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垄断神权的目的是 A. 敬酬鬼神 B. 强化王权 C. 控制方国 D. 扩大地盘 【答案】B 【解析】统治者采取的一切手段和措施,都是为巩固统治服务的。商王通过垄断神权,借以宣扬王权神授,从而达到强化王权的目的。故目的在于巩固统治、强化王权,B对。选项A,是垄断神权的形式。控制方国、扩大地盘是强化王权的方式,所以C、D错误。 点睛: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注意原因、目的、表现、方式、结果和影响的分类,防止混淆。如本题,敬酬鬼神是神权色彩的表现,控制方国是方式,扩大地盘是结果,强化王权是目的。 2.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封地内的百姓甚至只知有领主,而不知有周天子。这反映出西周 A. 分封制有分裂割据的隐患 B. 宗法制分封制已走向崩溃 C. 分封制具有开疆拓土作用 D. 小宗并未真正的服从大宗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分封制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封地内的百姓甚至只知有领主,而不知有周天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出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力量,说明西周分封制有分裂割据的隐患,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分封制已走向崩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分封制在当时的作用,没有体现分封制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小宗并未真正的服从大宗”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分封制有分裂割据的隐患,故D选项错误。 3.秦朝的中央官职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秦朝政体的本质特征是 A. 职位细化,各司其职 B.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九卿属于行政机构,但是其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显然是化国为家的体现,目的是突出皇权的至上,故D符合题意。选项A、B是现象,不是“本质”,故排除;材料和选官制度无关,排除C。 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答案】A 【解析】我国奴隶社会盛行的是分封制下的贵族政治,秦朝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官僚集团政治,故A符合题意;B项是从经济的角度说的,故B不符合题意;西周时期并未实行分权政治,故C不符合题意;军功政治虽然在秦汉以后比重降低,但是并非是材料中说的这一转向的最主要的意义,故D不符合题意。 5.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中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句子,其中的“祭”解释为“祭祀”,这一传统源于中国古代的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礼乐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持统治秩序的政治制度;题干“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祭”明显与血缘有关。故答案为B项。A项,分封制是管理地方的一种政治制度,排除;C项,礼乐制涉及的是等级制度,不合题意,排除;D项,郡县制是秦朝时期在全国推行的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排除。 6.唐初,除三省的长官为宰相外,统治者常将品位较低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号兼任相职,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唐初统治者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 扩大宰相数量 B. 提高行政效率 C. 提升宰相地位 D. 巩固专制皇权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统治者常将品位较低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号兼任相职”“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并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分散宰相的权力,从而加强皇帝权力。故答案为D项。A项,扩大宰相数量是现象,不是“主要意图”,排除;B项,宰相数量多反而更容易互相推诿而降低行政效率,排除;C项,宰相数量增多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地位提高,排除。 7.“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 A. 防止藩镇割据 B. 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C. 削弱相权 D. 防止陈桥兵变的再现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史、通判”,可知此事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设文官,又设通判进行监督,防止藩镇割据局面再次出现,A正确。“杯酒释兵权” 剥夺朝中大将兵权,B错误。本题所述是地方官员的设置,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与相权无关,C错误。题干未涉及“黄袍加身”等篡夺皇位的材料,排除D。 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 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 具有很强的民主性 C. 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代察举制、唐代科举制,打破了过去的贵族、门第阶层对政权的垄断,为其他阶层参与政权创造了条件,因而适应了阶层关系的变动。故答案为C项。A项,“汉代的选举”指的是察举制,汉代察举制权操于上,具有封闭性,排除;B项,民主性不符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D项,察举制、科举制都是选官制度,不是中央对地方的治理,与是否加强中央集权无直接关联,排除。 9.《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 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 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反映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故A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B错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内阁首辅不是宰相,故C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并不是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故D错误。 10.论及古代某机构,有学者指出,“它以皇帝个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繁杂军政事务”,“达到了机构精简、迅捷高效、机密严谨、运转和谐这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界”。它是指 A. 三公九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内阁 D. 军机处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以皇帝个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繁杂军政事务”、“达到了机构精简、迅捷高效、机密严谨、运转和谐这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三公九卿的三公之一是宰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不是“以皇帝个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繁杂军政事务”,排除A;B出现在隋唐时期,丞相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但是没有“以皇帝个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繁杂军政事务”,故排除;内阁在明朝出现,是一个辅助皇帝顾问的机构,不符合题意,C错误。 