解读材料即可。 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和对郡县制的理解能力。 ‎ 2. 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 A.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 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 ‎【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所述,分封制下的诸侯,保持了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这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性政权,正确; B.分封制加强了对封国的政治管理,错误; C.彻底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点,分封制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注意对分封制的把握。 ‎ 3. ‎1、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如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  )‎ ‎ A. 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 B. 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 C. 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 D. 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D.依据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燕国离周朝都城较远,分封到此地属于“开辟荒地”,周的贵族属于“故旧移殖焉”,故D正确。 A.属于第二类分封特点,排除A。 BC.属于第一类分封特点,故排除BC。 故选D。 ‎ 1.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 A. 限制权力滥用 B. 防止官员腐败 C. 培育权利观念 D. 增强责任意识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看出这些宣誓旨在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需要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 A.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 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答案】C ‎【解析】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与古罗马不符,故A项错误。 对后世民主政治影响较大的,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是古代雅典,而不是古罗马,故B项错误。 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 D项错在“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因为罗马帝国最终衰亡,应排除。 ‎ 故选:C。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考查罗马法的影响,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英语国家的法律也吸取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等。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发端干罗马;罗马律师制度是现在世界各国律师制度的初级形式;西方国家的某些司法原则,也起源于罗马法。 ‎ 1. ‎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 A. 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 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 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D. 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66年“,19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相对成熟,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故排除A;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采用蒸汽机作动力,故排除B;当时已经存在有线电报,排除C;当时德意志尚未实现统一,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D项无法见到,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 2.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适应这一变化,英国(  )‎ A. 通过光荣革命,赶走专制君主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 C. 进行议会改革,调整议员结构 D. 建立内阁制度,限制国王权力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这种“状态”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充分参政议政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故C正确; ABD三项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意义:①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②“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为核心;②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③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④内阁行使行政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⑤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 1. ‎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 A. 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 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 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A.材料主要反映的是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方案通过表决过程,在表决中起决定意义的是强大的民意压力,国王只是顺势而为,并不能体现出国王有重要的政治,这也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事实。 B.上议院在议会中不起决定作用,但英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要得到上议院通过。 C.材料中可以看出保守势力最后做出了让步,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 D.英国17世纪就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选项与材料时代不符。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过程,要求学生结合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和理解材料。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壮大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实力,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迫使商业资产阶级让出更多的议席,最后通过了改革方案,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促进了英国殖民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完善。 ‎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经历了从①北京-②上海-③广州(武汉)-④赣南闽西根据地-⑤陕甘宁边区-⑥(西柏坡)北京的迁移过程。其中在①③④⑤阶段取得的成就分别为(     )‎ A. 马克思主义传播、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开创、全民族抗战局面实现 B. 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思想成熟 C. 马克思主义传播、国民革命运动高涨、革命道路开创、毛泽东思想成熟 D. 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土地革命高涨、民主革命基本胜利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取得的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工农武装割据,不属于④赣南闽西根据地,故A排除。 B.中国共产党成立,在②上海,不符合题意,故B排除。 C.据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经历了从①北京-②上海-③广州(武汉)-④赣南闽西根据地-⑤陕甘宁边区-⑥(西柏坡)北京的迁移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③④⑤阶段取得的成就分别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国民革命运动高涨、革命道路开创、毛泽东思想成熟,故C正确。 D.民主革命基本胜利,在⑥(西柏坡)北京的迁移过程,不符合题意,故D排除。 ​故选C。 ‎ 3. 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应恪守“三从四德”。但到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却享有六种权利:(一)入学之权利;(二)交友之权利;(三)营业之权利;(四)掌握财产之权利;(五)出入自由之权利;(六)婚姻自由之权利。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B. 辛亥革命的推动 C.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却享有六种权利”的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关,西方民主思想传播的根本原因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正确,排除A;辛亥革命的推动只是原因之一,故排除B;新文化运动在1915年开始,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故选D。 ‎ 1. 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 A. 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 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 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D ‎【解析】A、材料中未强调资讯方式发生改变,故排除; B、道德观念被打破不是材料论述的重点,材料强调的是批判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故排除; C、言论出版是否自由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故错误; D、批判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放映出了人们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厌恶,同时说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正确; 故选D. 本题以报馆骂袁世凯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武昌起义知识点的掌握,考查了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辛亥革命之后社会上对民主的认可和对袁世凯专制的否认,这表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 ‎ 2.