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普通班)
高一12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5分) 1.周王朝把王畿以外的所有土地全部分封。封国的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所以中央政府对封国可以完全控制。材料体现了分封制 A.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 B.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C.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D.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墓祭是我国传统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材料中的习俗 A.起源于西周初期 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 C.受外来文化影响 D.受宗法观念的影响 3.以下关于古代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说法正确的是 A.秦朝平定岭南并置郡,标志着该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B.秦朝在“西南夷”地区,开辟 “直道”,并设郡管理 C.唐朝的道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 D.元朝宣政院是加强对西藏、新疆、青海地区管辖的中央官署 4.“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A.削弱相权 B.中央集权 C.君主专制 D.重农抑商 5.公元前200年,由诸王共同管辖的土地超过15个郡守管辖的面积:大约到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天汉元年),作为郡管辖的土地远远超过作为国管辖的土地。据此可知 A.汉代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B.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C.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D.国家统一和发展得到保障 6.宋朝时期曾颁布诏令,要求科举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不得称呼考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而只能称“天子门生”。这些诏令( ) A.推进科举的公平化 B.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C.推进科举的制度化 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7.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8.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直接统领六部 9.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瀕临灭亡的边缘”。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B.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传教 C.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 D.允许列强派兵保护使馆区 10.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类似的现象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不断重复上演。这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没落 B.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 C.近代中国国人民族意识淡薄 D.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11.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描述:“两支舰队于9月17日在鸭绿江口外的海面上相遇。经过五个小时的交火,中方损失了4艘军舰,一千余名官兵战死,而日本只损失了1艘军舰。”此次战役的直接影响是 ( ) A.日本控制了黄海海域制海权 B.京津地区被列强武装控制 C.激发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12.义和团散布揭帖宣传,“(中国的)混乱扰攘均由洋鬼子招来,彼等在各地传邪教、立电杆、造铁路,不信圣人之教,亵读天神,其罪攫发难数。”“今天不下雨,乃因洋鬼子捣乱所致。”这说明义和团 A.盲目排外 B.斗争方式单一 C.崇信儒学 D.缺乏科学革命理论 13.伊恩布鲁玛在《创造日本:1853~1964年》中记载:“日军先是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城市遭到轰炸,郊区的战斗趋于白热化,有二十五万中国人在战火中丧生,多为平民。”此次战役 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中国的野心 C.使得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D.日军屠杀南京军民三十余万人 14.辛亥革命后,川军因军阀割据和派系互斗,军纪涣散、装备拙劣,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军队”。然而,从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开始,川军40万人出川抗战,此后8年中,加上各种支援人员共计350万人,伤亡64万人之多,居全国之首,足迹遍布主要抗日战场,赢得“无川不成军”的赞誉!这有力地证明了 A.四川已经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B.四川为抗战付出了惨重代价 C.抗战时期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D.川军已成为各战场抗战主力 15.1853年前后,马克思将太平天国运动看作是国际政治运动的一部分,称之为“强大的革命”,而到了1862年,他又认为“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马克思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失败带给马克思反思 B.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的破坏远大于建设 C.马克思倾向于中国政府的立场思考问题 D.马克思的认识也存在西方中心论的偏见 16.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A.对外国侵略的本质有了正确认识 B.主张自由贸易,不限制通商 C.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 D.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 17.学者费正清说:“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A.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弱小 D.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1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产生的途径是 A.国民直接选举 B.总统提名任命 C.议会的多数党 D.参议院举荐 19.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党目前总的政治路线是“变军阀战争为国内的阶级战争,以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中心策略是“集中力量积极进攻,确定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暴动,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由此可见,本通告提出的路线和策略( ) A.预示着当时国内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 B.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直接反映 C.说明中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对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估计偏离实际 20. 1923~1927年,苏共中央就中国革命问题进行了122次讨论,作出了738个决议,这些决议通过共产国际来指示给中共中央。1927年7月底中共已决定南昌起义了,莫斯科还发来由斯大林亲自决定阻止起义的电报。这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A.中共对本党的政策没有决策的权力 B.苏共通过共产国际指导中共革命斗争 C.苏共反对起义是希望维持统一战线 D.中国革命对苏联国家利益非常关键 21.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60 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有关西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根本政治制度 C.新中国成立后五个省级自治区陆续建立起来 D.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 1965 年 2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这一规定 A.旨在提高法律的权威 B.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 C.