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合肥九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出题人:张桦 审卷人:姚昌丰 殷军 一、本项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幽王当政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敌寇的情况下,命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以为自己的天子遇到了大敌,纷纷率兵救难勤王。即使到了春秋中叶,还出现过“诸侯城周”的勤王举动。这反映了分封制使 A. 周王拥有绝对权力 B. 周朝有效控制边疆 C. 宗法等级秩序森严 D. 权力中心意识明确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出西周和春秋时期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对周王权威的认同,说明分封制使“共主观念”成为共识,权力中心意识明确,故D项正确。分封制下地方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周王没有形成绝对权力,故A选项错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下地方有一定的权力,没有实现对边疆的有效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信息,C项错误。‎ ‎2.战国时期,有儒者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韩非子认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儒法思想具有互通性 B. 实现国强民富成为士人共识 C. 法家更顺应时代潮流 D. 儒家强调统治者应为政以德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儒法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的儒学强调以民为本,也就是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而韩非子则主张国强民弱、削弱百姓的思想,故选D项、排除B项;材料中的儒法思想完全对立,谈不上互通性,故排除A项;国强民弱主张不能表明法家更顺应时代潮流,故排除C项 ‎3.下表为儒法两大传统吏治观,据此可知 ‎ ‎ 儒家吏治观 法家吏治观 贤者居位:德治 强者为王:刑治 从道不从君 君主至上 ‎“出于公心”的荐贤制 形式主义的考试制 ‎“内举不避亲”‎ 厉行回避制 主信忠臣 以私制私,设事防事 A. 两者奉行相近似选官标准 B. 儒家吏治在于维护民权 C. 两者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D. 法家吏治优于儒家吏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儒家与法基于对人性(善与恶)的认识不同,从而吏治观的内容不同,但根本目的都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儒家主张“出于公心”的举荐制,“内举不避亲”。法家主张形式主义的考试制,厉行回避制。两者奉行不同的选官标准;B选项错误,儒家吏治的根本目的也是维护君主专制;D选项错误,两者没有优劣之分。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魏晋时期,张季鹰做出“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的人生抉择,钟嵘提出“诗缘情”的思想,认为诗歌的意义不在于“言志”层面的讽喻教化,而是“陶性灵,发幽思”;陶渊明自言“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魏晋文人的这些言论 A. 体现了道家逍遥自得的思想 B.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 推动了赋体文学形成与发展 D. 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中张季鹰的“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的人生抉择、钟嵘的“诗缘情”思想、陶渊明的“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言论,均反映了他们追求超脱与自由,不追求功名利禄,这体现了道家逍遥自得的思想,故选A项;当时儒家思想依然是统治思想,故排除B项;“赋”这种文体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产生,故排除C项;魏晋文人的这些言论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故排除D项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陶性灵,发幽思”“ 颇示己志”等体现自我超脱逍遥言论的的理解。‎ ‎5.唐朝的十五位监察御史,“以第一人察吏部、礼部,兼监察使;第二人察兵部、工部,兼馆驿使;第三人察户部、刑部,岁终议殿最。”其余十二人,负责巡按州县、监察州县地方官吏。这反映出唐朝 A. 重视地方官吏的监察 B. 重视监察制度的体系化建设 C. 对六部的监察是重点 D. 有效实现了唐代吏治的清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唐朝的15位监察御史以三人监察中央六部,以十二人监察地方,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网络,反映出唐朝重视监察制度的体系化建设,故B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重视地方官吏的监察,但不全面,A项错误;材料表明,唐朝以三人监察六部,但不能说明对六部的监察是重点,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监察效果的信息,D项错误。‎ ‎6.下表是唐宋时期中央各类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由表中呈现的变化可推知 学校名称 朝代 入学资格 国子学 唐朝 三品以上官员子孙 宋朝 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 太学 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宋朝 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 四门学 唐朝 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 宋朝 八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子弟 A. 知识分子成为主要参政力量 B. 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 C. 教育开始打破贵族垄断地位 D. 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宋朝时期中央各类官办学校的入学资格都低于唐代,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接受中央官办学校的教育,由此可以推知宋代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更多的人可以接受教育,不能说明知识分子成为主要参政力量,A项错误;教育开始打破贵族垄断地位是在春秋时期,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理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信息,D项错误。‎ ‎7.朱子《家礼序》称:“三代之际,《礼经》备矣。然其存于今者,宫庐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节,皆已不宜于世。(熹)究观古今之籍,因其大体之不可变者,而少加损益于其间,以为一家之书。……于国家所以崇化导民之意,亦或有小补云。"这反映出朱熹 A. 推崇三代之际礼制制度 B. 欲恢复三代的礼制秩序 C. 依托先秦礼制重建秩序 D. 致力于三代礼制的整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然其存于今者,宫庐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节,皆已不宜于世”可知,朱熹认为三代礼制已经不适应当时需要,要将先秦礼制中不可变化的部分加以损益,以利于国家“崇化导民”,表明他要依托先秦礼制重建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对三代之际礼制秩序的推崇,但不全面,A项错误;“因其大体之不可变者,而少加损益于其间”,说明不是要恢复三代的礼制秩序,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朱熹面对三代礼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而将先秦礼制中不可变化的不分加以损益,而不是致力于三代礼制的整理,D项错误。