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对外关系、经济建设、思想理论 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对外关系、经济建设、思想理论 学案

专题八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科技文化 ‎[专题知识线索]——————专题知识视点 线索引领把握 线索1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核心问题是恢复发展经济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线索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1956~1976年):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1956~1966年),这一探索阶段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最严重的失误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损。‎ 线索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时期(1978年至今):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1978~1992年),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建设道路的探索;二是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1992年至今),主要是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命题考情分析]——————透析命题规律 研析高考真题 考点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考向一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1.(2016·高考课标全国Ⅱ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一五’计划期间”,二是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这说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在了生产领域,这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选A项。B项本身与材料矛盾,排除。C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未反映深层原因,排除。D项与材料矛盾,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发展,故排除。‎ ‎2.(2014·高考课标全国Ⅰ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B____‎ ‎【解析】 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发达、粮食相对短缺时期的产物。实行该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可以集中有限的粮食以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故选 B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粮食计划供应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此时国家并未出现“灾害”,排除C项;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排除D项。‎ ‎3.(2014·高考课标全国Ⅱ卷)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于A项“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农村的政权建设”、D项“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不会起到促进作用。粮食的统购统销本身就是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据此判断C项正确。‎ 考向二 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特点 ‎4.(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本题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指标,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有的指标甚至超过美国和英国好几倍,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A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故B、D两项说法错误;1958年中国在“左”倾思想指导下掀起“大跃进”运动,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考向三 从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5.(2016·高考课标全国Ⅲ卷)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题干中农业种植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国家也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B、C、D三项。‎ 考向四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经济体制改革 ‎6.(2017·高考全国Ⅰ卷)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C对。本题的关键信息:一是时间“1990年”,二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链接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份报告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要求摆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主干提炼]‎ ‎1.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 ‎②“一五”计划: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③三大改造:1953年起,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①正确探索: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了党的总任务是把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②探索失误 A.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 B.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③纠正失误: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④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十年,“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3)社会生活的变迁 ‎①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反映了计划经济的特点。‎ ‎②宝成铁路、兰新铁路等相继动工建成。‎ ‎③《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发挥了重要功能。‎ ‎2.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1)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2)经济体制改革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企业有了竞争机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①过程:深圳等经济特区→天津、上海等沿海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开发→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②特点: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体系,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重难拓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综合认识 ‎(1)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 一个目标:中共十四大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两个领域: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 ‎(4)五个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稳步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视角:“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特点)据统计,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29. 2%上升到1957年的32.1%。由此可知(  )‎ A.“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 B.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 C.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 D.沿海工业仍占居主导地位 解析:选D。材料现象与工业化的加速与否无关,A项错误;内地工业产值的上升,并不能说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心,B项错误;此时还没有出现“大跃进”,C项错误;材料现象反映了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内地工业发展迅速,但产值仍低于沿海工业的产值,说明沿海工业仍是国家工业的主导, D项正确。‎ ‎2.(视角:中共八大的意义)1956年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段报告的意义是(  )‎ A.纠正了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现象 B.表明经济建设重心由重工业转向农业 C.开始了农村所有制性质的改造 D.是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解析:选D。新中国成立时,重工业基础薄弱,针对这种情况,“一五”计划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1956年 还谈不上重工业比重过大问题,排除A项。B项所述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的方针。 C项所述错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材料认识到了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是正确的、成功的探索建设道路的体现,D项正确。‎ ‎3.(视角:新时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调节交易,或者超产由国家加价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一变化(  )‎ A.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C.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 D.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巨大波动 解析:选A。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国家减少了对农民统购派购农副产品的任务,由农民将其产品自行进行市场交易,或对其超产由国家加价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可见这一变化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B、D与材料信息不符,应排除。