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集中体现了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23.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获得保障 C.我国已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24.学者俞可平曾指出: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增量”的是 A.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5.1956年的春天,毛泽东委托章士钊转去一封中共中央致蒋中正的信。信中提出了和平统一台湾的具体办法,其核心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1956年10月7日,毛泽东、周恩来再次接见曹聚仁时初步提出了“和平解放”后的内外政策:“如果台湾回归祖国,一切可照旧。”这事我党最早公开的“一国两制“设想。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A.区别于港澳问题的处理方式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决定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 D.注重政策灵活务实的原则 26.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并不局限于国内问题,也适应当前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目前世界存在着许多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按照“一国两制”的精神来处理,就可以消除许多争端和冲突。这表明,邓小平认为“一国两制” A.具有国内和国际双重意义 B.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C.推动了国家间合作与稳定 D.为安全的国际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典范 27.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求同存异 D.“一边倒” 28.1949年中国共产党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明确把外国划分成三类,第一是与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同的苏联与新民主国家;第二是对中国没有现实危害但仍属于敌对阵营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三是继续与国民党站在同样反动立场,直接威胁着新政权的帝国主义国家。这表明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 A.面临的国际局势趋向缓和 B.外交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C.三个世界的划分已经形成 D.外交观念深受意识形态影响 29.从田中内阁成立到完成田中访华的准备工作,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从7月7日田中声明到9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建交联合声明,只用了82天。这是国际政坛上闪电般的速度,就连日本国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促成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D.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推动 30.1969年3月,中苏之间在两国边界乌苏里江珍宝岛爆发了严重的武装冲突,使原本不平静的边界形势更趋紧张,欧美各国在国际上多次支持中国。此局势的直接影响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B.亚非第三世界加强团结合作 C.中国调整对西方的外交态度 D.中日两国开始谈判恢复邦交 31.1971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时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材料表明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重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的缓和 B.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32. 2016年,某国际组织在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宣言: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组织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精神,继续保持建设性和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遵循不结盟、非意识形态化、不对抗的立场解决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这一组织是 A.欧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不结盟运动 33.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对这一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 A.希腊人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性 B.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C.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 D.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 34.古希腊雕塑家所有的雕塑作品都是在公共场所摆放,不用于装饰私人房屋。与雕塑作品一样,古希腊所有的建筑杰作也都是公共性的,希腊人的私人居所却简陋而朴素。这反映了在古代希腊 A.致力于培养公民意识 B.不利于实行民主政治 C.人文思想开始萌发 D.崇尚简朴的生活 35.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伯利克里为了消除这种“障碍”采取的措施是 A.给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B.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 C.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 D.对野心家实施“陶片放逐法” 36.公元前483年,雅典城邦公民在陶片投票时,一个陌生的市民来到贵族阿里斯提德面前,要他帮自己在陶片上写上“阿里斯提德”。阿里斯提德照办后询间为什么要放逐这个人,他做错了什么。这个市民回答说,他没做错什么,自己甚至不认识这个人,他只是讨厌人们到处都称赞阿里斯提德“正义”。就这样,阿里斯提德被陶片法驱逐。材料说明陶片放逐法 A.体现了公民人人平等的理念 B.沦为雅典政客打击政敌的工具 C.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成为平民反对贵族统治的武器 37.《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在开篇中就提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律的戒条是这些:诚实生活、毋害他人,分给各人属于他的”。据此可知,罗马法 A.超越罗马发展水平 B.实现了公平与正义 C.利于推动社会和谐 D.质疑道德的约束力 38.《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见它 A.维护平民利益 B.维护私有财产 C.维护贵族利益 D.维护奴隶制度 39. 1832年英国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1867年、1886年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20世纪,女子逐步获得普选权。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消除阶级和性别的差别 B.议会权力的不断扩大 C.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D.民权的范围不断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40.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一件事己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国王任命首相领导内阁 C.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D.内阁所有成员对国王负责 二、主观题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共同纲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关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杜《历史必修1》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1979年春,邓小平在与广东省领导谈话时,提出“在那里可以划出一地方来,叫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几个月后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央决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基本的外交方针。(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外交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影响。