‎ ‎8.宋书法尚意,意之内涵,包含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这说明宋代书法 A. 深受理学影响 B. 强调意境表现 C. 突出创作风格 D. 始有文人意趣 ‎【答案】A ‎【解析】‎ ‎【详解】宋代书法尚意的内涵体现出理学的特征,表明宋代书法深受理学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能够说明宋代书法强调意境表现,但不是材料内容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故B选项错误;突出创作风格不是材料主旨内容,也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故C选项错误;D项中“始有”一说明显错误,故D选项错误。‎ ‎9.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这反映出明代 A. 地方权力的扩大 B. 君主专制的强化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官员能力专业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行中书省是地方机构,朱元璋裁撤行中书省,将其权力一分为三,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出明朝地方权力运作方式的变化,并且通过地方权力的分散体现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地方权力的扩大,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无法体现君主专制强化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官员能力是否专业化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0.清代皇帝的诏敕文书,除了沿用前代的文种外,还独创了“寄信谕旨”这一机密文种。“寄信谕旨”简称“寄信”,指皇帝的谕旨不经内阁宣示而直接由军机大臣等寄发全国各省。这一创新 A. 有助于减少行政决策的失误 B. 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化 C. 反映出君权与相权矛盾加深 D. 利于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清代君主专制的加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清代“寄信谕旨”绕过内阁把皇帝的谕旨下达地方,这反映出皇帝直接控制地方的意愿,也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B项;“寄信谕旨”是废丞相之后,相权就已经不能威胁皇权,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皇帝直接控制地方的意愿,但是“寄信谕旨”并没有具体削弱地方势力的措施,故排除D项。‎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指皇帝的谕旨不经内阁宣示而直接由军机大臣等寄发全国各省”的解读。‎ ‎11.1860年,曾国藩在奏章中说:“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漕)运,得纡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船制炮,大可期永远之利。"这反映出曾国藩 A. 极力镇压太平天国 B. 力图维护清朝统治 C 大力发展漕运海运 D. 积极发展军事工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曾国藩主张眼前借助西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将来学习西方实现富强,反映出他继承“师夷长技以制夷”并力图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能够表明曾国藩极力镇压太平天国,但没有体现材料“将来师夷智以造船制炮,大可期永远之利”,故A选项错误;曾国藩主张将来学习西方“造船制炮”,不是为了发展漕运海运,而是为了加强海防,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主张积极发展军事工业,但没有全面反映材料内容,D两项错误。‎ ‎12.清末废除科举后,新式教育在校学生由1902年的6912人增加到1909年的1639641人。新式知识分子在质疑传统旧思想的同时,组成了各种学派和团体,其中相当部分成为了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支持者。这反映出 A.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 社会力量分化剧烈 C. 近代教育开始兴起 D. 清廷重视新式教育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废除科举制后,新式教育发展迅速,新式知识分子在脱离传统旧思想束缚的同时,成为新的社会活跃力量,反映出社会力量分化剧烈,故B项正确。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是在武昌起义后,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清朝统治瓦解的内容,A项错误;近代教育开始兴起是在洋务运动时期,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新式教育是否是由政府主办的信息,D项错误。‎ ‎13.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在近百年以来才出现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自觉”‎ A. 源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 建立在王朝统治危机基础上 C. 受到救亡意识的影响而催发 D. 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广泛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认为中华民族虽然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但是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在近百年以来才出现的,这是因为从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社会不同阶级日益觉醒,产生了民族自觉意识,故选C项;近代以来,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领土被割让,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中国近代民族自觉不仅体现在地主阶级身上,也体现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身上,故B项错误,排除;D项表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14.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 A.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 B. 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 C. 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 D. 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中国有一大批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1919年五四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自由平等的思想和爱国思潮,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到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勤工俭学,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广大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广大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不能得出“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的结论,故排除B项;D项的“社会的共识”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15.