材料反映了农村和农业问题,与扩大企业自主权所处的工业领域不同,故C项错误。‎ ‎4.(视角: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如表为《1977~1982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 年份 中国的出口 中国的进口 中国的出超或入超 ‎1977年 ‎203‎ ‎171‎ ‎+32‎ ‎1978年 ‎324‎ ‎865‎ ‎-541‎ ‎1979年 ‎594‎ ‎1724‎ ‎-1130‎ ‎1980年 ‎1059‎ ‎3755‎ ‎-2696‎ ‎1981年 ‎1875‎ ‎3603‎ ‎-1728‎ ‎1982年 ‎2275‎ ‎2912‎ ‎-637‎ 这表明,我国当时(  )‎ A.外贸出超状况持续恶化 B.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C.是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 D.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D。材料显示从1981年开始,出超现象有所缓解,故排除A。材料相关数据显示对外贸易有起伏,故排除B。没有其他国家相关数据的出现,无法比较得出结论,故排除C。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说明中国经济有所发展,这与对外开放的政策关系密切。故D正确。‎ 考点二 现代中国的科教文化 考向一 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发展的特征 ‎1.(2017·高考全国Ⅲ卷)如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C对:该作品的时代背景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开展扫盲教育,故出现婆媳二人冒着严寒去补习班的场景。该绘画明显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教育这一社会现实。A错:传统文人画注重写意,不符合该画的风格。B错:同一时期西方流行现代主义,其特点是与传统绘画相对立,绘画着重表现内心的“自我感受”,倾心于形式的新颖。D错:该作品内容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不是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2. (2015·高考课标全国Ⅱ卷)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D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的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 计划,即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故出现题干中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以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1952年,外交政策没有改变,A项错误;学习俄语的热潮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文化教育改革与学习俄语没有必然联系,C项错误。‎ 考向二 从价值观角度考查新中国教育的目的、特点 ‎3.(2013·高考课标全国Ⅱ卷)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材料列举的相关的史实有“开设公共必修课” “举办了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背景予以判断,可知这些活动的目的着眼于构建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新型的意识形态,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考向三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新中国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2017·高考全国Ⅱ卷)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C对。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A错:从题干无法判断出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否得到解决。B错:材料只是表明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提及其与生产劳动的关系。D错: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急需各类人才,这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主干提炼]‎ ‎1.改革开放前的科教文化发展 ‎(1)科技成就 ‎①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研制发射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 ‎②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 ‎(2)教育的奠基与挫折 ‎①新中国初期:确立了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民教育方针。‎ ‎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③“文革”期间:社会大动乱,冲击了教育,高考制度被废止。‎ ‎(3)文学艺术 ‎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②“文革”时期,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双百”方针执行遭挫折,文学艺术和学术界百花凋零。‎ ‎2.新时期科教文化的迅猛发展 ‎(1)科技 ‎①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②新时期,中国的计算机、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2)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实施义务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等。‎ ‎(3)文艺:恢复“双百”方针,中国科学文化领域重现生机,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 ‎[重难拓展]‎ 从通史视角认识现代中国教育、文艺事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时间 阶段特征 时代环境与阶段特征 ‎1949~1956年 向社会主义过渡 ‎(1)政治上,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3)教育上,建立了人民教育事业 ‎1956~1966年 曲折中前进 ‎(1)经济建设有成就,也有严重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但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又破坏了“双百”方针 ‎(3)1958年,掀起“教育大革命”,有成就也有教训 ‎1966~1976年 遭受严重挫折 ‎(1)政治上,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经济上,受政治运动的打击,经济建设几乎停滞 ‎(3)教育上,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止招生,教授受到批斗 ‎(4)文化上,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样板戏流行,出现“百花凋零”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 全面繁荣 ‎(1)政治上,进行拨乱反正,民主法制得到发展和完善 ‎(2)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3)外交上,发展全方位的外交关系,努力争取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教育上,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5)文化上,“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1.(视角: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影响)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解析:选C。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为中国进入联合国提供了可能,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史实错误,故D项错误。‎ ‎2.(视角: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特点)下面是中国2000-2012年高校录取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由此可知中国(  )‎ 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 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 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 D.正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解析:选D。题干中只涉及到2000年到2012年中国高校录取人数的统计,没有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不能说明中国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故A项错误;题干只涉及到高校录取人数的变化,没有涉及到高等教育的规章制度等,不能得出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故B项错误;题干只涉及到高校录取人数的变化,没有涉及到教育的转型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从2000年到2012‎ 年高校录取人数逐年增加,说明能进入高校学习的人越来越多,高等学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故D项正确。‎ ‎3.(视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背景)“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同旧社会比较起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生事物的成长条件,和过去根本不同了,好得多了。但是压抑新生力量,压抑合理的意见,仍然是常有的事。”毛泽东的这一论述(  )‎ A.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B.有利于“双百”方针政策的实行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解析:选B。据材料提到,“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但是压抑新生力量,压抑合理的意见,仍然是常有的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科学、文艺界的问题,属于“双百”方针政策实行的背景,故B正确。当时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1956年底基本完成,故A排除。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属于中共八大的内容,故C排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属于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故D排除。‎ 新中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1)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①原因 A.照搬苏联模式。‎ B.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 C.