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20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关于上述巨变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三次巨变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②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③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这三次巨变密切相关 ④使中国人民醒过来的巨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相关知识,旨在考查知识迁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①说法错误,据此排除AD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使中国人民“醒”(觉醒)过来了,因此④不正确,进一步排除C;②③均符合史实,即B正确。故选B。 ‎ 1. 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 A. 着力推翻沙皇专制 B. 推进俄国民主进程 C.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认识,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的迫切愿望,而是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等文件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的迫切愿望,后来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粉碎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武装干涉。综上,两者都推进了和平民主进程,故B项正确;A项与十月革命不符,故排除;CD两项与二月革命不符,故排除。故选B。 ‎ 2. ‎1881年,在巴黎公社失败十年之际,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强调: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这里说的“特殊条件”指(  )‎ A. 巴黎工人不掌握军队 B. 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 C. 缺少社会主义者的领导 D. 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工人 ‎【答案】D ‎【解析】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巴黎公社起义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普法战争失败后巴黎的形势,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工人,既是马克思所说的“特殊条件”,而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即巴黎公社起义爆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成立,旨在考查学生对其成立的背景的认识与理解。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其成立的背景的认识与理解,难度一般。学习时还需要注意其措施、性质、意义、失败的原因、必然性与偶然性等。 ‎ 3. 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 A. 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 B.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 ‎【答案】A ‎【解析】A、根据题干中“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显然是指政协会议的民主气氛,正确; B、材料未涉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知识点排除; C、材料涉及的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指的是政协会议的召开,排除; D、材料未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 故选:A。 材料中指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可见这是政协会议的特点。 本题考查对第一届政协会议意义知识点的掌握,考生在解答问题时,应当注重对第一次人大与第一届政协的比较记忆。 ‎ 1.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答案】C ‎【解析】①的主题是“大跃进”,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由②中的“样板戏”“女民兵”可知其体现的是“文革”时期的文艺;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54年;香港于1997年回归。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③①②④。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的识记,属基础题。 ‎ 2. ‎1976至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以欧洲为主.197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派团访问西方发达国家(西欧五国),归国后向中央政治局作访问汇报:在经济、科技方面,我们已经落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商品、技术方面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行办法,凡对我们有利的,都可以采纳.这些访问(  )‎ A. 宣告新中国革命外交向务实外交转变 B. 预示着中国重大发展决策正在酝酿 C. 标志西方孤立新中国的战略开始调整 D. 扭转了中国长期对外贸易的逆差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新中国外交政策转变,故A项错误; 题干中提到“在经济、科技方面,我们已经落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商品、技术方面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行办法,凡对我们有利的,都可以采纳.”说明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要进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 题干中并未提到西方对中国战略的相关问题,故C项错误; 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国的对外贸易问题,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新时期的外交,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新时期的外交,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 1.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 “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答案】B ‎【解析】略。 ‎ 2. ‎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 A. 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 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 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 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答案】B ‎【解析】A项应为1967年欧共体成立的影响,早于题干时间“1987年”,故应排除。 1987年欧共体成员国倡导创建“没有国界的欧洲”的主张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集团内部的合作,为欧盟的成立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 C项应为1993年欧盟的成立,晚于题干时间“1987年”,故应排除。 D项中“扫清障碍”的表述过于夸大化,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经济区域集团化。考查欧洲的联合。 关于欧洲的联合,在复习中应掌握它的原因、历程以及影响。 ‎ 3. ‎2017 年2 月1 日(当地时间),英国议会下议: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2017 年3 月29 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 A. 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矛盾激化 B.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中断 C. 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D.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答案】C ‎【解析】“2017 年3 月29 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实质上反映了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 故选:C。 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英国退出欧盟,在短期内对英国无疑是有利的。 但从长远看,失去了欧盟成员国的资格,英国难以依托欧盟在欧洲和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将大打折扣。在贸易方面,英国与欧洲向来唇齿相依,有一半贸易额都来自欧洲其他国家。若脱离欧盟恐令英国与欧洲贸易关系受到影响,影响到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及资金避风港的地位,如果大量投资从英国撤出,经济前景或进一步转差。英国国内商界领袖,包括英国首富、维珍集团主席布兰森(RichardBranson)已发出警告,指英国试图与欧盟重新谈判两者关系,可能构成不明朗前景,有损商界利益。 ‎ 1.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这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     )‎ A. 刀耕火种土地利用率低 B.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出现 C.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D. 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确立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所给材料中“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表明,战国时期的农业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因此C项正确;刀耕火种属于原始农业的生产方式,这与题干中“战国时期”不符,因此A项错误;男耕女织、重农抑商政策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因此BD项错误。由此分析,可以排除ABD,故选C。 ‎ 2.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自治的社会”形成的根源是(  )‎ A. 地方制度的不完善 B.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 中央集权的削弱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中国农村,自治的社会”、“根源”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的地方制度是完善的,故A项表述错误。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不能体现“根源”,故B项错误。 小农经济具有很大的封闭性、落后性、自给自足性、保守性、分散性等特征,“自治的社会”形成的根源正是这些特征造成的,故C项错误。 中央集权一直都在加强,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考查中国古代农村“自治的社会”形成的根源。需要掌握小农经济分散性的特点及其影响。 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少有交换。 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 脆弱性: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 1.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漕渠 D. 灵渠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天府”,结合所学可知,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李冰所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现今四川省成都市,故A项正确。 