(7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反应?(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6分) 42、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雅典议事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雅典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材料二:万民法是“市民法”的对称。又称“各族人民的法”。罗马法中调整非罗马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在法的渊源上,主要采取裁判官告示或司法文件、法学家解答、皇帝敕令等形式。在内容上,更多的涉及财产关系和商业关系。体系较市民法更加完备,程序上较为简便灵活,更适用于维护罗马奴隶制和社会经济关系的要求,具有某种国际法和自然法的性质,现代国际法的语源就直接来自万民法,产生于公元前242年。 材料四: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以及民主制度具有哪些特征?(10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罗马《万民法》产生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4分) 高一12月份历史参考答案 1.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封国的面积小,难以形成分裂割据状态,有利于周王室对地方进行控制,从而巩固周王朝统治,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分封制扩大统治疆域的作用,排除A项;分封制下诸侯相对独立,并未受周王室直接控制,排除C项;题干未强调分封制下等级制度森严,排除D项。 2.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清明节祭祖习俗的存在正是深受宗法制影响的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宗法制起源于夏朝,经过商朝的完善,到西周时已经相当完备,排除A项; 受宗法制的影响,清明节祭祖的做法流转于中国各地,而不仅仅限于中国北方地区,排除B项;清明节祭祖的习俗在中国广泛存在,是宗法制影响的结果,未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 3.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灭六国后,秦军又展开了统一岭南地区的战略攻势,经过激战,终于平定了岭南。秦朝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故答案为A项。秦朝在西南夷开辟的是“五尺道”,不是“直道”,直道位于云阳与九原之间,排除B项;唐朝设置道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道是监察区,不是正式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排除C项;宣政院是元朝管理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不包括新疆,排除D项。 4.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可知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相权的信息,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强调的是君权至高无上,而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属于经济政策,不符合材料“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的信息,D错误。 5.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实行封国制,刘姓诸侯国产生,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以削弱诸侯国,王国势力范围大大缩小,有利于削弱地方分裂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与国家统一,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体现汉代疆域扩大,排除A项;题干实质反映地方王国遭到削弱,并未强调地方与王朝的矛盾,排除B项;题干现象与中央行政体制调整无关,排除C项。 6.B【解析】【详解】题干“要求科举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不得称呼考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而只能称‘天子门生’”可以看出宋太祖改革科举制的目的是防止选官结党营私,从本质上体现皇权加强。故答案为B项。AC项,推进科举的公平化、制度化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题干体现的是进行科举制改革,及第的举人不能“拜知贡举官”,与打击贵族特权利益无关,排除。 7.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表明明朝中枢权力运行较为讲究有序,故A项正确;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明朝内阁的设立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的重要措施,故C项错误;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故D项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 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紧扣材料并结合所学内阁的设立的史实分析解答。 8.A【解析】【详解】从材料“明太祖”“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可以看出,明太祖的劳累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减轻皇帝繁杂的事务设殿阁大学士以协助皇帝,故A项正确;B项是清朝时发生的,排除;内阁是明成祖建立的,故C项排除;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导致皇帝比较劳累,故D项错误。 9.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中规定北京东交民巷被列强划为“使馆界”,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故D项正确;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是在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附件的签订,排除A项;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传教为1859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内容,排除B项;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为1895年《马关条约》内容,排除C项。 10.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等信息可知,说明当时普通民众对国家政治漠不关心,国人民族意识淡薄,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统治腐朽没落,但这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等信息可知,体现了当时中国国人民族意识淡薄,“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是材料内容体现的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材料反映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的问题,没有体现民族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问题,故D选项错误。 11.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次海战是甲午战争过程中的黄海海战,此次战役后,日军控制力制海权,选项A正确;选项B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后果,排除;选项C是《马关条约》签订的后果,此时战争尚未结束,因此选项C排除;选项D是《辛丑条约》签订的结果,排除。 12.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混乱扰攘均由洋鬼子招来,彼等在各地传邪教、立电杆、造铁路”“今天不下雨,乃因洋鬼子捣乱所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把矛头指向了外国侵略者,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爱国主义,但不能够提出符合自身的科学革命理论,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在“扶清灭洋”口号下反对一切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但这不是材料内容体现本质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斗争方式,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的义和团运动缺乏科学革命理论,崇信儒学不是材料主旨,故C选项错误。 13.B【解析】【详解】材料中“城市遭到轰炸,郊区的战斗趋于白热化”说明是1937年淞沪会战,国民党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坚持抗战三个多月,打破了日本三个灭亡中国的野心,故B正确;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错误;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是1938 年10月,故C项错误;南京大屠杀是日军犯下侵华战争中最恶劣的罪行,不符合“此次战役”的特点,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日军先是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 '”,联系所学淞沪会战的史实分析解答。 