“军队也开始在农民中间发挥政治教育的作用,制定了在农村彻底消灭恶霸势力的纲领,烧毁田契和地契。"这段材料描写的情景出现在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 C 土地革命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军队“制定了在农村彻底消灭恶霸势力的纲领,烧毁田契和地契”可知,说明军队在农村发挥了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作用,体现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的特征,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没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此这时期没有出现军队改变土地所有制的现象,故A选项错误;国民革命时期农民运动活跃,但没有出现军队改变土地制度现象,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制定了在农村彻底消灭恶霸势力的纲领,烧毁田契和地契”可知,体现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军队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的特征,不是抗日战争时期,故D选项错误。‎ ‎16.有学者在1934年撰文指出,中国东南沿海诸港口“几尽租给外人”,而西南、西北大后方又“国防空虚”,因此中国“应即利用铁道为补救缺乏军港之利器”,“就东南沿海,与西北边疆,多筑军事铁道,以资应付”,以免“万一不测,噬脐莫及”。这反映出当时 A. 积极备战成为国民普遍共识 B. 加紧铁路备战成为当务之急 C. 国民政府铁路备战取得成效 D. 加紧铁路备战受到政府关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铁路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东南沿海诸港口‘几尽租给外人’,而西南、西北大后方又‘国防空虚’”“‘应即利用铁道为补救缺乏军港之利器’,就东南沿海,与西北边疆,多筑军事铁道,以资应付,以免‘万一不测,噬脐莫及”等信息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中国修建铁路对国防的重要性,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该学者呼吁重视铁路建设,并不表明当时积极备战已成为国民普遍共识,也不表明当时铁路备战取得成效,更不表明铁路备战受到政府关注,故排除A、C、D三项 ‎17.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这体现出中国法制建设 A. 保障人权自由 B. 完善法律体系 C. 重视与时俱进 D. 强化政府职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等信息可知,表明法律保障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宪法修正案,不是保障人的自由权利问题,故A选项解读材料有误;材料中全国人大通过的五次宪法修正案内容体现了中国法制建设的与时俱进的特征,不是完善法律体系,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与强化政府职能无关,故D选项错误。‎ ‎18.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本。这说明当时 A. 社会普遍追逐名利 B. 雅典民主的实质是贵族统治 C. 公民贫富分化严重 D.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通过捐助承担一定的公共活动费用,借此可获得名望甚至是政治资本,体现出当时雅典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的平衡性,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通过捐助承担一定的公共活动费用来获得名望的问题,没有涉及普通民众对名利的态度,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的主体为贵族,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雅典民主的实质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代雅典权利和义务的一定平衡性,没有体现公民之间财富差距的信息,故C项错误。‎ ‎19.《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1条规定:“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处死刑。”这反映出罗马法 A. 重视语言文字管理 B. 加强社会文明建设 C. 注重加强思想控制 D. 维护个人创作权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十二铜表法》严禁以文字和歌词诽谤侮辱他人,表明古罗马注重保护人身名誉权,体现出加强社会文明建设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文字和唱歌内容的管理,不是对语言文字的管理,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对文字和唱歌内容的管理来保护人身名誉,这不属于思想意识的控制,C项错误;诽谤他人的文字、歌词属于个人创作,要受到法律严惩,D项错误。‎ ‎20.宗教改革时期的漫画是宗教改革家宣传其主张的主要工具,当时一次可以印数万张,每张的价格低至几芬尼(相当于一对香肠或者几瓶脱麦芽酒的价格),这些漫画引发民众(对天主教会)广泛的议论。这说明 A. 宗教宣传局限于大众聚集地 B. 宗教改革主要面向社会的基层 C. 价格革命提升民众生活水平 D. 印刷术的发展推进了宗教改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印刷术发展对欧洲社会的影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宗教改革时期,由于印刷技术的改进,使纸张印刷成本降低,使漫画这种大众传媒工具进入平常百姓家,也使更多的民众了解宗教改革的思想,故选D项;A项中的“局限于大众聚集地”和B项中的“主要面向社会的基层”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其表现是物价暴涨,而材料反映的只是漫画的价格下跌,而未反映其他商品价格的下跌,故排除C项。‎ ‎21.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是说国王必须要让议会参加才能行使媾合与开战的权力。本题表明的现象是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权力,但是必须让议会参见才能行使。实质上说明了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关荣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受到侵蚀,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国王专权,故B项错误;此时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国王不能控制内阁,故C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 ‎2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当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因为管辖权发生纠纷时,由联邦法院根据联邦宪法对二者权力的界定进行裁决。这一规定 A. 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B. 增强了联邦司法的独立性 C.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 D. 提高了三权分立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管辖权的纠纷,由联邦法院根据联邦宪法对二者权力的界定进行裁决,有利于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出发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国家的统一稳定,故C项正确。联邦法院的裁决依据联邦宪法的规定进行,不会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并且材料中联邦法院的裁决依据联邦宪法的规定进行,不会增强联邦司法的独立性,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分权,不是联邦立法、司法、行政之间的分权,D项错误。