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②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③结果:前一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起了积极作用。后一体制对加快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存在诸多弊端。‎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③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①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③结果:这次调整将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对点训练】(2017·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中共安徽省委和四川省委分别在1977年11月和1978年2月制定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和《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主要问题的规定》。这两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鼓励实行生产责任制,减轻生产队和社员的负担;坚持按劳分配,保证社员分配兑现;开展多种经营;慎重对待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队向大队过渡的问题;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正当的家庭副业。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  )‎ A.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B.改生产大队为村民委员会 C.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 D.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明显 解析:选C。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故A项错误;材料主题为农村的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鼓励实行生产责任制……坚持按劳分配……开展多种经营……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正当的家庭副业”,都是对原有“一大二公”公社体制的一种变革,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鼓励实行生产责任制……坚持按劳分配……开展多种经营……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正当的家庭副业”,体现了向市场方向靠拢的特色,故D项错误。‎ ‎1.(视角:“一五”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解析:选C。A项明显错误,B项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与上海、天津增长率低不能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D项与题意无关。上海、天津等地原来是工业比较先进的地区,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布局以东北和西部为主,全国这些地区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作为原来工业较发达的上海、天津逐渐在全国的工业比重中下降,所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视角:六十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年我国政府规定:“应该有领导地开放农村集贸市场。除了粮食、棉花以外,凡是第三类物资和完成国家合同任务以后的第二类物资,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这项政策在当时(  )‎ A.削弱了国民经济的统一管理 B.扩大了计划经济的覆盖范围 C.缓解了市场供应的紧张局面 D.克服了分散经营导致的困难 解析:选C。“有领导地开放农村集贸市场”,可见这项政策仍然强调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统一管理,故A项错误;计划经济排斥市场,该政策规定部分物资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不受计划经济的覆盖,可见计划经济覆盖范围在缩小,故B项错误;1961年中国正遭受严重经济困难,允许部分物资进入市场,有利于缓解市场供应的紧张局面,故C项正确;该政策有利于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经营导致的困难,故D项错误。‎ ‎3.(视角: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从1957年到1978‎ 年,尽管粮食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了增长,但1978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大体上还只相当于1957年的水平,全国农业人口平均全年收入只有70多元,平均每个生产大队的集体积累不到1万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这主要是因为(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压制 B.人口快速增长阻碍了农业发展 C.农业生产力呈倒退之势 D.土地公有制不适用于现代农业 解析:选A。根据材料“1957年到1978年”,结合所学,这一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1978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大体上还只相当于1957年的水平……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1957年到1978年”,农业集体化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农业长期得不到健康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1957年到1978年”农业生产力并未下降,而是农业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土地的公有制,与以户为单位的经营方式相比,更适合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要求,故D项错误。‎ ‎4.(视角:教育事业的发展)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2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有16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  )‎ A.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B.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 C.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D.“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 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的元勋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可见近代中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留学教育均有较大的发展,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表明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C。A项在材料中无体现,B项不符合史实,D项所述片面,故排除此三项。‎ ‎5.(视角: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1958年6月,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1966年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91年12月秦山核电站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取得这一系列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雄厚的物质基础 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 C.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D.科学家的努力拼搏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前三项成就的取得时物质基础尚不雄厚,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1959~1961年的三年严重困难的外部原因就是苏联背信弃义的撕毁援助合同,撤走专家,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只有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6.(视角:改革开放前我国教育的特点)一位美国科学家指出,1960年中国的二十五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建国后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B.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 C.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解析:选B。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后,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这一时期培养的工科毕业生数量较多,说明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 ‎7.(视角:中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对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8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64‎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年)》编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1953~1956年和1957~1961年两个 阶段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解析:由材料可知,1953年至1956年,中国和苏联的粮食产量都出现了快速增长,原因为苏联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是由于进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1957至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出现起伏,中国出现下降,原因为赫鲁晓夫改革不能完全摆脱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垦荒种植玉米脱离实际,导致粮食产量起伏,中国由于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路线及其导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答案:(1)1953年至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说明: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中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2)1957年至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说明:苏联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摆脱斯大林体制和改革脱离实际等因素影响,导致垦荒地区上交的粮食减少。中国主要是由于决策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