14.C【解析】【详解】考查抗日战争。抗战爆发使“最糟糕的军队”转变为积极出川抗战、赢得“无川不成军”的赞誉,反映出抗战时期民族意识空前增强,故C项正确;四川军民出川抗战,四川不是抗战主战场,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意识,而非对川军的同情,B项不是材料主旨,错误;川军足迹遍布主要抗日战场,不能说明川军是各战场主力,故D错误。 15.B【解析】【详解】马克思指出“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太平天国是为了改朝换代满足领导者的私欲,长时间的战争对于国家和老百姓来讲就是灾难,是一场客观的破坏,故B正确;1862年太平天国还没有失败,A错误;中国政府的立场在太平天国开始时就认定是暴乱,而马克思认为是“强大的革命”,两者立场不同,C错误;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进行公正的认识和判断,而不是存在偏见,D错误。 【点睛】通过分析材料,对太平天国运动等考点的准确把握和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在思想上受皇权思想、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他们是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因此,传统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6.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反对外国列强支持清政府,同时主张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但是害人之物必须禁止,说明其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政策,排除B,D项符合题意;当时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没有看清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还抱有幻想,故A不符合题意;由于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外交方针不可能成熟,故C不符合题意。 17.A【解析】【详解】根据“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知,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没有深入中国民间社会,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观念,排除B;C不能体现“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改良”问题,排除D。 18.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故C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的是间接选举,故A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掌握最高权力,总统没有任命权,故B错误;参议院举荐也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 19.D【解析】【详解】结合时间“1930年”可知此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攻”“罢工”“暴动”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共的决策仍是坚持“城市中心论”,对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估计过高,偏离实际,故D项正确。材料中说明中共中央对于当时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并不是革命高潮的到来,A错误;材料中不是右倾主义思想的错误,B错误;材料说明的是中共对于革命形势错误估计,C错误。 20.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苏共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之后,借助共产国际来指导中国的革命斗争,材料不能体现出ACD,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苏共通过共产国际指导中共革命斗争 21.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60 周年的讲话”是2011年,西藏和平解放是1951年。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至此,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掀开了西藏历史的新篇章,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成了新社会的主人。故答案为D项。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1949年”,排除C项。 22.B【解析】【详解】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材料“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这一原则的确立,有利于司法制度的独立,反映了人民司法制度的正规化,这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旨在强调司法制度,不是为提高法律权威,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人民司法制度的正规化,这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原则和分权制衡原则,故C、D两项错误。 23.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1982年我国重新修订宪法之后,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推动了我国新时期法制体系不断完善,法制建设步伐大大加快,故D项正确;题干不能体现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排除A项;题干法律并未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排除B项;我国法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排除C项。 24.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民主增量”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开放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改革开放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因此属于这“增量”的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改革开放后在政治民主建设方面获得的成就,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在1954年,属于“民主存量”,故A选项错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属于“民主存量”,故B选项错误;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通过第一届人大会议,属于“民主存量”,故C选项错误。 25.C【解析】【详解】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C时间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根据“如果台湾回归祖国,一切可照旧”可知其和港澳的处理方式不同,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可知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虽然20世纪50年代,台湾与大陆军事对立,但是,“如果台湾回归祖国,一切可照旧”体现了中央对台湾问题的灵活务实原则,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26.A【解析】【详解】考查“一国两制”。邓小平认为“‘一国两制’不局限于国内问题”,还可以帮助世界解决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所以具有国内和国际双重意义,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一国两制”国内和国际的意义,没有体现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一国两制”对国家间合作与稳定的推动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一国两制” 不仅适合中国国情,对处理世界存在的许多争端也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其双重意义,没有体现为安全的国际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典范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27.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其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材料禁止外国轮船驶入中国内河正是清除外国在华特权的体现,所以A符合题意。