11.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协定关税 C. 割让香港岛 D. 巨额的战争赔款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扫除障碍的目的就是有利于英国进行商品输出,结合所学可知,开放通商口岸方便进口商品,协定关税有利于降低英国商品的成本,增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方便英国的商品输出,故答案为B;ACD都不能在贸易往来上扫除障碍,排除。 12. 鸦片战争后,清朝把《南京条约》看作“永相和好”“永息兵端”的“万年和约”,开始着手处理与各国“妥议税饷章程”等“善后事务”,以确保“中外相安”。此事表明 A. 清政府满足了列强的要求,自此中外相安 B. 清政府和列强的关系发生本质变化 C. 清朝统治者看不清西方列强的本质 D. 清朝统治者开始开眼看世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察清统治者对列强侵略的认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永远作为他们的商品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一旦这一要求不能达到,就会兵戎相见。以后的多次侵华战争说明了这一点,但清王朝却没有看到这一点,故A错误,C正确;清政府和列强的关系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清政府仍处在屈辱的地位,排除B;开始开眼看世界的是林则徐,开始学西方学习,排除D。故答案选C。 13.太平天国的很多改革措施虽然具有空想性,但对广大的民众却具有吸引力,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是 A. 产品上缴圣库 B. 建立民主政治 C. 兴办教育 D. 平均分配土地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为农民阶层领导,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满足农民土地需求的纲领《天朝天亩制度》,提出了平均分配土地,故D项正确;A项,产品缴圣库是产品分配,与农民的土地需求无关,排除;B项,民主政治是资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排除;C项,农民阶层缺乏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文化落后,故教育并不是他们最希望的目标,排除。 14.《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资政新篇》 A. 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 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C. 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 D. 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提到,“《资政新篇》一本……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故B正确。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属于《天朝田亩制度》,故A排除。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与《资政新篇》不一致,故C排除。当时清政府没有全面改革内政,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故D排除。 15.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朝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A. 彻底否定了原有的各级官僚体系 B. 是殖民主义冲击的结果 C. 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D. 制约了清朝中央机构的近代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后期出现的“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都是和外国交往密切相关的,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体现了传统政治结构的变化,故B选项正确;A选项中的“彻底否定”表述过于决定,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现象是随着列强的侵略而殖民主义冲击的结果,而不是半封建化的结果,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这些官职或机构的出现是殖民主义冲击的结果,但客观上推动了清朝中央机构的近代化,故D选项错误。 16.在近代某中外条约中,清政府应允对方“将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有关这一不平等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 清政府开放天津通商口岸 C.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 D. 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日本取得在中国通商口岸的开设工厂的权利,而这项特权是日本在《马关条约》中获得,这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南京条约》开始,与材料内容无关,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是在《北京条约》内容,与材料内容无关,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可知,材料反映了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取得在中国通商口岸的开设工厂的权利,这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而不是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7.长期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保全了帝国的领土完整,它们使外国列强慑于群众起义,特别是在经历了某一事件的恐怖以后,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希望。材料所评论的事件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让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国人民力量,“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希望”,从而“保全了帝国的领土完整”的是义和团运动,C项符合题意;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之后,英国等西方列强还是强占了香港等地,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清政府,B项错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失败后,台湾被迫和祖国分离了半个世纪之久,D项不符合题意。 18.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另一方面是清政府具有镇压人们的力量,以建立有利于侵略者的安定的秩序。”表现这一政策最为明显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另一方面是清政府具有镇压人们的力量,以建立有利于侵略者的安定的秩序。”并结合所学所学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其中规定,要求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参加反帝活动的组织。这表明了列强一方面要清政府对其俯首听命,另一方面又要清政府具有镇压人们的力量,以维护其在华利益。故D正确;A、B、C错误。 19.