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由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的水利工程,位于关中,现今陕山一代,故B项错误。 漕渠是汉武帝时开凿的沿秦岭北麓的人工运河,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时间大量缩短,故C项错误。 灵渠是战国时期修建,位于广西境内,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考查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 2.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 农具 B. 礼器 C. 食具 D. 货币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祀,国之大节”、“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结合所学可知,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服务于王室、贵族,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因此青铜器在此时是政治权利的象征,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和史实,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需要掌握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地位和用途。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祀,国之大节”、“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结合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地位和用途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考查对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地位和用途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C.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 “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近代的前夜”,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明朝中后期,我国就已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这一时期的西方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C项体现的正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对“近代的前夜”的含义的理解.需要对明朝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特点的认识与理解和对资本主义萌芽特征的识记.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7分,28题15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如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 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 (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2分) 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 --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 (6分)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2分) 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4分) 【答案】‎ ‎【小题1】(1‎ ‎)第一小问的概况,依据材料一“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可以得出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第二小问的因素,依据材料一“玉米、甘薯种植推广”,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结合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析即可。第二小问的表现,结合宋朝经济重心南移解答即可。 (3)第一小问的两面性,依据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可以得出两面性是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第二小问的原因,注意限定信息“经济角度”,结合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解答即可。 故答案为: (1)概况: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因素: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原因: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表现: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两面性: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概况以及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以及“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以及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经济原因。需要掌握小农经济的特点、汉代和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状况及其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其因素。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7.景德镇的制瓷业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瓷都”。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瓷名天下。”……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因改名景德镇。……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清嘉庆蓝浦著、郑廷桂补辑《景德镇陶录》‎ 材料二: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 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府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材料三:明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特点。 (5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生产目的有何不同? (4分)‎ ‎(3)材料二、三反映出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制瓷业中出现了哪些现象?(4分)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原因。(4分) 【答案】(1)产品精美,进贡朝廷,分工精细,品种繁多,行销海内外。 (2)官窑是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是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 (3)现象:官窑衰落,民窑占主导地位;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原因: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1)本题考查唐宋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特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且贡于朝”、“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概括得出。 (2)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和所学归纳得出:官窑是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是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 (3)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制瓷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但官府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得出;官窑衰落,民窑占主导地位;依据材料“(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得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官府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和所学归纳得出。 ‎ ‎28.国家的强盛,归根到底必须依靠人才。新时期,我国大力推行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顺利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中国汉代重视选拔人才,并强调品行,为此,实行了由下面向上推荐人才的选官制度,请写出其名称。汉武帝时期,以儒术取士成为这一制度的重要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怎样的演变趋势?(4分)‎ ‎(2)隋文帝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吏,废除了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九品中正制在执行的标准上存在什么弊端?(1分)在此基础上,科举制得以形成,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分)‎ ‎(3)历史往往极具戏剧性。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在清末被废除。但是,这一时期的英国通过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比较好地解决了行政人才的选拔问题。请从制度的政治属性这个角度来解释这一戏剧性的历史现象?(4分)‎ ‎(4)科举制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今天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要借鉴科举制度的积极理念和价值。请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对当前人才选拔的借鉴价值。(5分) 【答案】(1)名称:察举制。趋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或儒家思想确立独尊地位) (2)弊端:以门第为标准。标志:隋炀帝设进士科。 (3)解释:中国科举制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服务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4)价值:广泛开放的选拔对象,通畅的人才流动机制;公开公正的选拔方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解析】(1)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依据“汉代”“由下面向上推荐人才的选官制度”和所学归纳得出。 (2)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依据所学可知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去士,这标志着科举制诞生。 (3)本题考查科举制实行的政治、文化意义,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诗赋成为重要的考试内容,最后依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和所学概括得出。 (4)本题考查英国的文官制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制度的政治属性”。从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的角度分析得出。 (5)本题考查科举制度对当前人才选拔的借鉴价值,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从科举制公平公正、文化素质的角度归纳做答。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