B项强调的是重新与外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项主张在外交方面搁置争议追求共同利益; D项强调在外交上与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统一战线。所以应选A。 28.D【解析】【详解】由材料“第一是与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同的苏联与新民主国家”可知,新中国依据国家性质将外国划分为三类,与中国最亲近的是同属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故D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保卫威胁的政策,国际形势严峻,故A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故B错误;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保卫威胁的政策,国际形势严峻,我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外交观念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29.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成中日邦交迅速正常化的直接原因在于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了正常化进程,C项正确;1953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推动下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二战后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努力,都不是促成中日邦交快速实现正常化的直接原因,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30.C【解析】【详解】中苏关系的恶化,导致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受挫,为了立足国际舞台,我国不得不调整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A是建国初期外交方针,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C是20世纪50年代外交策略,故B不符合题意,D是1972年,时间不符合,故D不符合题意。 31.C【解析】【详解】材料“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强调了第三世界的作用,而不是自身实力的增强,故B项错误,C项正确;中美关系缓和始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故A项错误;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D项错误。 32.C【解析】【详解】据材料“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组织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C正确;据材料“遵循不结盟、非意识形态化、不对抗的立场解决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与欧盟不符,A错误;据所学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与材料周年不符,B错误;据材料“ 遵循不结盟、非意识形态化、不对抗的立场解决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不是真正的不结盟,只是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结盟,D与材料不符。 【点睛】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3.B【解析】【详解】题目中名言的意思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原因是因为其是城邦的,而雅典城邦的最大特点即是由公民组成,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故B正确;“人是城邦的动物”体现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不是强调个人自由,排除A;题目中名言的含义与海洋无关,排除C;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成年男性公民是雅典社会民主政治的主体,而妇女、奴隶、外邦人是被排除在民主之外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人是城邦的动物。”的准确理解,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实质分析解答。 34.A【解析】【详解】材料说明古代希腊所有的雕塑作品和建筑杰作都是服务于公共设施,反映出古代公民都是以城邦的公共生活为中心,有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城邦艺术作品主要服务于公共设施,不是贵族,所以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B项错误;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已经开始产生,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希腊人的生活崇尚简朴,D项错误。 35.A【解析】材料“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给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来保障公民来参加民主政治,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36.C【解析】【详解】市民仅仅因为讨厌人们到处称赞阿里斯提德“正义”,就通过陶片放逐法想将之放逐,这恰恰说明陶片放逐法并没有达到其最初的目的,而是成了公民滥用权力实现自身欲望的一种工具,故选C;题干仅仅反映的是一个公民与阿里斯提德之间的关系,没法体现人人平等的理念,故排除A;题干没有提到政客利用这个公民来打击阿里斯提德,故B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题干中的市民没有说是贵族还是平民,故D的说法也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37.C【解析】【详解】《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强调正义、诚实、公平等社会法则,这正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核心原则,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故选C。罗马法追求正义公平的愿望,并不能说明其超越了罗马发展水平,A选项错误。“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不能说实现了,B错误。质疑道德的约束力题干无法直接得出,排除D。 38.B【解析】【详解】材料中“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说明法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A项“维护平民利益”不符合史实,排除;C、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紧扣材料并联系所学《十二铜表法》的实质分析解答。 39.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叙述,1832年之后的近百年间,英国通过多次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等新兴经济力量进入议会,使普选权逐步实现,可以得出英国的民权的范围不断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认知,D项正确。英国的政治没有“消除”阶级差别,材料与议会权力变化无关,AB两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扩大,不是工业革命对经济领域的影响,C项错误。 40.C【解析】【详解】由材料“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可知,在报告女王之前内阁内部已经形成一致性意见,故选C;由材料可知,国王此时还具有一定的决定权力,不符合统而不治的说法,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国王对首相的任命,排除B;内阁对议会负责,排除D。 41.(1)国际形势: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5分) (2)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美国急需联华抗苏;苏联威胁中国北方;中国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4分) 影响:推动中美两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分) (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分) (4)特点: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6分) 42、(1)历程: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6分) 特征:决策科学,直接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4分) (2)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疆域辽阔;帝国内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帝国境内政治经济活动联系的加强;罗马皇帝对法律建设的重视,组织法学家们对法律的编创;公民法自身存在缺陷。(4分) (3)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声。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