革命派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史实作了深刻地批判:“条约之事终,合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 A. 揭露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 B. 号召废除不平等条约 C. 发动民众开展反帝的斗争 D. 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 【答案】D 【解析】“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由此可以看出革命派认为完就民族危亡的唯一方法是推翻清政府,因此选D。题干强调的是打倒清政府以挽救民族危亡,并没有指出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其根源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因此不选A;题干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所以不会号召废除不平等条约,因此不选B;题目中并没有提到要发动民众的作用,三民主义提出时孙中山先生名没有要发动群众,十月革命后才意识到群众的力量因此不选C; 20.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A. 维新变法的兴起 B. 辛亥革命的进行 C.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 五四运动的爆发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要建立新的政权,故选B;维新变法没有反满的内容,排除A;新文化运动期间已将清王朝推翻,所以排除C;五四运动将矛头指向北洋军阀,排除D。 21.有学者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古代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条件是 A. 各邦之间贸易发达 B. 外邦人、奴隶没有公民权 C. 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D. 城邦人口较少,且公民更少 【答案】D 【解析】城邦人口较少,且公民更少,这样就便于实行直接民主,这是古代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的有利条件,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各邦之间贸易发达和直接民主没有直接的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主旨是强调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的关系而不涉及外邦人、奴隶有无公民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和直接民主没直接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2.雅典公民大会曾依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执政官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 只有贵族独享民主 C. 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D. 公民缺乏参政热情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泰米斯托克利被逐出雅典反映陶片放逐的具体实施中出现舞弊与有意陷害现象,表明雅典直接民主存在操作上的缺陷,故A项符合题意;B项,题干未体现贵族独享民主的现象,排除;C项,题干与废除债务奴隶制无关,排除;D项,题干不能反映公民的参政热情缺乏,排除。 23.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政治与法律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从材料“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使贵族做出让步,故B项正确;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由贵族主导制定的,并且这部法律也主要维护贵族利益的,所以排除A项。C项错误,材料内容表明法律制定的关键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所以排除C项。D项明显错误。 24. “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 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 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 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答案】B 【解析】题中所述“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正是因此妇女才开始获得或掌管财产。故选B。 25.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是说国王必须要让议会参加才能行使媾合与开战的权力。本题表明的现象是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权力,但是必须让议会参见才能行使。实质上说明了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关荣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受到侵蚀,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国王专权,故B项错误;此时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国王不能控制内阁,故C项不符合史实。 26.“1832年的改革……选民虽有所增加,但……有比选举权扩大更有意义的是有重新分配议员席位的内容。”其中“重新分配议员席位”的意义在于 A. 世袭贵族由此掌握了国家政权 B. 议会从此具备监督内阁的权力 C. 为工业革命开始奠定政治基础 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机会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重新分配选区,降低选民财产限制,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故D正确;在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A不符合史实,排除;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具有监督内阁的权力是从18世纪就开始,排除B;1832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接近尾声,C错误。 27.1787年,华盛顿给友人的信中说:“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确立了 A. 联邦制原则 B. 人民主权原则 C. 两院制原则 D. 权力制衡原则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表明当时美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中央政府软弱无力,所以在接下来的制宪会议讨论后,确立了联邦制原则,解决了题干所述问题,故A正确。BCD都是美国政治体制的特征,不符合题干材料的意思,排除。 28.1787年宪法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具有白人相等的权利。1870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的奴隶身份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这一变化体现美国 A. 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B. 公民权利得到全面保护 C. 完全取消选民限制 D. 民主制度在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美国对公民的选举权的限制逐渐不再区分黑人、印第安人、白人,有利于确保公民选举权得以维护,说明美国民主制度在不断发展。故答案为D项。A项,彻底消除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全面保护的表述绝对化,排除;C项,完全取消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29.法国媒体每当提到总统的时候从不说“法国总统”,而是称之为“共和国总统”:总统发表讲话时也要高喊“共和国万岁”。