‎ ‎23.下图是一幅苏俄时期的海报。列宁身旁左右是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庆祝 A.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B. 彼得格勒起义成功 C. 退出一战实现和平 D. 工业化方针的提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列宁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轮初升的太阳”表明,苏维埃成立不久,这正是强调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决心,并且列宁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高举马克思主义国际联合的旗帜,体现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故A项正确。彼得格勒起义没有农民阶级参加,与材料所述特征不符,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苏维埃政权与一战关系的信息,C项错误;提出工业化方针是在苏联成立后的斯大林时期,D项错误。‎ ‎24.1871年4月2日,巴黎公社颁布了《公职人员薪金法令》,规定公社机关职员的年薪最高为6000法郎,而这个薪额只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的年薪;随后,公社决定取消衫市政厅使用豪华轿式马车,并规定公社为在市政厅办公的公社委员提供的用餐费其家属不但享用。这些措施利于 A. 树立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 B. 明确公社委员的责任意识 C. 激发公社领导担当意识 D. 强化公社委员的公仆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巴黎公社规定公社职员的最高年薪,而且其年薪只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的年薪,同时取消供市政厅使用的豪华轿式马车等措施,这有利于强化公社委员的公仆意识,选项D正确;材料所列的措施针对的主体是公社职员,与人民群众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巴黎公社对公社委员的一些限制,并未明确公社委员的责任意识,也不能激发公社领导的担当意识,故排除B、C两项。‎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尚书·酒诰》日:“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尔雅·释训》日:“善父母为孝”,给予父母以物质方面的供养。孔子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将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养老事务,如“乡大夫”,具体登记“免除赋役”的老者信息等。国家实行“学中养老”,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 ‎——摘自朱海龙、欧阳盼《中国人养老现念的转变与思考》,《湖南师大社科学报2015.‎ 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及劳务服务的养老模式,是占主导地位的”(《欧洲家庭史》)。在西方社会的历史演进中,老年经济保障一般是通过家庭、教会各类自愿互助组织私人保险、政府救助以及发展到近代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来实施的。它植根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老年人应由家庭负责赡养的思潮,甚至在19世纪的西方还相当普遍。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1896年公布的《德国民法典》,都有子女赡养父母的条文,成年子女在义务上和道德上,均有奉养双亲的责任。‎ 晚清民初,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带有封建色彩的养老观,“非孝”思潮盛行。但这种思潮只是批判具有封建色彩的不合理之处,对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传统并无推翻和反对之意。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1928年,上海市颁布了《职工退职待遇暂行办法》,规定工人年满50岁、公务人员年满60岁退休时,由雇主发给养老费,按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对公务员领取退休金的具体情形(七种)作了详细规定。‎ ‎(1)根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之前中西方养老方面的主要差异。‎ ‎(3)指出民国时期养老制度变化的背景,并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并重;把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国家对养老的重视;重视教化,形成尊老礼法;学者(尤其是儒家)著书立说奠定了养老观的文化基础。‎ ‎(2)差异:①西方:受个人主义文化传统影响,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和劳务服务为主;养老呈现多元化、多渠道及保险立法予以保障。②中国:受尊老敬老文化影响,注重道德义务;以家庭和宗族养老为主。‎ ‎(3)变化背景:西方文化的冲击;从晚清到民国社会转型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政策探索。‎ 认识:民国时期养老观念和养老实践初步向近代化转变推动政府对养老制度实施一些立法保障;但这种转变受制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既未覆盖全国,也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解析】‎ ‎【详解】(1‎ ‎)特点:根据材料“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得出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并重;根据材料“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可得出把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根据材料“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养老事务”得出国家对养老的重视;根据材料“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得出重视教化,形成尊老礼法;根据孔子孟子关于养老制度的学说得出学者(尤其是儒家)著书立说奠定了养老观的文化基础。‎ ‎(2)差异:根据材料“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及劳务服务的养老模式”和“植根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得出西方养老受个人主义文化传统影响,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和劳务服务为主;根据材料“通过家庭、教会各类自愿互助组织、私人保险、政府救助以及发展到近代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来实施的”和“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1896年公布的《德国民法典》,都有子女赡养父母的条文”得出西方养老呈现多元化、多渠道及保险立法予以保障;根据材料“对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传统并无推翻和反对之意”得出中国养老受尊老敬老文化影响,注重道德义务;根据材料“晚清民初”和“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反推得出民国之前中国的养老以家庭和宗族养老为主。‎ ‎(3)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转型期,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中国在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和经济形态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民政府的成立在社会习俗放面颁布规章条例促进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据此可以得出变化的背景是西方文化的冲击;从晚清到民国社会转型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政策探索。第二小问认识,根据材料“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和“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可得出民国时期养老观念和养老实践初步向近代化转变推动政府对养老制度实施一些立法保障;根据所学可知,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加上长期的政局动荡不安,致使国家的法律规定很难长久的被执行下去,可得出这种转变受制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既未覆盖全国,也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1—1929年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期(年)‎ 口号 ‎1861—1899‎ 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 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 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 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阅读上表,任选两个时段的“口号”拟定出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论题:晚清时期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潮呈现多样性。‎ 阐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更多的国人走上救亡之路。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利用西方科技来挽救统治危机;19世纪末,面对列强瓜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自上而下的改良之路,戊戌变法运动兴起;晚清政府以新政为口号,掀起了立宪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综上所述,晚清时期,面对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不同阶层的国人走上了不同的救国道路。‎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评分标准)‎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救亡与启蒙。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不过需要认真审题明确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早期”需要对表格中所有的口号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做到史论结合,紧贴材料内容。通过“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口号反映了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两大主题。根据材料结合材料中口号出现背景和口号的目的、作用进行分析,可知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国人开始救亡探索。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救国; 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 民族资产阶级以“变法自强、实业救国”、“民主共和”等的口号,创办实业并掀起变法及革命浪潮,以图挽救民族危亡。同时,这些口号也打破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传播了新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的解放,启迪了国人救国、救民的探索。因此这一时期的口号反映了国人挽救民族危亡与解放人民思想的两大主题。‎ ‎27.材料 1977年,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考制度以知识立意为选拔标准。1985年,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议》,决定以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友展纲要》颁布,提出中小学教育应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2000年,教育部实施综合改革,实行“3+X”高考改革试点,同时颁发《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工作办法》,制定具体的保送标准,缩减保送生名额,改革考试时间,试行分省命题。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明确提出高考改革的三大任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2014年,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高考不再文理分科,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等措施,吹响了深化高考制度改号角。‎ ‎——摘编自宗钰、邹放鸣《现代化发展与适应性变革:1977年以来高考制度改革创新的历史轨迹、现实审思、未来展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7年以来高考制度改革创新的特点并分析高考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7年以来高考制度改革创新的意义。‎ ‎【答案】(1)特点:考试功能转变;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招考制度逐渐公开化、多元化。‎ 原因:旧的考试制度存在不足;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国家及社会现代化的需要。‎ ‎(2)意义:推进了社会公平;有利于招考制度法治化;推动了育人方式的转变;促进了人才的有序流动与竞争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考制度以知识立意为选拔标准……以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可知,改革开放以来,考试功能转变;根据材料“提出中小学教育应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可知,高考改革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根据材料“明确提出高考改革的三大任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可知,招考制度逐渐公开化、多元化等答案要点。原因:根据材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考制度以知识立意为选拔标准”,结合招考制度改革时间为1985年,当时正在进行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考试制度存在不足;根据材料“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可知,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推动了招考制度不断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招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国家及社会现代化服务。‎ ‎(2)意义:从考试内容变化来看,高考改革有利于推进了社会公平;从招考制度改革颁布专门文件来看,有利于招考制度法治化;根据材料“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可知,顶层设计推动了育人方式的转变;根据材料“实行‘3+X’高考改革试点”“ 高考不再文理分科,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等措施”可知,不断深化的高考改革促进了人才的有序流动与竞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