法国人倍加珍惜共和观念是因为法国 A. 总统有权任命内阁 B. 有二百多年的共和国历史 C. 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D. 走向共和的历程艰难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法国人倍加珍惜共和观念是因为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十分艰难,D项正确;按照1875年宪法,总统有权任命内阁,但其前提是要经众议院同意,A项错误;法国历史上政体反复变化,“二百多年的共和国历史”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与“法国人倍加珍惜共和观念”无关,C项错误。 30.《德国简史》中说:“这是一个融分治与统一、传统与现代、专制与民主为一体的政治混合体,体现了俾斯麦既保守又面向现实的政治手腕。”这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 A. 充分照顾了各方面利益 B. 是俾斯麦掌控国家政权的T具 C. 充满矛盾难以真正实行 D. 体现了德国的国情与时代特色 【答案】D 【解析】德意志统一以前,各邦国有相当的独立性,统一后要中央政府或普鲁士直接掌控各邦国,困难较大,所以采取联邦制,给邦一定自治权,但又必须是联邦的一员,这体现了德国的国情。当时德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封建势力依然十分强大,宪法既不能无视资本主义势力的存在,也无力(实际上当权者也不愿意)铲除封建落后势力,所以宪法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专制与民主共存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A项,宪法体现了各种因素的妥协,妥协是相互的,每一方面都需作出让步,没法“充分”照顾各方面利益,排除;B项,运用政治手腕的目的不一定就是为了掌控政权,而且当时权力最大的是德意志皇帝,排除;C项,“难以真正实行”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二、非选择题 31.无论中外,“分权”思想自古就有,虽然他们的目的和影响各不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汉代以后,我国的决策、执行权与监督权就正式分由不同机关行使,实现了在职能、权力和人员等三方面的分离,和现代国家三权分立的方式相似。所不同的是,作为宪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一部分的分权体制是从总体上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为目的而做出的政治安排,这三种权力的最终来源是人民,而我国古代无论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皇帝负责。 材料二 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朱雄在《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中说:1787年宪法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请回答: (1)中国的分权在隋唐时期最为典型的体现是实行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分权和近代以来西方分权的根本不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及其对美国发展所起的作用。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临时约法》如此分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和意义如何? 【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 不同:中国分权服务于皇权专制。西方分权服务于民主制度。 (2)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或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民主原则等)。 作用:防止了专制,保障了民主;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 (3)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解析】(1)制度:根据所学可知,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不同:根据“我国古代无论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皇帝负责”得出中国分权服务于皇权专制。根据“宪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一部分的分权体制是从总体上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为目的”得出西方分权服务于民主制度。 (2)原则:根据“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得出分权与制衡原则。 作用:根据所学,可从保障了民主、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 (3)目的:根据“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结合所学得出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性质:结合所学可知,《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意义:《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等。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重大事件 1840—1842年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6—1860年 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1年 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 1874年 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 1883—1885年 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88—1889年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 1894—1895年 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9世纪90年代 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出现“瓜分危机” 1900—1901年 英、美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据《中国近代史纲要》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筒析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答案】(1)特点:①以武力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② 侵略国家日益增多,侵略区域的逐渐扩大;③由为满足商品输出需要到为满足资本输出需要。 (2)影响:①丧失大量主权,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②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③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④客观上促进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可概括出列强侵华的特点是以武力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侵略国家日益增多,侵略区域的逐渐扩大;由为满足商品输出需要到为满足资本输出需要。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侵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丧失大量主权,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客观上促进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民族意识的觉醒等方面。 查看更多